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专题分享第50期给大家带来的报告分享主题是网约车。
网约车是指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为乘客提供包括出租车和符合规定条件的私家车出行服务的新商业模式。网约车服务包括网约私家车、网约出租车、拼车和顺风车等等,是传统用车市场的补充。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约车专快车用户规模目前已超2亿,整体增速迅猛。其中,网约车用户(不含网约出租车)规模增长了40.6%,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增长了27.5%。以上数据表明,网约车正在成为更多人日常出行的选择。(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国内网约车竞争格局中,滴滴出行目前一骑绝尘,其他网约车app关注细分领域。滴滴出行涉及快车、专车、出租车、顺风车等11 个板块,市场渗透率高达12%,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300 万,月活跃用户数量高达7105.2 万人,用户重合度占比至少四成。其他平台的市场渗透率均低于2%,月活跃用户数量停留在百万量级。目前国内神州优车率先上市,滴滴则于2017 年12 月完成新一轮融资。各网约车巨头正加紧通过收购、投资等方式攫取市场份额。
下面是我们收集整理的 15 份网约车的报告,分享给大家。
报告列表(15 份)
36氪:网约车用户调研报告(45页).pdf
中国城市网约车政策:地方保护还是利益博弈?.pdf
交通运输行业前瞻研究系列报告34:滴滴,棋至中局-180412.pdf
从一超多小的竞争格局,看网约车市场的“功守道”.pdf
极光大数据:2018年2月网约车app研究报告(31页).pdf
极光大数据:高额补贴告一段落后,美团打车与滴滴出行的对比如何?.pdf
比达咨询:2017年中国网约车APP产品市场监测报告(11页).pdf
比达咨询: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监测报告.pdf
比达咨询:2018年第1季度中国网约车应用产品市场监测报告(16页).pdf
比达咨询:2018年第1季度网约车用户调查报告(25页).pdf
滴滴vs美团:2017移动打车市场报告-本是腾讯生,相煎(12页).pdf
滴滴危机事件点评:未来值多少钱?监管一票否决!.pdf
滴滴政策研究院:新经济,新就业-2017年滴滴出行平台就业研究报告(37页).pdf
网约车与汽车油耗:司机观点.pdf
网约车竞争格局烽烟四起,神州优车独角兽差异化模式战群雄.pdf
☞【报告 1】36氪:网约车用户调研报告(45页)
网约车出行现状调查
• 受访者常用的出行方式分别是网约车、公共交通和步行。有81%的受访者常使用网约车作为出行方式,77%的受访者常使用公共交通作为出行方式,此外也有57%的受访者常常步行。
• 各年龄层的受访者出行习惯各有不同,其中16-24岁的受访者最常步行和乘坐公交车,25-34岁的受访者最常使用网约车出行,35岁-54岁的受访者最常开车出行,55-65岁受访者最常用公共交通出行。
• 频次&花费时间:用户使用网约车出行的频次较高,单次花费的时间较短。半数用户每周至少乘坐一次网约车出行,约九成用户每次出行花费时长在半小时以下。
• 里程&花费金额:多数用户使用网约车单次出行里程在10公里以内,花费在50元以下。38%的用户单次出行里程为6-10公里,88%的用户单次出行的平均花费在50元以下。此外,家庭月收入越高,用户使用网约车的单次花费金额越高。
• 使用场景:用户通常会在没有其他交通工具或时间来不及的情况下选择网约车出行。


☞【报告 2】从一超多小的竞争格局,看网约车市场的“功守道”
风起共享经济的网约车平台,借着互联网技术的改造,行共享出行之实。在网约车合法化并纳入政府监管之后,政策的颁布使得网约车行业的竞争从无序走向规范,然而共享模式正渐行渐远,出租模式或成主流。对于网约车模式之辩,我们认为B2C模式类似于出租车,在此前滴滴平台的信任危机以及网约车政策调控冲击下,广积粮高筑墙的B2C由重资产构建起来的壁垒优势尽显;C2C模式下互联网流量的马太效应放大,2017年滴滴出行市场份额超过90%,但终究烧钱无法成为网约车C2C平台的核心竞争壁垒,2018年新的“搅局者”连续出现,网约车时代的下半场正式开启,将由烧钱补贴转向服务/价格并重,未来网约车一超多小的竞争格局或将长期延续。

☞【报告 3】比达咨询:2018年上半年度中国网约车行业发展监测报告
截止2017年底,中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已达2.89亿人,预计2018年达到3.43亿人;中国网络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2.36亿人;预计2018年达到3.12亿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谏发展以及经济增长,国民出行方式更加丰富多样。网约车逐渐成为了国民出行的一种习惯,用户规模将稳定增长。


☞【报告 4】交通运输行业前瞻研究系列报告34:滴滴,棋至中局
出行巨头:受益于移动互联网和资本红利,滴滴在五年间飞速成长为全球出行服务巨头。2017 年,滴滴平台覆盖全国400 多个城市,服务4.5 亿用户,提供了超74.3 亿次出行服务。自2012 年上线以来,伴随中国智能手机普及带来的移动流量红利,滴滴日订单数从不足1000 单激增至2017年底的2500 万单。资本助力下,滴滴累计融资规模近200 亿美金,于2015年2 月合并快的,2016 年8 月收购优步中国,得以拿下国内近90%、全球约60%的网约车市场份额。

☞【报告 5】网约车竞争格局烽烟四起,神州优车独角兽差异化模式战群雄
国内网约车竞争格局中,滴滴出行目前一骑绝尘,其他网约车app关注细分领域。滴滴出行涉及快车、专车、出租车、顺风车等11 个板块,市场渗透率高达12%,日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300 万,月活跃用户数量高达7105.2 万人,用户重合度占比至少四成。

☞【报告 6】极光大数据:高额补贴告一段落后,美团打车与滴滴出行的对比如何?
美团进军网约车市场已经一年有余。在去年2 月份,美团开始在南京试点上线网约车服务,并于年底发布开城计划,在包括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温州、福州和厦门在内的7 个城市启动“美团打车用户报名”活动。目前美团打车已经在南京和上海获得《网约车经营许可证》,其网约车业务也主要围绕这两座城市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