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27ms

国际金融报告-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国际金融
  • NIFD:2022Q3全球金融市场报告(23页).pdf

    全球金融市场NIFD季报主编:李扬胡志浩李晓花 李重阳 2022 年11月 NIFD 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 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 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 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 2 月份发布。I摘摘要要2022 年三季度,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全球通胀持续恶化、欧美政策持续收紧的情况下,全球经济愈加呈现“滞涨”特征,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延续上行态势。具体来看,美国持续大幅加息,欧元区开启加息进程且力度逐渐加大,美国和欧元区国(公)债收益率曲线水平大幅上扬。持续大幅加息加剧了经济的衰退预期,美国国债曲线倒挂由长端向短端进一步蔓延,10 年期与 3 月期国债利差在 10 月份也步入倒挂区间。日本央行继续坚持宽松立场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与美欧的政策分化导致日元汇率和国债利率持续承压,其中,10 年期国债利率不断突破 0.25%的央行上限。在美欧持续紧缩政策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高企、资本外流、债务危机和货币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凸显。由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取向不同,新兴经济体国债利率走势也不尽相同。其中,印度采取跟随美欧加息政策,国债收益率曲线基本呈现“熊平”态势;俄罗斯在卢布坚挺背景下,将乌克兰危机早期的超高利率逐渐下调至正常水平,土耳其采取“降息抗通胀”的策略,上述两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态势;巴西在通胀有所回落的背景下,暂停自 2021 年 3 月以来的连续12 次加息,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态势;中国为应对经济下行采取偏松的货币政策,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牛陡”态势。2022 年三季度,中美国债利差持续倒挂且倒挂加深,预计未来短期内中美国债利率倒挂状态或将持续,但倒挂的深度或将逐渐收敛。收益率曲线的斜率(期限利差)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利率本报告负责人:本报告负责人:胡志浩本报告执笔人:本报告执笔人:胡志浩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李晓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重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NIFD 季报季报】全球金融市场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宏观杠杆率中国金融监管中国宏观金融中国财政运行地方区域财政房地产金融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II预期和期限收益(持有长债相对于短债的超额收益)。2022 年三季度,持有 7 年期中国国债收益最高,相对于持有 3 个月国债的超额收益为 3.45%。在乌克兰危机金融制裁背景下,跨境支付安排成为关注重点。2022 年三季度,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参与的 mBridge 项目进行了试点并发布报告详细阐述了其设计及未来蓝图;无独有偶,SWIFT 也披露了其央行数字货币和加密资产领域跨境支付的实验成果,我们认为,mBridge 在兼容性、开放性、平衡监管合规与隐私控制等方面具有优势;而 SWIFT 的方案则尽可能保障了与既有业务的一致性与延续性,有利于巩固其在传统跨境交易的深厚基础。总之,跨境支付领域新的解决方案和既有的基础设施之间的博弈已悄然上演。2022 年三季度,以太坊完成“合并”,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此举一方面大幅增强了以太坊的环境友好性,另一方面也优化了以太坊的利益结构。对于整个加密资产领域,以太坊的“合并”将为后续其他加密货币网络提供示范效应,使更多新入场者转向使用 PoS 识机制,同时也提供了一次颇具积极意义的去中心化改革实践。未来,其进一步提升交易效率的升级措施值得关注。近期,加密资产领域受“中心化”力量干预得愈发明显。我们认为:网络环境开放化但交易平台有准入,网络空间无国界但平台注册有地域,加密理念去中心但项目和机构有利益述求。