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1?|?2023?&?2?|?2023?2019?3?封?割?撰?撰?2023?249?2021?务?4?80%?4?务?撰?匹?匹?OA?撰?研匹?匹?3?|?2023?2 1.?5 2.?9 3.?14 4.?16 4.1?16?21 4.2?22?26 5.?30?31?32?33?34 4?|?2023?5?|?2023?1 1.?够?2021?封?2021-2025?封?封?割?封?封?研?务?研?够?研?AI?够?6?|?2023?1?7?|?2023?l?l?4?l?4?2022?Q3?2023?Q2?8?|?2023?9?|?2023?2.2.?2 2.1.1?研?2022?230?2021?6.67%?2023?249?撑?2021?2?2020-2023?2 2.2.2?研 CHIMA?务?500?49.19%?务?100?2000?10?|?2023?3?2021-2022?务?4?2021-2022?务?11?|?2023?务?4?5?400?/?5?6?500-800?/?2 2.3.3?务?封?务?封?务?Top6?70%?5?务?5?2020-2022?2 2.4 4?模?务?12?|?2023?务?13?|?2023?14?|?2023?3.?务?15?|?2023?16?|?2023?4 4.?4.14.1?研匹?匹?研?2021?78.55%?4?2020?13.66?9.75%?5?4?5?5?6?17?|?2023?6?2021?研匹?匹?CDSS?模?研?研匹?匹?研?研匹?匹?研匹?匹?4?研?4?HIS/CIS/LIS/RIS?模?研?4?5?务?研?研?5?研?割?研?研?研?研?研?撰?5?6?务?18?|?2023?6?研?研?撰?CA?研?7?撰?模?撰?模?CDSSCDSS?够?CDSS?封?4?CDSS?5?务?6?务?4?CDSS?5?务?6?务?务?4?CDSS?5?务?6?务?19?|?2023?8?研匹?匹?CDSS?告?研匹?匹?务?CDSS?研?CDSS?务?割?研?l?研?研?研?研?研?HIS?LIS?研?研?研?20?|?2023?研?研?务?研?研?研?研?模?研?模?研?研?研?研?研?研?包?研?务?模?l?CDSSCDSS?CDSS 割?-?-?CDSS?封?VTE?研?模?1.?务?2.?2022?Q3?2023?Q2?25?3.?2022?Q3?2023?Q2?1?21?|?2023?尽?2005?匹?1300 撰?研匹?匹?ESB?研?研匹?匹?研务?研?撰?研?CDSS?CDSS?研?务?对?22?|?2023?4.24.2?封?练?覆?匹?割?割?割?SPD?告?23?|?2023?9?l?研?研?覆?撰?撰?撰?模?撰?研?研?l?撑练?务?务?撰?封?研?模?封?封?l?告?撰?匹?研?24?|?2023?够?10?25?|?2023?knowknow-howhow?模?模?封?撑练?撰?RPARPA?RPA?研?HRP 务?HIS 务?API?封?1.?务?2.?2022?Q3?2023?Q2?3?3.?2022?Q3?2023?Q2?300?26?|?2023?尽?尽?2017?够?封?30 撰?20?尽?研?匹?够?尽?know-how?knowknow-howhow?封?封?20 撰?模?割?27?|?2023?11?够?够?够?模?模?割?割?封?匹?匹?研?HIS?HRP?OA?28?|?2023?封?够?封?研?OA?研?的?割?的?割?封?Spring?Cloud?封?SaaS?撰?割?务?29?|?2023?30?|?2023?5 5.?31?|?2023?l?封?务?够?研?l?l?研?32?|?2023?务?务?务?务?33?|?2023?&?研?研?/?135-2162-2835 34?|?2023?务?割?撑?封?撑?告?割?模?务?割?割?割?尽 2023?35?|?2023?36?|?2023?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白皮书Digital Twin Hospital of the Future White Paper迈向美好未来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编单位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参编单位(排名不分先后)熙牛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特别顾问编写指导(排名不分先后)编写人员(按姓氏笔画排序,排名不分先后)樊嘉汪昕葛均波丁昉丁浩于鹏于佳婕万炜钦马宁王灏王任杰王治勋王学理王春灵方贤计海婴白璐朱骞朱小丹朱延军朱振华华静江孙芳许纲花艳苏金龙李君李昊李晓宇杨春杨震杨后亮吴靓吴思萌邱网妹何萍何亮何辅成邹健汪智沈松沈璐旸张伟张静张宇翀张纪阳张俊钦张捷青张曼曼陈丹陈刚陈军陈志炜陈学越金磊周驰彪周宸彬练文俊胡译心胡莉娟段静雯俞梅蓉秦薇耿妍原野徐安达徐思萌郭立超黄颖崔明广符伟国鸿毅彭昊董静波蒋文海谢晓凤裘兴俊虞正红虞嘉伟蔡敏潘伟东顾建英周俭吴涛王戈红张群仁钱琨宋元林王利新孙湛锁涛宋振举李佳明马炯琳潘峰冯浣胡伟良韩飞刘正宝墙辉序言序言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与医疗行业加速融合,推动智慧医院建设理念、构建模式持续迭代和演进。同时,随着数据要素成为我国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激活健康医疗“沉睡”数据、释放健康医疗数据价值已成为行业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以科技之“智”赋能医疗之“治”,构建“数实共融、同生共长”的数字孪生未来医院,已成为重塑医疗服务及运营管理模式、打造健康医疗产业聚能生态的关键战略路径。当前,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医院联合智慧医疗行业顶尖合作伙伴率先开展数字孪生“元医院”探索,围绕“患者孪生、医生孪生、管理孪生、院区孪生”开展一系列智慧医院应用场景建设,致力于通过构建“数字孪生智慧医疗生态圈”进一步发挥国家医学中心的引领辐射作用。本白皮书编制团队基于中山医院及其行业合作伙伴在智慧医院领域的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数字孪生智慧医院”新蓝图,并围绕新基建、新中台、新场景、新路径等方面对智慧医院建设进行了系统性阐述,希望对国内智慧医院建设和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2023年7月目录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1.1 1.1 八大趋势引领,智慧医疗蓬勃发展八大趋势引领,智慧医疗蓬勃发展1.2 1.2 五维诉求驱动,数字升级提速换挡五维诉求驱动,数字升级提速换挡1.3 1.3 五重挑战制约,创新转型迫在眉睫五重挑战制约,创新转型迫在眉睫第二章第二章 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2.1 2.1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价值愿景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价值愿景2.2 2.2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建设蓝图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建设蓝图2.3 2.3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聚能生态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聚能生态第三章第三章 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3.1 3.1 多优势融合,提升智慧医院能级多优势融合,提升智慧医院能级3.2 3.2 多模式部署,强化运营管理安全多模式部署,强化运营管理安全3.3 3.3 多维度演进,拓展通感融合边界多维度演进,拓展通感融合边界第四章第四章 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4.1 4.1 数据联动:创造医疗数据多元价值数据联动:创造医疗数据多元价值4.2 4.2 业务融通:激活医疗业务协同效能业务融通:激活医疗业务协同效能010206070910111214151721242629第五章第五章 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5.1 5.1 智慧门诊:流程重塑,体验升级智慧门诊:流程重塑,体验升级5.2 5.2 智慧住院:全面感知,多重呵护智慧住院:全面感知,多重呵护5.3 5.3 数字化手术室:全程追溯,提质增效数字化手术室:全程追溯,提质增效5.4 5.4 云诊疗:主动导引,远程交互云诊疗:主动导引,远程交互5.5 5.5 智慧教研:临床智慧教研:临床模拟,资源共享模拟,资源共享5.6 5.6 柔性物流:无人配送,闭环管控柔性物流:无人配送,闭环管控5.7 5.7 多院区协同:云端交互,能力辐射多院区协同:云端交互,能力辐射5.8 5.8 智慧运营管理:全局掌智慧运营管理:全局掌控控,智慧智慧决策决策第六章第六章 按图索骥: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按图索骥: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6.1 6.1 战略赋能:打造创新引领的“智高点”战略赋能:打造创新引领的“智高点”6.2 6.2 规划赋能:绘制应用导向的“作战图”规划赋能:绘制应用导向的“作战图”6.3 6.3 实施赋能:组建价值共创的“联盟军”实施赋能:组建价值共创的“联盟军”6.4 6.4 运营赋能:塑造数据驱动的“新战力”运营赋能:塑造数据驱动的“新战力”目录目录3335374042444647495153535354第一章第一章1洞悉未来洞悉未来 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随着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持续提速,数字技术正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焕发新活力,新应用、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涌现。在数字化浪潮下,作为保障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的核心行业之一,医疗行业也被赋予了新的发展使命,开启未来智慧医疗新篇章。智慧医疗是指将新一代数字技术与现代医疗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兴领域。后疫情时代,智慧医疗服务类需求高速增长,全球智慧医疗市场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互联网医疗等医疗新模式的带动下蓬勃发展,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1,784亿美元增长到2026年的3,73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9%a。纵观全球市场现状,智慧医疗行业发展具有八大核心趋势。八大趋势引领,智慧医疗蓬勃发展八大趋势引领,智慧医疗蓬勃发展数据来源:a)Frost&Sullivan统计数据2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1.1图1-1 智慧医疗行业八大趋势患者对自身健康越发关注,自发通过智慧技术辅助其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睡眠监测等行为。以睡眠监测为例,全球家用睡眠筛查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患者健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疾病早期干预,能更好地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推动全球医疗产业从专注疾病治疗向智慧赋能的“预防-治疗-康复”的全流程运营模式转型。全球医疗系统致力于打破“孤岛”状态,实现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质化分布,赋能医疗产业全方位发展。近10年来,美国已经划拨了270亿美元用于电子病历的建立与推广,通过构建电子病历奖惩制度、电子病历认证标准、病历系统技术标准与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多重措施,打造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系统,促进临床数据的交换与共享。深度融合新一代数字技术与传统医疗手段,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重要支撑,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决策效率。作为医疗科技强国,美国率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病理诊断。2021年9月,美国研发公司Paige开发的辅助诊断软件PaigeProstate成为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的AI病理学产品。该软件被允许用于体外诊断(IVD),在诊断癌症方面的正确率、敏感性成功提升了7%a。各国医疗系统致力于通过数字技术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医疗需求,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对此,日本政府依托大型医疗器械公司,推广“高质生活”的家庭移动医疗护理概念。从家庭日常体征数据的采集保存和健康指导,到通过移动医疗APP实现症状疾病随时随地可自查,再到构建云端个人的医疗数据库,提升整体医疗护理能力。趋势一趋势一患者素养全面提升患者素养全面提升趋势二趋势二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医疗数据互联互通趋势三趋势三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深度融合趋势四趋势四健康管理全程服务健康管理全程服务3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数据来源:a)Paige官方数据智慧化、交互式医疗教培新模式持续演进,帮助医生、医学生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虚拟医学教育平台、AI知识图谱、虚拟手术示教等数字化工具持续涌现。2022年底,新加坡国立神经科学研究所(NNI)与VR医疗内容平台Kyalio共同开发神经外科手术培训系统,通过此系统可熟悉外科手术基本步骤、观察真实解剖结构,从而有效提升专业医疗能力。前沿技术为医药研发注入新的技术驱动力,药物研发管线呈现加速增长态势。全球AI制药投资总额在过去九年内翻了25倍,在2023年3月已高达602亿美元a。通过AI深度学习算法与药物研发全流程的深度融合,有效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试错成本、提高研发成功率。证据表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英国AI制药领域研发公司Exscientia将项目立项推进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的时间,由平均4年半缩短至13.7个月,缩短约75%b的时间。在维护患者安全、数据质量和研究连续性的前提下与合规可行的范围内,临床试验数智化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去中心化临床试验(DCT)依托临床试验管理平台及远程通讯,大幅降低受试者临床试验的负担,赋能临床研究增效降本,实现全方位数字监管。位于美国加州的DCT提供商Medable为全球超过100万患者和研究参与者提供服务,并于2022年宣布与美国最大连锁药店CVS合作,凭借其患者资源优势提升临床试验参与度。应对日益增长的全球医疗支出,各国政府致力于通过多样化智慧控费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日本作为高度老龄化国家之一,全民医保给国民带来医疗保障的同时,也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日本政府通过每年一次的药品降价政策、医药分家制度、DPC住院支付改革等措施,严格执行医保控费。在这些制度的背后需要依靠完善的电子病历体系和海量的医疗大数据支撑,带动智慧医疗产业快速发展。趋势五趋势五医疗教育体系完善医疗教育体系完善趋势六趋势六药物研发技术升级药物研发技术升级趋势七趋势七临床试验数智发展临床试验数智发展趋势八趋势八医疗开支精细管理医疗开支精细管理4数据来源:a)Deep Pharma Intelligence统计数据;b)Exscientia官方数据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在上述趋势影响下,各国均积极布局智慧医疗领域。美国是智慧医疗头号强国,率先在国内多家医院应用医疗机器人、远程诊断设备等辅助临床诊疗,并将虚拟门诊、移动医疗等智慧医疗服务纳入联邦医保覆盖范围,推动智慧医院加速建设。此外,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支持医院打造全生命周期智慧健康管理服务,通过远程医疗加强对抑郁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分析预测和干预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解决医疗资源不均、医疗支出持续增长等问题,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计划建设十所人工智能样板医院,利用AI技术实时记录临床数据、提高影像诊断精准性及制定治疗方案等。数据来源:a)中商情报网预测数据,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预测报告中国智慧医疗行业也在加速发展,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的全球第三大智慧医疗市场,行业进入智能化、高效化、规模化扩张期。2023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投资规模将达到1,896亿元,2020-2023年复合增长率约22%a。与此同时,二十大也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为国内医疗行业从提供医疗保障到提供数字化惠普服务提供了重大转型机遇,加速了智慧医疗行业发展步伐。此外,在政策引导端,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指导性政策支持现代医疗行业数智化转型,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相关政策持续深化细化。2021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积极发展智慧医疗,鼓励医疗机构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发应用。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到2025年,建成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智慧医院,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形成,医疗服务区域均衡性进一步增强。2020年10月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全民健康信息标准化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和支撑作用,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兴技术与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融合发展。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 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健全“互联网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完善“互联网 医疗健康”支撑体系,推动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表1-1 中国智慧医疗领域部分政策概览5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6五维诉求驱动,数字升级提速换挡五维诉求驱动,数字升级提速换挡1.2现代医院在信息互联资源共享、数据赋能辅助决策、模式转变重塑体验、教研融合实力提升与运营优化降本增效等领域存在数字化升级诉求,持续驱动智慧医院建设迭代升级。通过搭建统一的集成化平台,打破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医疗数据的有效整合与互联互通。从而实现院内全线业务流程的上下贯通以及患者信息的交互共享,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和医疗服务质量。此外,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将有助于医联体机构之间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共享。信息互联,资源共享信息互联,资源共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有效辅助临床诊断与决策,推动智慧医疗逐步迈向精准医疗时代。以临床医疗大数据为基础,超级算力为支撑、AI算法为核心,打造AI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快速识别潜在的病灶和风险,并根据智能推理辅助临床形成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决策。模式转变,重塑体验模式转变,重塑体验数字化升级引领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全新转变,赋能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全方位提升医护患体验。通过虚拟诊室、互联网医院等前端应用提前采集患者信息并实时推送至医生端,全面提升就诊效率。应用患者数字孪生体,精准了解患者就诊需求,实现医患双方的精准匹配。同时,借助H2H(Hospital To Home)模式,将院内优质医疗延续至家庭,保障患者“离院不离服务”。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数据赋能,辅助决策数据赋能,辅助决策深化医教研融合,打造科学化、现代化医疗教育科研环境,促进临床转化与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远程学习交流场景,实现医护人员的高水平、均质化管理,打造高质量医疗人才团队。通过临床试验一体化平台,融合数字技术和创新服务赋能临床试验全流程,为院内科研项目管理与数据质量提供标准化体系化的系统支持,智能驱动临床试验开展,有效提升医院科研及创新转化水平。教研融合,实力提升教研融合,实力提升驱动医院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实现降本增效。通过推行DRGs、DIP等新型医保支付制度,与药品、耗材集采新模式形成一套组合拳,严格控制医疗成本。此外,借助医院智慧运营中心全方位监管医疗业务运营、院区管理情况,应用智能机器人替代高重复机械化岗位,在满足临床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管理成本。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7运营优化,降本增效运营优化,降本增效五重挑战制约五重挑战制约,创新转型迫在眉睫创新转型迫在眉睫1.3在迈向未来智慧医院的过程中,现代医院主要面临五大关键挑战。由于我国医院医疗数据还存在数据完整性不高、标准不统一与整合性不佳等问题,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完整的收集、质控和处理,真正意义上实现互联互通,是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同时,鉴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每个科室的业务与需求均存在一定差异性,采用相同的标准和体系进行管理存在一定难度,这对医院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管理标准不够健全数据管理标准不够健全8虽然我国医疗数字化转型政策在不断完善,但是个人隐私泄露、医疗数据外流等问题仍未彻底杜绝。长久以来,我国医院的信息数据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如今,在集成多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的过程中,如何在有效监管数据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安全与网络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兼顾效率,是各大医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要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如何全面推动从三甲医院到基层医疗机构的数字化升级,建设区域医联体并推进分级诊疗,实现对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是现代医疗行业面对的重点挑战之一。在医院数字化升级的推进过程中,资金投入与技术应用规模有较大差异,知名三甲医院能更快速地响应号召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然而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的数字化升级仍处于滞后状态。医疗升级深度参差不齐医疗升级深度参差不齐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洞悉未来:把握“数实融合”新态势信息安全保障亟待提升信息安全保障亟待提升复合型医疗人才短缺是制约智慧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数字化浪潮下,新兴技术与医疗产业深度融合,产生了相应的交叉领域,如互联网医疗、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等,也产生了相应的专业岗位。但是,数字化医疗人才的短缺,使医院无法将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核心用户需求与院方特点真正结合,因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频频遇到困难。目前,我国已有一批标杆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规划,推动数字化建设,提供如线上挂号、在线问诊、院内导航等智慧医疗服务,但普及范围仍然有限。由于心理及习惯的持久性影响,多数患者对于人工服务和线下就医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深度理解患者就医需求,引导患者改变传统就医理念,真正实现数字化医疗服务模式在广大人群中的普及,是未来智慧医院转型升级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专业复合人才供给不足专业复合人才供给不足患者就医观念保守滞后患者就医观念保守滞后第二章第二章谋篇布局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109智慧医院的发展历经了“信息化1.0、数字化2.0”时代,正在从“数智化3.0”逐渐步入“数制化4.0”全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应运而生,已成为重塑医疗服务体验、升级医院运营管理制度、打造健康医疗产业生态的核心主体。“数字孪生智慧医院”是顺应医疗数字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打造能够镜像反映真实医院并与现实世界有互通性、互操作性的数字化医疗健康世界为核心目标的“未来医院”,不仅涵盖了完整的医疗产业生态,也是一个具备自我生长能力、持续进化的有机生命体。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价值愿景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价值愿景2.110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图2-1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十全十美”价值愿景以“十全十美”的发展战略为驱动,“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具备五大特征: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特征分析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特征分析全场景覆盖全场景覆盖:站在医护患与管理层的视角,实现智能化在医疗业务中的全场景覆盖;全方位协同:全方位协同:打破时空限制,破除院内外信息隔阂,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与医疗资源共享;全流程重塑:全流程重塑:以患者为中心,打造更高效、便捷、个性化的全流程医疗服务体验;无边界衍生无边界衍生:打破局限性,构建虚实融合、自由生长、无限衍生的未来医院新生态;多维度驱动:多维度驱动:前沿技术赋能,提供运营管理决策支持,多维度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为引导,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围绕“1 2 3 4”发展战略,通过打造“1”站式智慧医疗生态圈、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的“2”大理念、明确“人性化、功能化、智能化”的“3”个定位、构建“患者孪生、医生孪生、院区孪生、管理孪生”的“4”重孪生,打造“十全十美”的美好未来医院。11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建设蓝图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建设蓝图2.2以中山医院领先实践为蓝本,按照“数字孪生、泛化联接、全面感知、无限衍生、智能进化”的整体思路,构建以“云网融合、顶天立地”的数字底座,“开放链接、一体双生”的中枢平台,“无线物联、场景覆盖”的交互终端,“医护患管、四位一体”的转型主体,“多级协同、相互交织”的参与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未来医院”建设整体架构,最终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全局转变、数据要素全域赋能、理念规则全面重塑。整体建设蓝图围绕“新基建、新中台、新场景”三大功能模块,形成“1 1 8”的核心架构。其中,“新基建”依托以5G技术为核心支撑的医疗专网,打造多网融合的一体化云脑基础设施;“新中台”依托以集团化理念为宗旨的数据中台、业务中台,构建“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的协同平台;“新场景”依托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智能终端,建设面向医护患管的智慧医院八大场景集群。12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图2-2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建设蓝图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聚能生态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聚能生态2.3数字孪生技术为医院提供了一个将现实世界建模成数字化世界的新路径,围绕“真实体验数字化、数字体验真实化”打造未来医院新标杆。通过构建以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为核心的“生态聚能圈”,联动医疗健康领域相关主体,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带动区域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下沉和医疗健康产业产值提升,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各地政府可以重点依托国家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数字孪生智慧医院,整合区域医疗资源,统筹管理区域医疗机构,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快速下沉以及数字化转型模式的复制推广。此外,通过与医疗保险、科技厂商、医药研发、医疗器械、教学培训、智慧康养等行业领域的相关主体协同发力,打造区域医疗健康“全融合产业生态”。例如: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与医疗保险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商业健康保险在整体医疗支出中的覆盖率,并通过共享脱敏医疗数据助力医疗保险机构开发专属保险服务产品;科技厂商科技厂商:通过部署智能医疗产品提升医疗应用场景的智能化程度,同时,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也可作为智能终端设备的“试验场”,促进产品更新迭代以满足更多人性化需求;医疗器械与医药研发:医疗器械与医药研发:针对关键卡脖子技术,在AI 药物研发、智能医疗设备等领域开展创新探索,以临床资源赋能相关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13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谋篇布局:擘画“十全十美”新蓝图图2-3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聚能生态第三章第三章强基固本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15145G在无线空口技术、承载网传输技术和核心网技术等多方面实现了关键突破和快速发展,具备海量连接、精准匹配、超高速率、超低时延等特征,使得5G医疗应用逐渐渗透到院内、院外的各类场景。此外,结合云技术的应用,打造“云上医院”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效能,推动医疗机构体系整合和模式重构。多优势融合,重塑医疗服务模式多优势融合,重塑医疗服务模式3.1作为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底座,5G技术将结合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数字孪生智慧医院构建“顶天立地”的云网融合支撑体系。其中,以5G技术为承载布设医疗专网(“地”)、以云技术为核心部署云端资源(“天”),共同打造支撑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云脑底座,实现全国“一张网、一朵云”。1海量连接,实现数据实时采集海量连接,实现数据实时采集5G网络技术具有“海量连接”的优势,可以通过在医院内构建医疗物联网,实现海量医疗设备和非医疗类资产的有机连接,在固定资产管理、医务人员管理、病房呼叫联动、院内智能导诊、柔性物流等方面发挥效能,从而有效提升医院的管理效率以及患者的就医体验。2超高速率,深化远程服务能力超高速率,深化远程服务能力5G网络技术具有“超高传输速率”的优势,通过高清画面的实时传输,能够实现4K甚至8K的高清远程会诊,支持大量高画质的医学影像资料实时采集与上传,赋能专家医生随时随地开展远程会诊及指导,通过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指导效率进一步深化远程服务能力。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153超低延时,保障远程精准操控超低延时,保障远程精准操控5G网络技术具有“超低时延”的优势,该优势能够完美匹配远程手术中的触觉即时反馈操作,有效保证了远程操控得到及时、精准响应。此外,5G技术结合传感、机器人技术,让远程诊疗在增加可视度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延迟风险,从而提高远程诊断准确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4精准匹配,拓展智慧医疗应用精准匹配,拓展智慧医疗应用5G网络具有与医疗服务场景的全方位“精准匹配”优势。依托5G医疗专网及多样化智能终端设备,将现有医疗设备、医护服务无线化,实现任意时间、空间内的联网可能。例如,在院内,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手持5G医护终端,实现体征数据和医疗影像的移动化采集和高速上传;在院外,可依托智能穿戴设备将智慧健康管理场景拓展至家庭、社区,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延续性的智慧健康管理服务。5云网融合,支撑信息高效流通云网融合,支撑信息高效流通5G网络技术可以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融合与共生,打造“云网一体化平台”,实现院内、多院区以及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独立系统的有效整合,从而真正实现医疗信息在医院间、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为患者、医护以及管理者提供安全的、即时的医疗信息获取通道,显著提高工作效率。16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在数字孪生医院中,5G云脑技术底座的部署主要包括医疗专网部署、混合云基础设施部署、统一运营管理体系建设以及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多模式部署,夯实运营管理底座多模式部署,夯实运营管理底座3.2目前,运营商在提供5G智慧医院行业专网服务时主要包含基于公网的混合专网、基于部分独享的混合专网两种模式。专网连接,保障医疗数据“不出院”专网连接,保障医疗数据“不出院”基于公网的混合专网:基于公网的混合专网:直接基于运营商的5G公网,利用网络切片、DNN QoS等技术提供高可靠的网络服务。部署过程中,该模式无需改变现有网络拓扑,利用在医院内已部署的5G基站(5G智慧急救等场景还可以直接借用城市的5G广域公众网络),以及部署在汇聚/核心节点机房内的UPF,作为多个医疗行业客户专网共享使用。其特点是部署成本相对较低、方案成熟简单、时延要求不高。在拓扑结构层面,该模式中5G无线接入网络设备与公网共享部署在院内,不同的医院共享UPF、MEP、算力、5GC。17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图3-1 基于公网的混合专网网络拓扑结构示意 基于部分独享的混合专网:基于部分独享的混合专网:复用部分运营商的公网资源,通过核心网用户面UPF下沉等方式将部分网络资源由医院专享,主要用于医院院区内部的5G智慧病房、5G院区管理等应用场景。部署过程中,该模式利用在医院内部署的5G基站,作为医院专网和公网共享使用,通过UPF下沉实现专网专用。此外,也可利用部署在边缘侧的UPF,实现多个专网共享同一硬件实体使用。其特点是保障患者数据的隐私与完全性、有效降低部署成本、低时延,满足医院数据不出院区的需求。网络拓扑层面,该模式中5G无线接入网络设备与公网以共享形式部署在医院内,UPF、MEP、算力按需下沉部署。数字孪生医院数据中心以私有云为主、以多云结合为辅,包含专业DC/私有云为基础的独享资源和由云服务商医疗云专区为基础的共享资源,按需完成资源的弹性伸缩、业务的快速发布、用户的统一管理,实现全国多地部署“一朵云”。云端共享,实现全国部署“一朵云”云端共享,实现全国部署“一朵云”一般来说,医院的核心应用系统,如HIS、LIS、EMR、集成平台通常部署在独享资源;数据库系统一部分部署在独享资源,部分部署在共享资源;医院非核心业务系统,如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平台、影像数据、AI辅助影像平台、数据备份等,通常部署在共享资源,少量部署在医院独享资源。18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图3-2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云资源部署基本模式示意 云资源管理云资源管理侧侧:完善多云异构平台建设。以“统一平台服务”为目标,构建集统一管理界面、统一服务目录、统一纳管、统一编排、统一运维保障、统一运营管理等为一体的六个统一服务能力;5G专网专网侧:侧:完善专网运营部署能力,支撑业务在线开通、端到端溯源监控分析和告警能力,满足智慧医院的专网运营要求。在现有医院管理体系基础上,数字孪生医院进一步优化云、网服务运营模式创新,促进服务运营能力转型升级,打造集应用服务、平台服务、数据服务、网络服务于一体的全新体系,支撑多院区协同一体化管理。平台集成,强化多院协同平台集成,强化多院协同“一体化”“一体化”医疗数据高度敏感,需要通过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对流经5G基站和MEC的医疗数据进行精准分流,对MEC平台的医疗数据进行保护。例如,5G虚拟专网同时连接医院内网络与院外互联网,需要通过严格的网络隔离措施防止非法数据流入院内网络。在数字孪生医院中,5G云脑必须具备安全能力集合,可以通过端到端网络切片隔离、增强的终端接入认证、边缘数据防护等方式实现5G 医疗院内院外网络隔离,并对医疗业务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安全设防,筑牢院内院外“隔离带”安全设防,筑牢院内院外“隔离带”19 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图3-3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5G专网统一管理平台示意1端到端网络切片隔离能力端到端网络切片隔离能力5G RAN为应用业务流提供无线资源分配机制,包括不限于专用无线资源分配、基于SLA服务等级的无线资源调度、共享的无线资源调度等方式;5G核心网提供网络功能切片隔离机制,包括不限于完全专用切片(NF独享)、部分逻辑共享切片(共享部分NF)、共享切片(共享所有NF)。对于安全性和隔离性要求较高的切片,可单独部署vDC和主机组进行物理隔离;对于安全性和隔离性要求一般的切片,可规划单独的vDC,共用主机组进行逻辑隔离。2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能力5G网络数据面出口(如UPF与医院DN)之间部署边界防火墙和访问控制设备;运营商信任域内的UPF和MEP与边缘医院的内网之间通过物理防火墙进行隔离,边缘MEC云内部的运营商APP与医院APP之间通过虚拟防火墙进行隔离;MEC平台内部应为服务于不同行业应用APP具备逻辑隔离措置(如虚拟防火墙、边界访问控制机制等)。3增强的终端接入认证能力增强的终端接入认证能力5G网络提供3GPP定义的主认证机制,并支持EPS-AKA和5G-AKA认证机制对终端接入进行认证;5G网络支持二次认证机制,实现行业终端与外部AAA认证服务器的认证,二次认证信令中包含的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可通过MPLS VPN或IPSec专线进行保护;5G网络支持定制DNN及切片,终端号码签约行业定制DNN 切片,UPF仅支持该DNN及切片接入,实现仅允许授权用户接入用户网络功能;支持基于电子围栏的终端安全接入能力,通过对AMF进行院区TA和终端绑定配置,实现专网只允许合法授权终端接入。4服务于多租户的虚拟专网能力服务于多租户的虚拟专网能力5G网络支持多租户分权分域管理机制,能对客户进行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划分;通过配置网段、NAT支持多租户之间网络和流量隔离。支持IPSec over VxLAN隧道的建立,多客户网络之间可通过建立隧道进行数据传输隔离;5G网络支持DNN专线,采用专用APN。20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5边缘平台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边缘平台的数据安全防护能力5G网络提供对边缘平台的访问控制、态势感知、边界隔离等安全防护措施,支持过滤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非法报文,防止边缘平台业务被非法访问;5G院区UPF应提供通过安全的传输链路与医院网络连接,例如专线、L2TP/IPSec隧道传输、VxLAN等;5GMEP采用微服务隔离、VLAN隔离、vFW等机制,MEC平台上部署vFW,实现行业APP间的按需安全隔离,提供MEC内部东西向流量的安全防护;5G边缘UPF应支持面向医院用户的独立部署,提供不同业务类别的流量控制和隔离能力,防止局部业务种类受到攻击影响所有业务。行业应用APP支持与MEP、UPF使用虚拟防火墙实施隔离;边缘MEP应提供对APP数据的安全存储,涉及行业5G用户的位置、标识等信息应在MEP中加密存储;5G RAN至边缘UPF通过IPSec传输通道保护行业本地数据传输安全。6面向行业应用的面向行业应用的5G5G安全测评能力安全测评能力依据国际和国内相关标准(包括ISO/IEC27005、SP-800等)和模型(如805.X、STRIDE等),对5G网络和应用安全风险情况进行评估,评估5G应用面临的安全风险;针对5G网络和应用业务特点,制定符合行业应用通信安全、网络隔离和数据安全需求的测试评估文档,常见的测评场景包括海量终端连接造成的信令风暴冲击、网络抗DDoS攻击、终端仿冒身份非法接入、信令面/用户面数据安全传输、UPF流量安全、切片隔离安全等。21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下一个“智能互联”的时代6G网络时代即将到来。相比之下,6G通信相对于5G在传输速度、频谱资源、网络延迟、连接数量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更大的优势,通感算智深度融合、天地一体全域覆盖将为不同行业开拓全新领域。在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中,未来6G技术也将通过全息通信等能力的持续演进和迭代,赋能医疗服务和运营管理端不断向外延伸。多维度演进,拓展通感融合边界多维度演进,拓展通感融合边界3.3数字孪生医院场景下,一方面,全息通信技术能够通过实时全息医学图像的显示对病人进行临床诊断,辅助医生做出更为准确和全面的决策。另一方面,大量医疗设备的传感数据、用户数据、医疗影像等可以通过6G网络实时上传至服务器,基于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实时监控、风险预测和决策判断,以应对各种医疗场景下的变化和需求,为医院提供更精准、更智能的医疗服务和决策支持。全息通信,辅助临床决策全息通信,辅助临床决策未来,随着5G向6G技术的演进,将为医院网络底座注入全新动能。通过智能算力网络能够整合更多的计算资源,从而为大规模数据处理和AI大模型训练任务提供强大的分布式计算和协同处理能力,拓展医院服务新边界,提高患者整体感知体验。例如,支持更高分辨率和更真实的虚拟和增强现实应用;推动生物传感器和植入式医疗设备在临床诊疗中的发展。22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持续进化持续进化,提升智慧感知提升智慧感知英文缩写英文缩写英文全称英文全称中文名称中文名称5GC5G Core5G 核心网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与移动性管理功能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DNNData Network Name数据网络名称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IP网络安全性协议L2TPLayer Two Tunnel Protocol虚拟隧道协议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MEPMulti-access Edge Platform多接入边缘平台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NFNetwork Function网络功能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RANRadio 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TATracking Area跟踪区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面功能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扩展局域网附:本章缩略名词解释23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强基固本:构筑“顶天立地”新基建基建第四章第四章开放链接开放链接 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24以医院经营为出发点,以健康协作为中心,基于业务、数据双中台方法论,助力医院实现资产数字化、能力产品化、业务流程化、决策智慧化,打造全方位一体化的无边界智慧医院。通过建设统一的医疗资源数字资产、统一的业务能力中心,形成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一体双生”的“业务中台”和“数据中台”。医疗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服务既不能单纯使用定制化开发模式进行交付、也不能单纯使用标准产品化模式进行交付。尤其是当医院进入多院区、集团化、高质量发展阶段后,业务需求的复杂多变对信息服务的交付模式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层出不穷的政策与监管要求、个性多样的专科专病业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业务与经济运行压力,都需要信息系统能快速响应业务变化、兼容业务个性差异,以及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业务赋能。因此,要在数字空间重建数字孪生医院,离不开基于云原生架构设计的支撑赋能平台,从业务和数据二个方面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和赋能。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25图4-1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双中台”联动机制而要重建数字孪生医院,必须先把医院的业务系统升级为可以接收外部指令的可编程体系,并输出详细的业务过程数据。这些业务过程数据让数据智能应用体系拥有了实时新鲜的原材料,通过对数据的加工和计算,生成业务系统的控制指令,实时对业务系统进行干预和调节,从而形成闭环。因此,数据智能的能力一定要为业务服务,融入到业务流程里去,而业务产生的数据,又会汇入数据中台产生新的数据智能能力,从而形成一个双向循环。这就是双中台建设方法论倡导的“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的双中台联动理念。业务数据化和数据业务化双向循环建立起来之后,形成良性互动,智慧医院应用体系就会越用越聪明,越来越智能,才能真正称之为“智慧”医院。数字孪生医院需要把医院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建模,必须抛开不断堆积功能的传统信息化建设思维,回归业务的本质,识别出业务可变与不变的部分,才有可能让信息系统有快速响应业务的需求变化的能力。首先,需要利用严谨规范的业务分析方法,分析和识别支撑医院业务运行的核心要素和关键过程(业务应用中会使用和调用的相对不变的部分)。然后,通过平台与业务分离机制,将可变的部分与不变的部分进行合理地拆分,将不变的部分沉淀到平台层(业务中台),将可变的部分纳入到业务层,并允许平台和业务层分别进行设计开发和迭代演进。因此,业务中台的设计和实现,首先需要遵循一套严谨规范的业务分析方法论,分析和产出医院业务概念模型,层层递进直至每一个业务操作、每一个业务凭证和每一个业务产出。业务融通:激活医疗业务协同效能业务融通:激活医疗业务协同效能4.1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261回归业务本质分析医院经营模型回归业务本质分析医院经营模型医院为患者提供价值服务,价值服务以产品为载体。通常对医疗产品服务分为:门诊、急诊、住院、检查、检验、手术、治疗等服务,这些服务会有不同的业务流程来实现价值的传递。在不同组织(机构),因为产品服务的区分,机构的差异,地域与管理要求不一样,对产品服务会有不同的流程设计与实现。无论门诊、急诊、住院,还是检查、检验、手术、治疗,都会涉及到患者、机构、医护人员、服务项目、药品、设备、耗材、物资、病历等经营要素,也会涉及到预约、排班、诊疗、护理、计费、结算、收费等经营过程。而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层面,则通常都会包含战略规划的制定,经营目标的拆解、度量和评价,以及经营计划的执行、跟踪和调整等关键经营决策过程。软件系统是现实世界的映射,所以业务中台需要具备与这些经营要素、经营过程以及经营决策对应的要素中心和能力中心。27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图4-2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业务中台”功能模块示意2引入业务单元实现复杂业务解耦引入业务单元实现复杂业务解耦医疗业务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不同机构、不同院区、不同专科对业务流程设计、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等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业务要求随着时间推移持续不断地演变。需要引入“业务单元”概念来解耦业务与经营要素和业务过程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业务单元是指医疗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提供一种或者多种业务能力的单元,在一个空间范围(物理空间或者虚拟空间)里对生产资料(人员、材料、设备、药品、物资等)的有序使用和消耗,并通过一系列业务活动来实现对外提供一定业务价值的业务能力。实际上不论多么复杂的业务,都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个业务单元的有机组合。比如门诊业务,可以被初步解构成咨询服务台、挂号收费处、门诊诊区、检验采样区、门诊药房、门诊治疗室等业务单元,门诊诊区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候诊签到区和门诊诊间,有的门诊诊区如生殖门诊还可以包含专用的检验标本采样、心电图检查和超声检查等医技业务单元,每个诊区都可以根据其业务特点设计不同的物理空间布局和业务流程。业务单元很好的实现了经营要素和关键业务过程与上层业务之间复杂多变的关联关系的解耦,业务管理人员通过对业务单元的灵活组合即可支持复杂而多样的业务形态,还能跟随医疗机构的业务发展随需应变。283灵活扩展机制满足业务个性需求灵活扩展机制满足业务个性需求在业务单元灵活组合的基础上,还需要提供良好的扩展机制,满足更细颗粒度的业务个性化需求差异。当建设上层业务应用时,如门诊医生站、分诊服务台、挂号收费处、住院医生站、住院护士站以及药事服务等应用,可以直接调用业务中台能力中心提供的能力。同时,由于业务上的差异,例如门诊用药和住院用药流程不同,内科诊疗和外科诊疗过程中需要收集的患者关键信息也有所不同,业务中台在提供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开放性,即能够允许上层业务应用定制个性化的业务逻辑、流程和界面。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因此需要提供分层开放的灵活扩展机制,在每一层都能根据业务需求实现灵活自定义扩展。这些扩展机制主要包括:业务流程自定义(流程扩展)、业务规则自定义(逻辑扩展)、交互界面自定义(前端扩展)及代码逻辑自定义(模型扩展 逻辑扩展)。29医疗机构尤其是大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集团在“医、教、研、防、管”等各个业务领域对数据驱动业务智能的能力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各个信息系统里沉淀的数据也越来越多。然而,在数据利用的过程中,现有的被业界广泛采用的集成平台 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通常站在技术视角解决数据汇集与集中管理,对数据资产化、赋能业务的能力建设以及数据治理与数据运营的流程和机制关注不足,往往会陷入“数据丰富、应用困难”的矛盾境地。数据联动:创造医疗数据多元价值数据联动:创造医疗数据多元价值4.2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图4-3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业务中台”灵活扩展机制示意数据中台是医院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站在数据为业务赋能的视角而建立的一套完善的数据治理、管理与利用的顶层设计。通过对医院全局业务与数据的统一建模,构建包括大数据技术底座、数据资产中心、数据统一服务平台以及配套的数据治理流程与数据运营机制,向上支撑数据智能应用体系,从而真正实现数据赋能业务。医院数据中台各模块紧密相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从整体上考虑,需要配套相关流程和机制,充分调动全院相关部门,建设配套的工具。301自顶向下统一建模,构建全局数据资产中心自顶向下统一建模,构建全局数据资产中心数据中台需要满足各类数据利用场景,因此在数据资产层面需要将医院当作一个整体自顶向下统一建模,而且这个数据资产模型还要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和变化持续更新和迭代,而不是只是机械地套用一套所谓标准的医疗业务数据模型。通过覆盖全院各个业务领域的数据资产模型,能够充分对真实业务过程进行数字化还原。基于这套数据资产模型,将基础主数据、患者主索引、业务数据、运营数据、用户行为数据、运维监控数据以及外部的互联网数据进行全域统一管理,构建数据资产中心。此外,数据资产模型在设计时还需要对多模态信息进行统一结构化建模与特征提取,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资产体系,增强对多模态数据的管理利用能力。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图4-4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数据中台”设计示意2实时离线一体架构,打造坚实数据技术底座实时离线一体架构,打造坚实数据技术底座随着数据智能赋能业务的创新场景越来越多,数据利用的实时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数据中台特别强调全链路实时数据治理能力,通过专为医疗业务特性设计的全链路增量实时调度技术,可以利用医院有限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实现分钟级的准实时全链路数据治理,满足关键指标实时监测、门诊资源实时调度、患者风险实时预警等绝大部分实时数据应用场景的需要。而且实时和批量数据治理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对上层数据应用而言是一体的、透明的,不再需要单独为实时数据抽取、加工和应用场景单独开发应用。在多院区、集团化管理场景下,数据中台还须提供跨机构统一协同计算能力,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主数据分发、主索引关联、指标口径统一等能力,提升面向不同机构条件差异环境下的数据综合利用水平。313统一数据服务平台,充分激活数据业务价值统一数据服务平台,充分激活数据业务价值数据中台以数据赋能业务为核心价值目标,因此在构建医院数据资产中心的同时还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统一数据出口、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安全管理,实现数据服务的全过程监管。数据服务平台统一管理所有的数据API、数据上报和批量数据推送任务,通过数据服务将数据业务化、激活数据的业务价值、降低数据利用的难度。统一的数据服务平台一方面解耦了信息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复杂关系,同时还可缓解各类专科应用系统向核心业务系统获取数据对其数据库带来的压力,使核心业务系统可以专注于服务核心生产流程。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4建立数据运营机制,业务人员参与数据管理建立数据运营机制,业务人员参与数据管理在数据利用阶段,数据中台通过提供一系列交互体验良好的软件工具降低数据利用的门槛,让业务部门直接参与到数据利用的流程中来,而不是仅向信息管理部门提出需求。以医院运营管理领域最重要的业务指标管理为例,业务指标是最重要的经营管理要素之一,需要将指标定义、指标计算生成以及指标应用场景分开。在指标定义场景下,需要能够将指标描述、逻辑口径做业务语义化管理,从而能够让业务部门人员更容易地参与到指标定义的管理过程中来。数据中台提供完善的指标体系能力,信息部门只需负责指标平台工具的搭建,业务部门深度参与指标体系的建设过程,可以自行负责每一个业务指标的灵活自主配置与利用,无需数据开发人员参与。各级业务和职能部门还可以基于业务指标自主实现对比分析、趋势分析、归因分析和目标管理等一系列智能化管理,面向全院、层层分解、责任到人。32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开放链接:重塑“一体双生”新中台第五章第五章多元赋能多元赋能 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433围绕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方面的需求,以“重塑全场景体验、赋能多院区运营”为主要导向,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聚焦“8 N”应用场景,包括智慧门诊、智慧住院、数字化手术室、云诊疗、智慧教研、柔性物流、多院区协同、智慧运营管理等8大场景群,助力医院实现更便捷的流程、更高效的服务以及更精准的管理,支撑未来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实现智能化、功能化、人性化升级。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4图5-1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8 N”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围绕医院门诊功能,数字孪生智慧医院重点聚焦5G 智能导诊智能导诊、虚拟诊室虚拟诊室、AI辅助诊疗辅助诊疗、智慧健康管理智慧健康管理等重点医疗应用场景的建设,以5G网络高速稳定、低时延等优势特征为重要支撑,快速响应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闭环门诊服务。智慧门诊:流程重塑,体验升级智慧门诊:流程重塑,体验升级5.1打通门诊环节,5G赋能全流程导引。数字孪生医院将利用5G高精度融合定位,建立院内、室内导航系统,通过5G智能手机、5G智能导引机器人等智能化终端为患者提供从挂号、缴费到药房、诊室、检验、病区等各场所的实景指引,规划最佳就诊流程与路线、分享实时位置,缩短患者寻路时间。例如,通过部署5G智能导引服务机器人,在人工智能、5G、人脸识别、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的保障下,对接医院患者信息系统,集成预约挂号、报告查询、智能导引、智慧宣教等功能,可实现对患者的精准分流、智能导诊。5G 智能导诊:环节优化,精准分流1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5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基于专病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图谱,结合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手段,为门诊专家医生量身定制“数字分身”,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集成于VR/AR设备,为门诊患者提供专属的虚拟诊室服务,有效节省患者就诊时间,真正实现“聊天即服务”。此外,基于生成式AI技术以及丰富医学知识数据库的保驾护航,新一代“数字医生”可以在科普宣传、患者教育、学术会议、付费课程、报告解读、患者招募、家庭医生等各大医学内容应用场景下实现高价值医学内容的生成与共享。虚拟诊室:虚实共生,智能问诊2充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打造基于AI的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AI-CDSS),应用AI技术实时预测疾病,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例如,中山医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了AI医生“小未、小来”,通过建立同质化智能步态检测方案,为脑功能障碍类疾病提供了早期筛查、治疗及监测的有效方案,目前该方案已在60余家医疗机构得到推广应用,惠及十万以上患者人群。AI辅助诊疗:技术创新,辅助决策3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6智慧健康管理:数字孪生,云端监测4基于5G网络高速稳定、海量连接、低时延等特性,融合病房物联网平台及5G终端设备,将能有效赋能数字孪生医院智慧病房的全方位升级。数字孪生智慧医院重点聚焦病区呼叫预病区呼叫预警联动警联动、智能输液监测智能输液监测、智能体征检测智能体征检测、移动护理以及床旁交互移动护理以及床旁交互等应用场景,为患者提供全链接、全时空、全感知的智慧住院服务。智慧住院:全面感知,多重呵护智慧住院:全面感知,多重呵护5.2通过收集患者的过往就诊信息、病历资料、检验检查报告等,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为每位患者建立一份专属数字健康档案。未来,通过链接患者健康档案,并对比历次就诊、体检数据,实现对患者的精准化健康管理。此外,基于智能可穿戴、便携式监测设备等,引导患者主动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上传健康数据,在院内、院外场景下均可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7基于5G专网和物联网平台接入5G智能终端设备,实现病房、床旁、卫生间与护士站、走廊的全时空实时预警联动。智慧病房中,通过在电子床头卡中嵌入5G模组,将整个病房的智能终端整合进5G网络。在实际场景中,患者端触发呼叫会即时联动病区多终端设备,包括病房门口屏、病区走廊屏、护士站主机、护理白板、移动PDA、医呼通、智能手环等,实现多设备呼叫提醒、多终端呼叫信息显示,确保医护及时响应。呼叫预警联动:终端物联,“一呼百应”5智能输液监测:集中监测,“滴滴守护”6集成智能输液监测器、物联网单元和智能输液管理平台,为患者提供输液实时监测和预警服务,保障患者输液安全。通过绑定床位号,智能输液监测器可以实时监测输液总重量、已输液重量、剩余重量、已输液时间和输液滴速等,并实时同步到输液监测管理平台。输液中止、输液量低于警戒值、滴速超过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通过闪烁和语音播报的方式进行警示提醒,方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知晓并及时进行处理,实现了输液的集中监控、量化管理和规范服务,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缓解患者输液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8“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智能体征监测系统能够有效优化病患住院照护体验,简化医护工作流程。通过智能体征监测设备(如智能可穿戴设备),对患者体温、心率、呼吸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重要体征指标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并实时上传至后台信息系统,医护人员可对患者体征数据进行实时可视化阅读、分流处理,并基于统计对比分析作出快速诊断,及时为生命体征异常的患者提供必要的治疗。智能体征监测:实时呵护,“一碰一传”75G 移动护理:身份识别,“不错不漏”8借助移动护理PDA、5G护理小推车、智能查房机器人、5G医疗小推车等智能终端和设备,将护士站和医生办公室前移到患者床旁,智能化完成床旁身份核实、床旁护理评估、床旁医嘱执行、远程查房会诊等工作。一方面,通过床旁设备将各项数据实时回传到护士站生成护理文书,避免了繁琐的护理信息手动记录和录入工作。另一方面,移动护理端能够主动提醒护士对患者开展日常护理,医护人员即使在移动过程中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护理信息及状态,有效防止医护人员对患者护理的错漏。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39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5G网络和床旁物联网为载体,将多种服务元素与康复资源汇集到患者的身边,为患者提供床旁抬手可得的便捷服务。床旁终端可以与医院医疗信息系统连接,医护人员可通过终端查看病人信息、医疗记录、生命体征记录、用药信息、医嘱查询与更新、交班报告、会诊记录、检验检查结果等;同时,患者可使用终端查看用药诊疗费用清单、管床医护信息、药品使用说明、健康宣教内容,进行押金缴纳、床旁结算、呼叫对讲、延续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等操作。5G 床旁交互:多元服务,“一触即达”9为提升医院手术室运行效率、加强手术室人员行为管理、规范手术室毒麻药品使用,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围绕智能无人仓智能无人仓储运输储运输、智能手术室行为管理智能手术室行为管理、智慧特殊智慧特殊药品管控药品管控等方向部署重点场景,打造数字化手术室应用新场景。数字化手术室:全程追溯,提质增效数字化手术室:全程追溯,提质增效5.3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0数字化手术室联合智能无人仓储系统和智能物资运输机器人,打造专属于手术室的智能无人仓储运输体系。智能无人仓储系统分别从垂直端和水平端打造无人库房,满足不同楼层手术室的物资共享以及单楼层手术室物资高效配送的需求。无人库配备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平台,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进行手术室医疗物资批量入库、术前耗材配台、订单出库等操作;智能物资运输机器人包括开放式、封闭式以及货架式机器人,依托5G网络与无人库管理系统对接,实现同楼层手术室医疗物资的单一配送、多订单同时配送。无人仓储运输:智能对接,使命必达10人员行为管理:标签认证,重塑规范11打造智能更衣更鞋系统、智能手卫生系统,将数字化技术引入手术室人员行为管理流程中,将手术衣鞋的发放和回收由传统人工模式变革为智能化模式,将手术人员的手卫生情况纳入智能监控,从源头实现手术室人员准入管控、医护人员行为规范。以中山医院为例,通过在手术室入口区域打造精细化的更衣更鞋空间布局,部署智能发鞋机、智能更鞋柜、智能发衣机、智能更衣柜等智能设备,实现自动发衣、发鞋和自动回收污衣、污鞋的自动化管理。基于术衣术鞋RFID标签与领取人员信息绑定,在智能更衣更鞋管理系统中可对使用信息进行实时记录、统计。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1数字化手术室通过打造特殊药品管控系统,联动特殊药品管控机器人,实现特殊药品从申领、出库、退药、配送等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特殊药品管控系统对特殊药品的申领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约束,基于专人申领、专人使用的原则,通过身份匹配,实现对特殊药品使用的全流程可追溯管理。特殊药品管控机器人主要负责药品的配送、回收,优化取药、退药和空安瓿回收管控流程,实现特殊药品安全存储、库存效期管理及精准跟踪。进一步可对接手术室智能无人库系统,实现特殊药品取用配送规范化、管理闭环化、红处方填写信息化。特殊药品管控:全程追踪,源头管控12通过5G技术的持续赋能,重点布局5G 远程检查远程检查、5G 远程手术远程手术、5G 互联互联网医院网医院等医疗应用场景,实现线上、线下诊疗环节的有机整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云诊疗:主动导引,远程交互云诊疗:主动导引,远程交互5.4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25G 远程检查:协同交互,异地听诊135G 远程手术:三维同步,精准指导14在基层医疗及专家资源欠缺的大背景下,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往往需要在高能级的大型医院才能实现。然而,数字孪生医院借助5G技术和智能手术机器人,通过三维图像的同步传输和重现技术,最小化图像和操控的延时,即使专家医生远在万里,也能够通过远程指导和协作的形式参与基层医院的手术过程。基于5G云网融合一体化能力,将患者端与专家端相连,专家通过远程控制终端遥控检查设备实现真实检查场景操作,并通过可视化终端实时传输、展示近似一手的医学影像资料,从而为患者作出精准诊断。以远程超声检查为例,一方面,专家医生可以通过实时图像反馈远程指导基层医生进行超声检查的操作;另一方面,基于远程设备操控平台,专家医生可自行进行远程操作。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35G 互联网医院:流程整合,主动导引15打造“无院墙”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全新互联网医院平台,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互联、更精细的智慧医疗服务。患者端整合预约挂号、签到候诊、医嘱查询、检验检查、取药支付等环节,打造“主动式就诊导引主动式就诊导引”特色服务,通过移动端实时推送,为患者提供各类精准就诊指引,实现“服务找患者”。同时,基于与医联体机构的信息互联互通,5G互联网医院进一步实现跨院区极速配药、在线转诊等服务。智慧教研:临床模拟、资源共享智慧教研:临床模拟、资源共享5.5大型综合医疗机构,尤其是国内三甲医院,除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之外,教育培训和临床科研工作也至关重要。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围绕虚拟示教虚拟示教、临临床试验一体化平台床试验一体化平台、智慧教育平台智慧教育平台,打造智慧教研全新应用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4虚拟示教:虚拟现实,技能强化16基于各学科领域的专家知识图谱,集成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VR技术等元宇宙技术,构建模拟手术室场景。该场景下,培训人员只需佩戴VR头显设备,通过手持操控杆,即可在模拟手术室内完成一整套临床手术训练。针对较为复杂和难度较高的手术类型,培训人员可以在模拟手术室内开展多人协同手术训练,将有效强化手术规范、提高手术培训效率。以中山医院为例,基于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通过对临床手术流程的解构和重组,已经实现了颈动脉造影与介入手术的VR模拟,将很快应用到临床培训和实际教学中。临床试验一体化:在线管理,提质增效17引入“临床试验一体化平台(CRIMS)”,搭建临床试验全流程管理服务体系。该平台同时配备了临床试验管理系统(eSite/CTMS)、伦理审查管理系统(ERMS)、GCP药物管理系统(IDS)以及临床研究诊疗管理系统(IHIS),实现了临床研究的全流程覆盖。基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伦理审查标准操作规范(SOP)、药物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范等一系列指导性规范和准则,对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研究立项审批、进度查询、受试者随访、检查管理、数据统计与追踪等多流程、多环节的在线管理。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5智慧教育平台:云上课堂,资源共享18以医护人员高质量、同质化管理为基本需求,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医学教育资源搬到云上,通过打造在线录直播、VR/AR示教、数字医学图书馆等一系列“云课堂”,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多平台、多路径、多资源的教育内容。柔性物流:无人配送,闭环管控柔性物流:无人配送,闭环管控5.6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从仓储和运输需求出发,通过搭建智能无人库、回转库,与智能物资运智能物资运输机器人输机器人、智能接驳机器人联用智能接驳机器人联用,为医院各科室及病房的物资耗材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引入医疗废弃物转运机器人医疗废弃物转运机器人,为医院日常医废转运和处理提供解决方案。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65G 物资运输:无人配送,管理闭环19建设智能无人仓储系统,包括智能无人库、智能回转库及其管理系统平台,并对门禁和梯控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依托5G网络与智能物资运输机器人、智能接驳机器人对接,实现系统下单、物资自动分拣、机器人自动装载、自主感应开门和上下电梯等全自动化功能,显著提升医疗物资的配送时间和效率,从自动配送管理到信息融合,实现物资运输的闭环管理并且能够有效降低配送差错率。5G 医废转运:安全防控,统一监管20引入医废转运机器人,实现院内医疗废弃物的定点回收,实现了医废转运的全流程追踪,有效避免了人力运输过程中的监管盲区,同时减少了人员与医废的直接接触。该场景下,医废转运机器人可通过两种主要模式运行。模式一,针对医废处理需求较小的科室,可以通过机器人管理平台预设定时任务,机器人可在指定时间达到指定的科室进行医废回收,并且支多科室连续性任务。模式二,通过对接医院管理系统,科室医院人员可通过PAD或者PC端下单,并指派空闲的医废转运机器人完成订单任务。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7多院区协同:云端交互,能力辐射多院区协同:云端交互,能力辐射5.7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构建完善的云化平台与医疗体系,通过5G影像协同诊断平台影像协同诊断平台、远程实时会诊远程实时会诊平台平台等使得各分院和医联体机构的独立系统得到有效整合,真正实现互联互通。5G影像协同诊断平台:云端影像,交互共享21通过影像存储整合、数据引擎、数据共享等服务,通过在各级医院配置影像前置等设备,进行影像设备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服务,帮助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信息交互共享,保障影像云平台的服务质量与数据安全。此外,也可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影像数据共享、云PACS服务、托管诊断服务、影像会诊、影像质控、影像教学、个人云健康档案、大数据监管平台等应用服务。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8远程实时会诊平台:自上而下,能力辐射22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依托多院区协同平台,打造“多网融合的远程会诊应用”,实现与各级医疗机构的远程连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与共享。该场景下,通过多屏显示终端,专家医生可以同步调阅患者病历信息、检验检查报告、高清医学影像资料,通过远程实时视频通话,为患者提供优质、可靠的远程会诊服务。此外,基于自由视角视频等技术,可进一步拓展“自由视角远程会诊”场景。智慧运营管理:全局掌控、智慧决策智慧运营管理:全局掌控、智慧决策5.8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主要围绕智慧院智慧院区管理区管理、智慧运营智慧运营中心中心,整合各类医院数据,实现医院人、财、物统一管理,辅助管理层全面掌控医院运行态势,提升运营管理能力。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49智慧院区管理:数字赋能,精细管理23搭建智慧院区管理系统,提高院区安保、消防、停车、能耗管理等多场景的安全监测水平,实现“安消一体、防患未然”。安保方面,通过视频监控、人脸识别摄像头,在医院出入口、主干道进行人车抓拍、信息提取,实现异常人员行为自动反馈监控中心弹窗报警。消防方面,基于智慧广播系统,实现全院区覆盖,及时进行消防救援信息播报。停车方面,在地面和地下停车场提供车位余量显示和余位方向引导,实现停车引导、反向寻车。能耗管理方面,基于能源管理系统模块,实现能源监测全覆盖,支持能源分类分项精确统计、综合分析、预测预警,支撑院区能源的高效利用。智慧运营中心:运营服务,全局掌控24打造医院智慧运营中心(IOC),实现对医院运营管理的整体感知,辅助管理者对医疗、医护、医技、科研、运营管理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IOC核心功能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综合态势子模块,对医院的门诊、急诊、住院、手术等领域的关键指标进行综合监测与分析,实现对空间、环境、资源的全局掌控;就诊信息子模块,通过对院区、楼宇、楼层可视化场景的递进操作,结合指标内容的融入,实现对就诊业务数据的统计展示;柔性物流子模块,对物流机器人的运行状态、物资配送情况等进行监测,可视化追踪机器人在空间位置中的运行情况,提升柔性物流运行管理能力。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多元赋能:解锁“全心全意”新场景50第六章第六章按图索骥按图索骥 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5251数字孪生智慧医院是一个共建共享平台,围绕“新基建、新中台、新场景”等核心模块,通过联合行业合作伙伴,形成了具有无限物联、开放融合、生态共建等特色的智慧医疗生态圈;数字孪生智慧医院也是一个“生命体”,融合了前沿数字技术,实现了在物理边界的突破、虚拟边界的延伸,拥有无边界衍生、自我成长和持续进化的重要特征。如何打造一座数字孪生的未来智慧医院?总结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先行实践经验,需要聚焦“战略先行、顶层设计、逐步实施、长效运营”的基本模式,通过联合专业咨询、网络运营、系统开发、设备集成等领域的合作伙伴,探索数字孪生智慧医院的最佳建设路径。从医疗服务、管理运营等多方面输出智慧医院的优质资源、创新能力等,最终实现医院在服务升级、管理赋能、运营增值、产业融合等方面的全新突破。按图索骥按图索骥: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52图6-1 数字孪生智慧医院“自我生长”新路径为有效构建数字孪生智慧医院,首先需要推进医院信息部门进行组织优化和功能升级,打造创新引领的“智高点”,在承担数字化建设等“基础”功能之外,还需要具备“统筹”和“创新”功能,以更好地应对大型复杂医疗数字化项目建设和数字化创新应用的新需求。以中山医院为例,于2020年成立国内第一家信息与智能发展部(简称信智部),下设规划与管理中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分别承担“统筹”、“创新”、“基础”职能。同时,信智部从海内外吸纳多元复合背景人才,共同推进中山医院智慧升级。战略赋能战略赋能打造创新引领的“智高点”打造创新引领的“智高点”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复杂多样的各类需求,同时涉及诸多利益相关主体、多元应用场景、各类软硬件系统,需要以应用为导向前瞻谋划并形成统领性的“作战图”。“作战图”需要结合各医院自身特征和诉求,在新基建、新中台、新场景等层次形成指导性的顶层规划。同时,医院高层需要定期对“作战图”进行更新迭代,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数字技术升级趋势和健康医疗消费新需求。规划赋能规划赋能绘制应用导向的“作战图”绘制应用导向的“作战图”按图索骥按图索骥: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53数字孪生医院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对资源部署、网络铺设、设备接入、信息互联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因此这是一项依靠“单兵作战”无法完成的任务。为此,需要以医院为主体,联合具备行业专业能力的认证合作伙伴,包括专业咨询服务机构、垂直领域软件集成商、智能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等,组建一支价值共创的“联盟军”。实施赋能实施赋能组建价值共创的“联盟军”组建价值共创的“联盟军”健康医疗数据将成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数字孪生智慧医院需要充分发挥数据资产在赋能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健康医疗产业生态方面的内在价值,打造数据驱动的“新战力”。一方面,智慧医院需要优化传统决策模式,通过一系列底层数据支撑的关键业务指标对医院医疗服务和运营管理事项进行精准高效决策。另一方面,数字孪生智慧医院将通过脱敏数据与区域医疗机构、药械厂商、医疗保险机构等多元主体建立更紧密、更融合的合作生态,在赋能全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发挥其“新价值”和“新战力”。运营赋能运营赋能塑造数据驱动的“新战力”塑造数据驱动的“新战力”按图索骥按图索骥: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探寻“自我生长”新路径54
2023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4/41目录目录一、一、需求端:医疗需求端:医疗 IT 行业空间广阔,长线增长可期行业空间广阔,长线增长可期.71.短期内受政策强指引,“以评促建”之后的新一轮发展周期将开启.92.老龄化社会下,日益增长的全民健康需求是医疗 IT 长线发展的根本逻辑.133.技术衍生新机遇,信创催生新商机.144.突发公卫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 IT 价值.165.长期来看 B 端医疗信息化投入有保障,C 端付费意愿提升.17二、供给端:二、供给端:业绩分化,业绩分化,行业格局仍处变革之中行业格局仍处变革之中.191.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192.先发优势 地域性特征鲜明,收购兼并活跃.253.商业模式较差,盈利能力差距大.29三、投资观点三、投资观点:行业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行业复苏可期:行业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行业复苏可期.37四、四、主要风险主要风险.405/41图目录图目录图 1:医疗信息化含义.7图 2:医疗信息化产业链.8图 3: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历程.9图 4:2016-2025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狭义).9图 5:美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政策发展历程.10图 6: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13图 7: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人口总量及占比.13图 8:国内各级医院数量(单位:座).14图 9: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未来 2 年内将采用的新信息技术.15图 10:医疗信创年度招标成交额(万元).16图 11: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18图 12:2021 年信息化建设资金年度投入比例.18图 13: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情况.18图 14: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19图 15:医院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19图 16:2020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企业市场格局.20图 17:2021 年中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厂商市场格局.20图 18:2021 年电子病历系统厂商市场份额.20图 19:2021 年中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厂商市场份额.20图 20:2021 年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1图 21:2021 年医院资源计划系统 HRP 厂商市场份额.21图 22: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21图 23: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27图 24:2022 年卫宁健康营收各区域占比.27图 25:2022 年创业慧康营收各区域占比.27图 26:医疗 IT 公司市值排行(亿元,截至 2023 年 4 月 18 日).29图 27:2021 年医疗 IT 企业研发投入情况.36图 28:2021 年医疗 IT 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6图 29:2021 年医疗 IT 企业销售费用情况.376/41图 30:2021 年医疗 IT 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现金收入比情况.37图 31:医疗 IT 行业 PE TTM(剔除负值).39表目录表目录表 1:中国医疗信息化部分重要政策一览.10表 2:医疗信息化相关评级标准简介.12表 3:“云数物智移”等前沿科技为医疗信息化带来新机遇.15表 4:2021 年医疗 IT 行业 A 股主要上市公司情况(营收单位:亿元).23表 5:2021 年医疗 IT 头部企业客户群(不完全统计).26表 6:卫宁健康重大收购事件部分统计.28表 7:创业慧康重大收购事件部分统计.28表 8: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营收情况(亿元).30表 9: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31表 10: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扣非销售净利率(%).32表 11:2022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年报、业绩预告及快报情况(截至 2023 年 4 月 18 日)33表 12: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医疗 IT 相关营收对应的毛利率情况(%).35表 13:医疗 IT 行业重点标的盈利预测.397/41一、一、需求端:医疗需求端:医疗 IT 行业空间广阔,长线增长可期行业空间广阔,长线增长可期医疗信息化涵盖范围广医疗信息化涵盖范围广,以以“三医三医”IT 系统建设为主系统建设为主。狭义上的医疗信息化参与主体为以医院为主的各类医疗机构,具体的产品和业务包括医院管理信息化系统(HIS)、临床管理信息化系统(CIS)、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化系统(GMIS)等 IT 系统的建设,是使医疗服务环节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广义上还涵盖医疗支付环节、医药流通环节及其他相关环节的信息化,例如远程医疗、药品信息追溯和医保控费等。图 1:医疗信息化含义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中游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商为产业链的主要玩家。中游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商为产业链的主要玩家。医疗信息化产业链上游为医疗设备、基础 IT 软硬件和基础云服务供应商等;中游为应用软件及解决方案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医疗 IT企业,是本报告主要讨论对象;下游需求端主要为以医院(公立医院)为主的各级医疗机构,还包括居民个人和卫健委、医保局等卫生管理机构。8/41图 2:医疗信息化产业链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中游列示的公司均已在 A 股上市行业发展历经四阶段行业发展历经四阶段,整体建设水平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整体建设水平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跟随 HISCISGMIS 的国际医疗信息化发展普遍路径,中国医疗信息化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先后经历管理信息化、临床信息化、集成平台化、区域医疗互联互通四个阶段,使中国 HIT(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医疗信息化)从早期的单机单用户发展至部门/全院级应用;从以人、财、物的管理为中心,开始向以患者信息为中心的临床支持和电子病历应用;从局限在医院内部,迈向区域医疗互联互通应用尝试;从基础的业务数字化和流程线上化,逐步探索大数据、云计算、AI 等前沿技术对医疗各环节赋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中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整体建设水平落后一个时代整体建设水平落后一个时代。美国于 2009 年颁布 HITECH 法案,提出有效使用(MU)的概念标准并设置奖惩措施,促使美国的电子病历系统于 2015 年就已实现高度普及。根据 AHA 数据,截至 2015 年,96%的美国医院拥有经过认证的电子健康记录;84%至少采用了基本的 EHR 系统,覆盖率比 2008 年增长 9 倍。之后美国医疗信息化主要用于支撑责任医疗系统的实现,核心是医疗信息互联互通以及控费。现阶段美国 HIT 市场竞争格局稳固,Epic、Cerner 和 Meditech 占据绝对优势,而中国 HIT 经过30 余年的发展,实际进程仅完成全员级电子病历推广且应用水平级别仍低,医疗信息化各细分领域集中度均不高,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参与者众多。9/41图 3:中国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历程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公开资料整理,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高速增长。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根据 Frost&Sullivan2016-2020 年,中国狭义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从 67.5 亿元增长至 145.0 亿元,CAGR 为 21.1%;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 474.3亿元,2020-2025E 的 CAGR 为 26.7%。根据 IDC 数据,中国医疗行业 IT 支出在 2021 年达到494.0 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26 年将会达到 920.7 亿元人民币。我们认为支持医疗 IT 未来高增长的需求端逻辑主要有以下五点。图 4:2016-2025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狭义)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嘉和美康招股说明书,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IDC 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国医疗软件解决方案市场预测,20222026,中国医疗行业 IT 支出在 2021 年达到 494.0 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26 年将会达到 920.7 亿元人民币1.短期内受政策强指引,短期内受政策强指引,“以评促建以评促建”之后的新一轮发展周期将开启之后的新一轮发展周期将开启医疗信息化内生需求较弱医疗信息化内生需求较弱,因此早期推进缓慢因此早期推进缓慢。美国医疗信息化起源于医疗机构自发建设,由于 IT 技术不是医疗机构的根本竞争力,因此在满足人财物管理的 HIS 系统建设完成后,医疗10/41机构对 CIS、GMIS 的后续建设和升级改造的主动性较弱,依赖政府引导:1996 年 HIPAA 法案赋予美国国家生命与健康委员会医疗标准信息标准化建设的使命,是政策面推动的开端;2004年美国布什总统发布 13335 号总统令,明确要求 10 年内在全美实现电子病历;带奖惩机制的政策对医疗信息化的推动作用最为明显,2009 年奥巴马政府的年奥巴马政府的 HITECH 法案通过法案通过“胡萝卜胡萝卜 大棒大棒”的形式开启美国的形式开启美国 HIT 强政策周期;强政策周期;此后还有平价医疗法案(2010 年)、MACRA 法案(2015年)和 21 世纪医疗法案(2016 年)等重磅政策,将深化电子病历发展与支付方案改革相结合。图 5:美国医疗信息化行业政策发展历程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中国医疗信息化遵循相似的发展路线中国医疗信息化遵循相似的发展路线,从从“适当推进适当推进”到到“加快发展加快发展”再到再到“积极全面推积极全面推进进”,其中带其中带“奖惩属性奖惩属性”的政策起积极促进作用的政策起积极促进作用。自 2009 年新医改首次将医疗信息化写入政策以来,每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国家接连颁布规范标准类、鼓励支持类等多种政策;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出台具体措施紧密跟进。2018 年底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是医疗信息化年底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是医疗信息化“以评带以评带建,以评促改建,以评促改”的开端,的开端,后续陆续构建了智慧医疗(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互联互通四大评价体系,并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极大地保证 HIT 实施效果。2022 年底,由国家卫健委、中医药局、疾控局等多部门最新印发的顶层设计类重磅政策“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对“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区域医疗互联互通、智慧医疗等发展作出明确指引;早前发布的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 年)等多项要点、时点较为清晰的政策,预期也将在疫后重回建设正轨;叠加 2023 年“数字中国”大背景,开启医疗 IT 行业下一轮景气上升周期。表 1:中国医疗信息化部分重要政策一览时间时间政策政策发布部门发布部门重要重要内容内容2009 年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意见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务院明确提出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八大支撑之明确提出卫生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八大支撑之一一,强调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强调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11/412012 年关于“十二五”期间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卫生部到 2015 年末,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80%的二级医院应当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各医院要进一步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探索临床路径管理与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相衔接。2012 年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卫生部、国务院首次把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列入规划;提出推进基层医疗卫生系统建设,建立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的远程医疗体系2015 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 年)国务院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 2020 年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全面覆盖并动态更新。2016 年“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提出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规范和推动“互联网 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服务。2017 年“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国务院全面实施“互联网 ”健康医疗益民服务,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健康信息服务能力。2018 年年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价管理办法(试行)及评价标准(试行)(试行)卫健委卫健委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组织辖区内二级以上医院按时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 2019 年,所有三级医院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到级以上;到 2020 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年,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评价 4 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级以上,二级医院要达到分级评价 3 级以上。级以上。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务院提高病案首页质量,三级公立医院要加强以电子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范填写病案首页,加强临床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2019 年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提出建立医疗机构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并提出智慧医院的三大领域,即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的“智慧管理”。2019 年关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卫健委等确定了 30 个城市作为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确保 2020 年模拟运行,2021 年启动实际付费。2020 年关于印发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20 年版)的通知卫健委确定医院测评工作的 2 个环节 4 个阶段,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 7个等级。2021 年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卫健委该标准评估对象为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展管理的医院。针对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从智慧管理的功能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分为 0 级至 5 级。2021 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 年)卫健委、中医 药管理局等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到 2022 年,全国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分别达到 3 级和 4 级,智慧服务平均级别力争达到 2 级和 3 级,智慧管理平均级别力争达到 1 级和 2 级,能够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2021 年“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 年)卫健委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共体,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医疗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丰富远程医疗服务。逐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综合信息共享,并保障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和网络安全。到 2025 年,全国至少 1000 家县医院达到三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水平。2021 年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医保局到 2024 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 DRG/DIP 付费方式改革工作,先期启动试点地区不断巩固改革成果;到 2025 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基本实现12/41病种、医保基金全覆盖。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基础建设,协同推进医疗机构配套改革,全面完成以 DRG/DIP 为重点的支付方式改革任务,全面建立全国统一、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新机制。2022 年“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促进全民健康信息联通应用,完善卫生健康法治体系,加强交流合作。2022 年年“十四五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划卫健委卫健委、中中医药局等医药局等到到 2025 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年,初步建设形成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台支撑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本实现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联通全覆盖。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基本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三级医院实现核心信息全国互通共享;全员人口信息全员人口信息、居民电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电子病历和基础资源等数据库更加完善。同时同时指出未指出未来三年主要任务来三年主要任务,比如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比如集约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健全全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等八大主要任务。民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等八大主要任务。资料来源:政府机构官网,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表 2:医疗信息化相关评级标准简介级别级别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级评价标准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0 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医院没有或极少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无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由低到高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乙等、四级甲等、五级乙等、五级甲等7 个等级一、二级侧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集标准化的要求,;三级侧重医院信息平台对于共享文档标准化的要求以及基于平台的数据整合;四乙四甲侧重建成较完善的医院信息平台实现业务协同、信息共享;五甲五乙侧重展现出互联互通的实际应用效果五级甲等要求:通过医院信息平台能够与上级平台进行丰富的交互,实现医院与上级术语和字典的统一;基于平台提供较为完善的临床决策支持、闭环管理,实现丰富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应用。平台实现丰富的跨机构的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应用;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 9 个。1 级独立医疗信息系统建立医院应用信息化手段为急诊或住院患者提供部分服务开始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院管理2 级医疗信息部门内部交换医院内部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初步建立具备数据共享功能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3 级部门间数据交换联通医院内外的智慧服务初步建立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初级业务联动4 级全院信息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医院智慧服务基本建立依托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中级业务联动5 级统一数据管理,中级医疗决策支持基于医院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基本建立初步建立医院智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级业务联动与管理决策支持功能6 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7 级医疗安全质量管控,区域医疗信息共享-8 级健康信息整合,医疗安全质量持续提升-资料来源:政府机构官网,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13/412.老龄化社会下,日益增长的全民健康需求是医疗老龄化社会下,日益增长的全民健康需求是医疗 IT 长线发展的根本逻辑长线发展的根本逻辑老龄化社会将催化大量的医疗健康需求老龄化社会将催化大量的医疗健康需求,然而然而我国医疗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我国医疗存在严重的供需矛盾。我国已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截至 2021 年末,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20056 万人,占全国人口的 14.2%;老龄人口基数大、慢性疾病患病率高,2018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群患慢性疾病比例为 62.3%。根据“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78%以上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在时代趋势下,以医院为主的各类医疗机构的业务规模、管理复杂程度和医疗服务供需缺口可预见将大幅扩张,而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仍存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分配不均、人员供给不足、协作效率低等痛点。图 6:中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图 7: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人口总量及占比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艾瑞咨询,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为缓解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国家推进医疗新基建。以新建各等级医院为例,截至 2021年底,全国三/二/一级医院数量分别达 3275/10848/12649 家,合计数同比增长 4.37%;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944.8 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加至 6.70 张,而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 年),2025 年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指导性目标为 7.40-7.50张。医疗新基建将带来医疗医疗新基建将带来医疗 IT 系统新建及扩容改造等需求。系统新建及扩容改造等需求。14/41图 8:国内各级医院数量(单位:座)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我国医疗资源存在严重错配,人民“看病贵、看病难”。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 年,总数占比为 12%的三级医院承担了 60%以上的医疗服务工作量,即承担 22.3 亿人次就诊;我国东部地区医疗资源显著多于中西部;农村及边缘地区医疗需求大但优质医疗资源严重匮乏。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推进区域医疗信息化,设立医联体/医共体,推进分级诊疗,由此将带来一系列由此将带来一系列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需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网医院的建设需求。医护人员供给不足、医疗效率低等院端管理与服务的压力,也可通过全业务场景的数据化构造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来解决。医疗信息化是满足人民医疗健康需求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医疗信息化是满足人民医疗健康需求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价值愈发凸显价值愈发凸显,即有效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降本增效提质即有效帮助医疗机构实现降本增效提质,提升民众就医体验提升民众就医体验,逐步成为医疗机逐步成为医疗机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构未来的核心竞争力。3.技术衍生新机遇,信创催生新商机技术衍生新机遇,信创催生新商机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逐步从过往以流程建设为主,向以患者为中心的面向诊疗过程发展,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延伸出各类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生临床诊疗行为为导向的临床信息应用系统产品的需求。前沿科技赋能医疗信息化建设前沿科技赋能医疗信息化建设。根据 CHIMA 调查,物联网、大数据、AI、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信息化建设在未来两年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前沿技术将创新医疗诊断与决策的方式和渠道,变革医疗信息共享和服务模式,推动智慧医疗持续发展。例如,相较于传统的信息化本地部署,“医疗云”具有成本低、易运维、部署快三大优势;5G 低时延保障远程手术精度,深化远程医疗服务能力;“AI 大数据”可通过算法及模型将海量且高速累积15/41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辅助临床诊疗;物联网通过“人机交互”、“双机交互”实现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感知和处理,并催生可穿戴医疗器械、智能病房等新兴行业。图 9: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未来 2 年内将采用的新信息技术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表 3:“云数物智移”等前沿科技为医疗信息化带来新机遇前沿技术前沿技术商业价值商业价值云计算云化是 HIT 重要转型趋势,相较于传统的本地部署模式,“医疗云”具有成本低、易运维、部署快三大特点,有利于业务规模扩展;商业模式:1)目前常见医疗云产品以 SaaS 为主,为医疗机构提供全套云上医疗信息化系统,包括常见的辅助诊疗系统、临床应用系统及远程会诊系统等;2)IaaS 主要面向医疗机构的存储、科研计算等业务;PaaS 主要面向区域卫生,提供云平台,让区域内医疗机构接入,进行数据互联互通及分析等大数据赋能医疗体系建设;优化机构运作机制;助力药物临床研发;辅助医生诊断治疗;因医疗数据的敏感性,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市场不断探索医疗大数据商业价值,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1)靠数据;2)靠搭建大数据服务所需系统;3)靠软件;4)靠提供服务;5)靠免费做服务换取流量后变现物联网医疗物联网能够完成对数据的稳定、有效及结构化采集,打牢智慧医疗基础;医疗物联网实现覆盖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处理;催生医疗健康行业新兴方向。在物联网的推动下,临床信息系统、智能移动临床、手术示教、药械追踪、无线定位、无线温度监测、智能病房等行业都出现了快速发展、协同融合趋势AI医疗数据量增长迅速,AI 在大数据领域与运算速度上具有天然优势,帮助发展新医疗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通过对大量结构和非结构性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远程诊断装置对患者进行检测,可打破标准化疗法,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医疗计划和治疗方案;其他应用场景举例:AI 医疗影像、CDSS、AI 医疗机器人、数据智能平台、智慧病案、AI 制药等5G大规模连接赋能保证数据随时随地采集,是其他前沿技术深化发展的基础;高速传输、低时延深化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例如 4K/8K 远程高清会诊、AR/VR 手术演示、大量医学影像资料采集和上传等;AI 实时辅助诊断、移动智能超声检查、机器人助残等应用场景时延要求在 20ms 以下资料来源:艾瑞咨询,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16/41医疗信创建设如火如荼。医疗信创建设如火如荼。经过了“2 8 N”党政行业的试点阶段,目前信创建设已推广到医疗、教育、金融等 8 大重点行业领域。医疗信息系统业务量庞杂,确保医疗信息系统安全自主可控刻不容缓,医疗信创年度招标成交金额飙升。信创硬件先行,软件随后,涉及医疗环节诸多业务流程。2015 年之前,医院所购买的系统大多基于 Win7/XP 开发,随着医疗信创的持续深化,此前基于 Windows 所开发的系统有望迎来国产化更迭。图 10:医疗信创年度招标成交额(万元)资料来源:企查查,数字化讲习所,零壹智库,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4.突发公卫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突发公卫事件暴露行业短板,凸显医疗 IT 价值价值历史上两次突发公卫事件极大促进中国历史上两次突发公卫事件极大促进中国 HIT 进程。进程。2003 年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卫系统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推动包括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以及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在内的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短板,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疫情防控,公卫信息化、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建设及改造加速。以公卫龙头创业慧康为例,2020 年其公卫订单同比增速近 40%。疫后公卫信息化建设需求有所放缓,但完善分级诊疗、医联体/医共体、区域公卫一体化仍是政策主线,公卫 IT 市场将持续增长。疫情疫情“放开放开”导致短期内医疗系统压力骤增,医疗导致短期内医疗系统压力骤增,医疗 IT 的疏导作用显现。的疏导作用显现。2022 年底“二十条”、“新十条”、“乙类乙管”等政策陆续推出标志疫情防控逐步放开,新冠病毒社会面感染人数迅速增长,各地医疗系统压力加剧。以北京为例,自“新十条”发布不到一周之际,12月 11 日北京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达 2.2 万人次,是一周前的 16 倍;120 急救电话呼入量急剧增加,12 月 9 日达 3.1 万次,为常态时的 6 倍。为了满足人民就诊需求,在 2022 年 6 月还明令17/41禁止的互联网医疗首诊(此前互联网诊疗仅被限定在常见病、慢性病的复诊),于同年 12 月在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中明确新冠症状患者的互联网首诊放开。虽然政策具有临时性(目前多个省市已收回首诊权),互联网医院建设与运维热度暂时消退,但长远来看互联网医疗的想象空间依然巨大。5.长期来看长期来看 B 端医疗信息化投入有保障,端医疗信息化投入有保障,C 端付费意愿提升端付费意愿提升目前医疗目前医疗 IT 行业以行业以 B2B 为主为主,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和医保局等监管机构话语权强势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和医保局等监管机构话语权强势,是绝对的买方市场是绝对的买方市场。主打 B2C 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仍以“医药电商”为主要变现模式,难以摆脱“卖药”的刻板印象;由于居民的医疗消费习惯高度依赖医院和政府,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在线医疗服务的整体付费意愿不高,尚未成为互联网医疗企业成熟的规模化盈利模式,亟待探索与发展。医院作为医疗医院作为医疗 IT 行业下游的大行业下游的大 B 端,大多制定了固定的端,大多制定了固定的 IT 预算。预算。根据 CHIMA 调查,2021-2022 年,有 87.76%的医院每年均制定固定的信息化建设预算,三级医院这一比例达到更高,为 96.35%,预算情况较 2019-2020 年有所提升。2021 年,约 66%的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占年度总收入的比例不超过 1%,投入比例在 1%5%(含)的医院占比约为 19%,投入比例在超过 5%的医院仅占比 3.48%。而多年前信息技术在美国医院的研发投资已占医院年收入的2%4%1。对标美国,我国医院对对标美国,我国医院对 HIT 的投入水平还有提升空间。的投入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多样,可分为本院自筹、财政投入、合作与借贷和其他。其中,本院自筹方式的三级/二级/其他医院占比分别为 98.1%/94.4%/77.0%;财政投入方式的三级/二级/其他医院占比分别为 36.9%/31.4%/41.7%;合作和借贷方式三级/二级/其他医院占比为 12.3%/8.4%/5.0%。因为本院自筹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所以我们认为宏观经济下行以所以我们认为宏观经济下行以及防疫造成的地方财政压力对医疗信息化短期内存在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影响有限。及防疫造成的地方财政压力对医疗信息化短期内存在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影响有限。同时,2022 年下半年医疗贴息贷款、补助资金政策密集出台,有望补充医卫采购端的资金弹药。此外,深入发展医疗信息化将助力医院精益管理,提高医院资源的单位效益,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从而反哺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形成正向循环。1王秋霞,刘利,杜晓莉.美国医疗信息化建设特点及其经验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19,36,(12):5018/41图 11: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图 12:2021 年信息化建设资金年度投入比例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说明:2019-2020 年度有 84.56%的医院制定固定预算,三级医院中这一比例达到 93.46%。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图 13:医院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情况资料来源:全民健康信息化调查报告: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院信息化(2021),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国民国民对健康消费的意愿性加强对健康消费的意愿性加强。根据京东健康 2023 年最新调研,疫后“保持身体健康”以高达 88.72%的受访者占比成为国民生活中最为关注的方面;健康品类是疫后消费意愿增加最明显的品类,而且几乎不受年龄、地区、家庭情况及收入差异的影响,充分说明了人们对健康消费的高意愿性;高频、高意愿的健康消费趋势不仅出现在一线、新一线城市,过去三年的经历,也让基层地区的健康消费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考虑到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资源紧缺且不平衡、疫后国民经济恢复性增长以及居民健康消费习惯改变,我们认为医疗服务的 C 端付费意愿及消费能力将持续加强,有望推动潜力巨大的 B2C 模式的发展。19/41二、供给端:二、供给端:业绩分化,业绩分化,行业格局仍处变革之中行业格局仍处变革之中1.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参与者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以硬件类占比最高,软件及服务次之,安全类投入最少。医疗 IT 企业收入主要分为软件销售收入、系统集成服务以及运维服务三大块。软件类投入中,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投入高于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占比分别为 67%、33%。图 14: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图 15:医院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医院是医疗信息化最重要的下游,因此医院信息化情况很大程度上能代表医疗信息化情况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医疗医疗 IT 企业市场格局高度分散。企业市场格局高度分散。医疗信息化硬件市场相对集中,而中国医疗 IT 软件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全行业参与者数量高达数百家。2020 年中国医疗 IT 行业 CR5 为 43.7%,Top1卫宁健康的市场份额仅为 11.4%,而美国医疗 IT 行业 2019 年 CR3 就已接近 70%,排名第一的Epic 市占率超 30%;在核心管理系统、电子病历、医保、医疗大数据等主要细分赛道集中度均不高,具体排名也各有不同。20/41图 16:2020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企业市场格局图 17:2021 年中国医院核心管理系统厂商市场格局资料来源:Frost&Sullivan,嘉和美康招股说明书,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IDC,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图 18:2021 年电子病历系统厂商市场份额图 19:2021 年中国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厂商市场份额资料来源:IDC,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IDC,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21/41图 20:2021 年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图 21:2021 年医院资源计划系统 HRP 厂商市场份额资料来源:IDC,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IDC,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产品质量不高,开始重视产品安全性问题。产品质量不高,开始重视产品安全性问题。分散的行业格局与低质的产品供给互为表里。通过 CHIMA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仍存在以下问题: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产品的功能落后,跟不上需求的发展;产品的稳定性不够,运行风险较大;产品所采用的的技术已经过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等。相较过去的调查,“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为新增的一项,安全问题开始得到重视。图 22: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22/41从营收角度看 A 股上市公司,1)卫宁健康为第一梯队,2021 年营收为 27.50 亿元,收入规模与其他厂商拉开较大差距;2)创业慧康、东华软件、万达信息、东软集团、达实智能等企业为第二梯队,医疗 IT 收入在 10-20 亿之间;3)第三梯队企业数量众多,医疗 IT 收入在 1-10亿之间,上市公司有易联众、德生科技、嘉和美康、久远银海、健麾信息、思创医慧、和仁科技、荣科科技、艾隆科技、麦迪科技、朗玛信息、国新健康、延华智能等;未上市企业中还有北大医信、森亿智能、重庆中联等;4)行业内还存在数百家中小企业,营收规模仅有百万、千万级水平;同时众多中大型计算机企业、科技企业进行垂直领域扩展时也会延伸至医疗 IT 行业,提供一定规模的产品和服务。