《国际货币网:2022天府金融指数报告(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货币网:2022天府金融指数报告(20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上搜索。
1、 2022 天府金融指数报告 (发布稿)IMINo.2214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http:/ 究 报 告 1 目录 一、2022 天府金融指数概况.2(一)天府金融总指数概况(一)天府金融总指数概况.2(二)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分指数概况(二)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分指数概况.5(三)前十城市金融综合发展分析(三)前十城市金融综合发展分析.7(四)东中西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四)东中西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8 二、政策建议.6(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做大做强金融市场.6(二)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培育引进创新型金融机构(二)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培育
2、引进创新型金融机构.6(三)优化从业环境,提升城市硬实力(三)优化从业环境,提升城市硬实力.6(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汇聚高端金融人才(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汇聚高端金融人才.7(五)创新金融服务,推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五)创新金融服务,推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7(六)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六)加强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8(七)刺激文化需求,提升文化金融服务能力(七)刺激文化需求,提升文化金融服务能力.8(八)激活农村产权金融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八)激活农村产权金融功能,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8 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极其紧密的联系。促进区域
3、经济发展,必须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连续第六年公布天府金融指数,以增进各个中心城市之间金融发展的相互了解,助力实现错位竞争和协同发展。在指标选取方面,我们遵循以现有金融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指标全面性和数据可获得性、兼顾传统与新兴金融业态、动态追踪和评价金融体系的发展四个原则,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在权重确定方面,与已有金融中心指数使用专家打分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支持向量机、VAR 脉冲效应法和 SVAR 脉冲效应法不同,天府金融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既能够将大量指标变量构成的指数体系综合成几个简单的变量,又能够代表内部主要的推动信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
4、综合运用金融政策工具、持续改进金融服务能力,为支持科技创新、维护经济稳定、助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各地金融实践的新挑战。总体来看,35 个中心城市在 2022 天府金融指数中各有所长,部分城市金融发展成效突出,金融供给结构持续改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更好地发挥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一一、2022 天府金融指数概况天府金融指数概况 天府金融指数(以下简称 TFFI)评价体系包含一个总指数、两个分指数和八个子指数,2022 天府金融指数主要评价全国 35 个中心城市 2021 年度的金融整体发展情况1。根据评估,2021 年各中心城市的 TFFI 总指数得分比较稳定。(一)天府
5、金融总指数概况(一)天府金融总指数概况 2021 年,面对全球疫情蔓延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改革举措稳步推进、产业链韧性稳步提升、金融风险稳步化解。202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 8.1%,全国财政收入增长 10.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9%,国民经济稳健增长,物价水平整体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稳”成为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2021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继续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针对性;优化和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