2022 年三季度,以太坊上知名的混币应用 Tornado Cash被美国列入黑名单,加密交易所币安遭黑客攻击后多个中心化平台运营机构协同应对,这些案例使我们进一步观察到来自政府和商业的中心化力量正影响加密资产用户的“隐私”和“自由”。国家的干预、商业的利益、道德舆论(而非编码)等约束仍将进一步深刻影响数字世界的发展,加密世界正越来越接近权力和资本,远离自由与去中心。目录一、全球国债收益率情况.1(一)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1(二)新兴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5(三)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情况.8(四)中国国债期限利差情况.9二、信用利差情况.10(一)发达经济体信用利差曲线情况.10(二)新兴经济体信用利差曲线情况.11三、数字货币部分.12(一)跨境支付成数字货币博弈重点.12(二)以太坊完成“合并”.15(三)再谈中心化.171一、全球国债收益率情况(一)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一)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2022 年三季度,在全球通胀持续恶化、欧美政策持续收紧的情况下,发达经济体国债利率呈现明显上行态势。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愈加呈现“滞涨”特征。7 月公布的美国 GDP 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出现技术性衰退,美国经济衰退和加息放缓的预期,引导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明显回调。从收益率水平上看,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的国(公)债走势相同,但美国和欧元区波动较大,日本波动较小;从收益率曲线斜率上看,由于美国持续加息,长债利率上行速度加快,曲线斜率在跌至历史低位之后保持稳定;欧元区和日本在 7 月由于长债利率下行,斜率走平,之后呈现陡峭化趋势。1.美国加息步伐不减,曲线倒挂加深,经济衰退概率进一步加大美国加息步伐不减,曲线倒挂加深,经济衰退概率进一步加大2022 年三季度,美国国债利率加速上行,曲线倒挂加深。年三季度,美国国债利率加速上行,曲线倒挂加深。一是各个期限利率加速上行。其中,3 月期国债利率由季初 1.72%上行至季末的 3.33%,为2008 年次贷危机以来最高值;2年期国债利率由季初 2.92%上行至季末的 4.22%,在 7 月份小幅回调至 2.83%;10 年国债利率由季初 2.98%上行至季度末 3.83%,7 月份在预期经济衰退以及加息放缓的背景下明显回调至 2.67%。二是曲线扁平化趋势明显,倒挂由中长端逐步向短端蔓延,且逐渐加深。其中,自自 7 月月 6 日日以来,以来,2 年期和 10年期利率持续倒挂,在 9月 21日,倒挂达 51BP;进入 10月,3 月期和 10 年期利率也开始倒挂,历史经验表明,这通常预示着美国在未来一段时期将步入衰退。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上行,是持续高通胀和大幅加息的结果。美国国债利率快速上行,是持续高通胀和大幅加息的结果。我们在 2002 年二季度报告中指出,根本上来说,供需失衡叠加俄乌冲突是造成美国当前高通胀的主因。2022 年三季度,上述因素仍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 CPI 同比虽然较 6 月份的 40 年最高点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 8%以上的高位。而且,核心CPI同比继续飙升至 9 月份的 6.6%,为近 40年以来的最高点。整体 CPI同比从6 月时的高点回落,主要是由于能源和交通运输价格降温所致。但住房、食品和医疗等项目价格继续攀升,意味着通胀正变得根深蒂固。尤其是当前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工资-物价”螺旋的风险也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美联储连2续大幅加息,继 2022年 3 月和 5 月分别加息 25BP 和 50BP 之后,在 6月、7 月、9 月和 11 月又连续加息 75BP,累计加息 375BP,当前联邦基金利率已飙升至3.75%4.00%,是 1982 年以来最强的加息力度。此外,市场预计加息进程仍将继续。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同时,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的同时,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风险也在进一步提升。提升。首先,2022 年 7 月公布的 GDP 数据显示,由于私人库存、固定投资下降以及通胀对个人消费支出的影响,美国经济出现技术性衰退,产出连续两个季度收缩,在衰退预期的影响下,长端利率有明显回调。其次,美国国债曲线倒挂加深。