其中其中,非常聚焦医疗信息化行业非常聚焦医疗信息化行业(以下简称以下简称“纯医疗纯医疗 IT 企业企业”)的上市公司有卫宁健康的上市公司有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创业慧康、易联众易联众、德生科技德生科技、嘉和美康嘉和美康、健麾信息健麾信息、和仁科技和仁科技、艾艾隆科技、麦迪科技、国新健康、数字人等,医疗隆科技、麦迪科技、国新健康、数字人等,医疗 IT 营收占比在营收占比在 85%以上。以上。按业务类型,医疗 IT 企业则可分为:1)综合性软件系统供应商,)综合性软件系统供应商,例如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头部企业,一般由大系统起家,发展至今基本已实现产品模块和解决方案全覆盖;2)专业专业性软件系统供应商,性软件系统供应商,例如主打电子病历的嘉和美康;3)泛互联网医疗服务商,)泛互联网医疗服务商,例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一般于港股上市。专业性软件系统供应商单线产品能力较强,大型医疗机构倾向于择优集成,因此专业性软件系统供应商依靠特定业务领域的经验积累与优势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不具备较强集成能力的下游客户倾向于选择综合性软件系统供应商,其产品矩阵丰富,技术与资金实力过硬,集成中小厂商产品模块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其常见的销售模式。23/41表 4:2021 年医疗 IT 行业 A 股主要上市公司情况(营收单位:亿元)证券代码证券代码证券简称证券简称营收营收主营业务构成及收入主营业务构成及收入医疗医疗 IT收入收入医疗医疗 IT营收占营收占比比医疗医疗 IT 业务简要介绍业务简要介绍300253.SZ卫宁健康27.50医疗卫生信息化行业 23.11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 4.3927.50100%致力于提供医疗健康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覆盖智慧医院、区域卫生、基层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险、健康服务等领域300451.SZ创业慧康18.99医疗行业 16.96非医疗行业 2.0316.9689.32%通过“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构建横向业务发展经营模式,产品涵盖医疗、卫生、医保、健康、养老等各种服务场景,产品及服务可以划分为“一体两翼”及医保事业部四大产品服务板块。同时,经过多年云技术和多态智联的研发推进,目前公司产品已经基本具备了业务全面云化的技术和架构基础工作002065.SZ东华软件108.84金融健康行业 68.70能源行业 11.79政府行业 9.55互联网及计算机服务行业 4.28通信行业16.70(估算)15.61%子公司东华医为综合运用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多种技术,赋能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品包括 HOS、CMOS、智慧医院系统创新平台、医疗大数据解决方案、DIP 付费与监管系统、医院运营管理平台、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等300168.SZ万达信息35.13智慧医卫 15.70智慧政务 15.31互联网服务 4.1115.7044.68%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形成了覆盖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区域卫生、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基层卫生等领域的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600718.SH东软集团87.35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 15.42智能汽车互联 34.08智慧城市 17.55企业互联及其他 20.3015.4217.65%东软业务覆盖卫健委、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商保、养老等行业领域,利用“ABCD IoT”(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元素,与“智能互联网 ”融合,打造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002421.SZ达实智能31.64解决方案 25.64产品及服务 3.9312.02(估算)38%为三级及二级医院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数字手术室解决方案300096.SZ易联众8.71民生服务行业 8.31融资服务 0保险经纪行业 0.398.3195.46%以大数据为驱动,重点围绕“医疗保障、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专注打造全方位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与技术服务体系,致力于以数字化重塑民生健康新生态002908.SZ德生科技7.43传统社保卡及读写设备 1.10一卡通及 AIOT 应用 5.67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 0.667.43100%面向人社、就业、金融、医疗、大数据等领域提供信息系统建设和相关运营服务,以城市为单位,涵盖社保卡制发和应用、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运营服务、C 端智能客服、社保金融服务、农村电商运营服务等综合运营服务688246.SH嘉和美康6.52医疗信息化行业 6.42医疗器械行业 0.096.4298.47%具有覆盖临床医疗、医院管理、医学科研、医患互动、医养结合、医疗支付优化等产业链环节的产品体系,致力于向医疗相关机构提供综合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病历平台、医院数据中心、智慧医疗产品、互联网医疗产品002777.SZ久远银海13.06医疗医保 5.96智慧城市与数字政务 6.39军民融合 0.385.9645.64%聚焦医疗医保、数字政务、智慧城市三大战略方向,面向政府部门以及行业生态主体,围绕医疗健康、医疗保障、价值医疗,以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住房金融、24/41互联网运营 0.16民政、工会、智慧城市、市场监管、人大政协等领域,面向政府部门和行业生态主体,以信息化、大数据应用和云服务,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和“数字中国”建设605186.SH健麾信息4.90智慧药房 1.80智能化静配中心 0.58智能化药品耗材管理 1.874.7496.73%专注于为医疗服务和医药流通行业的药品智能化管理提供相应的产品及服务,主营业务涵盖智慧药房、智能化静配中心以及智能化药品耗材管理三大细分领域,涉及软硬件系统集成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设备统筹管理技术、自动发药技术、自动补药技术以及机器人应用技术等300078.SZ思创医惠9.62商业智能 5.01智慧医疗 4.614.6147.89%秉承“互联物联,改变生活”的理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引擎,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交互、微服务框架、区块链”五大核心技术,创造性地将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平台、网络、终端等各个层面进行融合,打造大健康及物联生活的生态平台,形成以智慧医疗、智慧商业、智慧健康、智慧养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300550.SZ和仁科技4.64医疗信息化行业:4.494.4996.82%是以医疗信息系统及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的研发销售、实施集成、服务支持为主营业务的总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业务可以分为医疗信息系统和数字化场景应用系统两大部分300290.SZ荣科科技8.17健康数据服务 4.15智能融合云服务 4.014.1550.77%积极布局智慧医疗、健康数据和智能云服务两大领域,历经十余年创新努力,已成为国内医疗信息化产品门类齐全的供应商。通过有效的资本并购,公司融合贯通了医院多科室精细化管理系统的搭建,产品涵盖了从医院门急诊、重症科室管理、手术麻醉管理、数字病房,到助推医院评审管理、信息集成平台、DRGs 应用,延伸至区域医疗等领域688329.SH艾隆科技3.89自动化药品 2.79自动化病区 0.17自动化物流 0.47维保及技术服务 0.343.7897.17%专注于医疗物资的智能管理,主要为各级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疗物资智能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是该行业率先在 A 股上市的专业企业。业务包括智慧药房、智慧病区、智慧物流三大板块,产品涵盖医疗物资智能管理设备及软件信息平台300020.SZ银江技术20.00智慧交通 9.46智慧医疗 3.49智慧城市 6.78综合服务收入 0.273.4917.44%在原有智慧医院建设业务稳健增长的基础上,持续发力智慧医疗和医院物联网的基础建设与融合应用,致力于提升和改善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水平、医护工作效率及医院精细化管理手段603990.SH麦迪科技3.5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08医疗服务行业 0.443.0887.00%专注的医疗临床信息化领域,经过近 16 年的发展,研发形成了 DoCare 系列临床医疗管理信息系统产品和Dorico 数字化手术室及正在推广的数字化病区和数字化急诊急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并已在全国 32 个省份的超过 2,000 家医疗机构得到成熟应用,在临床信息化细分领域形成了领先的市场地位和较高品牌知名度688579.SH山大地纬6.38政务领域 1.31医保医疗领域 2.88用电领域 1.902.8845.14%在智慧医保医疗领域,拥有 20 余年的从业经验,覆盖逾 20 个省市,10 万家医疗机构,1,500 家二级以上医院25/41300288.SZ朗玛信息4.06医疗信息服务 1.16医疗服务 1.60移动转售业务 1.05IPTV 业务及电话对对碰 0.142.7667.98%公司“互联网 医疗”服务闭环以实体医疗机构贵阳六医为基础,以 39 健康网、39 互联网医院为代表,覆盖医疗健康信息服务、医疗服务、远程问诊、智能健康监测硬件、医药电商等业务板块000503.SZ国新健康2.53数字医保 1.37数字医药 0.63数字医疗 0.522.53100%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国家战略及“三医联动”改革总体要求,按照公司“一体两翼、双轮驱动、数字赋能、健康生态”战略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业务方向,以数字医保为体,数字医疗、数字医药为两翼构建基本盘,聚焦医保基金综合管理服务、医疗质量安全服务、药械监管服务三大业务方向,不断推动机制创新,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积极开展投资合作,打造数字 医疗 保险 医药的闭环002178.SZ延华智能8.17智慧医疗与大健康 2.28智慧节能与环保 0.60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咨询 0.45其它综合智慧城市服务 4.72智能产品销售2.2827.90%以医院信息化系统为基础,以五大技术为手段,搭建智慧医院、智慧区域、智慧康养三层次健康大数据平台,进而助力健全公共卫生大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系统,打造专业化、现代化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网络000638.SZ万方发展3.22软件服务 1.52军工产品 0.66粮食加工及销售 1.021.5246.52%控股子公司信通网易专注于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创新运营,致力于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的研发以及系统集成信息化服务,不断提升人们的就医体验和健康水平,为医院、各级区域医疗卫生管理机构等客户提供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2021 年底公司将信通网易全部股权出年底公司将信通网易全部股权出售售835670.BJ数字人0.84数字医学产品 0.820.8297.62%专注于数字医学领域的软件开发企业,利用在断层图像分割、三维重建与可视化处理、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积累,从事“数字人体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推广,并为客户提供医学教育信息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估算)说明:1.本表按医疗 IT 收入大小排序,由于各公司对各业务的定义及划分有所区别,我们列示的医疗 HIT 相关营收数据仅供参考;2.东华软件、达实智能医疗 IT 营收占比参考 2017-2019 年数据,推算其 2021 年医疗 IT 收入;3.将人社相关业务当做医疗 IT 相关;4.本表所列公司的医疗 IT 收入超过 1 亿或医疗 IT 营收占比超过 80%;4.其它业务收入不显示2.先发优势先发优势 地域性特征鲜明,收购兼并活跃地域性特征鲜明,收购兼并活跃先发优势造就客户壁垒先发优势造就客户壁垒,是医疗是医疗 IT 行业的重要逻辑行业的重要逻辑。早期大型基础系统如医保国家平台、全民健康国家平台、三级医院 HIS 等以及各类专业性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毕,承接企业积累了客户资源和技术经验,完成“圈地”。但行业迟迟未形成权威的标准及顶层设计,再加上客户各项特殊需求的限制,导致了行业产品及服务整体标准化水平低,不同厂商的产品和技术仍未形成统一标准,存在严重的“数据孤岛”现象。出于互信、数据安全、学习成本高等原因,核心系统粘性极强,且后期升级改造局部系统、应用系统时,医疗机构也倾向于首选原合作厂商,更阻碍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因此,客户资源是医疗因此,客户资源是医疗 IT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头部厂商享有滚雪球效应。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头部厂商享有滚雪球效应。头部厂商26/41往往具有大量成熟稳定的客户(特别是公立医院、三甲医院、卫生管理部门等),具备大型项目的落地经验,因此规模效应显著;通过某个产品完成卡位后,也利于新产品布局。例如,做HIS 起家的老牌医疗 IT 企业卫宁健康、东华软件等基本上已实现了全产品线覆盖;电子病历龙头嘉和美康持续进行品类拓展,陆续推出医院数据中心、智慧医疗产品、互联网医疗系统等;东软集团、久远银海、易联众为“金保厂商”,凭借在人社领域多年的市场积累,在医保信息化市场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单个厂商进行更全的产品线覆盖,意味着标准化程度提高,其毛利率也将因此提升。表 5:2021 年医疗 IT 头部企业客户群(不完全统计)证券简称证券简称成立时间成立时间省份省份客户客户卫宁健康2004 年上海公司服务的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用户达 6,000 余家,其中包括 400 余家三级医院,用户遍布全国除台湾、香港以外的 32 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是同行业客户覆盖最广的公司之一创业慧康1997 年浙江全国客户数量达 7000 多家,先后承担了国家电子发展基金项目等 40 多项国家、省、市级重大技术研发项目,已累计实施近 2 万个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公共卫生项目遍及全国 370 多个区县,为 30 万基层医生提供工作平台,积累约 3 亿份居民健康档案东华软件2001 年北京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20 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中国医学科学院2020 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艾力彼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2020 顶级医院 100 强三大医院权威榜单中,东华医为客户数量均超过三分之一万达信息1995 年上海覆盖全国 30 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 多个地市,1000 多个区县,涉及二、三级医疗机构 200 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 1500 多家,社区(村)卫生室(站)1 万余家,累计为 6 亿多人提供卫生健康和医保服务;在上海地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三甲医院都使用了万达信息的医院信息化系统东软集团1991 年辽宁拥有 600 余家三级医院客户、2,700 余家医疗机构客户,覆盖复旦版2020 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名单中近 70%入选医院。云 HIS 产品覆盖全国 50,000 余家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覆盖 160 多家卫健委客户,其中包含国家卫健委、18 个省级卫健委、44 个地市级卫健委;在新一轮医保平台升级过程中,公司承接的省级医保信息平台数量、省级平台核心经办系统数量、中标项目数量、中标金额均为行业第一,保持市场领军者地位久远银海2008 年四川覆盖 29 个省份、228 个城市、16 万家医疗医药机构,为 7 亿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截止 2021年底,公司已累计参与全国 22 个省份的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其中 10 个省份为核心业务经办系统思创医惠2003 年浙江累计为全国 1600 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信息化建设服务,其中包括 14 家全国 20 强医院、50 家全国百强医院和 7 家港澳医院,176 家大型三甲医院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医疗医疗 IT 行业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行业具有极强的地域性特征。现阶段医疗 IT 行业需求端主要为以公立医院为主的医疗机构和以医保局为主的政府机构,由于招投标各自为政,以及考虑到建后系统的运营维护,“就近”选择合作厂商是常态。根据 CHIMA 调查,医院选择软件系统产品时,“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甚至比“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还要重要。27/41图 23: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资料来源:CHIMA,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头部企业均积极进行全国化布局头部企业均积极进行全国化布局。以卫宁健康和创业慧康为例,两者全国性布局成效显著。卫宁健康 2008 年来自华东地区(主要是上海)的收入占比高达 86.32%,通过积极铺设全国销售服务网络、并购拓展等,2022 年卫宁健康来自华东的收入已降至 44.08%,来自华北地区的收入占比为 40.42%,华南和华中收入占比超过 10%。创业慧康来自华东市场(主要是浙江)的收入占比从 2011 年的 68.55%降至 2022 年的 47.88%。图 24:2022 年卫宁健康营收各区域占比图 25:2022 年创业慧康营收各区域占比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28/41行业集中度提升缓慢,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投资扩大规模。行业集中度提升缓慢,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和投资扩大规模。虽然头部厂商具备规模、技术等优势,在市场规模扩大与行业需求提升的过程中有望最先受益,但大量地县级医疗信息化建设需求爆发导致头部厂商无法覆盖,反而给予地方性小型厂商更多的机会。其次,基于行业整体建设程度低、供需方地位不对等、客户壁垒、区域性等因素,一些中小型 ISV 依然可以凭借区域性、价格优势、客情关系、明星产品牢牢攥取部分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医疗 IT 头部企业短期内较难通过业务内生张力迅速提升市占率,需要通过外延式发展来突破地域性扩张限制,存在一定商誉和无形资产减值风险。例如,卫宁健康借助合并快速做大并完成全国性布局,上市以来成功收购兼并 20 余次,使其收入规模从 2011 年的 1.70 亿元扩张到了 2022 年的 30.93 亿元;创业慧康上市后通过多次并购,市场规模从 2015 年的 4.3亿元扩张至2022年的15.27亿元。2022年卫宁健康商誉为5.96亿元,占净资产的比重为11.62%,首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0.23 亿元;创业慧康商誉为 9.83 亿元,占净资产比重为 21.36%,减值准备较去年大幅提升,共计提 1.11 亿元。表 6:卫宁健康重大收购事件部分统计年份年份交易股权比例交易股权比例201460%北京宇信网景;100%山西导通科技;201551%上海天健;90%浙江万鼎;100%杭州东联;60%天津津微首佳;201690%深圳医点通;51%合肥汉思;70%纳里健康;65.29%钥世圈;25%北京梦天门;好医通部分股权;宇信网景剩余股权20179.04%纳龙科技、15%北京天鹏2019天津津微首佳剩余股权202015%钥世圈202149%重庆卫宁;12.07%慈毅医疗基金;钥匙圈部分股权202249%四川卫宁;37%鼎医信息;沄钥科技部分股权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表 7:创业慧康重大收购事件部分统计年份年份交易股权比例交易股权比例201680%蓝天电脑;80%中拓信息;35%创源环境;12.5%创源环境2017100%博泰服务;医悟空部分股权;49%美诺泰科201851%美诺泰科202351%兰州远腾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巨头瞄准医疗巨头瞄准医疗 IT 赛道,实现强强联合。赛道,实现强强联合。头部医疗 IT 企业背后基本都有国内科技巨头的身影,2018 年以来腾讯、阿里、京东、华为及其关联企业纷纷参投智慧医疗赛道。例如腾讯是东华软件第三大股东,阿里为卫宁健康第三大股东。保险行业巨头中国人保、国寿及平安保险也29/41分别于 2019-2020 年间入股东软医疗、万达信息、久远银海和创业慧康等龙头企业。此外 2022年医疗 IT 行业低估值背景下,国际医疗科技巨头飞利浦溢价入股创业慧康引发行业关注,彰显彰显市场对医疗市场对医疗 IT 赛道的长期战略价值的肯定。赛道的长期战略价值的肯定。飞利浦医疗科技是国际医疗器械领域的三大巨头之一,同时也处于国际医学影像领域的第一梯队,二者联合有望发挥巨大产业协同作用。国外收购兼并事件也不断涌现国外收购兼并事件也不断涌现。微软、谷歌、亚马逊、苹果等科技巨头也加强在医疗 IT 企业的投资,特别是 2021 年 12 月甲骨文收购塞纳创下了近年来收购交易金额的新高,此次两者的强强联合将助力各自在云服务、业务边界拓展上得到提升。云化转型已成医疗 IT 发展的大趋势,卫宁健康、创业慧康等拥有云服务、云源生架构产品的医疗信息化龙头公司预期将在技术转型上充分收益。3.商业模式较差,盈利能力差距大商业模式较差,盈利能力差距大“大行业,小企业大行业,小企业”,医疗,医疗 IT 企业市值普遍较低。企业市值普遍较低。按需求端分析,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空间广阔,存在培养一系列百亿甚至千亿市值医疗 IT 企业的土壤。美国的 Cerner 在摘牌前市值就已超过 1800 亿元,而国内医疗 IT 企业市值普遍较低,且在 2020 年以来遭遇腰斩,近半年估值才开始回升。截至 4 月 18 日,市值最高的为卫宁健康(276 亿),仅修复至历史最高市值(578 亿元)的 48%水平;本报告所列 22 家上市公司中,市值超百亿的公司仅有 7 家。图 26:医疗 IT 公司市值排行(亿元,截至 2023 年 4 月 18 日)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医疗医疗 IT 企业整体营收成长能力较弱企业整体营收成长能力较弱,仅有嘉和美康仅有嘉和美康、卫宁健康两家卫宁健康两家 2017-2021 年营业总收年营业总收入均维持正增长且入均维持正增长且 CAGR 超过超过 20%,CAGR 分别为分别为 26.33%、22.94%。医疗 IT 企业跨界程度不同,有的在本领域纵深发展,如卫宁健康开辟“互联网 医疗健康”领域,最终目的为打造“医、药、险”闭环;有的横向覆盖多个垂直领域信息化,最常见的为数字政务、智慧城市相关,代30/41表企业有东华软件、万达信息、东软集团等;有的向生物医疗行业扩展,例如麦迪斯顿 2019年收购海口玛丽医院切入生殖医疗服务领域。跨界业务影响整体营收表现,因此我们单独观察跨界业务影响整体营收表现,因此我们单独观察医疗医疗 IT 相关营收,发现医疗相关营收,发现医疗 IT 行业营收规模的增长情况其实是较为乐观的,行业营收规模的增长情况其实是较为乐观的,2017-2021 医医疗疗IT 相关营收相关营收 CAGR 超过超过 20%的企业有的企业有 8 家。家。表 8: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营收情况(亿元)证券简称证券简称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19CAGR营业总收入卫宁健康卫宁健康12.0414.3919.0822.6727.5022.94%创业慧康11.5312.9014.8016.3318.9913.29%东华软件72.9084.7188.4991.67108.8410.54%万达信息24.1522.0521.2530.0835.139.82%东软集团71.3171.7183.6676.2287.355.20%达实智能25.7225.2722.0632.1131.645.32%易联众6.267.309.4910.518.718.61%德生科技4.274.604.885.627.4314.85%嘉和美康嘉和美康2.562.564.445.326.5226.33%久远银海6.908.6410.1611.5413.0617.29%健麾信息健麾信息2.332.563.002.874.9020.42%思创医惠11.1212.9515.7414.559.62-3.56%和仁科技2.763.914.414.554.6413.87%荣科科技4.196.277.247.888.1718.17%艾隆科技1.962.392.913.103.8918.69%银江技术19.4224.1320.8021.3820.000.74%麦迪科技2.692.843.333.083.547.11%山大地纬3.174.064.894.956.3819.11%朗玛信息4.124.584.363.754.06-0.37%国新健康1.840.951.302.072.538.29%延华智能11.9111.369.196.608.17-8.99%数字人0.800.741.121.010.841.23%平均值-10.40%医疗医疗 IT 相关营收相关营收卫宁健康卫宁健康12.0414.3919.0822.6727.5022.94%创业慧康创业慧康6.008.3211.7013.6416.9629.66%东华软件9.4811.0113.8114.3116.9915.71%万达信息万达信息7.558.259.9914.8915.7020.08%东软集团16.1516.9617.9014.3415.42-1.151/41达实智能9.159.379.0412.2012.027.07%易联众5.736.708.979.248.329.77%德生科技4.274.604.885.627.4314.85%嘉和美康嘉和美康1.801.863.945.056.4237.42%久远银海久远银海2.553.164.064.775.9623.61%健麾信息健麾信息2.332.563.002.874.9020.42%思创医惠4.135.637.338.654.612.79%和仁科技2.763.744.294.394.4912.94%荣科科技荣科科技1.322.733.784.374.1533.16%艾隆科技1.962.392.913.103.8918.69%银江技术2.723.553.003.343.496.43%麦迪科技2.692.843.232.683.083.44%山大地纬山大地纬0.670.911.162.072.8843.99%朗玛信息2.593.273.352.562.761.60%国新健康1.840.951.302.072.538.29%延华智能2.502.292.561.512.28-2.28%数字人0.800.741.121.010.841.23%平均值-15.03%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1.由于各公司对各项业务的定义及划分有所区别,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仅供参考;2.部分公司个别年份数据缺失,因此参考相近年份的营收占比和毛利率数据,作出合理假设以补足数据,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仅供参考医疗医疗 IT 企业净利润水平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仅有企业净利润水平稳定增长的上市公司仅有 4 家家。2017-2021 年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均为正数且 CAGR 超过 20%的公司仅有创业慧康、久远银海、健麾信息、艾隆科技 4 家;山大地纬、卫宁健康、德生科技、东软集团、和仁科技 2017-2021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正但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麦迪科技、银江技术、东华软件、朗玛信息、数字人 2017-2021 年归母净利润 CAGR 为负值;其余企业在 2017-2021 期间曾亏损。表 9: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归母净利润情况(亿元)证券简称证券简称201720182019202020212017-2019CAGR(%)创业慧康1.632.133.143.324.1326.12%久远银海0.911.191.611.872.1924.55%艾隆科技0.400.510.540.720.9624.43%健麾信息0.550.750.920.961.1820.71%山大地纬0.620.820.780.911.0313.68%卫宁健康2.293.033.984.913.7813.36%德生科技0.580.720.880.720.9212.32%东软集团10.581.100.371.3111.732.612/41和仁科技0.330.400.410.430.351.42%麦迪科技0.510.550.470.350.42-4.82%银江技术1.390.261.501.580.99-8.08%东华软件6.648.065.845.504.60-8.78%朗玛信息0.971.040.660.460.64-10.02%数字人0.250.240.350.290.16-10.87%万达信息3.272.32-13.97-12.920.69-达实智能3.122.17-3.433.15-5.00-易联众0.180.150.110.11-1.09-嘉和美康-0.57-0.650.030.210.50-思创医惠1.301.431.480.94-7.27-荣科科技0.190.200.430.80-4.05-国新健康0.17-1.880.17-2.43-1.76-延华智能0.25-2.860.23-2.720.09-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存在负利润的公司不进行 CAGR 计算盈利能力普遍承压盈利能力普遍承压,盈利水平差距大盈利水平差距大。医疗 IT 为轻资产行业,无大额资本投入,观察扣非销售净利率可大体评估公司主营业务盈利水平。2017-2020 年平均扣非销售净利率超过 20%的仅有 2 家,在 15%-20%之间的有 5 家,10%-15%之间的有 3 家,0-10%的有 4 家,创业慧康是其中唯一一家扣非销售净利率稳增的企业。嘉和美康虽然近五年平均值为负,但 2021 年其扣非净利率较 2020 年有显著提升。表 10: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扣非销售净利率(%)证券简称证券简称20172018201920202021平均值平均值数字人30.7828.5729.8925.3613.8425.69健麾信息20.4427.1127.9930.7522.0225.66艾隆科技17.7418.9917.4520.1722.8419.44创业慧康13.3815.4717.6219.2720.4017.23卫宁健康17.7319.3817.9116.467.7115.84朗玛信息21.0119.9412.7710.8914.1615.75山大地纬15.6316.3314.3015.5113.4115.04久远银海12.4911.4414.3414.6415.5313.69德生科技12.8513.4316.1412.2911.9713.33麦迪科技16.4813.9111.708.389.3411.96和仁科技9.478.927.307.045.847.71银江技术4.115.066.386.393.835.16东华软件4.185.605.514.593.844.7433/41东软集团3.320.16-0.96-1.970.400.19达实智能11.738.71-16.748.90-17.25-0.93荣科科技4.161.515.719.14-43.79-4.65易联众-6.850.88-0.87-0.90-15.74-4.70嘉和美康-22.73-26.23-0.193.946.03-7.83思创医惠9.7610.087.612.15-83.47-10.77延华智能-1.97-28.68-2.84-41.64-1.29-15.28万达信息10.077.31-68.77-45.480.24-19.32国新健康-131.97-192.39-132.91-116.45-74.97-129.74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从目前已披露的从目前已披露的 2022 年年报及业绩预告来看年年报及业绩预告来看,2022 年年医疗医疗 IT 企业业绩普遍较差企业业绩普遍较差。疫情爆发后,医院端投入持续下滑、防疫精力占用、项目进度拖延等因素叠加影响下,医疗 IT 企业业绩增速普遍放缓。尤其是 2022 年,全国疫情大面积反复,Q4 经历感染高峰,影响大部分医疗IT 企业的业绩表现。但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放开但我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放开,社会面逐步走入正轨社会面逐步走入正轨,需求端有望迎来复需求端有望迎来复苏;且苏;且 2022 年医疗年医疗 IT 企业的部分项目收入将递延至企业的部分项目收入将递延至 2023 年确认,预计医疗年确认,预计医疗 IT 企业企业 2023 年年业绩反弹。业绩反弹。表 11:2022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年报、业绩预告及快报情况(截至 2023 年 4 月 18 日)证券简称证券简称业绩预告业绩预告/快报披露日期快报披露日期摘要摘要久远银海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下降 1.7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5.71%创业慧康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下降 19.5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89.68%延华智能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下降 23.3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725.07%山大地纬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下降 28.8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39.95%卫宁健康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12.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71.33%东华软件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8.7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2.76%东软集团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8.37%,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29.23%德生科技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21.9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4.26%达实智能已披露 2022 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13.60%,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同比增长 142.38%思创医惠2023-01-31净利润约-88200 万元-62200 万元易联众2023-01-21净利润约-29000 万元-23000 万元万达信息2023-01-20净利润约-36000 万元-26000 万元荣科科技2023-01-20净利润约-21400 万元-15000 万元国新健康2023-01-20净利润约-8500 万元数字人2023-02-24营收同比下降 14.6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30.85%嘉和美康2023-02-27营收同比增长 6.7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9.57%艾隆科技2020-04-18营收同比增长 22.6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7.12%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34/41医疗医疗 IT 企业商业模式较差企业商业模式较差,毛利率分化严重毛利率分化严重。1)医疗 IT 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医院和卫生管理部门,地位强势,执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和集中采购制度,大多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供应商,且行业竞争者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僧多粥少”导致医疗 IT 行业议价能力偏弱。2)当前医疗 IT 行业的商业模式仍以传统的项目制为主,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即使内容相似的项目,也可能因 IT 基础、客商关系或议价能力的差异,致使订单价格有很大不同。3)由于客户个性化需求大,因此即使是成熟产品仍需要部分定制,软件的模块化和产品化率极大地影响毛利率。4)业务结构不同,硬件集成类业务占比越高,毛利率一般越低。5)同时,不同企业平台化转型进度不一,平台分润、Saas 化转型等盈利模式尚在探索。综上原因综上原因,医疗医疗 IT 行企业毛利率分化严重行企业毛利率分化严重,2021 年行业平均值为年行业平均值为 43.61%。毛利率最高的毛利率最高的为专注临床信息化的麦迪科技为专注临床信息化的麦迪科技,近五年毛利率均在近五年毛利率均在 70%以上以上;卫宁健康卫宁健康、万达信息万达信息、东华软件东华软件、创业惠康、久远银海等老牌综合性创业惠康、久远银海等老牌综合性 ISV 企业的毛利率大多集中在企业的毛利率大多集中在 40%-60%之间。之间。35/41表 12:2017-2021 年医疗 IT 主要上市企业医疗 IT 相关营收对应的毛利率情况(%)证券简称证券简称20172018201920202021麦迪科技73.7274.4873.1175.6073.49数字人66.9173.7268.7564.9060.82艾隆科技54.5059.3656.7058.9759.61久远银海65.0065.3261.0060.6959.52创业慧康53.9354.0955.7357.8455.60山大地纬81.0974.7167.2562.6053.60易联众45.7451.5651.1352.5452.01嘉和美康42.1534.7354.7750.1251.30东华软件51.0050.8551.0951.0051.00卫宁健康52.2752.0051.4254.0846.35德生科技44.7845.3847.4146.3643.17健麾信息63.2460.6858.6959.7242.34万达信息38.5544.5022.8625.0841.63荣科科技57.5352.8748.5950.7039.26东软集团38.2839.7439.8940.1138.36和仁科技48.1747.1145.5342.6435.61银江技术32.7833.5232.8633.8334.29朗玛信息42.2342.8639.0732.3634.00达实智能36.0333.2928.0432.4532.45延华智能34.7223.9531.1827.9830.17国新健康1.75-62.92-25.7114.6813.40思创医惠57.1657.5154.0550.0211.34平均值平均值49.1645.8846.0647.4743.61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1.由于各公司对各项业务的定义及划分有所区别,数据可能存在误差,仅供参考;2.部分公司个别年份数据缺失,因此参考相近年份毛利率数据,作出合理假设以补足数据,与真实情况存在差异,仅供参考头部企业开启商业模式转型的探索。头部企业开启商业模式转型的探索。以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将逐步完成“解决方案模式产品模式平台模式”的转型,积极探索 SaaS 租赁、平台分润等新盈利模式。卫宁健康自 2015 年起积极布局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推动互联网 模式下的医疗健康云服务等创新业务的发展,2022 年升级为“1 X”战略,即基于其统一中台的 WiNEX 系列产品,依托开放互联的卫宁数字健康平台 WinDHP,探索数字化产品、数据服务创新、互联网医院、医药险联动等“X”个应用场景。创业慧康于 2021 年发布“慧康云 2.0”,使公司核心产品的技术和架构基本具备了全面云36/41化的能力;2022 年公司聚合支付、云护理、在线处方流转业务、商保等创新运营业务获得较大增长。医疗医疗 IT 行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行业研发投入水平较高。2021 年非常聚焦医疗信息化赛道的 11 家企业平均研发投入水平为 16.44%,高于 SW 计算机行业平均;从研发投入绝对额来看,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两家具有绝对优势。医疗 IT 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比大多在 30%以上,研发人员费用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医疗 IT 企业采用了无形资产资本化会计政策,尤其是卫宁健康、创业慧康、国新健康 2021 年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超过 40%水平线。图 27:2021 年医疗 IT 企业研发投入情况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重点关注非常聚焦医疗 IT 赛道的企业,包括卫宁健康、创业慧康、易联众、德生科技、嘉和美康、健麾信息、和仁科技、艾隆科技、麦迪科技、国新健康、数字人等,下同图 28:2021 年医疗 IT 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占比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医疗医疗 IT 销售费用率偏高。销售费用率偏高。纯医疗 IT 企业 2021 年平均销售费用率为 12.50%,高于 SW 计算机行业平均。高度竞争的市场格局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销售费用,加大营销力度。纯医疗 IT37/41企业中,卫宁健康 2017-2021 年销售费用 CAGR 最高,达 26%,匹配其市占率第一的地位。图 29:2021 年医疗 IT 企业销售费用情况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项目周期长,医疗项目周期长,医疗 IT 企业现金流状况较差。企业现金流状况较差。客户定制化需求较多,核心业务系统实施周期偏长,部分企业探索平台模式升级以改善交付过程和交付成本。以卫宁健康为例,以前项目从中标到实施交付平均周期一般为 9 个月,2020 年推出中台技术产品 WiNEX 之后交付效率可提升 50%以上。同时,医院、卫生管理部门等作为付款方占据行业主导地位,虽然其信誉良好,但回款周期较长,给医疗 IT 企业现金流承压。图 30:2021 年医疗 IT 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现金收入比情况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三、投资观点三、投资观点:行业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行业复苏可期:行业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行业复苏可期市场较为认可医疗市场较为认可医疗 IT 行业长期发展的想象空间,但忧虑短期政策力度。行业长期发展的想象空间,但忧虑短期政策力度。政策是影响医疗38/41IT 行业短期内最直接的驱动因素。美国带有奖惩属性的 HITECH 政策开启美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强周期;我国 2018 年发布的电子病历评级政策是“以评促建”的开端,叠加互联网医疗、全国统一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等主题,拉动全行业估值上升。疫情期间虽然也有政策出台,但基本上是此前政策的延续或细化,对需求端没有产生最直接的、强烈的刺激。我们认为,近期市场虽然仍没有出现类似于电子病历一样性质的政策,但在我们认为,近期市场虽然仍没有出现类似于电子病历一样性质的政策,但在“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大背景下大背景下,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望提速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望提速。“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 年)等时点清晰的利好政策也将拉动疫后医疗 IT 行业下游需求持续释放。此外,医疗信息化行业蕴含长期增长价值,逐渐将不再依赖政策驱动,其底层逻辑在于全民健康需求与日俱增,医疗信息化将逐步成为医疗机构的内生需求动力。供给端形势较差供给端形势较差,但仍处于变革之中但仍处于变革之中,为市场所诟病的竞争格局为市场所诟病的竞争格局、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业绩兑现等业绩兑现等方面逐步趋好。方面逐步趋好。竞争格局有望趋于优化。竞争格局有望趋于优化。过早先发卡位 地域性导致医疗 IT 行业高度分散,造成产品标准化差、同质化严重、质量不高,行业整体发展迟滞。但参考美国经验,我们认为头部大厂具备技术优势(产品化率高,平台化建设能力强,前沿技术储备丰富)和规模优势(客户资源深厚,整体化建设浪潮下承接大额订单的优势显著),将通过内生发展逐步壮大市场份额;同时也可凭借资金优势,收购兼并区域内中小厂商,外延式扩张突破地域限制。行业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开始向平台化转型开始向平台化转型。医疗 IT 行业仍然以传统的项目制为主,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毛利率分化严重。但以卫宁健康、创业慧康为代表的头部企业上云已成趋势,开启向“解决方案模式产品模式平台模式”的转型,积极探索 SaaS 租赁、平台分润等新盈利模式。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大型医疗 IT 项目建设周期长、难度大,会计准则更改为终验法导致收入确认时点后延;疫情反复耽误工期,业绩不确定性加大。我们认为 2023 年疫情防控放开后,项目实施恢复正常;同时头部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升级大幅缩短产品交付效率,业绩释放有望走向正轨。第三方订单数据是医疗 IT 企业业绩的重要前瞻指标,市场统计 2023Q1 订单数据有所改善,下游需求开始修复。考虑到防控放开 下游需求复苏 部分订单延期确认收入,我们预计 2023 年医疗 IT 板块的业绩基本面有望迎来复苏。综上综上,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此前市场担忧的政策力度不足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此前市场担忧的政策力度不足、商商业模式较差、竞争格局分散、业绩不确定性大等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医疗业模式较差、竞争格局分散、业绩不确定性大等负面因素有望逐步消除,医疗 IT 业绩兑现有业绩兑现有39/41望走向正轨。望走向正轨。2022 年医疗年医疗 IT 板块业绩惨淡,预期板块业绩惨淡,预期 2023 年医疗年医疗 IT 企业业绩回升。企业业绩回升。图 31:医疗 IT 行业 PE TTM(剔除负值)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从估值来看,医疗 IT 行业估值自 2020 年下半年开始深度调整,2022 年 10 月触底反弹,目前已回到历史均值水平,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此轮行情,板块低估值 强政策使医疗 IT 市场表现走强半年之久,但需注意业绩兑现并未真正“靴子落地”,板块行情需要持续性的政策推动 业绩兑现支撑。目前部分龙头公司股价涨幅已经较大,向上弹性不足,回调风险较大。但但我们重申,医疗我们重申,医疗 IT 是目前少有的中长期高景气的行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蕴含长期投资价是目前少有的中长期高景气的行业,行业仍处于成长期,蕴含长期投资价值,无惧短期扰动,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医疗值,无惧短期扰动,建议投资者持续关注医疗 IT 行业的演变。行业的演变。个股层面,从行业供需端及竞争格局分析,我们认为产品线的长度及完整度优势突出或在一些专业细分领域中具有较深护城河的 HIT 企业更具投资价值。综合财务基本面、客户壁垒、产品结构、业务布局等多方考虑,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卫宁健康、创业惠康、嘉和美康、久远银海,相关受益标的为健麾信息、艾隆科技、山大地纬、德生科技、东华软件、东软集团、麦迪科技等。表 13:医疗 IT 行业重点标的盈利预测代码代码证券简称证券简称市值市值(亿元(亿元)2023年预测年预测EPS2024年预测年预测EPS2023年预测年预测PE2024年预测年预测PE300253.SZ卫宁健康279.630.230.3356.4040.04300451.SZ创业慧康146.720.300.3931.4724.34688246.SH嘉和美康66.590.861.2056.0140.14002777.SZ久远银海149.090.690.8952.9541.01资料来源:Wind,长城国瑞证券研究所说明:采取 Wind 一致预测,数据截至 2023 年 4 月 20 日40/41四、四、主要风险主要风险 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医疗 IT 需求释放节奏变缓。市场集中度难以提升,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技术转型与产品开发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财务基本面风险,如收入确认时点不确定、存在潜在的商誉减值损失及坏账损失风险等。
1?|?2023?2?|?2023?1.?1 2.?5 3.?11 4.?15?16?17?18 3?|?2023?1?|?2023?1.?够?2021?封?2021-2025?封?封?割?封?封?研?务?研?2023?Q2 封?2023?务?够?/CDSS?AI?匹?DRGs?2?|?2023?1?务?SPD?告?封?3?|?2023?4?|?2023?5?|?2023?2.?封?覆?匹?割?割?割?SPD?告?6?|?2023?2?l?研?研?覆?模?研?研?l?撑?务?务?封?研?模?封?封?l?告?匹?研?7?|?2023?够?3?l?knowknow-howhow?模?模?封?撑?l?RPARPA?RPA?研?l?HRP 务?8?|?2023?HIS 务?API?封?1.?务?2.?2022?3?3.?2022?300?9?|?2023?务?10?|?2023?11?|?2023?3.?2017?够?封?30?20?研?匹?够?know-how?knowknow-howhow?封?封?20?模?割?12?|?2023?4?够?够?够?模?模?割?割?封?匹?匹?研?HIS?HRP?OA?13?|?2023?封?够?封?研?OA?研?的?割?的?割?封?Spring?Cloud?封?SaaS?割?14?|?2023?15?|?2023?4.?16?|?2023?务?务?务?务?17?|?2023?&?研?研?/?135-2162-2835 18?|?2023?务?割?撑?封?撑?告?割?模?务?割?割?割?2023?19?|?2023?20?|?2023?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 I 目录目录 前 言.1 一、参与调查医院及信息部门基本情况.5 1.1 参与调查医院基本情况.5 1.1.1 参与调查医院行政区域分布.5 1.1.2 参与调查医院级别.9 1.1.3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13 1.1.4 参与调查医院上年度门诊总人次.17 1.1.5 参与调查医院上年度出院总人次.21 1.1.6 参与调查医院上年度总收入.25 1.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情况分析.29 1.2.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29 1.2.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31 1.2.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34 1.2.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毕业学历或学位.38 1.2.5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毕业专业.41 二、信息化组织投入与发展情况.46 2.1 信息化组织.46 2.1.1 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46 2.2 专业技术人员.50 2.2.1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50 2.2.2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54 2.2.3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58 2.3 信息化规划.61 2.3.1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61 2.3.2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64 2.4 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67 2.4.1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67 2.4.2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70 2.4.3 医院信息化投入预算在年度总预算中比例.75 2.4.4 上年度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79 2.5 产品市场.89 2.5.1 当前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89 2.5.2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93 2.5.3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98 2.6 发展动力.102 2.6.1 目前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102 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II 2.6.2 应用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108 2.6.3 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114 2.7 障碍因素.120 2.7.1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主要障碍因素.120 三、基础设施及安全体系建设情况.125 3.1 机房.125 3.1.1 信息机房总面积.125 3.1.2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129 3.2 网络.132 3.2.1 主干网络带宽.132 3.2.2 终端带宽.134 3.2.3 网络交换机数量.138 3.2.4 无线网络部署.141 3.2.5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144 3.2.6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连接方式.148 3.3 计算机终端及外设.151 3.3.1 各类终端数量.151 3.3.2 医院各类打印机数量及分类.171 3.4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187 3.4.1 医院服务器数量及分类.187 3.4.2 医院虚拟化服务器.200 3.4.3 已采用的存储技术.203 3.5 系统与数据备份.207 3.5.1 医院实现数据备份能力.207 3.5.2 医院实现数据恢复能力.210 3.5.3 医院核心信息系统采用的服务器备份方案.214 3.5.4 医院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制定.217 3.5.5 医院开展信息系统故障应急演练情况.220 3.6 安全防护设备.224 3.6.1 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及措施.224 3.6.2 医院终端防护措施.230 3.6.3 服务器及数据库防护措施.234 3.6.4 用户认证方式.237 3.6.5 医院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情况.241 3.6.6 医院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系统数据.244 四、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249 4.1 总体规模.249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 III 4.1.1 各类业务应用终端总数.249 4.1.2 积累的业务数据存储总量.253 4.2 医院管理.257 4.2.1 医院管理与保障信息系统.257 4.2.2 医疗物资、人员管理与财务系统集成.270 4.3 患者服务应用.273 4.3.1 医院患者就诊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273 4.3.2 医院院内自助终端应用服务功能.282 4.3.3 医院患者移动服务系统采用服务方式.287 4.3.4 医院患者移动服务系统实现服务功能.291 4.3.5 互联网医院或互联网诊疗开通情况及实现的服务.298 4.4 临床业务应用.300 4.4.1 医院临床业务信息系统.300 4.4.2 医院门诊医生工作站已应用功能.314 4.4.3 医院住院医生工作站已应用功能.318 4.4.4 医院护理信息系统已应用功能.322 4.4.5 医院在医生工作站中应用的智能化功能.326 4.4.6 医院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情况.330 4.5 办公与网站.334 4.5.1 医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已应用的功能.334 4.5.2 医院互联网网站提供的主要服务.339 4.6 数据二次利用.343 4.6.1 医院在数据二次利用方面开展的工作.343 4.7 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分析.348 4.7.1 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服务.348 4.7.2 医院上年度开展的远程医疗例数.352 4.8 区域协同服务.356 4.8.1 参与区域卫生信息共享情况.356 4.8.2 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应用的功能.360 4.9 系统与数据集成.364 4.9.1 系统集成采用的集成技术方式.364 4.9.2 信息系统集成接口.367 4.9.3 医院患者主索引.371 4.9.4 医生工作站中能够集成展现的医疗数据种类.375 4.9.5 电子病历数据中已实现统一机制下集中化管理的部分.379 五、信息系统运维情况.384 5.1 系统监控.384 2021-2022 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 IV 5.1.1 医院软硬件环境的集中监控.384 5.2 用户服务.387 5.2.1 医院信息系统用户报修服务管理.387 5.2.2 医院用户终端集中管理.391 5.3 故障情况.395 5.3.1 医院核心信息系统发生意外故障情况.395 5.3.2 医院核心信息系统意外故障原因.398 5.4 服务外包.403 5.4.1 医院信息工作外包情况.403 六、新技术及标准应用情况.407 6.1 新技术应用.407 6.1.1 医院新 IT 基础技术应用.407 6.1.2 医院新应用技术及辅助设备应用.412 6.1.3 医院云技术应用.417 6.2 标准应用.420 6.2.1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情况.420 1 前 言 为了全面掌握我国医院信息化工作进展和真实地反映行业信息化未来需求,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CHIMA)于2006年开始,每年组织开展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医疗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基本建设、经费投入、技术应用、应用系统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等内容。调查工作依托CHIMA CIO俱乐部平台组织开展,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千余家二级和三级医院。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医院信息化一线主管。调查内容既包括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情况的客观数据,也包括调查对象对存在问题和发展预判的主观洞见。调查数据来源可靠,方法严谨,内容和观点真实可信,是我国医院信息化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最为长久,内容最为全面,能客观展现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进展与趋势的专业研究报告。多年来,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报告一直作为政府部门开展宏观政策研究和规划制订的循证依据,同时也满足医院和HIT厂商微观层面上,开展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和产品研发等工作要求。本年度调查报告内容分为6个部分,共有30个子报告。关于样本关于样本 本年度调查采用在线公开发布自愿填写方式,问卷填写人绝大部分是医院信息化工作的技术负责人(CIO)。由于本项调查是由非政府学术团体主导,受到人力、财力与时间等资源的限制,并没有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这与世界其它许多国家进行的类似调查在方法学上一致。本年度共收到反馈的调查报告1394份,其中有效答卷1062份。无效答卷定义为下列三类:重复数据,即同一个医院上交了二份以上的答卷;数据无法利用,包含非医院类单位填写问卷,基本信息缺失问卷;部分省份问卷提交踊跃、整体占比过重,影响匹配数据对比。调查报告中所称“参与调查医院”就是指这1062家填写了有效答卷的医院。请注意:1062家医院相互独立,没有重复与关联。但这并不意味着调查问卷中所有问题一定会有1062个合格的回答。没有给出全部合格应答的样本也参与了统计分析,某些应答缺失的情况按照统计学常规的Missing Value进行处理。1062家医院占到全国医院总数的2.91%,样本调查区域覆盖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省以外的31个行政区。按照各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进行分层,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量占34.75%、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占57.06%、经济欠发达地区占10.82%。与上年度数据相比,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样本量占比有所增加,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样本量占比减少。2 按照医院级别分层,三级医院684家,占样本总量的64.41%。三级以下医院为378家,占样本总量的35.59%。三级医院所占比相对较大。报告类型报告类型 每个子报告均围绕一个主题,由摘要、描述及引用三部分组成。摘要部分对该主题给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结论。描述部分报告的主体,依据主题及问卷的不同,给出多个子问题的数据分析结果。通常是先给出调查所得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然后给出按经济发达程度和医院级别的分层统计结果,部分数据还给出了前后2-3年的比较分析结果。数据分析结果的表达采用了文字表述、表格、地域图、饼图、条形图、累计条形图等不同形式。累计条形图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现举例加以说明。下图是报告4.3 患者服务应用中的图4.3.1_1,表示医院的患者就诊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情况,条形的各色块长度表示该系统在医院中应用情况。第一个条形区是门诊收费系统,蓝色块996家全院应用、红色块61家部分应用、绿色块1家计划建设、紫色块4家未列入建设(数字占比,参考图片所对应表格);图表纵向排序是按本题中医院患者就诊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的“全院应用”比率从高到低顺序,比率最高的门诊收费系统排首位,比率最低的院内导航系统排在最后。分层比较分层比较 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医院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均是我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现状之一。报告中普遍按照医院级别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进行了分层统计比较分析。3 分层比较分析有助于读者直观地了解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异,深入认识与理解医院信息系统应用范围与深度、投资规模、IT 新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的发展过程与趋势等。本报告的分层依据为:医院级别:根据原卫生部医院分级标准,医院依其规模、水平,自高向低分为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与其他。报告中将参与调查医院分为三级医院与三级以下医院两层。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参照2021 中国统计年鉴按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各地区划分经济分层。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为经济发达地区,低于平均值 70%的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他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统计后样本数和占总样本数比例如下:经济发达地区 369 家,占34.75%;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606 家,占 57.06%;经济欠发达地区 87 家,占 8.19%。详见表 1。表 1 本年度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分层变化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19-20 年度 20-21 年度 19-20 年度 20-21 年度 19-20 年度 20-21 年度 北京 北京 陜西 陕西 广西 河北 上海 上海 辽宁 安徽 贵州 贵州 天津 江苏 吉林 湖南 云南 广西 江苏 福建 宁夏 辽宁 甘肃 黑龙江 浙江 天津 湖南 四川 甘肃 福建 浙江 海南 江西 广东 广东 河南 河南 山东 重庆 新疆 海南 内蒙古 湖北 四川 宁夏 湖北 山东 河北 新疆 重庆 内蒙古 安徽 西藏 青海 云南 江西 青海 山西 吉林 西藏 山西 黑龙江 注:表中和报告全文中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西藏均为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4 版权申明 本报告是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的调查与研究成果,本报告所有数据、观点、结论的版权均属于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未经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的明确许可,任何人或机构不得以全文或部分形式(包含纸制、电子等)复制或传播。不可断章取义或者增删、曲解本报告内容。本报告及衍生产品的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医院协会信息专业委员会所有。阅读申明 本次调查样本并未严格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调查原始数据来自于主动给予应答的医院,调查医院总量来自于全国医院总数2.91%(参照2021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因此,样本分布存在一定偏态,调查结果仅作为医院信息化发展的参考文献。如读者试图使用本次调查结果推论总体情况时,也只能作为参考使用。对于本报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希望业内同行与广大读者给与批评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改进。参与撰写单位:中国医院杂志社 北京卫生信息技术协会 北京协和医院 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参与撰写人员:主编:王才有、薛万国 统筹:朱丽艳、任莉、李晶晶 编者:(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曹战强、曾可、陈怡帆、冯雨萱、衡反修、贾末、李晶晶、刘海一、刘敏超、任莉、吴欢、徐洪丽、朱丽艳、左惠玲 5 一、参与调查医院及信息部门基本情况 1.1 参与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1.1.1 参与调查医院行政区域分布 摘要 参与本次调查医院样本总量共计 1062 家,占全国医院总数的 2.91%N=36451,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2022年 1月2021 年11 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与 2019-2020度调查样本量 1017 家基本持平,较 2018-2019 年度调查样本量 1909 家减少了 892 家。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样本填报区域相同。样本覆盖 30 个行政区。描述 本次调查中纳入统计的有效回复问卷共计 1062 份。按照医院回复数量查看,回复在 50 家(含 50)以上的医院所在省市级行政区划有 7个,分别为山东省、江西省、吉林省、辽宁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山西省和云南省;回复在 21-50 家的医院所属省市级行政区划共 11 个;20 家以下的的医院所属省市级行政区划 12 个。详细数据见图 1.1.1_1。6 图 1.1.1_1 各行政区划参与医院数量分布 参照2021 中国统计年鉴,按照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各地区划分经济地区分层,高于国家平均水平为经济发达地区,低于平均值 70%的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他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统计,本次调查中经济发达地区的样本量占 34.7569 家,N=1062、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占 57.066 家,N=1062、经济欠发达地区占 8.19 家,N=1062。与上年度数据相比,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样本量占比有所增加,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样本量占比减少。详细数据见图 1.1.1_2 和表 1.1.1_1。7 图 1.1.1_2 参与医院行政区划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1.1_1 参与医院行政区划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经济 数量 构成比 经济 数量 构成比 经济 数量 构成比 发达地区 中等发达地区 欠发达地区 山东 101 9.51%江西 85 8.00%河北 40 3.77%天津 46 4.33%辽宁 83 7.82%黑龙江 22 2.07%广东 46 4.33%吉林 83 7.82%广西 11 1.04%浙江 39 3.67%新疆 77 7.25%贵州 7 0.66%北京 36 3.39%云南 56 5.27%甘肃 7 0.66%江苏 33 3.11%山西 56 5.27%上海 31 2.92%四川 38 3.58%湖北 17 1.60%安徽 37 3.48%重庆 10 0.94%河南 35 3.30%福建 9 0.85%宁夏 14 1.32%内蒙古 1 0.09%湖南 12 1.13%海南 12 1.13%青海 11 1.04%陕西 7 0.66%总计 369 34.756 57.06 8.19%注:表中和报告全文中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均为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从参与医院占该行政区划内医疗机构总数的情况来看,与上年度数据相比,本年度仅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34.754.75%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57.06W.06%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8.19%8.19 212021-20222022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参与调查医院所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分析参与调查医院所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分析 8 天津市参与调查医院所占区域内医疗机构总数比例超过 10%,占比 10.43F 家,N=441;共有 7 个省市或地区参与医院占区域内医疗机构总数比例在 5%,分别是吉林省、江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和北京市。详细数据见图 1.1.1_3 和表 1.1.1_2。图 1.1.1_3 参与医院在区域内医疗机构总数的占比分布 表 1.1.1_2 参与医院占所在区域内医疗机构总数的比例 经济 样本 医院 比例 经济 样本 医院 比例 经济 样本 医院 比例 发达 地区 数量 总数 中等发 达地区 数量 总数 欠发达 地区 数量 总数山东 101 2674 3.78%江西 85 920 9.24%河北 40 2348 1.70%天津 46 441 10.43%辽宁 83 1449 5.73%黑龙江 22 1206 1.82%广东 46 1752 2.63%吉林 83 831 9.99%广西 11 801 1.37%浙江 39 1455 2.68%新疆 77 908 8.48%贵州 7 1448 0.48%9 经济 样本 医院 比例 经济 样本 医院 比例 经济 样本 医院 比例 发达 地区 数量 总数 中等发 达地区 数量 总数 欠发达 地区 数量 总数北京 36 655 5.50%云南 56 1413 3.96%甘肃 7 707 0.99%江苏 33 2040 1.62%山西 56 1436 3.90%上海 31 427 7.26%四川 38 2473 1.54%湖北 17 1148 1.48%安徽 37 1337 2.77%重庆 10 862 1.16%河南 35 2362 1.48%福建 9 708 1.27%宁夏 14 204 6.86%内蒙古 1 798 0.13%湖南 12 1712 0.70%海南 12 276 4.35%青海 11 223 4.93%陕西 7 1258 0.56%注:表中和报告全文中新疆、宁夏、广西、内蒙古均为自治区,分别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1.1.2 参与调查医院级别 摘要 按照参与调查的医院级别划分,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以三级医院为主,占比64.41%,比例比上年有所上升。依据调查医院类别属性进行分析,参与本次调查医院以综合性医院所占比例最高,为 79.55%。描述 参与本次调查医院样本总量共计 1062 家,其中三级医院 684 家,占样本总量的64.41%,三级以下医院(仅含二级医院)有 378 家,占样本总量的 35.59%。详细数据见图 1.1.2_1、表 1.1.2_1。10 图 1.1.2_1 参与调查医院级别分布情况 表 1.1.2_1 参与调查医院级别分布情况 三级医院 医院数量 比例 二级医院 医院数量 比例 三级甲等 492 46.33%二级甲等 307 28.91%三级乙等 84 7.91%二级乙等 31 2.92%三级其他 108 10.17%二级其他 40 3.77%总计 684 64.4178 35.59%本年度样本总量较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三级医院相比去年占比略有提升,由上年的63.13%升至今年的 64.41%;相应的二级医院所占比例比较去年略有下降。详细数据见图 1.1.2_2 和表 1.1.2_2。三级医院三级医院,64.41d.41%二级医院二级医院,35.595.59 212021-20222022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参与调查医院参与调查医院级别分布级别分布 11 图 1.1.2_2 参与调查医院级别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1.1.2_2 参与调查医院级别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三级医院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二级医院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三级甲等 46.33E.62%二级甲等 28.910.88%三级乙等 7.91%9.54%二级乙等 2.92%3.05%三级其他 10.17%7.96%二级其他 3.77%2.95%总计 64.41c.135.596.87%依据参与调查医院所在的行政区域进行分析,参与本次调查的医院数量位居前三位的是山东省、江西省、辽宁省和吉林省(并列第三)。其中三级医院参与调查数量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辽宁省、山东省和吉林省;二级医院参与调查数量位于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山东省。详细数据见表 1.1.2_3。表 1.1.2_3 不同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级别分布情况按行政区域划分 行政区划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总计 2021-2022年度 2019-2020年度 2021-2022年度 2019-2020年度 2021-2022年度 2019-2020年度 山东省 62 62 39 44 101 106 江西省 38 32 47 18 85 50 辽宁省 63 23 20 3 83 26 吉林省 45 3 38 0 83 3 12 行政区划 三级医院 二级医院 总计 2021-2022年度 2019-2020年度 2021-2022年度 2019-2020年度 2021-2022年度 2019-2020年度 新疆 37 23 40 27 77 50 云南省 28 28 28 23 56 51 山西省 22 8 34 14 56 22 广东省 35 57 11 31 46 88 天津市 26 10 20 8 46 18 河北省 13 18 27 53 40 71 浙江省 35 38 4 18 39 56 四川省 31 45 7 10 38 55 安徽省 22 7 15 20 37 27 北京市 32 29 4 3 36 32 河南省 21 30 14 24 35 54 江苏省 32 44 1 6 33 50 上海市 26 12 5 0 31 12 黑龙江省 18 32 4 0 22 32 湖北省 16 22 1 1 17 23 宁夏 10 7 4 6 14 13 海南省 10 12 2 8 12 20 湖南省 10 9 2 3 12 12 青海省 10 10 1 5 11 15 广西 8 10 3 7 11 17 重庆市 9 15 1 7 10 22 福建省 8 21 1 9 9 30 贵州省 4 3 3 3 7 6 甘肃省 6 15 1 21 7 36 陕西省 6 6 1 3 7 9 内蒙古 1 11 0 0 1 11 总计 684 642 378 375 1062 1017 依据调查医院类别属性进行分析,参与本次调查医院以综合性医院所占比例最高,为75.421 家,N=1062;其次是专科医院,占比为 21.85#2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1.1.2_3 和表 1.1.2_4。13 图 1.1.2_3 参与调查医院类别属性分布情况 表 1.1.2_4 参与调查医院类别属性分布情况 调查医院类别 数量 比例N=1062 综合医院 801 75.42%专科医院 232 21.85%其他 29 2.73%1.1.3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 摘要 参与本次调查医院的床位规模大于 500 张床的医院占样本总量的 64.50%,较上年度占比略有下降。其中 2001-5000 张床位规模医院占比有所上升。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床位规模以大于 500 张为主,占样本总量的 64.50h5 家,N=1062,其中 501-1000 张床的占比最高,为 27.97)7 家,N=1062,1001-2000张床的占比 22.50#9 家,N=1062,251-500 张床的医院占比 20.811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1.1.3_1 和表 1.1.3_1。综合医院综合医院,75.42%,75.42%专科医院专科医院,21.85%,21.85%其他其他,2.73%,2.73 212021-20222022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参与调查医院参与调查医院类别属性分布类别属性分布 14 图 1.1.3_1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 表 1.1.3_1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 床位规模(张)数量 比例N=1062 5000 10 0.94001-5000 45 4.24 01-3000 94 8.8501-2000 239 22.50P1-1000 297 27.97%1-500 221 20.81%0 156 14.69%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的床位规模以 1001-2000 张床位规模的医院比例最高,为 33.63#0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的 251-500 张床位规模的医院比例最高,为 41.537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1.1.3_2 和表 1.1.3_2。15 图 1.1.3_2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1.3_2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床位规模(张)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00 10 1.46%0 0.00001-5000 45 6.58%0 0.00 01-3000 94 13.74%0 0.0001-2000 230 33.63%9 2.38P1-1000 210 30.70 23.02%1-500 64 9.367 41.53%0 31 4.535 33.07%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000 张床位数以上在不同经济地区的排序情况是,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最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开放床位数占比最高的在 501-1000 张床位上。详细数据见图 1.1.3_3 和表 1.1.3_3。16 图 1.1.3_3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1.3_3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床位规模(张)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00 4 1.08%5 0.83%1 1.15001-5000 26 7.05 2.64%3 3.45 01-3000 48 13.018 6.27%8 9.2001-2000 99 26.839 19.64! 24.14P1-1000 96 26.022 30.03 21.84%1-500 48 13.012 25.08! 24.14%0 48 13.01 15.51 16.09%本年度同过去年度相比,大于 2000 张床位医院样本占比有所增加,整体分布详细数据见图 1.1.3_4 和表 1.1.3_4。17 图 1.1.3_4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1.1.3_4 参与调查医院床位规模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床位规模(张)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5000 0.94%0.98%0.42001-5000 4.24%3.24%1.99 01-3000 8.85%7.47%5.4501-2000 22.50$.29.65P1-1000 27.972.65).86%1-500 20.81!.44.63%0 14.69%9.93!.01%1.1.4 参与调查医院上年度门诊总人次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门诊总人次数以 10 万-50 万人次居多。门诊总人次数三级医院50 万以上人次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而三级以下医院以 10 万-50 万人次居多。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 10 万-50 万门诊总人次的医院最多,所占比例为 38.145家,N=1062;其次是 50 万-100 万人次,比例为 19.11 3 家,N=1062;位居第三的是 100 万-200 万人次,比例为 11.967 家,N=1062。见图 1.1.4_1 和表1.1.4_1。18 图 1.1.4_1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 表 1.1.4_1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 医院门诊总人次 数量 比例N=1062 300 万 53 4.99 0 万-300 万(含)69 6.500 万-200 万(含)127 11.96P 万-100 万(含)203 19.11 万-50 万(含)405 38.14%5 万-10 万(含)115 10.83%5 万 90 8.47%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年度门诊总人次数的分布有明显差别。三级医院门诊总人次数以10万-200万居多,所占比例之和为72.51I6 家,N=684,其中 10 万-50 万人次占比最多,为 27.780 家,N=684,50 万-100 万人次占比 26.461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门诊总人次数均以 10 万-50 万居多,所占比例为 56.88!5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1.1.4_2 和表 1.1.4_2。19 图 1.1.4_2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1.4_2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医院门诊总人次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300 万 53 7.75%0 0.00 0 万-300 万(含)68 9.94%1 0.260 万-200 万(含)125 18.27%2 0.53P 万-100 万(含)181 26.46 5.82 万-50 万(含)190 27.78!5 56.88%5 万-10 万(含)40 5.85u 19.84%5 万 27 3.95c 16.67%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门诊总人次接近 90%都在 10 万以上,门诊总人次超 50 万医院占比超 6 成,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中在 10 万-50 万,占比均超过 4 成。在门诊总人次 100 万-300 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占比超过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1.1.4_3 和表 1.1.4_3。20 图 1.1.4_3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1.4_3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医院上年度门诊总人次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300 万 38 10.30 2.48%0 0.00 0 万-300 万(含)45 12.20 2.64%8 9.200 万-200 万(含)68 18.43H 7.92 12.64P 万-100 万(含)72 19.519 19.64 13.79 万-50 万(含)106 28.73&0 42.909 44.83%5 万-10 万(含)20 5.42 14.69%6 6.90%5 万 20 5.42Y 9.74 12.64%同过去年度相比,本年度大于 200 万门诊人次医院所占比例较过去年度占比逐年增加。5 万-10 万门诊人次医院占比下降明显。详细数据见图 1.1.4_4 和表 1.1.4_4。21 图 1.1.4_4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1.1.4_4 参与调查医院门诊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医院门诊总人次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200 万 11.49%9.14%6.020 万-200 万(含)11.96.86.58P 万-100 万(含)19.11.67.72 万-50 万(含)38.147.959.55%5 万-10 万(含)10.83.19.50%5 万 8.47%7.18.63%1.1.5 参与调查医院上年度出院总人次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出院总人次数以 1 万-5 万人次居多。大于 5 万出院人次的医院中,三级医院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年度出院总人次以 1 万-5 万人次最多,所占比例为42.09D7家,N=1062;5万-10万、5001-10000、2001-5000出院人次的医院所占比例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1.1.5_1 和表 1.1.5_1。22 图 1.1.5_1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 表 1.1.5_1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 医院出院总人次 数量 比例N=1062 10 万 93 8.76%5 万-10 万 146 13.75%1 万-5 万(含)447 42.09P01-10000(含)143 13.47 01-5000 147 13.84 00 86 8.10%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的出院总人次均在1 万-5 万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 43.8600 家,N=684和 38.897 家,N=378;出院总人次大于5万的医院中,三级医院所占比例为34.51#6家,N=684,而三级以下医院仅占 0.79%3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1.1.5_2 和表 1.1.5_2。23 图 1.1.5_2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1.5_2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医院出院总人次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 万 93 13.60%0 0.00%5 万-10 万 143 20.91%3 0.79%1 万-5 万(含)300 43.867 38.89P01-10000(含)67 9.80v 20.11 01-5000 56 8.19 24.07 00 25 3.65a 16.14%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出院总人次在 5 万以上均超过其他两个地区。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近 50%集中在出院总人次 1 万-5 万人。详细数据见图 1.1.5_3 和表 1.1.5_3.24 图 1.1.5_3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1.5_3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医院出院总人次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 万 59 15.990 4.95%4 4.60%5 万-10 万 74 20.05 9.90 13.79%1 万-5 万(含)121 32.79(5 47.03A 47.13P01-10000(含)43 11.65 14.69 12.64 01-5000 42 11.38 15.84%9 10.34 00 30 8.13F 7.59 11.49%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年度出院总人次同过去年度相比,10 万以上出院人次的医院略增。详细数据见图 1.1.5_4 和表 1.1.5_4。25 图 1.1.5_4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1.1.5_4 参与调查医院出院总人次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医院出院总人次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10 万 8.76%6.88%4.40%5 万-10 万 13.75.34.73%1 万-5 万(含)42.09D.64B.12P01-10000(含)13.47.67.55 01-5000 13.84.37.93 00 8.10%6.10.26%1.1.6 参与调查医院上年度总收入 摘要 在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中,年度总收入在 1 亿-5 亿的医院比例最高,占比为38.51%。三级医院年度总收入在 1 亿元以上的占比 92.55%。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总收入 1 亿-5 亿元的医院所占比例最大,为 38.519 家,N=1062;其次是 2000 万-1 亿的医院,所占比例为 17.425 家,N=1062;位列第三的是年度总收入为 5 亿-10 亿的医院,比例为 14.039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1.1.6_1 和表 1.1.6_1。26 图 1.1.6_1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 表 1.1.6_1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 医院总收入 数量 比例N=1062 50 亿 40 3.770 亿-50 亿(含)46 4.33 亿-30 亿(含)52 4.90 亿-20 亿(含)127 11.96%5 亿-10 亿(含)149 14.03%1 亿-5 亿(含)409 38.51 00 万-1 亿(含)185 17.42 00 万 43 4.05%不知道 11 1.0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与三级以下医院均在年收入 1 亿-5亿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 32.895 家,N=684和 48.684 家,N=378。但年收入 5 亿以上三级医院就明显在各个区间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三级医院的年度总收入位列第二的是 5 亿-10 亿,所占比例为 20.913 家,N=684;位列第三的是 10 亿-20 亿,所占比例为 18.577 家,N=684。详细数据见图 1.1.6_2 和表 1.1.6_2。27 图 1.1.6_2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1.6_2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医院总收入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 亿 40 5.85%0 0.000 亿-50 亿(含)46 6.73%0 0.00 亿-30 亿(含)52 7.60%0 0.00 亿-20 亿(含)127 18.57%0 0.00%5 亿-10 亿(含)143 20.91%6 1.59%1 亿-5 亿(含)225 32.894 48.68 00万-1亿(含)38 5.567 38.89 00 万 6 0.887 9.79%不知道 7 1.02%4 1.06%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的年度总收入均以1亿-5亿为主体,比例分别为29.007家,N=369、44.550家,N=606、36.782家,N=87。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年度总收入第二位是 10 亿-20 亿,比例为 17.89f 家,N=369,第三位是 5 亿-10 亿,比例17.07c 家,N=369。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总收入第二位均是2000 万-1 亿,比例分别为 22.617 家,N=606和 18.39 家,N=87。详细数据见图 1.1.6_3 和表 1.1.6_3。28 图 1.1.6_3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1.6_3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医院总收入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 亿 25 6.78 2.31%1 1.150 亿-50 亿(含)30 8.13 1.98%4 4.60 亿-30 亿(含)31 8.40 2.15%8 9.20 亿-20 亿(含)66 17.89S 8.75%8 9.20%5 亿-10 亿(含)63 17.07u 12.38 12.64%1 亿-5 亿(含)107 29.000 44.552 36.78 00 万-1 亿(含)32 8.677 22.61 18.39 00 万 8 2.17) 4.79%6 6.90%不知道 7 1.90%3 0.50%1 1.15%通过不同年度对比分析,尽管疫情影响,总收入在20亿元以上的医院数量还是有所增加,但在 1 亿-20 亿期间有所减少。详细数据见图 1.1.6_4 和表 1.1.6_4。29 图 1.1.6_4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1.1.6_4 参与调查医院总收入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医院总收入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50 亿 3.77%2.160 亿-50 亿(含)4.33%2.65 亿-30 亿(含)4.90%4.72 亿-20 亿(含)11.96.18%5 亿-10 亿(含)14.03.83%1 亿-5 亿(含)38.51A.69 00 万-1 亿(含)17.42.93 00 万 4.05%3.15%不知道 1.04%0.69%1.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情况分析 1.2.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男性居多,占比超过八成。按照不同级别医院、不同经济状况地区分层,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也均以男性居多。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男性居多,所占比例为 82.961 人,30 N=1062。女性所占比例为 17.041 人,N=1062。详细数据见图 1.2.1_1 和表1.2.1_1。图 1.2.1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情况 表 1.2.1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情况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 数量 比例N=1062 男 881 82.96%女 181 17.0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与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均男性所占比例高,分别为 82.60V5 家,N=684和 83.6016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1.2.1_2 和表 1.2.1_2。图 1.2.1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男男,82.96.96%女女,17.04.04 212021-20222022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 31 表 1.2.1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男 565 82.6016 83.60%女 119 17.40b 16.4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男性比例均超过 80%,分别为 81.5701 人,N=369、84.16Q0 人,N=606、80.46p 人,N=87。详细数据见图 1.2.1_3 和表 1.2.1_3。图 1.2.1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2.1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性别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 息技 术 部 门负责人性别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男 301 81.57Q0 84.16p 80.46%女 68 18.43 15.84 19.54%1.2.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 40-44 岁居多。三级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 40-44 岁为主,而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 35-39 岁为主;不同经济状况地区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均以 40-44 岁为主,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35-39 岁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占比与 40-44 岁的占比相同。32 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 40-44 岁居多,占比 30.7026 人,N=1062;其次是 35-39 岁,占比 24.76&2 人,N=1062;第三是 45-49 岁,占比20.902 人,N=1062。30 岁以下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占比最少,所占比例 0.56%6人,N=1062。详细数据见图 1.2.2_1 和表 1.2.2_1。图 1.2.2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 表 1.2.2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 数量 比例N=1062 55 岁 27 2.54P-54 岁 123 11.58E-49 岁 222 20.90-44 岁 326 30.705-39 岁 262 24.760-34 岁 95 8.950 岁 6 0.5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 40-44 岁居多,占比32.895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35-39岁居多,占比 32.543 家,N=378。40 岁及以上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三级医院比三级以下医院比例高。详细数据见图 1.2.2_2 和表 1.2.2_2。33 图 1.2.2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2.2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5 岁 21 3.07%6 1.59P-54 岁 98 14.33% 6.61E-49 岁 162 23.68 15.87-44 岁 225 32.891 26.725-39 岁 140 20.473 32.540-34 岁 37 5.41X 15.340 岁 1 0.15%5 1.3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均以40-44岁居多,分别占比34.698人,N=369、27.396人,N=606,36.782人,N=87。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 35-39 岁的占比与 40-44 岁的相同。详细数据见图 1.2.2_3 和表 1.2.2_3。34 图 1.2.2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2.2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年龄分布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5 岁 10 2.71 2.81%0 0.00P-54 岁 38 10.30y 13.04%6 6.90E-49 岁 92 24.938 17.82 25.29-44 岁 128 34.696 27.392 36.785-39 岁 79 21.416 27.39 20.690-34 岁 20 5.42g 11.06%8 9.200 岁 2 0.54%3 0.50%1 1.15%1.2.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样本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具有副高职称的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 41.24%。三级医院与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的职称情况具有明显性差异,三级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拥有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按经济状况分层,经济发达地区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以副高级职称为主。同过去年度相比,副高级职称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比例增加。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上以副高职称居多,所占比例为41.24C8 人,N=1062;其次是拥有中级职称的人员,比例为 35.5978 人,35 N=1062;正高级职称占比 6.69q 人,N=1062,而拥有初级职称、无职称人员所占比例也均在 10%以下。由此可见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中高级职称为主体。详细数据见图 1.2.3_1 和表 1.2.3_1。图 1.2.3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 表 1.2.3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 数量 比例N=1062 正高级职称 71 6.69%副高级职称 438 41.24%中级职称 378 35.59%初级职称 81 7.63%无职称 94 8.85%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的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1.2.3_2 和表 1.2.3_2。36 图 1.2.3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2.3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正高级职称 64 9.36%7 1.85%副高级职称 362 52.92v 20.11%中级职称 209 30.569 44.71%初级职称 26 3.80U 14.55%无职称 23 3.36q 18.78%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以副高级职称为主,分别占比55.28 4人,N=369、42.537人,N=87。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以中级职称为主,占比42.24%6 人,N=606。详细数据如图 1.2.3_3 和表 1.2.3_3。37 图 1.2.3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2.3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正高级职称 28 7.595 5.78%8 9.20%副高级职称 204 55.287 32.517 42.53%中级职称 103 27.91%6 42.24 21.84%初级职称 21 5.69Q 8.42%9 10.34%无职称 13 3.52g 11.06 16.09%与过去年度相比,本年度副高级职称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比例增加;其他职称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比例有所下降。详细数据见图 1.2.3_4 和表 1.2.3_4。38 图 1.2.3_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1.2.3_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职称分布情况按年度对比 信息部门负责人职称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正高级职称 6.69%7.28%8.17%副高级职称 41.249.632.32%中级职称 35.598.35A.80%初级职称 7.63%7.18.11%无职称 8.85%7.57%7.60%1.2.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毕业学历或学位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的最高学历/学位以大学本科/学士为主,占比超过六成;三级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拥有硕士和博士学历的人员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不同经济状况地区、不同年度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的最高学历/学位均以大学本科/学士为主。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居多,占比63.75g7 人,N=1062;其次是硕士学历人员,比例为 22.69$1 人,N=1062。详细数据见图 1.2.4_1 和表 1.2.4_1。39 图 1.2.4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情况 表 1.2.4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情况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学历 数量 比例N=1062 博士 41 3.86%硕士 241 22.69%大学本科或学士 677 63.75%大专 96 9.04%中专 7 0.6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均以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占比最高,分别为 57.1691 人,N=684、75.66(6 人,N=378。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学历中,三级医院依次为硕士、博士、大专和中专,三级以下医院依次为大专、硕士、中专和博士。三级医院硕士和博士学历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占比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1.2.4_2 和表 1.2.4_2。图 1.2.4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 按医院级别对比 40 表 1.2.4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 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 最高学历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博士 41 5.99%0 0.00%硕士 229 33.48 3.17%大学本科或学士 391 57.16(6 75.66%大专 23 3.36s 19.31%中专 0 0.00%7 1.85%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占比均超过半数,分别为55.28 4 人,N=369、69.80B3 人,N=606和 57.47P 人,N=87。详细数据见图 1.2.4_3 和表 1.2.4_3。图 1.2.4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2.4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学历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博士 30 8.13%8 1.32%3 3.45%硕士 121 32.790 16.50 22.99%大学本科或学士 204 55.28B3 69.80P 57.47%大专 12 3.25r 11.88 13.79%中专 2 0.54%3 0.50%2 2.30A 近三年的数据显示,最高学历为大学本科或学士学历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比例均超过60%,分别为63.75g7人,N=1062、64.80e9人,N=1017、62.2889人,N=1909。博士学历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比例比较去年有所增加。详细数据见图1.2.4_4 和表 1.2.4_4。图 1.2.4_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按年度对比 表 1.2.4_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按年度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学历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博士 3.86%2.56%2.99%硕士 22.69&.55!.63%大学本科或学士 63.75d.80b.28%大专 9.04%5.80.10%中专 0.66%0.29%1.00%1.2.5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最高学历毕业专业 摘要 参与调查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的毕业专业以计算机及工科专业为主,占比超过六成。不同级别、不同经济状况、不同年度的医院信息技术负责人均以计算机及工科专业毕业的居多。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的毕业专业以计算机及工科专业明显居多,42 所占比例为 68.64r9 人,N=1062;位居第二的是管理类专业,占比 9.23 人,N=1062;临床医学专业位列第三,占比8.85人,N=1062。详细数据见图1.2.5_1和表 1.2.5_1。图 1.2.5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 表 1.2.5_1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专业 数量 比例N=1062 计算机及工科 729 68.64%管理类专业 98 9.23%医学 94 8.85%医学信息学 32 3.01%生物医学工程 23 2.17%公共卫生 15 1.41%图书情报 2 0.19%其他 69 6.50%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中均以计算机及工科专业毕业的比例最高,三级医院的比例比三级以下医院的比例略高。而三级以下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在管理类、医学类和其他类的比例高于三级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1.2.5_2 和表 1.2.5_2。43 图 1.2.5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1.2.5_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计算机及工科 479 70.03%0 66.14%管理类专业 62 9.066 9.52%医学 56 8.198 10.05%医学信息学 21 3.07 2.91%生物医学工程 18 2.63%5 1.32%公共卫生 12 1.75%3 0.79%图书情报 2 0.29%0 0.00%其他 34 4.975 9.26%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计算机及工科专业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占比均超过六成,分别为71.27&3 人,N=369、67.499 人,N=606、65.52W 人,N=87。详细数据见图 1.2.5_3 和表 1.2.5_3。44 图 1.2.5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1.2.5_3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专业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计算机及工科 263 71.279 67.49W 65.52%医学 30 8.13U 9.08%9 10.34%管理类专业 29 7.86b 10.23%7 8.05%生物医学工程 14 3.79%9 1.49%0 0.00%医学信息学 11 2.98 2.97%3 3.45%公共卫生 6 1.63%9 1.49%0 0.00%图书情报 0 0.00%1 0.17%1 1.15%其他 16 4.34C 7.10 11.49%近三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计算机及工科为毕业专业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比例均超过60%,分别为68.64r9人,N=1062、68.53i7人,N=1017、64.7536人,N=1909。不同年度专业分布比例变化不大,其中计算机及工科、管理类、医学类、公共卫生、图书情报专业占比相较去年略增。详细数据见图 1.2.5_4 和表 1.2.5_4。45 图 1.2.5_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按年度对比 表 1.2.5_4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毕业专业按年度对比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专业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计算机及工科 68.64h.53d.75%管理类专业 9.23%9.14%8.28%医学 8.85%7.96.52%医学信息学 3.01%3.05%3.67%生物医学工程 2.17%3.24%2.36%公共卫生 1.41%0.98%1.15%图书情报 0.19%0.10%0.52%其他 6.50%6.98%6.76F 二、信息化组织投入与发展情况 2.1 信息化组织 2.1.1 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的业务以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为主,所占比例为 98.78%,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医务统计和网站及公众号管理的比例均超过半数。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的业务都以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和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为主,三级医院、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在按需少量软件开发的应用、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的业务明显高于各分层中的其他类别医院。描述 参与调查的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以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为主,所占比例为98.7849家,N=1062;其次是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医务统计、网站及公众号管理、远程医疗、按需少量软件开发五项,占比 49%-80%。详细数据见图 2.1.1_1 和表 2.1.1_1。图 2.1.1_1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表 2.1.1_1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数量 比例N=1062 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 1049 98.78%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 826 77.78%医务统计 661 62.24%网站及公众号管理 650 61.21%远程医疗 527 49.62G 按需少量软件开发 525 49.44%有线电视及视频服务 327 30.79%楼宇智能化管理 299 28.15%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 253 23.82%病案管理 182 17.14%图书馆(室)156 14.69%其他 111 10.45%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业务范围主要在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网站及公众号管理;三级以下医院信息部门的业务范围主要在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医务统计。三级医院在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按需少量软件开发的应用、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占比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而三级以下医院在病案管理的工作要明显多于三级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1.1_2 和表 2.1.1._2。图 2.1.1_2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1.1_2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按医院级别对比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4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 682 99.7167 97.09%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 568 83.04%8 68.25%医务统计 421 61.55$0 63.49%网站及公众号管理 432 63.16!8 57.67%远程医疗 338 49.429 50.00%按需少量软件开发 429 62.72 25.40%有线电视及视频服务 207 30.260 31.75%楼宇智能化管理 216 31.58 21.96%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 201 29.39R 13.76%病案管理 93 13.60 23.54%图书馆(室)113 16.52C 11.38%其他 64 9.36G 12.43%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均以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为主,占比均超过 90%,分别为99.4667 人,N=369、98.68Y8 人,N=606、96.55 人,N=87。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按需少量软件开发和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业务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2.1.1_3 和表 2.1.1_3。图 2.1.1_3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1.1_3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按经济地区对比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49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 367 99.46Y8 98.68 96.55%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 297 80.49G3 78.05V 64.37%按需少量软件开发 253 68.56#1 38.12A 47.13%医务统计 233 63.1481 62.87G 54.02%网站及公众号管理 222 60.1676 62.05R 59.77%远程医疗 180 48.7805 50.33B 48.28%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 128 34.694 17.16! 24.14%楼宇智能化管理 103 27.919 27.89 31.03%有线电视及视频服务 102 27.648 32.67 31.03%图书馆(室)65 17.62x 12.87 14.94%病案管理 47 12.745 20.63 11.49%其他 35 9.49f 10.89 11.49%对比上一年度的数据,网站及公众号管理为今年新增选项,占比就超过六成,说明医院信息部门的业务已大部分覆盖此内容。而在远程医疗、有线电视及视频服务、图书馆(室)方面和其他不明确的业务范围有所下降。医务统计的工作量有了明显提升。详细数据见图 2.1.1_4 和表 2.1.1_4。