6、营商环境;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源动力”。2022 年 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召开,首次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和地方金融实践有极强的现实指 1 2022 天府金融指数编制方法和指标体系详情请见附录。3 导意义,也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统筹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等方面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地方金融发展也更需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走出一条符合地方实际的金融发展之路。疫情持续和外部冲击的交叠、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给全国
7、 35 个中心城市的经济金融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在新冠疫情呈点状爆发和隐性债务严监管下,如何合理地调配资源、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方经济“稳中求进”;其二,在中小银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下降、保险业面临新冠疫情持续冲击、房地产和平台公司整改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机构亟需创新引领,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其三,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政策工具、持续改进金融服务能力,为支持科技创新、维护金融稳定、助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成为各地金融实践的新挑战。总体来看,35 个中心城市在 2022 天府金融指数中的排名变化不大,但从总指数得分和子指
8、数动态发展来看,部分城市金融发展成效突出,金融供给结构持续改善,金融服务模式不断优化,更好地发挥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具体来看:1.北京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北京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北京、上海继续稳居天府金融指数前两名,得分较上年略有下降。作为全国的中心城市,北京和上海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上优势十分明显,但新冠疫情增加了国际交流成本,限制了北京和上海在全世界范围内调配金融资源的能力,较第二梯队城市的领先优势有所下降。同时,各大城市在新兴金融领域如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农村金融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追赶北京和上海。2.深圳、广州金融
9、业发展持续面临挑战。深圳、广州金融业发展持续面临挑战。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往来、经贸合作、金融联系持续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身处其中的深圳和广州在今年继续面临经济金融发展上的挑战。相较于去年,深圳、广州的 TFFI 总指数得分进一步下滑,尤其体现在金融市场子指数和四个新兴金融子指数。深圳排名稳定在第 3 位,但得分略有下降。广州在各大城市中排名第 6 位,位列杭州和成都之后。3.成都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成都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近年来成都大力推动新兴金融发展,并在传统金融领域持续发力。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取得显著成效,2022 年 TFFI 总指数得分首次超过广州,名
10、列第 5 位。成都在绿色金融政策供给、绿色金融工具运用、绿色产业规划布局上持续深耕细作,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绿色金融子指数排名上升至第 3 位。4.杭州、武汉、郑州基本盘稳健,差异化发展。杭州、武汉、郑州基本盘稳健,差异化发展。杭州借助金融科技发展的外溢性,不断提升金融市场规模、从业人员质量、金融机构绩效,强化了其区域金融中心地位。武汉金融机构和营商环境排名相对较低,但是凭借独特的文化金融 4 发展路径,整体金融发展水平一直位列全国十强。郑州夯实绿色金融发展基础,在绿色 PPP 项目上全国领先,推动绿色产业并购交易和相关企业上市融资。5.中西部地区以改革开放促进金融
11、发展,亮点突出。中西部地区以改革开放促进金融发展,亮点突出。成都在农村金融发展上坚持守正创新,激发农村产权金融功能的“温江探索”,将农村产权价值实现与农村金融发展有机结合。乌鲁木齐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借助国家向西开放、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以仓储物流、国际商贸、信息服务等实体经济需求带动金融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庆以科技创新促进绿色金融发展,以绿色信息互通、碳账户监测、绿色贷款线上服务平台等科技手段为抓手,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昆明以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贵阳以高标准绿色金融项目促进绿色金融发展,实现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需求的精准对接。6.海口、
12、宁波、厦门举措频出,助力金融发展。海口、宁波、厦门举措频出,助力金融发展。海口建设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中心,集合“文化+科技+金融”多种业态,构筑面向全国、全世界的文化艺术品全产业链服务。宁波上线集“金融服务、风险防控、决策治理、区域金改”功能于一体的“甬金通”数智金融应用场景项目(一期),不断丰富宁波市的金融生态体系。厦门出台“金融人才选拔助力计划”等多项人才举措,聚焦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提升了厦门的人力资源质量。表表 1-1 全国全国 35 个中心城市个中心城市 TFFI 总指数得分和总指数得分和排名展示排名展示 排名排名 城市城市 总指数得分总指数得分 总指数排名总指数排名2 1