其中,2 年期和 10 年期利率自 7 月以来持续倒挂并不断加深;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进入 10 月,3 月期和 10 年期利率也开始倒挂。根据 1982 年以来的数据,当 3 月期和 10 年期利率出现持续倒挂,美联储均停止加息,同时,美国将在未来 36 个季度步入衰退(见图 2)。最后,特别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就业市场紧张仍然主要归于供给面,并且未来不短时期内,供给矛盾仍难以改善,最终不得已只能以需求减弱来达到新均衡。根据美国劳工部的最新数据,第一,2022 年 9 月,美国职位空缺率处于 6.5%的高位,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第二,2022 年以来劳动参与率一直处于 62.1%至 62.4%之间,没有继续改善的趋势,相较疫情前,美国劳动力市场丧失的 400 多万劳动力似乎难以恢复,显示美国劳动力紧张较大程度是由劳动力供给大幅减少导致的;第三,美国劳动力市场拐点似有隐现。2022 年 10 月,美国失业率为 3.7%,但较 9 月低位反弹0.2 个百分点;2022 年 9 月,雇佣率 4.00%和离职率 2.70%均有所下行,与疫情前差距不大,显示雇主招聘的人数和自愿离职的人数有所减少;同时由于就业数据是滞后指标,随着美联储加息政策影响的深化,劳动力市场需求或将受到压制。未来,劳动力市场衍化路径可能是劳动力供给短期内难以改善,加息导致需求进一步下降,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达到新的平衡。在此情况下,美国经济衰退概率或将进一步提升。美债利率或已见顶,但回落过程可能呈现震荡。美债利率或已见顶,但回落过程可能呈现震荡。最新公布的美国显示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2022 年 10 月 CPI 同比 7.7%,已连续四个月回落;同时,核心 CPI 项中,除了房租项增速仍处历史高点,其余各项有回落的趋势。随着通胀回落和就业市场降温,以及衰退概率加大,美联储可能很快将放缓加息步伐,3美债利率上行的空间不大。然而,当前通胀仍旧处于高位,就业市场依旧强劲,其回落过程可能呈现震荡。2.日本坚持宽松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压制国债利率上行日本坚持宽松和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压制国债利率上行2022 年三季度,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延续“熊陡”态势,在 7 月有所回调,整体波动幅度较小。其中,10 年期国债利率处于 0.15%至 0.30%的窄区间震荡。2022 年三季度日本通胀加速上涨,其中,2022 年 9 月,CPI 和核心CPI 同比均为 3%,超过央行 2%的通胀目标,达到近 8 年以来最快速度上涨。同时,日本经济复苏缓慢,在通胀上行的情况下,日本消费乏力,内需持续疲软;在进出口方面,对于贸易大国来说,日本连续 14 个月出现贸易逆差,但就2022 年 8 月,日本贸易逆差高达 2.82 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在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强调日本当前面临的是输入型通胀,而不是央行所期待的需求扩张型通胀,为支持经济持续复苏,日本央行坚持宽松政策,将短期利率维持在-0.1%的水平,同时,通过无限量购买长期国债,使 10 年期国债利率维持在 25 个基点以下。日本与欧美货币政策分化,使得日元汇率和利率承压。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累计跌幅高达 25%之上,一度跌至 24年来的低点,超越 1 美元兑换 150 日元的重要关口。在通胀和日元贬值的双重压力之下,尽管日本央行实施固定利率无限量购债操作,但国债收益率仍不断突破央行控制目标。预计未来短期内日本货币政策立场保持不变,若其发生变化,那么压制已久的国债收益率或将大幅飙升。3.欧元区开启加息且力度逐渐加大,对抗通胀和欧元贬值欧元区开启加息且力度逐渐加大,对抗通胀和欧元贬值2022 年三季度,欧元区公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熊平”态势。具体而言,经历了由“牛平”转“熊陡”再转“熊平”过程,收益率曲线水平上行明显,但斜率则呈震荡波动形态。由于乌克兰危机以及欧盟对俄罗斯的多轮制裁,能源危机持续推高欧元区通胀年内以来屡创历史新高。其中,PPI 同比均超过30%,9 月 CPI 同比上涨 9.9,核心 CPI 同比 4.8%,远高于 2的目标。更为关键的是,当前欧元区通胀仍处于上行通道,难言见顶。在通胀飙升的同时,欧元区面临衰退的风险。2022 年三季度,制造业 PMI 和服务业 PMI 均处于荣枯线以下,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投资者信心指数均处于负区间,逼近历史最低点。在高通胀和衰退风险之间,欧央行面临两难抉择。在美联储强势加息的情况下,4欧元兑美元一度跌至平价,欧央行不得不选择加息应对。欧央行在 7 月加息50BP,由于市场提前定价加息,且衰退预期强化,欧元区公债收益率曲线在 7月呈现“牛平”;8 月,高通胀与加息预期又主导曲线呈现“熊陡”;随着欧央行 9 月加息 75BP 落地,曲线再度转为“熊平”。