图 2.1.1_4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按年度对比 表 2.1.1_4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按年度对比 50 医院信息技术部门业务范围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 98.78.13%数据分析与信息服务 77.78q.29%医务统计 62.24G.79%网站及公众号管理 61.21%-远程医疗 49.62X.51%按需少量软件开发 49.44H.57%有线电视及视频服务 30.792.25%楼宇智能化管理 28.15.53%信息系统主体软件开发 23.82.08%病案管理 17.14.62%图书馆(室)14.69!.34%其他 10.45.09%2.2 专业技术人员 2.2.1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的平均数量为10.33人,比上年度的10.02人有所增加,说明随着医院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总体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参与调查医院信息技术部门的职工数量在 10 人以下的占比仍超过六成。三级医院的全职职工数量主要为 6-15 人。描述 对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的 1061 个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参与调查的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的平均数量为 10.33 人,比上年度的 10.02 人有所增加。全职职工总人数 0-5 人居多,占样本总量 37.0458 家,N=1061。总体来看,职工数量集中分布在 10 人及以下,占比达 68.33r5 家,N=1061。详细数据见图 2.2.1_1,表 2.2.1_1。51 图 2.2.1_1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 表 2.2.1_1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 全职职工数量 数量 比例N=1061 40 16 1.511-40 31 2.92&-30 25 2.36!-25 47 4.43-20 93 8.77-15 124 11.69%6-10 332 31.29%0-5 393 37.0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的全职职工数量主要为6-15人,比例为53.8868家,N=683,其中数量在6-10人的医院占比36.31$8家,N=683。三级以下医院的全职职工数量绝大多数为 0-10 人,比例为 98.9474 家,N=378,其中数量在 0-5 人的医院占比 76.72)0 家,N=378。三级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的平均数量为 13.69 人,高于总体平均数 10.33 人;三级以下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的平均数量仅为 4.25 人,明显低于总体平均数。详细数据见图 2.2.1_2,表 2.2.1_2。52 图 2.2.1_2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2.1_2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按医院级别对比 全职职工数量 三级医院N=683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40 16 2.34%0 0.001-40 31 4.54%0 0.00&-30 25 3.66%0 0.00!-25 47 6.88%0 0.00-20 93 13.62%0 0.00-15 120 17.57%4 1.06%6-10 248 36.31 22.22%0-5 103 15.08)0 76.7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在6-10人占比最高,为28.535家,N=368,11人以上各区间的比例均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信息技术部门职工数量主要为 0-10人,占比高达78.38G5家,N=606,其中0-5人占比45.385家,N=606。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部门职工人数量以 0-10 人居多,占比 68.96 家,N=87,其中 0-5 人占比 37.933 家,N=87。详细数据见图 2.2.1_3,表 2.2.1_3。53 图 2.2.1_3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2.1_3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全职职工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8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40 12 3.26%4 0.66%0 0.001-40 23 6.25%5 0.83%3 3.45&-30 13 3.53%8 1.32%4 4.60!-25 27 7.34 2.81%3 3.45-20 44 11.96A 6.77%8 9.20-15 59 16.03V 9.24%9 10.34%6-10 105 28.53 0 33.00 31.03%0-5 85 23.105 45.383 37.93%对比上一年度数据,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人数在 16 人以上的比例有所增加,但是少于 5 人的比例亦有所增加。详细数据见图 2.2.1_4,表 2.2.1_4。54 图 2.2.1_4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按年度对比 表 2.2.1_4 信息技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分布按年度对比 信息部门全职职工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40 1.51%1.471-40 2.92%1.47&-30 2.36%2.06!-25 4.43%3.64-20 8.77%7.37-15 11.69.54%6-10 31.293.24%0-5 37.045.20%2.2.2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 摘要 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或学士,比例为 64.23%。三级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硕士学历的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硕士及博士学历的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描述 对参与本次调查医院的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进行分析可见,以大学本科或学士学历为主,比例达到了 64.23v69 人,N=11939。其次是硕士学历,占比 19.38#14人,N=11939。详细数据见图 2.2.2_1,表 2.2.2_1。55 图 2.2.2_1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 表 2.2.2_1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 数量 比例N=11939 博士 152 1.27%硕士 2314 19.38%大学本科或学士 7669 64.23%大专 1558 13.05%中专及以下 246 2.0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与三级以下医院本科或学士学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持平,分别为 64.36f78 人,N=10376、63.401 人,N=1563。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三级医院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分别为 23.25$12人,N=10376、3.45T 人,N=1563。整体可见三级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高学历人员占比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2.2_2,表 2.2.2_2。56 图 2.2.2_2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2.2_2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 三级医院N=10376 三级以下医院N=1563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博士 136 1.31 1.02%硕士 2276 21.948 2.43%大学本科或学士 6678 64.361 63.40%大专 1109 10.69D9 28.73%中专及以下 177 1.71i 4.41%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个不同经济地区医院的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均以大学本科或学士人员占比最高,占比均超过 60%。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以硕士学历居次,比例分别为 25.1429 人,N=6083、17.299 人,N=862。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则以大专学历居次,占比 17.041 人,N=4994。详细数据见图 2.2.2_3,表 2.2.2_3。57 图 2.2.2_3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2.2_3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 经济发达地区 N=6083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4994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62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博士 113 1.86 0.54 1.39%硕士 1529 25.14c6 12.749 17.29%大学本科或学士 3763 61.86364 67.36T2 62.88%大专 575 9.451 17.042 15.31%中专及以下 103 1.696 2.32 3.13%相比上一年度,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硕士学历增长了 3.07%,大专学历有所下降,博士和大学本科或学士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2.2.2_4,表 2.2.2_4。58 图 2.2.2_4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按年度对比 表 2.2.2_4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分布按年度对比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博士 1.27%1.26%硕士 19.38.31%大学本科或学士 64.23d.60%大专 13.05.15%中专及以下 2.06%1.69%2.2.3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 摘要 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以初级和中级职称居多,合计比例达到 69.84%。三级医院中高级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三级以下医院超过三分之一的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无职称,比例远高于三级医院。经济发达地区高级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更高。描述 对参与本次调查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分布进行分析,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主要集中于中级和初级职称,比例分别为37.28D73人,N=11998、32.59907人,N=11998。同时仍有 13.5323 人,N=11998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职称,可见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详细数据见图 2.2.3_1,表 2.2.3_1。59 图 2.2.3_1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 表 2.2.3_1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数量 比例N=11998 正高级职称 317 2.64%副高级职称 1678 13.99%中级职称 4473 37.28%初级职称 3907 32.56%无职称 1623 13.53%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中级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占比 38.5648 人,N=10499。三级以下医院无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最高,占比 34.42Q6 人,N=1499。可见三级以下医院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问题更加严峻。详细数据见图 2.2.3_2,表 2.2.3_2。图 2.2.3_2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按医院级别对比 60 表 2.2.3_2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三级医院N=10499 三级以下医院N=1499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正高级职称 310 2.95%7 0.47%副高级职称 1563 14.895 7.67%中级职称 4048 38.56B5 28.35%初级职称 3471 33.06C6 29.09%无职称 1107 10.54Q6 34.4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高级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初级和中级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接近,合计占比分别为 69.94C49 人,N=6218、69.14408人,N=4929。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初级和中级职称信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人员的合计比例为 73.21b3 人,N=851。详细数据见图 2.2.3_3,表 2.2.3_3。图 2.2.3_3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2.3_3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经济发达地区 N=6218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4929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51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正高级职称 258 4.15P 1.01%9 1.06%副高级职称 1057 17.00R5 10.65 11.28%中级职称 2336 37.5702 36.5635 39.37%初级职称 2013 32.3706 32.58(8 33.84%无职称 554 8.916 19.193 14.45a 对比上一年度,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无职称人员比例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2.2.3_4,表 2.2.3_4。图 2.2.3_4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按年度对比 表 2.2.3_4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按年度对比 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正高级职称 2.64%1.40%副高级职称 13.99.12%中级职称 37.285.24%初级职称 32.569.74%无职称 13.53.49%2.3 信息化规划 2.3.1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摘要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 97.36%制定了部分或整体的信息化发展规划,略低于上年度的 97.73%。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的医院超过半数占比 53.01%,较上一年度的 45.03%有所提高,未制定任何发展规划的不足 3%。三级医院制定了整体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情况明显好于三级以下医院。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已制定整体信息化发展规划超过半数,比例为 53.01V3 家,N=1062;已制定但不全面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医院占比 34.4666 家,N=1062;只制定了一些计划的医院占 9.895 家,N=1062;未制定任何发展规划的占 2.64( 家,62 N=1062。结果显示已有 97.3634 家,N=1062的医院制定了部分或全面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不过仍有近半数的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还不够全面。详细数据见图 2.3.1_1,表2.3.1_1。图 2.3.1_1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表 2.3.1_1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数量 比例N=1062 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 563 53.01%制定了发展规划但不全面 366 34.46%只制定了一些计划 105 9.89%未制定任何发展规划 28 2.6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已经制定整体信息化发展规划的三级医院占比 66.52E5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制定整体信息化规划的医院占比为28.578 家,N=378,三级医院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3.1_2,表2.3.1_2。图 2.3.1_2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63 表 2.3.1_2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 455 66.528 28.57%制定了发展规划但不全面 206 30.120 42.33%只制定了一些计划 20 2.92 22.49%未制定任何发展规划 3 0.44% 6.61%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的比例高于其他两个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的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3.1_3 和表 2.3.1_3。图 2.3.1_3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3.1_3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6218 N=4929 N=851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 239 64.776 45.54H 55.17%制定了发展规划但不全面 103 27.91#9 39.44$ 27.59%只制定了一些计划 22 5.96q 11.72 13.79%未制定任何发展规划 5 1.36 3.30%3 3.45%同前两年相比,本年度医院制定整体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比例明显增加;制定了发展规划但不全面、只制定了一些计划的比例有所降低。详细数据见图 2.3.1_4 和表 2.3.1_4。64 图 2.3.1_4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2.3.1_4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按年度对比 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情况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制定了整体发展规划 53.01E.037.98%制定了发展规划但不全面 34.46B.28D.11%只制定了一些计划 9.89.42.88%未制定任何发展规划 2.64%2.26%3.04%2.3.2 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摘要 87.57%参与调查医院建设基本或部分按照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三级医院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要优于三级以下医院,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信息化规划执行情况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描述 对医院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过半数医院基本按照规划实施,占比 59.89c6 家,N=1062。其次是部分按规划实施,比例为 27.68)4 家,N=1062。基本按照规划实施和部分按照规划实施的医院比例达到了 87.570 家,N=1062。完全按规划实施的医院比例较低,为 8.19 家,N=1062。另有1.60 家,N=1062的医院未按规划执行,详细数据见图 2.3.2_1,表 2.3.2_1。65 图 2.3.2_1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表 2.3.2_1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数量 比例N=1062 完全按规划实施 87 8.19%基本按规划实施 636 59.89%部分按规划实施 294 27.68%未按规划实施 17 1.60%未制定规划 28 2.6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按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三级医院明显好于三级以下医院,三级医院完全按计划实施、基本按信息规划实施的比例分别为9.80g家,N=684、69.01G2 家,N=684,而三级以下医院这两个比例分别为 5.29 家,N=378、43.394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2.3.2_2,表 2.3.2_2。图 2.3.2_2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66 表 2.3.2_2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完全按规划实施 67 9.80 5.29%基本按规划实施 472 69.014 43.39%部分按规划实施 135 19.749 42.06%未按规划实施 7 1.02 2.65%未制定规划 3 0.44% 6.61%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完全按规划实施、基本按规划实施的医院比例均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分别占比 11.92D 家,N=368、70.19%9 家,N=368。整体数据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信息化规划执行情况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3.2_3 和表 2.3.2_3。图 2.3.2_3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3.2_3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67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经济发达地区 N=368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完全按规划实施 44 11.92A 6.77%2 2.30%基本按规划实施 259 70.1932 54.79E 51.72%部分按规划实施 59 15.99 0 33.005 40.23%未按规划实施 2 0.54 2.15%2 2.30%未制定规划 5 1.36 3.30%3 3.45%通过近两年的数据对比分析,本年度完全按规划实施和部分按规划实施的占比有所增加。详细数据见图 2.3.2_4 和表 2.3.2_4。图 2.3.2_4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2.3.2_4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按年度对比 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情况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完全按规划实施 8.19%6.39%基本按规划实施 59.89b.64%部分按规划实施 27.68&.65%未按规划实施 1.60%2.06%未制定规划 2.64%2.26%2.4 医院信息化资金投入 2.4.1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 摘要 68 统计结果显示,有 87.76%的医院每年有信息化建设预算。三级医院有固定信息化建设预算的医院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描述 本次调查显示,每年有信息化建设预算的医院占比为 87.762 家,N=1062,没有信息化建设预算的医院占比为 12.240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4.1_1、表2.4.1_1。图 2.4.1_1 医院信息化预算 表 2.4.1_1 医院信息化预算 医院是否每年有信息化预算 数量 比例N=1062N=1062 是 932 87.76%否 130 12.2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有固定信息化建设预算的医院比例为 96.35e9 家,N=684,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的比例 72.223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2.4.1_2、表 2.4.1_2。是,87.76%否,12.24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信息化预算状况医院信息化预算状况 69 图 2.4.1_2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4.1_2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医院是否每年有信息化预算 三级医院N=684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是 659 96.353 72.22%否 25 3.655 27.78%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年有固定信息化预算的医院占比分别为 96.4856 家,N=369、82.84P2 家,N=606和 85.06t 家,N=87。详细数据见图 2.4.1_3、表 2.4.1_3。图 2.4.1_3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4.1_3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医院是否每年有信息化预算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是 356 96.48P2 82.84t 85.06p 否 13 3.524 17.16 14.94%将本年度调查结果与前两年比较可知,有信息化预算的医院每年增加,2021-2022 年有信息化预算的比例为 87.762 家,N=1062,而 2018-2019 年度有信息化预算的医院只有 66.5370 家,N=1909。详细数据见图 2.4.1_4、表 2.4.1_4。图 2.4.1_4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2.4.1_4 医院信息化预算情况按年度对比 医院是否每年有信息化预算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是 87.76.56f.53%否 12.24.443.47%2.4.2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 摘要 参与本次调查的医院中上年度信息化建设年投入金额主要集中在 200 万-500 万(含),500 万-1000 万(含)及 1000 万-2000 万(含)。所有参与调查的医院平均上年度信息化投入均值为 936.24 万元。三级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平均值为 1310.6 万元,三级以下医院为 260.4 万元。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平均值为 1435.79 万元,经济中等发达医院为 665.23 万元,经济欠发达地区为 700.56 万元。描述 本次调查显示,上年度信息化建设年投入金额在 200 万-500 万(含)的医院占比最大,为 20.53!8 家,N=1062;排第二的为年投入 500 万-1000 万(含)的医院,占比 15.161 家,N=1062;年投入 1000 万-2000 万(含)的医院占比排第三,比例为14.888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4.2_1、表 2.4.2_1。根据区间中值替换法,估算出参与调查医院 2021-2022 年度信息化建设平均投入金 71 额为 936.24 万元,较 2019-2020 年度调查得到的年度信息化建设平均投入金额 774.80 万元增长了 161.44 万元。图 2.4.2_1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 表 2.4.2_1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 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单位:万元,不含楼宇智能化)数量 比例N=1062 5000 21 1.98 00-5000(含)109 10.2600-2000(含)158 14.88P0-1000(含)161 15.16 0-500(含)218 20.530-200(含)136 12.81P-100(含)125 11.77P 124 11.68%不知道 10 0.9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中上年度信息化建设年投入金额在 200 万以上的医院占比均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中的相应占比。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整体年投入金额具有显著差异,三级医院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金额更大。详细数据见图 2.4.2_2、表 2.4.2_2。根据区间中值替换法,估算出三级医院本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金额平均值为 1310.6万元,三级以下医院为 260.4 万元。72 图 2.4.2_2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4.2_2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按医院级别对比 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单位:万元,不含楼宇智能化)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00 21 3.07%0 0.00 00-5000(含)103 15.06%6 1.5900-2000(含)146 21.35 3.17P0-1000(含)142 20.76 5.03 0-500(含)148 21.64p 18.520-200(含)68 9.94h 17.99P-100(含)31 4.53 24.87P 18 2.636 28.04%不知道 7 1.02%3 0.79%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金额在 500 万以上的各个区间比例均高于其他地区相应比例。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金额在 100 万-500 万区间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相应比例。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本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金额在 100 万以下比例高于其他地区相应比例。详细数据见图 2.4.2_3、表 2.4.2_3。根据区间中值替换法,估算出经济发达地区本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金额平均值为1435.79 万元,经济中等发达医院为 665.23 万元,经济欠发达地区为 700.56 万元。73 图 2.4.2_3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4.2_3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按经济地区对比 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单位:万元,不含楼宇智能化)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00 15 4.07%6 0.99%0 0.00 00-5000(含)68 18.434 5.61%7 8.0500-2000(含)75 20.33q 11.72 13.79P0-1000(含)63 17.07 13.70 17.24 0-500(含)67 18.168 22.77 14.940-200(含)28 7.590 16.50%8 9.20P-100(含)27 7.32 14.03 14.94P 23 6.23 13.53 21.84%不知道 3 0.81%7 1.16%0 0.00%对比不同年份调查得到的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情况可以看出,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金额普遍增加,其中在投入在 2000 万-5000 万的医院占比增长量最大,增长比例为 3.48%,而上年度年投入金额在 500 万-1000 万的医院占比下降最多,下降比例为 74 3.62%。详细数据见图 2.4.2_4、表 2.4.2_4。图 2.4.2_4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按年度对比 表 2.4.2_4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按年度对比 上年度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资金(单位:万元,不含楼宇智能化)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5000 1.98%0.98%1.41 00-5000(含)10.26%6.78%5.6100-2000(含)14.88.85%9.69P0-1000(含)15.16.78.99 0-500(含)20.53 .16.120-200(含)12.81.59.87P-100(含)11.77.29.99P 11.68.39 .32%不知道 0.94%1.18%0.00u 2.4.3 医院信息化投入预算在年度总预算中比例 摘要 参与本次调查的医院信息化投入预算在年度总预算中的比例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投入占年度总预算的 0.1%-0.2%的比例最高,为 19.96%;三级医院中在 0.1%-0.2%、0.5%-1%、1%-2%的医院分布较为均匀;经济发达地区医院本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总预算的比例最高集中在 0.5%-1%。描述 对于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在年度总预算中的比例问题,信息化投入占年度总预算的 0.1%-0.2%的比例最高,为 19.96!2 家,N=1062;占年度总预算 5%以上的比例最低,为 3.487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4.3_1、表 2.4.3_1。根据区间中值替换法,估算出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中的平均比例为 0.91%,与 2019-2020 年度一致。图 2.4.3_1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 表 2.4.3_1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数量 比例N=1062 57 3.48%2%-5%(含)53 4.99%1%-2%(含)149 14.03%0.5%-1%(含)165 15.54%0.2%-0.5%(含)122 11.49v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数量 比例N=1062 0.1%-0.2%(含)212 19.96%0.1 2 19.02%不知道 122 11.49%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总预算比例在 0.1%-0.2%、0.5%-1%、1%-2%的医院分布较为均匀,均约为 19%,三级以下医院在 0-0.1%的比例最高,为 29.371 家,N=378,其次为 0.1%-0.2%,为 21.96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2.4.3_2、表 2.4.3_2。根据区间中值替换法,估算出三级医院平均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中的比例为 1.01%,三级以下医院为 0.72%。图 2.4.3_2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4.3_2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 3.95 2.65%2%-5%(含)32 4.68! 5.56%1%-2%(含)126 18.42# 6.08%0.5%-1%(含)130 19.015 9.26%0.2%-0.5%(含)86 12.576 9.52w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0.1%-0.2%(含)129 18.86 21.96%0.1 13.301 29.37%不知道 63 9.21Y 15.61%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总预算的比例最高集中在 0.5%-1%,比例为 21.68 家,N=369,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比例最高集中在 0.1%-0.2%,比例为 22.446 家,N=606,经济欠发达地区在 0-0.1%占比最高,比例为 22.99 家,N=87。详细数据见图 2.4.3_3、表 2.4.3_3。根据区间中值替换法,估算出经济发达地区平均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的比例为 1.01%,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的比例为 0.86%,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例为 0.90%。图 2.4.3_3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4.3_3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 4.07! 3.47%1 1.15%2%-5%(含)12 3.254 5.61%7 8.05%1%-2%(含)74 20.05a 10.07 16.09%0.5%-1%(含)80 21.68t 12.21 12.64x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0.2%-0.5%(含)38 10.30 13.20%4 4.60%0.1%-0.2%(含)61 16.536 22.44 17.24%0.1R 14.090 21.45 22.99%不知道 37 10.03p 11.55 17.24%对比不同年份分析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总预算比例情况可以看出,2021-2022 年度在 0.2%-0.5%(含)和高于 5%稍高于 2019-2020 年度,但或由于 2018-2019 年度未设置不知道选项,近两年的信息化投入在 0.1%以上均低于 2018-2019 年度。详细数据见图 2.4.3_4、表 2.4.3_4。图 2.4.3_4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按年度对比 表 2.4.3_4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年度总预算比例按年度对比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5%3.48%2.75%4.61%2%-5%(含)4.99%5.80%7.33%1%-2%(含)14.03.14.86%0.5%-1%(含)15.54.32.85%0.2%-0.5%(含)11.49.52.55y 上年度信息化投入预算占医院年度总预算的比例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0.1%-0.2%(含)19.96 .45&.03%0.1.02.67%6.76%不知道 11.49%9.34%0.00%2.4.4 上年度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 摘要 医院上年度在信息化建设各类投入占比情况中,硬件类投入比例为 45.33%,软件类投入的比例为 33.69%,服务类投入比例为 12.42%,安全类投入比例为 8.56%。在硬件类投入中,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投入的平均占比最高,达 33.90%;终端设备投入次之,为 30.11%。在软件类投入中,医院用于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投入的平均占比显著高于系统软件投入占比。描述 此题调查了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中各部分所占比例,共包括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系统软件、应用系统、信息技术服务和安全防护硬件、防护软件及安全服务费用八个部分。将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四项合并为硬件投入大类,将系统软件、应用系统两项合并为软件投入大类,信息技术服务为服务投入大类,安全防护硬件、防护软件及安全服务为安全投入大类。2.4.4.1 总体投入比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情况中,45.33%为硬件类投入,33.69%为软件类投入,12.42%为服务类投入,8.56%为安全类投入。详细数据见图 2.4.4.1_1、表 2.4.4.1_1。80 图 2.4.4.1_1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 表 2.4.4.1_1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 上年度在信息化建设中投入分类 比例N=1062 硬件类 45.33%软件类 33.69%服务类 12.42%安全类 8.5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中四类投入在总投入中的占比分布类似。三级以下医院对于硬件类投入比例高于三级医院,而三级医院在软件类和安全类的投入比例略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在服务类的投入比例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2.4.4.1_2、表 2.4.4.1_2。安全类,8.56%服务类,12.42%软件类,33.69%硬件类,45.33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情况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情况 81 图 2.4.4.1_2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4.4.1_2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上年度在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 三级医院 三级以下医院 硬件类 43.36H.90%软件类 35.001.30%服务类 12.48.31%安全类 9.16%7.49%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四类投入在总投入中的占比分布类似。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在硬件类的投入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为 46.73%N=606,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软件类和安全类的投入高于其他两个地区,分别为36.82%N=87和9.53%N=87。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服务类的投入比例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2.4.4.1_3、表 2.4.4.1_3。82 图 2.4.4.1_3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4.4.1_3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上年度在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硬件类 43.71F.73B.44%软件类 34.003.046.82%服务类 13.47.95.22%安全类 8.82%8.27%9.53%对比不同年份调查得到的医院上年度信息化建设投入总体比例可以看出,不同年度都是硬件类投入占比最高,软件类次之,安全类投入最少。近两年各类投入所占比例基本保持一致,硬件类投入占比高于 2019-2020 年度,其余占比较往年有所下降。详细数据见图 2.4.4.1_4、表 2.4.4.1_4。83 图 2.4.4.1_4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按年度对比 表 2.4.4.1_4 医院上年度信息化投入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按年度对比 上年度在信息化建设中各类投入所占比例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硬件类 45.33.33%软件类 33.697.17%服务类 12.42.07%安全类 8.56%9.43%2.4.4.2 硬件类投入分项比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上年度采购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的投入占硬件类设备投入比例最高,达 33.90%N=1062;终端设备的投入占比次之,为 30.11%N=1062;网络设备投入占硬件类设备投入所占比例第三,为 21.54%N=1062,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为今年新加选项,占比最低,为14.46%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4.4.2_1、表 2.4.4.2_1。84 图 2.4.4.2_1 医院上年度硬件类信息化分项投入所占比例 表 2.4.4.2_1 医院上年度硬件类信息化分项投入所占比例 上年度硬件类投入所占比例 比例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 33.90%终端设备 30.11%网络设备 21.54%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14.4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上年度对于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投入在硬件类设备投入中的占比最高,为 34.91%N=684,三级以下医院投入占比最高的是终端设备,为 33.63%N=378;网络设备和机房基础设施投入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2.4.4.2_2、表 2.4.4.2_2。服务器及存储设备,33.90%终端设备,30.11%网络设备,21.54%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14.46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上年度医院上年度硬件硬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 85 图 2.4.4.2_2 医院上年度硬件类信息化分项投入所占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4.4.2_2 医院上年度硬件类信息化分项投入所占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上年度硬件类投入所占比例 三级医院 三级以下医院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 34.912.28%终端设备 27.913.63%网络设备 22.20 .48%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14.99.6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的上年度硬件类设备投入分布比例类似,都是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投入占比最高,比例分别为 33.94%N=369、33.83%N=606和 34.32%N=87,终端设备投入占比次之,机房基础设施投入占比最低,三个地区医院在各类设备投入占比相接近。详细数据见图 2.4.4.2_3、表 2.4.4.2_3。86 图 2.4.4.2_3 医院上年度硬件类信息化分项投入所占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4.4.2_3 医院上年度硬件类信息化分项投入所占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上年度硬件类投入所占比例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 33.943.834.32%终端设备 29.500.321.09%网络设备 21.92!.58.58%机房基础设施(装修、机柜、精密空调等)14.64.28.01%2.4.4.3 软件类投入比例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上年度用于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的投入占软件类投入的比例为 67.15%N=1062,用于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的投入占软件类投入的比例为 32.85%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4.4.3_1、表 2.4.4.3_1。87 图 2.4.4.3_1 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 表 2.4.4.3_1 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 上年度软件类投入所占比例 比例 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67.15%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32.85%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在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的投入占比高于三级以下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比例为 70.96%N=684;三级以下医院在系统软件中的投入比例高于三级医院,比例为 40.56%N=378。详细数据见图 2.4.4.3_2、表 2.4.4.3_2。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32.85%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67.15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 88 图 2.4.4.3_2 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4.4.3_2 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按医院级别对比 上年度软件类投入所占比例 三级医院 三级以下医院 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70.96Y.44%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29.04.56%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用于应用软件的投入比例最高,占比 72.77%N=369;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在系统软件的投入大于其他两个经济地区,占比为 36.17%N=606。详细数据见图 2.4.4.3_3、表 2.4.4.3_3。图 2.4.4.3_3 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89 表 2.4.4.3_3 医院上年度软件类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按经济地区对比 上年度软件类投入所占比例 经 济 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应用软件(直接服务于医院各类业务的软件)72.77c.83e.94%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集成中间件等基础类软件)27.236.174.06%2.5 产品市场 2.5.1 当前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摘要 对于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受访者认为 50%以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经济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对产品的灵活性、易用性、功能先进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产品标准依从性的要求更高。描述 本次调查显示,在对医院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问题的回答中,认为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的比例最高,达到 65.82i9 家,N=1062;排在第二位的问题是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比例为 64.03h0家,N=1062;排在第三位的问题是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比例为 56.31Y8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5.1_1,表 2.5.1_1。图 2.5.1_1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90 表 2.5.1_1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量 比例N=1062 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699 65.82%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 680 64.03%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 598 56.31%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 430 40.49%产品的功能落后,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419 39.45%产品的稳定性不够,运行风险较大 346 32.58%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299 28.15%其他 28 2.64%不存在问题 20 1.8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认为三大主要问题都是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三级医院的比例均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说明三级医院对软件产品质量提升的需求更加旺盛。详见图 2.5.1_2、表 2.5.1_2.图 2.5.1_2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医院级别对比 91 表 2.5.1_2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465 67.98#4 61.90%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 474 69.30 6 54.50%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 415 60.673 48.41%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 300 43.860 34.39%产品的功能落后,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282 41.237 36.24%产品的稳定性不够,运行风险较大 231 33.775 30.42%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207 30.26 24.34%其他 8 1.17 5.29%不存在问题 6 0.88 3.7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对产品的灵活性、易用性、功能先进性和稳定性要求更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产品标准依从性的要求更高。详细数据见图 2.5.1_3、表 2.5.1_3.图 2.5.1_3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经济地区对比 92 表 2.5.1_3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家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家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248 67.2198 65.68S 60.92%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 254 68.8379 62.54G 54.02%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 216 58.5429 54.29S 60.92%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 167 45.267 37.466 41.38%产品的功能落后,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146 39.57$1 39.772 36.78%产品的稳定性不够,运行风险较大 126 34.154 32.01& 29.89%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94 25.475 28.880 34.48%其他 9 2.44 2.97%1 1.15%不存在问题 6 1.63 2.15%1 1.15%将本年度参与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数据与 2019-2020 年度以及 2018-2019 年度的调查数据对比。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2021-2022 年的主要问题仍集中在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比例略有下降。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由 2018-2019 年度的第一位下降到第三位。2021-2022 年度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这一因素,比例为 40.49%,占比达到第四位,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各医院对软件市场产品的考核点之一。详细数据见表 2.5.1_4、图 2.5.1_4。93 图 2.5.1_4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年度对比 表 2.5.1_4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按年度对比 信息化应用软件市场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产品的灵活性不够,难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要 65.82q.68U.11%产品没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易用性不佳 64.03c.62I.55%产品标准依从性差,集成困难 56.31X.51.35%产品的安全性不够,信息安全风险大 40.49%-产品的功能落后,跟不上需求的发展 39.45.81%-产品的稳定性不够,运行风险较大 32.584.41(.44%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已经过时,跟不上技术的发展 28.150.09%.72%其他 2.64%5.31.56%不存在问题 1.88%2.26%-2.5.2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摘要 本年度调查结果显示,医院在选择软件系统产品时最看重的因素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以及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 94 度。不同医院等级和不同经济发展地区各因素占比略有不同。描述 在本年度调查中,医院在选择软件系统产品时看重因素中最多的是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比例 96.2322 家,N=1062;其次是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比例为 96.1421 家,N=1062;第三是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比例为 86.539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5.2_1、表 2.5.2_1。图 2.5.2_1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表 2.5.2_1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数量 比例N=1062 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 1022 96.23%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 1021 96.14%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 919 86.53%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 758 71.37%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 738 69.49%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 531 50.00%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 321 30.23%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在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比例分布大致相同。其中前五个主要影响因素三级医院的关注程度均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与三级医院对比,三级以下医院对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以及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的选项更为看重。详细数据见图 2.5.2_2、表 2.5.2_2。95 图 2.5.2_2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5.2_2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医院级别对比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 659 96.3563 96.03%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 660 96.4961 95.50%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 594 86.8425 85.98%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 500 73.10%8 68.25%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 490 71.64$8 65.61%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 315 46.05!6 57.14%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 202 29.539 31.48%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对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以及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的关注度略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对于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和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的选择比例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和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的选择比例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2.5.2_3、表 2.5.2_3。96 图 2.5.2_3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5.2_3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经济地区对比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 351 95.12X9 97.19 94.25%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 359 97.29X0 95.71 94.25%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 325 88.08Q6 85.15x 89.66%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 247 66.94D9 74.09b 71.26%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 263 71.27A2 67.99c 72.41%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 181 49.0510 51.16 45.98%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 119 32.254 28.71( 32.18%在所有医院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中,被投票最多的是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占比96.2322 家,N=1062。在1022 票中按照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有 136 票,排在第二位的有 231 票,第三位的有 328 票,第四至第五位的票数分别为243 票和 84 票。选票第二多的是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占比 96.1421 家,N=1062。按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 617 票,排在第二位的 175 票,排在第三位的106 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为 73 和 50 票。详细数据见图 2.5.2_4、表 2.5.2_4。97 图 2.5.2_4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表 2.5.2_4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比例N=1062 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 136 231 328 243 84 96.23%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 617 175 106 73 50 96.14%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 170 401 134 115 99 86.53%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 86 124 220 151 177 71.37%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 38 80 143 219 258 69.49%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 10 27 87 166 241 50.00%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 5 24 44 95 153 30.23%将本年度调查数据与 2019-2020 年度以及 2018-2019 年度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医院选择软件系统产品主要看重的因素都是集中于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其中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由 2019-2020 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比例略有上升。详细数据见表 2.5.2_5、图2.5.2_5。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96.14.53q.37.23P.00i.490.23 图 2.5.2_5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年度对比 表 2.5.2_5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按年度对比 选择软件系统产品看重的因素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厂商的服务能力或有本地服务机构 96.23.89.41%产品本身的功能及设计 96.14.97P.39%产品的标准依从度与开放程度 86.53.22p.14%厂商的知名度及实力 71.37p.80X.56%厂家有大量成功案例 69.49g.85b.23%厂家的报价和付款方式 50.00R.026.77%与厂家曾经有过合作经历 30.230.48(.39%其他 0.00%0.79%4.92%2.5.3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摘要 参与调查的医院中约 90%的医院都通过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了解医院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其次是来自同行推荐和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三级以下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认为同行推荐为主要渠道。描述 99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最主要的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是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比例为 87.570 家,N=1062;其次是同行推荐,比例为 80.323 家,N=1062;第三是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比例为 63.56g5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2.5.3_1、表 2.5.3_1。图 2.5.3_1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表 2.5.3_1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数量 比例N=1062 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 930 87.57%同行推荐 853 80.32%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 675 63.56%行业技术类媒体及期刊 577 54.33%医院管理类媒体及期刊 499 46.99%网络搜索或公司网站 318 29.94%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294 27.68%其他 14 1.32%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认为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是最主要的信息获取渠道,比例为 92.84c5 家,N=684;第二位是同行推荐,比例是81.14U5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认为同行推荐为主要渠道,比例为 78.84)8家,N=378,第二位是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比例是 78.04)5 家,N=378。另外,100 三级医院获取信息的各种渠道比例均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5.3_2、表 2.5.3_2。图 2.5.3_2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5.3_2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按医院级别对比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 635 92.84)5 78.04%同行推荐 555 81.14)8 78.84%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 435 63.60$0 63.49%行业技术类媒体及期刊 412 60.235 43.65%医院管理类媒体及期刊 349 51.020 39.68%网络搜索或公司网站 208 30.410 29.10%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205 29.97 23.54%其他 6 0.88%8 2.1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在了解供应商信息渠道上都是以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为主要途径,比例分别为 91.3337 家,N=369、85.97R1 家,N=606;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同行推荐为主要途径,比例为83.91s 家,N=87。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在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途径上相差较大。详细数据请见图 2.5.3_3、表 2.5.3_3。101 图 2.5.3_3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5.3_3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按经济地区对比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 337 91.33R1 85.97r 82.76%同行推荐 305 82.66G5 78.38s 83.91%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 231 62.6080 62.71d 73.56%行业技术类媒体及期刊 212 57.4523 53.30B 48.28%医院管理类媒体及期刊 191 51.761 44.727 42.53%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118 31.982 25.08$ 27.59%网络搜索或公司网站 114 30.890 29.70$ 27.59%其他 4 1.08 1.65%0 0.00%对比上一年度调查得到的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数据可以看出,不同年度了解供应商渠道的方式排序一致,主要方式都是以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的方式为主,或由于疫情影响,比例略有下降。其中,近两年了解供应商的不同渠道所占比例基本保持一致。详细数据见图 2.5.3_4、表 2.5.3_4。102 图 2.5.3_4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按年度对比 表 2.5.3_4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按年度对比 医院了解信息化产品供应商信息的渠道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行业大型会议及展览 87.57.36%同行推荐 80.32.04%厂家的电话拜访或上门拜访 63.56f.27%行业技术类媒体及期刊 54.33R.90%医院管理类媒体及期刊 46.99G.20%网络搜索或公司网站 29.941.37%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 27.68(.52%其他 1.32%2.16%2.6 发展动力 2.6.1 目前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摘要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是调查认为信息系统对医院最大的帮助,四个问题的占比均超过 75%。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整体认识相似,在不同问题上略有差异。描述 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认为信息系统对医院的帮助情况可从图中明显看出,103 95.5715 家,N=1062的医院认为信息系统可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89.743 家,N=1062的医院认为信息系统能够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89.086 家,N=1062的医院认为信息系统可以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77.786 家,N=1062的医院认为信息系统可以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详细数据见图 2.6.1_1、表 2.6.1_1。图 2.6.1_1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表 2.6.1_1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数量 比例N=1062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1015 95.57%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953 89.74%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946 89.08%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826 77.78%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401 37.76%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329 30.98%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249 23.45%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222 20.90%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219 20.62%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62 5.84%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59 5.56%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29 2.73%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最关注的前四个问题中,三级医院相比三级以下医院更关注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以及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三级以下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更关注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以及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 104 疗行为。除此以外的其它因素分析可见,三级医院相比三级以下医院更关注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支持医院科研创新。三级以下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更关注支撑医疗保险需求;降低病人医疗费用;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以及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详细数据见图 2.6.1_2、表 2.6.1_2。图 2.6.1_2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6.1_2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651 95.1864 96.30%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613 89.6240 89.95%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624 91.2322 85.19%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538 78.65(8 76.19%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279 40.792 32.28%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221 32.318 28.57%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141 20.618 28.57%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129 18.86 24.60%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123 17.98 25.40%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37 5.41% 6.61%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49 7.16 2.65%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15 2.19 3.705 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选择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和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的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选择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和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的比例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2.6.1_3、表 2.6.1_3。图 2.6.1_3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6.1_3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356 96.48W9 95.54 91.95%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330 89.43T5 89.93x 89.66%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334 90.51S6 88.45v 87.36%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295 79.95F6 76.90e 74.71%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140 37.94#0 37.951 35.63%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01 27.376 32.342 36.78%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84 22.760 23.10% 28.74%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81 21.952 20.13 21.84%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62 16.800 23.10 19.546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25 6.782 5.28%5 5.75%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29 7.86$ 3.96%6 6.90%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8 2.17 3.30%1 1.15%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对医院信息系统帮助程度不同发表了看法,根据优先级排序不同对选择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最关心的问题进行前 5 位排名。排在第一位的为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共有 1015 票。在 1015 票中按照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有 765票,排在第二位的有 102 票,第三位的有 83 票,第四至第五位的票数分别为 40 票和 25票。排在第二位的为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有 953 票。按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 88 票,排在第二位的 253 票,排在第三位的 459 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为 93 和60 票。详细数据见图 2.6.1_4、表 2.6.1_4。图 2.6.1_4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表 2.6.1_4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支持医院科研创新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支撑医疗保险需求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情况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95.57w.78.74.080.987.76%5.56 .62%2.73 .90%5.84#.457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比例N=1062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765 102 83 40 25 95.57%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88 253 459 93 60 89.74%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63 129 226 471 57 89.08%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77 476 119 100 54 77.78%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14 15 38 107 227 37.76%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1 13 35 53 217 30.98%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10 23 23 65 128 23.45%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12 16 33 47 114 20.90%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20 31 28 51 89 20.62%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0 2 7 18 35 5.84%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1 1 6 12 39 5.56%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1 1 5 5 17 2.73%将本年度调查数据与 2019-2020 年度以及 2018-2019 年度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医院认为信息系统帮助主要在于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和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2018-2019 年度排在第三位的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比例大幅下降,同时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和支撑医疗保险需求的选择比例也大幅下降。详细数据见表 2.6.1_5、图 2.6.1_5。图 2.6.1_5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年度对比 表 2.6.1_5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按年度对比 108 信息系统对医院帮助情况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95.57.79.99%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89.74.27%-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89.08.61s.76%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77.78.14.37%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37.766.48v.38%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30.986.872.01%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23.45#.60H.72%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20.90.11&.72%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20.62.117.72%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5.84%4.72%-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5.56%7.28%-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2.73%4.03%8.80%2.6.2 应用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摘要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是人们公认的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四个问题的占比均超过 80%。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经济发展地区整体认识相似,在不同问题上略有差异。描述 对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整体状况分析发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和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的占比最高,分别占95.4814家,N=1062和91.714家,N=1062。排在第三位的是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占比 89.743 家,N=1062。占比超过半数的还包括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占比 83.244 家,N=1062。这也体现了各医院对于利用信息技术在保障医疗、服务管理和患者方面认识的一致性。详细数据见图 2.6.2_1,表 2.6.2_1。109 图 2.6.2_1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表 2.6.2_1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数量 比例N=1062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1014 95.48%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974 91.71%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953 89.74%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884 83.24%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467 43.97%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409 38.51%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143 13.47%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134 12.62%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126 11.86%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104 9.79%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54 5.08%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48 4.52%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最关注的前四个问题中,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以及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三级以下医院比例略高于三级医院;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这两个因素三级医院比例高于三级以下医院。除此以外的其它因素分析可见,三级医院相比三级以下医院更关注提升医院竞争力和支持医院科研创新,而三级以下医院相比三级医院更明显关注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支撑医疗保险需求。详细数据见图 2.6.2_2、表2.6.2_2。110 图 2.6.2_2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6.2_2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653 95.4761 95.50%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626 91.5248 92.06%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635 92.8418 84.13%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574 83.9210 82.01%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298 43.579 44.71%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282 41.237 33.60%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83 12.13 15.87%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62 9.06r 19.05%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67 9.80Y 15.61%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80 11.70$ 6.35%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32 4.68 5.82%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28 4.09 5.29%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选择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和支持医院科研创新的关注度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对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医院 111 的市场竞争力以及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的关注度高于其他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2.6.2_3、表 2.6.2_3。图 2.6.2_3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6.2_3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357 96.75W5 94.88 94.25%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344 93.22U4 91.42v 87.36%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334 90.51T4 89.77u 86.21%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321 86.99I5 81.68h 78.16%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162 43.90&3 43.40B 48.28%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35 36.59#4 38.61 45.98%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56 15.18w 12.71 11.49%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32 8.67 13.70 21.84%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33 8.94 14.03%8 9.20%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51 13.82H 7.92%5 5.752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12 3.257 6.11%5 5.75%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8 2.175 5.78%5 5.75%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对应用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发表了看法,在所有医院目前采用信息技术主要解决的问题中,被投票最多的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占比95.4814 家,N=1062。在 1014 票中按照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有 713 票,排在第二位的有 131 票,第三位的有 107 票,第四至第五位的票数分别为 44 票和 19 票。选票第二多的是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占比 91.714 家,N=1062。按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 115 票,排在第二位的 241 票,排在第三位的 462 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为 105 和 51 票。详细数据见图 2.6.2_4、表 2.6.2_4。图 2.6.2_4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表 2.6.2_4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比例N=1062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713 131 107 44 19 95.48%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115 241 462 105 51 91.71%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78 139 190 472 74 89.74%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支持医院科研创新支撑医疗保险需求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应用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应用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95.48.24.71.748.51C.97%9.79.86%4.52.47%5.08.623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比例N=1062 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95 474 137 123 55 83.24%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13 28 49 114 263 43.97%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15 12 48 75 259 38.51%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11 8 14 27 83 13.47%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5 6 17 27 79 12.62%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13 9 18 27 59 11.86%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1 8 9 21 65 9.79%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2 4 5 15 28 5.08%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1 2 6 12 27 4.52%将本年度调查数据与之前两年的调查数据对比发现,医院认为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于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和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与 2018-2019 年相比,当时排在第三位的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和支撑医疗保险需求的选择比例均大幅下降。详细数据见表 2.6.2_5、图 2.6.2_5。图 2.6.2_5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年度对比 114 表 2.6.2_5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按年度对比 信息技术最应解决的问题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95.48.10.56%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 91.71.38%-改善就医体验,提高病人满意度 89.74.02v.32%减少医疗差错,保障医疗安全 83.24.37.36%支持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 43.97C.56.18%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38.51A.896.46%满足医政部门及相关法规要求 13.47.47!.48%满足政府数据报送要求 12.62.086.09%支撑医疗保险需求 11.86.98%.30%支持医院科研创新 9.79%9.05%-助力疫情防控,控制院内感染 5.08%4.23%-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 4.52%6.88.25%2.6.3 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 摘要 对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的调研结果显示,不管从整体还是从不同等级医院或者不同经济状况分层上,医疗机构都认为电子病历集成系统排在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位置,其次为医疗质量监管和临床辅助决策。描述 在本年度共计 1062 份有效问卷中,最受医院重视的信息系统是电子病历集成系统,比例为 86.165 家,N=1062。医疗质量监管、临床辅助决策、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和患者服务分别为第二到第五位,比例依次为 71.28u7 家,N=1062、65.16i2 家,N=1062、57.82a4 家,N=1062和 46.42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2.6.3_1,表 2.6.3_1。115 图 2.6.3_1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 表 2.6.3_1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 信息系统 数量 比例N=1062 电子病历集成 915 86.16%医疗质量监管 757 71.28%临床辅助决策 692 65.16%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614 57.82%患者服务 493 46.42%临床专科信息系统 377 35.50%管理辅助决策与 BI 349 32.86%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315 29.66%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295 27.78%互联网医疗 205 19.30%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190 17.89%远程医学 54 5.08%个人健康管理 54 5.0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中最受重视的信息系统是电子病历集成,比例为 84.65W9 家,N=684;其次为医疗质量监管系统,比例为 70.18H0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最受重视的信息系统也是电子病历集成系统,比例为 116 88.8936 家,N=378;其次为医疗质量监管系统,比例为 73.287 家,N=378。三级医院对大数据建设与应用、管理辅助决策与BI、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的关注度明显超过三级以下医院,三级以下医院对临床辅助决策和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系统的关注度明显超过三级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6.3_2,表 2.6.3_2。图 2.6.3_2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6.3_2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系统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电子病历集成 579 84.6536 88.89%医疗质量监管 480 70.187 73.28%临床辅助决策 416 60.826 73.02%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425 62.139 50.00%患者服务 332 48.541 42.59%临床专科信息系统 231 33.776 38.62%管理辅助决策与 BI 263 38.45 22.75%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187 27.348 33.86%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158 23.107 36.24%互联网医疗 143 20.91b 16.40%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144 21.05F 12.177 信息系统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远程医学 29 4.24% 6.61%个人健康管理 33 4.82! 5.56%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经济地区医院对排名前五的信息系统建设重视度排名一致,分别为电子病历集成、医疗质量监管、临床辅助决策、大数据建设与应用和患者服务。但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对电子病历集成和临床辅助决策的关注度明显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对管理辅助决策与 BI、医疗保险支付改革、互联网医疗和远程医学的关注度高于其他两个经济地区的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2.6.3_3,表 2.6.3_3。图 2.6.3_3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6.3_3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系统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电子病历集成 311 84.28S2 87.79r 82.76%医疗质量监管 264 71.54C6 71.95W 65.52%临床辅助决策 223 60.43A6 68.65S 60.92%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233 63.1431 54.62P 57.478 信息系统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患者服务 191 51.76&0 42.90B 48.28%临床专科信息系统 128 34.693 36.80& 29.89%管理辅助决策与 BI 121 32.797 32.511 35.63%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91 24.669 31.195 40.23%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92 24.931 29.87 25.29%互联网医疗 76 20.605 17.33$ 27.59%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79 21.41 16.17 14.94%远程医学 14 3.791 5.12%9 10.34%个人健康管理 22 5.961 5.12%1 1.15%本年度参与调查的医院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发表了看法,在所有医院选择的因素中,电子病历集成占比最高,达到 86.165 家,N=1062。在 915 票中按照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有 719 票,排在第二位的有 104 票,第三位的有 36 票,第四至第五位的票数分别为 33 票和 23 票。选票第二多的是医疗质量监管,占比 71.28u7 家,N=1062。按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 74 票,排在第二位的 189 票,排在第三位的194 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为 203 和 97 票。详细数据见图 2.6.3_4,表 2.6.3_4。图 2.6.3_4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个人健康管理远程医学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互联网医疗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医疗保险支付改革管理辅助决策与BI临床专科信息系统患者服务大数据建设与应用临床辅助决策医疗质量监管电子病历集成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86.16e.16.78q.28W.82.89F.422.86).66.30%5.08%5.085.509 表 2.6.3_4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信息系统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比例N=1062 电子病历集成 719 104 36 33 23 86.16%医疗质量监管 74 189 194 203 97 71.28%临床辅助决策 56 322 127 87 100 65.16%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78 110 133 130 163 57.82%患者服务 39 84 123 130 117 46.42%临床专科信息系统 20 54 102 111 90 35.50%管理辅助决策与 BI 12 42 66 105 124 32.86%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29 38 63 77 108 29.66%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10 65 130 47 43 27.78%互联网医疗 7 22 33 43 100 19.30%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15 28 43 59 45 17.89%远程医学 3 2 7 20 22 5.08%个人健康管理 0 2 5 17 30 5.08%将本年度调查数据与 2019-2020 年度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年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医院普遍认为电子病历集成系统排在信息系统建设的首要位置。与 2019-2020年度相比,选择电子病历集成、患者服务、临床专科信息系统、管理辅助决策与BI、医疗保险支付改革的比例小幅提高。详细数据见表 2.6.3_5、图 2.6.3_5。图 2.6.3_5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按年度对比 120 表 2.6.3_5 医院信息系统建设重要程度按年度对比 信息系统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电子病历集成 86.16.14%医疗质量监管 71.28t.53%临床辅助决策 65.16f.47%大数据建设与应用 57.82X.01%患者服务 46.42D.05%临床专科信息系统 35.501.56%管理辅助决策与 BI 32.86).40%医疗保险支付改革 29.66.03%医学影像人工智能 27.78).99%互联网医疗 19.30$.48%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17.89.96%个人健康管理 5.08%6.10%远程医学 5.08%7.28%2.7 障碍因素 2.7.1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主要障碍因素 摘要 在对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影响信息化建设最主要的四大障碍分别为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和医院重视程度不足。描述 从本次调查反馈结果,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成为大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障碍,比例高达 77.503 家,N=1062;其次为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和医院重视程度不足,三种因素的比例均高于 50%,比例分别为 75.24y9 家,N=1062;68.08r3 家,N=1062和 58.66b3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2.7.1_1、表 2.7.1_1。121 图 2.7.1_1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表 2.7.1_1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 数量 比例N=1062 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 823 77.50%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 799 75.24%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 723 68.08%医院重视程度不足 623 58.66%缺乏科学的信息化规划 525 49.44%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无法衡量 410 38.61%厂商服务能力不足 379 35.69%厂商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317 29.85%缺乏标准或产品对标准依从性差 314 29.57%用户参与配合不够 254 23.92%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或业务规范 143 13.47%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三级医院最主要的障碍为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为75.15Q4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最主要的障碍为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比例为87.3030家,N=378。同时,人力资源不足也是三级以下医院当前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第二大障碍,由此可见目前医院信息化人才的仍然短缺。详细数据见图 2.7.1_2、表 2.7.1_2。122 图 2.7.1_2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2.7.1_2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医院级别对比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 三级医院N=684 家 三级以下医院N=378 家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 514 75.1509 81.75%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 469 68.5730 87.30%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 495 72.378 60.32%医院重视程度不足 353 51.610 71.43%缺乏科学的信息化规划 295 43.13#0 60.85%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无法衡量 254 37.136 41.27%厂商服务能力不足 286 41.81 24.60%厂商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226 33.04 24.07%缺乏标准或产品对标准依从性差 225 32.89 23.54%用户参与配合不够 213 31.14A 10.85%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或业务规范 90 13.16S 14.0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是经济发达地区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最主要障碍,比例为74.806家,N=369。而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是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当前信息化建设中的最主要障碍,比例分别为79.54H2 家,N=606和 82.76r 家,N=87,且该因素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地区。管理信息技术部门协调不到位在各经济地区中都处于前三位的位置,应该引起重视。详细数据见图 2.7.1_3、表 2.7.1_3。123 图 2.7.1_3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2.7.1_3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经济地区对比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 276 74.80G9 79.04h 78.16%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 245 66.40H2 79.54r 82.76%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 258 69.929 67.49V 64.37%医院重视程度不足 176 47.7099 65.84H 55.17%缺乏科学的信息化规划 162 43.9010 51.16S 60.92%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无法衡量 146 39.577 37.467 42.53%厂商服务能力不足 154 41.73 1 33.17$ 27.59%厂商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124 33.601 28.22 25.29%缺乏标准或产品对标准依从性差 126 34.150 26.40( 32.18%用户参与配合不够 121 32.798 19.47 17.24%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或业务规范 57 15.45t 12.21 13.79%在本次调查中综合计算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成为大部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障碍。在 823 票中按照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有 73 票,排在第二位的有 185 票,第三位的有 231 票,第四至第五位的票数分别为 169 票和 165 票。选票第二多的是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按重要程度将其排在第一位的 196 票,排在第二位的 208 票,排在第三位的184 票,第四和第五位的分别为 151 和 60 票。值得关注的是有 427 家医院将医院重视程度不足列为首要障碍。详细数据见图 2.7.1_4,表 2.7.1_4。