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皮匠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1、2018年第1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发展概况
我国移动视频带动短视频用户规模持续增长
2017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75265万人,其中,移动视频用户规模占72.9%,即54857万人。移动视频适应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不创的阅读习惯,发展出长度控制在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原文来自三个皮匠咨询文库,关注“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回复“短视频APP产品”获取下载链接)

2018年第1季度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23亿人
2018年第1季度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23亿人,环比增长11.5%。草根阶层参与到内容制作传播流程,带动了短视频的快速扩张,5分钟以内的长度话应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带来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快手、抖音短视频等高活跃用户、高流量的应用。

2、2018年第1季度中国短视频市场竞争格局
西瓜视频渗透率最高,抖音短视频渗透率迅速增长
2018年第1季度主要短视频平台同领域用户渗透率中,西瓜视频渗透率最高,为56.0%;快手排名第二,渗透率为55.1%;
抖音短视频排名第三,为44.5%。今日头条重点发力短视频领域,差异化定位用户群体,推出西瓜视频、抖音短视频和火山小视频,活跃用户迅速增长,用户渗透率上升。

西瓜视频、快手、抖音短视频在同领域中居第一梯队
2018年第1季度主要短视频APP月均活跃用户中,西瓜视频、快手、抖音短视频在同领域中居第一梯队,三者月活分别为19302.4万人、19052.5万人、15388.2万人。

2018年第1季度主要短视频APP日活用户中,快手以5155.4万人排名第一,西瓜视频以3715.2万人排名第二,抖音短视频以3038.8万人排名第三。

3、典型短视频平台案例分析
快手——以智能匹配技术为核心的记录和分享类短视频社交平台
快手产品模式是把人和信息做精准匹配,其核心篇法作用是理解用户上传的内容,然后把这个内容跟其他这个内容感兴趣的用户进行匹配。

4、中国短视频创作者分析

我国短视频创作者呈现出PGC化、垂直化、IP化、全渠道运营特点
PGC化:短视频市场竞争加剧,小作坊式的UGC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工业化运作的PGC成为新的选择,通过团队运作稳定输出内容,制作愈加专业化、精品化。
垂直化:创作者围绕某一垂直领域固定生成内容,精确定位粉丝群体,形成用户品牌认知。
IP化:用户对短视频形成品牌认知后沉淀为IP形象,通过衍生授权融入泛娱乐生态。
全渠道运营:主要流程流量平台(今日头条、大鱼号、微博、网易、美拍、腾讯视频)获得限光和分发。引流到社交平台(微博微信)进行粉丝管理,通过知识付费平台(蜻蜓、喜马拉难)、社群(知识星球)等实现和粉丝变现和粉丝付费。
5、中国短视频市场发展趋势
内容精品化:内容制作PGC化,行业规范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碎片化阅读习惯带来视频行业的变革,短视频凭借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成为全民参与的新兴视频内容传播方式。创作者制作出优质内容,上传至短视频平台,吸引用户观看、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的价值得到用户认可,用户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短视频平台获得流量。
早期,短视颇以UGC为主,依赖于创作者的个人水平,质量不能长期保障。随着短视频市场竞争加剧,头部公司尚未出现,为了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内容,制作者也偏向PGC化专业运作,内容创作愈加专业化精品化。
在短视频市场的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质量下降、抄袭、低俗化等问题。对此,出现了MCN机构.MCN将平台下不同类型和内容的优质PGC成UGC联台起来,以平台化的运作模式为内容创作者提供运营、商务、营销等服各。弥合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并以工业化玩法提升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