随着欧元区通胀继续走高,欧元区陷入衰退似乎难以避免,欧央行面临的处境将愈发困难。图图 1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主要发达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数据来源:WIN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5图图 2美国美国国债国债利差与经济衰退利差与经济衰退数据来源:WIN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图中阴影部分为衰退时期。注:美国国债 3 月期和 10年期利率倒挂,是加息停止的信号,之后会步入降息周期;且未来 3 至 6 个季度内,美国经济会步入衰退(1998 年短暂几天的倒挂,是由于财政盈余,财政部计划实施国债回购计划导致的)。(二)新兴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二)新兴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2022年三季度,在美欧持续收紧政策的背景下,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胀高企、资本外流、债务危机和货币贬值的压力进一步凸显。由于经济环境和政策取向不同,新兴经济体国债利率走势也不尽相同。其中,印度采取跟随美欧加息政策,国债收益率曲线基本呈现“熊平”态势;俄罗斯在卢布坚挺背景下将乌克兰危机早期的超高利率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土耳其采取“降息抗通胀”的策略,两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态势;巴西在通胀有所回落的背景下,暂停自 2021 年 3 月以来的连续 12 次加息,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态势;中国为应对经济下行采取偏松的货币政策,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牛陡”态势。2022 年三季度,受通胀和加息影响,印度国债收益率曲线延续“熊平”态势。自 2022 年 4 月以来,印度 CPI 同比连续超过 7%;同时,印度贸易逆差扩大、资本加速外流使得印度卢比汇率承压,今年以来卢比兑美元贬值 10%,为应对通胀和稳定汇率,印度在今年 5 月以来已 4 次加息,基准利率累计上调100BP 至 5.9%。在加息的背景下,印度国债收益率呈现“熊平”态势。2022年三季度,俄罗斯延续降息政策,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态势。2022 年三季度,俄罗斯卢布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美元兑卢布基本在 60 附近波6动,比 3 月初的最低点升值将近一倍,也高于乌克兰危机前的 78.8。同时,俄罗斯通胀进一步放缓,通胀由 4 月份 17.83%高点逐渐回落至 9月份的 13.68%。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在 7 月和 9 月采取延续降息政策,由 4 月份 20%超高水平连续 7 次降息,于 9 月 19 日降至 7.5%,低于俄乌冲突前的利率值 9.5%,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态势。2022 年三季度,巴西暂停加息步伐,巴西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态势。为对抗资本外流和通胀的压力,巴西自 2021 年 3 月开启加息周期,连续12 次加息,将基准利率提高至 2022年 8 月的 13.75%,其间累计加息 11.75个百分点。自 2022 年 7 月以来,由于巴西通胀持续回落,之后基准利率保持不变,巴西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平”态势。2022 年三季度,土耳其继续实施“降息抗通胀”的政策,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态势。土耳其长期面临恶性通胀,受能源和食品价格影响,2022年 8 月和 9月 CPI 同比超过 80%,为 1998年以来新高。与经典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对抗通胀的做法相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主张降息抗通胀,于 8 月和 9 月分别降息 100BP,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牛陡”态势。2022 年三季度,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呈现“牛陡”态势。总体上看,中国国债利率走势主要受国内经济形势、政策调整的影响。受疫情反复干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7 月和 8 月 PMI 处于荣枯线以下,尤其是地产投资持续收缩、居民消费低迷,前期一直保持强劲的出口增速明显下滑,以美元计 10月份出口同比甚至为负增长。