124 图 2.7.1_4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表 2.7.1_4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前五位优先级分析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第四位 第五位 比例N=1062 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 73 185 231 169 165 77.50%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 196 208 184 151 60 75.24%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 196 280 86 79 82 68.08%医院重视程度不足 427 58 33 46 59 58.66%缺乏科学的信息化规划 80 140 175 67 63 49.44%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无法衡量 25 34 70 126 155 38.61%厂商服务能力不足 20 37 88 116 118 35.69%厂商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16 51 62 97 91 29.85%缺乏标准或产品对标准依从性差 21 33 60 94 106 29.57%用户参与配合不够 5 25 55 70 99 23.92%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或业务规范 3 11 18 47 64 13.47%将本年度参与医院对信息化发展障碍因素分析的调查数据与 2019-2020 年度以及2018-2019 年度的调查数据对比可见,2018-2019 年排在信息化障碍第一位的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变为第二位,2021-2022 年与 2019-2020 年相比比例略有增加。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由 2018-2019 年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2021-2022 年与 2019-2020 相比比例略有减少。详细数据见表 2.7.1_5、图 2.7.1_5。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或业务规范用户参与配合不够缺乏标准或产品对标准依从性差厂商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厂商服务能力不足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无法衡量缺乏科学的信息化规划医院重视程度不足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20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分析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分析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77.50h.08).85u.24X.66#.928.615.69).57.47I.445 图 2.7.1_5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年度对比 表 2.7.1_5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障碍因素按年度对比 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障碍因素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信息技术部门人力资源不足 77.50.04h.15%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 75.24s.75s.34%管理部门协调不到位 68.08g.75%-医院重视程度不足 58.66.28%-缺乏科学的信息化规划 49.44I.85$.83%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无法衡量 38.614.32B.48%厂商服务能力不足 35.695.306.98%厂商产品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29.85.43#.89%缺乏标准或产品对标准依从性差 29.571.76#.10%用户参与配合不够 23.92$.19 .12%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或业务规范 13.47.98%9.95%三、基础设施及安全体系建设情况 3.1 机房 3.1.1 信息机房总面积 摘要 参与调查的接近半数的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小于 100 m2。按医院级别的分层分析发现,126 三级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大于 100 m2 占比 70%,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 100 m2占比接近 80%。按照经济状况分析,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机房总面积大于 100 m2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的信息机房总面积分析发现,接近半数的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小于 100m2,比例为 47.27502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3.1.1_1,表 3.1.1_1。图 3.1.1_1 信息机房总面积 表 3.1.1_1 信息机房总面积 信息机房总面积 数量 比例N=1062 500 以上 37 3.48 1-500 141 13.281-200 144 13.560-150 238 22.41%小于 100 502 47.27%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超过 100 m2的医院占比 70.32H1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集中在小于 100 m2的区间内,比例为 79.10)9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3.1.1_2,表 3.1.1_2。表 3.1.1_2 信息机房总面积按医院级别对比 信息机房总面积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0 以上 37 5.41%0 0.00 1-500 135 19.74%6 1.591-200 133 19.44 2.910-150 176 25.73b 16.40%小于 100 203 29.68)9 79.107 图 3.1.1_2 信息机房总面积按医院级别对比 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信息机房总面积大于100 m2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机房总面积不足 100 m2的比例均超过五成。详细数据请见图 3.1.1_3、表 3.1.1_3。图 3.1.1_3 信息机房总面积按经济地区对比 128 表 3.1.1_3 信息机房总面积按经济地区对比 信息机房总面积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500 以上 18 4.88 2.81%2 2.30 1-500 77 20.87U 9.08%9 10.341-200 62 16.80w 12.71%5 5.750-150 86 23.314 22.11 20.69%小于 100 126 34.1523 53.30S 60.92%与前两年相比,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为 201 m2以上的比例均有所上升,小于 100 m2的比例有所下降。详细数据见图 3.1.1_4,表 3.1.1_4。图 3.1.1_4 信息机房总面积按年度对比 表 3.1.1_4 信息机房总面积按年度对比 医院信息机房总面积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500 以上 3.48%2.46%2.67 1-500 13.28.62%9.641-200 13.56.77.420-150 22.41$.78#.26%小于 100 47.27H.38S.019 3.1.2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摘要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的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分析发现,超过七成的医院机房建设在比较规范及以上级别。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均比较规范,比例分别为 57.89%和 44.71%。经济发达地区医院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为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的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分析发现,超过七成的医院机房建设在比较规范及以上级别。不规范的比例低于 10%。详细数据见图 3.1.2_1,表 3.1.2_1。图 3.1.2_1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表 3.1.2_1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数量 比例N=1062 非常规范 226 21.28%比较规范 565 53.20%一般 191 17.98%不太规范 59 5.56%非常不规范 21 1.9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均集中在比较规范,比例分别为 57.8996 家,N=684和 44.719 家,N=378。三级医院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1.2_2,表 3.1.2_2。130 图 3.1.2_2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1.2_2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按医院级别对比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非常规范 177 25.88I 12.96%比较规范 396 57.899 44.71%一般 91 13.300 26.46%不太规范 15 2.19D 11.64%非常不规范 5 0.73 4.23%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为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请见图3.1.2_3、表 3.1.2_3。表 3.1.2_3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按经济地区对比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非常规范 96 26.024 18.81 18.39%比较规范 208 56.3719 52.648 43.68%一般 48 13.014 20.46 21.84%不太规范 13 3.524 5.61 13.79%非常不规范 4 1.08 2.48%2 2.301 图 3.1.2_3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按经济地区对比 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医院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整体有所上升。详细数据见图3.1.2_4,表 3.1.2_4。图 3.1.2_4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按年度对比 表 3.1.2_4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按年度对比 机房建设规范化水平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非常规范 21.28.70%比较规范 53.20I.80%一般 17.98.69%不太规范 5.56%8.27%非常不规范 1.98%3.542 3.2 网络 3.2.1 主干网络带宽 摘要 大多数医院主干网络带宽为万兆和千兆。三级医院主干网络带宽主要为万兆,三级以下医院主干网络带宽集中在千兆。经济发达地区采用万兆带宽主干网络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的主干网络带宽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采用万兆和千兆带宽的主干网络,比例分别为 47.93509 家,N=1062和 45.01G8 家,N=1062。可以看出,有相当比例的医院能实现大批量数据的迅速传输。详细数据见图 3.2.1_1,表 3.2.1_1。图 3.2.1_1 主干网络带宽 表 3.2.1_1 主干网络带宽 主干网络带宽 数量 比例N=1062 万兆 509 47.93%千兆 478 45.01%百兆 75 7.0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主干网络带宽在万兆比例为62.72B9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主干网络带宽在千兆比例最高,为 63.49$0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3.2.1_2,表 3.2.1_2。133 图 3.2.1_2 主干网络带宽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2.1_2 主干网络带宽按医院级别对比 主干网络带宽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万兆 429 62.72 21.16%千兆 238 34.80$0 63.49%百兆 17 2.49X 15.34%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采用万兆带宽主干网络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的主干网络带宽以千兆为主。详细数据请见图 3.2.1_3、表 3.2.1_3。图 3.2.1_3 主干网络带宽按经济地区对比 134 表 3.2.1_3 主干网络带宽按经济地区对比 主干网络带宽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万兆 210 56.91&5 43.734 39.08%千兆 143 38.75)2 48.18C 49.43%百兆 16 4.34I 8.09 11.49%与前两年相比,医院采用万兆带宽主干网络的医院比例均有所增加,说明医院开始注重网络速度的提升;而相比两年前,采用百兆作为主干网络带宽的医院已大幅减少。详细数据见图 3.2.1_4,表 3.2.1_4。图 3.2.1_4 主干网络带宽按年度对比 表 3.2.1_4 主干网络带宽按年度对比 主干网络带宽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万兆 47.938.05%4.35%千兆 45.01R.90%8.70%百兆 7.06%9.05.96%3.2.2 终端带宽 摘要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或千兆为主、百兆为辅。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占比最高的 135 均为千兆为主、百兆为辅。经济发达地区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或千兆为主、百兆为辅,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为主、百兆为辅的医院比例为37.0193 家,N=1062,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的医院比例为 24.39259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3.2.2_1,表 3.2.2_1。图 3.2.2_1 终端带宽 表 3.2.2_1 终端带宽 终端带宽 数量 比例N=1062 千兆 259 24.39%千兆为主、百兆为辅 393 37.01%百兆为主、千兆为辅 249 23.45%百兆 161 15.1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占比最高的均为千兆为主、百兆为辅,比例分别为 36.84%2 家,N=684和37.301 家,N=378。三级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达到千兆的医院比例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2.2_2,表 3.2.2_2。136 图 3.2.2_2 终端带宽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2.2_2 终端带宽按医院级别对比 终端带宽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千兆 209 30.56P 13.23%千兆为主、百兆为辅 252 36.841 37.30%百兆为主、千兆为辅 156 22.81 24.60%百兆 67 9.80 24.87%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占比最高的均为千兆为主、百兆为辅,经济发达地区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请见图 3.2.2_3、表 3.2.2_3。表 3.2.2_3 终端带宽按经济地区对比 终端带宽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万兆 105 28.461 23.27 14.94%千兆 137 37.138 37.62( 32.18%百兆 79 21.419 24.59! 24.14%千兆 48 13.01 14.52% 28.747 图 3.2.2_3 终端带宽按经济地区对比 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为千兆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详细数据见图 3.2.2_4,表 3.2.2_4。图 3.2.2_4 终端带宽按年度对比 表 3.2.2_4 终端带宽按年度对比 医院连接终端的网络带宽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千兆 24.39.31%千兆为主、百兆为辅 37.016.87%百兆为主、千兆为辅 23.45%.47%百兆 15.16 .358 3.2.3 网络交换机数量 摘要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分析发现,接近半数的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在21-100 台。三级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主要集中在 51-100 台,三级以下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主要集中在 21-50 台。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为 100 台以上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分析发现,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在 21-100 台,比例为 49.72528 家,N=1062,其中,21-50 台网络交换机占比 26.93(6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3.2.3_1,表 3.2.3_1。图 3.2.3_1 网络交换机数量 表 3.2.3_1 网络交换机数量 网络交换机数量 数量 比例N=1062 200 台以上 156 14.691-200 台 179 16.85Q-100 台 242 22.79!-50 台 286 26.93-20 台 144 13.56 台以下 55 5.1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主要集中在51-100台,比例为 28.072 家,N=1062;三级以下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主要集中在 21-50台,比例为 39.951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3.2.3_2,表 3.2.3_2。139 图 3.2.3_2 网络交换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2.3_2 网络交换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网络交换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 台以上 151 22.08%5 1.321-200 台 156 22.81# 6.08Q-100 台 192 28.07P 13.23!-50 台 135 19.741 39.95-20 台 37 5.417 28.31 台以下 13 1.90B 11.11%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为 101 台以上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更多集中于 21-50 台。详细数据请见图 3.2.3_3、表 3.2.3_3。140 图 3.2.3_3 网络交换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2.3_3 网络交换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网络交换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 台以上 88 23.85c 10.40%5 5.751-200 台 75 20.33 14.85 16.09Q-100 台 87 23.584 22.11! 24.14!-50 台 74 20.057 30.86% 28.74-20 台 34 9.21 15.51 18.39 台以下 11 2.988 6.27%6 6.90%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为 200 台以上的医院比例有所上升。详细数据见图 3.2.3_4,表 3.2.3_4。141 图 3.2.3_4 网络交换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2.3_4 网络交换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医院网络交换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0 台以上 14.69.321-200 台 16.85.90Q-100 台 22.79$.58!-50 台 26.93.93-20 台 13.56.29 台以下 5.18%6.98%3.2.4 无线网络部署 摘要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部署无线网络情况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部署无线网络情况为全院区覆盖或病房全覆盖。三级医院、经济发达地区医院无线网络全院区覆盖、门诊病房全覆盖和病房全覆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同类分层其他医院。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部署无线网络情况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部署无线网络情况为全院区覆盖或病房全覆盖,无线网络全院区覆盖的医院比例为 24.95265 家,N=1062,病房全覆盖的医院比例为 22.22236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3.2.4_1,表 3.2.4_1。142 图 3.2.4_1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 表 3.2.4_1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 数量 比例N=1062 全院区覆盖 265 24.95%门诊病房全覆盖 140 13.18%门诊全覆盖 25 2.35%病房全覆盖 236 22.22%少量点覆盖 221 20.81%无部署 175 16.4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无线网络全院区覆盖、门诊病房全覆盖和病房全覆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仅门诊全覆盖的比例基本持平。详细数据见图 3.2.4_2,表 3.2.4_2。143 图 3.2.4_2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2.4_2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按医院级别对比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全院区覆盖 189 27.63v 20.11%门诊病房全覆盖 107 15.643 8.73%门诊全覆盖 16 2.34%9 2.38%病房全覆盖 185 27.05Q 13.49%少量点覆盖 115 16.816 28.04%无部署 72 10.533 27.25%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医院无线网络全院区覆盖、门诊病房全覆盖和病房全覆盖的比例均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详细数据请见图 3.2.4_3、表 3.2.4_3。144 图 3.2.4_3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2.4_3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按经济地区对比 部署无线网络情况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全院区覆盖 120 32.525 22.99 20.63%门诊病房全覆盖 72 19.51 9.20%8 9.90%门诊全覆盖 7 1.90 3.45%3 2.48%病房全覆盖 91 24.661 16.09 21.62%少量点覆盖 49 13.281 24.14! 24.92%无部署 30 8.134 24.14! 20.46%由于本年度无线网络覆盖情况选项有更新,无法与过去两年进行对比。但就无部署的选项来看,不论医院等级和经济状况分层,未部署无线网络的医院数量都有所减少,无线网络覆盖面越来越广。3.2.5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摘要 145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的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的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为 101M-300M 和 51M-100M,合计占比接近 60%。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占比最高的分别为 101M-300M 和 51M-100M,三级医院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101M以上占比超75%,三级以下医院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100M以下占比超65%。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为 101M 以上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的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的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为 101M-300M 和 51M-100M,占比分别为 34.84370 家,N=1062和22.50#9 家,N=1062。详细数据见图 3.2.5_1、表 3.2.5_1。图 3.2.5_1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表 3.2.5_1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数量 比例N=1062 1G 及以上 116 10.9201M-900M 170 16.011M-300M 370 34.84QM-100M 239 22.50M-50M 141 13.28%无专线接入 26 2.45%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占比最高的分别为 101M-300M 和 51M-100M,占比分别为 40.507 家,N=684和 33.336 家,N=378,三级医院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101M 以上占比超过 75%,三级以下医院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100M 以下占比超 65%。详细数据见图 3.2.5_2、表3.2.5_2。146 图 3.2.5_2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2.5_2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按医院级别对比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G 及以上 103 15.06 3.4401M-900M 145 21.20% 6.611M-300M 277 40.50 24.60QM-100M 113 16.526 33.33M-50M 35 5.126 28.04%无专线接入 11 1.61 3.97%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为 101M以上的医院比例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请见图 3.2.5_3、表3.2.5_3。147 图 3.2.5_3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2.5_3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按经济地区对比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G 及以上 60 16.26E 7.43 12.6401M-900M 71 19.24 14.19 14.941M-300M 137 37.13!4 35.31 21.84QM-100M 69 18.702 25.08 20.69M-50M 22 5.96 15.84# 26.44%无专线接入 10 2.71 2.15%3 3.45%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有所提升,101M 及以上的占比明显上升。详细数据见图 3.2.5_4、表 3.2.5_4。148 图 3.2.5_4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按年度对比 表 3.2.5_4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按年度对比 互联网接入专线带宽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1G 及以上 10.92%6.4901M-900M 16.01.981M-300M 34.842.15QM-100M 22.502.06M-50M 13.28.88%无专线接入 2.45%3.44%3.2.6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连接方式 摘要 通过对参与调查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分析发现,50%以上的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为物理隔离。不论医院等级,大部分不同等级的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之间都进行了隔离,采用物理隔离的均超过半数。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的比例高于采用物理隔离的比例。描述 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分析发现,大多数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为物理隔离,比例为 51.51。详细数据见图 3.2.6_1、表3.2.6_1。149 图 3.2.6_1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表 3.2.6_1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数量 比例N=1062 物理隔离 547 51.51%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 504 47.46%直接连接 11 1.0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之间都进行了隔离,采用物理隔离手段的均超过半数。详细数据见图 3.2.6_2、表 3.2.6_2。图 3.2.6_2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按医院级别对比 物理隔离,51.51%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47.46%直接连接,1.04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150 表 3.2.6_2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按医院级别对比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物理隔离 347 50.73 0 52.91%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 334 48.830 44.97%直接连接 3 0.44%8 2.1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之间都进行了隔离,经济发达地区和中等发达地区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采用物理隔离的比例均超过 50%,而经济欠发达地区采用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的比例高于其他方式。详细数据见图 3.2.6_3、表 3.2.6_3。图 3.2.6_3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2.6_3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按经济地区对比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物理隔离 190 51.4916 52.15A 47.13%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 179 48.51(1 46.37D 50.57%直接连接 0 0.00%9 1.49%2 2.30%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医院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为物理隔离和经防护 151 技术的逻辑隔离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详细数据见图 3.2.6_4、表 3.2.6_4。图 3.2.6_5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按年度对比 表 3.2.6_4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按年度对比 内部业务网络与互联网的连接方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物理隔离 51.51P.54%经防护技术逻辑隔离 47.46F.71%直接连接 1.04%2.75%3.3 计算机终端及外设 3.3.1 各类终端数量 摘要 在终端数量的调查中显示,台式计算机是医院使用数量最多的终端设备。72.32%的受调查医院没有瘦客户机设备,拥有平板电脑设备的医院中平板电脑设备主要集中在 11-50台,拥有 PDA 的医院主要数量集中在 101-200 台,自助终端数量在 11-50 台的医院比例最高。描述 医院各类终端数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台式计算机是医院使用数量最多的终端设备,医院拥有各类终端的数量与医院级别有关。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的台式计算机数量分析发现,201-500 台区间段内的医院比例大幅高于其它区间。详细数据见图 3.3.1_1、表 3.3.1_1。152 图 3.3.1_1 台式计算机数量 表 3.3.1_1 台式计算机数量 台式计算机数量 数量 比例N=1062 2000 台以上 135 12.7101-2000 台 72 6.7801-1500 台 47 4.431-1200 台 124 11.68P1-800 台 159 14.97 1-500 台 323 30.411-200 台 127 11.96Q-100 台 49 4.61-50 台 17 1.60%1-10 台 5 0.47%0 台 4 0.3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台式计算机数量在 501 台以上各区间的比例均大于三级以下医院,三级医院台式计算机数量超过 500 台的总占比达到73.83P5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超过 500 台的总占比仅为 8.472 家,N=378,有50.692家,N=378的三级以下医院台式计算机数量在201-500台。详细数据见图 3.3.1_2、表 3.3.1_2。153 图 3.3.1_2 台式计算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1_2 台式计算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台式计算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134 19.59%1 0.2601-2000 台 72 10.53%0 0.0001-1500 台 45 6.58%2 0.531-1200 台 121 17.69%3 0.79P1-800 台 133 19.44& 6.88 1-500 台 131 19.152 50.791-200 台 31 4.53 25.40Q-100 台 9 1.32 10.58-50 台 2 0.29 3.97%1-10 台 2 0.29%3 0.79%0 台 4 0.58%0 0.0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在 2000 台以上台式机的拥有 154 率上明显高出其他地区,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 1501 台上的拥有率高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的台式机有近 40%集中在 201-500 台。详细数据见图 3.3.1_3、表3.3.1_3。图 3.3.1_3 台式计算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1_3 台式计算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台式计算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87 23.588 6.27 11.4901-2000 台 27 7.327 6.11%8 9.2001-1500 台 24 6.50 3.63%1 1.151-1200 台 51 13.82a 10.07 13.79P1-800 台 56 15.18 15.02 13.79 1-500 台 75 20.338 37.62 22.991-200 台 30 8.13 13.70 16.09Q-100 台 13 3.52) 4.79%7 8.05-50 台 4 1.08 1.82%2 2.30%1-10 台 1 0.27%3 0.50%1 1.15%0 台 1 0.27%3 0.50%0 0.005 与前两年相比,本年度台式计算机数量在 2000 台以上明显增加。详细数据见图3.3.1_4、表 3.3.1_4。图 3.3.1_4 台式计算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1_4 台式计算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台式计算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2000 台以上 12.71%8.06%8.8501-2000 台 6.78%7.37%5.7601-1500 台 4.43%5.80%3.981-1200 台 11.68.70.11P1-800 台 14.97.11.67 1-500 台 30.413.240.591-200 台 11.96.11.05Q-100 台 4.61%3.34%4.56-50 台 1.60%1.97%3.82%1-10 台 0.47%0.20%7.28%0 台 0.38%0.10%0.31%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的瘦客户机数量分析发现,72.32v8 家,N=1062的医院没有瘦客户机设备。详细数据见图 3.3.1_5、表 3.3.1_5。156 图 3.3.1_5 瘦客户机数量 表 3.3.1_5 瘦客户机数量 瘦客户机数量 数量 比例N=1062 2000 台以上 1 0.0901-2000 台 0 0.0001-1500 台 0 0.001-1200 台 9 0.85P1-800 台 10 0.94 1-500 台 51 4.801-200 台 47 4.43Q-100 台 38 3.58-50 台 80 7.53%1-10 台 58 5.46%0 台 768 72.32%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瘦客户机数量在11台以上区间的比例均大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1_6、表 3.3.1_6。157 图 3.3.1_6 瘦客户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1_6 瘦客户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瘦客户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1 0.15%0 0.0001-2000 台 0 0.00%0 0.0001-1500 台 0 0.00%0 0.001-1200 台 9 1.32%0 0.00P1-800 台 10 1.46%0 0.00 1-500 台 43 6.29%8 2.121-200 台 38 5.56%9 2.38Q-100 台 34 4.97%4 1.06-50 台 58 8.48 5.82%1-10 台 36 5.26 5.82%0 台 455 66.5213 82.8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在瘦客户机的拥有率高于其他 158 两个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3.3.1_7、表 3.3.1_7。图 3.3.1_7 瘦客户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1_7 瘦客户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瘦客户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0 0.00%1 0.17%0 0.0001-2000 台 0 0.00%0 0.00%0 0.0001-1500 台 0 0.00%0 0.00%0 0.001-1200 台 4 1.08%4 0.66%1 1.15P1-800 台 5 1.36%5 0.83%0 0.00 1-500 台 23 6.23 3.63%6 6.901-200 台 19 5.15# 3.80%5 5.75Q-100 台 22 5.96 2.31%2 2.30-50 台 38 10.304 5.61%8 9.20%1-10 台 19 5.157 6.11%2 2.30%0 台 239 64.77F6 76.90c 72.41%与 2019-2020 年度相比,拥有 201 台以上的瘦客户机医院数量有所增加,详见图3.3.1_8、表 3.3.1_8。159 图 3.3.1_8 瘦客户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1_8 瘦客户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瘦客户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00 台以上 0.09%0.1001-2000 台 0.00%0.0001-1500 台 0.00%0.101-1200 台 0.85%0.39P1-800 台 0.94%0.79 1-500 台 4.80%3.051-200 台 4.43%3.74Q-100 台 3.58%5.11-50 台 7.53.03%1-10 台 5.46%4.62%0 台 72.32r.07%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的平板电脑数量分析发现,接近半数的医院没有平板电脑设备。详细数据见图 3.3.1_9、表 3.3.1_9。160 图 3.3.1_9 平板电脑数量 表 3.3.1_9 平板电脑数量 平板电脑数量 数量 比例N=1062 2000 台以上 0 0.0001-2000 台 0 0.0001-1500 台 2 0.191-1200 台 3 0.28P1-800 台 7 0.66 1-500 台 38 3.581-200 台 54 5.08Q-100 台 107 10.08-50 台 259 24.39%1-10 台 156 14.69%0 台 436 41.05%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平板电脑数量在11台以上区间的比例均大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1_10、表 3.3.1_10。161 图 3.3.1_10 平板电脑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1_10 平板电脑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平板电脑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0 0.00%0 0.0001-2000 台 0 0.00%0 0.0001-1500 台 2 0.29%0 0.001-1200 台 3 0.44%0 0.00P1-800 台 7 1.02%0 0.00 1-500 台 38 5.56%0 0.001-200 台 54 7.89%0 0.00Q-100 台 100 14.62%7 1.85-50 台 189 27.63p 18.52%1-10 台 89 13.01g 17.72%0 台 202 29.53#4 61.9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在 51-100 台平板电 162 脑的拥有率上高于其他两个区域的医院,其他区间内,均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平板电脑拥有量更高。详细数据见图 3.3.1_11、表 3.3.1_11。图 3.3.1_11 平板电脑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1_11 平板电脑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平板电脑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201-1500 台 1 0.27%1 0.17%0 0.001-1200 台 1 0.27%2 0.33%0 0.00P1-800 台 2 0.54%3 0.50%2 2.30 1-500 台 21 5.69 2.48%2 2.301-200 台 38 10.30 2.31%2 2.30Q-100 台 43 11.65Q 8.42 14.94-50 台 101 27.372 23.43 18.39%1-10 台 57 15.45 14.36 13.79%0 台 105 28.46)1 48.02 45.98%与前两年相比,医院平板电脑数量在1-50台区间中均有增长,变化详见图3.3.1_12、表 3.3.1_12。163 图 3.3.1_12 平板电脑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1_12 平板电脑数量按年度对比 平板电脑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2000台以上 0.00%0.10%0.0501-2000台 0.00%0.00%0.0501-1500台 0.19%0.00%0.051-1200台 0.28%0.39%0.26P1-800台 0.66%0.29%0.31 1-500台 3.58%2.16%3.771-200台 5.08%4.92%5.24Q-100台 10.08.72%7.28-50台 24.39#.70.84%1-10台 14.69.08.57%0台 41.05D.64X.56%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的 PDA 数量分析发现,38.044 家,N=1062的医院没有PDA,拥有 PDA 的医院主要数量集中在 101-200 台和 11-50 台。详细数据见图 3.3.1_13、表 3.3.1_13。164 图 3.3.1_13 PDA 数量 表 3.3.1_13 PDA 数量 PDA 数量 数量 比例N=1062 2000 台以上 2 0.1901-2000 台 7 0.6601-1500 台 1 0.091-1200 台 9 0.85P1-800 台 30 2.82 1-500 台 121 11.391-200 台 149 14.03Q-100 台 120 11.30-50 台 142 13.37%1-10 台 77 7.25%0 台 404 38.04%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医院 PDA 数量在 51 台以上区间的比例均大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1_14、表 3.3.1_14。165 图 3.3.1_14 PDA 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1_14 PDA 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PDA 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2 0.29%0 0.0001-2000 台 7 1.02%0 0.0001-1500 台 1 0.15%0 0.001-1200 台 9 1.32%0 0.00P1-800 台 30 4.39%0 0.00 1-500 台 119 17.40%2 0.531-200 台 144 21.05%5 1.32Q-100 台 97 14.18# 6.08-50 台 85 12.43W 15.08%1-10 台 40 5.857 9.79%0 台 150 21.93%4 67.20%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院在 51 台以上的 PDA 166 的拥有率上高于其他两个区域的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1_15、表 3.3.1_15。图 3.3.1_15 PDA 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1_15 PDA 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PDA 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2 0.54%0 0.00%0 0.0001-2000 台 7 1.90%0 0.00%0 0.0001-1500 台 1 0.27%0 0.00%0 0.001-1200 台 4 1.08%5 0.83%0 0.00P1-800 台 14 3.79 1.82%5 5.75 1-500 台 70 18.97A 6.77 11.491-200 台 75 20.33f 10.89%8 9.20Q-100 台 53 14.36Y 9.74%8 9.20-50 台 44 11.92 14.19 13.79%1-10 台 26 7.05H 7.92%3 3.45%0 台 73 19.78)0 47.85A 47.13%与前两年相比,医院 PDA 数量在 101 台以上均有所增长,变化详见图 3.3.1_16、表3.3.1_16。167 图 3.3.1_16 PDA 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1_16 PDA 数量按年度对比 PDA 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2000 台以上 0.19%0.10%0.0001-2000 台 0.66%0.10%0.1601-1500 台 0.09%0.10%0.101-1200 台 0.85%0.69%0.42P1-800 台 2.82%1.47%0.84 1-500 台 11.39.72%5.031-200 台 14.03.47%5.81Q-100 台 11.30.08%6.08-50 台 13.37.49%9.17%1-10 台 7.25%7.67.47%0 台 38.04.12Y.93%通过对参与调查的医院的自助终端数量分析发现,医院自助终端普遍少于 500 台,11-50 台的医院比例大幅高于其它区间。详细数据见图 3.3.1_17、表 3.3.1_17。168 图 3.3.1_17 自助终端数量 表 3.3.1_17 自助终端数量 自助终端数量 数量 比例N=1062 2000 台以上 0 0.0001-2000 台 1 0.0901-1500 台 0 0.001-1200 台 0 0.00P1-800 台 1 0.09 1-500 台 39 3.671-200 台 92 8.66Q-100 台 153 14.41-50 台 410 38.61%1-10 台 275 25.89%0 台 91 8.57%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自助终端数量在11台以上区间的比例均大于三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1_18、表 3.3.1_18。169 图 3.3.1_18 自助终端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1_18 自助终端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自助终端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2000 台以上 0 0.00%0 0.0001-2000 台 1 0.15%0 0.0001-1500 台 0 0.00%0 0.001-1200 台 0 0.00%0 0.00P1-800 台 1 0.15%0 0.00 1-500 台 39 5.70%0 0.001-200 台 92 13.45%0 0.00Q-100 台 144 21.05%9 2.38-50 台 292 42.698 31.22%1-10 台 94 13.741 47.88%0 台 21 3.07p 18.5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在 51-500 台的自助终 170 端的拥有率上高于其他两个区域的医院,三个不同经济地区医院自助终端的数量都是更多集中在 11-50 台。详细数据见图 3.3.1_19、表 3.3.1_19。图 3.3.1_19 自助终端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1_19 自助终端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自助终端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501-2000 台 1 0.27%0 0.00%0 0.0001-1500 台 0 0.00%0 0.00%0 0.001-1200 台 0 0.00%0 0.00%0 0.00P1-800 台 0 0.00%1 0.17%0 0.00 1-500 台 29 7.86%9 1.49%1 1.151-200 台 57 15.45( 4.62%7 8.05Q-100 台 75 20.33g 11.06 12.64-50 台 128 34.69$7 40.765 40.23%1-10 台 69 18.702 30.03$ 27.59%0 台 10 2.71r 11.88%9 10.341 与前两年相比,医院自助终端数量在 1-10 台和 101 台以上均有所增长,变化详见图3.3.1_20、表 3.3.1_20。图 3.3.1_20 自助终端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1_20 自助终端数量按年度对比 自助终端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2018-2019 年度 2000 台以上 0.00%0.10%0.00012000 台 0.09%0.00%0.00011500 台 0.00%0.00%0.0011200 台 0.00%0.10%0.00P1800 台 0.09%0.29%0.21 1500 台 3.67%1.87%0.841200 台 8.66%7.67%3.67Q100 台 14.41.85%9.3850 台 38.61A.103.530 台 25.89.03).54%0 台 8.57.00.84%3.3.2 医院各类打印机数量及分类 摘要 在对医院各类打印机调查中显示,不论从整体看,还是按照医院等级分层、经济状况 172 分层,均是激光打印机数量最多。三级医院的标签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数量占比要高于三级以下医院。经济发达地区医院在标签打印机上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的医院。描述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医院采用的打印机类别较为集中,激光打印机的数量远高于其他种类打印机,占打印机总数的 49.97)0478 台,N=581278。其次是标签打印机和针式打印机,分别为 21.575394 台,N=581278和 15.36307 台,N=581278。喷墨打印机的数量最少,为 13.09v099 台,N=581278。详细数据请见图 3.3.2_1、表 3.3.2_1。图 3.3.2_1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 表 3.3.2_1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 打印机种类 数量 比例N=581278 激光打印机 290478 49.97%标签打印机 125394 21.57%针式打印机 89307 15.36%喷墨打印机 76099 13.09%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中的打印机种类最多的为激光打印机,比例分别是 49.09%0012 台,N=509325和 56.24466 台,N=71953,其他三类打印机的数量占比较为平衡,三级医院的激光打印机和针式打印机的数量占比低于三级以下医院,而三级医院的标签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数量占比要高于三喷墨打印机,13.09%针式打印机,15.36%标签打印机,21.57%激光打印机,49.97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 173 级以下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2_2、表 3.3.2_2。图 3.3.2_2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2_2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按医院级别对比 打印机种类 三级医院N=509325 三级以下医院N=71953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激光打印机 250012 49.09466 56.24%标签打印机 112852 22.16542 17.43%针式打印机 77433 15.20874 16.50%喷墨打印机 69028 13.55p71 9.83%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打印机种类最多的均为激光打印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激光打印机占总数比均超过 50%,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占总数比为 47.473956 台,N=303271。经济发达地区医院在标签打印机上的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比例为 24.42t068台,N=303271;三个地区在针式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上的比例较为一致。详细数据见图 3.3.2_3、表 3.3.2_3。174 图 3.3.2_3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2_3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按经济地区对比 打印机种类 经济发达地区 N=303271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242730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527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激光打印机 143956 47.477854 52.67668 52.92%标签打印机 74068 24.42D461 18.32h65 19.46%针式打印机 44432 14.659113 16.11W62 16.33%喷墨打印机 40815 13.461302 12.90982 11.29%对比上一年度调查得到的医院各类打印机数量及分类可以看出,激光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和喷墨打印机的比例均略有下降,标签打印机在本年度的数量占比上升 4.01%。详细数据见图 3.3.2_4、表 3.3.2_4。175 图 3.3.2_4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按年度对比 表 3.3.2_4 医院各类打印机使用占比按年度对比 打印机种类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激光打印机 49.97Q.66%标签打印机 21.57.56%针式打印机 15.36.27%喷墨打印机 13.09.51%将不同的打印机进行分类后,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拥有 51 台以上针式打印机的三级医院数量要多于三级以下医院,而 54.23 5 家,N=378的三级以下医院集中在 11-50 台针式打印机的范围内。详细数据见图 3.3.2_5、表 3.3.2_5。176 图 3.3.2_5 医院针式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2_5 医院针式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针式打印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8 1.17%0 0.00P1-1000 台(含)16 2.34%0 0.00 1-500 台(含)50 7.31%6 1.591-200 台(含)64 9.36 3.70Q-100 台(含)135 19.74 5.82-50 台(含)323 47.22 5 54.23%1-10 台(含)71 10.383 32.54%0 台 17 2.49%8 2.12%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在 51-100 台和 201 台以上区间针式打印机的数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在 11-50 台的拥有比例要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3.3.2_6、表 3.3.2_6。177 图 3.3.2_6 医院针式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2_6 医院针式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针式打印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5 1.36%3 0.50%0 0.00P1-1000 台(含)11 2.98%4 0.66%1 1.15 1-500 台(含)30 8.13 3.63%4 4.601-200 台(含)33 8.947 6.11%8 9.20Q-100 台(含)62 16.80 14.19%9 10.34-50 台(含)173 46.8816 52.159 44.83%1-10 台(含)45 12.204 20.46% 28.74%0 台 10 2.71 2.31%1 1.15%与 2019-2020 年度调查数据相比,发现针式打印机的数量有所降低。详细数据见图 3.3.2_7、表 3.3.2_7。178 图 3.3.2_7 医院针式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2_7 医院针式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针式打印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1000 台以上 0.75%0.10P1-1000 台(含)1.51%1.47 1-500 台(含)5.27%4.721-200 台(含)7.34%9.44Q-100 台(含)14.78.49-50 台(含)49.72S.59%1-10 台(含)18.27.82%0 台 2.35%1.38 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的激光打印机数量主要集中在 201台以上,占比达到 47.5125 家,N=684,三级以下医院主要集中在 51 台以下,占比为 66.14%0 家,N=378;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在 101-200 台区间占比较为一致。详细数据见图 3.3.2_8、表 3.3.2_8。179 图 3.3.2_8 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2_8 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激光打印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46 6.73%0 0.00P1-1000 台(含)69 10.09%2 0.53 1-500 台(含)210 30.70B 11.111-200 台(含)146 21.35 22.22Q-100 台(含)128 18.718 28.57-50 台(含)65 9.502 29.63%1-10 台(含)10 1.46% 6.61%0 台 10 1.46%5 1.32%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激光打印机拥有量在 201 台上的数量超过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超过 1000 台激光打印机的医院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详细数据见图 3.3.2_9、表 3.3.2_9。180 图 3.3.2_9 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2_9 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激光打印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经济欠发达地区 N=369 N=606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33 8.94 2.15%0 0.00P1-1000 台(含)35 9.49) 4.79%7 8.05 1-500 台(含)104 28.184 20.46$ 27.591-200 台(含)66 17.896 24.09 20.69Q-100 台(含)69 18.708 24.42 21.84-50 台(含)49 13.281 18.32 19.54%1-10 台(含)8 2.17% 4.13%2 2.30%0 台 5 1.36 1.65%0 0.00%与 2019-2020 年度调查数据相比,2021-2022 年医院拥有激光打印机的数量在 1000台以上的比例远高于 2019-2020 年,增长了 19.87%。在 51-100 台区间内下降较多,减少了 20.3%。详细数据见图 3.3.2_10、表 3.3.2_10。181 图 3.3.2_10 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2_10 医院激光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针式打印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1000 台以上 22.22%2.36P1-1000 台(含)6.69%7.77 1-500 台(含)23.73!.141-200 台(含)16.67$.98Q-100 台(含)3.30#.60-50 台(含)21.66.62%1-10 台(含)4.33%2.56%0 台 1.41%0.98%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以下医院拥有喷墨打印机数量在1-10台区间远超三级医院,占比为43.394家,N=378;整体来看,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在喷墨打印机数量上主要集中在 50 台以下。详细数据见图 3.3.2_11、表 3.3.2_11。182 图 3.3.2_11 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2_11 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喷墨打印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7 1.02%0 0.00P1-1000 台(含)16 2.34%0 0.00 1-500 台(含)46 6.73%0 0.001-200 台(含)56 8.19%5 1.32Q-100 台(含)90 13.16 4.23-50 台(含)270 39.472 37.57%1-10 台(含)121 17.694 43.39%0 台 78 11.40Q 13.49%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在11-50台区间上占比最多,分别为37.408家,N=369、40.43$5家,N=606,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在 10 台以下的数量高于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详细数据见图 3.3.2_12、表 3.3.2_12。183 图 3.3.2_12 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2_12 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喷墨打印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6 1.63%1 0.17%0 0.00P1-1000 台(含)8 2.17%7 1.16%1 1.15 1-500 台(含)26 7.05 2.64%4 4.601-200 台(含)28 7.590 4.95%3 3.45Q-100 台(含)45 12.20X 9.57%3 3.45-50 台(含)138 37.40$5 40.43) 33.33%1-10 台(含)79 21.414 28.712 36.78%0 台 39 10.57u 12.38 17.24%与 2019-2020 年度调查数据相比,医院喷墨打印机拥有量总体变化不大,占比 65.63%的医院拥有喷墨打印机的数量集中在 1-50 台。没有喷墨打印机的医院增加了 3.69%。详细数据见图 3.3.2_13、表 3.3.2_13。184 图 3.3.2_13 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2_13 医院喷墨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喷墨打印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1000 台以上 0.66%0.20P1-1000 台(含)1.51%1.57 1-500 台(含)4.33%4.521-200 台(含)5.74%5.31Q-100 台(含)9.98.01-50 台(含)38.798.84%1-10 台(含)26.840.09%0 台 12.15%8.46%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的标签打印机拥有量明显超过三级以下医院。标签打印机拥有量超过 50 台的三级医院占 61.11A8 家,N=684,而三级以下医院主要集中在 11-50 台,占比为 64.29$3 家,N=378。详细数据见图 3.3.2_14、表 3.3.2_14。185 图 3.3.2_14 医院标签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3.2_14 医院标签打印机数量按医院级别对比 标签打印机数量 三级医院N=684 三级以下医院N=37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4 0.58%0 0.00P1-1000 台(含)23 3.36%0 0.00 1-500 台(含)77 11.26%3 0.791-200 台(含)102 14.91 2.91Q-100 台(含)212 30.99& 6.88-50 台(含)218 31.87$3 64.29%1-10 台(含)35 5.12w 20.37%0 台 13 1.90 4.76%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标签打印机的数量最高集中在 11 台-50 台,分别为 36.866 家,N=369、47.69(9 家,N=606、41.386 家,N=87。详细数据见图 3.3.2_15、表 3.3.2_15。186 图 3.3.2_15 医院标签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表 3.3.2_15 医院标签打印机数量按经济地区对比 喷墨打印机数量 经济发达地区 N=369 经济中等发达地区 N=606 经济欠发达地区 N=8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1000 台以上 3 0.81%0 0.17%1 0.00P1-1000 台(含)16 4.34%5 0.83%2 2.30 1-500 台(含)51 13.82% 4.13%4 4.601-200 台(含)49 13.28S 8.75 12.64Q-100 台(含)84 22.769 22.94 17.24-50 台(含)136 36.86(9 47.696 41.38%1-10 台(含)21 5.69y 13.04 13.79%0 台 9 2.44 2.48%7 8.05 21-2022 年医院拥有标签打印机的数量与 2019-2020 年分布较为一致,在 201 台-500 台区间增长较快,没有标签打印机的医院在减少。详细数据见图 3.3.2_16、表 3.3.2_16。187 图 3.3.2_16 医院标签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表 3.3.2_16 医院标签打印机数量按年度对比 标签打印机数量 2021-2022 年度 2019-2020 年度 1000 台以上 0.38%0.20P1-1000 台(含)2.17%1.08 1-500 台(含)7.53%5.411-200 台(含)10.64.91Q-100 台(含)22.41#.50-50 台(含)43.41C.17%1-10 台(含)10.55.52%0 台 2.92%5.21%3.4 服务器及存储设备 3.4.1 医院服务器数量及分类 摘要 在对医院服务器数量及分类的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的虚拟化服务器占比超过六成。虚拟化服务器和物理服务器在不同等级医院和不同经济地区的医院的数量占比有一定的反差,三级医院的服务器主要是虚拟化服务器,而三级以下医院的服务器主要是物理服务器。描述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从服务器种类来看,医院的服务器种类占比最多的为虚拟化服务 188 器,为 66.33821 台,N=123354,其次为物理服务器,为 33.33A533 台,N=123354,小型机在物理服务器中占比为 8.11367 台,N=41533。可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医院多数采用虚拟化服务器。详细数据请见图 3.4.1_1、表 3.4.1_1。图 3.4.1_1 医院物理/虚拟化服务器使用占比 表 3.4.1_1 医院物理/虚拟化服务器使用占比 服务器种类 数量 比例N=123354 虚拟化服务器 81821 66.33%物理服务器 41533 33.67%按照不同等级医院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三级医院和三级以下医院的服务器主要都是虚拟化服务器和物理服务器,但在虚拟和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占总数比,反差较大,三级医院的服务器主要是虚拟化服务器,占三级医院总数比为 68.05w746台,N=114246,而三级以下医院的服务器主要是物理服务器,占总数比为 55.26P33 台,N=9108,说明三级医院对虚拟化技术的使用更广。详细数据见图 3.4.1_2、表 3.4.1_2。物理服务器,33.67%虚拟化服务器,66.33 21-2022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年度中国医院信息化状况调查医院物理医院物理/虚拟化服务器使用占比虚拟化服务器使用占比 189 图 3.4.1_2 医院物理/虚拟化服务器使用占比按医院级别对比 表 3.4.1_2 医院物理/虚拟化服务器使用占比按医院级别对比 服务器种类 三级医院N=114246 三级以下医院N=9108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虚拟化服务器 77746 68.0575 44.74%物理服务器 36500 46.95P33 55.26%按照不同经济地区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的医院虚拟化服务器数量占比为 69.74P444 台,N=72329,物理服务器数量占比为 30.26!885 台,N=72329;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医院虚拟化服务器数量占比为62.32737,N=44506,物理服务器数量占比为 37.68769,N=44506。从不同经济地区的虚拟化服务器数量占比来看,在经济状况上成正比,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占比则成反比。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的发展,医院对服务器由物理逐步转向虚拟化技术的转变。详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Table_Info1Table_Info1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 Table_Date 发布时间:发布时间:2023-01-08 Table_Invest 优于大势优于大势 上次评级:优于大势 Table_PicQuote 历史收益率曲线 Table_Trend涨跌幅(%)1M 3M 12M 绝对收益 1%-16%相对收益 0%9%2%Table_Market 行业数据 成分股数量(只)360 总市值(亿)59366 流通市值(亿)28413 市盈率(倍)31.86 市净率(倍)3.22 成分股总营收(亿)21373 成分股总净利润(亿)1963 成分股资产负债率(%)41.82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口腔种植系列报告:政策助力种植行业加速发展-20230105 种植耗材集采落地在即,行业加速发展可期-20221229 饮片联采影响有限,线上中医增长迅速-20221229 Table_Author 证券分析师:刘宇腾证券分析师:刘宇腾 执业证书编号:S0550521080003 010-63210890 研究助理:高皓天研究助理:高皓天 执业证书编号:S0550122070065 18217383557 Table_Title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动态报告 中医馆行业中医馆行业 2022 年复盘及年复盘及未来展望未来展望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Table_Summary 中医政策回顾中医政策回顾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细化落实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细化落实。国家层面政策全面支持中医药行业,尤为重视中医药人才发展。行业整体利好政策推动中医行业规模迅速增长,中医认可度提升;名医堂工程直接利好中医连锁。人才发展政策从供给端推动中医行业迅速发展;中医连锁优质医师的稀缺现状有望得到改善。发挥中医优势,推动中医在妇幼、老年、慢病、未病领域的发展。地方层面政策因地制宜,细化落实国家政策。中医中医行业行业回顾回顾线下医馆影响较大,线上中医高速增长线下医馆影响较大,线上中医高速增长。2021 年中医医疗服务行业规模超 6000 亿元,呈明显复苏态势。我们认为 2022 年疫情管控的影响较 2020 年更大,线下中医行业增速较 2020 年可能相仿或更低。线上中医 2022 年增长迅速,疫情管控影响患者就医选择。我们预计全面放开将刺激线上中医行业发展,就诊秩序恢复后 2023 年线下中医行业将迎来显著恢复性增长。固生堂固生堂回顾回顾疫情之下逆势增长,疫情之下逆势增长,2023 恢复可期恢复可期。公司 2022H1 营业收入增速为 17.5%,逆势增长。其中线下收入增速为 7.4%,线上收入增速为 114%。线上增速显著高于线下,与行业整体情况一致。公司老客户数增速快于新客户,凸显公司为客户提供长期健康管理的能力。疫情影响下线下医师数与总出诊时长仍保持较快增长。股权激励框架出台,进一步提升聚医能力。公司完成 2022 年新增 8 家医馆目标,扩展北京地区业务,新进入杭州、郑州、温州。公司与苏州市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医联体布局持续推进。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将迎来较大的恢复性增长。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中医政策风险、中医政策风险、消费恢复不及预期、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外延并购不及预期、业外延并购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等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等 Table_CompanyFinance 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数据重点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重点公司重点公司 现价现价(港元)(港元)EPS PE 评级评级 2021 2022E 2023E 2021 2022E 2023E 固生堂 47.45-2.20 0.80 1.12-52.0 37.5 买入-35%-30%-25%-20%-15%-10%-5%0%5 22/12022/42022/72022/10医药生物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2/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目录目录 1.中医馆行业中医馆行业 2022 年复盘及未来展望年复盘及未来展望.3 1.1 中医政策回顾:中医政策回顾: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细化落实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细化落实.3 1.2 中医行业回顾:线下医馆影响较大,线上中医高速增长中医行业回顾:线下医馆影响较大,线上中医高速增长.5 1.3 固生堂回顾:疫情之下逆势增长,固生堂回顾:疫情之下逆势增长,2023 恢复可期恢复可期.6 2.本周行情跟踪(本周行情跟踪(2023/01/03-2023/01/06).8 3.本周动态更新本周动态更新.10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图 1:线下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线下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5 图图 2: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5 图图 3:线上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线上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6 图图 4:固生堂:固生堂 2022H1 线上线下收入拆分(亿元)线上线下收入拆分(亿元).6 图图 5:固生堂:固生堂 2022H1 医保收入拆分(亿元)医保收入拆分(亿元).6 图图 6:固生堂患者数(按新老患者,万人):固生堂患者数(按新老患者,万人).7 图图 7:医药生物行业行情走势:医药生物行业行情走势.8 图图 8:细分子行业涨跌幅:细分子行业涨跌幅.8 图图 9:细分子行业:细分子行业 PE(TTM).9 图图 10:子行业月涨跌幅(:子行业月涨跌幅(2022/12/06-2023/01/06).9 图图 11:子行业周涨跌幅(:子行业周涨跌幅(2022/12/30-2023/01/06).9 表表 1:2022 年以来中医重点地区政策年以来中医重点地区政策.4 表表 2:本周行业资讯更新:本周行业资讯更新.10 表表 3:创新药管线更新:创新药管线更新.12 表表 4:上市公司公告一览:上市公司公告一览.12 TWnUsQtRTXnUuY0ZoY6MbP7NtRnNsQoNkPrRpOiNoPoO7NnMpPuOmPtQvPnPoM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3/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1.中医中医馆行业馆行业 2022 年年复盘及未来展望复盘及未来展望 我们从中医政策、中医行业规模、中医馆龙头公司我们从中医政策、中医行业规模、中医馆龙头公司固生堂三个方面对中医馆行固生堂三个方面对中医馆行业业进行进行 2022 年复盘。年复盘。政策方面,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因地制宜,对国家政策进行细化落实。行业方面,我们预期线下中医 2022 年情况与 2020 年相仿或更差,而线上中医增长迅速。公司方面,固生堂 2022H1 逆势增长,线上业务增速显著高于线下业务。公司线下医师数与总出诊时长保持较快增长,完成 2022 年新增 8 家医馆目标。我们预期我们预期 2023 年中医政策将持续出台,而中医行业与固生堂都将迎来年中医政策将持续出台,而中医行业与固生堂都将迎来显著的恢复性增长。显著的恢复性增长。1.1 中医政策回顾:中医政策回顾: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细化落实国家政策持续利好,地方政策细化落实 国家层面政策全面支持中医药行业,尤为重视中医药人才发展。国家层面政策全面支持中医药行业,尤为重视中医药人才发展。2022 年国家层面发布的中医专项政策包括 3 月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6 月国家中医药局等四部门发布的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9 月国家中医药局等三部门发布的 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 及 10 月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行业整体利好政策推动中医行业规模迅速增长,中医认可度提升;名医堂工程直接行业整体利好政策推动中医行业规模迅速增长,中医认可度提升;名医堂工程直接利好中医连锁。利好中医连锁。对于中医药行业整体,政策延续近年来的全方位支持,详细布置了十方面重点工作,其中与中医连锁相关性较强的包括中医服务体系、中医服务能力、中医人才、中药产业、中医药文化等内容,并提出十余项预期性指标。人才发展政策从供给端推动中医行业迅速发展;中医连锁优质医师的稀缺现状有望人才发展政策从供给端推动中医行业迅速发展;中医连锁优质医师的稀缺现状有望得到改善。得到改善。在中医药人才方面,政策从高层次人才、基层人才、专业人才、其他重点领域人才、人才发展平台、人才培养体系六方面做了详尽规划。在人才总量方面,规划预期至 2025 年,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由 0.48 人提升至 0.62人。在人才培养方面,规划预期新增建设一批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及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规划再次强调传承工作室的重要性,强调师承教育,部分中医连锁已在此方面有所探索。发挥中医优势,推动中医在妇幼、老年、慢病、未病领域的发展。发挥中医优势,推动中医在妇幼、老年、慢病、未病领域的发展。在中医特色领域方面,政策提出若干预期性指标:到 2025 年,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达到 70%;儿童、65 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 85%、75%。政策还鼓励中医师通过家庭医生的形式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推进中医适宜技术防控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问题。地方层面政策因地制宜,细化落实国家政策。地方层面政策因地制宜,细化落实国家政策。2022 年以来,大部分省/直辖市已发布1-2 项中医专项政策,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同时发挥地方特色优势。政策类型涵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地方“十四五”中医药规划、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等。下表按中医诊疗人次顺序总结提取了中医较发达地区 2022 年政策的特色内容。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4/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表表 1:2022 年以来中医重点地区年以来中医重点地区政策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地方特色内容 2022-6-30 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 开展开展 20 个以上个以上“县(区)县(区)乡镇(街道)乡镇(街道)村(社区)村(社区)”三级一体化中医医共三级一体化中医医共体、医联体建设试点,体、医联体建设试点,加快提升各区域各层级中医医疗同质化水平。完善“治未病”服务网络,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中心)。优化推所有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中心)。优化推广广职场高压状态人群治未病调养指南等 20 个个“治未病治未病”方案或服务包。方案或服务包。2022-9-23 浙江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 浙江省政府办公厅 落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将具有疗效和成本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将具有疗效和成本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目、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和“互联网互联网 ”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推进中医药数字化平台建设。推进中医药数字化平台建设。依托“健康大脑”,以“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为切入口,率先打造中医处方、中药饮片、门诊病历数字化标准体系。2022-4-1 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卫健委、中医药局等五部门 集结名医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浙派名医堂建设。鼓励和支持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兴鼓励和支持有经验的社会力量兴办连锁经营的名医堂,办连锁经营的名医堂,突出特色和品牌,提供高质量中医药服务。整理遴选 1000 个以上中药协定处方;鼓励名中医经验方开发成医疗机构中药制鼓励名中医经验方开发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剂,支持医疗机构研发注册或备案 100 个以上中药制剂。2022-8-22 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 四川省政府 构建均衡可及的服务格局。开办中医惠民诊所开办中医惠民诊所 7500 家,建设家,建设 2030 个省重大疾个省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医经典传承中心,到病中医药防治中心和中医经典传承中心,到 2025 年中医药年诊疗量上升年中医药年诊疗量上升 40%。建成人才高地。到到 2025 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年,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增加 40%,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全省年培养中医药全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人才超过日制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人才超过 6000 名。名。2022-5-31 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医保局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将将依托中医医疗机构开设的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依托中医医疗机构开设的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互联网互联网 ”中医药服务纳入医保。中医药服务纳入医保。优先调整技术水平和传承价值高、疗效确切、优势明显的适宜技术的中医服务项目,合理拉开技术等级差价,推动中医与西医医疗服务价值趋同。推动中医与西医医疗服务价值趋同。2022-6-28 山东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 建设高水平中医药服务体系。针对视力低下、脊柱侧弯等青少年常见病,依托中针对视力低下、脊柱侧弯等青少年常见病,依托中医防控防治中心,打造齐鲁青少年健康服务品牌医防控防治中心,打造齐鲁青少年健康服务品牌 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用中医适宜技术,参保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参保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使用中医药治疗,合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务中心住院使用中医药治疗,合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比例不低于 85%。2022-9-14 河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机构享有同等权利。基本医疗保险、科研教学、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立机构享有同等权利。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由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由 2020 年的年的 0.42 人提升至人提升至 2025 年的年的 0.62;90%以上市级中医医院达三级甲等水平,90%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达二级甲等以上水平。2022-7-13 北京市“十四五”中医护理发展规划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打造打造 20 个中医护理特色旗舰医院,设立个中医护理特色旗舰医院,设立 50 个示范中医护理门诊;个示范中医护理门诊;培养一千名中西医结合专科护士,一万名普惠型中医护理人才。2022-8-18 开展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工作 上海市医保局、中医药局等四部门 首批确定首批确定 22 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个中医优势病种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试点,确定本市 22 家二、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首批试点医疗机构。2022-7-28 上海市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方案 上海市政府办公厅 健全中西医协同发展机制,实施中西医协同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临床重大疑难围绕临床重大疑难疾病开展中西医协作联合攻关,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技术。疾病开展中西医协作联合攻关,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技术。推进中医药科技创新。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在五个新城建设医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在五个新城建设医教研专科诊疗中教研专科诊疗中心,聚焦肿瘤康复、针灸、皮肤美容、中医外治法诊疗等领域。心,聚焦肿瘤康复、针灸、皮肤美容、中医外治法诊疗等领域。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5/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1.2 中医行业回顾中医行业回顾:线下:线下医馆影响较大,线上中医高速增长医馆影响较大,线上中医高速增长 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根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 年线下中医明显复苏,而年线下中医明显复苏,而 2020 年受疫情影响较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大。我们估计 2021 年中医医疗服务行业规模超 6000 亿元,其中民营中医医疗行业规模超 700 亿元,民营、公立增速分别回升至 18%与 16%,较 18/19 年相仿或更高。2020 年受疫情影响,行业整体出现负增长,公立增速为-4%,民营增速仅 6%显著低于 18/19 年。图图 1:线下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线下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东北证券估计 我们认为我们认为 2022 年疫情管控的影响较年疫情管控的影响较 2020 年更大,线下中医行业增速较年更大,线下中医行业增速较 2020 年可年可能相仿或更低。能相仿或更低。从新冠确诊病例的人数看,2020 年疫情爆发主要集中于一季度,4月武汉解封后疫情相对较缓和。而 2022 年由于毒株变化,病毒传染性显著增强,各地疫情不断爆发。其往往会需要较长的封控时间才能达成动态清零。此外,若考虑无症状感染者,则 2022 疫情感染人数显著高于 2020。我们预计全面放开,就诊秩我们预计全面放开,就诊秩序恢复后,序恢复后,2023 年线下中医行业将迎来显著恢复性增长。年线下中医行业将迎来显著恢复性增长。图图 2: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东北证券 3767419147434577533141849758762273211%-4(%6%-10%-5%0%5 %0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72018201920202021公立中医医疗民营中医医疗公立增速民营增速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6/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线上中医线上中医 2022 年增长迅速,疫情管控影响患者就医选择。年增长迅速,疫情管控影响患者就医选择。我们预计 2022 年线上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为 15-20 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速达 40%。2022 年较大规模的疫情管控导致线下中医诊疗的可及性受显著影响,刺激线上中医发展。我们预计全面放开我们预计全面放开将刺激线上中医行业发展。将刺激线上中医行业发展。国家政策推动轻症新冠患者进行互联网诊疗以缓解医疗挤兑压力,同时中医广泛介入新冠治疗导致中医认识的普及与中医受众的增加。图图 3:线上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线上中医医疗行业规模(亿元)数据来源:东北证券估计 1.3 固生堂回顾固生堂回顾:疫情之下逆势增长,疫情之下逆势增长,2023 恢复可期恢复可期 固生堂固生堂 2022H1 实现实现营业收入营业收入 7.03 亿元(亿元( 17.5%),),逆势增长。逆势增长。其中其中线下收入线下收入 5.81亿元(亿元( 7.4%),占比),占比 82.7%;线上收入;线上收入 1.22 亿元(亿元( 114%),占比),占比 17.3%。线上增线上增速显著高于线下,与行业整体情况一致。速显著高于线下,与行业整体情况一致。公司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净利润率7.9%;经调整净利润 0.64 亿元( 40.1%),经调整净利润率 9.1%( 1.4pcts)。线下收入主要受疫情影响,2022H1 公司有 23 家线下医疗机构停业,平均停业时长约 36 天。线上收入迅速增长,主要由于公司线上业务覆盖范围及深度增加,且部分线下业务受疫情影响转移至线上所致。2022H1 公司医保收入占比 26.1%。图图 4:固生堂:固生堂 2022H1 线上线下收入拆分(亿元)线上线下收入拆分(亿元)图图 5:固生堂:固生堂 2022H1 医医保收入拆分(亿元)保收入拆分(亿元)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北证券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东北证券 疫情影响下老客户数增速快于新客户数,凸显公司为客户提供长期健康管理的能力。疫情影响下老客户数增速快于新客户数,凸显公司为客户提供长期健康管理的能力。固生堂 2022H1 患者数 45.8 万人( 15.1%),平均看诊次数 2.89 次(-2.6%),平均客单价 531 元( 4.9%),客户回头率 66.9%( 5.4pcts)。公司患者数稳健增长,客13-48-1015-2035-45900%0 002030405020162018202020222025线上中医年化增速5.811.22线下中医馆线上医疗平台0.990.855.19医保统筹账户医保个人账户患者自付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7/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单价有所提升,平均看诊次数受疫情影响稍有下降。2022H1 公司新客户数 24.6 万人( 8.3%),老客户数 21.1 万人( 24.1%)。老客户增长快于新客户,与 2020 年相仿。图图 6:固生堂患者数(按新老患者,万人):固生堂患者数(按新老患者,万人)数据来源:公司半年报,东北证券 疫情影响下疫情影响下线下医师数与总出诊时长线下医师数与总出诊时长仍保持较快仍保持较快增长。增长。根据我们草根调研的数据,2022 年 9 月公司线下医师数约 1600 人,较 2022 年 3 月的约 1450 人增长约 10%。其中资深医师(副主任及以上)数约 870 人,较 3 月的约 800 人增长约 8%。医师线下出诊总时长约 2750 天,较 3 月的约 2450 天增长约 12%。资深医师线下出诊总时长约 960 天,较 3 月的 880 天增长约 9%。公司疫情下仍保持医师数的高速增长。固生堂固生堂医疗服务供给端的增长对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有显著支撑。医疗服务供给端的增长对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有显著支撑。股权激励框架出台,进一步提升聚医能力。股权激励框架出台,进一步提升聚医能力。公司于 9 月出台股权激励框架,将通过二级市场股份回购与限制性股份计划将公司股份授予资深中医师,以吸引优秀中医师将公司作为唯一的多点执业机构,或到公司全职出诊。公司未来的股权激励有望成为吸引资深医师并与其长期保持合作的重要工具。疫情影响下公司完成疫情影响下公司完成 2022 年新增年新增 8 家医馆目标。家医馆目标。公司于上半年收购北京 2 家医馆,扩展北京地区业务,北京医馆数由 2 家增至 4 家;于 10-11 月收购杭州 2 家医馆,新进入杭州,布局继宁波后浙江省的第二个城市;于 11 月收购上海 1 家医馆。郑州、温州、深圳的各 1 家自建医馆于 11-12 月开业,新进入郑州、温州。公司已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温州市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公司公司与苏州市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医联体布局持续推进。与苏州市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医联体布局持续推进。公司于 11 月与苏州市中医院签订医联体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分级诊疗,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显著利好公司在苏州市的多点执业医师开发。11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将公司苏州同安门诊部纳入其非直属附属门诊部并举行揭牌仪式,利于公司苏州医馆提升品牌形象。此外,11 月公司与磐安县政府、浙江金控、浙江中医药集团等多方签署框架协议,设立 10 亿元(首期 5 亿元)中医药产业投资基金。未来,公司拟在磐安县建设浙江区域总部,将其打造为长三角区域内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中医医疗服务运营平台。我们预计我们预计 2023 年公司将迎来较大的恢复性增长。年公司将迎来较大的恢复性增长。2022H2 由于疫情公司业绩受一定影响,但其不改公司卓越的聚医能力与异地扩张能力。我们预期看诊秩序恢复后,37.736.252.722.824.613.319.225.317.021.10204060801002019202020212021H12022H1新客户数老客户数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8/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由于中医连锁客单价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患者支付能力相对更强,中医连锁有望较快迎来复苏。2.本周行情跟踪(本周行情跟踪(2023/01/03-2023/01/06)图图 7:医药生物行业行情走势:医药生物行业行情走势 数据来源:Wind,东北证券 近一年以来医药生物板块下跌 15.8%,沪深 300 指数跌幅为 17.4%,医药板块跑赢沪深指数 1.6%。图图 8:细分子行业涨跌幅:细分子行业涨跌幅 数据来源:Wind,东北证券-35%-30%-25%-20%-15%-10%-5%0%5%沪深300医药生物-40%-35%-30%-25%-20%-15%-10%-5%0%5%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9/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近一年以来医药生物行业走势大多呈下跌趋势。截止 2023 年 1 月 8 日,所有细分行业中,医药商业板块涨幅最大,涨 0.8%。生物制品板块跌幅最大,跌 23.2%。图图 9:细分子行业:细分子行业 PE(TTM)数据来源:Wind,东北证券 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估值回调幅度较大。截至目前为止,化学制剂市盈率最高,为 35.5 倍,医疗器械市盈率最低,为 13.6 倍。图图 10:子行业月涨跌幅(:子行业月涨跌幅(2022/12/06-2023/01/06)图图 11:子行业周涨跌幅(:子行业周涨跌幅(2022/12/30-2023/01/06)数据来源:Wind,东北证券 数据来源:Wind,东北证券 010203040506070化学制剂中药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1.7%0.6%-7.0%4.5%-3.8%-1.9%8.1%0.3%-8%-6%-4%-2%0%2%4%6%8%2.1%1.2%0.7%5.0%2.9%1.5%3.3%2.8%0%1%2%3%4%5%6%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0/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3.本周动态更新本周动态更新 板块颜色标识说明 创新药创新药 生物制品生物制品 器械与耗材器械与耗材 医疗服务医疗服务 医药零售医药零售 中药中药 表表 2:本周行业资讯更新:本周行业资讯更新 时间 板块 关键词 内容 来源 1 月 2 日 创新药 恒瑞医药人员变动 1 月 2 日,据网传信息,恒瑞总部已发布 2023 年 1 号文件,聘任江宁聘任江宁军为担任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负责公司临军为担任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战略官,负责公司临床研究和商务拓展工作。床研究和商务拓展工作。此后,由孙飘扬、张连山和江宁军组成恒瑞医药战略决策小组,全面负责恒瑞的战略和研发决策。加入恒瑞医药后,江宁军直接汇报于恒瑞医药董事长孙飘扬。而另一位负而另一位负责非肿瘤领域研发的副总经理王泉人,以及商务拓展负责人陈东均将汇报责非肿瘤领域研发的副总经理王泉人,以及商务拓展负责人陈东均将汇报于江宁军。于江宁军。江宁军曾任赛诺菲全球副总裁兼亚太研发负责人,后加入早期阶段的基石药业担任董事长和 CEO,并推动其港股上市。2022 年 8 月 25 日,江宁军宣布从基石药业退休,不再担任董事长和 CEO 职务。公众号 1 月 3 日 创新药 中国生物制药 1 月 3 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与普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中国生物制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与普莱医药签订了治疗继发性创面感染的抗菌肽产品莱医药签订了治疗继发性创面感染的抗菌肽产品 PL-5 在中国的独家商业合在中国的独家商业合作协议。作协议。继发性创面感染是指由于各种细菌导致的开放型创面感染,包括糖尿病足、褥疮、烧伤等。随着抗生素的使用,耐药菌比例越来越多,导致致病菌定植成为比较严重的问题,抗生素耐药的不断演进需要系统性抗菌,特别是对于感染部位的局部抗菌治疗。抗菌肽抗菌肽 PL-5(Peceleganan)喷雾剂是一种新型多肽类药物,由普莱医药自)喷雾剂是一种新型多肽类药物,由普莱医药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主研发并拥有全球知识产权。PL-5 属于非抗生素类广谱抗感染药物,具有独特的杀菌机理,针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各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显示出很强的杀菌优势。今年 3 月,PL-5 用于中度糖尿病足溃疡感染的 II 期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了FDA 批准。目前,PL-5 已经在国内完成临床 III 期研究并观察到了很好的临床效果,预计未来会成为继发性创面感染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治疗选择。公众号 1 月 3 日 创新药 再鼎医药人员变动 2023 年 1 月 3 日再鼎医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一家以患者为中心的、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全球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任命今日宣布任命 Rafael G.Amado 博士为总裁,全球肿瘤研发博士为总裁,全球肿瘤研发负责人,自负责人,自 2022 年年 12 月月 30 日生效。日生效。Amado 博士将为再鼎医药带来肿瘤博士将为再鼎医药带来肿瘤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全球生物制药研发领导力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和出色的全球生物制药研发领导力。加入再鼎之前,Amado 博士于 2019 年 9 月加入 Allogene Therapeutics,Inc.,担任其执行副总裁、研发负责人兼首席医学官。加入 Allogene 之前,Amado 博士曾于 2015 年 3 月至 2018 年 7 月担任 Adaptimmune,LLC 的首席公众号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1/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医学官,并于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7 月担任其研发总裁兼首席医学官。履职期间,他负责多个基因工程细胞疗法的发现和临床开发战略及执行多个基因工程细胞疗法的发现和临床开发战略及执行,主持研发领导团队并为管线开发的优化提供医学指导。在加入Adaptimmune 之前,Amado 博士于 2008 年至 2015 年在葛兰素史克历任多项重要职务,最终担任高级副总裁、肿瘤研发全球负责人最终担任高级副总裁、肿瘤研发全球负责人;于 2003 年至2008 年间在安进工作,担任肿瘤领域临床研究和全球开发执行总监。在这些职位履职期间,他在多个不同治疗领域多款药物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入安进之前,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血液学/肿瘤学医学系担任学术职务。Amado 博士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的塞维利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在 Michael Reese 医院和医疗中心完成了内科实习和住院医师培训,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完成了血液学/肿瘤学专科医师培训。1 月 5 日 创新药 先博生物合作 1 月 5 日,上海先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先博生物”)和 Orna Therapeutics(下称“Orna 公司”)共同宣布达成一项合作协议:由先博生物负责对 Orna 公司利用突破性环状 mRNA 技术(oRNA)开发的体内细胞治疗产品在大中华区抗肿瘤领域的开发和上市,其中包括 Orna 公司管线中最领先的抗 CD19 原位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技术(isCAR)项目,名为“ORN-101”。另外,部分项目可能在中国通过临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来加速临床验证以及更早惠及患者。Orna 公司将会收到合作首付款以及临床开发、上市和商业化等重要阶段的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获批上市后的销售分成。公众号 1 月 4 日 器械与耗材 抗原检测 近日,又有一家企业新冠抗原试剂盒获证,为安徽深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223401843)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 50 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IVD 资讯 1 月月 3 日日 医疗服务医疗服务 血液病血液病 1 月月 3 日,陆道培医疗集团向港交所递表。日,陆道培医疗集团向港交所递表。2020 年至年至 2022 年年 9 月(往绩记录期间),陆道培医疗分别录得营业收入月(往绩记录期间),陆道培医疗分别录得营业收入11.62 亿元、亿元、13.70 亿元和亿元和 12.41 亿元,分别录得毛利亿元,分别录得毛利 2.40 亿元、亿元、1.67 亿元亿元和和 1.88 亿元。同期,公司亏损净额分别为亿元。同期,公司亏损净额分别为 1.22 亿元、亿元、4.08 亿元和亿元和 5.12 亿亿元,两年九个月亏损净额共计约元,两年九个月亏损净额共计约 10.42 亿元。亿元。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贡献了陆道培医疗大部分收入。截至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贡献了陆道培医疗大部分收入。截至 2022 年年 9 月月 30日止日止 9 个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一般医疗服务项下住院平均每床日开支个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一般医疗服务项下住院平均每床日开支4318.9 元,门诊就诊人次元,门诊就诊人次 83426 例,门诊均次开支例,门诊均次开支 731.4 元。元。2022 年年 9 月月 30 日,陆道培团队共完成日,陆道培团队共完成 7489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99.2%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71.2%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中国为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中国2021 年的全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仅有年的全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仅有 70.7%及及 44.2%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Wind 1 月 2 日 医药零售 蒙脱石散脱销 退热药抢购潮热度逐渐退下,新一轮囤药潮又开始了,这一回主角是止泻类药品蒙脱石散。在北美“杀疯了”的 XBB.1.5 引起了人们的新一轮恐慌。受上述信息影响,蒙脱石散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脱销现象,多个外卖、电商平台上的均显示库存不足或已售罄。中国药店 1 月 4 日 医药零售 四类药销售火热 三重疫情促进了零售药店非处方药的销售:随着价格的上涨,治疗流感、RSV 的相关非处方药的销售额急剧增加,同比增长了 69%。其中儿童镇痛药增长了 69%,成人咳嗽和热冒药增长 39%,成人咳嗽/喉咙痛滴剂和含片增长 26%,儿童顺嗽感冒药增长 19%,感冒舒缓膏增长 15%,鼻喷雾剂/哮喘治疗药物增长 14%。中国药店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2/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表表 3:创新药管线更新:创新药管线更新 时间时间 来源来源 企业名企业名 药物名称药物名称 药物类型药物类型 药物靶点药物靶点 适应症适应症 研究阶段研究阶段 2023 年 1月 2 日 公众号 正大天晴 TQB2450 单抗 PD-L1 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III 期临床结果积极 2023 年 1月 3 日 公众号 基石药业 舒格利单抗注射液 单抗 PD1 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 III 期临床结果积极 2023 年 1月 3 日 公众号 信立泰 SAL0133 片 单抗 3CLpro 成人轻型/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III 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2023 年 1月 2 日 公众号 君实生物 VV116 小分子 RdRp 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早期治疗 III 期临床结果积极 2023 年 1月 3 日 公众号 复宏汉霖 贝伐珠单抗 单抗 VEGF 宫颈癌及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 临床默许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北证券 表表 4:上市公司公告一览:上市公司公告一览 时间时间 板块板块 相关公司相关公司 关键字关键字 内容内容 1 月 3 日 CXO 普洛药业 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普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基于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开展 CDMO 项目的长期合作,实现利益共享,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于近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月 3 日 CXO 泰格医药 股份回购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0 日,公司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 3,909,800 股,累计回购的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4481%,最高成交价为 102.39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 79.095 元/股,成交总金额为 369,387,998.96 元(含交易费用)。1 月 4 日 CXO 阿拉丁 可转债转股 累计转股情况: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1 月 4 日 医药零售 国家政策 1 月 4 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关于加强新冠防控药品拆零销售质量监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新要求、新举措,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统筹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中常用药品的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加强药品拆零销售监管。中国药店 1 月 6 日 中药 中药防治新冠 2022 年 12 月 30 日,中国中药协会召开了理事会扩大会议,发布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发布的防治新冠疫情中医药方案(指南、指引)汇总整理形成的新冠病毒感染防治“两保一稳”清单,现予以公布。本次清单仅列出在国家药监局数据库中有生产批号的中成药。中成药清单(成人)215 个品种,儿童 75 个。成人用药涉及 106 家药企;儿童用药涉及 57 家药企。蒲公英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东北证券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3/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1 月 5 日 生物制品 康希诺 mRNA 疫苗 CS-2034 尚处于临床 IIb 期阶段(1)安全性方面 免后 28 天的安全性分析显示,在既往接种过 3 剂灭活疫苗的人群中加强接种一剂 CS-2034,安全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以轻度为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文献报道的已上市 mRNA 疫苗。老年人亚组的安全性优于成年人亚组。(2)免疫原性方面 真病毒中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CS-2034 加强后 28 天针对原型株、奥密克戎 BA.1 变异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 877、293,分别是灭活疫苗同源加强的 27 和 23 倍。针对当下流行的奥密克戎 BA.5 变异株开展了交叉中和抗体动力学研究,发现在免后 7 天抗体水平即达峰值,GMT 为 407,是灭活疫苗同源加强的 29 倍。CS-2034 加强在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亚组也可诱导较高中和抗体,免后 7 天针对奥密克戎 BA.5 变异株 GMT 为 296,是灭活疫苗同源加强的 23 倍。1 月 5 日 生物制品 天坛生物 血浆站 临城上升单采血浆有限公司获得单采血浆证,有效期自 2022 年 12 月 30日至 2024 年 12 月 29 日。1 月 4 日 器械与耗材 迪瑞医疗 国内注册证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适用仪器的变更: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CM-180、CM-320、CM-320i)、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型号:CSM-8000)。变更为迪瑞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型号:CM-180、CM-320、CM-320i、CM-640、CM-640i)、迪瑞模块化生化免疫分析系统(型号:CSM-8000、CSM-9000)1 月 4 日 器械与耗材 亚辉龙 人事变动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庞世洪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身体原因,庞世洪先生申请辞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职务,辞任后,庞世洪先生将继续在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在董事会秘书空缺期间,暂由公司董事长胡鹍辉先生代行董事会秘书职责。1 月 5 日 器械与耗材 迈克生物 国内注册证 生长分化因子-15 测定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主要用于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系公司吖啶酯直接化学发光技术平台新产品,截至目前公司在该技术平台下已累计取得 82 项试剂类产品注册(涵盖甲状腺功能、传染病、心肌、肿瘤标志物、贫血、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生殖激素、骨代谢等病种检测),为配套公司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i 3000 系列、i 1000 系列与 i 800 系列的检测项目。该产品是国内首个基于化学发光检测原理的生长分化因子-15 获证试剂,且通过了四川省第二类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其取得注册证不仅体现了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也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项目菜单,有助于提升公司市场综合竞争力,对市场的拓展以及公司未来的经营将产生积极影响。1 月 3 日 医疗服务 爱尔眼科 并购 爱尔眼科发布公告收购 14 家医院,此次收购总计交易对价 4.71 亿元(均为自有资金支付),2021PS 2.25X,2021 年 14 家医院合计营收 3.21亿元、净利润-0.08 亿元;22Q1-3 合计营收 2.87 亿元、净利润 0.17 亿元。1 月 4 日 医疗服务 海吉亚 配股 海吉亚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承配人按每股股份 53.5 港元的价格认购 14800000 股,若未促成认购,承配人以主事人身份认购。配售股份占公司于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 2.40%(占扩大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34%)。所得款项总额预计 7.918 亿港元,净额 7.854 亿港元。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4/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1 月 5 日 医疗服务 锦欣生殖 配股 公司与卖方及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据此,卖方同意出售及配售代理(作为卖方的独家代理)同意促使买方按每股股份 6.725 港元的价格按悉数包销基准购买卖方所持有的合共 175,000,000 股股份,相当于截至公告日期本公司已发行股本约 6.95%;及卖方有条件同意作为委托人认购及公司有条件同意按认购价(相当于配售价每股股份 6.725 港元)发行 1.75 亿股新股份,数目相当于配售股份的数目。1 月 2 日 医药零售 京东健康 授出奖励股份 京东健康董事会宣布,于 2023 年 1 月 1 日,本公司根据首次公开发售后股份奖励计划向承授人授出了涉及 1,454,006 股新股份的 1,454,006 股奖励股份,约占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0.05%。1 月 5 日 医药零售 健之佳 投资药妆企业 健之佳发布对外投资公告,拟使用公司自有资金向北京同仁堂麦尔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尔海”)增资不低于 3334.5 万元人民币,持有麦尔海 25%股权。1 月 4 日 中药 昆药集团 人事变动 公司董事会同意提名邱华伟先生、颜炜先生、郭霆先生、梁征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同意提名钟江先生、邵金锋先生为公司十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候选人。邱华伟,现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炜,曾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OTC 事业部总经理、康复慢病事业部总经理。郭霆,现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征,现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钟江,现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邵金锋,现任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中心副总经理。数据来源:Wind,东北证券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5/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研究研究团队团队简介:简介:Table_Introduction 刘宇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华创证券研究所。2021 年加入东北证券。高皓天:清华大学金融硕士,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本科。2022 年加入东北证券,现任东北证券医药组研究助理。重要重要声明声明 本报告由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制作并仅向本公司客户发布,本公司不会因任何机构或个人接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不保证所包含的内容和意见不发生变化。本报告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证券买卖建议。本公司及其雇员不承诺投资者一定获利,不与投资者分享投资收益,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及其雇员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并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不进行披露;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财务顾问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须在本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本报告的发布人和发布日期,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若本公司客户(以下称“该客户”)向第三方发送本报告,则由该客户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提醒通过此途径获得本报告的投资者注意,本公司不对通过此种途径获得本报告所引起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报告遵循合规、客观、专业、审慎的制作原则,所采用数据、资料的来源合法合规,文字阐述反映了作者的真实观点,报告结论未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投资投资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股票 投资 评级 说明 买入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超越市场基准 15%以上。投资评级中所涉及的市场基准: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市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市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市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数为市场基准。增持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超越市场基准 5%至 15%之间。中性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介于市场基准-5%至 5%之间。减持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落后市场基准 5%至 15%之间。卖出 未来 6 个月内,股价涨幅落后市场基准 15%以上。行业 投资 评级 说明 优于大势 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的收益超越市场基准。同步大势 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的收益与市场基准持平。落后大势 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的收益落后于市场基准。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 16/16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Table_SalesTable_Sales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网址:网址:http:/http:/电话:电话:400400-600600-06860686 地址地址 邮编邮编 中国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 6666 号 130119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锦什坊街 28 号恒奥中心 D 座 100033 中国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 799 号 200127 中国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三路 1006 号诺德中心 34D 518038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冼村街道黄埔大道西 122 号之二星辉中心 15 楼 510630 机构销售联系方式机构销售联系方式 姓名姓名 办公电话办公电话 手机手机 邮箱邮箱 公募销售公募销售 华东地区机构销售华东地区机构销售 王一(副总监)021-61001802 13761867866 吴肖寅 021-61001803 17717370432 李瑞暄 021-61001802 18801903156 周嘉茜 021-61001827 18516728369 陈梓佳 021-61001887 19512360962 chen_ 屠诚 021-61001986 13120615210 康杭 021-61001986 18815275517 丁园 021-61001986 19514638854 吴一凡 021-20361258 19821564226 王若舟 021-61002073 17720152425 华北地区机构销售华北地区机构销售 李航(总监)010-58034553 18515018255 殷璐璐 010-58034557 18501954588 曾彦戈 010-58034563 18501944669 吕奕伟 010-58034553 15533699982 孙伟豪 010-58034553 18811582591 陈思 010-58034553 18388039903 chen_ 徐鹏程 010-58034553 18210496816 曲浩蕴 010-58034555 18810920858 华南地区机构销售华南地区机构销售 刘璇(总监)0755-33975865 13760273833 liu_ 刘曼 0755-33975865 15989508876 王泉 0755-33975865 18516772531 王谷雨 0755-33975865 13641400353 张瀚波 0755-33975865 15906062728 zhang_ 王熙然 0755-33975865 13266512936 wangxr_ 阳晶晶 0755-33975865 18565707197 yang_ 张楠淇 0755-33975865 13823218716 钟云柯 0755-33975865 13923804000 杨婧 010-63210892 18817867663 梁家潆 0755-33975865 13242061327 非公募销售非公募销售 华东地区机构销售华东地区机构销售 李茵茵(总监)021-61002151 18616369028 杜嘉琛 021-61002136 15618139803 王天鸽 021-61002152 19512216027 王家豪 021-61002135 18258963370 白梅柯 021-20361229 18717982570 刘刚 021-61002151 18817570273 曹李阳 021-61002151 13506279099 曲林峰 021-61002151 18717828970 华北地区机构销售华北地区机构销售 温中朝(副总监)010-58034555 13701194494 王动 010-58034555 18514201710 wang_ 闫琳 010-58034555 17862705380 张煜苑 010-58034553 13701150680
