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一、 报告概述
2017年7月3日, 国家发改委、 网信办、 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的通知, 并提出要促进分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充分发挥分享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意见》 重点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原文来自三个皮匠咨询文库,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1、 分享经济强调所有权与使用权的相对分离, 强调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弹性匹配, 强调消费使用与生产服务的深度融合。
2、 加强部门与地方制定出台准入政策、 开展行业指导的衔接协调, 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
3、 坚持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 探索建立政府、 平台企业、 行业协会以及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分享经济多方协同治理机制。
4、 鼓励和引导分享经济企业开展有效有序竞争。
5、 鼓励和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分享经济平台企业有序“走出去” 。
6、 积极发挥分享经济促进就业的作用。
年度最热共享经济平台: 摩拜单车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截止到2017年12月, 摩拜单车、 ofo、 滴滴出行、小猪短租、 蚂蚁短租、 首汽约车、易到、 永安行、 小蓝单车、 哈罗单车成为2017年共享经济行业十大热点平台。
1) 摩拜单车以百度搜索指数最大峰值76179, 高居2017“共享经济” 峰值热度排行第一位。
2) 2017年共享经济最热门的行业为交通出行领域, 其中共享单车成为2017年共享经济最热门领域。
千亿资金注入共享经济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截止2017年12月,共有190家共享经济平台获得投资, 投资金额达1159.56亿元。2017年共享经济大约有190家平台获得融资。 其中, 共享汽车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2017年度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除了交通出行领域, 共享办公、共享知识技能、 共享充电宝、 共享租房等多个领域在2017年也获得资本的青睐, 更多的领域正在与共享经济进行融合。
市场规模增速放缓: 部分领域遇寒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52850亿元, 较2016年的36750亿元增长了43.81%。 增速逐渐放缓。2017年的共享经济迎来多元发展。其中:
1) 共享单车异军突起;
2) 住宿分享的领军企业走向生态化发展;
3) 众包物流多元跨界竞争升级;
4) 教育分享中的知识变现成为盛宴;
5) 医疗分享由线上走向线下。
二、 共享汽车
滴滴出行夺魁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2017年交通出行领域投资事件达177起, 较2016年149起增长了18.79%。投资方面, 2017年共享交通领域投资金额达千亿元, 其中仅滴滴出行一家平台在2017年就获得近100亿美元投资。 整体来看, 资本家在共享交通平台投资力度放缓, 投资金额却在增加, 资本主要集中在头部平台。
监管趋严 市场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12月,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为2.87万人,网约专车用户规模为2.36万人。而2017年网约出租车用户使用率达37.1%, 网约专车用户使用率达30.6%。
随着网约车新政细则落地, 政府鼓励网约车业务规范发展, 明晰对专车业务的定位, 并将逐渐加强、 细化对行业的管理办法, 但网约车市场依旧保持增长趋势。
三、 共享单车
2017共享单车逐步降火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2017年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金额达258亿元。其中仅摩拜单车以及ofo单车两家融资金额约为155亿元人民币, 成为共享单车领域的领军平台。除了摩拜单车以及ofo获得轮以上融资外, 大多数平台融资数多处于A轮。
哈罗单车以后起之秀的姿态进军共享单车市场, 成为继ofo、 摩拜之后的一匹“黑马” 。
2017共享单车行业用户规模剧增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底, 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2.2亿人, 相比于2016年0.2亿人, 呈10倍的爆发式增长。 与2015年的250万人相比,增长了87倍。 但随着市场格局趋于稳定, 预计2018年用户增长将大幅放缓。
2017年共享单车行业现状
1、共享单车平台问题开始显现
共享单车市场正处于艰难的转型期, 到了真正洗牌的时候。 目前, 头部两大公司摩拜和ofo还有烧钱的能力, 而其他的二三梯队玩家要么抱团, 要么被资本无情抛下。 因此, 频频曝出共享单车平台退出、 倒闭、 用户押金难退的问题。
2、押金问题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单车的押金监管, 我国缺乏相关的法规。 平台的倒闭致使用户押金无法退还, 而用户却无法通过有效政策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造成用户体验的大幅度削减。 押金问题成为2017年共享单车领域重点关注话题。
3、市场竞争愈发残酷
共享单车行业正在面临洗牌,资金问题以及市场策略的失误导致小蓝单车的失败。 随着市场格局基本稳定, 头部优势逐渐显现, 中小玩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加上大部分单车企业只是把共享作为卖点, 依靠吸引眼球来获得融资, 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 共享房屋
住宿市场前景看好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共享住宿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45.6亿元, 相
比2016年89.4亿元的交易额增长率为62.86%, 增速逐年放缓但其市场规模持续上升。此外, 90后、 95后成为共享住宿的主流使用群体, 且用户普遍集中于一二线城市。
五、 共享金融
P2P网贷监管趋严 平台发展规范化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底中国P2P网贷平台数近6000家, 而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仅为1931家。 不仅累计数量增长速度缓慢,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也在逐月较少。
六、 共享知识技能
越来越多共享经济细分领域正在崛起

数据解读
据监测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识技能共享规模约为1360亿元, 增长率为122.95%。 短短两年时间达到6倍增长。
此外, 知识技能共享服务提供者人数超过3000万人, 参与用户数达7亿人。
知识技能共享存在问题
1、免费到付费的转变适应过程
知识技能在过去都是以免费的形式面向用户的, 而渐渐的近年来逐渐转变为要以付费的形式进行学习。 尽管有用户愿意接受对于知识技能的专业性追求付费, 但由于发展的限制以及过去习惯的养成。大部分的用户依旧习惯于免费。 如何将用户习惯从免费向付费转移成为一大难题。
2、产权等问题或引发法律纠纷
知识作为一种非标准的资源, 其交付成果相对抽象化。 不同于实物交易, 消费者不满意可以进行退换货处理, 而知识技能的共享很难做到这点。 另一方面, 互联网的出现导致信息来源混杂, 对于知识版权的界定模糊, 极易引发侵权问题。
3、缺乏监管 行业存在不规范
知识技能共享平台作为连接供需双方的媒介, 其主要的功能是一个信息中介, 较难起到内容的监管。此外, 目前的知识技能分享内容同质化、 分享质量参差不齐。 极易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从而对平台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平台来说, 需要在快速拓展供给端规模的同时加强对于内容质量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