13、北京 78.40 1(-)2 上海 62.63 2(-)3 深圳 56.84 3(-)4 杭州 49.01 4(-)5 成都 46.69 5(+1)6 广州 46.67 6(-1)7 南京 41.56 7(-)8 天津 38.97 8(-)9 重庆 36.95 9(-)10 武汉 36.16 10(-)11 长沙 35.75 11(-)12 合肥 35.46 12(-)13 郑州 35.39 13(+1)14 济南 34.22 14(+1)15 西安 34.16 15(-2)16 青岛 32.75 16(-)17 宁波 31.71 17(-)18 福州 30.13 18(-)2 其中“-”表示
14、排名不变,“+N”表示排名进步 N 位,“-N”表示排名退步 N 位。5 19 厦门 29.22 19(-)20 沈阳 26.84 20(+1)21 昆明 26.47 21(-1)22 大连 26.30 22(-)23 南宁 25.97 23(+1)24 贵阳 25.64 24(+2)25 南昌 25.22 25(-2)26 长春 25.11 26(-1)27 太原 24.33 27(+1)28 哈尔滨 23.94 28(-1)29 石家庄 23.32 29(-)30 海口 22.55 30(-)31 兰州 22.20 31(-)32 呼和浩特 19.99 32(+1)33 乌鲁木齐 19.6
15、8 33(-1)34 银川 13.72 34(-)35 西宁 11.67 35(-)(二)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分指数概况二)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分指数概况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与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区域协调、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适应的新兴金融业态在中国蓬勃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金融格局。因此,天府金融指数在设计时兼顾传统金融指标和新兴金融指标,更好地反映各城市传统金融业态和新兴金融业态的发展情况,以便决策者有针对性地制定金融发展策略。传统金融分指数由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从业环境和人力资源四个子指数构成,反映各个中心城市的传统金融发展动态。新兴金融分指数则由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16、文化金融和农村金融四个子指数构成。相较上一期指数,传统金融分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没有变化,但新兴金融分指数仍处于变化之中。本期传统金融分指数排序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南京、成都、天津、武汉和重庆。新兴金融分指数排序为北京、上海、成都、深圳、杭州、广州、长沙、武汉、合肥和郑州。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传统金融业态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方面都名列前茅,金融领域的各方面发展比较均衡。成都在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新兴金融指数排名从第 6 名进步到第 3 名。6 表表 1-2 TFFI 传统与新兴金融分指数得分和排名展示传统与新兴金
17、融分指数得分和排名展示3 城市城市 传统金融得分传统金融得分 传统金融排名传统金融排名 新兴金融得分新兴金融得分 新兴金融排名新兴金融排名 北京 84.17 1 68.42 1 上海 72.64 2 49.45 2 深圳 63.21 3 48.31 4 杭州 51.19 4 47.69 5 成都 47.64 7 49.33 3 广州 49.45 5 45.10 6 南京 47.97 6 36.03 12 天津 42.83 8 29.45 17 重庆 40.58 10 36.03 11 武汉 41.38 9 38.27 8 长沙 36.00 14 38.70 7 合肥 33.58 17 37.5
18、4 9 郑州 37.81 12 36.33 10 济南 37.63 13 33.00 15 西安 39.01 11 33.26 13 青岛 35.54 16 33.04 14 宁波 35.81 15 29.09 18 福州 33.58 18 27.17 20 厦门 31.94 19 21.82 29 沈阳 26.90 28 22.53 28 昆明 31.20 20 30.82 16 大连 29.85 22 24.38 25 南宁 28.79 25 27.25 19 贵阳 24.86 31 26.11 22 南昌 26.59 29 23.48 26 长春 28.92 23 24.46 24 太原
19、 30.51 21 22.72 27 哈尔滨 28.63 27 25.53 23 石家庄 28.66 26 26.62 21 海口 22.47 33 20.00 31 兰州 25.92 30 20.51 30 呼和浩特 23.79 32 18.07 33 乌鲁木齐 28.90 24 18.31 32 银川 15.07 35 14.77 34 西宁 15.98 34 8.57 35 3 传统金融得分和新兴金融得分为等权重赋权。7(三)前十城市金融综合发展分析(三)前十城市金融综合发展分析 2022 年 TFFI 前十名城市的排名整体稳定,只有少数城市排名发生变动。前十名排名依次为:北京、上海、深
20、圳、杭州、成都、广州、南京、天津、重庆和武汉。从动态变化角度看,成都的排名上升 1 位,广州的排名下降 1 位。五年来,成都 TFFI 总指数得分不断提升,本期在天府金融指数中名列第 5,主要源于成都 2021 年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分数进步,尤其是在直接融资与保险业方面发展迅速,上市公司新股发行募资额、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等排名大幅提升。广州总指数排名略有下降,但在文化金融子指数排名上升 1 位。广州近年来积极出台广州市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促进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力支撑了文化产业发展。纵向对比,从总指数得分变化率看,除
21、成都外,其他城市的得分均略有下降,前十城市的金融发展总指数得分平均降幅为 4.93%。上海和深圳的总指数得分均有较大程度下滑,下降幅度分别为 11.13%与 8.59%。成都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等子指数上得分均有所提升,总指数得分上升 1.35%,是前十名城市中唯一得分上升的城市。表表 1-3 前十城市前十城市 TFFI 得分与排名变化展示得分与排名变化展示 城市城市 总指数总指数 得分变化率得分变化率 排名排名 北京 78.40-3.39%1(-)上海 62.63-11.13%2(-)深圳 56.84-8.59%3(-)杭州 49.01-3.05%4(-)成都 46.69