从物价水平看,中国 PPI 同比持续回落,CPI 同比暂停上行趋势,除食品和能源外的核心 CPI 同比下滑,反映内需不足。为应对经济下行,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货币市场资金利率保持低位,且长期显著低于政策利率。在 7 月社融和新增贷款大幅不及预期的情况下,8 月 15 日央行降准,MLF 和逆回购操作利率均下降 10BP,1 年期 LPR 下调 5BP 到 3.65%,5 年期以上 LPR 下调 15BP 到 4.3%。随着 9 月国内经济小幅复苏,社融和信贷有明显的回升,市场资金利率逐渐向政策利率收敛。未来,稳地产政策以及国内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实施,将为国内经济复苏增添动力,同时需关注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在外需贡献度下降,内需拉动仍依赖政策发力的情形下,利多与利空因素交织,中国国债收益率将保持震荡态势。78图图 3部分新兴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经济体国债收益率曲线情况情况数据来源:WIN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三)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情况(三)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情况2022 年三季度,中美国债收益率利差持续倒挂且倒挂加深。其中,中美 3月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由-12BP 降至-173BP,倒挂加深 161BP,10 月份又进一步降至-260BP;中美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由-16BP 降至-107BP,倒挂加深91BP,10 月份又进一步降至-146BP;在 4 月 11日,中美 10 年期国债利差出现自 2011年以来的首次倒挂,之后,中美利差倒挂开始向短端蔓延,6月 13 日中美 3 月期国债利差出现倒挂。中美利差倒挂是因为中美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错位。中国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效需求不足,通胀温和,货币政策偏宽松;美国经济处于复苏阶段,通胀持续飙升,货币政策大幅收紧。未来,在美联储加息持续的背景下,中美国债利差或将维持高位倒挂;在美联储紧缩政策放缓以及中国经济企稳的背景下,中美国债利差或将逐渐收敛。9图图 4中美国债利差情况中美国债利差情况注:利差等于中国国债对应期限收益率减去美国国债对应期限收益率。数据来源:WIND。(四)中国国债期限利差情况(四)中国国债期限利差情况经过严格推导,收益率曲线的斜率(期限利差)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利率预期、期限收益(持有长债相对于短债的超额收益)以及凸度偏差(价格与收益率的非线性部分)。其中,凸度偏差通常较小,期限利差主要包含前两个部分。通俗可以理解:陡峭的收益率曲线,预示未来利率上行或正的期限收益;倒挂的收益率曲线,预示未来利率下行或负的期限收益。本文以一个季度为频率,短债设期限为 3 个月的国债收益率,持有期也设为 3 个月,重点考察中国国债市场。2022 年第三季度,持有年第三季度,持有 7 年期中国国债的收益最高年期中国国债的收益最高,相对于持有相对于持有 3 个月国个月国债的超额收益为债的超额收益为 3.45%。图 5 展示了 2022 年 6 月末持有各个期限中国国债 3 个月后,期限利差分解情况。其中,蓝色表示 2022年 6月末收益率曲线期限利差;红色表示利率预期,即 3 个月后,各个期限收益率变化部分;灰色线表示期限收益,即持有各个期限债券相对于 3个月期国债的超额收益部分。10图图 52022 年年 6 月末期限利差分解情况月末期限利差分解情况数据来源:中债估值中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二、信用利差情况本文中,信用利差曲线指同一信用等级、不同期限信用债收益率与对应期限国(公)债收益率曲线的利差组成的一条曲线。(一)发达经济体信用利差曲线情况(一)发达经济体信用利差曲线情况2022年三季度,美日欧信用利差延续上行态势。2022 年三季度,美欧面临近四十年以来高通胀,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其信用利差延续并加速上行。由于经济衰退风险的加大,市场预期未来加息步伐将放缓,美欧信用利差在 7 月份出现短暂回调。日本央行坚持货币宽松政策,在经济活动和投资者信心减弱的背景下,日本信用利差有延续低位上行态势。展望未来,在货币政策持续收紧、经济衰退风险进一步提升的情形下,发达经济体信用利差或将持续反弹。11图图 6主要发达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体利差利差曲线曲线情况情况注:利差=(美、日、欧)A级信用债收益率-国债收益率数据来源:Bloomberge、中债估值中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二)新兴经济体信用利差曲线情况(二)新兴经济体信用利差曲线情况2022 年三季度,印度信用利差延续在历史低位保持稳定,中国信用利差小幅下行。