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匠网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2017-2018 年是电子商务合规大年, 国家针对电子商务/互联网领域的立法日趋增速,立法效力等级逐步提升, 涉及领域更加全面, 个人信息及网络安全进入普罗大众视野, 电子商务及互联网也出现了更多全新的商业模式, 热点事件层出不穷。(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漏洞百出?“门票一经售出无法退换”?披着“互联网外衣”的“网络传销”?2018年5月15日,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发布了一年一度的《2017-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法律报告》。本报告通过总结电子商务领域中最为突出的“十大电子商务法律案例”、“十大电商法律关键词”以及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从不同的维度客观全面地剖析了“互联网+”形态下电子商务领域发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从业者、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等提供了针对电子商务法律研究的方向。
“十大法律案例”拉响电商警钟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使其日益成为我国现代经济流通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正当竞争、网络交易平台乱象,以及物流系统缺乏规制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报告发布了全国首例电商起诉售假卖家案、全国“刷单入刑”第一案、支付宝默认勾选授权侵权案、借漏洞骗取美团近两百万被判刑案、跨境电商保税仓“刷单第一案”、淘宝店主海外代购保健品无中文标识被判10倍赔偿案、天天快递起诉京东不正当竞争事件、淘宝网店偷逃税款400余万元被判有期徒刑六年案、共享单车行业首例身故保险理赔案、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获利3.8万元被判刑案在内的“年度十大电子商务法律案例”。
律师对典型案例中进行专业法律剖析点评,从第三方平台到商家之间的法律关系、支付平台侵权行为、借用平台漏洞进行诈骗、平台之间的不良竞争、网络出行平台对用户权益的保护到快递行业泄露客户信息,为行业健康发展敲响警钟。无论是商家还是平台都应严格自律,不做超出法律界限的行为,构建更加健康发展的行业环境。
“十大关键词”聚焦电商发展“十大难题”
报告不仅解读了电子商务领域的典型法律案例,同时还统计发布包括信息泄露、网络刷单、网络售假、无证经营、不正当竞争、网络传销、快递赔偿纠纷、霸王条款、大数据杀熟、电商消费贷在内的“2017-2018年十大电子商务法律关键词”。
虽是关键词,但更多的则是体现电子商务中的“十大难题”,报告中对其予以分析。其中,“网络售假”实际上是线下售假在网络销售的衍生,自从电商发端肇始就是整个电商领域根除不了的顽疾,而随着跨境电商、海外代购、微商等多种形式的电商形态的演变和发展,网络售假也逐步蔓延至这些细分的电商领域之中。而面对新类型的网络售假行为,如何准确认定其行为性质,以及如何维权都给消费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霸王条款”则是以此前迪士尼在飞猪平台上售卖门票中涉及到“门票一经售出无法退换”为典型代表;“不正当竞争”中“二选一”的问题,先有部分电商在“618”电商购物节前夕,强迫商家“二选一”站队,后有“沃尔玛”停用支付宝,这些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电商大战中真正的牺牲者则是商家和消费者。
为此,十大关键词的提出,为当下电子商务领域中棘手的问题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为整治此类种种不良现象敲响警钟。
本报告通过对 2017 年 1 月 1 日-2018 年 4 月 30 日内发生的重点电子商务法律现象进行分析解读, 试图透过表象寻求背后的规则发展路径, 从立法、 司法、 行政、 案例、 网规、 标准等多个维度展开探索, 同时借助热点事件和实际调查, 管窥当前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存在的法律与规则环境, 盘点新规则、 新做法, 披露漏洞与不足。



十大电商相关法律法规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 的典型实践者, 在历经数年的发展中, 出现了无人货架、 OTA 等更多新的模式, 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7-2018 年度, 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领域, 我国立法速度明显提高, 基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法律出台, 这在以往年度是不多见的, 也足以说明国家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重视。 例如, 《电子商务法》 (草案二次审议稿) 、 《反不正当竞争法》 、 《快递暂行条例》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 《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网络预约出租车汽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运行管理办法》、《工商总局关于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的意见》 、 《工商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工作的意见》 、 《工商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工作的意见》 , 这些法规在一定条件下均影响了电子商务生态体系。

部分原文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