22、 1.35%5(+1)广州 46.67-6.83%6(-1)南京 41.56-2.92%7(-)天津 38.97-2.54%8(-)重庆 36.95-5.80%9(-)武汉 36.16-6.42%10(-)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天津、重庆和武汉八个城市的 TFFI 总指数排名同上期保持一致,在子指数方面各有特点。北京在八个子指数中的六个排名第一,保持国家金融管理中心的辐射力、影响力,尤其是在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领域,北京不仅稳列第一,而且领先优势不断扩大。上海在各个子指数的表现均呈稳定态势,从业环境排名第一,在城市环境与制度环境等领域大幅领先于其他城市。深圳以绿色 PPP 项目储备、绿色
23、债券发行、环保公共服务类企业上市为抓手,着力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杭州和南京的文化金融进步明显,杭州文化 8 产业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北京,南京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数量、资产规模与营业利润均有大幅提升。天津在从业环境子指数上进步较大,积极改善城市环境,持续加强地方行政司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商业信用环境改善。重庆深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农村金融服务得到持续优化,带动农村金融子指数得分上升。武汉在金融机构、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子指数得分上均有提升。表表 1-4 前十城市前十城市 TFFI 子指数排名展示子指数排名展示 城市城市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 从业环境从业环境 人力资源
24、人力资源 科技金融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绿色金融 文化金融文化金融 农村金融农村金融 北京 1 1 2 1 1 1 1 25 上海 2 2 1 2 2 4 2 32 深圳 3 3 3 5 3 2 5 21 杭州 4 5 4 10 4 6 3 9 成都 7 6 7 3 7 3 6 1 广州 6 4 5 8 5 5 4 11 南京 5 7 6 9 6 15 9 16 天津 11 8 10 6 10 9 14 31 重庆 12 13 13 7 18 14 8 7 武汉 8 15 12 11 8 8 10 13(四)东中西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四)东中西金融发展的比较分析 2021 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
25、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对金融机构发展、资本市场制度、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数字化转型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本报告覆盖的 35 个中心城市在 2021 年金融发展亮点频现,提升了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质效。排名结构方面,与上期相比,本期沈阳超过昆明位列 TFFI 总指数第 20 名,昆明从第 20 名下降至第 21 名,因此 TFFI 总指数排名位于 11-20 名的东部地区城市个数在本期增加 1 名,即沈阳;西部地区城市减少 1 名,即昆明。中部地区城市的 TFFI 排名分布
26、维持不变。整体来看,东部地区城市的金融发展优势依旧,多数城市排名不变,个别城市有所进步。中部地区城市的排名分布较为稳定,但内部略有调整。西部地区城市的金融发展虽有亮点,但整体依然相对落后。1 表表 1-5 东中西部地区城市东中西部地区城市 TFFI 排名分布排名分布 1-10 名 11-20 名 21-35 名 2022 西部 2 1 6 中部 1 3 6 东部 7 6 3 2021 西部 2 2 5 中部 1 3 6 东部 7 5 4 2020 西部 2 2 5 中部 1 3 6 东部 7 5 4 2019 西部 2 1 6 中部 1 3 6 东部 7 6 3 2018 西部 2 1 6 中
27、部 1 3 6 东部 7 6 3 2017 西部 2 1 6 中部 1 3 6 东部 7 6 3 1.东部地区东部地区 1-10 名: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的 TFFI 总指数排名依旧稳居前三,多数子指数排名均位于前 5 名,各项细分领域发展较好。北京以 TFFI 总指数 78.40的绝对优势与其他城市拉开差距,多项子指数均位于首位。2021 年,北京在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领域持续发力:健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北京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加快首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推出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等一批首创性金融创新服务。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
28、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 等多个政策的支持下,上海为金融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持续深化,吸引多家外资独资券商、基金在沪落地,多个金融创新产品上市,如首对沪港 ETF 互通产品、首单上海企业自贸区离岸债券等。2021 年,深圳市监管部门陆续出台 关于加强深圳市银行业绿色金融专营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深圳市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办法,鼓励银行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明晰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机制,推进深圳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杭州、广州、南京、天津四个城市的 TFFI 总指数排名分别为第 4 名、第 6名、第 7