2022 年三季度,疫情反复扰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凸显,货币政策偏松,市场流动性充裕,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低于同期限政策利率,中国信用利差小幅下行;印度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其信用利差在历史低位也基本保持稳定。展望未来,中国信用利差或将继续保持稳定;同时,在新兴经济体持续高通胀、高债务和全球衰退风险背景下,相关国家信用利差或将有所抬升。12图图 7部分新兴部分新兴经济体经济体利差利差曲线曲线情况情况注:利差=(中、印)AA 级信用债收益率-国债收益率数据来源:Bloomberge、中债估值中心、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三、数字货币部分(一)跨境支付成数字货币博弈重点(一)跨境支付成数字货币博弈重点在货币数字化进程中,跨境支付是备受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传统的跨境支付中,大多交易是通过代理行安排进行的。这种安排涉及多个机构,同时还要考虑报文标准、监管合规、时差、汇率变动、税费等多方面的差异,从而大大增加了交易摩擦和风险,引致了较高的跨境支付成本。为此,许多数字货币创新设计的动因之一就是实现高效的跨境支付。2022 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西方通过“SWIFT 断连”制裁俄罗斯。由于 SWIFT 在全球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断连将导致大量交易无法迅速、便捷地达成,从而对俄罗斯的政府、企业以及个人在贸易和金融等方面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在这一“金融核弹”的威13慑下,跨境支付进一步由成本考量上升到金融安全领域,许多国家和机构开始寻找绕开 SWIFT 的跨境支付替代方案。在此背景下,近期两条先后发布的跨境支付新进展十分耐人寻味。一条是 9 月底的消息,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中央银行、阿联酋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发起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项目,在 8 月 15 日至 9 月 23 日期间首次成功完成了基于四个国家或地区央行数字货币的真实交易试点测试,来自四地的 20 家商业银行基于货币桥平台为其客户完成以跨境贸易为主的多场景支付结算业务。测试中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折合人民币 8000 余万元,交易业务逾 160 笔,交易总额折合人民币超过 1.5 亿元。其中,mBridge 实现境内向香港跨境汇款分钟级到账,成功测试了境内与阿联酋等的跨境汇款。10 月 26 日,mBridge 项目发布“货币桥”项目:通过央行数字货币连接各经济体(Project mBridge:Connecting economies through CBDC,以下简称报告)的报告,详细阐述了上述试点的运行成果,技术设计,法律、政策、监管方面考虑及未来蓝图。报告显示,mBridge 开发了一个定制的分布式账本(被称作 mBridge 账本,mBL)。mBL 可以托管多个 CBDC 的通用基础设施,在该平台上,各国金融机构可以直接持有和交易中央银行发行的 CBDC。本次试点实现了不同央行 CBDC 的发行与赎回、实时点对点的跨境支付、以及外汇对付(PvP)交易,并证明其在速度、透明度、效率、弹性、准入、成本和结算风险降低方面均具有优势。我们认为,我们认为,mBridge 项目具有几方面优势。一是项目具有几方面优势。一是兼容性,兼容性,mBridge 平台不仅能连接 CBDC 网络,还实现了与传统清算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二是开放性,二是开放性,mBridge 源代码开放,源代码开放,所有项目成员都可以查阅和编辑。同时,mBridge 还邀请诸多其他央行和国际组织代表作为观察员加入项目,提高了其透明度和影响力。三是平衡了监管合规与隐私控制。三是平衡了监管合规与隐私控制。mBridge 上的交易细节只能被交易的双方、交易双方属地的央行以及交易使用货币的发行者查看,而对其他参与者保持匿名。这同时保证了交易者的匿名需求,相关央行掌握本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需求,以及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实施制裁的需求。当然,当然,mBridge 目前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一,在现行体系目前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一,在现行体系下,下,mBridge 的系统效能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账期和系统营业时间的影响。