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自本世纪初以来,生命科学领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数字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该行业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新药和治疗方法的研发、测试、部署和临床应用过程。该行业的基本经济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实时监测和个性化药物治疗等能力的显著改进不仅从技术上来说现实可行,而且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通过迎接这样的变革,生命科学企业不仅可以保证短期的经济效益,还能在行业中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我们将这一过程称为数字化重塑 (Digital Reinvention™)。

处于变革边缘的行业
全球生命科学行业一直受到多种强大力量的综合影响,可以说处于四面楚歌之中(见图 1)。定价压力和公众监督力度不断增加,促使包括生命科学行业在内的医疗服务利益相关方越来越多地通过患者治疗结果的有效性来证明自身价值。政府和监管机构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企业的要求和期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它们不仅必须与社会政策和目标更加协同一致,而且还需要将影响深远的创新广泛而持久地融入业务战略和运营之中。
可穿戴设备、传感器和其他互联设备越来越普及,成本迅速降低,而且连接范围不断扩大,这为大规模低成本地实施、监控和测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机制。这些创新成果产生了巨大的数据流,通过人工智能 (AI) 和认知计算,企业可以从这些丰富的数据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医疗洞察。
随着数字设备和社交媒体大规模普及、高质量患者自我治疗要求日益高涨、以患者为中心的计划不断推广,各种力量都在鼓励患者以及看护者参与到医疗保健服务之中。随着患者,也就是医疗保健服务的消费者,在他们的个人生活中通过先进技术获得了更为个性化的体验,他们就越来越希望获得同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和互动。
这种密集的技术创新与全球即将到来的一系列医疗危机不期而遇。人口日益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些全球人口的不利因素给医疗保健预算带来更为沉重的负担。面对经济萎靡不振的现实,政府更加难以维持必要的运营成本和投资。

生命科学行业的全新运营模式
影响全球生命科学的高层次技术和经济颠覆力量对生命科学企业提出了新要求。而高管们也意识到了危机的预兆。在最近一次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牛津经济研究院合作开展的调研中,49% 的生命科学行业高管表示,传统的行业价值链已经稳定运行了几十年,而现在正被以生态系统为特色的新经济环境所取代。 55% 的受访者指出,竞争从各个意想不到的方向扑面而来。
作为应对,领先的生命科学企业率先开始采用一套新的经营原则和业务模式。从历史上看,生命科学企业一直与医疗保健系统保持着紧密联系,医疗服务提供方作为主要渠道,付费方作为把关者。但是,越来越多的生命科学企业设法在当地的监管范围内,与他们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也就是患者进行接触互动。
与其他行业的传统产品销售商一样,生命科学企业更专注于提供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即使在专利到期之后,这些解决方案仍然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经验表明,对于大多数制药企业来说,在专利过期后,经济效益丰厚的品牌药物的销售就会受到仿制药的严重挤压。然而,如果药物与更难以复制、价值更高的服务或解决方案相结合,那么盈利局面就可能会延续下去。
关于 E2E 的一切
正在快速发生颠覆性革新的生命科学行业所面临的这种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人对人人”(E2E) 经济模式。E2E 经济拥有四大与众不同的特征:该模式根据业务生态系统进行统筹协调,可以立即实现无缝协作;该模式与环境相关,消费者及合作伙伴的体验与自身的特定行动和需求息息相关;该模式具有共生性,在这种经济模式中,所有人和事物(包括患者与医疗保健服务提供机构)都相互依存;该模式具备认知性,其特点是依靠数据实现自我学习和预测能力(见图 2)。

生命科学行业的数字化重塑更为全面、深入。经过数字化重塑的生命科学行业能够在数字技术的辅助和支持下,从根本上重新定义研究人员与患者、合作伙伴、利益相关方以及其他人员开展合作的方式。从最基本的层面上看,数字化重塑就是从患者至上或者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重新构思生命科学体验的运营发展。从生命的开始到终结,全程为个人提供医疗支持。数字化重塑的理念就是重新构思生命科学活动,使它们就能够与医疗保健流程无缝对接,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流程中所包含的与健康、治疗和生活方式相关的强大而全面的生态系统(见图 3)。

为重塑做好准备
为成功实现数字化重塑,生命科学企业需要形成新的战略重点,培养新的专业技能,建立新的工作方式,采用自筹资金的方式并利用数字化推动因素(见图 4)。
形成新的战略重点
生命科学企业可以明确定义和营造全新体验、构建生态系统、提高效率并实现创收。相关举措可能包括培育新的业务模式,发现新的融资形式,建立更全面有效的风险评估方式。或者构思全新的研究模式、流程或组织。
培养新的专业技能
生命科学企业亟需继续推进流程的数字化进程,开创实体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一体的新局面。他们需要更先进的预测性分析、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以及源源不断的物联网新应用。人工智能支持的自动化可以促进创建完全集成、灵活而敏捷的运营环境,支持个性化的医疗和护理。
建立新的工作方式
生命科学企业还必须发现、留住和培养创建和保持高度数字化的流程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最成功的企业一般能够培养和保持创新文化,融合设计思维、敏捷工作和不怕失败等要素。
采用自筹资金方法
生命科学企业必须迅速部署技术,包括那些甚至可能不具备商业价值的技术,以支持可扩展的能力和互操作性。数字工具可以帮助他们优化现有运营环境和提高效率,从而可以节省出资金,用于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

利用数字化推动因素
生命科学企业应当不断提高应用数字技术的熟练程度。事实上,他们需要成为数字领导者。技术是研究或个性化医疗过程重塑的重要基础,因为受众需要的是深入人心的个性化体验。数字化重塑不是渐进式的改变,而是为最具远见的企业提供了一条道路,帮助他们采用“体验优先”的规划方法。这种方法利用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推动企业、人员、流程和技术协同工作(见图 5)。
一些初创企业已经开始接受数字化重塑的理念。例如,总部位于旧金山的 Omada Health 使用数字工具,重新设计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配合度。Omada Health 通过一种在线平台,结合行为科学、创新设计和新技术,帮助患者管理慢性疾病(如 II 型糖尿病),改变了疾病预防模式。通过与背景环境相关的功能,以及由丰富数据驱动的个性化,用户就可以更有效地管理自身健康,而且只有当他们获得了积极的效果后才需要支付费用。
位于加州的 Transcriptic 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人云的实验室随需应变服务,支持研究人员登录到自动化实验室,并讲明他们所需的测试或结果。Transcriptic 服务根据用户定义的参数,通过自己的内部工作单元开展实验,并实时交付结果。它通过支持科学实验,显著减少了科学实验的障碍,同时消除了购买和维护昂贵设备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