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金庸离世,江湖远去。
离开我们的“大人物”远不止一位金庸,霍金、李敖、单田芳、师胜杰……这些人的名字要永远的与2018连接起来了。(原文来自皮匠网,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分享最新行业报告)
学会告别,就要学会接受。对于2018年的娱乐产业而言,接受要比告别更重要。
2018年的泛娱乐产业正在暗潮涌动,以加速度刷新着变革进程和产业格局。广电总局对于娱乐行业的乱象整顿,资本向精品内容的投入倾斜,让从业者戒骄戒躁、回归匠心,新生代导演、编剧和偶像们携作品脱颖而出。
这是一个融合与更迭并行的时期,也是一个“危”与“机”共生的炸裂年代。
娱乐产业更大了。
供给侧内容与渠道双激增,短视频上位之快,自媒体内容及影响力权重之大,粉丝融入行业之深,都超乎想象。
娱乐产业又更小了。
单次关注的时间越来越短,屏幕与内容越来越碎,受众喜好变更越来越快,内容细分越来越垂直。与往年大制作、大明星的作品受青睐不同,不少聚焦平民泪点的小成本影视作品,和关注小众兴趣领域的垂类综艺涌现,促进了娱乐的多元化和分众发展。
仿佛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被裹挟进这样的娱乐大潮中,也似乎每一个产业体都可以随时被清场。
在指尖划过的屏幕之中,娱乐产业加速刷新。永恒不变的是变本身,2018年,变正在加速。受众在变,变得更有判断力,更注重获取内容的效率,更有决定权参与到娱乐产业中,甚至决定着内容的产生与偶像的流转。
而“多变”的用户又决定了内容消费模式的改变,用户判断力的提升决定着他们更愿意消费优质内容,更愿意为优质内容买单;用户更注重获取内容的效率,意味着用户的兴奋点更集中,更愿意消费悔点密集的内容。在晦点数量相同的前提下,短内容的优势开始凸显;用户的决定权变大,开始参与到娱乐内容的生产中来,至少2018年“C位出道”的偶像们是由受众通过投票、点赞产生的。
消费模式的改变也决定了内容生产方式的改变,行业只有生产优质的内容才能满足口味挑剔的受众,同时在受众不断细分的娱乐市场,优质内容离不开精细化的运营,只有将精细化运营与优质内容相结合,才能为不断细分的受众带来满足感与愉悦感。
受众真的越来越难满足了,但也是2018年“向阳而生”的契机。
2018年不仅产生了“越努力越幸运”的偶像练习生们,也产生了热血与激情的“灌篮少年”;不仅有让人泪流满面的“药贩子”,也有让人感同身受的“无名之辈”,小人物的故事让2018年温情满满;魏缨路这个“脾气爆、不好惹”的姑娘也让观众在“爽”中跟着一路打怪升级,并跟断发皇后如巍进行了一番隔空battled这是一个变,且在加速变的时代,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会越变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