12023年1月2日连锁眼科医院分析框架医疗服务行业系列报告之一行业评级:看好证券研究报告分析师孙建邮箱证书编号S1230520080006摘要2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95!、国内连锁眼科医院发展民营连锁眼科医院,以爱尔为龙头,中小眼科陆续上市,A股形成板块效应;不同眼科眼科医院,布局模式、业务结构、成本费用不同,形成差异化发展路径。2、门店利润贡献拆分看业绩弹性新门店亏损状态拖累表观利润,门店成熟后,亏损转盈利带来较强利润弹性;成熟期整体利润(未来)盈利门店利润(拆分)报表整体利润(表观)。3、OK镜集采影响眼科耗材(OK镜)进入集采时代;量化判断OK镜集采对收入影响。4、投资建议全国布局并且消费眼科为主的连锁眼科医院具有更高估值溢价;连锁眼科从扩张期到成熟期的净利率弹性,驱动利润快速增长;关注: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SXjYtRsQQYiZoWXUtV7NaObRsQnNmOpMjMnNmNlOrRnQ9PpOpOuOoMsQxNnRnQ风险提示3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951、疫情流行,医院客流恢复低于预期;2、扩张期,新开门店进展和次新店盈亏平衡周期低于预期;3、眼科器械耗材OK镜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目录C O N T E N T S4眼科医院行业0102医院拆分看利润结构03OK镜集采04投资建议连锁眼科医院行业特点015全国布局 区域布局民营医院 消费眼科眼科医院:发展态势行业格局和资本市场6数据来源:Wind,爱尔眼科2021年报,华厦眼科招股书,普瑞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招股书及2021年报,朝聚眼科招股书及2021年报,浙商证券研究所爱尔眼科成长为千亿白马,中小连锁眼科医院陆续上市长沙起家全国布局爱尔眼科厦门眼科全国布局华厦眼科西南起家全国布局普瑞眼科辽宁地区为主何氏眼科内蒙地区为主朝聚眼科医院22家收入17亿利润0.9亿净利率5%医院57家收入31亿利润4.5亿净利率15%医院610家收入150亿利润23.2亿净利率16%医院90家收入10亿利润0.9亿净利率9%医院17家收入10亿利润1.6亿净利率16注1:以财务数据为各公司2021年经营数据,利润和净利率为归母净利润和归母净利率;注2:医院数量,爱尔眼科为2021年国内医院数量,朝聚眼科为2021年医院(不含视光中心)数量,华夏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为招股书时医院数量,其中何氏眼科90家包括所有一二三级眼保健机构眼科医院:扩张模式全国布局Vs区域深度7数据来源:Wind,华厦眼科招股书,普瑞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招股书,朝聚眼科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爱尔眼科之后,新上市连锁眼科医院,扩张模式分为:华厦眼科、普瑞眼科的全国扩张型;何氏眼科、朝聚眼科的区域深度型。全国扩张型连锁眼科医院区域型连锁眼科医院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01213(%屈光业务视光服务白内障其他业务眼科医院:业务结构8添加标题95、华厦眼科:基础眼科(白内障、眼底、眼表、小儿)占比高,视光/配镜比例低;2、普瑞眼科:屈光特色,占比超50%;3、何氏眼科:视光特色,占比33%。51%屈光项目视光项目白内障项目其他项目32%1%屈光项目配镜业务白内障项目其他项目37&%屈光手术视光服务白内障手术其他项目爱尔眼科华厦眼科何氏眼科普瑞眼科不同眼科医院结构差异基础眼科占比高屈光占比高视光占比高问题:相比爱尔眼科,其他各家眼科都有哪些业务特色01数据来源:Wind,爱尔眼科2021年报,华厦眼科招股书,普瑞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注:何氏眼科为2020年收入结构,其他各家公司为2021年收入结构眼科医院:成本/费用/利润率从费用结构看盈利差异9数据来源:Wind,爱尔眼科2021年报,华厦眼科招股书,普瑞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2021年报,浙商证券研究所眼科医院对比:其他眼科和爱尔眼科差距在哪里?我们假设爱尔眼科是标准模型,其他眼科医院相比有差异 普瑞眼科:销售费率19%,最高。全国化扩张过程当中,加强广告宣传,提升品牌力;何氏眼科:毛利率40%,最低。屈光和视光等高毛利率的业务占比较低。爱尔眼科(标准模型)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低净利率)何氏眼科(低净利率)销售费用率过高广告费用率10%占比高毛利率40%过低厦门眼科占比高01注:上述数据为各家公司2021年利润表结构眼科医院:消费属性(估值溢价支撑力之一)消费属性比例有多大?10数据来源:Wind,华厦眼科招股书,普瑞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招股书及2020年报,浙商证券研究所问题:为什么说连锁眼科医院算消费类医疗服务33!F%视光服务屈光业务其他业务39&5%视光服务屈光业务其他业务何氏眼科2020年收入结构何氏眼科2020年毛利结构消费眼科业务(屈光 视光)非医保:自费占比高 30%;毛利率:消费眼科业务毛利率52%其他业务毛利率33%;结构:消费眼科业务的收入占比54%,毛利占比65%。0%5 %05 19202020212022H1华厦眼科普瑞眼科眼科医院医保占比低于30%屈光:升级到全飞秒、ICL视光:升级到离焦镜、OK镜白内障:升级到非球面多焦点晶体技术升级技术升级驱动客单价持续提升(医疗消费属性)0152S3%0 0P%视光服务 屈光业务 其他业务何氏眼科2020年毛利率连锁眼科医院利润结构拆分0211表观利润 盈利利润 长期利润敏感性分析看利润弹性扩张期连锁医院:利润结构拆分(表观利润=盈利利润-亏损)12问题:扩张期的连锁医院,如何看待报表表观利润、盈利利润和远期利润?-3,000-2,000-1,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昶明-供应链福瑞灵-供应链昆明普瑞乌市普瑞兰州普瑞哈尔滨普瑞合肥普瑞南昌普瑞重庆普瑞武汉普瑞普瑞嘉视上海普瑞贵州普瑞北京华德南宁普瑞眉山普瑞合肥门诊湖北普瑞庐江门诊乐山普瑞郑州普瑞合肥眼视光广州普瑞山东亮康红谷滩普瑞兰州眼视光福州普瑞海南普瑞西安普瑞长春普瑞沈阳普瑞天津普瑞盈亏平衡医院 亏损医院普瑞眼科2021年 子公司利润拆分普瑞眼科:2021年报表利润0.94亿。贡献拆分,8家盈利医院的盈利利润1.5亿 7家盈亏平衡医院 15家亏损医院(-1亿)盈利医院数据来源:Wind,普瑞眼科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从利润结构看盈利关键点02注:我们定义盈利医院贡献利润为盈利利润扩张期连锁医院:利润结构拆分(表观利润=盈利利润-亏损)13普瑞眼科2022H1净利润结构(盈利-亏损=报表利润)普瑞眼科为例:2022H1利润:表观利润5100万=盈利利润1.25亿-亏损医院7400万数据来源:Wind,普瑞眼科2022年中报,浙商证券研究所普瑞眼科看利润结构02注:我们定义盈利医院贡献利润为盈利利润扩张期连锁医院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拆分14华厦眼科不同层级医院收入增速数据来源:Wind,华厦眼科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华厦眼科看不同层级医院差异02华厦眼科不同层级医院利润增速华厦眼科不同层级医院收入结构华厦眼科不同层级医院利润结构厦门眼科中心 收入占比26%利润占比48%TOP 2-8医院 收入占比33%利润占比25%其他49家医院 收入占比41%利润占比27%7.87.58.04.17.19.510.23.49.78.112.58.30.010.020.030.040.02019202020212022H1厦门眼科中心TOP2-8医院其他49家医院320&)832AR%0 0 19202020212022H1厦门眼科中心TOP2-8医院其他49家医院2.42.42.21.00.61.41.10.3-0.8-0.41.21.0-2.0-1.00.01.02.03.04.05.02019202020212022H1厦门眼科中心TOP2-8医院其他49家医院108qHD&A%-35%-12C%-50%0P0 19202020212022H1厦门眼科中心TOP2-8医院其他49家医院注:利润为归母净利润扩张期连锁医院的收入和利润贡献拆分15151、厦门眼科中心(大本营):8亿收入,2.2亿净利润,27%净利率;1/4收入,贡献了近一半利润;2、中型医院(扩张主力):10亿收入,1.1亿净利润,11%净利率;1/3收入占比;3、其他中小医院(潜力门店):12亿收入,1.2净亿利润,10%净利率;41%收入占比,27%利润占比。华厦眼科医院子公司2021年收入及占比华厦眼科医院子公司2021年净利润及占比厦门眼科中心 2021年收入8亿,占比26%厦门眼科中心 2021年净利润2.2亿,占比48%数据来源:Wind,华厦眼科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华厦眼科看不同层级医院差异02注:净利润和净利率为归母净利润和归母净利率眼科医院:成熟净利率15成熟模型预测15%净利率合理性15%净利率(成熟模型下净利率预测)成熟眼科门店的净利率可以达到15%,核心成熟店会达到20-25%净利率;成熟眼科医院的整体净利率大约在15%(爱尔眼科、华厦眼科)。0%5 %0%乌市普瑞昆明普瑞兰州普瑞合肥普瑞南昌普瑞武汉普瑞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15%=成熟门店净利率0%5 172018201920202021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15%=成熟企业净利率成熟门店净利率 15%成熟眼科医院净利率 15%数据来源:Wind,爱尔眼科年报,华厦眼科招股书,普瑞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招股书及2021年报,浙商证券研究所15%净利率成熟期利润(未来)盈利门店利润(拆分)报表整体利润(表观)16眼科医院:扩张型医院净利润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远期利润17数据来源:浙商证券研究所问题:扩张型医院,当期净利率较低,如何测算远期的净利润弹性?5%净利率20亿 收入10%净利率中性假设34.56亿 收入=敏感性分析:假设收入20%复合增速,以及中性、乐观净利率假设条件下,3年后净利润计算值3.45亿 净利润021亿 净利润=20%3年复合增速假设值15%净利率=低净利率假设乐观假设5.18亿 净利润收入初始假设值3年后收入计算值低净利率假设的净利润假设值3年后中性10%净利率假设的净利润计算值3年后乐观15%净利率假设的净利润计算值注:20亿收入,5%净利率,20%收入增速,10%净利率,15%净利率都是假设值3-5倍连锁眼科医院OK镜集采0318OK镜首次集采对医院收入影响眼科耗材:OK镜集采集采文件出台对OK镜的影响1903OK镜首次纳入集采2022年12月16日,河北省医保局发布三明联盟OK镜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规则1:产品系统竞价价格=单片“标准片”申报价格40%单片“环曲片”申报价格价格60%;规则2:中选率最高70%;规则3:采购量分配,分配给第一名中选企业10%的约定采购量;规则4:非中选产品,纳入监控管理,采购量不得高于中选产品的最低采购量。OK镜厂商欧普康视、爱博医疗、昊海生科等 欧普康视:2021年OK镜收入6.7亿,63万片;爱博医疗:2021年OK镜收入1.1亿,21.5万片;2022H1收入同比增长71.70%;昊海生科:2022年12月28日,自研OK镜获批,同时代理亨泰品牌OK镜。数据来源:三明联盟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欧普康视2021年报,爱博医疗2021年报及2022年中报,浙商证券研究所眼科耗材:OK镜集采OK镜集采影响20数据来源:Wind,华厦眼科招股书,何氏眼科招股书,浙商证券研究所问题:OK镜集采对医院到底有多大影响?21%8%5%5%诊疗-手术-屈光不正诊疗-手术-白内障诊疗视光服务-框架眼镜诊疗-非手术治疗视光服务-角膜接触镜诊疗-手术-玻璃体视网膜诊疗-手术-其他眼病诊疗视光服务-其他服务OK镜在何氏眼科医院2020年收入中占比12%主要业务:屈光 白内障框架眼镜OK镜12%占比50%毛利率降幅收入影响=1,7721,3061,1611,4851,131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CRT露晰得亨泰drealite普诺瞳何氏眼科OK镜成本、毛利及单价华厦眼科OK镜平均采购成本1,9489789702,6481,2791,3693,5041,6931,8113,9001,9231,977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平均单价平均成本毛利2018201920102021H105成本约1500元/片50%毛利率OK镜投资建议0421全国布局医院业绩弹性医院投资建议22221、关注全国布局并且消费眼科为主的连锁眼科医院 民营连锁眼科医院以屈光、视光等高毛利率、非医保业务为主,具备消费医疗属性,享有估值溢价;全国布局的连锁眼科,品牌认知度更强、市场空间更大,具备较高的天花板。2、关注扩张期,新开医院比例高,业绩弹性大的连锁眼科医院 扩张期连锁医院,新开设较多新医院,会导致短期整体净利率较低,表观净利润偏低;新医院,从开设期亏损拖累利润,到成熟期贡献利润,带动整体利润有较大弹性增长。3、关注:普瑞眼科、华厦眼科、爱尔眼科、何氏眼科、朝聚眼科风险提示23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添加标题点击此处添加标题231、疫情流行,医院客流恢复低于预期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未来各地将陆续面临疫情流行的压力。连锁眼科医院的客流量可能短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医院日常经营仍然受到一定程度影响。2、连锁医院扩张期,新开门店进展和次新店盈亏平衡周期低于预期 处于扩张期的连锁眼科医院,新医院开设可能受到疫情等因素干扰,开设进度低于预期。部分医院处于培育期内,具备规模效应前,收入低于装修、设备、人员等成本支出,从而形成阶段性亏损。若下属医院未能有效形成规模,可能导致盈亏平衡周期拉长。3、眼科器械耗材OK镜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 视光作为连锁眼科医院的重要业务板块,OK镜终端价格下降可能导致医院视光业务的收入和毛利率下降。行业评级与免责声明2424行业的投资评级以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定义如下:1、看好: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上;2、中性: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上;3、看淡:行业指数相对于沪深300指数表现10%以下。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比如当前的持仓结构以及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投资者不应仅仅依靠投资评级来推断结论行业评级与免责声明25法律声明及风险提示本报告由浙商证券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Z39833000)制作。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浙商证券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没有将变更的信息和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作参考之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报告仅反映报告作者的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的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报告版权均归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发布、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经授权刊载、转发本报告或者摘要的,应当注明本报告发布人和发布日期,并提示使用本报告的风险。未经授权或未按要求刊载、转发本报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公司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联系方式26浙商证券研究所研究所上海总部地址:杨高南路729号陆家嘴世纪金融广场1号楼25层北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8号富华大厦E座4层深圳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广电金融中心33层邮政编码:200127 电话:(8621)80108518 传真:(8621)80106010 浙商证券研究所研究所:http:/
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 Intelligent Workflow Automation Ushers In a New Era2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Contents The Story in Numbers 3Unburdening the Delivery of Care 4Hospitals Are Confronting Long-Standing Challenges 6Clinical Mobility Gains Traction 7Enabling Better Patient Care with Real-Time Intelligence 9 Patient Expectations of Connectivity Advance Technology Usage 11 Streamlining Workflows Across Environments 12 Regional Perspectives 13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 Is Here 14 About the StudyZebras 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 was conducted among more than 500 senior-level hospital leaders within the clinical,IT and procurement disciplines.The studys goal wa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acute care hospitals.All data was collected and tabulated by third-party research firm Azure Knowledge Corporation,which surveyed respondents in Asia Pacific,Europe,Latin America and North America.of IT decision-makers expect to increase spending in healthcare IT and clinical mobility in the next year.95%3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The Story in NumbersA Connected Ecosystem Reduces Workarounds and Heightens Patient CareTechnology shifts from siloed to integrated solutionsDecision-makers plan to deploy business intelligence and analytics across functional areasMore investment in the right technologies is neededHealthcare-ready device usage preferred to consumer selections decision-makers say they are providing employees with hospital-owned devices intended for healthcare(disinfectant-ready,durable,secure)decision-makers agree their hospital is not investing enough to maximize staff efficiencyITClinical operationsSupply chain83%1 in 22 out of 3of clinicians report that connecting hospital systems for better communication between workers is a top operational challenge.55%Clinical mobility is helping in more waysClinicians and decision-makers emphasize improvements gained in their hospitalsIncreases medical workflow accuracy and precisionReduces preventable medical errorsRaises focus on patient care and attentivenessBoosts accuracy of supplies tracking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85%Automated workflows are on the horizon Leading areas where decision-makers plan to implement workflow automation in the next yearManaging the supply chainOrchestrating emergency rooms and operating roomsLocating critical equipment and medical assets83%4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Impa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continue to reverberate throughout the healthcare sector as it fights to overcome issues related to patient care,inventory and asset visibility,labor shortages,and workflow management.Many hospitals are increasingly turning to integrated technology solutions to cope with these new demands and better prepare for future uncertainties.Unburdening the Delivery of CareOver 8 in 10 decision-makers agree the pandemic accelerated investment in technology at their hospital.COVID-19 has disrupted the care model,perhaps for the betterEnabling Collaborative WorkflowsIn the not-too-distant past,hospitals took a siloed approach to technology,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transforming individual tasks and workflows.Though hospitals realized tremendous benefits,healthcar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were just beginning to emerge.Early technology iterations promised greater control and efficiency,but frequently added clunky layers and complex processes that frustrated users.Instead of the integrated solutions hospitals were counting on,many were burdened with a tangled web of standalone systems that detracted from their goals,led to errors,and placed additional strains on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Today,acute care facilities realize the need to take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to technology investments,emphasizing unified solutions that make it easy to connect with colleagues,equipment and information instantly.Forward-thinking clinicians and decision-makers recognize that bringing disparate functions of the hospital into a single cohesive system is the key to providing the finest patient care in the most operationally efficient way.Many are making a move to unified systems for greater visibility.Three technology-powered strategies are leading the way:real-time intelligence,intelligent workflow automation and healthcare-optimized mobility solutions.5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Unburdening the Delivery of Care(Continued)60%of decision-makers and 55%of clinicians rank improving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among their top five challenges.Establishing better preparedness for future crises or unexpected events is top of mind Beyond the BedsideKnowing the location and the status of assets,people and equipment is crucial to making smarter,in-the-moment decisions.As the adop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accelerates,more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lik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and real-time location systems(RTLS)are rising to the top of hospitals wish lists.Key to their success is these technologies ability to bring more workflows and functions into an optimized information ecosystem.Intelligent workforce automation is on the horizon and promises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Hospitals continue to innovate patient care and increase operational intelligence by integrating visionary solutions like prescriptive analytics.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also has the potential to improve outpatient care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for remote consulting and diagnostics as the telehealth opportunity grows.The new era of clinical mobility puts powerful devices into the hands of both clinical and support staff across the hospital.No longer confined to communications alone,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are evolving to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healthcare environment.6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Hospitals Are Confronting Long-Standing Challenges The incredible influx of patients and uncertainties around the coronavirus presented hospitals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While many of the issues facing hospitals are not new,they quickly worsened as the pandemic ripped through communities,straining resources,underscoring inadequacies and highlighting shortcomings.It is no surprise that inefficiencies throughout the hospital are among the top challenges facing both clinicians and executives,who have for many years operated under the goal of reducing costs whenever possible.As a result,minimizing waste,improving patient throughput and reducing clinical errors have plagued healthcare operations.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is a perennial concern in the healthcare environment,though it has risen in relevance in the wake of the pandemic.Hospitals Recognize Front-Line Workers Are Experiencing Fatigue and Burnout The events of the pandemic have highlighted how heroic front-line healthcare workers are in their commitment to care for patients,with scores stretched beyond limits.With labor in short supply,nearly all staff are having to work longer hours and extra shifts.Approximately two-thirds of clinicians and 69%of decision-makers agree that physicians and caregivers are overextended during their shifts.This has made employee well-being a pressing issue.It isnt just workers on the front lines of care bearing the brunt of increased demand,either.Over half of those surveyed report that their administrative staff is overburdened and unable to complete their work during their shift.The pandemic pushed decades of innovation to occur seemingly overnight.Instead of turning away from technology,hospitals gravitated to solutions that helped them overcome challenges.Many now see technology as essential to improv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ies,reducing clinician burnout and developing an enhanced standard of care in the long term.More than half of respondents agreed that technology could help improve medication tracking,patient throughput and nursing workflows.Clinicians and decision-makers weigh in:Technology solutions believed to improve operations1 Medication tracking 2 Patient throughput 3 Nursing workflows 4 Inventory management5 Asset tracking 7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Clinical Mobility Gains Traction Clinical mobility is defined as the use of mobile devices(such as handheld mobile computers and tablets)by physicians,nurses and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t the point of care.Hospitals first piloted clinical mobility with nurses at the patients bedside and then expanded usage across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disciplines as the benefits of mobile technology were realized.The employment of purpose-built mobile devices at various points in the hospital has evolved along with this new approach to healthcare technology.Zebras last survey of the healthcare community in 2017 found that most mobility investments were focused on bedside nurses to provide access to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and ease staff communications.Now,hospitals are looking to technology to help them manage the supply chain,locate critical equipment and assets,and orchestrate emergency and operating room logistics.80%of clinicians and 87%of executives agree patient care would improve if nurses,clinicians and non-clinical healthcare workers had collaboration tools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The right technology positively affects patient careHospital-provided mobile devices purpose-built for healthcare are becoming more common in many clinical areas.Th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Requires Performance Beyond That of a Consumer SmartphoneAlmost half of the decision-makers surveyed say their facility provides purpose-built,hospital-owned devices explicitly intended for healthcare workers.Disinfectant-ready,durable and secure devices now rank No.1 in mobile device usage over bring-your-own-device(BYOD)alternatives.Healthcare mobility manufacturers are integrating essential new capabilities into the deviceslike GPS locationing,barcode scanning,RFID readers and morewith the hospital experience in mind.Intuitive interfaces,durable design and streamlined applications that include real-time intelligence and tracking solutions can improve efficiency and help to minimize burnoutan important priority for hospitals.8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The Pendulum Has Shifted Purpose-Built Devices for HealthcareGrowing Mobile Device Usage2017Today1Allow employees to bring their own devices to workProvide employees with hospital-owned devices purpose built for healthcare2Provide employees with hospital-owned devicesProvide employees with hospital-owned devices3Provide employees with hospital-owned devices purpose built for healthcareAllow employees to bring their own devices to work2017TodayBy clinical departmentsBy clinical departments1Bedside careIntensive care unit2Emergency roomEmergency room3Operating room/theater roomBedside care4Post-operative patient recoveryPharmacy2017TodayBy non-clinical departments1Facilities managementIT support2IT supportSecurity3SecurityPatient transport4Biomedical engineeringFacilities management9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Enabling Better Patient Care with Real-Time Intelligence The pandemic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information as close to real time as possible.Real-time intelligence can help to heighten the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and enhance outcomes.In improv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real-ti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status and location of assets,equipment and supplies can help reduce costs and save precious time for hospital staff.Respondents also agree that technology can help prevent and reduce medical errors.The more time hospital staff spend looking for medical equipment or supplies,the less time they have to devote to delivering quality patient care.Limited and inconsistent access to data remains a significant impediment to many hospitals.Up-to-the-minute information becomes even more critical in an unexpected and emerging situationas most hospital staff found during the heigh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CliniciansCliniciansDecision-makersDecision-makersThe majority of clinicians and decision-makers agree real-time intelligence is essential to optimal patient care.83x%The Benefits of Real-Time Data 10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The Power of Locationing TechnologiesWith locationing technologies,hospitals can achieve the visibility required to improve accountability,optimize patient throughput and heighten asset visibility by converting data into actionable insights.Using technology like RFID tags and readers,locationing solutions can identify,track,locate and monitor the status of every patient,staff member and asset.About four in 10 executives say they are currently using locationing technologies across many areas of their respective hospitals.While patient monitoring and security lead among current use cases,decision-makers indicated that deployment over the next year would focus on improving patient flow and staff operational efficiency.For example,the system can measure workflow steps or time and motion activity to understand the movements of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staff members.Easier Compliance Healthcare is subject to changing regulations and stringent standards for quality control.Regulatory compliance plays a role in“greatly”accelerating locationing solution implementation for about four in 10 decision-makers surveyed.How Decision-Makers Plan To Use Location Solutions In The Next Five YearsPatient flowMedication trackingPatient security,patient monitoring,staff operational efficiencyEquipment tracking80 xwu%Within the next yearWithin five years11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Patient Expectations of Connectivity Advance Technology UsageWhile were entering a new era of healthcare technology,we are also experiencing a new age of heightened patient expectations.Eighty-three percent of clinicians and 88%of decision-makers agree that patients expect increased visibility into their treatment plans and more control over their care.How Technology Benefits PatientsHospitals recognize that the right collaboration tools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can positively impact patient care.Both clinicians(80%)and decision-makers(87%)agree that the quality of patient care would improve if nurses,clinicians and non-clinical support staff had access to mobile devices an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From Reactive to PredictiveAided by technology solutions and increased connectivity,patient care is moving from manual and reactive processes to responsive and predictive systems.More predictive operations leverage visibility to assign the right tasks and equipment to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This benefits staff by increasing efficiency while also avoiding misspent costs or time.Clinician-to-patient communications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Critical test results managementTransformational Tech Trends:The Next Five Years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better remote care are leading the wayTop Three Improvement Goals Among Non-Clinical Decision-Makers1 Telehealth2 Patient health tracking devices3 Real-time health platforms4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5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6 Blockchain (data security and accessibility)7 Cloud computing8 Workforce analytics9 Augmented reality10 Computer visionReactive Operating with legacy systems and mobile devicesPredictive Assigning the right person/equipment to the right issue at the right time12312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Decision-Makers:Device Implementation Plans in the Next YearStreamlining Workflows Across Care EnvironmentsHospitals understand technology adoption increases efficiency and elevates patient care.Long faded are pen-and-paper manual solutions.And while many clinicians and decision-makers appreciate the transformative benefits technology provides,they also want a cohesive approach that eliminates information silos,enables smarter workflows,and enhances communications and collaboration.Both clinicians and decision-makers are aware of the power of the right devices and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daily workflows across the hospital.Devices dedicated to connecting teams,or collecting and leveraging real-time data,were identified as the most beneficial to daily workflows.Enterprise-grade mobile devicesLocation tags/beacons,RFID printersPurpose-built rugged tabletsSmart glasses with augmented reality77urh%Hospitals are increasing their technology spending Approximately nine in 10 decision-makers plan to increase their technology investments in IT,clinical mobility and location solutions,with over 35%indicating that the increase will be more than 10%.13 zebra technologie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Regional PerspectivesAsia Pacific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often leads in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and healthcare is no exception.Both 97%of decision-makers and 83%of clinicians agree that technology helps prevent medical errors.Latin AmericaLocating medical equipment is too timely a task for hospital staff,according to 84%of decision-makers.However,only 52%of clinicians cite this as a top challenge.Europe Eighty-five percent of clinicians agree that preventing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is of great concern among hospital staff,the highest of all four regions.Conversely,substantially fewer decision-makers(69%)see the spread of infection as a significant concern,lowest of all regions.North AmericaEighty-seven percent of decision-makers report front-line workers are experiencing fatigue and burnout,compared to the global total of 73%.The pandemic has accelerated the need for better preparedness across the hospital.Technology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more supply chain transparency to better leverage assets and resources.Hospitals are enabling this transformation by deploying hospital-owned,purpose-built devices from critical care units to facilities management.Real-time data is largely viewed as essential to delivering advanced patient care.Most hospital leaders agree that technology solutions can help improve workflows and reduce medical errors.Hospitals are investing in location solutions across most use cases,particularly to enhance patient flow and staff operational efficiency.Improv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 is a top goal of many hospital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growth of telehealth and remote patient tracking systems.The advancement of AI is also thought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improving future care,supporting predictive analytics and other real-time collaboration tools.About ZebraZebra(NASDAQ:ZBRA)empowers the front line of business in retail,manufacturing,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healthcare,and other industries to achieve a performance edge.We deliver industry-tailored,end-to-end solutions that intelligently connect people,assets and data to help our customers make business-critical decisions.Your Partner in Tech-Enabled CareTo learn how Zebra can help your hospital deliver seamless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cross departments,please visit Future of Healthcare Is HereA time of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has inspired a new age of 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ity across hospitals,enabled by the power of technology.More data-led intelligence and streamlined workflows enable clin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upport staff to deliver predictive rather than reactive care,while increasing agility for the hospital to respond to unexpected future events.Smart,connected hospitals are the future of healthcare.NA and Corporate Headquarters 1 800 423 Asia-Pacific Headquarters 800 1302 EMEA H America Headquarters 1 866 230 ZEBRA and the stylized Zebra head are trademarks of Zebra Technologies Corp.,registered in many jurisdictions worldwide.All other trademarks are the property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2021 Zebra Technologies Corp.and/or its affiliates.KEY TAKEAWAYSGlobal Healthcare Vision StudySmarter,More Connected Hospitals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These materials are intended to supplement a discussion with L.E.K.Consulting.These perspectives will,therefore,only be meaningful to those in attendance.The contents of the materials are confidential and subject to obligations of non-disclosure.Your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full disclaimer contained in this document.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解读:对医疗机构的战略启示2022年4月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50%6P3%5)%7&0%受访者职务医院规模2 %国家医院类型30%L.E.K.对亚太地区的医院展开了第三次年度调研;本次调研覆盖了400多位来自8个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市场的公立和民营医院管理层2L.E.K.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受访者构成受访者比例(N=406)最高管理层采购负责人运营负责人护理负责人医务负责人其他部门负责人101-250个床位251-500个床位501-999个床位1,000 个床位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新兴医疗市场成熟医疗市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据收集于2021年11-12月)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本次调研显示,亚太地区医院的财务状况较上一年度有所改善,医院管理层的工作重点从原来的新冠疫情恢复措施转向医院安全环境及运营的提升;同时,数字化相关议程仍然是重中之重3战略重点医院的战略重点已经从落实新冠疫情恢复措施转向了运营和医疗服务改善策略,医院的支出更多流向实体和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化和创新与去年调研结果一致的是,大多数医院正在大力促进数字化和创新,专注于引进各种数字化解决方案,以提高运营效率及患者满意度财务展望尽管医院的财务状况目前仍面临挑战,但不管是公立还是私营医院都在有序复苏;大多数医疗机构预计,今年的择期手术数量将超过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业务一直展现出较大抗跌性,正在积极全面恢复;大多数医院的择期手术量已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2022年的整体前景向好4财务展望医院业务一直展现出较大抗跌性,80%-90%的医院实现了收支平衡或盈利,这表明医院正在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中恢复,不过大型民营医院的恢复速度较慢亚太地区各国的医院皆预计今年的收入将出现强劲的反弹,择期手术数量预计将超过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然而,为了保持或加快恢复进程,医院表示更迫切需要短期的资金注入以确保运营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将注重降低运营成本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80%-90%的医院实现了收支平衡或EBITDA盈利,这表明医院正在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中恢复*调研问题:“贵医院目前的预算盈余/赤字水平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调研问题:“贵医院的EBITDA利润率/利润率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5财务展望1-13%-29%-9%-19%-18q%过去3年(N=165)未来3年(N=204)目前(N=164)未来3年(N=165)过去3年(N=204)目前(N=204)-8%负利润率/EBITDA正利润率/EBITDA-17%-53%-159!7dc9E&R P%过去3年(N=202)-11%目前(N=202)未来3年(N=202)过去3年(N=193)-6%目前(N=192)未来3年(N=187)-9%平衡预算预算赤字预算盈余民营医院利润率/EBITDA*受访者比例公立医院预算展望*受访者比例2021年度医院调研2022年度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尽管民营医院的盈利前景比较乐观,但仍有约20%的大型民营医院目前面临亏损,恢复速度缓慢*调研问题:“贵医院的EBITDA利润率/利润率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6财务展望1民营医院利润率/EBITDA利润率展望未来3年(N=50)目前(N=51)过去3年(N=51)未来3年(N=117)目前(N=115)过去3年(N=116)16ah%9%2%1 212022亚太地区的中型民营医院(500个床位)*受访者比例7%Uh%3 21202210%9Sb5& 223 212%亚太地区大型民营医院(500个床位)*受访者比例8eR 2120222%5!&cH 212 226%5dy0 210 22利润率超过10%利润率-10%以下利润率-9.9%-0利润率0-9.9 22 L.E.K.Consulting Limited由于政府增加拨款,公立医院短期的财务前景较好;目前仅有不到15%的中、大型医院面临赤字*调研问题:“贵医院的EBITDA利润率/利润率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7财务展望1公立医院财务展望未来3年(N=50)目前(N=51)过去3年(N=51)未来3年(N=99)目前(N=105)过去3年(N=105)149eD%3 2120224%亚太地区中型公立医院(500个床位)*受访者比例亚太地区大型公立医院(500个床位)*受访者比例249h 213 223%7%5BCGH%4 2120226%99dE$ 212 2220%1#$Y35 214 22928WX%4%2 210 22预算盈余预算赤字高(5%)预算赤字低(5%或者更低)预算收支平衡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医院中,择期手术数量已经大体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所增长*调研问题:“贵医院每月进行了/预计将进行多少台择期手术?”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8每年平均月度择期手术数量*受访者比例11%86)C3$($&3xphhRIU20&(QFD%9#8%9%9%7%6%6%&%&%5%804060801000 1922(F)22(F)2021212%5!192023(F)5205%4 5!3(F)81xwvvtthf%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肿瘤妇产科介入/导管室心血管口腔神经内科眼科普通外科消化儿科骨科700 500-700300-500100100-300中国(N=120)日本(N=76)各专科择期手术数量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水平*受访者比例其他成熟市场(N=80)其他新兴市场(N=130)对日本医院的择期手术数量的影响相对较低,预计到2022年情况将会逆转财务展望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77d 0%7 21(N=406)2020(N=411)2%与2020年相比,医院更需要资金支持以确保运营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增长和成本的降低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调研问题:“按目前的利润率,医院能够维持多久?”*调研问题:“哪些变化会对医院运营的可持续性带来积极影响?”(仅针对表示需要资金以维持未来运营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9财务展望1对运营的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的三大变化(2021)*受访者比例业务可持续性展望*受访者比例很长一段时间6个月后可能需要资金支持6个月以内就需要资金支持48GE%经济增长新冠疫情过后患者信心恢复成本降低52A5%成本降低新冠疫情过后患者信心恢复医院内与新冠相关的限制放宽民营医院(N=73)公立医院(N=75)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积极向好的财务前景下,医院重点关注运营和临床业务的加强;资金支出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疗手段上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10战略重点随着新冠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少,医院的战略重点正在从应急准备等新冠恢复措施转向医疗安全、运营和诊疗服务提升等相关策略医院资金支出最多的是实体和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创新药物和疗法随着战略的转变,医疗服务提升的重点正在从建立院外独立的门诊中心转向在院内建设新设施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随着市场的变化,医院的战略重点已从恢复运营转向更好地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工作流程的优化*调研问题:“未来三年中,以下战略重点对您所在医院的重要性如何?”(请给每一项战略重点的重要性打分,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1战略重点2应对新冠疫情提升运营提升医疗服务未来3年的战略重点*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排名(2022)战略重点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泰国(N=40)印度尼西亚(N=30)排名变化(较2021年)#1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70pfvshw% 2#2提升临床治疗效果69vIdgpxss% 2#3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63XYVirg% 2#4降低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63cURdpheg% 4#5降低药品和耗材的成本61cXhQeSc% 1#6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院内及跨机构)59r8VGPsU% 3#7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58f%rgep% 8#8投资建设新的IT系统58f6rpeU% 6#9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如减少感染率、维持开诊等)58XQRbWcc%-7 排名前2的选项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40%以上的医院预计将增加在实体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支出;在医疗用品中,医院将最重视创新药物和疗法相关的支出*调研问题:“未来3年中,贵医院以下支出的优先级将发生怎样的变化?”选择“我不知道”的已剔除;回答医院将增加支出的受访者=选择“6”和“7”的受访者,1=一定会减少支出,7=一定会增加支出;此处仅展示每个大类下的前三名选项,不包括其他不在前三名的优先支出项,例如:发展新设施、植入性耗材、手术器械、医疗耗材、非临床用品和临床支持设备。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2战略重点24388%实体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支出药品、耗材和器械排名第1未来3年医院支出重点(N=406)*回答“医院将增加支出”受访者的比例45DD%为医生提供支持的系统(如用药管理)现有设施的扩张或改善面对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远程问诊)49C8%非治疗设备创新药物和疗法影像诊断设备414%医生其他临床人员(除医生外)非临床人员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提升运营:许多医院正在计划加强影像诊断设备及手术器械采购的标准化*调研问题:“请选择您所在医院希望标准化采购的前三种医疗用品/设备。”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3战略重点2医院希望能够标准化采购的医疗用品*受访者比例418870)(&%非治疗相关设备影像诊断设备手术器械药品(专利药、创新药)医疗耗材植入式医疗器械药品(仿制药、非专利原研药)临床支持设备非临床用品406744(&0CA&)!%民营医院(N=204)公立医院(N=202)整体(N=406)整体排名前3- 3-2-5-排名变化(与2021年相比)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诊疗服务改善:随着医院摆脱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的重点正在从院外独立门诊中心和家庭医疗服务的建设转向核心基础设施的建设*调研问题:“请选择您所在医院未来3年中最希望合作或投资建设的3个附属医疗机构。”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4战略重点2排名(2022)新建附属医机构类型整体(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泰国(N=40)印度尼西亚(N=30)排名变化(较2021年)#1影像诊断中心37G%0DPPE3% 4#2乡村诊所35F D80(E % 6#3专业护理设施359%8V607CW% 6#4卫星急救中心或卫星科室303%8H BC7%-#5独立普通门诊中心2350%5%-2#6家庭医疗服务2126 0%-4#7独立专科门诊中心20 %8%0%-6 未来三年中,医院最希望合作或投资建设的附属医疗机构*将列为前三名的受访者百分比排名前2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亚太地区超过20%的医院正在使用数字化解决方案来提高运营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其中电子病历(EMR)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15数字化和创新医院意识到到数字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增加收入来源,还能够帮助提高运营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整体来看,电子病历(EMR)、患者信息和用药管理系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国家,超过20%的医院已经将这些数字化解决方案作为其标准诊疗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但是,医院对患者数据隐私以及不同数字化解决方案之间的兼容性仍存在担忧日本在基础系统(如电子病历)的应用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对面向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及患者支持系统仍持保守态度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整体来看,电子病历、患者信息和用药管理系统是医院目前采用最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医院也一直在关注后台IT系统的建设*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回答医院“目前正在使用”各种数字解决方案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6数字化和创新3360(%医生支持系统基础系统面向患者的解决方案排名第1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应用*目前“正在使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受访者比例391)%专科患者问诊(如远程肿瘤患者服务)患者信息和挂号预约系统住院患者系统(如患者生命体征智能警报系统)远程患者监测(如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43B75%患者管理/排期电子病历收费辅助系统(检验科、药房、放射科)29)(%用药管理系统临床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如人工智能影像分析)治疗方案(如3D打印植入耗材)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亚太地区大多数国家,20%-40%的医院正在使用后台IT系统;日本在数字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近七成的医院使用了电子病历系统*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7数字化和创新3基础系统的使用*受访者比例患者管理/排期收费辅助系统(如检验科、放射科信息系统)电子病历408h3(55( )%7%5%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其他成熟市场(N=80)3%日本(N=76)4%正在使用非优先事项试点中有兴趣,希望能够使用337I5825%$&%8%5%日本(N=76)其他新兴市场(N=130)其他成熟市场(N=80)5%中国(N=120)22(c93)0&%8%8%6%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41AG901 %&0%4%中国(N=120)其他成熟市场(N=80)其他新兴市场(N=130)2%1%日本(N=76)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大多数国家,有超过20%-30%的医院正在使用面向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但日本在这方面的态度反而比较保守*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8数字化和创新3面向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使用*受访者比例患者信息和挂号预约系统远程患者监测(如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专科患者问诊(如远程肿瘤患者服务)住院患者系统(如患者生命体征智能警报系统)31EF5&(%784)!%9%6%其他新兴市场(N=130)5%中国(N=120)其他成熟市场(N=80)日本(N=76)37%529)0E1%57%中国(N=120)1%其他新兴市场(N=130)其他成熟市场(N=80)日本(N=76)5(2(69( A%)%9%日本(N=76)其他新兴市场(N=130)中国(N=120)其他成熟市场(N=80)331 35%9!&90%8%82%9%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正在使用试点中有兴趣,希望能够使用非优先事项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平均有25%-35%的医院使用医生支持系统来改善治疗结果;日本医院中该类系统的使用率普遍较低*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19数字化和创新3医生支持系统的使用率*受访者比例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如人工智能影像分析)临床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治疗方案(如3D打印植入耗材)用药管理系统(如自动化药品分发系统)37)%81186(F&%63%6%5%其他成熟市场(N=80)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335&35E0!8 %92%9%其他成熟市场(N=80)4%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355&)510%F4%6%62%9%其他新兴市场(N=130)中国(N=12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286%74F)%81%C#%9B%日本(N=76)其他新兴市场(N=130)中国(N=120)其他成熟市场(N=80)正在使用试点中有兴趣,希望能够使用非优先事项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考虑数字化技术的首要出发点不再是减少医疗失误,大多数国家的医院希望通过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来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20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失误为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临床疗效*调研问题:“您认为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能够为您所在的医院带来什么价值?(1=不太可能,7=非常有可能)”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 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重要程度高重要程度低4.754.55.0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为医院带来的价值*加权平均(1=不太可能,7=非常有可能) 4-2-2 与2021年相比的排名变化数字化和创新3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随着数字化工具应用的普及,人们对患者隐私及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兼容性的担忧也日益增加21*调研问题:“您对数字化医疗有那些担忧?”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和创新338363141272028326345404036323029010203040506070不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兼容性差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缺乏明确的医保报销政策患者隐私保护不完善缺乏开发和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人才需要调整或改变现有诊疗标准以适应数字化实施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预算有限,或者根本没有预算缺乏证据证明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价值患者没有准备好接受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2021(N=411)2022(N=406)对数字化医疗工具应用的担忧*受访者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联系我们22陈玮(Helen Chen)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中国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负责人Patrick Branch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Neale J孙德岚(Stephen Sunderland)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 Mei Young高级项目总监,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Calvin Wijaya 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圣保罗悉尼墨尔本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纽约伦敦巴黎弗罗茨瓦夫慕尼黑上海北京东京新加坡休斯顿孟买马德里微信公众号 B 东南亚医疗服务业务负责人兼副董事医疗并购与医疗服务g,王韵之(Grace Wang)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免免责声明23本演示文稿仅供提供信息和说明之用。因此,本演示文稿仅可用于其指定场景和目的,属于保密内容。请谨慎使用本演示文稿,接受本演示文稿即代表您同意L.E.K.Consulting及其关联方、成员、董事、管理层、雇员和代理(统称为“L.E.K.”)不对您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无论是在合同、侵权(包括过失)、违反法定义务或其他任何方面,无论该等义务或责任是在使用本演示文稿过程中发生、与本演示文稿相关、由本演示文稿产生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产生。L.E.K.对您或任何第三方因依赖或使用本演示文稿所导致的任何性质的损失、损害或费用不承担任何责任,您或第三方同意自行承担因接受本演示文稿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本演示文稿基于编制时可获知的信息并基于一定的假设,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的假设,并包含“前瞻性表述”(该等表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市场机会预估、策略、竞争、预期活动和支出等的表述,且该等表述可不时通过“可以”,“可能”,“应该”,“将会”,“预计”,“相信”,“预期”,“期望”,“计划”,“估计”,“预测”,“潜在”,“打算”,“继续”等词语以及该等词语或类似词语的变体识别)。L.E.K.无法预测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前瞻性表述可能被证明不正确或不完整,实际结果可能与本演示文稿中预测或估计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L.E.K.无义务在本演示文稿发布之后对任何前瞻性表述进行更新,L.E.K.也不对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预测或预估与未来事实相符作出陈述或保证。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内容均不是、亦不应作为对未来的承诺或陈述。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These materials are intended to supplement a discussion with L.E.K.Consulting.The contents of the materials are confidential and subject to obligations of non-disclosure.Your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full disclaimer contained in this document.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解读:对医疗科技企业的战略启示2022年4月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50%6P3%5)%7&0%医院规模2%国家医院类型200%受访者职务L.E.K.对亚太地区的医院展开了第三次年度调研;本次调研覆盖了400多位来自8个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市场的公立和民营医院管理层注释:APAC 亚太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据收集于2021年11-12月)2最高管理层采购负责人运营负责人护理负责人医务负责人其他部门负责人101-250个床位251-500个床位501-999个床位1,000 个床位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新兴医疗市场成熟医疗市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L.E.K.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受访者构成受访者比例(N=406)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每月每百万人中的平均日增病例数(2021年1月 2022年2月)这项调研始于2021年11月,当时在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市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平均日增数量都在逐渐减少注释:截至2022年2月27日的数据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L.E.K.分析304008001,2001,6002,0002,4002,80021年4月21年1月 21年2月 21年3月21年5月21年12月21年6月21年9月21年8月21年7月21年10月21年11月22年1月 22年2月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于2021年11月至12月进行接受调研的受访者已经预料到新冠病毒会出现更多的变异株(例如,Omicron)。Omicron所引起的这一波疫情已经在各个国家达到或者接近顶峰,而各国卫生系统已经有更加充分的准备来进行应对。本次调研的结果也反映出各国管控疫情的新方法。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我们围绕三个关键领域进行了调研:财务状况、客户的优先事项与偏好、数字化以及与客户互动的方式4客户的优先事项以及偏好大多数医院的战略优先事项是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改善临床治疗结果数字化以及与客户的互动方式大多数医院目前正在使用、试点使用或有兴趣探索各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并表示愿意接受数字化互动方式财务状况尽管医院的财务状况目前仍面临挑战,但不管是公立还是私营医院都在有序复苏;大多数医疗机构预计,今年的择期手术数量将超过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的主要调查结果及其对医疗科技企业的启示5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医院中,择期手术数量已经大体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所增长我们的供应链是否具备弹性以及全球化的能力来满足因择期手术积压以及诊断延迟而带来的需求?随着医院扩大设施,医院的资金支出主要集中在面向患者的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和医生支持系统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新的数字能力,从而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医疗服务并满足不同的需求?医院在选择与医疗科技企业合作时的关键考量因素包括是否能具备临床决策支持、是否能提高运营效率以及是否提供医疗设备配套服务;医院更多地将医疗科技企业视为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产品供应商随着硬件商品化,我们应该在全球、哪些地区或者国家进行投资以及如何投资,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多、更复杂、利润率更高的解决方案?医疗科技企业的数字化互动方式似乎在亚太地区得到了广泛接受;能够治疗新冠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数字化互动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我们如何才能更好更迅速地了解医院的战略优先事项的变化,从而与之进行更高效的互动,避免落后于同类企业?主要调查结果对于医疗科技企业而言的关键问题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80%-90%的医院实现了收支平衡或EBITDA盈利,这表明医院正在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中恢复6医院的财务状况展望1-13%-29%-9%-19%-18%-8q%目前(N=164)过去3年(N=165)未来3年(N=165)目前(N=204)过去3年(N=204)未来3年(N=204)负利润率/EBITDA正利润率/EBITDA-17%-53%-11%-15%-99!7dc9E&R P%未来3年(N=187)过去3年(N=193)-6%目前(N=202)目前(N=192)过去3年(N=202)未来3年(N=202)预算赤字平衡预算预算盈余民营医院利润率/EBITDA*受访者比例公立医院预算展望*受访者比例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民营医院对其财务前景持乐观态度,尽管有20%的医院的利润率/EBITDA为负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已经恢复;只有不到15%的医院仍处于预算赤字(与一年前相比减少了约40%)*调研问题:“贵医院目前的预算盈余/赤字水平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调研问题:“贵医院的EBITDA利润率/利润率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医院中,择期手术数量已经大体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所增长7每年平均月度择期手术数量*受访者比例11%86)C3$($&3xphhRIU20&(QFD%9#8%9%9%5%5%7%6%5%6%&%&%5%804060801001920192022(F)21 22(F)195%2 212(F)3 21 22(F)420213xwvvtthf0406080100心血管神经内科介入/导管室肿瘤牙科妇产科普外眼科消化儿科骨科500-700700 300-500100100-300中国(N=120)日本(N=76)各专科择期手术数量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水平*受访者比例其他成熟市场(N=80)其他新兴市场(N=130)医院的财务展望1注释:*调研问题:“贵医院每月进行了/预计将进行多少台择期手术?”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调研问题:就择期手术量而言,哪些科室仍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的战略重点已从新冠恢复转向更好地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运营效率的优化8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应对新冠疫情提升运营提升医疗服务未来3年的战略重点*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排名(2022)战略重点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泰国(N=40)印度尼西亚(N=30)排名变化(较 2021年)#1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70pfvshw% 2#2提升临床治疗效果69vIdgpxss% 2#3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63XYVirg% 2#4降低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63cURdpheg% 4#5降低药品和耗材的成本61cXhQeSc% 1#6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院内及跨机构)59r8VGPsU% 3#7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58f%rgep% 8#8投资建设新的IT系统58f6rpeU% 6#9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如减少感染率、维持开诊等)58XQRbWcc%-7 排名前2的选项*调研问题:“未来三年中,以下战略重点对您所在医院的重要性如何?”(请给每一项战略重点的重要性打分,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此外,许多亚太地区医院正在寻求投资面向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扩大并建设新设施注释:*调研问题:请选择三个您所在医院未来三年计划建设的医疗服务设施;*对于各项支出重点,选择“3”、“4”和“5”的受访者的平均百分比;SEA=东南亚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9支出重点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其他东南亚国家(N=70)创新药物和疗法49Q!bSU%为医生提供支持的系统(如用药管理)45T6SGD%面对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远程问诊、电子发药等)44H&DGPRI%现有设施的扩张或改善44S Q0R9%影像诊断设备43I#2V3RD%后台IT系统42R2QC6%建设新设施41D&VBB%医生41E&%RPG%未来3年医院支出重点*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将减少支出,“7”=将增加支出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排名前2更大比例(80%)的日本医院预计在支出方面不会有重大变化*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放疗科和普外科是医院重点扩张的专科10注释:*调研问题:您所在医院提供哪些专科临床服务?未来三年服务可能会有什么变化?提供的选项包括:心血管、介入放射科、神经内科、产科、骨科、肿瘤科、放疗科、儿科、影像诊断、眼科、普外、肠胃、肾脏、牙科、以及老年病专科;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亚太地区医院正在寻求扩张的专科(前6)*选择在未来三年内“扩张医疗服务”的受访者比例330)(%放射疗法普外肿瘤影像诊断牙科老年病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排名变化(较2021年)38($B% 3 280C%-3140%-1 252)%-1 32)% 1 43&%9&% 3 全部国家(N=406)排名前2排名(2022)#1#2#3#4#5#6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市场预计未来3年内将增加医疗设备支出;与12个月前相比,该类支出的增加尤为显著11注释:*调研问题:贵医院在医疗设备上的资本支出在过去3年有何变化(CAGR)?您预计您所在医院未来3年的医疗设备支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CAGR)?SEA=东南亚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 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020406080100中国(N=118)15%澳大利亚(N=45)韩国(N=23)日本(N=60)11%印度(N=57)12%SEA(N=68)新加坡(N=10)39VC21PP%过去三年未来三年医院医疗设备支出的变化*预计医疗设备支出至少会有一定程度增长的受访者比例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市场的受访者预计医疗设备支出将增加部分国家市场的受访者预计支出将持平或下降未来三年的预计趋势2022202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内谁对采购决策的影响最大因医疗设备类型而异:医院管理层对固定医疗设备的采购决策的影响最大,临床医务人员对医疗耗材的采购决策影响最大12注释:*调研问题:目前医院内谁对下列医疗产品的采购决策影响最大?回答“我不知道”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对各类医疗设备的采购决策影响最大的人员职位*选择“1 最有影响”的受访者比例最有影响的职位职位固定设备(如超声、MRI、CT、内窥镜)植入性医疗设备(如支架、人工关节、除颤器)医疗耗材(如敷料,注射器,导管,手术手套)临床支持设备(如患者监测仪、呼吸机)临床部门主管(如外科、肿瘤)25($%医院管理层(如最高管理层、VP、主任)28#(%临床工作人员(如医生、护士)24$%采购部门(如:财务主任)14# 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通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改善临床决策和患者的治疗结果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最好的医疗设备和产品提供帮助降低运营成本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具备能够显著改善医疗服务的创新帮助节省诊断成本、提高诊断准确性、减少周转时间符合标准、法规和指导方针的要求医院在采购医疗科技公司提供的产品时的主要考量标准包括:是否能帮助改善临床决策、是否能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以及是否能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13注释:*调研问题:请列出医院从医疗设备供应商采购时最重要的3个考量标准;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从医疗科技公司采购产品时最重要的3个考量标准*受访者比例2972E02&%侧重成本和效率的考量标准侧重临床的考量标准排名第1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306C30!6()6A)A3$%$S13)Q883($ 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在采购时仍希望医疗科技企业能够提供与医疗设备相关的配套服务与支持,以提高运营效率14注释:*调研问题:请列出医疗科技企业可以为您的医院提供的三大服务;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医疗科技企业能够提供的服务(排名前3)受访者比例134BW82&2%与设备相关的配套服务、支持以及管理运营管理及效率提升(如工作流咨询、精益管理咨询)人口保健服务(如集中高触护理模式、出院及随访、远程病患监控、人口健康管理)产品采购和供应链管理临床IT与分析外包非临床职能和部门教育、培训与合规外包临床/医疗服务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43EA8%1$C4DC4#1AF53418H5A(1(%排名前2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积极向好的财务前景下,医院对成本的控制似乎有所放松,医院管理层更希望医疗科技企业提供创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的创新医疗设备15注释:*调研问题:请选择您希望医疗科技企业优先帮助医院实现目标的3个重点领域;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医院最希望医疗科技企业提供的帮助*将该标准排在前3位的受访者比例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48FC84$%提供创新的支付模式,以改善临床结果并降低运营成本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以改善急症患者的治疗结果提供临床决策支持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工具提供更广泛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急症的处理效率提供低价产品提供更广泛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不同医疗服务的过渡以及非急症患者的管理提供配套服务较少但低价的产品帮助实现医疗产品的标准化53D36BA$GGPQ&3% DEC9%1$FFG888%排名变化排名变化(较较2021年年) 2 3-1-3-2-7 排名第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由于本土政策的原因,65%的医院对进口产品的使用有一定限制;中国的第551号文件发布后,其公立医院受到了更为严苛的限制16注释:*调研问题:下列哪项陈述最能描述贵医院对使用进口医疗技术/医疗器械产品的态度;L2指公立二级医院,具备100-499个床位;*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2022年度调研中的选项有所调整,551号文件于2021年5月公布后,作为例子纳入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中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 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3356 $230406080100三级医院(N=40)二级医院(N=55)民营医院(N=25)要求偶尔使用国产要求尽可能使用国产某些类别的产品存在限制,例如551号文件等本土政策涉及的产品*目前没有限制进口产品进口医疗器械/医疗科技产品的使用限制*受访者比例(N=120)33(60( $0406080100民营医院(N=25)4%二级医院(N=55)3%三级医院(N=40)2020年11月2021年11月2021年5月551号文件签发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有明确的愿望和平台与医疗科技企业在更广泛的方面合作,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产品供应商17注释:*调研问题:请选择您对以下陈述同意或不同意的程度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优先事项以及偏好2更希望与医疗科技企业建立的关系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泰国(N=40)印度尼西亚(N=30)医疗科技企业是可以帮助实现医院目标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提供产品33&2D03%医疗科技企业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以外的服务、解决方案以及产品以外的支持28%26)3#%我们只是想从医疗科技企业得到我们需要的产品,并没有寻求更深层次的关系11 %7 %8%5%7%医疗科技企业并不适合提供产品以外的服务、解决方案或支持10%8%7$%8%5%3%与医疗科技企业的关系选择“6”或“7”的受访者比例(“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排名第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许多医院都在使用基础的系统,同时在试点使用其他数字化解决方案,并有意扩大其数字能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支持18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使用*目前“正在使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受访者比例391)%患者信息和挂号预约系统住院患者系统(如患者生命体征智能警报系统)远程患者监测(如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专科患者问诊(如远程肿瘤患者服务)43B75%电子病历收费患者管理/排期辅助系统(检验科、药房、放射科)29)(%用药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如人工智能影像分析)临床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治疗方案(如3D打印植入耗材)基础系统医生支持系统面向患者的解决方案数字化与创新3*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回答医院“目前正在使用”各种数字解决方案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超过50%的医院正在试点使用或对面向患者和为医生提供支持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感兴趣,医疗科技企业将在促进该类技术在医院中的普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1/2)19数字化与创新3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使用*受访者比例专科患者问诊(如远程肿瘤患者服务)住院患者系统(如患者生命体征智能警报系统)电子发药(如药物配送)初级医疗问诊234)1466(6%8%其他新兴市场(N=130)4%中国(N=12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正在使用试点中感兴趣,正在探索如何使用并非优先事项37%529)0E1%57%其他成熟市场(N=80)其他新兴市场(N=130)中国(N=120)1%5%日本(N=76)35%$29(6B07%6%其他新兴市场(N=130)其他成熟市场(N=80)日本(N=76)中国(N=120)431 35%9!&90%8%82%9%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超过50%的医院正在试点使用或对面向患者和为医生提供支持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感兴趣,医疗科技企业将在促进该类技术在医院中的普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2)20数字化与创新3远程患者监测(如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治疗方案(如3D打印植入耗材)282(69( A%)%9%其他成熟市场(N=80)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37)%81186(F&%63%6%5%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286%74F)%81%C#%9B%其他成熟市场(N=80)中国(N=120)日本(N=76)其他新兴市场(N=130)355&)510%F4%6%62%9%其他成熟市场(N=80)中国(N=120)日本(N=76)其他新兴市场(N=130)试点中正在使用感兴趣,正在探索如何使用并非优先事项临床工作流程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如人工智能影像分析)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使用*受访者比例*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考虑数字化技术的首要出发点不再是减少医疗失误,大多数国家的医院希望通过数字医疗解决方案来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能力,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21提高医护人员的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失误为医院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提高临床疗效*调研问题:“您认为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能够为您所在的医院带来什么价值?(1=不太可能,7=非常有可能)”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 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重要程度高重要程度低4.754.55.0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为医院带来的价值*加权平均(1=不太可能,7=非常有可能) 4-2-2 与2021年相比的排名变化数字化与创新3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随着数字化工具应用的普及,人们对患者隐私及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兼容性的担忧也日益增加22*调研问题:“您对数字化医疗有那些担忧?”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与创新338363141272028326345404036323029010203040506070患者隐私保护不完善需要调整或改变现有诊疗标准以适应数字化不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兼容性差实施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预算有限,或者根本没有预算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缺乏明确的医保报销政策缺乏证据证明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价值缺乏开发和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人才患者没有准备好接受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2021(N=411)2022(N=406)对数字化医疗工具应用的担忧*受访者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较早使用数字化互动工具的是中国和澳大利亚,尽管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有所改变,其他国家也在增加使用该类工具23注释:*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调研问题:以下哪一项最能描述贵医院对供应商(例如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推广代表进入医院的限制?图中数据体现了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的变化。调研问题提供的选项有:不限制销售代表接触临床医生和/或进入医院;较少限制销售代表接触临床医生和/或进入医院;极大限制销售代表接触临床医生和/或进入医院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与创新3目前正在使用或试点使用数字化工具与制药/医疗科技企业进行互动的医院*受访者比例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依然存在*限制措施已解除*020406080全部国家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其他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印度2022202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亚太地区医院广泛接受与供应商进行数字化互动,提供新冠治疗的医院对数字化互动的接受程度更高24注释:*调研问题:与传统的线下交流相比,您对与供应商进行数字化互动的接受程度如何?SEA 东南亚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与创新3限制依然存在18%9$XSpcaHb$(1 (#%0 0%日本其他东南亚国家45全部国家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76韩国印度40612010702560完全可以接受短期内还可以接受,但线下交流一旦恢复,就应该停止使用接受与定期到院面谈结合使用15aR%# %0 0%收治轻、重症新冠患者的医院收治轻症新冠患者的医院不收治新冠患者的医院限制已解除对销售代表入院有限制的国家的医院往往对数字化互动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对数字化互动的接受度*选择每个选项的受访者比例(按国家),以及不同样本中选择各个选项的受访者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联系我们25陈玮(Helen Chen)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中国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负责人Patrick Branch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Neale J孙德岚(Stephen Sunderland)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 Mei Young高级项目总监,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Calvin Wijaya 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圣保罗悉尼墨尔本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纽约伦敦巴黎弗罗茨瓦夫慕尼黑上海北京东京新加坡休斯顿孟买马德里Arnaud B 东南亚医疗服务业务负责人兼副董事医疗并购与医疗服务g,王韵之(Grace Wang)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WeC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免免责声明26本演示文稿仅供提供信息和说明之用。因此,本演示文稿仅可用于其指定场景和目的,属于保密内容。请谨慎使用本演示文稿,接受本演示文稿即代表您同意L.E.K.Consulting及其关联方、成员、董事、管理层、雇员和代理(统称为“L.E.K.”)不对您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无论是在合同、侵权(包括过失)、违反法定义务或其他任何方面,无论该等义务或责任是在使用本演示文稿过程中发生、与本演示文稿相关、由本演示文稿产生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产生。L.E.K.对您或任何第三方因依赖或使用本演示文稿所导致的任何性质的损失、损害或费用不承担任何责任,您或第三方同意自行承担因接受本演示文稿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本演示文稿基于编制时可获知的信息并基于一定的假设,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的假设,并包含“前瞻性表述”(该等表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市场机会预估、策略、竞争、预期活动和支出等的表述,且该等表述可不时通过“可以”,“可能”,“应该”,“将会”,“预计”,“相信”,“预期”,“期望”,“计划”,“估计”,“预测”,“潜在”,“打算”,“继续”等词语以及该等词语或类似词语的变体识别)。L.E.K.无法预测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前瞻性表述可能被证明不正确或不完整,实际结果可能与本演示文稿中预测或估计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L.E.K.无义务在本演示文稿发布之后对任何前瞻性表述进行更新,L.E.K.也不对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预测或预估与未来事实相符作出陈述或保证。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内容均不是、亦不应作为对未来的承诺或陈述。
