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报告解读

艺恩咨询:金融与泛娱乐产业融合白皮书(附下载)

近年来,在金融资本和互联网的助推下,泛娱乐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2016年泛娱乐产业火力全开,影视剧作、动漫、游戏等多业态的创新融合成为行业热点,吸引了大批金融资本进入泛娱乐产业。为了深度洞察金融业与泛娱乐产业融合的特点和趋势,艺恩联合中国平安发布业内首份《金融与泛娱乐产业融合白皮书》,报告总结了金融业与泛娱乐产业的典型合作模式,并从泛娱乐产业规模及用户特点切入,分析了金融业与泛娱乐产业融合的潜力与新趋势,以期为泛娱乐及金融业的共同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融合潜力        

泛娱乐市场规模超5000亿,用户规模超10亿

数据显示,至2016年底,泛娱乐产业整体规模突破5000亿元,泛娱乐内容的消费用户已达10亿人次。泛娱乐产业各业态互动频繁,用户越来越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付费,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各路资本纷纷布局,既有中国平安等金融企业加入泛娱乐赛道,也有BAT等互联网企业尝试全产业链布局。

同时,营销手法的不断创新既吸引了泛娱乐内容消费者,也为广告主提供热点话题,完成潜在用户转化。互联网时代娱乐内容消费者与金融产品客群的高度重合为金融企业获客创造了新思路。基于蓬勃发展的内容市场和层出不穷的创新营销,未来泛娱乐与金融的融合发展潜力可观。

        融合模式        

“投资+内容+营销” 模式备受瞩目

过去一年,金融业与泛娱乐领域的融合中不乏各类新颖且颇见成效的手段。金融企业对泛娱乐最直接的输出模式为金融投资。数据显示2016年各类文化产业基金全年募资额较2015年增长27%,大量文娱游戏类基金涌现,影视众筹平台规模超50家。另有新兴业务如完片保险和票房结算的推出,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影视制片管理工业化。

另一方面,影视剧植入已成金融业与泛娱乐内容融合的常态,金融品牌植入逐渐与剧情深度结合,以期提升品牌好感度与认知度。而与多种娱乐业态的跨界联合推广,则助力金融产品的营销开发。此外,对演唱会等内容进行赞助及冠名,邀请娱乐明星代言或进行直播等实现品牌形象强化和粉丝导流的方式也正在为众多金融机构所青睐。与泛娱乐产业通过内容的软性植入和创新营销等一系列全媒体曝光为金融机构实现潜在用户引流。

中国平安作为国内金融业巨头之一,基于十余年在娱乐营销领域的探索,在业内率先提出了“投资+内容+营销”的创新模式。2016年5月作为电影《魔兽》的独家保险金融合作伙伴,借助魔兽IP的强大影响力,中国平安打造的“荣耀收获季”的主题营销活动,为车险、陆金所及信用卡实现了获客引流,全平台净增用户达20万。而11月的平安财神节活动,通过“财经网红大赛”系列直播活动,与腾讯LIVEMUSIC合作“假如我是罗大佑”演唱会,“后链接时代”首创娱乐营销新场景,打造金融界的双十一,全平台销量高达10874亿;同时,2016年平安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将是中国平安在泛娱乐领域的上游链条的又一布局。一系列跨界娱乐营销新模式尝试,也正是金融业与泛娱乐产业融合的探索方向。

        融合趋势        

“金融+泛娱乐”向专业化、生态化、定制化发展

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显示金融业与泛娱乐产业在未来将有更多的融合可能,两个产业的合作模式将向专业化、生态化和定制化的方向发展。

专业化一方面指将有更多的创投基金聚焦在投资回报周期较短的影视、音乐、游戏、动漫及文艺演出等垂直领域;另一方面国内完片担保市场逐渐发展深入,影视行业对专业的金融机构需求更加强烈,经验丰富且实力雄厚的专业玩家会成为市场的引导者。

“大金融+大娱乐”的生态化合作模式将成趋势。多种业态形成线上线下同业异业联盟,培育金融泛娱乐商业生态。随着金融与泛娱乐的不断深度融合,高效协作的生态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当今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愈加强烈,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将更多发掘娱乐用户金融诉求,针对娱乐用户开发精准定位的定制化金融产品,从而实现用户转化。

随着泛娱乐消费的不断升级和产业的逐渐规范化,金融业与泛娱乐产业的合作将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标签

本文由作者艺恩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国家开放大学:AI+高等教育发展与应用白皮书(100页).pdf
国家开放大学:AI+高等教育发展与应用白皮书(100页).pdf

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 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DT媒体:下一代数据和AI驱动的营销自由(40页).pdf
DT媒体:下一代数据和AI驱动的营销自由(40页).pdf

目录 下一代数据和AI驱动的营销自由 Next Generation of Marketing Freedom Driven by Data and AI PAGE 3 大背景挑战与机遇 PAGE 6 营销自由 PAGE 12 AI应用 PAGE 26 平台和数据应用闭环建设 PAGE 29 合规数据 P

蛋壳研究院:医疗行业新基建+医疗健康系列报告之回归需求整合价值医疗AI创新的道与智(52页).pdf
蛋壳研究院:医疗行业新基建+医疗健康系列报告之回归需求整合价值医疗AI创新的道与智(52页).pdf

、 、 前前 言言 “眼望星空,脚踩实地”是每个创新创业者坚守的信条。 作为新基建的核心成员,AI 可以为各个产业赋能,这意味着 AI 有着无限的市场潜力。医疗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 然成为 AI 的用武之地。我国医疗 AI 经过多年的发展,2020 年 应用市场规模接近 300 亿元,过去 5 年

智谱·AI: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月报(2022年3月)(52页).pdf
智谱·AI:人工智能行业发展月报(2022年3月)(52页).pdf

 本期导读 正值全国两会召开之月,3 月份 AI 业内的重大科研事件数量有所下降,本月共计发生 507 篇新闻、180 个事件,热度趋势如下图所示。最受关注的事件是 2022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由于大会聚焦 5G、云网络、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以及“元宇宙”技术等主题,成为舆论焦点

2022年人工智能白皮书(40页).pdf
2022年人工智能白皮书(40页).pdf

暂无内容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34页).pdf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34页).pdf

2020 年虚拟数字人发展 白皮书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总体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总体组 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数字人工作委员会中关村数智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数字人工作委员会 2020 年年 12 月月  前言 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浪潮的带动下,虚拟数字人制作 过程得到有效简化、各

2020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白皮书-AI重新定义光感知(47页).pdf
2020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白皮书-AI重新定义光感知(47页).pdf

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白皮书 AI重新定义光感知 2020年 2 2020. 11 iResearch Inc. 核心摘要 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 1234 研究背景概念解析市场综述未来展望 智能手机渗透率趋近 饱和,手机市场缓慢 步入瓶颈期,光感知 升级有望成为破局焦 点。一方面,消费者 日趋热衷于

智源:人工智能的认知神经基础白皮书(51页).pdf
智源:人工智能的认知神经基础白皮书(51页).pdf

全脑功能连接组:高通量全脑成像辅助预测斑马鱼决策行为 由于技术上的挑战,以往对生物脑的研究多集中在局部脑区。随着光学成像技术的兴起,结合斑马鱼幼鱼这样一种神经网络规模适中,且脑组织高度透明的模式生物,使得高通量的全脑成像成为可能。并且随着光片、光场显微成像技术的逐步发展,人们可以在更高的时间分辨率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