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口装卸费率相关调控政策
原图定位
伴随行业格局优化,装卸费率市场化程度有望提高。港口板块经历区域性产能过剩,但近年来有序整合为行业效益提升奠定良好基础。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主要港口仍以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为主,进入 21世纪后,伴随我国对外贸易持续深化,对港口吞吐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产能不足成为当时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推动港口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开始对港口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提出港口管理权下放地方政府、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促进港口行业快速发展,2001-2013 年期间我国沿海及内河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吞吐能力新增产能也在 2012 年达到新增 5 亿吨左右的高位。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和增长动力逐步发生变化,区域港口层面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港口行业出现无序投产、同质化竞争和低效供给等问题。2015 年,港口行业正式拉开整合序幕,在“一省一港”思路指引下,各省份陆续开始进行省内港口整合,以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等为代表的省份均陆续开启区域港口整合,以减少区域内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提高港口运营效率。在行业整合持续下,行业格局不断优化,恶性竞争减少,推动装卸费率市场化程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