These materials are intended to supplement a discussion with L.E.K.Consulting.The contents of the materials are confidential and subject to obligations of non-disclosure.Your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full disclaimer contained in this document.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中国市场:对制药企业的战略启示2022年6月2 总结 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 医保(NRDL)和带量采购(VBP)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 医院的财务展望议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2022年L.E.K.对亚太地区医院管理层就一系列战略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其中有120位来自中国市场3注释:*大连、漳州、保定、合肥、昆明;*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长沙、天津、重庆、郑州、沈阳、西安;北京、上海、广州;药剂科主任/设备科主任以及负责其他事务的副院长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据收集于2021年11-12月)303!%F3b$!%9%77$%602%国家医院类型城市受访者职务120医院规模406120120民营医院公立二级医院101-350个床位351-500个床位501-999个床位1,000 个床位二、三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 院长负责财务/采购的副院长负责运营的副院长负责临床的副院长负责其他事务的副院长/主任L.E.K.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受访者构成受访者比例二、三线城市(其他*)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公立三级医院中国的受访者构成受访者比例负责护理的副院长新兴医疗市场成熟医疗市场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调研进行于2021年11月,彼时新冠疫情对医疗系统的冲击有所趋缓4注释:数据截至2022年5月31日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L.E.K.分析德尔塔德尔塔(Delta)奥密克戎奥密克戎(Omicron)02,0004,0006,0008,00021年1月22年3月21年3月21年7月22年5月21年5月21年9月21年11月22年1月日本中国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例/百万人)-按国家(2021年1月 2022年5月)22年3月22年4月1022年5月02030中国的平均日增病例数(2022年3月 2022年5月)(单位:千例)尽管日增病例数量多,但在整个国家层面的患病率并不显著。其主要影响在于针对疫情的封控措施造成的人流与物流阻断,而非对于医疗系统带来的重大负担调研期间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以择期手术量作为指标来看,公立和私立医院的业务量较2021年大幅回升,部分科室已接近疫情前水平5中国市场被访医院月均择期手术量*受访者比例中国市场择期手术量对比新冠疫情前水平 按科室*受访者比例注释:*调研问题:您所在的医院在以下的时间段里进行了/将要进行多少次择期手术(每月)?其他成熟医疗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医疗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调研问题:以下哪些科室的择期手术量尚未恢复到COVID之前的水平?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56D(#EhVVh6P%6%804060801002211 213%3%3%2!3%5%4!224!4%4700 500-700100-300 100300-50%的医院在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时最担忧的问题是患者隐私保护不完善以及缺乏数字化相关人才大多数中国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均对未来三年的财务状况展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1/3的医院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来维持运营8 总结 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 医保(NRDL)和带量采购(VBP)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 医院的财务展望议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自2021年以来,改善临床治疗结果和临床诊疗方案标准化成为中国市场医院的首要战略重点;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也正在被迅速提上日程9被访医院战略发展重点(未来三年)*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排名排名(2022)战略重心战略重心2022(N=120)2021(N=120)两年的百分点变化两年的百分点变化2022(n=406)#1改善临床结果改善临床结果76S% 2369%#2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院内及跨机构)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院内及跨机构)72S% 1959%#3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70H% 2270%#4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如远程医疗、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669% 2758%#5投资建设新的投资建设新的IT系统系统66U% 1158%#6降低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降低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63I% 1463%#7降低药品和耗材的成本降低药品和耗材的成本63R% 1161%#8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58P% 863%#9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如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如由于高感染率而无法运营的医院)由于高感染率而无法运营的医院)58H% 1058%#10与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合作与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合作(如社区卫生如社区卫生中心中心)58Q% 751%注释:*调研问题:在未来3年内、以下战略议题对于您所在医院的重要程度如何?(请用1到7分打分、其中“1”代表“完全不重要”、“7”代表“非常重要”)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中国亚太应对新冠疫情提升运营水平提升诊疗水平排名前2的选项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1自2021年以来,改善临床结果和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仍然是医院的战略重心,这与亚太地区的整体情况是一致的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相关能力正被迅速提上医院管理层的战略议程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医院越来越注重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关键启示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从医院分级来看,公立三级医院战略重心与整体市场趋势一致,二级医院更注重基础设施的升级,而民营医院则对增强其数字化医疗能力更感兴趣10被访医院战略发展重点 按医院分级(未来三年)*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注释:*调研问题:在未来3年内、以下战略议题对于您所在医院的重要程度如何?(请用1到7分打分、其中“1”代表“完全不重要”、“7”代表“非常重要”)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178uppheeXSE%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院内及跨机构)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降低药品和耗材的成本投资建设新的IT系统改善临床结果降低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与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合作69evXbqXXVhrdrVdvv%公立三级医院公立三级医院(N=40)公立二级医院公立二级医院(N=55)民营医院民营医院(N=25)2021年的战略重心(前三)2022年的战略重心(前三)改善临床结果是所有类型医院的首要战略重心公立二级医院比其他类型医院要更重视对IT系统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民营医院迫切希望增强数字化能力,并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关键战略启示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战略重心的驱动下,中国市场医院希望药企能够在减少医疗失误,提供创新诊疗方案,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提供支持1148UH8XVhEVdEEURDD %公立三级(N=40)公立二级(N=55)民营(N=25)60USQ7E 21年排名前二的选项注释:*调研问题:请选择您希望药企优先帮助医院实现目标的3个重点领域?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1被访医院希望药企支持的重点领域*将该选项排在前三的受访者比例(N=120)提供减少医疗失误的解决方案提供创新药物/生物制剂、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提供低价产品提供能够在院外进行给药的药物/生物制剂、释放医院资源提供基于结果的定价模式、以改善临床结果或降低运营成本提供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的解决方案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大部分医院正在寻求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三级医院对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兴趣,而二级医院则更关注医疗用品12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1被访医院财政支出重点方向 未来三年*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一定会减少支出,“7”=一定会增加支出)(N=120)*54SRQHHEDDBA%建设新设施后台IT系统为医生提供支持的系统现有设施的扩张或改善医师队伍非治疗性用具面对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非医师专业人员手术器械后勤人员临床支持设备2021年排名前三的选项医疗用品基础设施员工注释:*调研问题:未来3年内、您预计您所在医院在以下支出类别中优先度会如何变化;*回答“我不知道”的已剔除,未标明的即表示排名保持不变;2021年的选项为“新的或现有设施”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全部医院公立三级医院公立二级医院民营医院50HEC8HC588UQQQXGIIQBEdddDHH6H6%创新药物和疗法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中国的医院在很大程度上实行集中采购机制;与进口药相比,国产药品覆盖面广、质量较好且价格低廉,受欢迎程度高13排名排名(2022)标准标准2022(N=120)2021(N=120)两年的百分点变化两年的百分点变化2022(n=406)#1药品是通过药物集中采购部门购买的药品是通过药物集中采购部门购买的48C% 541%#2药品是本土生产的药品是本土生产的47A% 634%#3药品得到了国家药品得到了国家/国际治疗指南的推荐国际治疗指南的推荐43A% 251%#4药品已被纳入医保药品已被纳入医保383% 538%#5药品来自于医院的优选供应商药品来自于医院的优选供应商35(% 739%#6药品价格较低药品价格较低269%-1333%#7药品目前是最先进药品目前是最先进/前沿的治疗方法前沿的治疗方法251%-629%中国亚太被访医院药品列名首要考虑因素*(2021-2022)受访者比例Top 2 rank注释:*调研问题:将药品加入医院列名最重要的三个标准是什么?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1与亚太地区的整体情况相比,中国的医院更倾向于本土生产的产品-本土产品覆盖了广泛的疾病领域,同时能够保证较好的质量-本土产品的价格比进口产品低,能够让公立医院不超过开支上限,同时帮助民营医院提高盈利与2021年相比,医院对价格的敏感度似乎有所下降-多种政策正在帮助减少药品相关的支出,如VBP、医保谈判等关键战略启示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负责临床和护理的副院长是药品采购过程中的关键决策者,尤其是在公立三级医院和民营医院;采购部门在二级医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职位职位全部医院全部医院(N=120)公立三公立三级医院(N=40)公立二公立二级医院(N=55)民民营医院(N=25)负责临床的副院长负责临床的副院长/负责护理的副院长负责护理的副院长44c!Y%采购部门采购部门16)%0%负责其他事务的副院长负责其他事务的副院长16%5$%运营负责人运营负责人13%6%医院管理层医院管理层11%5%药剂科主任药剂科主任2%0%4%0%不同职位参与药品采购决策的比例*(2022)受访者比例最有影响的职位注释:*调研问题:以下哪个选项最符合您在医院的角色?对选择“药品”的受访者进一步提问:您在医院中负责哪些类别的采购决定?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11415 总结 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 医保(NRDL)和带量采购(VBP)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 医院的财务展望议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与2021年相比,医保产品进入医院列名的流程变得更加顺利,40%的谈判药品已实现自动列名较难自动进入三级医院列名一线城市的竞争更大、入院流程更严格1640%的谈判药品只要被纳入医保就会立即自动进入医院列名自动列名医保谈判药品的公立医院占比受访者比例注释:*调研问题: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药品是如何纳入到医院药品列名的(医保谈判前已纳入列名的除外)?回答“大多数谈判药品只要被纳入医保就会立即自动进入医院列名”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258040602021(N=95)2022(N=95)3604060公立三级医院公立三级医院(N=40)公立二级医院公立二级医院(N=55)30A04060一线城市一线城市(N=20)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N=75)NRDL和VBP的影响2大城市医院自动列名医保谈判药品的几率较低。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药品的处方限制有所降低,大约一半医保谈判产品的处方不受额度限制50%的医保谈判产品的处方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处方限制大体相当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处方限制情况也十分类似17医保谈判药品无处方限制的公立医院占比受访者比例注释:调研问题: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药品进入医院列名后、处方是否会被限制?回答“通过谈判进入医保的药品的处方不会受到任何限制”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29Q040602021(N=95)2022(N=95)53I04060公立三级医院公立三级医院(N=40)公立二级医院公立二级医院(N=55)50Q04060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N=75)一线城市一线城市(N=20)NRDL和VBP的影响2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带量采购在公立医院的药品支出中已占据一定比例,较去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一线城市的渗透率更高注释:*调研问题:您所在医院的医疗产品支出中有多少通过带量采购完成?是否会因产品类型而异?回答“我不知道”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NRDL和VBP的影响2与去年相比带量采购比例稳步增长不同类型医院的情况类似带量采购占药品支出比例*受访者比例37B040602021(N=95)2022(N=95)43B04060公立三级医院公立三级医院(N=40)公立二级医院公立二级医院(N=55)5004060一线城市一线城市(N=20)二、三线城市二、三线城市(N=75)18一线城市带量采购更为普及根据国家医保局(NHSA)发布的数据,带量采购产品占公立医院药品总支出的30 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药企针对带量采购产品在公立医院的销售投入水平基本与2021年持平,更多的销售资源向私立医院倾斜19NRDL和VBP的影响2注释:*调研问题:对于带量采购中标的药品、厂家销售代表的拜访和推广力度与带量采购之前是否有任何变化?回答“我不知道”的已被剔除,未显示的即为保持不变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在公立医院的销售投入大体不变;可能因为对销售代表的限制解除而略微增加由于战略重心的转移,药企在民营医院的销售投入增加药企针对集中采购产品的销售投入变化*受访者比例(N=120)415(7IBa 21202220222%增加保持不变略微增加大幅增加公立三级医院公立二级医院272C6C04060801005 212022民营医院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以慢性病药物为参考,部分医保产品和带量采购产品的处方正在外流到零售渠道,药企应该对销售资源的分配进行相应的调整NRDL和VBP的影响2注释:*调研问题:以下每种类型的药品有多少处方现在已经从医院转移到零售药店?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零售药房渠道处方量增幅受访者比例15C%8%公立三级医院(N=40)公立二级医院(N=55)22%增加0-10%增加10%以上医保谈判药品医保谈判药品(尚未进行带量采购尚未进行带量采购)带量采购未中标的药品带量采购未中标的药品常用慢性病药物常用慢性病药物(如糖尿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高血压、慢阻肺等)50%Tier 1(N=20)10%Tier 2/3(N=75)按医院等级按城市等级2010%公立三级医院(N=40)28 %7%公立二级医院(N=55)5%Tier 1(N=20)Tier 2/3(N=75)11(%公立二级医院(N=55)公立三级医院(N=40)3%!%Tier 2/3(N=75)40%Tier 1(N=20)12%医院药占比的限制和“双通道”新政是处方流入零售渠道增加的主要原因 2021年5月发布的“双通道”政策,鼓励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药品供应保障范围 对于医保谈判药品和带量采购未中标的产品,具体的驱动因素包括:医院没有自动列名医保谈判药品,有些药品只能在零售渠道买到 带量采购未中标的药品将失去医院约定采购量,因此难以在医院开出处方 药企应该根据处方外流的趋势调整销售和市场营销的方向关键战略启示21 总结 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 医保(NRDL)和带量采购(VBP)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 医院的财务展望议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几乎所有被访的中国医院都在使用或计划采用数字化医疗工具;中国市场的数字化发展程度高于亚太地区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医院都在使用数字化医疗工具与亚太地区其他医疗市场相比,中国的数字化趋势发展更快222231%5r#%3 2166%正在使用尚未重点考虑正在试点使用或探索被访医院数字化工具使用情况*受访者比例(N=120)31 (2(030203040澳大利亚(N=45)印度(N=60)中国(N=120)新加坡(N=10)印度尼西亚(N=30)泰国(N=40)日本(N=76)韩国(N=25)被访医院数字化工具使用情况 按国家*(2022)受访者比例数字化趋势3注释:*调研问题:许多国家正在推动医院数字化进程。您所在的医院已经采取了/想要采取哪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新兴医疗市场成熟医疗市场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相比其他亚太市场,中国市场对院内销售活动的管控程度较为严格2362Q)C%9%7040608010020212022没有限制大面积限制稍微限制数字化趋势3注释:*调研问题:以下哪一项最能描述贵医院对供应商(例如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市场营销代表进入医院的限制?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53SQBV$CCCR60EW%7%7%8 %5%3%印度尼西亚(N=30)新加坡(N=10)印度(N=60)泰国(N=40)中国中国(N=120)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日本(N=76)销售代表进入医院的受限程度*受访者比例(N=120)药企销售受限程度对比 按国家*受访者比例自2021年以来,中国的医院一直对销售代表的进入进行严格限制所有亚太地区市场中,中国的医院对药企销售的限制程度排名第三对销售代表的严格限制主要源于严格的新冠防控措施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中国医生对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接受度较高;面对持续的新冠疫情,数字化工具有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数字化工具在不同类型的医院中都得到广泛接受自2022年3月以来,中国100多个城市出现新一轮疫情2402040608010053(U%公立三级医院(N=40)20%公立二级医院(N=55)32H %民营医院(N=25)完全能够接受数字化互动短期内还可以接受接受与定期到院面谈结合使用被访医院对数字化交互的接受度*受访者比例(N=120)注释:*调研问题:与传统的面对面交互相比,您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接受供应商的数字化参与?包括境外输入病例资料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众环境研究中心;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趋势304/1803/0705/3003/2104/04005/0205/16102030中国新冠疫情日病例数(2022年3月 2022年5月)单位:千例(包括确诊和无症病例)50 60 140 120 100 涉及城市涉及城市数量数量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被访医院对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主要顾虑*受访者比例数据及隐私保护相关立法的完善使得医院更注重患者隐私的保护;随着数字化工具应用的普及,医院对患者隐私及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兼容性的担忧也日益增加25注释:*调研问题:您对数字医疗解决方案的使用有何担忧?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50484747394436377349474443332525020406080患者没有准备好接受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如部分患者群体的对数字化的陌生)数字医疗解决方案(例如:人工智能辅助的医学影像分析)使得医务人员的技能退化缺乏开发和实施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人才需要调整或改变现有诊疗标准以适应数字化不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兼容性差患者隐私保护不完善缺乏证据证明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价值实施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的预算有限,或者根本没有预算2021(N=120)2022(N=120)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数字化趋势3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中国市场的医院对数字化工具和解决方案很感兴趣,这让药企有更多机会与之互动并为其提供支持,尤其是在面向患者的解决方案以及医生支持系统方面26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渗透率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渗透率 按使用场景按使用场景选择“正在使用”的受访者比例(N=120)3731(%住院患者系统(如患者生命体征智能警报系统)患者信息和挂号预约系统413%电子病历收费跨医疗机构数据交换患者管理/排期3753(%治疗方案(如3D打印植入物)临床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用药管理系统基础系统医生支持系统面向患者的解决方案注释:*调研问题:许多国家正在推动医院数字化进程。您所在的医院已经采取了/想要采取哪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回答“正在”使用该类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趋势3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专科患者问诊(如远程肿瘤患者服务)远程患者监测(如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如人工智能影像分析)27 总结 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 医保(NRDL)和带量采购(VBP)的影响 数字化趋势 医院的财务展望议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75%-90%的医院实现了收支平衡或盈利;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较2020年有了大幅改善28-28%-24%-26%-20%-9rv0t%未来3年(N=23)0%过去3年(N=25)目前(N=25)目前(N=20)未来3年(N=25)过去3年(N=23)亏损/EBITDA为负盈利/EBITDA为正-24%-25%-15gePRIGQ$&7%-7%过去3年(N=95)-11%目前(N=95)过去3年(N=54)0%未来3年(N=95)目前(N=53)未来3年(N=59)预算赤字收支平衡预算盈余民营医院财政状况 按利润率*受访者比例公立医院财政状况 按预算*受访者比例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2020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民营医院对其财务前景持乐观态度,尽管有25%的医院是亏损/EBITDA为负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较2020年有大幅改善;只有不到10%的医院仍有预算赤字(从两年前的25%降至该水平)注释:*调研问题:贵医院目前的预算盈余/赤字水平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调研问题:贵医院的EBITDA利润率/利润率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财务展望4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65%的医院能够进行可持续运营,其余医院需要追加资金;对医院的可持续性运营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新冠疫情、成本降低和经济增长65%的医院能够进行可持续运营新冠疫情、成本降低以及经济增长是关键因素29被访医院财务状况预期 是否需额外资金支(2022)*受访者比例64h(%7%公立医院(N=95)4%民营医院(N=25)很长一段时间6个月后可能需要资金支持6个月以内就需要资金支持注释:*调研问题:以目前的利润率、医院运营能够维持多久?*调研问题:什么样的变化能够对医院的可持续性产生积极的影响?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635632352538020406080经济增长新冠疫情相关的限制措施放宽成本降低公立民营被访医院认为会对财务状况产生积极影响的三大因素(2022)*受访者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财务展望4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联系我们王景烨王景烨(Justin Wang)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曾凡凡曾凡凡(Evan Zeng)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Calvin Wijaya 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圣保罗圣保罗悉尼悉尼墨尔本墨尔本旧金山旧金山洛杉矶洛杉矶芝加哥芝加哥波士顿波士顿纽约纽约伦敦伦敦巴黎巴黎弗罗茨瓦夫弗罗茨瓦夫慕尼黑慕尼黑上海上海北京北京东京东京新加坡新加坡休斯顿休斯顿孟买孟买马德里马德里陈玮陈玮(Helen Chen)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中国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负责人王韵之王韵之(Grace Wang)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孙德岚孙德岚(Stephen Sunderland)合伙人,医疗科技业务负责人 2022 L.E.K.Consulting L微信微信 Ding)项目总监,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郭维超郭维超(Webster Guo)高级项目总监,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免免责声明3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本演示文稿仅供提供信息和说明之用。因此,本演示文稿仅可用于其指定场景和目的,属于保密内容。请谨慎使用本演示文稿,接受本演示文稿即代表您同意L.E.K.Consulting及其关联方、成员、董事、管理层、雇员和代理(统称为“L.E.K.”)不对您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无论是在合同、侵权(包括过失)、违反法定义务或其他任何方面,无论该等义务或责任是在使用本演示文稿过程中发生、与本演示文稿相关、由本演示文稿产生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产生。L.E.K.对您或任何第三方因依赖或使用本演示文稿所导致的任何性质的损失、损害或费用不承担任何责任,您或第三方同意自行承担因接受本演示文稿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本演示文稿基于编制时可获知的信息并基于一定的假设,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的假设,并包含“前瞻性表述”(该等表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市场机会预估、策略、竞争、预期活动和支出等的表述,且该等表述可不时通过“可以”,“可能”,“应该”,“将会”,“预计”,“相信”,“预期”,“期望”,“计划”,“估计”,“预测”,“潜在”,“打算”,“继续”等词语以及该等词语或类似词语的变体识别)。L.E.K.无法预测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前瞻性表述可能被证明不正确或不完整,实际结果可能与本演示文稿中预测或估计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L.E.K.无义务在本演示文稿发布之后对任何前瞻性表述进行更新,L.E.K.也不对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预测或预估与未来事实相符作出陈述或保证。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内容均不是、亦不应作为对未来的承诺或陈述。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These materials are intended to supplement a discussion with L.E.K.Consulting.The contents of the materials are confidential and subject to obligations of non-disclosure.Your attention is drawn to the full disclaimer contained in this document.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解读:对制药企业的战略启示2022年5月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50%6P3%5)%7&0%医院规模2%国家医院类型200%受访者职务L.E.K.对亚太地区医院展开了第三次独家年度调研;本次调研覆盖了400多位来自8个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市场的公立和民营医院管理层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据收集于2021年11-12月)2最高管理层采购负责人运营负责人护理负责人医务负责人其他部门负责人101-250个床位251-500个床位501-999个床位1,000 个床位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新兴医疗市场成熟医疗市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L.E.K.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受访者构成受访者比例(N=406)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每月每百万人中的平均日增病例数(2021年1月 2022年2月)这项调研始于2021年11月,当时在大多数亚太地区国家市场,每月的新冠肺炎平均日增病例数都在逐渐减少注释:截至2022年2月27日的数据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L.E.K.分析304008001,2001,6002,0002,4002,80021年4月21年1月 21年2月 21年3月21年5月21年12月21年6月21年9月21年8月21年7月21年10月21年11月22年1月 22年2月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于2021年11月至12月进行受访者在接受调研时很可能已经预料到更多变异株的出现(例如,Omicron)。Omicron所引起的这一波疫情已经在各个国家达到或者接近峰值,而各国卫生系统已经有更加充分的准备来应对新的变异株。本次调研的结果也反映出这种管控疫情的新方法。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我们围绕三个关键领域进行了调研:财务展望、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数字化与互动方式4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大多数医院在战略上的首要事项是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以及改善临床治疗结果数字化与互动方式大多数医院目前正在使用、试点使用或有兴趣探索各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并表示愿意接受数字化互动方式财务展望尽管医院的财务前景目前仍面临挑战,但不管是公立还是私营医院都在有序复苏;大多数医疗机构预计,今年的择期手术数量将超过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的主要调查发现及其对制药企业的战略启示5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L.E.K.研究与分析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医院中,择期手术数量已经大体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所增长我们的供应链是否具备弹性以及全球化的能力满足因择期手术积压以及诊断延迟而带来的需求?医院的偏好从之前的低成本产品转向对创新药物/生物制剂的需求,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结果我们如何调整业务重心和调配资源以满足亚太地区医院的偏好,提供更好的标准治疗方案,并带来更高的患者满意度?集中采购组织(GPO)和带量采购等市场趋势预计将加速发展,并进一步影响药品的采购方式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趋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何整合我们在相关市场的销售和营销策略?亚太地区医院大多能够接受制药企业的数字化互动方式;能够治疗新冠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数字化互动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我们如何才能更好更迅速地应对医院的战略重心的变化,从而与之进行更高效的互动,避免落后于同类企业?主要调查发现对于制药企业而言的关键问题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80%-90%的医院实现了收支平衡或盈利,这表明医院正在从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中恢复6医院的财务展望1-13%-29%-9%-19%-18%-8q%目前(N=164)过去3年(N=165)未来3年(N=165)目前(N=204)过去3年(N=204)未来3年(N=204)亏损/EBITDA为负盈利/EBITDA为正-17%-53%-11%-15%-99!7dc9E&R P%未来3年(N=187)过去3年(N=193)-6%目前(N=202)目前(N=192)过去3年(N=202)未来3年(N=202)预算赤字收支平衡预算盈余民营医院盈利/EBITDA*受访者比例公立医院预算展望*受访者比例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民营医院对其财务前景持乐观态度,尽管有20%的医院的利润率/EBITDA为负公立医院的财务状况已经恢复;只有不到15%的医院仍有预算赤字(一年前约为40%)*调研问题:“贵医院目前的预算盈余/赤字水平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调研问题:“贵医院的EBITDA利润率/利润率是多少?”选择“我不知道/不愿意透露”的已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亚太地区的大多数医院中,择期手术数量已经大体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预计在未来几年还会有所增长7每年平均月度择期手术数量*受访者比例11%86)C3$($&3xphhRIU20&(QFD%9#8%9%9%5%5%7%6%5%6%&%&%5%8040608010032 201921 22(F)205!2%3(F)192021 22(F)42021 22(F)81xwvvtthf0406080100普通外科肿瘤科介入放射学/导管室牙科心血管科眼科妇产科神经科消化科儿科骨科700 500-700300-500100100-300中国(N=120)日本(N=76)各专科择期手术数量恢复到新冠疫情暴发前水平的比例*受访者比例其他成熟市场(N=80)其他新兴市场(N=130)医院的财务展望1*调研问题:“贵医院每月进行了/预计将进行多少台择期手术?”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泰国。*调研问题:就择期手术量而言,哪些科室仍低于新冠疫情暴发前的水平?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院的战略重点已从新冠后复苏转向医院的要求更好地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以及运营效率的优化8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应对新冠疫情提升运营水平提升诊疗水平未来3年的战略重点*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排名(2022)战略重点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泰国(N=40)印度尼西亚(N=30)排名变化(较 2021年)#1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70pfvshw% 2#2提升临床治疗效果69vIdgpxss% 2#3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63XYVirg% 2#4降低医疗设备的购置成本63cURdpheg% 4#5降低药品和耗材的成本61cXhQeSc% 1#6临床诊疗方案的标准化(院内及跨机构)59r8VGPsU% 3#7投资建设数字化医疗能力(如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分析)58f%rgep% 8#8投资建设新的IT系统58f6rpeU% 6#9从新冠疫情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中恢复(如由于高感染率而无法运营的医院)58XQRbWcc%-7 排名前2的选项*调研问题:“未来三年中,以下战略重点对您所在医院的重要性如何?”(请给每一项战略重点的重要性打分,1=完全不重要,7=非常重要)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此外,许多亚太地区医院正在寻求投资面向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扩大并建设新设施*调研问题:在未来三年内,您认为贵医院在以下方面的支出重点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对于各项支出重点,选择“3”、“4”和“5”的受访者的平均百分比;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9支出重点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日本(N=76)韩国(N=25)澳大利亚(N=45)新加坡(N=10)印度(N=60)其他东南亚国家(N=70)创新药物和疗法49Q!bSU%为医生提供支持的系统(如用药管理)45T6SGD%面对患者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远程问诊、电子配药等)44H&DGPRI%现有设施的扩张或改善44S Q0R9%影像诊断设备43I#2V3RD%后端IT系统42R2QC6%建设新设施41D&VBB%医生41E&%RPG%未来3年医院支出重点*选择“6”和“7”的受访者比例(“1”=一定会减少支出,“7”=一定会增加支出)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排名前2更大比例(80%)的日本医院预计在支出方面不会有重大变化*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创新药物进入医院处方集将对提高药物使用至关重要,将药物列入处方集的首要考量因素是该药物是否被纳入国家或国家或国际治疗指南10*调研问题:将药物列入处方集最重要的三个标准是什么?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尼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将药物列入处方集的最重要标准将药物列入处方集的最重要标准*受访者比例排名排名(2022)标准标准全部国家全部国家(N=406)中国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其他成熟市场(N=80)排名变化排名变化(较较2021年年)#1药品被纳入国家药品被纳入国家/国际治疗指南国际治疗指南51CHqQ%-#2药品是通过药物集中采购部门购买的药品是通过药物集中采购部门购买的41HF D% 4#3药品来自于医院的优选供应商药品来自于医院的优选供应商395BU%-#4药品已被纳入医保药品已被纳入医保3887T$%-#5药品是本土生产的药品是本土生产的34G%45%-3#6药品价格较低药品价格较低33&0W$%-1#7药品目前是最先进药品目前是最先进/前沿的治疗方法前沿的治疗方法29%(31%-4 排名前2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根据这一战略重心,医院更希望药企能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以改善治疗结果,这相比于2021年调研时医院更偏好药企提供低成本产品呈现出明显的转变11*调研问题:请选择您希望药企优先帮助医院实现目标的3个重点领域。其他成熟市场包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其他新兴市场包括印度、印尼和泰国。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医院最希望药企提供的帮助*将该选项排在前三的受访者比例排名变化(较2021年)#2#3#1#3 全部国家(N=406)中国(N=120)其他新兴市场(N=130)日本(N=76)其他成熟市场(N=80)55SQdFU)cSFcVUUPYTSI%提供创新药物/生物制剂、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提供能够在院外进行给药的药物/生物制剂、释放医院资源提供减少医疗失误的解决方案(例如:确保精准给药剂量或简化药物滴定等复杂程序的辅助设备)提供低成本产品排名第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医务和护理部门负责人以及医院管理层是药品采购的关键决策者,药企可通过与他们沟通来进一步了解医院的需求12*调研问题:以下哪项描述最符合您的职位?对选择“药品”的受访者提问:您参与了以下哪些品类的采购决策?*回复少于5个的职位已被剔除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不同职位参与药品采购决策的比例*受访者比例职位中国(N=64)其他新兴市场(N=80)日本(N=49)其他成熟市场(N=36)医务或护理部门负责人445%-*42%医院管理层(如最高管理层、VP、主管)1146%运营负责人13%-*14%临床科室负责人(如外科、肿瘤)-*-*76%-*采购部门(如财务主管)16%6%-*-*最有影响力的职位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采购行为上,中国的医院继续采用带量采购(VBP)的方式采购30%-40%的药品13*调研问题:您所在医院的医疗产品支出中有多少通过带量采购完成?是否会因产品类型而异?回答“我不知道”的已被剔除;三级医院指公立三级医院,有500个及以上的床位;二级医院指公立二级医院,有100-499个床位资料来源:L.E.K.2021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和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医院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41(07BB9C0020304050诊断成像设备植入式医疗设备医疗耗材药品临床支持设备20222021中国的医院通过带量采购购买产品的平均支出比例(二级医院)*比例3121A9CB856020304050医疗耗材药品临床支持设备植入式医疗设备诊断成像设备中国的医院通过带量采购购买产品的平均支出比例(三级医院)*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在日本和韩国,超过34%的医院与GPO有关;各医院采购量的汇总和品牌选择有限分别是日本和韩国GPO的主要特征14*调研问题:除了集中采购,你的医院参与了多少个药品集中采购组织(GPO,不属于医院)?*调研问题:GPO采购合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与至少一个GPO相关的受访者百分比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客户的战略重心及偏好2020406036%不能参与其他GPO27%将购买量与其他医院汇总以实现折扣品牌选择有限45%指定首选供应商421%0%GPO采购合同的特征*受访者比例8%5 &Vf0406080100韩国(N=25)3%日本(N=76)无3个及以上12日本(N=26)韩国(N=11)医院参与的GPO数量*受访者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随着数字化解决方案应用的持续增长,药企应该探索如何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赋予其药品增值服务15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使用*目前“正在使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受访者比例391)%专科患者问诊(如远程肿瘤患者服务)患者信息和挂号预约系统住院患者系统(如患者生命体征智能警报系统)远程患者监测(如血糖监测、可穿戴设备)43B75%电子病历患者管理/排期收费辅助系统(检验科、药房、放射科)29)(%治疗方案(如3D打印植入物)临床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用药管理系统临床决策支持工具(如人工智能影像分析)基础系统医生支持系统面向患者的解决方案数字化与创新3*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回答医院“目前正在使用”各种数字解决方案的受访者。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随着基本系统的普及,医院正在试验并有意扩大其数字化能力,从而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支持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较早使用数字化互动工具的是中国和澳大利亚,尽管新冠疫情限制措施有所改变,其他国家也在增加使用该类工具16*调研问题:在许多国家,医院数字化正在取得进展。您所在医院采用了/想采用哪些数字化医疗解决方案?”其他东南亚国家包括泰国和印度尼西亚。*调研问题:以下哪一项最能描述贵医院对供应商(例如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的销售/推广代表进入医院的限制?图中数据体现了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冠疫情限制措施的变化。调研问题提供的选项有:不限制销售代表接触临床医生和/或进入医院;较少限制销售代表接触临床医生和/或进入医院;极大限制销售代表接触临床医生和/或进入医院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与创新3目前正在使用或试点使用数字化工具与制药/医疗器械企业进行互动的医院*受访者比例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依然存在*限制措施已解除*020406080全部国家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其他东南亚国家日本韩国印度20222021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亚太地区医院广泛接受与供应商进行数字化互动,提供新冠治疗的医院对数字化互动的接受程度更高17*调研问题:与传统的线下交流相比,您对与供应商进行数字化互动的接受程度如何?资料来源:L.E.K.2022年度亚太地区医院调研数字化与创新3新冠疫情限制措施依然存在18%9$XSpcaHb$(1 (#%0 0%韩国其他东南亚国家全部国家印度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406120704510762560完全可以接受接受与定期到院面谈结合使用短期内还可以接受,但线下交流一旦恢复,就应该停止使用15aR%# %0 0%收治轻、重症新冠患者的医院收治轻症新冠患者的医院不收治新冠患者的医院限制措施已解除对销售代表入院有限制的国家的医院往往对数字化互动方式的接受程度更高对数字化互动的接受度*选择每个选项的受访者比例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联系我们18陈玮(Helen Chen)大中华区主管合伙人中国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负责人Patrick Branch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Stephanie N孙德岚(Stephen Sunderland)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 Arnaud Bauer东南亚医疗服务业务负责人兼副董事医疗并购与医疗服务Mei Y 高级项目总监,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Calvin Wijaya 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圣保罗悉尼墨尔本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纽约伦敦巴黎弗罗茨瓦夫慕尼黑上海北京东京新加坡休斯顿孟买马德里曾凡凡(Evan Zeng)合伙人,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g,王韵之(Grace Wang)副董事,医疗与生命科学业务WeC 2022 L.E.K.Consulting Limited免免责声明19本演示文稿仅供提供信息和说明之用。因此,本演示文稿仅可用于其指定场景和目的,属于保密内容。请谨慎使用本演示文稿,接受本演示文稿即代表您同意L.E.K.Consulting及其关联方、成员、董事、管理层、雇员和代理(统称为“L.E.K.”)不对您或任何第三方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无论是在合同、侵权(包括过失)、违反法定义务或其他任何方面,无论该等义务或责任是在使用本演示文稿过程中发生、与本演示文稿相关、由本演示文稿产生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产生。L.E.K.对您或任何第三方因依赖或使用本演示文稿所导致的任何性质的损失、损害或费用不承担任何责任,您或第三方同意自行承担因接受本演示文稿可能产生的相关风险。本演示文稿基于编制时可获知的信息并基于一定的假设,包括但不限于关于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的假设,并包含“前瞻性表述”(该等表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关于市场机会预估、策略、竞争、预期活动和支出等的表述,且该等表述可不时通过“可以”,“可能”,“应该”,“将会”,“预计”,“相信”,“预期”,“期望”,“计划”,“估计”,“预测”,“潜在”,“打算”,“继续”等词语以及该等词语或类似词语的变体识别)。L.E.K.无法预测未来事件、发展情况和不确定性。因此,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前瞻性表述可能被证明不正确或不完整,实际结果可能与本演示文稿中预测或估计的结果存在重大差异。L.E.K.无义务在本演示文稿发布之后对任何前瞻性表述进行更新,L.E.K.也不对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预测或预估与未来事实相符作出陈述或保证。本演示文稿中包含的任何内容均不是、亦不应作为对未来的承诺或陈述。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指南 2.0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指南 2.0主编人员:主编人员:张军朱立彤朱岁松王磊钟兵陈民贺松张锐利任立全刘晓雷宋海军参编人员:参编人员:路明春吕周平罗龙涛杨雄强吴文竞向正权柯刚王志军参编单位:参编单位:绿色全光网络技术委员会(ONA)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遵义市中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PREFACEPREFACE前言前言F5G 全光网络是新型网络基础设施,打造了大带宽、低时延和全光联接的新一代医院网络,助力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搭建;与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实现诊疗数据的高效流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目前,产业上下游正在持续加大 F5G 全光网络投入,医疗信息化示范场景也在不断丰富,让医院实现智慧化转型,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是个长期过程,在科技的催化下,医疗产业从“医疗保障”到“健康服务”的转变将很快实现。智慧医院 F5G 全光设计指南是在业界全光医院的优秀设计经验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的设计参考及推荐配置供参考,各医院及设计单位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或者调整。2CONTENTSCONTENTS目录目录前言.1目录.2第一部分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简介.5前言.1目录.2第一部分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简介.51.1术语和缩略语.1.1术语和缩略语.61.2相关概念.1.2相关概念.71.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1.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101.4F5G 全光网络技术特点.1.4F5G 全光网络技术特点.121.4.1F5G 全光网光纤介质性能优异.1.4.1F5G 全光网光纤介质性能优异.131.4.2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简单.1.4.2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简单.141.4.3F5G 全光网支持多业务承载.1.4.3F5G 全光网支持多业务承载.151.4.4F5G 全光网支持平滑扩容和演进.1.4.4F5G 全光网支持平滑扩容和演进.161.4.5F5G 全光网运维简单便捷.1.4.5F5G 全光网运维简单便捷.191.5F5G 全光网与全光以太网的区别.1.5F5G 全光网与全光以太网的区别.201.5.1F5G 全光网无源汇聚架构更优.1.5.1F5G 全光网无源汇聚架构更优.201.5.2F5G 全光网更经济节能,易部署.1.5.2F5G 全光网更经济节能,易部署.221.5.3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的比较.1.5.3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的比较.2331.6F5G 全光网络技术选择.1.6F5G 全光网络技术选择.261.6.1GPON 的标准演进更好.1.6.1GPON 的标准演进更好.261.6.2GPON 的产业链更健康.1.6.2GPON 的产业链更健康.271.6.3GPON 的安全性更高.1.6.3GPON 的安全性更高.281.6.4GPON 的性能/可靠性更强.1.6.4GPON 的性能/可靠性更强.29第二部分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参考.32第二部分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参考.322.1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设计总则.2.1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设计总则.332.2智慧医院2.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模式选择.F5G 全光网组网模式选择.332.2.1内网/外网/电话网多网合一组网.2.2.1内网/外网/电话网多网合一组网.342.2.2内网/外网合一,电话网独立建网.2.2.2内网/外网合一,电话网独立建网.352.2.3内网/电话网合一,外网独立建网.2.2.3内网/电话网合一,外网独立建网.362.2.4内网/外网/电话网分别独立建网.2.2.4内网/外网/电话网分别独立建网.362.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总结.2.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总结.372.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PON 技术选择.2.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PON 技术选择.382.3.1根据流量特征选择 PON 技术.2.3.1根据流量特征选择 PON 技术.382.3.2根据医院规模选择 PON 技术.2.3.2根据医院规模选择 PON 技术.392.4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保护方式选择.2.4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保护方式选择.402.4.1F5G 全光网的 Type B 保护.2.4.1F5G 全光网的 Type B 保护.402.4.2F5G 全光网的 Type C 保护.2.4.2F5G 全光网的 Type C 保护.41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点部署推荐.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点部署推荐.432.6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2.6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472.6.1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的总2.6.1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的总则.则.472.6.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选型指导.2.6.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选型指导.482.6.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部署位置.2.6.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部署位置.4942.7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箱选择.2.7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箱选择.522.7.1嵌墙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2.7.1嵌墙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522.7.2办公家具下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2.7.2办公家具下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552.8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光纤及分光器的选择.2.8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光纤及分光器的选择.562.8.1F5G 全光网光纤的选择.2.8.1F5G 全光网光纤的选择.562.8.2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部署位置选择.2.8.2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部署位置选择.572.8.3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选择.2.8.3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选择.582.8.4F5G2.8.4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端口预留.全光网分光器的端口预留.612.9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2.9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632.9.1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原则.2.9.1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原则.632.9.2F5G 全光网 OLT 的部署位置.2.9.2F5G 全光网 OLT 的部署位置.64第三部分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智能化设计说明.65第三部分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智能化设计说明.653.1内网/外网/电话网融合的建设模式.3.1内网/外网/电话网融合的建设模式.66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66二、设计范围.二、设计范围.68三、信息网络系统.三、信息网络系统.69四、综合布线系统.四、综合布线系统.71五、数字电视系统.五、数字电视系统.723.2内网/外网融合,电话网独立的建设模式.3.2内网/外网融合,电话网独立的建设模式.92一、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92二、设计范围.二、设计范围.94三、信息网络系统.三、信息网络系统.95四、综合布线系统.四、综合布线系统.97五、数字电视系统.五、数字电视系统.985第一部分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简介第一部分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简介61.1术语和缩略语1.1术语和缩略语AP:Access Point,接入点。CATV: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有线电视网络。CCTV: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闭路电视。CT:Computed Tomography,X 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DR:Digital Radiography,数字化摄影 X 射线机。eFBB:enhanced fixed broadband,增强型固定宽带。eMDI:Enhanced Media Delivery Index,增强媒体传输质量指标。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电子病历系统。F5G:The 5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s,即第五代固定网络,以 10G PON,Wi-Fi 6,200G/400G、下一代 OTN 等为代表技术。F5G 全光网:采用 F5G 建设的全光园区网络,主要包括 F5G 无源光局域网(POL),同时也包含 F5G 全光承载。FFC:Full-fiber connection,全光联接。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RE:Guaranteed reliable experience,极致体验。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医院信息系统。HRP: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医院资源规划系统。IP-PBX:IP Private branch exchange,IP 化的用户交换机。LIS:Lab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系统。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7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ET: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POL:Passive Optical LAN 无源光局域网,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局域网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采用无源光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及其他智能化系统业务。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是一种点到多点结构的无源光网络。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模拟电话业务。SPECT: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及 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Type B 双归属:Type B 双归属保护方式,可针对主干光缆,OLT 的 PON 端口,整台 OLT 设备及 OLT 的上行端口及上行光纤进行保护。Type C 双归属:Type C 双归属保护方式,可针对 ONU 的 PON 端口,配线光纤(分支光纤),分光器,主干光缆,OLT 的 PON 端口,整台 OLT 设备及 OLT 的上行端口及上行光纤进行保护。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XGS-PON:10-Gigabit-capable Symmetri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10Gbit/s 对称无源光网络。1.2相关概念1.2相关概念什么是 F5G什么是 F5GF5G 是 The 5th Generation Fixed Networks 的缩写,即第五代固定网络。F5G 是由中国提出的,欧洲电信标准协会 ETSI 接纳,由业界广泛参与的最新一代固定网络。2019 年 6 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上海移动大会上,首次提出8了 F5G。2019 年底 ETSI 通过了 F5G 立项,对固定网络的代际作出了定义。F5G 的参与者有诸多机构成员,包括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意大利电信、法国电信等)、设备商(华为、烽火、康普等)、研究机构(中国信通院、英国标准研究所等)。F5G 与 5G 是协同关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互相补充,为万物感知和网络应用赋能。ETSI 预测 F5G 与 5G 将一同开启万物互联时代。图 1-1固定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代际F5G 具备了大带宽(eFBB,enhanced fixed broadband,增强型固定宽带),多连接(FFC,full-fiber connection,全光联接)和好体验(GRE,guaranteedreliable experience,极致体验)三个关键特征,其代表性的技术采用 10G PON技术和 Wi-Fi6 技术等。智慧医院的 F5G 全光网主要指 F5G 无源光局域网(POL),同时也包含 F5G 全光承载,用于医院多院区之间互连。什么是无源光局域网智慧医院的 F5G 全光网主要指 F5G 无源光局域网(POL),同时也包含 F5G 全光承载,用于医院多院区之间互连。什么是无源光局域网根据无源光局域网工程技术标准(T/CECA 20002-2019)中的定义,无源光局域网 POL 是一种基于 PON 技术局域网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采用无源光通9信技术为用户提供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及其他智能化系统业务。PON 是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XGS-PON 是 PON 技术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一种,也是 F5G 的技术主干。在智慧医院等园区网络中,主要是使用 XGS-PON 技术和 GPON 技术,根据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 对称无源光网络(XGS-PON)第 1 部分:总体要求(YD/T3691.1-2020),XGS-PON 被定义为上下行方向都支持标称传输速率为 10Gbit/s的 PON 系统。图 1-2医院无源光局域网组成OLT:一般放置在核心机房,是终结 PON 信号的设备,通过 PON 接口和 ODN网络连接,对 ONU 进行集中管理。ODN:ODN 是由光纤、一个或多个无源分光器(Splitter,也叫无源光分路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无源网络。ONU:放置在用户侧,提供各种接口连接用户终端设备(例如用户的 PC、自助设备、机顶盒、摄像头、无线 AP、打印机、电话机等),将用户终端设备信号转换成 PON 信号,通过 PON 上行接口与 ODN 连接后传输给 OLT,OLT 将接收到的PON 信号处理后进行业务转发处理。OLT 和 ONU 通过中间的无源光分配网络 ODN10连接起来进行互相通信。F5G 无源光局域网主要采用 XGS-PON 技术,通常也可和 GPON 技术同时使用,GPON 和 XGS-PON 具体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表 1-1GPON 和 10G GPON 的主要技术参数技术参数技术参数GPONGPONXGS-PONXGS-PON线路速率上行:1.25Gbit/s上行:9.95Gbit/s下行:2.5Gbit/s下行:9.95Gbit/s波长上行:1290-1330nm上行:1260-1280nm下行:1480-1550nm下行:1575-1580nm有效带宽(64 ONU)上行:1.05-1.24Gbit/s上行:8.5-9.4Gbit/s下行:2.44-2.50Gbit/s下行:8.6-9.5Gbit/s光功率预算(dB)CLASS B :28CLASS C :32CLASS C :35N1:29N2:31E1:33无源光局域网除在医院使用外,在企业、政府、教育、交通枢纽、大型场馆、商业综合体等场景下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1.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1.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智慧医院的 F5G 全光网主要指 F5G 无源光局域网(POL)。无源光局域网 POL是基于无源光网络(PON)技术的局域网组网方式。该组网方式采用无源光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融合的数据、语音、视频及其他智能化系统业务。POL 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分配网络(ODN)、光网络单元(ONU)和核心交换设备、出口11设备、网络管理单元等组成。无源光局域网(POL)系统图如下图所示。图 1-3无源光局域网 POL 系统图F5G 无源光局域网 POL 中,核心交换机为业务核心,核心交换机连接出口路由器、防火墙、接入控制器、IP-PBX、各种管理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存储设备和 OLT 等。按照业务需求,核心交换机可采用双机热备;两台 OLT 设备进行双机备份,POL 系统采用 Type B 双归属保护连接到楼内配线系统,对于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场景,可采用 Type C 双归属进行保护;ONU 宜放置在靠近最终用户终端的位置。F5G 全光网具备网络架构简单,光纤介质无源,带宽演进平滑,运维管理简单等优点,非常适合在医院场景使用。此外,F5G 全光网在支撑医院的智慧化演进与数据融合的同时可通过时隙/波长隔离技术实现各子网间的隔离,确保不同应用业务满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F5G 全光网可支持一网承载医院的内网、外网、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实现多网合一,简化了医院的网络架构;F5G 全光网也可建设多张物理 PON 网络,每张物理网络分别承载智慧医院的内网,外网和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等。12图 1-4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需在无源光局域网 POL 的系统架构基础上,针对智慧医院的要求,在 PON 技术选择、保护方式选择、ONU 类型选择、ODN 选择和 OLT 选择上充分考虑,进行规划设计。1.4F5G 全光网络技术特点1.4F5G 全光网络技术特点F5G 全光网是一种创新性的全光网络,和传统的 LAN 园区网络比较,主要是在系统架构和传输介质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基于以太网的局域网架构与无源光局域网架构的比较如下:表 1-2基于以太网的局域网与无源光局域网架构对比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网络架构网络架构采用技术采用技术弱电间是否有源弱电间是否有源传统以太网方案三层网络点对点有源,需要供电楼宇/楼层弱电间放置交换机全光以太网方案三层网络点对点有源,需要供电楼宇弱电间放置交换机无源光局域网方案二层网络点对多点F5G 技术无源,无需供电楼层弱电间放置无源分光器13图 1-5基于以太网的局域网与无源光局域网架构示意图全光以太网方案中,也有宣传 2 层架构的情况(取消了楼宇弱电间的全光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直接接到核心交换机,但这种组网方式的会使用海量的从楼宇到核心机房的光纤,部署困难。为了建设海量的光纤使用,也有厂家准备采用 CWDM 合/分波器进行合/分波的方式来减少光纤数量,但这种组网方式采用昂贵的 CWDM 合/分波器替代低价的光纤,方案的竞争力弱,后面也会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1.4.1 F5G 全光网光纤介质性能优异1.4.1 F5G 全光网光纤介质性能优异F5G 全光网采用光纤替代网线,实现了光纤下移。光纤具备更节能环保的优势。制造光纤主要使用的材料为石英,而制造网线主要使用的材料为铜。相对于石英材料,铜的上游为铜矿开采和铜制品冶炼,均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产生大量碳排放,生产过程中也会对环境造成较严重的污染。采用光纤,有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双碳目标。光纤具备更高带宽的优势。F5G 全光网在 OLT 和 ONU 之间全部采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中间通过 ODN 连通。ODN 采用的光纤具有超过 1Tbps 的带宽能力,远高于传统的 Cat 5e 非屏蔽网线或者 Cat 6A 非屏蔽网线。光纤具备传输距离远的优势。F5G 全光网采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光纤的14传输距离可达 40 公里,而传统网线只有约 100 米的传输距离,光纤更适合医院楼宇内、楼宇之间、院区之间组网使用。光纤具备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F5G 全光网采用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重量小于 8.4 克/米,Cat 6A 非屏蔽网线的重量约为 49 克/米,是单模光纤的 5倍以上。若需要对现有建筑进行带宽升级,需考虑将 Cat 5e 非屏蔽网线升级到Cat 6A 非屏蔽网线,Cat 6A 非屏蔽网线的重量和体积大于 Cat 5e 非屏蔽网线,原有建筑物综合布线使用的桥架大小和承重能力不一定能满足要求,采用光纤可以很好地解决桥架大小和承诺能力不足的问题。图 1-6网线与光纤的传输性能/重量对比1.4.2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简单1.4.2 F5G 全光网网络架构简单F5G 全光网为 OLT 和 ONU 二层架构,相比于传统以太网交换机组网的三层架构缩减了汇聚层的配置。F5G 全光网采用无源的分光器汇聚替代传统的有源汇聚设备,实现了架构上的优化。F5G 全光网减少了有源的汇聚交换机设备。F5G 全光网采用光纤无源汇聚(采用无源分光器进行网络汇聚)替代了传统以太网有源汇聚,减少了有源设备,节省了大量的电能消耗,减少医院运营中的碳排放,帮助医院承担公共服务机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责任。此外,由于 F5G 全光网减少了汇聚交换机等15转发节点,减少了拥塞冲突的风险,降低了时延,提高了传输质量,为持续高效地支撑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交互奠定了基础。图 1-7F5G 全光网简化网络架构和减少有源机房F5G 全光网降低了楼宇/楼层弱电机房的使用需求。F5G 全光网采用的无源分光器无需供电,和传统以太网汇聚交换机相比,无需在楼宇/楼层弱电机房中部署电源设备、空调等设备,大幅缩小楼宇/楼层弱电机房的空间占用,提升医院建筑的空间利用率。1.4.3 F5G 全光网支持多业务承载1.4.3 F5G 全光网支持多业务承载F5G 全光网支持一根光纤承载多种业务,不仅完美兼容传统以太网园区的各种业务,还可提供园区使用的 POTS 语音、CATV 等业务,可实现园区网的多网融合,简化网络结构。针对面向未来的万物互联场景,可支持各种智能 IoT 终端的接入,为智慧医院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网络支撑。F5G 全光网可提供多种业务接口,支持各类常见业务的承载:支持 Wi-Fi6 AP 的承载,提供高速 Wi-Fi 接入;提供以太网接口,支持桌面云办公、IP 电话接入等功能;支持 CT/DR/MRI 等各种医疗设备的接入及与数据中心的联通;16支持上网业务(Internet 业务),提供高速互联网上网功能;支持 POTS 语音业务,可支持传统的 POTS 话机接入;支持 IPTV 业务,提供 1080P/4k/8k 等高清视频业务;支持视频监控(CCTV)业务,接入各种类型的监控摄像机;可提供 OTN 接口,支持多院区的多波长光纤互联;通过物联网关,支持各种物联网感知设备的接入,如支持智能楼宇各种传感器的接入,并支持门禁控制等各种业务。F5G 全光网支持多业务承载,并且可提供多种业务隔离方式,增强安全性。F5G 全光网采用 PON 技术,PON 技术可采用时隙隔离的方式进行业务隔离(不同等级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时隙);也可采用波长隔离的方式进行业务隔离(不同等级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波长)。此外,F5G 全光网还在光纤线路上进行了数据加密处理,通过 OLT 统一管理,不同的 ONU 单独采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增强了光纤线路上的安全性。图 1-8F5G 全光网承载智慧医院各类应用业务1.4.4 F5G 全光网支持平滑扩容和演进1.4.4 F5G 全光网支持平滑扩容和演进F5G 全光网支持与传统以太网共存及平滑演进。传统以太网方案可平滑演进至 F5G 全光网方案。传统以太网方案和 F5G 全17光网方案(POL)可在同一院区中共存,可按内网/外网/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等粒度逐一演进到 F5G 全光网,逐步实现从传统以太网到 F5G 全光网的平滑演进。如下图为例:某医院内部的 2 张网络(外网和内网)均采用传统以太网方案进行建设,现在准备采用 F5G 全光网的方式进行改造提升。但由于资金投入的原因,故采用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改造。一期院区外网暂不改造,仍采用原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的组网方式,内网采用 POL 的组网方式进行改造。外网(传统以太网组网)和内网(POL 组网)在同一套核心交换机下共存,待二期改造时再将原外网也从传统以太网升级为 F5G 全光网。图 1-9F5G 全光网支持医院网络平滑改造F5G 全光网支持信息点的平滑扩容。F5G 全光网可通过更换提供更多 GE 接口的 ONU,支持信息点数量的平滑扩容,如将提供 4 个 GE 接口的 ONU 更换为提供 8 个 GE 接口的 ONU;F5G 全光网可通过利用预留的光分路器端口,接入更多的 ONU,实现信息点的平滑扩容;F5G 全光网具备面向未来平滑演进的优势。F5G 全光网使用的光纤可支持带宽的平滑演进。光纤一次到位,无需更换。光纤具备抗干扰、耐腐蚀的能力,使用寿命长,正常使用可达 30 年以上。同时,光纤带宽大,可达到 Tbit/s 级别。因此在后续的网络带宽升级时,光纤无需更换18和升级;而传统网络带宽升级,需重新敷设网线,以支持更高带宽。F5G 全光网的无源 ODN 支持带宽的平滑演进。F5G 全光网从核心机房到最末端的 ONU 之间都是无源的 ODN(包括分光器和光纤等),在带宽升级的时候,前期部署的无源 ODN 无需变更,仅需要升级两端的 OLT 和 ONU 设备即可,F5G 全光网带宽演进平滑,升级过程改动小,升级快捷。而全光以太网方案带宽升级时,需要重新更换弱电间的全光汇聚以太网交换机及更改相关的配置数据,工作量大,时间长。F5G 全光网可通过灵活叠加波长实现带宽和业务的平滑演进。F5G 全光网使用的 PON 技术可在同一根光纤中通过灵活叠加新波长的方式提升带宽及支撑新业务,且在提升带宽及新增业务过程中不会影响已部署的业务。如下图所示,F5G全光网中可首先部署 GPON(波长 1)和 XGS-PON(对称 10G GPON,波长 2),分别连接到各个科室的办公电脑和联接CT/MR等医疗设备;未来Wi-Fi7应用普及时,可在 F5G 全光网中新叠加 50G PON(新波长)来提供 Wi-Fi7 业务;未来诸如 360度全景 24k 极致体验 VR 等大带宽业务的兴起,也可在 F5G 全光网中新叠加 100GPON(新波长)来支撑业务平滑演进。图 1-10F5G 全光网通过波长叠加实现平滑演进191.4.5 F5G 全光网运维简单便捷1.4.5 F5G 全光网运维简单便捷F5G 全光网的网络管理简单快捷。F5G 全光网采用了点对多点的架构,由 OLT 集中管理 ONU 设备,减少了网络的独立管理节点,减少了管理配置工作量。F5G 全光网中,海量部署的 ONU 设备无需再配置独立的管理 IP 地址,而是由 OLT 设备集中管理和统一配置,可将ONU 理解为 OLT 的一个远端功能模块。在设备部署和业务发放时,仅需在 OLT 上统一进行业务配置和业务发放即可,无需再到 ONU 侧进行业务配置,ONU 不再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网元。全光以太网方案中全光汇聚交换机和全光接入交换机需配置数百上千个独立管理节点,而 F5G 全光网方案只需配置 2 台 OLT 的 2 个独立管理节点。图 1-11F5G 全光网对网络节点进行集中管理F5G 全光网支持 ONU 的即插即用及免配置部署。F5G 全光网通过网管系统,自动完成 ONU 设备的上线和业务发放,做到业务分钟级开通。F5G 无源光局域网架构简单,中间的 ODN 无源,故障率低,且大量的 ONU 通过 OLT 进行统一管理,大大减轻了网络运维的工作量。F5G 全光网支持可视化的网络设备管理系统,对 OLT 和 ONU 进行有效控制,能够实现用户认证、警告管理、性能管理、报表管理、PON 网络部署、PON 资源管理等功能。支持光纤诊断功能,可显示光模块及光纤的状态,以及光纤故障点等信息。201.5F5G 全光网与全光以太网的区别1.5F5G 全光网与全光以太网的区别F5G 全光园区采用基于 F5G 的无源光局域网(POL)技术。F5G 无源光局域网作为一种点到多点(P2MP)结构的无源光网络,包含光线路终端 OLT、光网络单元 ONU,OLT 和 ONU 通过无源 ODN 组件连接;全光以太网采用的是点对点(P2P)结构的有源光网络,一般分为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接入交换机三层架构。和全光以太网相比,F5G 全光网络在网络架构、可靠性、节能减排等有比较大的优势。1.5.1 F5G 全光网无源汇聚架构更优1.5.1 F5G 全光网无源汇聚架构更优传统以太网络采用的是传统的 3 层架构(核心层的核心交换机-汇聚层的汇聚交换机-接入层的接入网交换机),通常核心交换机放置在核心机房,汇聚交换机放置在楼宇弱电间,接入交换机放置于楼层弱电间;核心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之间都是通过光纤连接;从楼层弱电间的接入交换机通过 100 米内的 4 对对绞电缆(俗称网线)接到房间。楼宇弱电间和楼层弱电间都是有源设备。全光以太网络仍采用传统的 3 层架构(核心层的核心交换机-汇聚层的全光汇聚交换机-接入层的光接入网交换机),网络架构和传统以太网络一样,差异点就是把接入交换机从楼层弱电间下移到房间内,本质上还是点到点的交换机技术。楼宇弱电间仍需要有源的汇聚设备(有些厂家的全光以太网也宣传支持直接从核心交换机接到接入交换机,但这种组网方式需要使用大量园区楼宇间的光纤,部署困难)。F5G 全光网络为创新架构,网络层次进行了简化,简化为二层架构(核心层的核心交换机和 OLT-接入层的 ONU),从 OLT 到 ONU 中间都是无源的分光器和光纤,不管楼宇弱电间还是楼层弱电间都是无源的。采用的是 F5G 的点对多点新技术。21F5G 全光网络和传统以太网络及全光以太网络的对比如下图所示:图 1-12F5G 全光网络架构优于全光以太网络从网络架构上看,全光以太网络和传统以太网络架构相同,都是三层转发架构,都需要在汇聚层保留汇聚交换机;弱电间也无法做到无源,仍需给全光汇聚交换机供电。全光以太网后续带宽升级的时候,除了升级两端的有源设备之外,还需要升级楼宇弱电间的全光汇聚交换机,无法支持平滑升级。传统以太网络、全光以太网络和 F5G 全光网络的比较如下所示。表 1-3F5G 全光网络和全光以太网络的比较网络类型网络类型网络架构网络架构采用技术采用技术弱电间是否无源弱电间是否无源传统以太网络三层网络点对点有源,楼宇/楼层弱电间有交换机全光以太网络三层网络点对点有源,楼宇弱电间有交换机F5G 全光网络二层网络F5G 点对多点无源,无源分光器221.5.2 F5G 全光网更经济节能,易部署1.5.2 F5G 全光网更经济节能,易部署F5G 全光网络和全光以太网相比,F5G 全光网络在可靠性/节能减排上优于全光以太网。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网相比,减少了将近一半的光模块。全光以太网方案采用全光汇聚交换机进行汇聚,由于采用点对点的汇聚技术,全光汇聚交换机配置的光模块数量需要等同于接入交换机的光模块数量;而无源光局域网采用点对多点的汇聚技术,若采用 1:8 分光器,OLT 的一个光模块可对应下面 8 个 ONU 的 8个光模块。如下图的全光以太网方案中,8 台接入交换机需配置 16 个光模块,2 台全光汇聚交换机也需配置 16 个光模块,共需 32 个光模块。无源光局域网方案中,8台 ONU 需配置 16 个光模块(大部分 ONU 都是内置光模块,为方便计算,此处仍按照外置光模块计算),无源分光器无需配置光模块,只需在 2 台 OLT 上配置 2 个光模块即可,共需 18 个光模块;相比全光以太网方案减少约 43.75%的光模块数量。图 1-13F5G 全光网比以太网全光方案节省了约 50%光模块以一个 5000 个信息点的医院为例,如果采用全光以太网方案,选择 4 口的光接入交换机,则接入交换机需配置 2500 个光模块(考虑双上行保护),全光汇聚交换机也需配置 2500 个光模块,共需要配置 5000 个光模块;如果采用无源光局23域网方案,选择 4 口的 ONU,同等条件下 OLT 和 ONU 只需配置 2814 个光模块(采用 1:8 的分光器),减少了 2186 个光模块;F5G 全光网节省了大量的投资;节省了大量的功耗;减少了有源故障点,极大提升了整个网络的可靠性。1.5.3 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的比较1.5.3 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的比较除了通用的全光以太网方案之外,业界也有些厂家推出了全光以太彩光方案,但本质上还是点对点的传输模式(中间的光纤采用波分合分波器将多根光纤合一为一根光纤,但是核心交换机侧的以太网端口和接入侧的以太网端口还需要一比一配置)。全光以太彩光方案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图 1-14全光以太彩光方案示意图案例比较:案例比较:以一个 10000 个信息点的智慧医院为例,采用 F5G 全光方案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进行对比。为满足智慧医院医疗影像各种大带宽的应用,F5G 全光方案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均采用万兆网络技术,此外医院对网络可靠性要求高,要考虑链路和设备的冗余保护方案。F5G 全光网络方案:F5G 全光网络方案:采用对称 10G PON 技术,ONU 设备支持 4 个以太口,10000个信息点位,共需要 2500 台 ONU。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采用 10GE 光模块,接入交换机支持 4 个以太口,10000个信息点位,共需要 2500 台接入交换机。24核心交换机以太网端口数量和 OLT PON 端口数量比较核心交换机以太网端口数量和 OLT PON 端口数量比较F5G 全光网络(POL):F5G 全光网采用 2:16 的分光比,2500 台 ONU,需要 2500 16=156.2 个10G GPON 端口;考虑备份需要双倍的配置,故 OLT 侧 PON 端口为 314 个;一台 OLT支持 272 个 10G GPON 端口,1 台 OLT 就支持接入 2500 台 ONU。由于网络做 Type B双归属保护,所以采用 2 台 OLT。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每台交换机需要 2 个 10GE 端口上行做保护,占用核心交换机 2 个 10GE 端口。2500 台接入交换机,需要占用 2500 2=5000 个 10GE 端口。每台核心交换机支持 384 个 10GE 端口,5000 384=13.02,核心交换机两两做堆叠保护,共需要 14 台核心交换机。核心侧端口数量比较,F5G 全光网络优:F5G 全光网络 314 个 OLT PON 口314 个 OLT PON 口 VS 全光以太彩光 5000 个核心交换机端口5000 个核心交换机端口;以太网光模块数量和 PON 光以太网光模块数量和 PON 光模块数量比较模块数量比较F5G 全光网络(POL):F5G 全光网采用 2:16 的分光比,2500 台 ONU,需要 2500 16=156.2 个10G GPON 端口;考虑备份需要双倍的配置,故 OLT 侧 PON 端口为 314 个;ONU 采取内置 10G GPON 光模块,无需再购买光模块。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每台交换机需要 2 个 10GE 端口上行做保护,占用核心交换机 2 个 10GE 端口。2500 台接入交换机,需要 5000 个光模块,此外,每台接入交换机也需要 2 个光模块上行,所以总需要 5000 25002=10000 个光模块。光模块数量比较,F5G 全光网络优:F5G 全光网络 314 个 PON 光模块314 个 PON 光模块 VS 全光以太彩光 10000 个以太彩光模块10000 个以太彩光模块;25光接口功耗比较:以太网光模块功耗和 PON 模块功耗比较光接口功耗比较:以太网光模块功耗和 PON 模块功耗比较F5G 全光网络(POL):F5G 全光网按照 ONU 侧每 10G GPON 光模块功耗 1.3W 计算,2500 台 ONU 共 2500个 10 GPON 光模块,共 3250W。OLT 侧按照每 10G GPON 光模块功耗 1.8W 计算,314个光模块,共 565W。总共光接口功耗 3250 565=3815W。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按照每 10GE 光模块功耗 1.5W 计算,2500 台接入交换机共 2500 2=5000个 10 GE 光模块,核心交换机 5000 个 10GE 光模块,总共光接口功耗 10000*1.5=15000W。光接口功耗比较,光接口功耗比较,F5G 全光网络优:F5G 全光网络 PON 光接口功耗 3815WPON 光接口功耗 3815W VS 全光以太彩光以太彩光接口 15000W以太彩光接口 15000W;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的对比如下图所示。图 1-15F5G 全光网和全光以太网彩光方案的对比F5G 全光网络在架构简洁、网络经济性、绿色节能、安全可靠、安装运维简单等各方面都具有全方位的巨大优势。此外,F5G 全光网可实现高效建网及维护,F5G 全光网络方案(以 10G GPON为例)中,OLT 使用一种规格的 10G GPON 光模块,无源分光器端口不需要区分波长,ONU 自带光模块,安装和接线特别简单,不容易出错;而全光以太彩光方案26中,核心交换机的端口和无源分波器(合路)的分路必须一一对应,接入交换机和无源分波器(分路)的分路必须一一对应,发送和接收光纤也不能连错,连线异常复杂,中间任一个地方接错,业务都不能正常工作。1.6F5G 全光网络技术选择1.6F5G 全光网络技术选择综合考虑园区业务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长期的演进性等,F5G 全光园区采用XGS-PON/GPON 技术,不采用 10G EPON/EPON 技术。10G EPON/EPON 只能在安全性要求远低于园区业务的普通家庭中部分使用。1.6.1 GPON 的标准演进更好1.6.1 GPON 的标准演进更好GPON 系列标准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当前主流使用的标准是 GPON和 XG(S)-PON 标准(也包括 40G/80G 的 TWDM PON 标准)。XGS-PON/GPON 系列标准是业界主流使用的标准,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中国和欧洲等大的运营商。GPON系列标准的下一步演进计划是演进到 50G GPON。EPON 系列标准是由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制定的,当前使用的标准是EPON 和 10G EPON 的标准,下一步计划往 25G EPON 标准上演进。但 25G EPON 标准的主要参与者都是北美厂家,受北美厂家的影响大。业界 90%以上客户使用的都是 GPON/XGS-PON 系列标准。业界主流的客户(运营商)也已明确,后续的演进也不会往 IEEE 的 EPON 系列标准演进,而是会基于50G GPON 等 GPON 的 下 一 步 标 准 中 持 续 演 进。从 标 准 的 可 演 进 性 上 看,GPON/XGS-PON 系列标准的可演进性更好。27图 1-16PON 技术标准演进图1.6.2 GPON 的产业链更健康1.6.2 GPON 的产业链更健康采用 GPON 系列产品(包括 XGS-PON 等)的市场是主流市场,市场发货占比大,而使用 EPON 产品的市场持续萎缩,厂家投入意愿低,产业链不健康。EPON 产品的发货占比逐年减少,大部分运营商已停止 EPON OLT 的新建(国内的 EPON 市场新建也已基本停止),现阶段 EPON 的建设只是将存量 EPON 升级 10GEPON(部分升级为 10G EPON,部分更改为 GPON);EPON 发货量持续下降,市场萎缩,业界厂家投入意愿低,产业链不健康,相关产品有逐渐停产的风险。XGS-PON/GPON 系列产品的产业链健康,业界持续投入,厂家持续创新,在高带宽(20G PON)/低时延/高光功率等上面的创新层出不穷。图 1-17EPON 系列产品的发货量占比数据来源:第三方咨询公司 Omdia281.6.3 GPON 的安全性更高1.6.3 GPON 的安全性更高XGS-PON/GPON 技术的安全性远优于 10G EPON/EPON,更适合 F5G 全光园区的高安全要求。XGS-PON/GPON 采用的帧格式安全性更强。EPON 的帧格式是在原以太网的帧格式上进行了扩展,当前业界有很多基于以太网帧格式(以太网报文)的分析软件,通过这些分析软件,可对 EPON 的报文进行抓取、识别和分析;而 XGS-PON/GPON的报文采用了全新的增强帧格式,当前通用的以太网帧格式分析软件无法捕获识别 XGS-PON/GPON 的帧格式,更无法识别里面的报文。XGS-PON/GPON 的安全性更高。XGS-PON/GPON 的加密功能更全面,XGS-PON 支持把从 OLT 发送到 ONU 的数据,及从 ONU 发送到 OLT 的数据都针对每个 ONU 进行了加密操作(对于 OLT 而言,就是发送方向和接收方向的数据都进行了加密操作),而 10G EPON 技术的加密功能比较弱,只能支持从 OLT 发送到 ONU 方向数据的加密操作(对于 OLT 而言,只有发送方向的数据进行了加密操作,接收方向没有经过加密操作)。图 1-18GPON/EPON 系列安全性比较XGS-PON/GPON 的加密算法更强大。XGS-PON/GPON 采用 AES128 加密算法,采29用 128 位的密钥,破解难度大,远超出了 10G EPON 技术所采用的加密算法(采用72 位的密钥)。如果采用超级计算机破解 10G EPON 的密钥破解需要 1 秒时间,那么同等计算算力的前提下,破解 XGS-PON/GPON 的密钥需要上亿年的时间。1.6.4 GPON 的性能/可靠性更强1.6.4 GPON 的性能/可靠性更强XGS-PON/GPON 技术的可靠性远优于 10G EPON/EPON,更适合 F5G 全光园区的高可靠性要求。XGS-PON 和 GPON 共存时,XGS-PON 和 GPON 的上行、下行光波长都是独立的,XGS-PON 和 GPON 严格按照不同的光波长进行隔离,GPON 出现故障的时候,不会影响到 XGS-PON 的业务;而 10G EPON 和 EPON 共存时,10G EPON 和 EPON 上行的光波长没有隔离,采用的是同样的波长,如果 EPON 出现故障,将会直接影响到 10GEPON 的业务,也可能会导致 10G EPON 的业务中断等。XGS-PON 和 GPON 技术的可靠性和故障隔离能力远优于 10G EPON/EPON。图 1-19GPON 系列的性能/可靠性更强XGS-PON/GPON的业务优先级保证的能力远优于 10G EPON/EPON。10G GPON/GPON将业务带宽分配方式分成 4 种类型,优先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固定带宽(Fixed)、保30证带宽(Assured)、非保证带宽(Non-Assured)和尽力而为带宽(Best Effort)。DBA带宽分配上又定义了业务容器(traffic container,T-CONT)作为上行流量调度单位。T-CONT 分为 5 种业务类型,不同类型的 T-CONT 具有不同的带宽分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业务流对时延、抖动、丢包率等不同的 QoS 要求。而 10G EPON/EPON只是在 Ethernet 包头增加了 64 字节的 MPCP 多点控制协议(multi point controlprotocol)。MPCP 提供了对 P2MP 拓扑架构的基本支持,但是协议中并没有对业务的优先级进行分类处理,所有的业务随机的竞争着带宽。XGS-PON/GPON 具有更优秀的 QoS 服务能力。XGS-PON/GPON 的运营、维护 OAM 能力远优于 10G EPON/EPON。XGS-PON/GPON定义了 PLOAM(Physical Layer OAM),并且定义了 OMCI(Optical network terminal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terface)协议专门用于提升 PON 的运营/维护等 OAM能力。PLOAM 用于更好支持数据加密、状态检测、误码监视等功能。OMCI 信道协议用来管理高层定义的业务,包括 ONU 的功能参数集、T-CONT 业务种类与数量、QoS 参数,请求配置信息和性能统计,自动通知系统的运行事件,实现 OLT 对 ONU的配置、故障诊断、性能和安全的管理。而 10G EPON/EPON 没有对 OAM 进行过多的考虑,只是简单的定义了对 ONT 远端故障指示、环回和链路监测,并且是可选支持。XGS-PON/GPON 具备了更优的运营、维护 OAM 能力;XGS-PON/GPON 的时延抖动能力、多业务接入能力优于 10G EPON/EPON。XGS-PON/GPON 按照报文块进行调度,保证高优先级,保证时延很小。XGS-PON 对以太网报文进行切成小的报文块,在发送低优先级报文块(普通上网报文)时,如果发现有高优先级的报文块(例如 VIP 客户的视频会议),就会停下来,先发高优先级的报文块,发完高优先级再发低优先级;XGS-PON 的发送机制保证了高优先级的业务时延很小;10G EPON 按以太网报文进行调度,受报文大小影响,时延大,不可控。10G EPON 按照以太网报文进行调度,如果先收到一个低优先级的大以太网报文(普通上网报文),也必须要把整个以太网报文发完,才能处理高31优先级的另外一个以太网报文(例如 VIP 客户的视频会议);所以导致 10G EPON的发送机制导致时延很大;XGS-PON/GPON 技术的标准演进性更好,长期演进性远优于 10G EPON/EPON,更适合 F5G 全光园区的长期发展要求。XGS-PON/GPON 技术是当前业界主流选择的PON 技术,业界约 90%以上的运营商和 PON 发货都是采用 XGS-PON/GPON 技术,10GEPON/EPON 已被边缘化,发货量逐年减少,相关产品有逐渐停产的风险;XGS-PON的 安 全 性、性能和可靠性等都更优。综上所述,F5G 全光园 区只采用了XGS-PON/GPON 技术,不采用 10G EPON/EPON 技术。32第二部分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参考第二部分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参考332.1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设计总则2.1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网络设计总则(1)客户需求优先原则:规划设计一定要基于客户标书或者应用场景等正式需求文件进行设计,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2)可靠性原则:组网和设备可靠性需满足客户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及物理线路的冗余备份。(3)可扩展性原则:网络设备以及 ODN 基础设施需具备可扩展性,如 OLT有可用于扩展的槽位,ONU 具有多余的空闲接口,光缆有一定的光纤资源预留,光路连接设备有多余的连接接口,以及安装空间有预留等,方便后续满足其他业务接入、带宽及信息节点扩容、网络整体升级等要求。(4)经济性原则:需考虑网络系统综合成本最优,要统筹考虑设备成本、工程成本、维护成本,以及后期管理的便利性,充分利用既有可用资源。(5)易实施性原则:项目建设要尽量做到线缆少、节点少,布线路由合理,布线空间充足,设备安装位置及空间适当,以便于工程实施与维护。(6)易维护性原则:选择通用型的基础设施结构件及光路器件等,以便备件替换等。(7)易管理性原则:建议在网络中配置网络管理单元,对于 ODN 管理要求高的场合,可考虑相应的线路管理系统,以便于日常监控网络状态、快速定位故障节点。2.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模式选择2.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模式选择智慧医院的网络从功能和应用上一般划分为内网、外网、电话网及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F5G 全光网支持多网融合的功能,可考虑将多张网络合并为一张网络,以简化网络架构。但从网络的维护主体看,通常安防网是由保卫部门进行维护,而内网、外网等其他网络是由信息部门维护(也有些医院电话网、有线34电视网是由后勤部门进行维护)。维护主体的不同导致安防网和其他网络较难融合成一个网络,所以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通常会独立建设一张网络,其他几个网络(如内网、外网、电话网等)可考虑采用一张融合的网络进行建设,也可单独建设多张网络。医院内网为医疗专用信息应用网络,只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开放使用,是医院的核心工作网络。智慧医疗和大部分智慧管理的业务数据均需要由医院内网进行承载,如医院信息系统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电子病历系统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S(Lab InformationSystem)、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ystem)以及医院资源规划系统 HRP(Hospital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等。作为医院的核心网络,医院内网需要覆盖医院各临床科室的诊区和病区、医技科室、办公区域、公共区域等诸多场所。F5G 全光网可很好地支撑医院内网的各种业务。医院外网主要用于办公室/公共区域等场景的互联网接入及外网 Wi-Fi 接入等,并对外提供预约诊疗、线上复诊、信息公告、结果查询、远程医疗等服务。随着“互联网 医疗健康”的逐步发展,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实现互联网预约、问诊、缴费等智慧服务功能已成为趋势。2.2.1 内网/外网/电话网多网合一组网2.2.1 内网/外网/电话网多网合一组网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通过同一张 PON 物理网络进行承载,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之间进行网络隔离。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的 ONU 提供传统的 POTS 语音接口,电话机采用传统的POTS 话机,电话网合并入智慧医院的内网,通过 PON 网络进行承载。35图 2-1:智慧医院内网、外网、电话网多网合一2.2.2 内网/外网合一,电话网独立建网2.2.2 内网/外网合一,电话网独立建网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通过同一张 PON 物理网络进行承载,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之间进行网络隔离。智慧医院的电话机采用 POTS 电话,电话网采用单独的一张 POTS 网络进行承载。图 2-2:智慧医院内网、外网合一,电话网独立建网362.2.3 内网/电话网合一,外网独立建网2.2.3 内网/电话网合一,外网独立建网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分别通过采用不同的 PON 物理网络进行承载,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之间采用物理隔离。智慧医院的 ONU 提供传统的 POTS 语音接口,电话机采用传统的 POTS 话机,电话网合并入智慧医院的内网,通过 PON 内网进行承载。图 2-3:智慧医院内网、电话网合一,外网独立建网2.2.4 内网/外网/电话网分别独立建网2.2.4 内网/外网/电话网分别独立建网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分别通过采用不同的 PON 物理网络进行承载,智慧医院的内网和外网之间采用物理隔离。智慧医院的电话机采用 POTS 电话,电话网采用单独的一张 POTS 网络进行承载。37图 2-4:医院内网、外网、电话网分别单独建网2.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总结2.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组网总结智慧医院的各个网络之间的多网融合模式如下表所示。表 2-1:医院各种网络之间的多网融合模式网络类型网络类型外网外网内网内网电话网电话网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组网 1多网融合独立组网 2多网融合独立独立组网 3独立多网融合独立组网 4独立独立独立独立综述:当前智慧医院的建设中,不同的医院的组网融合建设模式不同。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采用多网融合组网可避免网络的重复建设,降低设备、线缆和人工的投资,缩短建设施工周期;随着 5G 等技术在智慧医院的逐渐引入(也采用逻辑隔离),越来越多的医院部署多网融合,多网融合也逐渐成为趋势。综述:当前智慧医院的建设中,不同的医院的组网融合建设模式不同。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采用多网融合组网可避免网络的重复建设,降低设备、线缆和人工的投资,缩短建设施工周期;随着 5G 等技术在智慧医院的逐渐引入(也采用逻辑隔离),越来越多的医院部署多网融合,多网融合也逐渐成为趋势。382.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PON 技术选择2.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PON 技术选择2.3.1 根据流量特征选择 PON 技术2.3.1 根据流量特征选择 PON 技术智慧医院中,不同的区域或者科室对数据流量的带宽要求也不同,按照区域(科室)分,可分为高流量区域(科室),中等流量区域(科室)和普通流量区域(科室)。不同的区域可考虑选择不同的 PON 技术。高流量区域高流量区域智慧医院的高流量区域(科室)主要包括手术室、医技(CT/DR 等)科室,这些区域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大流量业务持续上传的需求(手术室有 4k 高清视频等流量上传需求,放射科等科室有大容量的 CT/DR 影像图片等上传需求)。高流量区域推荐采用 XGS-PON 技术,以支撑大流量的业务上传和下载。中等流量区域中等流量区域智慧医院的中等流量区域(科室)主要包括医生办公室、诊室等区域,这些区域(科室)没有大流量的视频或者影像图片业务的上传,但是医生在诊断的时候,会有浏览影像图片文件的需求,故需要有短时间较大流量的下行带宽需求。中等流量区域推荐采用 GPON 技术,并预留较大的下行带宽,以支撑中等流量的影像图片文件的浏览。普通流量区域普通流量区域智慧医院的普通流量区域(科室)主要包括病房、行政办公、药房及收费窗口等。这些区域(科室)只需要满足普通的上网业务即可,不需要进行大中流量的视频业务上传和影像图片的上传和浏览。普通流量区域推荐使用 GPON 技术,满足通用的上网业务。智慧医院根据流量区域选择 PON 技术总结智慧医院根据流量区域选择 PON 技术总结医院各区域之间的 PON 技术选择总结如下表所示。39表 2-2:医院各种流量区域之间的 PON 技术选择总结流量区域流量区域推荐选用的 PON 技术推荐选用的 PON 技术高流量区域XGS-PON 技术中等流量区域GPON 技术普通流量区域GPON 技术在同一个智慧医院项目中,GPON 技术和 XGS-PON 技术可在同一个网络中共存,如可在医技(CT/DR 等)科室等高流量区域采用 XGS-PON 技术,在病房等普通流量区域采用 GPON 技术,XGS-PON 技术和 GPON 技术通过不同的波长隔离,并可通过将不同的光波长耦合到同一根光纤上同时进行数据传输。2.3.2根据医院规模选择 PON 技术2.3.2根据医院规模选择 PON 技术可根据智慧医院的规模大小及对流量的诉求选择 PON 技术。智慧医院的规模通常也可采用床位数进行分类,不同规模的智慧医院会使用不同类型的核心交换机和不同的 PON 技术。通常情况下医院规模(床位数)、核心交换机和选用的 PON技术对应关系如下:1000 张床位及以下的智慧医院,可考虑采用 GPON 技术,通常使用的是 10GE接口下行的核心交换机。大于 1000 张床位的智慧医院,可考虑采用 XGS-PON 技术,通常使用的是25GE 接口或者 100GE 接口下行的核心交换机。不同规模的智慧医院(不同的床位数)会影响到选择不同的 PON 技术,不同规模的智慧医院(不同床位数量)和 PON 技术之间的选择关系如下表所示。40表 2-3:智慧医院规模和 PON 技术选择关系床位数量床位数量通常选用的 PON 技术通常选用的 PON 技术核心交换机接口核心交换机接口1000 床位GPON 技术10GE1000 床位XGS-PON GPON 技术25GE 或者 100GE综述: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 PON 技术的选择可根据客户的情况选择,但考虑到医院网络带宽长期演进发展的需要,宜采用 XGS-PON GPON 技术混合方式进行建设。综述: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 PON 技术的选择可根据客户的情况选择,但考虑到医院网络带宽长期演进发展的需要,宜采用 XGS-PON GPON 技术混合方式进行建设。2.4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保护方式选择2.4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保护方式选择智慧医院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需在网络设计时充分考虑保护的功能,特别是考虑网络设备和物理线路(光纤)的保护。F5G 全光网的组网保护方式分为 Type B 保护和 Type C 保护。配置了 Type B 保护和 Type C 保护后,若被保护部件出现了故障,F5G 全光网络可直接触发倒换,无需人工干预。2.4.1 F5G 全光网的 Type B 保护2.4.1 F5G 全光网的 Type B 保护F5G 全光网的 Type B 保护方式:PON 网络中 OLT 的 PON 口、主干光纤均双路冗余的保护。单归属保护方式:分光器的 2 根上行光纤(主干光纤)接到 1 台 OLT 的 2 个不同 PON 端口进行保护。双归属保护方式:分光器的 2 根上行光纤(主干光纤)分别接到 2 台 OLT 的不同 PON 端口进行保护。41图 2-5:F5G 全光网 Type B 保护方式Type B 双归属保护方式可实现对主干光纤和 OLT(包括 OLT 设备,OLT 的 PON端口和 OLT 的上行端口)的保护。Type B 双归属保护方式需配置 2 台独立的 OLT 设备(双倍的 PON 端口数量),2:N 的分光器,双倍的主干光缆,通用的单 PON 口上行的 ONU 设备。智慧医院对网络的可靠性要求高,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宜采用 Type B 双归属的方式进行组网保护。2.4.2 F5G 全光网的 Type C 保护2.4.2 F5G 全光网的 Type C 保护F5G 全光网的 Type C 保护方式:PON 网络中 OLT 的 PON 口、ONU 的 PON 口、主干光纤、配线光纤、分光器均双路冗余的保护。单归属保护方式:不同的分光器上行光纤(主干光纤)接到 1 台 OLT 的 2 个不同 PON 端口进行保护。双归属保护方式:不同的分光器上行光纤(主干光纤)分别接到 2 台 OLT 的不同 PON 端口进行保护。图 2-6:F5G 全光网 Type C 保护方式42Type C 双归属保护方式可实现对 OLT(包括 OLT 设备,OLT 的 PON 端口和 OLT的上行端口)、主干光缆、分光器、配线光缆和 ONU 上行 PON 端口的保护。Type C 双归属保护方式需配置 2 台独立的 OLT 设备(双倍的 PON 端口数量),双倍的 1:N 分光器,双倍的主干光缆,双倍的配线光缆及支持双 PON 口上行的ONU 设备。Type C 双归属保护支持了端到端的冗余备份保护,可靠性高,智慧医院 F5G全光网的部分高可靠性的区域如门急诊、收款处、手术室等可考虑采用 Type C双归属的方式进行组网保护。Type B/Type C 的保护范围如下表所示。表 2-4:Type B/Type C 保护的比较保护方案保护方案保护范围保护范围推荐场景推荐场景Type B 单归属OLT 的 PON 口、主干光纤/Type B 双归属OLT 设备,OLT 的 PON 端口和 OLT 的上行端口、主干光纤病房、办公等Type C 单归属OLT 的 PON 口、ONU 的 PON 口、主干光纤、配线光纤、分光器/Type C 双归属OLT 设备,OLT 的 PON 端口和 OLT 的上行端口、主干光缆、分光器、配线光缆和 ONU 上行 PON 端口门急诊、收款处、手术室综述:考虑到智慧医院的高可靠性要求,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宜采用 Type B双归属保护组网的方式进行保护;对于有更高可靠性的区域(如门急诊、收款处、手术室等),也可考虑采用 Type C 双归属保护组网的方式进行保护。综述:考虑到智慧医院的高可靠性要求,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宜采用 Type B双归属保护组网的方式进行保护;对于有更高可靠性的区域(如门急诊、收款处、手术室等),也可考虑采用 Type C 双归属保护组网的方式进行保护。43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点部署推荐2.5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点部署推荐不同的智慧医院各种区域的信息点数量部署也不一致,综合医院/中医药系统医院的信息点设置和专科医院/护理院也有区别。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中也提供了医院各医疗场所的信息点配置数量设置,分为标准配置和增强配置。根据当前医院的通用配置,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也推荐了智慧医院中各医疗区域的信息点数量配置,智慧医院各区域信息点数量推荐参见下表。表 2-5:智慧医院门诊和挂号区域信息点数量推荐部门部门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本指南推荐配置本指南推荐配置医疗场所医疗场所标准配置标准配置增强配置增强配置门诊部单人诊室1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2 个内网数据(1个可接外网)1 个语音3 个数据1 个语音双人诊室2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2 个内网数据2 个语音每工位:3 个数据1 个语音分诊台1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2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2 个语音每工位:3 个数据候诊区1 个内网数据2 个语音-1 个数据(AP)44部门部门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本指南推荐配置本指南推荐配置医疗场所医疗场所标准配置标准配置增强配置增强配置挂号、收费及取药挂号窗口每窗口:1 个内网数据集中设置:23 个外网数据12 个语音每窗口:1 个内网数据1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每窗口:4 个数据1 个语音收费窗口每窗口:1 个内网数据集中设置:23 个外网数据12 个语音每个窗口:1 个内网数据1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每窗口:4 个数据1 个语音取药窗口每窗口:1 个内网数据集中设置:23 个外网数据12 个语音每个窗口:1 个内网数据1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每窗口:4 个数据1 个语音45部门部门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本指南推荐配置本指南推荐配置医疗场所医疗场所标准配置标准配置增强配置增强配置医技部医疗检验、检查设备每设备:1 个内网数据-每设备:1 个数据检验工作台每工位:1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1 个语音每设备:1 个数据检验、检查分诊台1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2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1 个语音每设备:1 个数据诊断报告工作台每工位:1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每工位:2 个数据每房间增加:4 个语音手术室每手术室:2 个内网数据每手术室:8 个内网数据每手术室:9 个数据1 个语音检查:CT、DR、MRI、肠镜每检测室6 个数据1 个语音46部门部门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本指南推荐配置本指南推荐配置医疗场所医疗场所标准配置标准配置增强配置增强配置住院部多人病房病床数量 1 外网,病房 1 个语音-每床位:2 个数据每房间增加:1 个 IPTV,1 个数据护士站3 个内网数据1 个语音6 个内网数据2 个语音7 个数据1 个语音主任办公室1 个内网数据1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2 个内网数据1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4 个数据2 个语音教授及护士长1 个内网数据1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4 个数据2 个语音处置室、治疗室1 个语音-3 个数据1 个语音倒班宿舍1 个语音-3 个数据1 个 IPTV1 个语音示教室1 个内网数据2 个外网数据1 个语音-5 个数据1 个 IPTV1 个语音47部门部门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JGJ312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标准要求本指南推荐配置本指南推荐配置医疗场所医疗场所标准配置标准配置增强配置增强配置医生办公室每工位:2 个数据每房间增加:2 个数据2 个语音每工位:2 个数据每房间增加:2 个数据2 个语音2.6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2.6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ONU 是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功能等选择 ONU。2.6.1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的总则2.6.1 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选择的总则(1)ONU 的选择和放置应尽可能靠近最终用户终端,缩短以太网线缆(铜缆)的距离,支撑未来带宽的平滑演进。(2)一个封闭区间(如房间)应采用 1 个或多个 ONU 覆盖,尽量避免出现一个 ONU 覆盖多个房间,以降低故障定位和维护难度。(3)ONU 选型时要考虑设备安装,保证安装的规范性、设备散热等。为便于部署与维护,项目中选用的 ONU 类型不宜过多。(4)ONU 选择应尽量考虑美观,尽可能将信息箱暗装在墙内,光纤、网线和电源线等需提前预留。ONU 宜就近引入 220V 交流电源,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配置后备供电系统。482.6.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选型指导2.6.2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选型指导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选型指导如下,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和应用选择不同的 ONU 种类。(1)根据 F5G全光网所采用的 PON技术选择 ONU型号。GPON网络选择 GPON ONU,XGS-PON 网络选择 XGS-PON ONU;(2)根据 F5G 全光网的保护模式选择 ONU 型号。如果采用 Type B 保护,选择单 PON 口上行的 ONU;如果采用 Type C 保护,选择双 PON 口上行的 ONU;(3)根据 F5G 全光网的组网模式选择 ONU 型号。如果需要 ONU 提供 POTS 接口的,需要选择带 POTS 接口的 ONU 设备;(4)根据 F5G全光网所接的业务类型选择 ONU型号。如果接高端的 Wi-Fi6 AP,选择提供 10GE 接口和 POE 功能的 ONU;如果接摄像头等设备,选择提供 POE 功能和 GE 端口的 ONU;如果 ONU 需提供 Wi-Fi 功能,选择支持 Wi-Fi 功能的 ONU 设备;(5)根据不同区域的信息点数量要求选择不同的 ONU 型号。例如电梯间/走廊等公共区域,可考虑就近放置信息箱,若无法放置信息箱,可考虑在弱电间放置 24GE 口的 ONU;对于单人的医生诊室,可采用 4GE 2POTS 口的 ONU 设备;对于3 人间的病房,可采用 8GE 口的 ONU 设备。表 2-6:F5G 全光园区的 ONU 类型及安装方式设备类型设备类型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接口要求接口要求支撑业务支撑业务安装方式安装方式类型 1数据接入以太网口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信息配线箱安装类型 2数据、语音接入以太网口/POTS 口/Wi-Fi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话音/传真/Wi-Fi信息配线箱安装49设备类型设备类型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接口要求接口要求支撑业务支撑业务安装方式安装方式类型 3数据、IP 语音综合接入以太网口/Wi-Fi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话音/传真/Wi-Fi信息配线箱安装类型 4数据接入、PoE 供电以太网口带PoE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PoE信息配线箱安装,考虑设备电源及散热类型 5数据、IP 语音接入、PoE供电以太网口带PoE/Wi-Fi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话音/传真/Wi-Fi/PoE信息配线箱安装,考虑设备电源及散热类型 6数据、IP 语音接入、PoE供电以太网口带PoE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话音/传真/PoE标准 86 盒安装,信息配线箱安装考虑设备电源及散热类型 7数据接入、PoE 供电以太网口带PoE以太网/IP 数据/IP 视频/PoE室外一体化设计,采用抱杆或者挂墙安装,信息配线箱安装,考虑设备电源及散热2.6.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部署位置2.6.3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NU 的部署位置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所使用的 ONU 种类按照 ONU 的尺寸大小、设备形态及安装方式等,也可分为机架式 ONU,盒式 ONU 和面板 ONU 等。机架式 ONU机架式 ONU机架式 ONU 通常为 19 英寸宽,一般提供较多的接口(通常大于 8 个 GE 接口),通常应用于大量信息点接入的场景或者满足较大范围内的稀疏覆盖场景,可安装于房间内或弱电间内的 19 英寸机柜内。50图 2-7:机架式 ONU机架式 ONU 通常安装于弱电间的 19 英寸机架上,提供 GE 的以太网端口接入,满足电梯间、走廊等稀疏场景的信息点覆盖(由于通常是接电梯间、走廊等的Wi-Fi AP 或者摄像头,所以需要提供 POE 的功能)。盒式 ONU盒式 ONU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普遍使用的是盒式 ONU。盒式 ONU 也分为 4 口 GE 或者 8 口 GE,有部分盒式 ONU 还可以提供 POE 的功能,有部分盒式 ONU 也可提供 POTS接口功能。图 2-8:盒式 ONU在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盒式 ONU 通常是安装在信息箱内,信息箱采用暗装的方式安装于墙内。但在开放型办公室场景,也可考虑将盒式 ONU 安装于家具内。可根据信息箱内安装的 ONU 的个数及 ONU 端口数选择不同尺寸的信息箱。通常情况下,暗装的信息箱箱底需距地面 0.3 米。51图 2-9:ONU 放置于信息箱内的安装方式在开放型办公室场景,ONU 也可考虑安装于家具内。下图为 ONU 安装在办公桌底下的方式。左边的图为 ONU 的安装实际场景图,左下角是将 ONU 安装位置放大之后的图示,ONU 安装于最顶端一层,中间层次为放置光纤转接器,最下面一层是放置 ONU 的 DC 电源模块。ONU 提供 4 个 GE 的以太网接口接到周边的 4 台 PC上,满足上网业务的需求。图 2-10:ONU 安装于办公家具内的安装方式 面板 ONU面板 ONU通常情况下,面板 ONU 安装于办公桌面或嵌入墙壁,直接替代原 86 盒的信息插座,提供 GE 或者 POTS 接口。使用面板 ONU 需考虑光纤和电源的预留。52综述:24 口机架式 ONU 通常是安装于弱电间的 19 英寸机架中,满足电梯间/走廊等区域的 Wi-Fi AP 和摄像头的联网要求;4 口/8 口等盒式 ONU 通常安装于信息箱内,信息箱采用暗装的方式安装于墙内;在开放型办公室场景,ONU 也可考虑安装于家具内。综述:24 口机架式 ONU 通常是安装于弱电间的 19 英寸机架中,满足电梯间/走廊等区域的 Wi-Fi AP 和摄像头的联网要求;4 口/8 口等盒式 ONU 通常安装于信息箱内,信息箱采用暗装的方式安装于墙内;在开放型办公室场景,ONU 也可考虑安装于家具内。2.7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箱选择2.7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信息箱选择在智慧医院中,ONU 通常安装于信息箱中,信息箱暗装于墙内,或者安装于办公家具内。可根据每个办公室/病房等各种场景的信息点数量及 ONU 的数量选择合适的信息箱。2.7.1 嵌墙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2.7.1 嵌墙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在病房/办公室/医技等场景,推荐采用信息箱安装ONU,且考虑到美观等因素,信息箱宜暗装在墙内。图 2-11:信息箱暗装在墙内示意图在设计时应提前考虑将 220V电源及光纤连接至信息箱,信息箱内应提供 220V电源插座给 ONU 供电,提供 ONU 及 ONU 电源的固定架以固定 ONU 和 ONU 的电源,53建议提供光纤熔纤盘和配线模块的功能。不同信息箱内各个部件的位置安放建议参考如下图。图 2-12:信息箱内部安装位置图(单台非 POE ONU)上图是安装单台非 POE ONU 的信息箱内部示意图,信息箱的左上角放置 220V电源插座(可考虑采用一个 2 位 5 孔插座,预留扩展性),以给 ONU 供电,需提前预留 220V 交流电源连接至信息箱中。由于当前通用的 ONU 都是采用电源适配器供电,所以在信息箱内预留电源适配器的固定位置及电源线的固定支架。在信息箱的左下角安放一台非 POE 的 ONU 设备,在信息箱的右下角提供理线区,支持 ONU 输出的以太网线及 ONU 输入端的单模光纤在理线区内理线、盘纤。如有条件,也可预留光纤熔纤盘和配线模块。由于不同的独立空间(如办公室、病房等)的信息点数量不同,有些办公室只放置一台 ONU 即可;但也有些办公室信息点较多,一台 ONU 以太网端口数不够,需要配置 2 台 ONU 设备,如果需要一个信息箱内放置 2 台 ONU 设备,需选择更大尺寸的信息箱,以放置 2 台 ONU 设备,下面图例为放置 2 台 POE ONU 的信息箱内部部署示意图:54图 2-13:信息箱内部安装位置图(2 台 POE ONU)上图是安装 2 台 POE ONU 的信息箱内部示意图,信息箱的左上角放置 220V电源插座(可考虑采用一个 3 位 5 孔插座,预留扩展性),以给 ONU 供电,需提前预留 220V 交流电源连接至信息箱中。由于当前 POE ONU 的电源适配器相对非POE ONU 的体积要大,所以电源适配器安装位置预留要大一些;另需要在信息箱内预留电源适配器的固定位置及电源线的固定支架。