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指的是按照数字形式存在的货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数字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表达”。2018 年,BIS
下属支付及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提出了一个“货币之花”的概念模型,从发行人是中央银行还是非中央银行、货币形态是数字还是实物、广泛获取还是受限获取的可获取性及基于账户还是基于代币的实现技术四个方面对数字货币进行分类,如图所示

2 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数字货币的区别
(1)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是以法币数字化存在的形式,是基于国家信用且由各国央行直接发行的数字货币。国际清算银行在相关报告中,定义法定数字货币是中央银行货币的数字形式。
法定数字货币实现形式有两种,既能够基于传统中央银行集中式账户体系发行,即基于价值(Value);也能够不基于账户,以类似比特币一样记于名下的一串特定密码学与算法构成的数字,也就是基于代币(token)。
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发定数字货币可以划分为批发端央行数字货币、零售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批发端央行数字货币在银行间支付清算、金融交易结算等方面应用;零售端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在社会公众中流通。
国际清算银行将发定数字货币分为了 CB 结算账户通用(基于账户体系+零售端),CB 数字代币通用(基于代币体系+零售端)和 CB
数字代币批发模式(基于代币体系+批发端)。
(2)私人数字货币
私人数字货币和发定数字货币最大的不同在于没有国家信用背书、是按照社群的认可度为背书的数字货币。其发行与交易,都与社群对公示规则的认可密切相关。比特币是第一个去中心化的社群加密数字代币,此后产生了许多数字代币,这些数字代币主要在发行量、确认时间、使用算法等方面做了一些改变,本质上都属于去中心化的社群加密数字代币
3 央行数字货币怎么发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简称“DC/EP",是数字货币( Digital Currency
)和电子支付(ElectronicPayment)的合称。2019年8月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指出,我国数字货币并不直接发到老百姓手里,而是采取双层运营体系,让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双层运营体系中,第一层是中国人民银行,第二层是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网络平台公司等。第二级指定商业银行主要有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以及网商银行(支付宝)。数字人民币流通环节以企业及个人端为主,数字人民币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这样能够使得享受数字人民币服务的群体比银行服务范围更广,对实现普惠金融有利。
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单层运行机制(直接型),零一种是双层运行机制(间接型),最大的区别在内部交易的体量。当前运用单层运行机制的经济体主要有瑞典、冰岛、巴哈马、挪威与丹麦,双层运行机制的经济体主要有中国、巴西、欧盟、东加勒比等。

推荐阅读:
《【研报】计算机行业数字货币专题报告:法定数字货币会是货币发展下一站吗?-20200614[44页].pdf》
《毕马威: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概览(92页).pdf》
《【精选】2021年DeFi下金融生态链与数字货币体系分析报告(39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