29、名、第 8 名。这些城市拥有较好的传统金融发展基础,同时坚持对新兴金融的投入。杭州在 2021 年 8 月出台2021 年度推进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建 2 设工作要点,明确指出要持续推进和落地 36 项重点项目,全方位推动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发展再上新台阶。南京紧紧围绕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着力搭建并优化“南京金服”和“科技金融园区行”两大平台功能,努力打造金融服务生态链,不断推进“科创+金融+产业”深度融合。广州近年来积极出台广州市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促进文化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支撑了文化产业发展。天津依托产融结合探索出绿色金融新经验
30、,完成了全国首笔“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排放权交易所系统双质押登记”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为金融服务绿色石化产业的典型案例。11-20 名:东部地区城市 TFFI 总指数排名位于第 11-20 名的有济南、青岛、宁波、福州、厦门与沈阳。青岛、宁波、福州与厦门的总指数排名在 2021 年不变,在夯实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延续各自在不同金融领域的发展优势。济南与沈阳的 TFFI 总指数排名在 2021 年均进步 1 名。2021 年 11 月,济南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城市,积极探索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机制,向全国提供科创金融发展的“济南方案”。2021 年 7 月,青岛印发关于促进
大地海洋-另辟蹊径互联网垃圾回收的差异化竞争之路-221115(26页).pdf
电子设备行业专题研究:新能源提效在即碳化硅优势显现开启全新增长极-20221115(36页).pdf
贝达药业-深度报告:商业化已验证看好平台价值兑现-221115(26页).pdf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渐企稳表观韧性显现稳增长政策仍需持续发力-221115(24页).pdf
德生科技-社保卡或是数字人民币最佳载体政务IT构筑新增长点-221116(23页).pdf
比亚迪-比亚迪深度研究系列(二):海外拓展有望成为第二增长点-221116(20页).pdf
电商行业系列深度报告:“出海+社区拼团+品牌化+支付”迎增长和盈利拐点-20221115(44页).pdf
“重估中国”系列之一:重估中国站在历史轮回的新起点-221116(22页).pdf
车半导体行业专题:自动驾驶稳步推进激光雷达迎发展机遇-221116(24页).pdf
计算机行业:虚拟电厂系列3山雨欲来风满楼-221127(36页).pdf
钧达股份-转型光伏盈利向好N型扩产迅速前景广阔-221127(19页).pdf
晶丰明源-LED驱动芯片龙头产品布局持续优化-221127(15页).pdf
14. 9.24 敏捷论坛-李建昊-运斤成风 – 企业级敏捷实施之道(17页).pdf
2017年饿了么API框架的实践.pdf
【阳光保险】金融科技在保险业应用实践(29页).pptx
10. 9.24 创新论坛-周麟-用项目管理方法创业(18页).pdf
2018年京东社交零售的思考与实践.pdf
2018年利用客户洞察实现产品市场匹配(PMF).pdf
20. 9.24 敏捷论坛-张迎辉-优酷敏捷需求分析和项目管理实战(26页).pdf
19. 9.24 敏捷论坛-张宁宁-敏捷转型的成功关键 – 团队文化(19页).pdf
25. 9.24 实战分享-曹流-项目集管理在世界一流企业中的管理实践分享(27页).pdf
15. 9.24 敏捷论坛-唐智勇-云计算和大数据将变革项目管理行业(15页).pdf
23. 9.24 人才与战略-王守清-PPP与项目管理教育(21页).pdf
2018年团队文化-硅 顶级产品的核 竞争 .pdf
国际货币网:大国货币崛起的中国道路-人民币孕育成长百年历程(20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92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2年4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104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欧洲金融科技报告(英文版)(35页).pdf
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2020年全球公众对数字货币的信任调查报告(英文版)(24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4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92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4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43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10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118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1年4月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92页).pdf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2年世界经济展望报告(18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
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7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