在信息箱的左下角安放 2 台 POE ONU 设备,2 台 ONU 叠装于信息箱内,2 台ONU 间需预留一定的空隙,以方便 2 台 ONU 的散热。在信息箱的右下角提供理线区,支持 ONU 输出的以太网线及 ONU 输入端的单模光纤在理线区内理线、盘纤。如有条件,也可预留光纤熔纤盘和配线模块。需考虑 ONU 的安装尺寸和散热等要求,根据安装的 ONU 种类和数量选择不同尺寸的信息箱。当前业界提供的信息箱种类也很多,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下表为业界不同信息箱尺寸的样例(安装非 POE ONU)。表 2-7:安装非 POE ONU 的信息箱序号序号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尺寸(高宽深)mm尺寸(高宽深)mm安装 ONU 数量安装 ONU 数量1嵌墙安装底壳尺寸:400300100mm面板尺寸:43033018mm1 台非 POE ONU55序号序号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尺寸(高宽深)mm尺寸(高宽深)mm安装 ONU 数量安装 ONU 数量2嵌墙安装底壳尺寸:450350120mm面板尺寸:48038018mm2 台非 POE ONU3嵌墙安装底壳尺寸:500350130mm面板尺寸:53038018mm3 台非 POE ONU下表为业界不同信息箱尺寸的样例(安装 POE ONU)。表 2-8:安装 POE ONU 的信息箱序号序号安装方式安装方式尺寸(高宽深)mm尺寸(高宽深)mm安装 ONU 数量安装 ONU 数量1嵌墙安装底壳尺寸:530480120mm面板尺寸:56051018mm1 台 POE ONU2嵌墙安装底壳尺寸:530480130mm面板尺寸:56051018mm2 台 POE ONU2.7.2 办公家具下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2.7.2 办公家具下信息箱的选择和安装在一些办公场景,也可采用光纤到桌面的方式建设,将 ONU 放置在办公家具中,实现光纤到办公桌,最大可能缩短以太网网线(4 对对绞电缆)的长度,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灵活的扩展性。在办家具中安装信息箱也有多种方式,可根据不同家具的形态选择和安装,下图为业界的一个安装在办公桌下的信息箱示意图。56图 2-14:办公桌下安装 ONU 的信息箱办公桌下安装 ONU 的信息箱如上图所示,信息箱的左边是电源插座位置,需提前考虑将 220V 交流电连接至信息箱内。在信息箱的右边分为 3 个部分,最上面一层放置 ONU;中间层放置光纤熔纤盘;最下层放置 ONU 的电源连适配器。2.8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光纤及分光器的选择2.8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光纤及分光器的选择2.8.1 F5G 全光网光纤的选择2.8.1 F5G 全光网光纤的选择F5G 全光网主要是采用光纤替代原来的以太网线缆(4 对对绞电缆),实现更高速率的接入。F5G 全光网采用的是单模光纤,也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不同的光纤,室内通常采用的是 G.657 光纤,室外通常采用 G.652 光纤。室内光纤采用 G.657 光纤,但光纤的种类也有多种,可分为通用的蝶形光缆、外表有保护的铠装光缆等,可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使用。通常使用的是蝶形光缆,蝶形光缆已经在 FTTH 家庭宽带中广泛使用,可靠性等已经经过长期的考验,价格也比较适中。蝶形光缆的截面外形像蝴蝶,故命名为蝶形光缆,主要是有 3 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单模光纤(通常是单芯,也有双芯的),放置于蝶形光缆中心;第二57部分是加强件,放置于光缆的两侧;第三部分是低烟无卤的护套,对光缆进行保护。加强件也可分为金属加强件及非金属的玻璃纤维两种。蝶形光缆的外形尺寸通常为 3.00.1mm2.00.1mm,蝶形光缆的示意图如下所示。图 2-15:室内蝶形光缆示意图通用的蝶形光缆的参数如下所示表 2-9:蝶形光缆的参数光缆型号光缆型号芯数芯数光缆参考重量(kg/km)光缆参考重量(kg/km)允许拉伸力(N)长期/短期允许拉伸力(N)长期/短期允许压扁力(N/100mm)长期/短期允许压扁力(N/100mm)长期/短期弯曲半径(mm)动态/静态弯曲半径(mm)动态/静态GJXFH-1Xn1840/80500/100015/30GJXFH-2Xn28.540/80500/100015/302.8.2 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部署位置选择2.8.2 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部署位置选择F5G 全光网的分光器从部署数量区分,存在一级分光和二级分光的 2 种部署方式。一级分光指的是在整个 PON 链路中,只有一个分光器;而二级分光指的是在整个 PON 链路中,放置了两个分光器,且分光器放置在不同的物理位置。从技58术原理上看,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可支持一级分光或者二级分光,但由于二级分光方式部署复杂,且出现故障维护较麻烦,所以智慧医院的 F5G 全光网建议采用一级分光的方式。F5G 全光网的分光器从部署位置区分,存在分光器放置于建筑群/物设备间,或者放置于楼层弱电间两种不同的部署方式。由于分光器部署在楼层弱电间的方式规划简单,可扩展性好,且节省数据中心空间,F5G 全光网的分光器建议部署在每个楼层的楼层弱电间,替代原来楼层弱电间的接入交换机。图 2-16:F5G 全光网的分光器部署位置2.8.3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选择2.8.3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选择 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类型选择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类型选择分光器(也叫光分路器)的种类比较多,包括盒式分光器,托盘式分光器,插片式分光器等。分光器应采用全带宽型(工作波长的范围是 1260nm1650nm)和均匀分光型的平面波导型分光器。分光器端口类型的选用既要考虑方便维护管理又要考虑减少活动连接点的数量。从应用和规划简化等方面考虑,推荐采用盒式分光器插箱或者机架式光分配箱,直接安装于楼层弱电间的 19 英寸机架上。分光器可对外提供标准的 SC 接头,可方便地完成光纤的跳纤和连接。59图 2-17: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类型选择 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分光比选择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分光比选择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分光比的选择可由用户的均值带宽和光路衰减确定。按照用户均值带宽计算的方式如下:分光比=OLT 的 PON 端口带宽ONU 用户端口数用户终端的均值带宽分光比=OLT 的 PON 端口带宽ONU 用户端口数用户终端的均值带宽上述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1)分光比:按照 2、4、8、16、32、64 等数值进行选择,如果计算结果位于 2 个数字中间,则向下取值,例如分光比计算结果为 18,则向下取值 16。(2)OLT 的 PON 端口带宽:根据所采用的 PON 技术确定端口带宽,如 GPON 的下行可按 2.5G 计算,上行可按 1.25G 计算;XGS-PON 的上下行方向都可按 10G 计算。(3)ONU 用户端口数:所采用的 ONU 实际使用的用户侧端口数量,并非 ONU所有的物理端口数。例如采用的是 4 个 GE 端口的 ONU,但在实际使用中只使用 2个 GE 端口,则上述的参数取值为 2。(4)用户终端的均值带宽:所支持的业务均值带宽。注:该均值带宽指的是最恶劣情况下的可保证最小带宽,峰值带宽都可以达到 1G。除了按照上述的计算方法之外,也可根据每个 ONU 的均值带宽来计算,参考方式如下。60分光比=OLT 的 PON 端口带宽每个 ONU 的均值带宽。分光比=OLT 的 PON 端口带宽每个 ONU 的均值带宽。智慧医院 F5G 组网相对比较特殊,如上面章节信息点部署中提到的信息点情况,不少的场景例如诊室场景、挂号窗口场景、住院场景等都是一个工位或者一个诊室/检查室同时布放多个信息点,所以在计算带宽的时候,可以适当将分光比放大一些。从初步统计看,智慧医院各个场景带宽需求大约如下,可按此带宽需求计算,若实际有更低/更高的要求,需按照更低/更高的带宽要求计算。表 2-10:智慧医院各场景的带宽需求及分光比场景区域场景区域下行带宽需求 bit/s下行带宽需求 bit/s上行带宽需求 bit/s上行带宽需求 bit/sPON 技术PON 技术ONU 端口数量ONU 端口数量分光比参数分光比参数办公60M30MGPON41085病房80M60MGPON84诊室200M100MGPON43手术室500M250MXGS-PON83241放射科500M250MXGS-PON4583如上表所示,在办公、病房、诊室、手术室、放射科都采用了 4GE 或者 8GE的 ONU 设备,计算出的分光比参数范围从 3 到 10,按照前面提到的分光器适当放大考虑,选择分光比参数为 8;若采用 24 口 ONU 设备,选择分光比参数为 4。综上所述,智慧医院办公、病房和诊室场景可采用 GPON 组网,采用 Type B61双归属保护模式,采用 4 口或 8 口 ONU,采用 2:8 的分光比;手术室和放射科场景可采用 XGS-PON 组网,采用 Type B 双归属保护模式,采用 4 口或 8 口 ONU,采用 2:8 分光比;若手术室采用的是 24 口 ONU,采用 2:4 分光比。F5G 全光网的光功率预算计算F5G 全光网的光功率预算计算F5G 全光园区的 ODN 需要满足网络端到端的全程光信道损耗要求。应根据 ODN设计测算出 OLT 到 ONU 之间最大、最小链路衰减值,若测算结果超出标准范围,可重新审视分光比、线路路由设计等以调节光路衰减达到标准,或通过添加光路衰减器的方式调节光路衰减。ONU 的接收光功率需满足光模块的过载光功率及接收灵敏度的区间要求,因此,在明确 ODN 方案之后需要按下面的公式对光路的衰减进行测算。全程光信道衰减=LAf XAr NAc As Mc全程光信道衰减=LAf XAr NAc As Mc式中:LOLT 到单个 ONU 之间的各段光纤长度的总和(km)。Af设计中规定的光纤(不含接头)的衰减系数(dB/km)。XOLT 到单个 ONU 之间的所有光纤熔接接头总数(个)。Ar设计中规定的光纤熔接的平均衰减系数(dB)。NOLT 到单个 ONU 之间的所有光纤活动接头的总数(个)。Ac设计中规定的光纤活动接头的平均衰减系数(通常为 0.5 dB/个)。AsOLT 到单个 ONU 之间的所有分光器插入损耗的总和(dB)。Mc线路维护余量。通常情况下,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采用 2:16 的分光器,且智慧医院 F5G 全光园区覆盖范围在 5km 以内,光功率预算都可以满足要求。2.8.4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端口预留2.8.4F5G 全光网分光器的端口预留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中,从楼层弱电间的分光器到 ONU,建议采用 2 根单芯62的光纤,正常使用时,使用一芯光纤,另外一芯光纤作为备份。分光器只是进行光功率的分配,ONU 上的带宽是由 OLT 进行分配的,和分光器上的有几个物理接口没有直接的关联;例如 2:16 的分光器,只接了 8 个 ONU,其带宽上的分配和 2:8 的分光器是完全一样的(但会影响光功率预算,2:16 的分光器与 2:8 的分光器相比光功率衰减会增加约 3.5dB 左右)。所以为了考虑分光器的归一,以方便部署,可以选择例如 2:16 的分光器,当做 2:8 甚至 2:4 的分光器使用。具体的使用方式如下图所示,2:16 的分光器的 16 个输出端,端口 1、3、5、7、9、11、13、15 直接连接到 ONU 上,端口 2、4、6、8、10、12、14、16 作为备用光纤,如果主用光纤故障,可使用备用光纤;或者端口 1 到 8 作为主用光纤,9 到 16 作为备用光纤。图 2-18:2:16 分光器用作 2:8 分光综述: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分光器建议采用一级分光的方式,分光器部署于每个楼层的楼层弱电间中。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的 4 口/8 口 ONU 建议采用 2:8 的分光比,采用 2:16 的分光器器件(分光器的 16 个输出端口中,使用其中 8 个,另外 8 个端口作为预留)。综述: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分光器建议采用一级分光的方式,分光器部署于每个楼层的楼层弱电间中。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的 4 口/8 口 ONU 建议采用 2:8 的分光比,采用 2:16 的分光器器件(分光器的 16 个输出端口中,使用其中 8 个,另外 8 个端口作为预留)。632.9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2.9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从 OLT 的 PON 端口数量及 OLT 的尺寸规模看,OLT 可以分为大规格 OLT,中规格 OLT和小规格 OLT,选型时要根据 PON端口数量及业务需求选择相应规格的 OLT,另外需要考虑用户量的增长和未来业务增长情况的影响。2.9.1 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原则2.9.1 F5G 全光网 OLT 的选择原则根据所选用的不同 PON 技术选择不同的 OLT,如选择支持 GPON 的 OLT,或者选择支持 XGS-PON 的 OLT 等。对于支持插卡式的大规格 OLT 和中规格 OLT,应需要支持 GPON 板卡和 XGS-PON 板卡的混插,OLT 可以同时支持 GPON 和 XGS-PON。F5G 全光网中,应根据 ONU 的总数量,结合选定的分光器的分光比(如果考虑分光器有预留,需要考虑分光器下实际带 ONU 的个数)进行计算,计算出 OLT所需的 PON 端口数量。OLT 的 PON 端口总数可采用以下公式计算:PON 端口数量=ONU 总数分光比参数。PON 端口数量=ONU 总数分光比参数。(1)PON 端口数量:单台 OLT 或多台 OLT 所需的 PON 端口数量。(2)ONU 总数:整个 F5G 全光网中(或 OLT 覆盖范围内)所接入的 ONU 总数。(3)分光比参数:根据业务带宽需求选择的分光比参数,如果是分光器下满配 ONU,则分光比参数为分光比;如果分光比下不满配 ONU,则分光比参数为实际带 ONU 的个数。如上面章节提到的采用 2:16 的分光器,但是每个分光器下只会接 8 个 ONU,那么这个分光比参数就按照 8 来计算。OLT 需根据业务所需的可靠性需求进行选择,智慧医院场景下,建议选择支持主控单板 1 1 备份的插卡式 OLT 设备。F5G 全光网的 OLT 推荐采用双归属保护,所以推荐配置 2 台 OLT 设备,上述公式计算出的 PON 端口数量需要乘以 2。642.9.2F5G 全光网 OLT 的部署位置2.9.2F5G 全光网 OLT 的部署位置F5G 全光网中的 OLT 设备通常是 19 英寸宽,可安装于 19 英寸机柜中,如有需要也可选择采用 21 英寸的机柜安装。F5G 全光网中,OLT 部署可分为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部署。(1)分布式部署是指 OLT 分散在 F5G 全光园区的不同建筑内,实现部分建筑内信息节点的覆盖。(2)集中式部署是指 OLT 集中部署在 F5G 全光园区核心机房内,F5G 全光园区其他建筑物内不再放置 OLT 设备,只放置分光器设备,F5G 全光园区核心机房的 OLT 通过光纤连接到其他建筑物内的分光器,提供业务接入功能。在智慧医院中,考虑到减少管理节点,方便运维,推荐采用 OLT 集中部署的方式,OLT 设备和核心交换机都放置在智慧医院园区的核心机房内。图 2-19:F5G 全光园区 OLT 集中部署综述: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LT 建议采用双主控板卡备份的大规格 OLT 和中规格 OLT。需考虑采用 Type B 双归属保护,OLT 需要配置 2 台,相应的 PON 端口也是 2 倍。推荐 OLT 在智慧医院的核心机房内集中部署。综述: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 OLT 建议采用双主控板卡备份的大规格 OLT 和中规格 OLT。需考虑采用 Type B 双归属保护,OLT 需要配置 2 台,相应的 PON 端口也是 2 倍。推荐 OLT 在智慧医院的核心机房内集中部署。65第三部分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智能化设计说明第三部分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智能化设计说明663.1内网/外网/电话网融合的建设模式一、设计依据3.1内网/外网/电话网融合的建设模式一、设计依据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医院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3)建设地点:*(4)使用性质:地上为医疗建筑,地下室为部分医疗 汽车库、人防以及设备用房(5)建筑概况:*医院建设项目位于*。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合*亩,其中医疗用地面积*,预留用地*。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主要建设内容为:设置*床(传染病专科按*床设计,其他综合病区按*床设计)。本工程地上布局*栋*-*层主体建筑、*层地下室,其中门诊楼为*层,医技楼为*层,住院楼为*层,感染楼为*层,后勤楼为*层。(6)智能化机房布置如下:信息接入机房位于地下一层东侧*方向;消防安防控制室位于*楼一层*侧;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楼*层;*栋主体建筑每层各设置多处配线间兼做弱电竖井上下贯通;各单体智能化系统均由地下层智能化专用金属槽盒接至对应机房。各个机房均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道穿过机房。2、建设单位方设计需求,xxx 院提供初步的设计文件。3、建设单位各阶段对于设计文件的会议纪要与工作联系单。4、现行相关规范、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6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16无源光局域网工程技术标准T/CECA 20002-2019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技术规范GB 50333-201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GBT-35428-2017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 50200-201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39-20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48-2018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2008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9-20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 51204-201668网络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252-2017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T 32581-2016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GB/T 15408-201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 334-2014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141-2012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 678-2007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 1127-2013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1211-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GA/T 1185-2014二、设计范围二、设计范围1、设计范围(1)信息网络系统(2)综合布线系统(3)安全防范系统(4)数字电视系统(5)2、工程界面(1)信息接入系统由医院信息部门和运营商提供及安装。(2)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由相关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或中国铁塔公司负责设计及施工。(3)本设计提供智能化各系统及各子系统的系统框图及平面图,待建筑装修及功能确定后根据实际要求由施工中标方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本设计院负责69审核图纸配合满足接口要求。(4)三、信息网络系统三、信息网络系统1、系统内容:信息网络系统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通用的语音电话通信网络,以语音通话为主,兼有传真等功能;二是各种网络设备(如台式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等高速数据互连。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医院内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功能,及实现网络设备的高速互连功能。2、信息网络系统划分本项目设计 2 套物理隔离的网络。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采用 PON 单独建设一套物理网络,本网络涵盖包括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探测系统等;公共办公网:公共办公网包含内网、外网及电话网,采用 F5G 全光网(POL)进行建设。医院内网为医疗专用信息应用网络,只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开放使用,内网承载了智慧医疗和大部分智慧管理的业务数据,如医院信息系统 HIS、电子病历系统 EMR、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PACS 以及医院资源规划系统 HRP 等;医院外网主要用于办公室/公共区域等场景的互联网接入及外网 Wi-Fi 接入等,并对外提供预约诊疗、线上复诊、信息公告、结果查询、远程医疗等服务;本项目不设置程控交换机,在核心侧部署 IP PBX 设备,采用远端 VoIP 的方式接入,电话网和医院内网、医院外网共用同一张物理网络。3、网络系统架构本项目的公共办公网(含内网、外网和电话网)采用 F5G 全光网(POL)进行建设。70F5G 全光网由光线路终端 OLT、光分配网络 ODN(含光纤配线架 ODF 和分光器SPL)、光网络单元 ONU 等主要设备组成。OLT 和 ODF 设置于信息中心机房内;分光器 SPL 设置于楼层弱电间的机柜内;24 口 ONU 设置于楼层弱电间中,其他 ONU设置于房间内或办公桌面下。ONU 均选择千兆 GE 接口的 ONU,ONU 的参考配置为:第一款为 4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2 个 POTS 接口,GPON 上行;第二款为 8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GPON 上行;第三款为 8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大于等于 1 个 POTS 接口,XGS-PON(对称 10G GPON)上行;第四款为 8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 POE,GPON 上行。第五款为 24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 POE 供电),XGS-PON 上行。上述几款 ONU 均为采用 220VAC 电源供电。办公室、病房、诊室、药房及窗口区域对带宽的要求较低,选用 GPON 技术承载,ONU 也选择 GPON ONU;手术室和放射科区域对带宽的要求较高,选用 XGS-PON(对称 10G GPON)技术承载。24 口 ONU 采用 XGS-PON 上行。由于智慧医院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故采用 Type B 双归属保护组网,光分路器(分光器)选择 2:N 的分光器。经所需带宽计算,GPON 和 XGS-PON 所采用的光分路器(分光器)需选择 2:8分光比,每个分光器接 8 台 ONU;考虑到每台 ONU 需布放 2 芯光纤(正常情况下使用一芯光纤,另一芯光纤备用),故选择 2:16 的光分路器(分光器),光分路器(分光器)的 16 个输出端口中,有 8 个输出端口接到 8 个 ONU,另 8 个输出端口作为这 8 个 ONU 的备用光纤端口。OLT 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OLT 选择双主控板卡保护的中规格 OLT。核心交换机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进行保护。4、信息插座的设置办公室:每个工位设置 2 个网络信息点,每 2 个工位共享一个语音信息点;病房:每个床位设置 2 个网络信息点,每个病房额外设置 2 个网络信息点;71护士站:设置 12 个网络信息点,2 个语音信息点;挂号/收费/药房:每个工位设置 4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诊室:每个工位设置 3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手术室:每手术室设置 8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MRI/CT/肠胃等:每房间设置 6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其他功能用房:设置至少 1 个网络信息点。四、综合布线系统四、综合布线系统1、工作区信息插座:按照工作区设置 ONU,末端信息插座均采用 6 类插座模块。2、安装 ONU 的信息箱:ONU 设置于房间信息箱内安装,安装 1 台非 POE ONU 的嵌墙信息箱(IBU-1)底壳尺寸为 400300100mm,面板尺寸为 43033018mm;安装 2 台非 POE ONU的信息箱(IBU-2)底壳尺寸为 450350120mm,面板尺寸为 48038018mm;安装 3 台非 POE ONU 的信息箱(IBU-4)底壳尺寸为 500350130mm,面板尺寸为 53038018mm;安装 1 台 POE ONU 的信息箱(IBU-5)底壳尺寸为 530480120mm,面板尺寸为 56051018mm;信息箱内含 220VAC 电源插座,嵌墙暗装,底边距地 0.3m,信息箱电源就近接入本房间插座回路(如果有不间断供电的要求,需要考虑从 UPS 处取电)。3、水平布线:水平布线中,每台 ONU 采用 2 根单芯单模光纤(正常情况下使用 1 芯光纤,另外 1 芯光纤备用),从弱电间穿钢线槽引出敷至水平区域信息箱内 ONU,ONU的输出采用 6 类 4 对 UTP 穿钢管埋墙及埋地敷设至信息插座。4、垂直干线垂直干线通过光纤配线架 ODF、分光器 SPL,采用相应芯数的单模光纤,穿72钢线槽在竖井或竖向通道内敷设;光缆应预留不小于 10%的备份。5、光线路终端 OLT光线路终端 OLT 安装于核心机房的机柜内,机柜内预留网络设备空间。五、数字电视系统五、数字电视系统F5G 全光网提供 IPTV 功能,网络电视功能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IPTV 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YD/T 1823 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设备选型表,系统图,各个场景的平面图请参见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3图集封面,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4编 制说 明及 目 录,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5设计说明(一),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6设计说明(二),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7图例(一),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8图例(二),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79主要设备材料表,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0F5G 全光网系统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1网络拓扑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2办公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3病房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4药房及窗口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5诊室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6手术室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7放射科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8信息箱大样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89信息箱安装大样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90弱电间大样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91声明,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多网合一).dwg 文件923.2内网/外网融合,电话网独立的建设模式一、设计依据内网/外网融合,电话网独立的建设模式一、设计依据5、项目概况(7)项目名称:*医院建设项目(8)建设单位:*(9)建设地点:*(10)使用性质:地上为医疗建筑,地下室为部分医疗 汽车库、人防以及设备用房(11)建筑概况:*医院建设项目位于*。本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合*亩,其中医疗用地面积*,预留用地*。本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地下建筑面积*。主要建设内容为:设置*床(传染病专科按*床设计,其他综合病区按*床设计)。本工程地上布局*栋*-*层主体建筑、*层地下室,其中门诊楼为*层,医技楼为*层,住院楼为*层,感染楼为*层,后勤楼为*层。(1)智能化机房布置如下:信息接入机房位于地下一层东侧*方向;消防安防控制室位于*楼一层*侧;数据中心机房位于*楼*层;*栋主体建筑每层各设置多处配线间兼做弱电竖井上下贯通;各单体智能化系统均由地下层智能化专用金属槽盒接至对应机房。各个机房均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和管道穿过机房。1、建设单位方设计需求,*院提供初步的设计文件。2、建设单位各阶段对于设计文件的会议纪要与工作联系单。3、现行相关规范、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9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 50312-2016无源光局域网工程技术标准T/CECA 20002-2019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医院洁净手术部技术规范GB 50333-2013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医院负压隔离病房环境控制要求GBT-35428-2017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0849-201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GB 51348-2019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GB/T 50200-2018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39-2012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48-2018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2008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9-20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建筑电气工程电磁兼容技术规范GB 51204-201694网络电视工程技术规范 GB/T 51252-2017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B/T 32581-2016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GB/T 15408-201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 334-2014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 SJ/T 11141-2012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 678-2007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GA/T 1127-2013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 1211-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文件编制深度要求 GA/T 1185-2014二、设计范围二、设计范围3、设计范围(1)信息网络系统(2)综合布线系统(3)数字电视系统(4)4、工程界面(1)信息接入系统由医院信息部门和运营商提供及安装。(2)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系统由相关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或中国铁塔公司负责设计及施工。(3)本设计提供智能化各系统及各子系统的系统框图及平面图,待建筑装修及功能确定后根据实际要求由施工中标方进行二次深化设计,本设计院负责审核图纸配合满足接口要求。95(4)三、信息网络系统三、信息网络系统1、系统内容:信息网络系统包括两大部分的内容:一是通用的语音电话通信网络,以语音通话为主,兼有传真等功能;二是各种网络设备(如台式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等)等高速数据互连。信息网络系统完成医院内语音、数据、图像的传输功能,及完成网络设备的高速互连功能。2、信息网络系统划分本项目设计 3 套物理隔离的网络。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智能化专网(含安防网)采用 PON 单独建设一套物理网络,本网络涵盖包括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探测系统等;公共办公网:公共办公网包含内网、外网,采用 F5G 全光网(POL)进行建设。医院内网为医疗专用信息应用网络,只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开放使用,内网承载了智慧医疗和大部分智慧管理的业务数据,如医院信息系统 HIS、电子病历系统EMR、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LIS、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PACS 以及医院资源规划系统 HRP 等;医院外网主要用于办公室/公共区域等场景的互联网接入及外网Wi-Fi 接入等,并对外提供预约诊疗、线上复诊、信息公告、结果查询、远程医疗等服务;电话网:本项目在信息中心机房设置程控交换机,采用双绞线组成一张独立的电话网。3、网络系统架构本项目的公共办公网(含内网、外网)采用 F5G 全光网(POL)进行建设。F5G 全光网由光线路终端 OLT、光分配网络 ODN(含光纤配线架 ODF 和分光器SPL)、光网络单元 ONU 等主要设备组成。OLT 和 ODF 设置于信息中心机房内;分96光器 SPL 设置于楼层弱电间的机柜内;24 口 ONU 设置于楼层弱电间中,其他 ONU设置于房间内或办公桌面下。ONU 均选择千兆 GE 接口的 ONU,ONU 的参考配置为:第一款为 4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GPON 上行;第二款为 8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GPON 上行;第三款为 8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XGS-PON(对称 10G GPON)上行;第四款为 8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 POE,GPON 上行。第五款为 24 个千兆以太网接口(支持 POE 供电),XGS-PON上行。上述几款 ONU 均为采用 220VAC 电源供电。办公室、病房、诊室、药房及窗口区域对带宽的要求较低,选用 GPON 技术承载,ONU 也选择 GPON ONU;手术室和放射科区域对带宽的要求较高,选用 XGS-PON(对称 10G GPON)技术承载。24 口 ONU 采用 XGS-PON 上行。由于智慧医院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故采用 Type B 双归属保护组网,光分路器(分光器)选择 2:N 的分光器。经所需带宽计算,GPON 和 XGS-PON 所采用的光分路器(分光器)需选择 2:8分光比,每个分光器接 8 台 ONU;考虑到每台 ONU 需布放 2 芯光纤(正常情况下使用一芯光纤,另一芯光纤备用),故选择 2:16 的光分路器(分光器),光分路器(分光器)的 16 个输出端口中,有 8 个输出端口接到 8 个 ONU,另 8 个输出端口作为这 8 个 ONU 的备用光纤端口。OLT 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OLT 选择双主控板卡保护的中规格 OLT。核心交换机采用双机热备的方式进行保护。电话网中,PSTN 交换机设置于信息中心机房,通过双绞线连接到每个语音信息点位。4、信息插座的设置办公室:每个工位设置 2 个网络信息点,每 2 个工位共享一个语音信息点;病房:每床位设置 2 个网络信息点,每病房额外设置 2 个网络信息点;护士站:设置 12 个网络信息点,2 个语音信息点;97挂号/收费/药房:每个工位设置 4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诊室:每个工位设置 3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手术室:每手术室设置 8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MRI/CT/肠胃等:每房间设置 6 个网络信息点,1 个语音信息点;其他功能用房:设置至少 1 个网络信息点。四、综合布线系统四、综合布线系统1、工作区信息插座:按照工作区设置 ONU,末端信息插座均采用 6 类插座模块。2、安装 ONU 的信息箱:ONU 设置于房间信息箱内安装,安装 1 台非 POE ONU 的嵌墙信息箱(IBU-1)底壳尺寸为 400300100mm,面板尺寸为 43033018mm;安装 2 台非 POE ONU的信息箱(IBU-2)底壳尺寸为 450350120mm,面板尺寸为 48038018mm;安装 3 台非 POE ONU 的信息箱(IBU-4)底壳尺寸为 500350130mm,面板尺寸为 53038018mm;安装 1 台 POE ONU 的信息箱(IBU-5)底壳尺寸为 530480120mm,面板尺寸为 56051018mm;信息箱内含 220VAC 电源插座,嵌墙暗装,底边距地 0.3m,信息箱电源就近接入本房间插座回路(如果有不间断供电的要求,需要考虑从 UPS 处取电)。水平布线中,每台 ONU 采用 2 根单芯单模光纤(正常情况下使用 1 芯光纤,另外 1 芯光纤备用),从弱电间穿钢线槽引出敷至水平区域信息箱内 ONU,ONU的输出采用 6 类 4 对 UTP 穿钢管埋墙及埋地敷设至信息插座;3、垂直干线垂直干线通过光纤配线架 ODF、分光器 SPL,采用相应芯数的单模光纤,穿钢线槽在竖井或竖向通道内敷设;光缆应预留不小于 10%的备份。语音采用 3 类 25 对大对数电缆。984、光线路终端 OLT光线路终端 OLT 安装于核心机房的机柜内,机柜内预留网络设备空间;五、数字电视系统五、数字电视系统F5G 全光网提供 IPTV 功能,网络电视功能满足现行行业标准 IPTV 业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YD/T 1823 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设备选型表,系统图,各个场景的平面图请参见智慧医院 F5G 全光网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99封面,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0编制说明及目录,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1设计说明(一),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2设计说明(二),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3图例(一),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4图例(二),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5主要设备材料表,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6系统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7网络拓扑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8办公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09病房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0药房及窗口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1诊室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2手术室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3放射科平面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4信息箱大样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5信息箱安装大样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6弱电机房大样图,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7声明,详图请参见设计指南图集 2.0(电话网独立).dwg 文件119STATEMENTSTATEMENT声明声明本白皮书著作权属于绿色全光网络技术委员会(ONA)所有。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本设计说明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应注明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著作权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120绿色全光网络技术委员会绿色全光网络技术委员会绿色全光网络技术委员会(简称 ONA,原称“绿色全光网络技术联盟”)于 2019 年 10 月 22 日正式成立,旨在搭建全光网络产业的沟通协同平台,繁荣产业生态、消除产业瓶颈、推动行业标准落地、推广行业示范应用、培育产业人才,打造无处不在的光联接,做大全光网络产业空间,推动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ONA 成立后获得产业上下游生态伙伴大力支持,产业头部企业、顶级设计院、优质集成商及典型行业客户纷纷加盟,目前价值会员近 150 家。ONA 推动无源光局域网工程技术标准正式发布并完成超过 20 万人次培训宣贯,推动将无源光局域网首次纳入国家标准设计图集,发布F5G 全光园区产业发展白皮书和医院 F5G 全光网技术应用产业白皮书,参与 10 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打造了 12 家全光网络示范点,输出F5G全光网络精品案例集,快速提升了 F5G 全光网络产业影响力。新时代、新发展、新网络,千兆光网(F5G)活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ONA 积极拥抱 F5G,携手产业力量为政府、企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SPECIAL REPORTL.E.K.Consultings 2022 Annual US Hospital Study:Navigating Out of the Pandemic2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ContentsAbout L.E.K.ConsultingWere L.E.K.Consulting,a global strategy consultancy working with business leaders to seiz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amplify growth.Our insights are catalysts that reshape the trajectory of our clients businesses,uncovering opportunities and empowering them to master their moments of truth.Since 1983,our worldwide practice spanning the Americas,Asia-Pacific and Europe has guided leaders across all industries from global corporations to emerging entrepreneurial businesses and private equity investors.Looking for more?Visit.L.E.K.Consulting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L.E.K.Consulting LLC.All other products and brands mentioned in this document are properties of their respective owners.2022 L.E.K.Consulting LLCExecutive Summary.3Key Findings.4-18Conclusion.19Appendix.20-21Endnotes.22About the Authors.23-24Executive summary3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Today,hospitals face different challenges than they did in the 2010s.In the 2010s,health systems,specifically more progressive organizations,continued to achieve larger scale through growth and consolidation,made possible by foundational investments in healthcare IT,data capture and analytics.As we approached the end of that decade,there was a large shift in focus toward value-based care.Subsequently,some hospitals adapted and made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new models,continuing to grow capabilities in data and analytics-driven healthcare delivery and shifting care toward non-acute settings.COVID-19 and continued growthEntering the 2020s,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expected to continue investing in these growth areas.However,events in the past few years,starting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have had a dramatic impact on the long-term trajectory and short-term priorities of health systems.Additional catalysts for changeThe pandemic influenced nearly every aspect of care delivery.The struggle to recruit and retain staff,unreliable access to critical medical-surgical products because of supply chain issues,and infection control challenges in hospitals all raised questions around patient access and the quality and cost of care.On top of that,hospitals now face challenges as they navigate the uncertainties of todays inflationary environment,the potential of an economic downturn and continued global supply chain issues.The rapid pace of change within the U.S.healthcare system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s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ressures,forcing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to become more agile,collaborative and resilient.SPECIAL REPORTKey findings All of these catalysts have informed the following key findings of L.E.K.Consultings 2022 Annual U.S.Hospital Study:1.Hospitals continue to focus on key operational needs,specifically on staffing and the repercussions of inflation,which have become predominant new priorities 2.Hospitals anticipate significant spending increases due to slowed spending during COVID-19 in many areas,combined with increased labor and supply costs,leading to a search for new revenue streams(e.g.,specialty pharmacy)to offset cost increases 3.Supply chain cost containment continues to be an area of focus,with renewed emphasis on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function 4.Consolidation continues,albeit at a slower pace as hospitals shift focus back to optimizing their current operations rather than pursuing acquisitions 5.Hospitals continue to invest in digital health(particularly telehealth and remote care)to support the changing patient engagement models and to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6.The emphasis on leveraging support from supplier partners increases as hospitals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listed above 1.Hospitals continue to focus on key operational needs,specifically on staffing and the repercussions of inflation,which have become predominant new prioritiesHospital administrators report a range of strategic priorities for their institutions in this years survey,but the most important are clearly quality of care and staffing(see Figure 1).Quality of care metrics(e.g.,medical error rates,patient satisfaction,quality of care scores,readmission rates)have always been priorities for administrators given their centrality to the provider mission and their direct impact on financials,but the prominence of issues with staffing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acut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pandemic.Staff turnover and burnout-related retention were already a problem for the U.S.healthcare system prior to COVID-19,especially among nurses,but the problem has only become more pronounced since 2020.Now,already understaffed teams are being forced to work longer hours under more exhausting conditions,causing a cycle of further burnout and retention issues.4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In addition to staffing,inflation-led cost increases(without associated reimbursement increases to date)have more recently become a top strategic priority for hospital executives.Since our survey was fielded,qualitative feedback and conversations with healthcare leaders have shown that inflation has impacted the entire healthcare system.Hospitals are trying to navigate the uncertainties of input cost increases due to inflation(e.g.,labor,supplies)and the margin pressures this is creating(on top of already tenuous margin positions both coming into and out of COVID-19).While some upstream suppliers(e.g.,raw materials suppliers,contract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s(CMOs)have implemented clauses to allow price increases in their contracts with suppliers,many suppliers are uncertain about passing those price increases on to hospitals.Supply chain professionals and executives surveyed*Survey question:How important are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rategic priorities for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 today?Scale:1-7,where“1”means“not at all important”and“7”means“very important?”*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0-1 respondent per priority)Note: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ACO=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Figure 1Importance of strategic priorities for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in 2022*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 who answered 6 or 7 out of 7,where“7”means“very important”(N=238)*Quality of careTech/digital health Operations/purchasing/value-based careStaffingMeaningful percentage change(2.5%)from 2019Highest priorityHigher priorityModerate priorityAttraction/retention of nurses86Workflow optimization70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57Patient satisfaction85Clinical data connectivity/decision support tool68Predictive analytics52Reduced medical errors83Reduced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of equipment and supplies67Participation in other value-based arrangements50Quality metrics81Clinical workflow efficiency tools66AI for clinical use49Attraction/retention of physicians80New therapeutic technologies65Participation in ACOs49Cost-effective contracting/purchasing76Differentiation of hospital64AI for nonclinical use49EMR integration across acute and non-acute76Flexible staffing and options to outsource63Infection control76Telehealth63Attraction/retention of nonclinical staff76Patient-facing technology61Reduced readmission rates74Access to capital60Standardization of best practices73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60Revenue cycle mgmt./coding72Change management and process improvement59Standardization of products58Since the survey was fielded,hospitals are also feeling the impacts of inflation,and it is quickly becoming a top priority5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indicated that close to 40%of their suppliers have altered contracts to allow for price increases,and more are having conversations on the topic.Combating inflation by minimizing costs continues to be a key priority for hospitals this year.2.Hospitals anticipate significant spending increases due to slowed spending during COVID-19 in many areas,combined with increased labor and supply costs,leading to a search for new revenue streams(e.g.,specialty pharmacy)to offset cost increasesHospital administrators expect their spending to increase in the next few years.Nearly 85%of respondents anticipate some growth in spending and 40%estimate increases of 5%or more(see Figure 2).*Survey question:Compared to 2021,how did/will your total annual spend on operational and capital expenditures change in 2020,in 2022,and in 3 years(2025)?*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e.g.,10 respondents in 2022)A 7.5%increase is assumed for“significant increase”respondentsSource:L.E.K.2019 and 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sFigure 2Hospital/health system forward-looking spend sentiment*Weighted average change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N=245(2019);N=238(2022)*2.2%3 years from now(2022)vs.2018From 2019 survey3 years from now(2025)vs.2021From 2022 survey4.0%5crease3%-4%increase1%-2%increaseNo change1%-2%increase3%-4%increase5%increase81211528183126145239010203040506070809010016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While there are multiple drivers of these expectations,the most significant are ongoing increases in staffing costs(due to supply shortages and growing competition for talent),a backlog of spending on some products(e.g.,capital equipment)that was deferred at the height of the pandemic,and the impact of inflation.Staffing is one of the most pressing spending challenges.Staffing shortages are not only immediately disruptive to day-to-day hospital operations,but they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a hospitals bottom line,with the cost of turnover of a single clinical nurse estimated at$40K-$64K.1 Staffing shortages show no signs of abating,and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anticipate that their spending will reflect this mismatch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for the foreseeable future.2To navigate the rapidly changing healthcare landscape and address the multifaceted financial challenges,hospitals are looking for incremental revenue sources with increasing urgency.During the pandemic,hospitals faced well-documented revenue shortfalls3 caused by reductions in elective procedures and lower patient volumes,which have been compounded by necessary investments in digital infrastructure to meet the demands of telehealth and increased personnel costs due to staffing shortages across clinician types.To address these issues,hospital leaders are exploring multiple avenues,including pursuing inorganic growth,partnering with physician practices,offering more outpatient services and expanding the breadth of their pharmacy services(e.g.,specialty pharmacies).Although historically viewed as a cost center,pharmacy is increasingly perceived as a revenue opportunity(see Figure 3).For example,hospitals are exploring ways to bring specialty pharmacy in-house to capture the higher per-script fill revenue as well as earn fees related to value-add services,which can be provided more easily by hospitals due to their existing pharmacy infrastructure and clinical staff.Working in pharmacy would require hospitals to compete with large national specialty pharmacies,most of which are owned by payers.Nevertheless,survey respondents report significant interest in pursuing pharmacy as a revenue opportunity.3.Supply chain cost containment continues to be an area of focus,with renewed emphasis on the strategic importance of the supply chain function In addition to increasing revenues,hospitals are also continuing to focus on cost reduction,particularly in supply chain.Although pressure to reduce cost in the supply chain remains a high priority for hospital administrators,the perception of supply chains has chang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few years,prompting a reassessment 7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and resiliency.The evolving capabilities are changing the perception of supply chain from a strictly cost containment mechanism to a truly strategic function.Supply chain operations.Many hospitals are increasingly looking to bring in-house greater portions of supply chain operations,both to control costs and to increase their level of control of inventory availability and scheduling.According to the survey,50%of respondents report that their hospitals currently own or lease warehousing.While only 45%of those hospitals with warehousing engage in self-distribution today,more are planning to develop this capability for acute and non-acute sites in the next three years(see Figure 4).In addition to 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hospitals are investing in consolidated service centers(CSCs),with more than 25%of respondents stating that their institutions currently operate CSCs,and a further 25%intend to develop this capability in the next three years.Resiliency programs.The challenges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have increased the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resiliency in the supply chain.Close to 75%of respondents Figure 3Hospital/health system views on pharmacyPharmacy as a potential source of new revenue/profit*(2022)Pharmacy as an area for cost optimization*(2022)ProgressivehospitalsTraditionalisthospitals1511331126302021180102030405060708090100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N=238)*ProgressivehospitalsTraditionalisthospitals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N=238)*1417302827252421010203040506070809010044423172DisagreeSomewhatdisagreeNeutralSomewhatagreeAgreeStronglydisagreeStronglyagree*Survey question:To what degree do you 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s approach to its pharmacy?Our pharmacy is a potential source of new revenue/profit for 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Our pharmacy represents a meaningful cost center and an important area for optimization.*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4-6 respondents per question)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 8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believe that resiliency programs are important for their distribution partners and 65%state that the programs are a priority for individual medtech suppliers(see Figure 5).Health system and hospital supply chain leaders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the elements of resiliency programs that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plan ahead and adapt to changing inventory levels.The most valuable components of partner resiliency programs are awareness of inventory status by location,consumption forecasts and real-time visibility of shipment locations.4.Consolidation continues,albeit at a slower pace as hospitals shift focus back to optimizing their current operations rather than pursuing acquisitions Healthcare consolidation had been growing rapidly over the past decade,with deal volumes on the rise and peaking in 2017.However,since the pandemic,there has been a slowdown in deal volume as hospitals and health systems adjust their strategic Warehousingcapabilities*(2022)Current supplychain capabilities*(2022)Plans to self-distribute to some or all acute care sites among those who do not currently*(2022)Plans to self-distribute to some or all acute and non-acute care sites among those who do not currently*(2022)None selectedDo notown orlease ware-housingOwn orlease ware-housing3PL/distributorprovided distribution to acute/non-acute care sitesSelf-distribution to some/all acute and non-acute care sitesSelf-distribution to some/all acute care sites495140212414020406080100020406080100Percentage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 respondents(N=89*)020406080100Percentage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 respondents(N=42)3961020406080100Percentage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 respondents(N=28)6535Percentage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 respondents(N=31)Planning in the next 3 yearsNot planning for itFigure 4Hospital warehousing and self-distribution capabilities*Survey question:Please indicate whether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 currently owns or leases warehousing for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supplies*Survey question:Which of the following supply chain capabilities does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 currently have or plan to have?*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7 respondents total)Only asked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s who answered they currently own or lease warehousingNote:3PL=third-party logistics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9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focus to optimize their own organizations and operations(e.g.,addressing staffing and supply chain challenges).The number of deals has declined by nearly 60%since 2017(see Figure 6).Despite the slowing pace of consolidation,large deals have already been reported this year at the health system level(e.g.,Intermountain Healthcare,Piedmont Health),and some hospital executives express growing interest in acquiring both acute and non-acute care sites.*Survey question:Please indicate the level of importance for your supply chain partners to have supply chain resiliency programs*Survey question:How valuable are each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of a supply chain partners supply chain resiliency program?*Respondents who answered“N/A we do not use”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1-2 respondents per supplier type)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0-1 respondent per component)Note: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Figure 5Importance of supplier resiliency programsImportance of offering a resiliency program by supplier type*(2022)Value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partner supply chain resiliency programs*(2022)Distributor partnerGPO partnerIndividual medtechIndividual pharmaceuticalpartnerPercentage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 respondents with current or pastutilization of supplier type(N=81-89)*Percentage of supply chain mgmt./executive respondents selecting at least 4 out of 7 on importance of resiliency program for at least one supplier type(N=83)Less importantNeutralSomewhat importantImportantVery importantNot important at allLess valuableSomewhat less valuableNeutralSomewhat valuableValuableNot at allvaluableVery valuable29112234436737203420933321151843302040608010011 1Visibility into location andavailability of raw materials22102536Visibility into locationof manufacturing sites2810661837Visibility into locationof distribution sites28819405Awareness of inventorystatus by location3422439Forecast andconsumption insights342440Real-time logisticsof shipments37203640204060801001 111110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The pandemic has left some organizations,mostly progressives,well positioned to make acquisitions and further weakened the financials of other organizations,which will likely be acquisition targets.Nonetheless,both progressives and traditionalists report that they continue to b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cquisitions of both non-acute care sites(e.g.,specialty physician offices,ambulatory surgical centers,primary care practices)and acute care sites(see Figure 7),but interest is lower than its peak in 2018.In addition to inorganic growth,both progressives and traditionalists report continued emphasis on investing in organic growth.While acute care consolidation appears to be slowing,it is expected to remain as a way for hospitals to gain purchasing power,better control costs and,overall,reap the benefits of scale.Note:CAGR=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Source:Kaufman Hall;L.E.K.research and analysisFigure 6Hospital deal volumes and valuesNumber of dealsMillions USDAcquired hospital revenue per transaction(2010-2021)Hospit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2010-2021)748691981021121021179092794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408012019028127934025227635537841027834661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025050075011.3GR11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5.Hospitals continue to invest in digital health(particularly telehealth and remote care)to support the changing patient engagement models and to enhance operational efficiency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the majority of hospitals have made at least basic investments in a wide range of digital health tools,but more significant recent investments have been concentrated in telehealth,interoperability and engagement tools;at least 30%of hospital executives indicated significant investment in each of these areas(see Figure 8).*Survey question:Please rate the extent to which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s planned activities over the next 3 years*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2-3 progressives and 6-8 traditionalists per subquestion)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Figure 7Planned expansion activities by hospitals/health systems*DisagreeSomewhatdisagreeIndifferentSomewhatagreeAgreeStronglydisagreeStronglyagreePercentage of C-suite/seniorexecutive respondentsProgressive hospitals/health systems(N=62)*Traditionalist hospitals/health systems(N=87)*AcquireotherhospitalAcquirenon-acutesitesof careBuild orexpandexistingacute sitesof careOrganic growthInorganic growthOrganic growthInorganic growthBuild orexpandexistingnon-acutesites of careAcquireotherhospitalAcquirenon-acutesitesof careBuild orexpandexistingacute sitesof careBuild orexpandexistingnon-acutesites of carePercentage of C-suite/seniorexecutive respondents0204060801000204060801001029151578151923231499172522614121620181915815141910892515282018128372010108523302512744433312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These investments help support both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and strategic priorities of hospitals as they navigate the various challenges of emerging from the COVID-19 pandemic:Telehealth.Multiple drivers in the wider healthcare ecosystem are incentivizing hospitals to invest in telehealth capabilities.Virtual care delivery was accelerated by shifting patient engagement models during COVID-19.Since then,patients have adapted to and appreciated the convenience and benefits of telehealth.At a practical level,telehealth is a cost-effective supplement or alternative to in-person care for hospitals that helps increase patient access to quality care and can help alleviate and/or load balance staff shortages.The Centers for Medicare&Medicaid Services(CMS)has also expressed confidence in the durability of telehealth care by extending the inclusion of*Survey question:I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as has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 made digital health investments in the past 3 years?*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5-14 respondents per investment type)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Figure 8Hospital/health system digital health investments in the past 3 yearsInvested,butnot in thepast 3 yearsCurrently considering aninvestment,but have notinvested in the past 3 yearsBasic investmentin the past 3 yearsSignificantinvestments inthe past 3 yearsNeverinvested72153343922313447123046510222833812172344411161950472519409826134014925123915Percentage of C-suite/senior executive respondents(N=149)*Advanced patientengagement toolsRemote patientmonitoringProvider care deliveryenhancementClaims and revenuemanagementSurgical treatmentenhancementsBasic patientengagement toolsTelehealth andvirtual care toolsInteroperability anddata management020406080Provider workflow/nonclinical enhancement10013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telehealth services in the CMS fee schedule through Dec.31,2023.4 With increasing support from payers,it is not surprising to see more health systems investing in telehealth.Interoperability.Interoperability of IT systems within hospitals and across care settings continues to be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and a driver of investment in IT infrastructure.Prior to the pandemic,fewer than 40%of hospitals reported the ability to very successfully exchange data with other health systems.5 As hospitals continue to grapple with increasing volumes of patient data from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s(EMRs),medical devices and even personal health devices,they are concentrating investment in systems and solutions that help translate,organize and extract meaningful insights from the growing amount of data in the healthcare system.Digital patient engagement tools.As the ubiquity of the digitally savvy patient(i.e.,one who primarily looks online for healthcare information about diagnoses and available treatments)continues to increase,hospitals continue to focus investments on patient engagement tools.For example,patient portals and tools that enable same-day scheduling help improve a patients experience and win patients in increasingly competitive local markets,increasing overall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enabling more timely care.Digital tools also enhance the operational productivity of hospitals,digitizing and speeding up communications with the healthcare systems primary customer,the patient.In the future,hospitals should anticipate digital solutions to maximize the patient experience(e.g.,consolidating lab/clinical data,referrals and clinical guidance in a single tool).Such investments will be welcome developments for improving health outcomes.6.The emphasis on leveraging support from supplier partners increases as hospitals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listed aboveIn the aftermath of a pandemic,combined with increasing operational and economic pressures,hospitals are turning to their suppliers for support as much as ever.Progressives have retained and traditionalist hospitals have increased their propensity to work with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s relative to 2019(see Figure 9).14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Historically,progressives have taken the lead in pursuing third-party partners for a variety of services,with on average nearly 60%reporting moderate to high likelihood to work with outsourced providers,and with meaningful increases reported for medtechs,distributors and wholesalers.Traditionalists are responding to the current challenges by following suit.They have increased their overall reported willingness to work with third-party service providers,from 45%in 2019 to 50%in 2022 reporting Figure 9Likelihood of working with an outside provider by type*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 with“6”or“7”rating,where“7”means“very likely”(2019 N=153 progressives,92 traditionalists)(2022 N=125 progressives,113 traditionalists)*HealthcareIT(e.g.,EMR)providersProgressives have become less likely to work with consulting firmsand data analytics companies,likely because of cost constraintsand bandwidth to focus on“forward-looking priorities”During COVID-19,providers reliance on their medical distributorsincreased as they sought more security of supply while theirreliance on GPOs was largely unchanged or diminishedHealthinsuranceprovidersMedicaldevicecompaniesMedicaldist./drugwhole-salersGPOsPharmacompaniesDataanalyticscompaniesConsultingfirmsOverallHealthcareIT(e.g.,EMR)providersHealthinsuranceprovidersMedicaldevicecompaniesMedicaldist./drugwhole-salersGPOsPharmacompaniesDataanalyticscompaniesConsultingfirmsOverallProgressivesTraditionalists20192022080604020080604020716863696369596657575656494445455859546354625157516257514248243033344651*Survey question:In general,how likely is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 to work with each of the following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s/partners in the next 12 months?Scale:1-7,where“1”means“not at all likely”and“7”means“very likely”*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e.g.,0-1 progressives and 1-3 traditionalists per provider type in 2022)Note: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GPO=group purchasing organization;IT=information technologySource:L.E.K.2019 and 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s15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moderate to high likelihood on average,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medical device companies,healthcare IT providers and data analytics companies.At least half of hospital executives surveyed are also willing to work with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s for their most important staffing and quality-of-care strategic priorities(see Figure 10).In addition,the acute challenges of expanding telehealth have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engagement with partners around both core telehealth infrastructure and wraparound digital health capabilities(e.g.,patient engagement,remote patient monitoring(analytics,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olutions).Overall,the continuing financial and capability challenges that exist in todays healthcare system have caused hospitals to increase their willingness to outsource across a variety of areas.*Survey question:With respect to addressing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s urgent needs,how likely are you to work with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s/partners?*Progressives:Only respondents who consider the priority at least a 4 out of 7 in importance,where“7”is“very important,”were asked the question(N=118-124)*Traditionalists:Only respondents who consider the priority at least a 4 out of 7 in importance,where“7”is“very important,”were asked the question(N=106-111)*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0-1 respondent per priority)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Figure 10Likelihood to work with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s for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priorities*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 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 01020304050607001020304050Attraction/retentionof nursesAttraction/retention ofphysiciansQualitymetricsReducedmedicalerrorsPatientsatisfactionAttraction/retention ofphysiciansAttraction/retentionof nursesPatientsatisfactionReducedreadmissionratesReducedmedicalerrorsProgressives*Traditionalists*Definitely would seek outside helpProbably would seek outside help6666616152565346423760Ordered highest to lowest likelihoodamong top strategic prioritiesOrdered highest to lowest likelihoodamong top strategic priorities27413343372520282329136162021243530333516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Furthermore,in a sign of the increasing sophistication of health systems and the growing abilities of healthcare suppliers,hospitals are viewing their suppliers(e.g.,medtechs,distributors)as strategic partners as much as ever.A greater proportion of respondents agree that medtechs provide valuable services,solutions and support beyond their products now than in 2019(see Figure 11).Respondents across the spectrum report seeing the most value in equipment service,support,managed services and product acquisition/supply chain management.Progressives see significantly more value in services for clinical IT and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analytics,suggesting that progressives are ahead of traditionalists in collecting and leveraging both clinical and nonclinical data.*Survey question Please indicate the extent to which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s relationship with its medtech suppliers:medtechs can provide valuable services,solutions and support beyond their products*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9 respondents in total)Source:L.E.K.2019 and 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s Figure 11Perspectives on value that medtechs provide beyond productsDisagreeSomewhatdisagreeIndifferentSomewhatagreeAgreeStronglydisagreeStronglyagreeHospital agreement or disagreement that medtechs can provide valuable services,solutions and support beyond their products*(2019,2022)2019Progressives20222019202220192022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N=245(2019);N=238(2022)*020406080100TraditionalistsAll respondents72223321672036297721293112244302516735302062853023121121117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This perceived value of medtech service offerings has been steadily increasing since 2014 and remained as high as ever in 2022,pointing to the importance of medtech-provided services during the pandemic(see Figure 12).Hospital executives across the board now view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medtechs and other suppliers in a wider context and are looking for opportunities to leverage their support as they traverse the uncertaintie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healthcare and the broader economy.*Survey question:How valuable are each of the following services that medtech and other medical suppliers could provide to your hospital/health system?Scale:1-7,where“1”means“not at all valuable”and“7”means“very valuable”*Respondents who answered“I dont know”were included in N above but excluded from the analysis(7-9 respondents per service offering)Answers represent an average of responses to several individual servicesSource:L.E.K.2014-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sFigure 12Value of medtech service offeringsPercentage of all respondents rating 6 or 7(N=151(2014),153(2016),169(2018),238(2022)*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 rating 6 or 7(N=238)*Value of services that medtech and other medical suppliers could provide*(2014-2022)Value of individual medtech and other medical suppliers service offerings*(2022)2014202220182016Productacquisitionand supplychainmanagementEquipmentservice,support andmanagedservicesClinicalIT andanalyticsOperationsmanagementand efficiencyimprovementOutsourcedclinical/medicalservices4648038182024262842323440363044225458484837051015202530354045505560Interest in clinical engineering,product-related managed service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ubstantially increased,reflecting some of the challenges during and coming out of the pandemic18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L.E.K.s 2022 U.S.Hospital Study sheds light on how hospital and health system executives are responding to the emerging post-pandemic world and their outlook for the near-term future as they continue to steer through challenging times.Hospitals strategic priorities reflect the need to continue to execute on traditional revenue-maximizing activities(e.g.,increasing patient satisfaction,reducing readmission rates,minimizing medical errors)while also addressing immediate concerns related to staffing shortages and inflation.Hospitals are considering additional revenue sources,such as in pharmacy benefit.Beyond the immediate financial challenges,hospitals are beginning a long-term reorientation of their supply chains toward a more strategically oriented function that achieves better resilienc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Despite the high-cost and inflationary environment,hospitals with strong balance sheets are continuing inorganic growth endeavors and anticipate acquisitions in both acute and non-acute care settings.Organic footprint expansion also remains a high priority,especially into non-acute facilities.With digital health a growing part of the care continuum,hospitals anticipate increased spending on new IT infrastructure and wraparound services for the next three years.Finally,to support all of their needs in a more cost-effective manner,hospitals are increasing their utilization of outsourced service providers and strategic suppliers.Overall,our 2022 hospital study affirms that the cascading effects of the pandemic will continue to shape hospital/health system priorities for at least the next several years and that providers will look to their suppliers for greater support.Conclusion19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Each year,L.E.K.combines expertise and experience across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to create its U.S.Hospital Study,an internet survey of 250 hospital decision-makers that generates actionable insights for healthcare stakeholders(see Figure 13).Over Appendix:Background and methodology*Independent hospital:not part of a system;Local multisite system;hospital system operating in several sites but fewer than 4 metropolitan areas within 1 state;Regional system:hospital system operating in 4 or more metropolitan areas within 1 state or in 2-14 states;National system:hospital system operating in 15 or more states*C-suite includes CEO,CFO,COO,CMO,CNO,CNE;Other senior executive includes CAO,CSO,CIO,CTO,CPO,SVP of BD,department head,other senior medical executivesSource:L.E.K.2022 U.S.Hospital Study SurveyFigure 13Respondent mix in L.E.K.study(2022)(N=238)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N=238)Percentage of respondentsTypeRegionHospital segmentInstitution type,region and hospital segment*Participant title020406080100020406080100National/regionalsystemLocal multisitesystemSouthWestMidwestNortheastIndependenthospitalScaledtraditionalistsLocaltraditionalistsLocalprogressivesScaledprogressivesPurchasing/procurement/materialsmanagementOther seniorexecutiveC-suite*Supply chain and/orprocurementexecutivethe past decade,distinct health system and hospital provider behavioral segments emerged in response to market pressures.L.E.K.has created a tool that conducts in-depth analysis enabling segmentation of hospitals based on behavior and market 20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performance.Our hospital survey data is classified this way to better understand performance of certain hospital or health system segments(see Figure 14).Source:L.E.K.research and analysisFigure 14L.E.K.segmentation of health systemsLocal progressivesSmaller-scale health systems and larger,independent hospitals(e.g.,academic medical centers)Driving some hospital consolidation Proactively engaging in value-based care and integrating with non-acute sitesCharacterized by Lower-scale supply chain needs and sophistication More partnership-oriented supplier relationshipsScaled progressivesLarge,multiregion health systems Leading hospital consolidation Proactively engaging in value-based care and integrating with non-acute sitesCharacterized by Greater supply chain sophistication and negotiating leverage More partnership-oriented supplier relationshipsLocal traditionalistsSmaller-scale health systems and smaller independent hospitals Primarily targets of larger consolidators Lagging in exposure to value-based care payments and less integrated with non-acute sitesCharacterized by Lower-scale supply chain needs and sophistication More transaction-oriented supplier relationshipsScaled traditionalistsLarge,multiregion health systems Driving some hospital consolidation Lagging in exposure to value-based care payments and less integrated with non-acute sitesCharacterized by Greater supply chain sophistication and negotiating leverage More transaction-oriented supplier relationshipsScaleProgressiveness21 L.E.K.Consulting22 L.E.K.ConsultingSPECIAL REPORTEndnotes1Best Upon Request website,March 16,2022 2Nursing Solutions Inc,National Healthcare Retention&RN Staffing Report,20193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AHA),“Hospital Workforce Shortage Crisis Demands Immediate Action,”Jan.27,20224AHA,Financial Effects of COVID-19:Hospital Outlook for the Remainder of 2021,September 20215CMS,Calendar Year(CY)2022 Medicare Physician Fee Schedule Final Rule,Nov.2,20216Center for Connected Medicine,Improving Health Care Interoperability:Are We Making Progress?SPECIAL REPORT23 L.E.K.ConsultingAbout the AuthorsIlya TrakhtenbergMANAGING DIRECTOR,CHICAGOIlya Trakhtenberg is a Managing Director in L.E.K.Consultings Chicago office.Ilya has more than 13 years of experience as a management consultant and leads the Healthcare Supply Chain practice at L.E.K.He has led consulting engagements for dozens of clients,focusing on growth strategy,M&A support and commercial excellence in medtech,and healthcare more broadly.Sheila Shah MANAGING DIRECTOR,CHICAGOSheila Shah is a Managing Director in L.E.K.Consultings Chicago office.Shelias experience covers a range of projects,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healthcare technology,commercial strategy,growth opportunity assessment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Monish RajpalMANAGING DIRECTOR,NEW YORKMonish Rajpal is a Managing Director in L.E.K.Consultings New York office.Monish joined the firm in 2008 and leads its Medtech practice.His client work focuses on biopharmaceuticals,life sciences,medtech/medical devices,healthcare services,and the emerging overlap and convergence among these various sectors.Jonas FunkMANAGING DIRECTOR,CHICAGOJonas Funk is a Managing Director in L.E.K.Consultings Chicago office and is global co-head of the firms Healthcare sector.Jonas has more than two decades of experience at L.E.K.and has directed hundreds of consulting engagements,primarily focused on growth strategy and support fo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within medtech and life sciences.He co-founded the L.E.K.Tokyo office and has assisted dozens of clients in developing their Asian market strategies.SPECIAL REPORT24 L.E.K.ConsultingAbout the Authors(cont.)Joyce SunCONSULTANT,CHICAGOJoyce Sun is a Consultant in L.E.K.Consultings Chicago office and is focused on client work within the medtech practice,where she has developed strategies for ambulatory surgery centers,commercial transformation,growth assessments,M&A screens and due diligence.Authors Note:The authors would like to thank Jenny Mackey,Chris Sparacino and the L.E.K.Healthcare Insights Center for their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is report.
点击查看更多上海交通大学:2022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调研报告(101页).pdf精彩内容。
由于大流行几乎影响了每个国家,世界各地的医院或多或少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这一前所未有的情况引起了人们对医院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对衡量医院的力量、持久性和准备情况的重要措施的关注。它还提供了一个比较医院类型、组织和绩效指标的独特机会,揭示了:有不同类型的医院,可根据其规模、提供的服务和服务对象,以及谁拥有和资助它们来区分。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规模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许多国家的所有权类型是混合的,因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往往会抵消彼此的优势和劣势。医院病床密度是衡量医院服务于周围人群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医疗保健业的未来:2022 年中国 医院愿景研究移动技术提升患者护理、 增强医护人员自 主性和改善工作流程 2 Zebra Technologies2022 年中国医疗保健业临床移动性正在转变全球医疗保健设施的护理, 并给护士、 医生、 IT 主管和患者带来深远的影响。 Zebra 委托开展了三项全球研究, 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在急诊医院中的角色。 这些研究专注于护士长、 IT 决策者和近期住院的患者。 医疗保健的未来 2022 年医院愿景研究摘录了本分析的结果。斑马技术 的医疗保健业愿景研究 受访者表示急诊医院出现了显而易见的改善, 及其对护理质量、 成本和疗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80%床边护士53%医生50%药店39%转型的 技术趋势精通科技 患者的出现提供有意义 的提升远程患者监控远程医疗人工智能23177%的患者对医生为护理 使用移动设备持正面态度扩展动态员工工作 流程对实时定位 服务 (RTLS) 的使用 越来越多地使用 移动设备 移动技术的 当前影响:77%的医院都表示患者 护理的成本降低76%的医院强调患者 护理质量的提升65%的护士报告 给药错误减少57%当前使用可 穿戴式设备 追踪医疗指标95%愿意与医生 分享从可穿 戴式设备 收集的健康指标的护士计划在 2022 年使用移动 设备访问预测分析成本削减质量提升增强患者安全93%Zebra Technologies 31 联合委员会, http:/ 护士和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 员在护理点使用移动设备 (如手持式移动数据终端、 平板电脑和移动打印机) 。临床移动性是什么?临床移动性就是答案好的消息是, 有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减轻系统压力, 提升患者护理, 提高工作流程效率, 同时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得益于临床移动性的采用, 全球的医院可以消除容易出错的手动程序,同时以数字化解决方案替代, 提升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简化流程, 提升患者护理质量, 同时提高整体可见性。 通过以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捕捉信息, 可以实时传输数据给临床员工, 减少甚至消除 错误, 同时实现关键的时间节省。扩展移动设备的使用通过为关键的人员配备移动设备, 医院已经能实现效率的提升。 研究表明, 到 2022 年, 99% 的护士将在床边使用移动设备, 这将有助于为患者带来更大的信心。 研究还表明, 采用临床移动性 解决方案的临床医护人员的数量出现增长, 包括急救科护士、 药剂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 事实上, 到 2020 年, 移动设备的使用率 预计会增长至所有医院员工的 40%。 丰富的应用、 远程患者 监控和人工智能将会提升医护人员日常的工作体验, 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治疗的更多洞察和信息。增强员工通信据联合委员会介绍, 70% 的医疗错误都由通信故障导致。1 通过集成临床移动性到整个组织, 医院可以提升员工通信、 实时访问医疗记录, 确保更快获得实验室结果, 这里仅举几个例子。 移动设备让护士能够花费更多时间在患者床边。 超过 65% 的护士长和 IT 主管认为提升通信和协作是临床移动性为患者护理带来的主要好处。提升患者护理研究表明, 76% 的受访者表示, 临床移动性直接提升了患者护理质量。 此外, 接受调查的 65% 的医院报告给药错误减少, 而 39% 的医院则表示样本收集标记错误得以减少, 这积极影响着患者护理。提升的医疗保健个性化未来的数字化医院不仅更为高效, 而且还将提供更好的护理, 价格更低, 在治疗和恢复期内更加关注患者。 大部分受访者期望 分析技术可以提升全球医疗保健业的质量。 此外, 精通科技的患者将体会到技术带来的舒适; 事实上, 他们会将自己的数据带到医院。 接受调查的患者有 95% 表示, 他们愿意分享电子健康指标。全球医疗保健行业正面临似乎不可逾越的挑战 从人口老龄化和用工短缺, 到不断增长的成本, 这给医院、 医生、 员工、 患者和社区带来巨大的压力。 由此, 对使用现有资源和方法无法持续的服务和支持的需求更高。 医院越来越倾向于技术和自动化, 从而减轻已经脆弱的系统的压力。综述推动临床移动性投资的因素1提高患者的疗效2提升员工的工作流程效率3降低患者的护理成本4符合新的法律法规4 Zebra Technologies通过移动设备访问数据护士: 传统医疗保健英雄护士是医院的生命线。 在接受调查的 医院中, 62% 的医院的护士当前都使用移动设备访问患者电子医疗病历, 45% 的医院 的护士使用移动设备访问诊断实验室结果。 到 2022 年, 医院员工期望使用 移动设备和预测分析提升诊断, 同时实现个性化护理。IT 专业人员: 出色的促进者 随着临床移动性适应急诊医院环境, IT 部门的角色将变得更加复杂, 因为他们需要 防止安全入侵, 确保系统和设备无缝 运行。 当前, 全球有 36% 的医院正在使用 移动设备, 这一数字预计将在 2022 年翻番,大幅增加 IT 需要管理的设备数量。患者: 新兴的医疗保健英雄 患者正在接纳医疗保健的技术。 尤其是,年轻人、 精通科技的个人更明智, 已经使用可穿戴式设备来追踪健康数据。 研究 表明, 患者正为住院做更好的准备, 48% 的人会拟定问题清单, 46% 的人会在网上查看资料。 在回复使用这种方式的 人群中, 68% 都是不到 40 岁的患者。创造成功的临床移动性计划的核心是, 了解用户在日常工作环境中的设备使用及其服务的人员。 这些个人包括护士、 医生、 药剂师、 实验室技术人员、 放射治疗室、 患者等。 尽管护士在患者的床边积极工作, 每天都在使用 技术, 但是 IT 团队必须实施并维护系统, 确保安全和患者隐私要求的合规性。 患者必须熟悉技术在护理中不断发展的角色。 对于一些患者来说, 这会极为困难。 对于更加熟悉技术的患者来说, 临床移动性不是一次跳跃, 而可能是一个需求。不断发展的医疗保健生态系统89%电子医疗病历 (EHR)化验室诊断结果83%图片归档和通信系统, 医学成像67%预测分析 62g0%患者监控 设备400%电子医疗 病历通知530%生物医学 设备230%远程患者 监控和健康 追踪信息2022 年的护士通过移动设备访问提醒/报警医疗和药品数据参考90%Zebra Technologies 5重症监护护士移动设备的使用预计将大幅增加根据本研究, 到 2022 年, 所有学科的护士 床边、 急救室、 手术室和重症监护 以及医生、 药剂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都会增加使用移动技术。 在许多情况下, 这正变成不可或缺的工具。使用案例包括, 确定为正确的患者使用正确的药物; 监控医院里四处移动的患者的生命体征, 抽取样本之前获得实验室检验单,甚至可以定位供应品物或追踪库存。访问此信息尽管可以提升护理质量, 但这也带来了患者隐私的其他相关安全问题。 这就是保护数据和设备较以往变得更重要的原因所在。 在接受调查的医院中, 41% 的医院的 IT 部门都计划在未来一年为移动设备实施数据加密和远程设备擦除。高科技需求临床医生正在面临需要更精通科技的压力。 从智能输液泵到手持式移动数据终端, 技术必须简单, 易于使用, 同时适应医院的高专业性要求。 设备必须能够支持戴手套完成手术, 首次且每次都正确扫描, 振动提醒, 从而不会吵醒睡着的患者。 此外, 新技术必须能够承受重复的清洗和消毒, 消除潜在的细菌扩散。临床移动性为患者护理带来的好处非常明显。 每 12 小时轮班, 护士平均需要走上四到五英里。2 移动设备可让护士增加在床边的时间, 从而提升效率。提升护理质量并提高效率2 http:/ 助理药剂师979%化验室技术人员97F%患者转移99D%由护士长报告由 IT 主管报告6 Zebra Technologies到 2022 年, 增加移动通信应用的使用安全文本消息发送99%语音识别/口述91%语音通信98%由护士长报告远程医疗87%拍摄的伤口/ 皮肤状态图片98%在整个治疗期间, 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各种医疗工作者的护理, 从护士、 医生和专业人员到技术人员、 治疗师、 药剂师等。 学科间的沟通非常关键, 但这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 借助医疗保健团队及提供者和患者之间的更好沟通, 超过四分之一的再次入院都可避免。3提升员工沟通是关键需要提升的通信方面41护士与医生之间的通信2护士与护士之间的通信3医生与医生之间的通信护士呼叫和移动设备的患者监控提醒由护士长报告研究发现, 在床边缺少实时的患者健康信息是全球医院实现最佳患者护理的最大障碍。拥有患者最新信息的护士可以花费更多时间在患者的床边, 借助同事之间改进的沟通, 更好地优先处理提醒并优化工作流。 研究表明, 65% 的护士长都认为, 临床移动性能够提升员工沟通和 协作, 以及患者护理质量。在中国, 63% 的 IT 主管都认为, 护士与医生的沟通是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此外, 59% 的人都承认, 需要改进通过医院的医疗系统网络与医生进行的沟通。 这一数据表明, 当实施临床移动性时, IT 主管需要投资适当的基础设施, 如护士通话系统、 VoIP 和无线局域网 (WLAN) 以实现无缝沟通。临床移动性提升通信改进员工 通信与合作65%提高患者护理 的关注和注意力 (非关键性临床医生干扰更少)38%提高医疗工作流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39%提高信息可用性并 改进医疗决策点37%由护士长报告3 MPH, Andrew D. Auerbach MD. “National Cohort of General Medicine Patients.” JAMA Internal Medicine, 美国医学会, 2016 年 4 月 1 日, Technologies 7缺乏足够的通信 基础设施和 WLAN 功能缺乏足够的 IT 和健康信息系统 缺乏维护、 服务和更新设备的预算缺乏足够的通信 基础设施和 WLAN 功能患者隐私隐忧数据安全隐忧 数据安全隐忧 缺乏维护、 服务和更新设备的预算24135IT 主管护士长缺乏足够的 IT 和健康信息系统 临床移动性非常关键, 但是必须克服实施障碍护士长和 IT 主管认为的实施障碍排名临床医生对改变 工作流程的犹豫不决 需要做什么才能利用这些好处, 谁对作出改变最终负责? 全球来说, 医疗保健机构正开始实施部分这些系统, 在整个转型期间可高效利用医疗保健信息和管理系统协会 (HIMSS) 和全球业务标准组织 GS1 的最佳实践。 这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从支持角色过渡到主导的决策者, IT 部门将承担其中的大部分任务。医疗保健业 IT 引领转型IT 部门的角色正在不断变化。 当前, 医院的临床移动性政策主要由医院管理层制定, 之后是 IT 管理人员决定。 受访者期望这在未来会大幅转变, IT 主管在制定实际的政策方面会有更强大的领导地位, 而不仅是实施解决方案。在某些方面, 在医院环境使用技术可让 IT 和护士长合作。 例如,护士长和 IT 主管都认为, 患者隐私问题及缺少足够的 IT 设备和医疗信息系统是组织批准实施临床移动性的障碍。 作为临床移动性实施不断增长的协作水平的一部分, IT 正在演进所有科室的关键参与者, 这可能需要与护士进行协作。无论由医院提供还是员工自己携带, 移动设备都要求确保兼容性、 安全和适当使用的政策。 当前, 全球仅 65% 的医院实施了移动设备政策, 53% 的医院定义了特定数据要求并实施验证/授权。 到 2020 年, 中国有 45% 的医院都将添加资产管理/维护、 移动设备管理 (MDM)、 数据加密和远程设备擦除。现代化医疗保健基础设施医院内外的系统变得越来越连接, 同时转型医疗保健交付系统, 创建高效的工作流, 尽可能减少错误并降低成本。到 2022 年, 移动设备政策的实施将会增加计划实施移动设备政策实施了移动设备政策99c%由 IT 主管报告8 Zebra Technologies77% 的患者对医生为护 理使用移动设备持正面态度技术的存在和临床医生将其用于治疗的技能对增强患者信心大有帮助。 在本研究中, 70% 的患者都看到护士或医院员工使用移动设备, 77% 的患者对这一体验感到积极正面。赋权以数据为主的诊断随着医院考虑临床移动性, 他们考虑当今痴迷于智能手机的联网患者的需求和习惯势在必行。 未采用临床移动性的医院可能很难吸引和治疗期待将技术视为护理的主要部分的患者。这一新兴的医疗保健消费者一代已经意识到, 如果能提供自己的信息, 可以获得很大的回报, 包括节省时间, 甚至获得更好的护理。 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 57% 的患者使用可穿戴式设备追踪健康指标, 95% 使用可穿戴式设备的患者愿意与医院临床医生分享信息。医疗保健业的消费化社会对技术的采用正在推动医院服务的数字化。 由此, 患者可以发挥服务的更大优势, 如远程诊断, 帮助限制医院就诊的数量。 技术正在释放医院员工, 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提供适当的护理级别。95%愿意与医院医生 分享电子健康指标57%将健康监控设备 数据带到医院, 为住院做好准备37%使用可穿戴式设 备追踪医疗指标患者正成为医疗保健的主动参与者Zebra Technologies 9IT 面临的困难任务是, 确保所有数据收集系统的彼此兼容。 尽管这 是一个痛苦的流程, 但无法否认 的是, 数据在患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用途。预测分析是未来 这些新的数据源正为医生和护士提供前所未有的护理级别带来全新的机会。 从处方和实验室结果到个人生活方式数据的重要患者信息可以大幅提升医疗保健护理质量。 IT 主管将人工智能列为最可能影响日常工作经历的靠前技术趋势之一。 随时访问此类数据可以帮助医疗专业人员更好地分析情况, 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 同时采取行动。简化工作流和限制溢出 预测分析 尽管仍在起步阶段 已被证明对于简化医院工作流非常有用, 在减少患者再次入院方面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关键是累积适当的数据, 愿意基于这一数据提供的信息做出改变。 医院已经开始使用预测分析, 我们希望看到未来的这一趋势继续发展。 根据本研究, 全球的护士长报告 50% 的医院都实施了临床移动性和预测数据分析政策至少三年或更长时间, 而 42% 的医院实施的时间不到一年。实现数据的能力全球 90% 的数据都在过去两年创建。4 医疗机构也不例外, 数量不断增长的设备、 传感器和新兴技术都在生成数据。 最大化这些复制数据流的有用性需要集成的系统方法, 扩展范围广泛的医疗保健员工的可访问性。4 IBM, https:/ 2022 年, IT 主管预计, 威胁生命状况的预测分析和早期检测通知将被发送到临床医生的移动设备。转型的技术趋势到 2022 年的临床移动性投资由 IT 主管报告增加保持不变减少76%2%由 IT 主管报告远程病患监控1远程医疗2云技术5电子医疗病历互操作性提升 4人工智能310 Zebra Technologies样本医疗设备设备员工运营效率 99%患者追踪620Q0EC080% 的医院预期到 2022 年, 动态工作流通知将发送到移动设备 由 IT 主管报告5 CDC, http:/www.chcf.org/media/MEDIA LIBRARY Files/PDF/PDF U/PDF UsingPatientTrackingToolsInHospitals.pdf为减少这些损失并增加可见性, 医院采用了实时定位系统 (RTLS) 和移动数据终端, 从而自动追踪实时地理位置, 从设备、 供应物和药物, 到患者和员工。应用多种多样新的 RTLS 应用正在迅速发展: 全程 追踪患者 从入院到出院。 对于拥有 275 张病床的医院, 平均减少四小时的住院时间等于增加 10 张床的容量。5 患者安全 监控婴儿腕带的标签或老年人的病号服帮助确保仅出院的患者可以离开。 资产 追踪资产, 如输液泵、 心脏监控器和轮椅等, 从而在最需要的时候随时可用。 员工定位 需要时可确定团队成员的实际位置, 增强患者护理交付合作以及提升员工协作。简化医院运营 医院是大型的复杂机构, 拥有数英里长的类似走廊、 办公室、 治疗区域和病房。 保持对资产、 员工和患者的追踪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行业估计表明, 这些运营挑战让手术的开始时间延迟, 降低临床医生效率, 同时将会丢失医疗设备、 样本和供应物。扩展 RTLS 的推出由 IT 主管报告Zebra Technologies 11移动设备数量51 100台移动设备33%超过 100 台移动设备670-499 个床位100-199 个床位25%超过 500 个床位1400-399 个床位20 0-299 个床位31%医院规模关于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地理位置分布美国27%巴西20%中东(沙特阿拉伯、 科威特、 卡塔尔、 阿联酋)18%中国19%英国16Q-60 岁7!-30 岁32A-50 岁14%超过 60 岁111-40 岁36%按年龄的患者角色护士长35%IT 主管32%患者33%由护士长和 IT 主管报告样本量 = 1,532 位受访者由护士长和 IT 主管报告想了解如何借助 ZEBRA 的解决方案增强患者护理、 提升运营效率和优化 IT 运营的信息, 请访问 WWW.ZEBRA.COM/HEALTHCARE尽管很明显的是, 越来越多的医院都在促进临床移动性, 但是我们仍处于医疗保健的这一转型的开始。 通过为床边护士装备移动设备、 并连接来自设备、 供应物和健康信息系统的数据, 医院已经为实施临床移动性奠定基础。 现在, 是时候在医院广泛采用了 , 因为不仅护士和 IT 决策者看到了好处, 而且新一代的患者也都欢迎并期望技术成为其医疗保健治疗的一部分。促进临床移动性的发展关于斑马技术Zebra 医疗保健技术解决方案实现了医疗供应商与病例、 医护人员与同事以及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连接,从而带来更优质的护理。 我们可提供全套医疗保健专业技术, 专门满足医疗保健行业的独特需求 - 包括腕带和标签打印机、 扫描器、 移动数据终端和软件, 可在整个护理环境提供出色的可视性和效率。 Zebra 是患者识别、 移动性和实时定位及追踪方面的领导者。 斑马技术销售支持热线:4009201899 ( 注:如果您是铁通用户 , 请发邮件至咨询 )了解更多产品和行业应用 :2017 ZIH Corp 和/或其附属机构。 保留所有权利。 Zebra 和 Zebra 斑马头像是 ZIH Corp. 的注册商标, 已在全球多个司法管辖区注册。 文中提及的所有商标是其各自所有者的财产。08/2017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北三环东路 36 号环球贸易中心 D 座305-309 室 100013电话: 86 10 5822 4100传真: 86 10 5957 5141上海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 288 号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二座2801 & 2807 2812 200040电话: 86 21 6010 2222传真: 86 21 6288 8393广州广州市林和西路 9 号耀中广场 B3412-3415 室510610电话: 86 20 3810 7798传真: 86 20 3810 7783成都成都市高新区交子大道 177 号中海国际中心 B 座 1511 室 610041电话: 86 28 8333 7630传真: 86 28 8556 6582南京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2号金陵世贸中心1262-1264室 210005电话: 86 25 8576 8887传真: 86 25 5857 9887武汉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 7 号中商广场写字楼 A 座 1817 室 430071电话: 86 27 8773 7490传真: 86 27 8773 7493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四路一号嘉里建设广场第一座1704室 518048电话: 86 755 3305 3911传真: 86 755 3651 3950香港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 5 号海洋中心 7 楼 712 室电话: 852 5803 3700传真: 852 2157 0333台北台北市信义区松高路9号统一国际大楼13楼110电话: 886 2 87299300传真: 886 2 87299388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 2022 年年 06 月月 30 日日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行业深度度报告报告 医药生物医药生物行业行业 医疗需求多样化,民营医院大有可为医疗需求多样化,民营医院大有可为 民营医院民营医院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报告 看看好好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民营医院是民营医院是我国我国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数量占全国医院数量大半,2020 年我国医院总数超过35000 家,其中公立医院占总数的 34%;民营医院占总数的66%。但从床位上看,公立医院的床位数远高于民营医院,占全部床位的 73.7%。从床位增长趋势上看,公立医院床位增量快于民营医院。尽管民营医院发展速度较快,但公立医院医疗质量远胜民营医院。从病床使用率上看,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普遍高于 90%,但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则维持在 60%左右。从诊疗人次上看,2020 年全国公立医院服务诊疗人次约27.9 亿,而民营医院仅服务 5.3 亿人次,差距仍然较大。可见民营医院是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补充作用。医疗需求医疗需求多样化,多样化,公立医院公立医院难以完全满足难以完全满足。参照发达国家经验,在老龄化阶段下就诊需求将持续上升。从供给上看,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我国医疗建设短板较为明显,我国住院病床使用率明显较高,特别是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超过 95%,医疗供需矛盾明显,政策对公立医院有所规划,对社会办医空间有留白。另外,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呈现不均衡的状态,经济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往往拥有更多医疗资源,随着低线城市人群消费力上升,对部分病种就近就医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民营医院可以进行下沉布局,填补公立医院余留的需求。回顾过往历史,政策对社会办医的鼓励态度一以贯之回顾过往历史,政策对社会办医的鼓励态度一以贯之。参照公立医院改革历史,医疗全公有化有着重重弊端,民营医院不仅能够作为填补医疗需求空白的补充,更是发挥着适度竞争、提高医疗资源运用效率的作用。观历史之镜,我们认为政策对民营医院的鼓励态度是一以贯之的。最新下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在医疗资源薄弱区域和康复、护理等短缺领域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引导促进医学检验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等独立设置机构规范发展,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办诊所。落实行业监管职责,促进社会办医规范发展。”市场数据(市场数据(20202 22 2-0 06 6-2 29 9)行业指数涨幅行业指数涨幅 近一周 1.81%近一月 10.46%近三月-3.75%重点重点公司公司 公司名称公司名称 公司代码公司代码 爱尔眼科 300015.SZ 通策医疗 600763.SH 行行业指数业指数走势图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研究员研究员 张志刚 执业证书编号:S0070519050001 电话:010-83991712 邮箱: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医院资产是一种长期资产,从我国的医疗体制现状看,仍然面临着优质医疗资源供应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我国将在未来经历相较其他国家更快速的老龄化,我们预计整个国家的就医需求将保持增长,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缺乏变通,在专科、基层等方面患者仍然需要优质医疗资源,民营医院体制灵活,能够补充公立医疗之外的需求缺口。此外,回顾公立医院的改革历史,民营医院还发挥着促进竞争,提高医疗效率的多方面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仍然是受到政策鼓励的。在投资上,建议关注眼科、口腔、肿瘤等专科赛道的民营医院和高质量的综合性民营医院。风险风险因素:因素:医疗事故风险;企业经营风险;技术更迭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疫情反复导致门诊量下滑 pWaXtVfWkUkUgVuWdUoP7NcM9PoMoOoMsQfQqQsNiNpPtPbRqRpOMYmQtQuOpOmR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3 目目 录录 1.1.民营医院是现代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是现代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7 1.1 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已经占据我国医疗机构半壁江山.7 1.2 从就诊量上看,民营医院仍有空间.8 1.3 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是社会资本选择的主要赛道.9 1.4 从人员、设备看从业壁垒.10 2.2.我国医疗需求潜力巨大,民营医院仍有可为我国医疗需求潜力巨大,民营医院仍有可为.12 2.1 我国医疗需求仍处于快速上升中.12 2.2 供需缺口为民营医院发展机遇.14 2.3 医疗资源分布不平均,民营医院错位竞争.15 3.3.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史回顾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史回顾.17 3.1 无法兼顾公益性和效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制度困境.18 4.4.代表性公司介绍代表性公司介绍.20 4.1 爱尔眼科.20 4.1.1 公司处于成长期,业务快速扩张.20 4.1.2 眼科赛道持续扩容.20 4.2 通策医疗.21 4.2.1 财务表现优秀,疫情后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21 4.2.2 总院 分院奠定扩张战略,团队接诊模式优势显著.22 4.3 海吉亚医疗.22 5.5.投资建议投资建议.23 6.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24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4 插图目录插图目录 图 1:全国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7 图 2:全国医院数量(按营利性划分).7 图 3:全国医院床位数(按公立、民营划分).8 图 4:医院平均床位(按公立、民营划分).8 图 5:2020 年我国三级、二级医院数量(按民营、公立划分).8 图 6:病床使用率(按公立、民营划分).9 图 7:医院诊疗人次(按公立、民营划分).9 图 8:2003-2020 年各类医院数量变化.9 图 9:全国肿瘤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10 图 10:全国美容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10 图 11:全国口腔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10 图 12:全国眼科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10 图 13:2020 年各类型医院院均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人数.10 图 14:2020 年院均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及数量.11 图 15:世界各国老龄化程度.12 图 16:日本年问诊量(百万人次)及老龄化率(%).12 图 17:年平均就诊次数(次/人).12 图 18:我国年就诊人次及居民平均就诊次数.13 图 19:我国未来就诊量预测(亿).14 图 20:ICU 病床密度(每 10 万人).14 图 21:病床使用率及老龄化程度.14 图 22:各省市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量.15 图 23:按地级市划分的浙江省执业医师分布情况.15 图 24:通策医疗院区布局情况.16 图 25:海吉亚肿瘤医院分布.17 图 26:山外山血透中心布局.17 图 27:公立医院改革史(1949 年-2022 年).17 图 2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比重.19 图 29:全国三级医院盈余率及亏损率.19 图 30:爱尔眼科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亿).20 图 31:爱尔眼科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亿).20 图 32:爱尔眼科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20 图 33:期间费率逐渐稳定(%).20 图 34:我国儿童近视率较高.21 图 35: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亿元).21 图 36:通策医疗营业收入情况(亿).21 图 37:通策医疗归母净利润情况(亿).21 图 38:通策医疗毛利率与净利率进一步提升(%).21 图 39:公司期间费用率不断优化(%).21 图 40:我国各线城市癌症发病宗数(千人).23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5 图 41:每百万人口的放疗设备.23 图 42:每百万人口床位数.23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6 表格目录表格目录 表 1:历年鼓励社会办医政策一览.19 表 2:可比公司估值表(截止 2022 年 6 月 28 日).25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7 1 1.民营医院是现代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院是现代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11.1 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已占据我国医疗机构半壁江山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已占据我国医疗机构半壁江山 公立医院即由政府举办的、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不以营利性为目的医院,一直在我国医疗体制内占据主体地位。民营医院则是指非政府公办的医院,有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分。截止 2020 年,我国医院总数超过 35000 家,其中公立医院 11870 家,占总数的 34%;民营医院为 23524 家,占总数的 66%。近十年,我国公立医院数量有所减少,而民营医院数量则以 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着。分营利属性来看,全国营利性医院从 2010 年的 5096 家增长至 2020 年的14728 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1.1%,出于宗教、慈善、产业布局等原因,非营利性医院数量同样有所增长,从 2010 年的 15822 家增加至 2020 年的 20666家,年均复合增长为 2.7%。图 1:全国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图 2:全国医院数量(按营利性划分)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从床位上看,2018 年我国公立医院床位共 480.2 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为 171.7 万张,公立医院床位占全部床位的 73.7%。2005 年我国公立医院床位共 230 万张,民营医院床位数为 14 万张。虽然民营医院床位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在总量上公立医院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从医院院均床位数来看,民营医院的增长趋势明显慢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院均床位数从 2005 年的 44.7 张增长至 2018 年的 81.8 张,但同期公立医院院均床位从 148.6 增长至 399.1 张。尽管公立医院并未在医院数量上大量扩张,但通过单院床位的增加仍然顺应着我国医疗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民营医院的院均床位较低也反映出民营医院以小而散为主,公立医院则以大而集中为主。0 0Pp,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民营医院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占比0%5 %05E,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营利性医院占比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8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公立民营图 3:全国医院床位数(按公立、民营划分)图 4:医院平均床位(按公立、民营划分)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从另一个角度看,在头部医院的建设上,公立医院仍然有明显的优势。2020 年我国三级医院中,属于公立医院的有 2588 家,剩余 408 家为民营医院;二级医院的差距有所缩小,其中公立医院 5833 家,民营医院 4571 家。2010 年,我国公立三级医院和民营三级医院分别为 1258 家和 26 家。因此虽然在大中型医院的建设上民营医院仍显劣势,但是从发展速度上看民营医院更为迅速。图 5:2020 年我国三级、二级医院数量(按民营、公立划分)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1.2 从就诊量上看,民营医院仍有空间 1.2 从就诊量上看,民营医院仍有空间 尽管民营医院在数量上占优,但公立医院仍然是多数患者就诊的第一选择。从病床使用率上看,公立医院病床使用率普遍高于 90%,在疫情前有上升趋势。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则维持在 60%左右,且较为平稳。从诊疗人次上看,2020 年全国公立医院服务诊疗人次约 27.9 亿,而民营医院仅服务 5.3 亿人次。在截止 2019 年的 10 年间,公立、民营医院诊疗人次分别增加 13.9 亿、4.04 亿,公立医院的优势较大。0%5 %0,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6,000,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公立医院床位数民营医院床位数民营医院床位占比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民营医院院均床位公立医院院均床位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9 图 6:病床使用率(按公立、民营划分)图 7:医院诊疗人次(按公立、民营划分)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1.1.3 3 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是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是社会资本社会资本选择选择的主要赛道的主要赛道 分类来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是社会资本选择的主要赛道。从数量上看,民营综合医院从 2003 年的 1186 家增长至 2020 年的 12885 家,年均复合增长达 15%;民营专科医院从 2003 年的 629 家增长至 2020 年的 7203 家,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15.4%,显著快于其他类型医院的增长速度。图 8:2003-2020 年各类医院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将专科医院拆开来看,分为肿瘤医院、美容医院、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肿瘤医院数量是四种医院中最少的,美容医院数量稍微多一些,其后是口腔医院,眼科医院数量在四种医院中最多。从公立-民营关系来看,四种专科医院的公立医院数量均没有太大变化,公立医院更是逐渐退出美容市场的竞争,近年来主要是民营医院数量不断增长,弥补了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020406080100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民营医院公立医院0.53 2.79 00.511.522.533.5十亿民营医院公立医院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专科医院:民营专科医院:公立中医医院:公立中医医院:民营综合医院:民营综合医院:公立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0 另外,肿瘤医院中,公立医院数量超过民营医院数量,民营肿瘤医院数量从 2012 年进入高速发展期后逐渐陷入停滞,并且开设数量有所下滑,可见开设肿瘤医院的难度远高于其他医院。图 9:全国肿瘤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图 10:全国美容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图 11:全国口腔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图 12:全国眼科医院数量(按公立、民营划分)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1.1.4 4 从人员、设备看从业壁垒从人员、设备看从业壁垒 从从业人员上看,我们将各类医院的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人员数和各类型医院数量相除,得到院均职业医师(注册护士)人数。可见,单个肿瘤医院需求医师和护士的配备量最高,其次是综合医院。口腔和眼科在医护配备上略有不同,口腔医院配备的医生数多于眼科医院,但眼科医院护士更多。一所美容医院的人员配备在五类医院中最为节省。图 13:2020 年各类型医院院均执业医师(注册护士)人数 0204060801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肿瘤医院:公立肿瘤医院:民营01002003004005006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美容医院:民营美容医院:公立02004006008001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口腔医院:民营口腔医院:公立0200400600800100012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眼科医院:公立眼科医院:民营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1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从医疗设备配备来看,一所肿瘤医院配备的设备价值和数量均远高于其他种类医院,综合医院次之,一所综合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平均达到 210 件,总价值可以达到 4871 万。一所口腔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平均达到 98 件,总价值则是 952 万。眼科医院的高价设备数量虽然少于口腔医院,但总价比口腔医院略高,一所眼科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平均为 70 件,总价值平均为 1229万元。美容医院配备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和数量在五类医院中最少。图 14:2020 年院均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及数量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从人力和设备两方面看,各类医院对资源的需求不同。肿瘤医院对医务人员数量和设备配置要求均较高,且远高于其他专科医院,进入壁垒较高,不难解释为何其数量低于其他专科医院且扩张速度较慢。综合医院的人员需求和设备需求仅次于肿瘤医院,而眼科医院和口腔医院的建立壁垒在伯仲之间,对人员和设备的需求各有侧重。美容医院的人员设备需求最小,在五类医院中最容易扩张。050100150200250300350肿瘤综合口腔眼科美容肿瘤综合口腔眼科美容执业医师注册护士01002003004005006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综合肿瘤口腔眼科美容件万元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院均,左轴)万元以上设备数量(院均,右轴)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2 2 2.我国医疗需求潜力巨大,我国医疗需求潜力巨大,民营医院仍有可为民营医院仍有可为 2 2.1 1 我国医疗需求仍处于快速上升中我国医疗需求仍处于快速上升中 从人口基数上看,作为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医疗需求十分旺盛,医疗市场成长空间巨大。从老龄化程度看,我国老龄化排名世界中等偏上位置,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是日本,老龄化率达到 28.4%,我国老龄化程度介于阿根廷与澳大利亚之间。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疗保健需求旺盛的老年人将带动全国医疗市场进一步增长。参考其他老龄化深度国家的医疗建设程度,可以对我国医疗资源的需求变化有更好的了解。图 15:世界各国老龄化程度 数据来源:OEC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日本的门诊量在 1985-1995 年呈上升趋势,但在 2001 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日本人均就诊次数为世界最高,居民就医意愿较高,90 年代后随着日本医保控费逐渐深入,人均就诊量有所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全球大多数国家。二是日本在 2008 年后进入人口下降时代,全国年门诊量因此加速萎缩。图 16:日本年问诊量(百万人次)及老龄化率(%)图 17:年平均就诊次数(次/人)0.00%5.00.00.00 .00%.000.00%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3 数据来源:OEC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OEC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过去十年,我国全国就诊人次呈快速上升趋势,人均就诊次数也飞速上涨。2019 年,我国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 87.2 亿人次,其中医院就诊 38.4 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45.3 亿人次,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3.5 亿人次,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 6.2 次。横向比较来看,相比于世界发达国家,我国的居民平均诊疗次数仍有上升空间,对比东亚地区,例如台湾(15 次/年)、日本(12.5 次/年)、韩国(17.2 次/年)、香港(10.2次/年)、澳门(9.5 次/年)则有大量上升空间。图 18:我国年就诊人次及居民平均就诊次数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我们采用育娲人口对中国 2023 年至 2032 年的乐观预测,该预测预计在鼓励生育的政策下,中国人口将在 2028 年-2029 年见顶。横向对比来看,我们认为中国人均就诊次数仍将增长,因此国内未来十年的看诊需求仍然处于上升态势。05101520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美国0%5 %0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175018001850190019851988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门诊量(百万人次)老龄化率012345670102030405060708090100诊疗人次:总计(亿)居民平均就诊次数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4 图 19:我国未来就诊量预测(亿)数据来源: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2 2.2 2 供需缺口为民营医院发展机遇供需缺口为民营医院发展机遇 从供给方面来看,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我国医疗建设短板较为明显。从ICU 病床密度来看,我国每十万人共享 3.8 张 ICU 床位,但相对发达的国家则普遍在 10 张以上。从病床使用率来看,相对其他国家,我国住院病床使用率也明显较高,特别是三级医院病床使用率超过 95%,医疗供需矛盾明显。随着老龄化持续深入,对病床等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将增加。图 20:ICU 病床密度(每 10 万人)图 21:病床使用率及老龄化程度 数据来源:OECD,公开资料,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OEC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今年 1 月 30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 年),规划强调,合理设置公立医院数量。在省级区域,每1000 万1500 万人口规划设置 1 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地市级区域,每100 万200 万人口设置 12 个地市办三级综合医院,争取建设达到三甲水平,根据需要设置儿童、精神、妇产、肿瘤、传染病、康复等市办专科医院。87.297.599.5101.7103.8106.0108.2110.3112.5114.6116.80.020.040.060.080.0100.0120.02019 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31E2032E02040中国澳大利亚(2018)法国(2018)美国(2018年)德国(2017)0 0Pp0%病床使用率老龄化率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5 原则上支持综合实力强的公立医院,在严格控制单体规模基础上建设分院区,到 2025 年末,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举办分院区不得超过 3 个。规划提出,坚持协同创新原则,鼓励社会办医,特别是在某些专科领域,拓展社会办医空间,社会办医区域总量和空间不作规划限制。2 2.3 3 医疗资源分布不平均医疗资源分布不平均,民营医院错位竞争,民营医院错位竞争 在地域分布上我国医疗资源整体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北京的医疗资源一骑绝尘,其他医疗资源强省(市)大多经济实力较强,而内蒙古、吉林等则可能因为总体人口基数较小导致。甘肃、贵州、广西、广东、江西的每万人拥有医师数量较少。图 22:各省市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量 数据来源:2020 各省市统计公报,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省会城市对全省医疗资源的虹吸效应明显,部分省会的万人拥有医师量远高于全省平均,例如浙江省每万人拥有 33.7 名执业医师,其中杭州市每万人拥有 44.5 名,远高于全省水平,以人数计算,浙江省拥有 21.8 万医师,其中 24.3%在杭州,从医师资源角度,杭州、宁波、温州占据浙江省近半医疗资源。图 23:按地级市划分的浙江省执业医师分布情况 0102030405060北京天津吉林浙江内蒙古山东河北江苏上海山西青海宁夏黑龙江辽宁陕西湖南四川河南湖北重庆安徽海南新疆云南西藏福建甘肃贵州广西广东江西平均省会水平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6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公报,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省会对医疗资源的虹吸导致低线城市的就诊人群向高线城市流动,从而产生异地就医导致的住宿、看护等问题。随着低线城市人群消费力上升,对部分病种就近就医的意愿也会更加强烈,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民营医院可以进行下沉布局,填补公立医院无法满足的需求。例如口腔业龙头通策医疗,充分利用自有杭州口腔医院、宁波口腔医院的影响力,推进公司在浙江省内的业务,实现全面布局。浙江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居民相对富庶,下沉市场空间较大。依靠杭口、宁口形成的人才梯队及经营经验可以让公司在短期内大力发展蒲公英医院,分院建设投入小、培育期短、见效快,形成公司发展动能。图 24:通策医疗院区布局情况 数据来源:通策医疗,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杭州市杭州市24%宁波市宁波市15%温州市温州市14%金华市金华市9%湖州市湖州市4%丽水市丽水市4%舟山市舟山市2%嘉兴、绍兴、嘉兴、绍兴、衢州、台州、衢州、台州、其他其他28%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7 低线城市竞争对手相对弱,医疗需求正在兴起,而大型民营医院依靠系统化、体系化的培训和经营管理在低线城市正在占据优势。对于患者来说,去哪里看诊,是对医疗质量和就医便捷性的权衡,对于部分病种来说,低线城市患病人群基数大、行动不方便,基层就医需求未被满足,此时体制灵活的民营医院很适合作为公立医疗系统的补充。图 25:海吉亚肿瘤医院分布 图 26:山外山血透中心布局 数据来源:海吉亚医疗,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山外山,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3 3.我国公立医院我国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史回顾史回顾 从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经历多轮改革,其改革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图 27:公立医院改革史(1949 年-2022 年)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建设期:全面保障阶段(建设期:全面保障阶段(1 1949949 年年-19891989 年年)我国公立医院最初主要由部分军队医院、教会医院和慈善机构医院转制而来,基础较为薄弱,建国时全国人口超过 5 亿但医院仅 2600 家。这些公立医院采用前苏联“管办一体”的管理机制,对公立医院实现“统收统支”管理。1951 年开始,我国大力投入医疗卫生事业,除了政府兴办的大批公立医院,还有工业及其他部门兴办的医院,从 1956 年开始,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也转变为公立医院。不过“统收统支”对调动公立医院积极性不利,此后对公立医院的管理逐渐转变为“差额补助”。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8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为实现更大效率的利用医疗资源,我国建立了城市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网络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依靠农村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我国公立医院服务网络基本成型,此时医院仍作为单纯福利性事业管理,对全国医院实行“包起来,养下去”。1979 年,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财政对医院补助实行“全额管理、定额补助、结余留用”。在此阶段,公立医院不需要考虑营利问题,但由于外部缺乏竞争和成本约束,导致医疗资源配给效率低下,财政补贴中也有大量浪费,财政对公立医院的补助也经历了从“统收统支”到“差额补助”到“定额补助”的转变。发展期:公立医院经营性目的增强(发展期:公立医院经营性目的增强(1 1981981 年年-19921992 年)年)1981 年,卫生部印发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提出允许医生个体开业,社会办医初见雏形。在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对民营经济相对开放的区域,社会办医首先落地。1986 年,浙江省卫生经济学会农村组在温州调查发现,个体医生人数多、分布广、技术水平不低于卫生院,而且对市场更加敏感,积极发展患者需要的专科小科,服务态度也优于公立机构。与此同时,公立医院也逐渐向市场化发展,1989 年,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提出通过市场化来拓宽卫生事业的发展道路,此后公立医院实现“自我生存”的动力增强。成长期:公立医院自负盈亏(成长期:公立医院自负盈亏(1 1992992 年年-20092009 年)年)1992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明确了医疗卫生体制引入市场化机制的改革方向;1997 年,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将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改为对人员经费、重点学科发展机遇一定比例补助。公立医院逐渐形成了依靠城镇职工医保、新农合、居民医保为主体的支付补偿,以财政补助为间接补偿的机制。但随着公立医院开始自负盈亏,“经济效益”成为公立医院的优先考量,“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出现,医疗服务的市场满意度、公平性、公益性下降。新医改后:公立医院进入成本精细化管理阶段新医改后:公立医院进入成本精细化管理阶段(2 2009009 年至今)年至今)09 年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改革不断深入,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12 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使公立医院改革更加注重“公益性”,提高医院经营效率的同时降低医疗卫生费用,“以药养医”现象被破除,公立医院收入渠道变为服务收费、财政补助两个途径,开始进入以成本为中心的精细化管理阶段。3 3.1 1 无法兼顾无法兼顾公益性和效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制度困境公益性和效益性是公立医院的制度困境 公立医院是政府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资源的主要途径,承担公益职责,但同时公立医院也应注重成本控制,否则将因微观效率低下而造成医疗浪费。在自负盈亏的情况下,公益性和效益性成为公立医院发展的制度困境。过去十年间,我国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比重一直呈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19 上升趋势,但在 2016-2019 年增长势头趋缓,2010 年,我国医疗卫生财政开支占总体财政支出的 5%,2020 年医疗卫生财政开支占总体财政支出的 8%。图 2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总比重 图 29:全国三级医院盈余率及亏损率 数据来源:财政部,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回顾过去七十多年的公立医院改革史,我们认为医疗全公有化有着重重弊端,民营医院不仅能够填补医疗需求的空白,更是发挥着适度竞争、提高医疗资源运用效率的作用。观历史之镜,我们认为政策对民营医院的鼓励态度是一以贯之的。表 1:历年鼓励社会办医政策一览 时间时间 文件名文件名 机构机构 内容内容 2010.11 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 医 疗 机 构 的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将符合条件的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签订服务协议进行管理并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相同的报销政策 2013.12 关于加快发展社会 办 医 的 若 干 意见 卫计委 放宽服务领域要求、放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入的领域,都要向社会资本开放。严格控制公立医疗机构配置,充分考虑非公立医院机构的发展需要 2015.06 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 一是进一步放宽准入。公开区域医疗资源规划,减少运营审批限制,控制公立医院规模。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财政资金扶持,丰富筹资渠道,优化融资政策。三是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四是优化发展环境。2017.05 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 医 疗 服 务 的 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 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在包括肿瘤在内的一系列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鼓励投资者建立品牌化专科医疗集团、举办有专科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 2019.06 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 卫健委 落实“十三五”期间医疗服务体系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为社会办医留足发展空间。营利性社会办医,包括诊所等小型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享受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社会办医可按规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税收优惠。2022.01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 年)卫健委 构建优质均衡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加强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养结合,鼓励社会办医。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0%2%4%6%8 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0.00%5.00.00.00 .00%.000.00%0.00%1.00%2.00%3.00%4.00 17年2018年2019年盈余率(平均数)盈余率(中位数)亏损率(右)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0 4 4.代表性公司介绍代表性公司介绍 4 4.1.1 爱尔眼科爱尔眼科 爱尔眼科成立于 2003 年,是民营眼科医疗服务龙头,也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眼科医疗机构。二十年经营以来,公司通过分级连锁的商业模式不断扩张,公司服务覆盖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截止 2021 年,公司境内医院 174家,门诊部 118 家,去年全年实现门诊量 1019.61 万人次,同比增长 35.07%;手术量 81.73 万例,同比增长 17.64%。随着医疗网络不断完善,分级连锁优势和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4 4.1 1.1.1 公司处于成长期,业务快速扩张公司处于成长期,业务快速扩张 财务方面,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快速增长,成长性优异,而盈利能力维持在较高水平。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0.01 亿元,同比增长 25.93%;实现归母净利润 23.23 亿元,同比增长 34.78%。图 30:爱尔眼科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亿)图 31:爱尔眼科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亿)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图 32:爱尔眼科毛利率和净利率较高(%)图 33:期间费率逐渐稳定(%)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4 4.1 1.2 2 眼科赛道持续扩容眼科赛道持续扩容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眼疾发病率将在未来呈现上升趋势。同时,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将导致眼部疾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随着眼科医疗资源持续增加,眼科市场将持续扩容。沙利文预测到 2024 年时,全国眼科医疗市场将达到 2231 亿,2020-2024 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11%。0 0P010015020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2022Q1营业收入(亿)yoy0 010152025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Q1归母净利润(亿)yoy010203040506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0246810121416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1 图 34:我国儿童近视率较高 图 35:中国眼科医疗服务市场规模(亿元)数据来源:卫健委,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公司竞争力显著,创造的“体外并购基金”模式将连锁化和盈利性难题解决,体外基金为公司扩张打下基础,满足条件的体外医院可以被上市公司并购,以实现扩张需求。同时,公司深耕眼科领域,能够自己培训医技人才,形成了以“多院”“多所”“两站”为核心的医教研体系,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高。4 4.2 2 通策医疗通策医疗 通策医疗是国内第一家以口腔医疗连锁经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口腔医疗服务龙头,截止 2021 年,公司拥有已营业口腔医疗机构 60家。4 4.2 2.1.1 财务表现优秀财务表现优秀,疫情后业绩疫情后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有望持续高增长 公司 2021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7.8 亿,同比增长 33.2%;实现归母净利润7 亿,同比增长 42.7%。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有所下滑,一季度营收 6.55亿元,同比增长 3.74%;归母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增长 1.25%。公司管理费率持续优化,净利率持续上扬,公司盈利能力较强。图 36:通策医疗营业收入情况(亿)图 37:通策医疗归母净利润情况(亿)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图 38:通策医疗毛利率与净利率进一步提升(%)图 39:公司期间费用率不断优化(%)0 0%总体6岁儿童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050010001500200025000%5 %051015202530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2022Q1营业收入(亿)yoy-40%-20%0 2345678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Q1归母净利润(亿)yoy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2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4 4.2 2.2 2 总院总院 分院分院奠定奠定扩张战略,团队接诊扩张战略,团队接诊模式优势显著模式优势显著 通策医疗旗下公司并非简单的连锁化经营模式,而是实行“区域总院 分院”模式,依靠旗下口碑优秀、资源集中的总院,为分院提供资源共享和医技指导。目前公司在浙江省内拥有杭州口腔医院平海路区域集团、城西区域集团、宁波口腔医院、绍兴区域集团、浙中区域集团等 5 家口腔区域集团,依照区域扩张的模式,与各自分院形成区域医院集群。公司“杭口”“宁口”品牌在浙江省内口碑卓越,且集合优势医疗资源,区域总院可对下属分院进行医疗服务技能方面的指导,同时分院和总院共享口碑,总院品牌可为分院引流,分院也可帮助总院将品牌影响力快速推开,累积客户资源,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总院 分院”模式很好地契合了医疗业重视口碑的特点,缓解了口腔业手工业性质的扩张风险。另外,公司目前推行的团队接诊模式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能够将医生资源更高效率运用。团队模式遵循以客户服务至上为核心的价值观,分为横向团队模式以及纵向团队模式,给客户提供一站式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每位医生的人均效率,对于患者来说,为其提供服务的并不是一位医生,而是一个组织。4 4.3 3 海吉亚医疗海吉亚医疗 海吉亚医疗是我国肿瘤医疗龙头,也是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疗集团。海吉亚主要通过内生性增长、战略收购及与医院合作伙伴合作,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及放疗中心网络。截至 21 年,海吉亚经营或管理十二家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网络,旗下医院遍布中国七个省的九个城市。海吉亚还向位于中国十二个省的 22 家医院的放疗中心提供服务。海吉亚医疗的收入主要来自经营以肿瘤科为核心的医院以及与第三方医院合作经营放疗中心。我国癌症发病人数持续增长,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沙利文预计到 2025 年时全国发病宗数将达到 510 万人。从地域分布上看,三线城市人群发病人数远高于一二线城市,占全国癌症发病宗数最大比例。0102030405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毛利率(%)净利率(%)05101520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3 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其他城市图 40:我国各线城市癌症发病宗数(千人)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然而,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特征导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患者需求并未得到满足,2019 年全国一线和二线城市每百万人口的放疗设备分别为4.9 和 3.4,在百万人口床数方面,一线城市也远高于二三线城市。图 41:每百万人口的放疗设备 图 42:每百万人口床位数 数据来源:海吉亚医疗,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数据来源:海吉亚医疗,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公司内生 外延快速发展。2021 年公司先后收购苏州永鼎、贺州广济医院,不断扩大自身服务网络,通过公司高效率的管理磨合,收购资产能够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海吉亚上市后公司也积极展开自建医院项目,目前包括无锡海吉亚医院、德州海吉亚医院都在建设中,公司业务持续良性发展。5 5.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医院资产是一种长期资产,从我国的医疗体制现状看,仍然面临着优质医疗资源供应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由于特殊的人口结构,我国将在未来经历相较其他国家更快速的老龄化,我们预计整个国家的就医需求将保持增长,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缺乏变通,在专科、基层等方面患者仍然需要优质医疗资源,民营医院体制灵活,能够补充公立医疗之外的需求缺口。此外,通过回顾公立医院的改革历史,民营医院还发挥着促进竞争,提高医0123456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其他城市050100150200250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及其他城市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4 疗效率的多方面作用,因此,我们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仍然是受到政策鼓励的。在投资上,建议关注眼科、口腔、肿瘤等专科赛道的民营医院和高质量的综合性民营医院。6 6.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医疗事故风险;企业经营风险;技术更迭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疫情反复导致门诊量下滑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5 表 2:可比公司估值表(截止 2022 年 6 月 29 日)证券代码 证券简称 总市值(亿元)股价(元)EPS PE 评级 2021E/2022E/2023E 2021E/2022E/2023E 600763.SH 通策医疗 524.57 163.60 2.6/3.3/4.28 63.04/49.54/38.24 推荐 300015.SZ 爱尔眼科 2,249.99 41.50 0.57/0.76/1.02 72.78/54.45/40.81 推荐 000516.SZ 国际医学 231.23 10.16-0.28/0.07/0.22-36.34/154.7/46.81 推荐 数据来源:Wind,国融证券研究与战略发展部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报告报告 请阅读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6 投资评级说明投资评级说明 证券投资评级:以报告日后的 6-12 个月内,证券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 行业投资评级:以报告日后的 6-12 个月内,行业相对于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为标准 强烈推荐(Buy):相对强于市场表现 20以上;推荐(Outperform):相对强于市场表现 520;中性(Neutral):相对市场表现在55之间波动;谨慎(Underperform):相对弱于市场表现 5以下。看好(Overweight):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中性(Neutral):行业与整体市场表现基本持平;看淡(Underweight):行业弱于整体市场表现。免责声明免责声明 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仅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作出邀请。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所有报告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不应将本报告视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参考因素,亦不应认为本报告可以取代自己的判断。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本报告的版权归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实地调查是在2021年11月进行的,这是COVID-19对医疗系统的暂时平静
对于一个大型医院,即使是医院信息网络的暂时瘫痪,也会导致医院业务系统的混乱,其产生的社会不良影响,必然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