的系统效能很大程度上仍受传统账期和系统营业时间的影响。在14试点中可以发现,与单向跨境支付相比,外汇 PvP 的交易数量有限。这是因为一些央行要求在日终前平账,而参与项目的四个法域存在时差,能够实现 PvP交易的重叠时间有限。其二,其二,mBridge 尚缺乏有效的汇率发现机制。尚缺乏有效的汇率发现机制。目前平台上外汇交易的价格是在链外单独确定的,这无疑使流程复杂化,同时增加了价格风险。根据报告披露,项目意识到,mBridge 与国内 CBDC 和传统支付基础设施的集成能力、链上 CBDC 发行和赎回流程的自动化,对 mBridge 的未来推广至关重要。因此,项目计划在项目计划在 2023 年和年和 2024 年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年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提升与国内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和自动化水平,将汇率发现和匹配机制整合到平台中,引入流动性管理工具,改进数据隐私保护工具,进一步整理政策和监管合规内容,继续完善法律框架、平台条款,并吸纳更多的央行和私人部门参与者,试点更多的业务类型。另一条消息在另一条消息在 10 月初紧随发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月初紧随发布。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在官)在官网公布了其用于央行数字货币(网公布了其用于央行数字货币(CBDC)和加密资产领域跨境支付的试验结果,)和加密资产领域跨境支付的试验结果,并披露了未来发展的相关规划。并披露了未来发展的相关规划。此次试验参与者包括多个国家央行及全球性商业银行等 14家机构,法国和德国央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银集团、富国银行等均在其列。针对 CBDC 跨境,SWIFT 提供了一套互联的基础设施,其核心是“联结网关”(Connector Gateway)。该网关是各法域 CBDC 网络和 SWIFT平台之间的标准化接口,为跨境支付提供统一出入口。网关提供智能合约、条件支付和监管功能,可以兼容各法域间不同的基础设施。目前,SWIFT 已经成功测试了两种基于不同分布式账本(DLT)的 CBDC 之间的双向交易、基于DLT 的 CBDC 与不基于 DLT 的 CBDC 之间的双向交易、以及 CBDC 与实时全额支付系统(RTGS)即传统法币之间的交易。针对加密资产,SWIFT 模拟了通证发行、二级市场交易以及与法币的相互转换等功能,表明 SWIFT 有能力为各种加密资产网络提供一点接入,使加密资产、CBDC、和传统货币与资产能够相互跨境交易。mBridge 与 SWIFT 的跨境方案有相似之处,即二者都试图兼容不同的CBDC 系统和设计,并高度重视智能合约的应用。在差异方面,mBridge 实质上是为多边 CBDC 建立了一个“走廊网络”,使用单一 DLT 构建点对点的跨境15交易。相较于建立在传统代理行模式基础上的 SWIFT,这种单一的 DLT方法更容易实现透明、高效与低成本,且通过引入货币当局作为验证节点,更有利于维护各国货币主权、实现多样化的货币政策意图,以达成共赢的局面。SWIFT的跨境方案则至少有两个明显优势。一是基于其在传统跨境交易的深厚基础,SWIFT 不仅能实现 CBDC 跨境交易,还能打通 CBDC、加密资产与传统法币和证券的跨境交易,这种一点接入的优势是不容小觑的。二是 SWIFT 跨境方案的联结网关报文格式沿用了现行的 ISO 20022 标准,尽可能保障了一致性与延续性。这将大大简化各个国家和地区、金融机构以及加密资产网络参与互联的工作量,从而形成相当强的商业惯性。相较之下,mBridge 作为仅面向 CBDC 的跨境基础设施,则受制于其他国家 CBDC 的研发意愿和落地进度,并面临与更多货币当局协作开发可能带来的成本。(二)以太坊完成(二)以太坊完成“合并合并”9 月 15 日,以太坊“合并”(The Merge)顺利完成,主网正式从工作量证明(PoW)转向权益证明(PoS)。“合并合并”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大幅增强了以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大幅增强了以太坊的环境友好程度。太坊的环境友好程度。据测算,PoW 时代的以太坊,其能耗约为每年 112 太瓦时,占全球总能源消耗的 0.2%;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则与新加坡整个国家的排放量相当。而以太坊切换到 PoS 机制后,就无需为争夺出块权而进行毫无意义的数学运算,其总能耗将减少约 99.95%。“合并合并”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整个以太坊利益结构的调整更为深远的影响则是整个以太坊利益结构的调整。“合并”后,以太坊的用户不用购买显卡和矿机,只需质押 ETH 就可以参与以太坊挖矿。关于PoW 和 PoS 的差异,一言以蔽之,如果说 PoW 是算力占比越高获得出块权的几率越大,那么 PoS 则是质押 ETH 占比越高获得出块权的几率越大。这实际上是将以太坊的记账权从 PoW 矿工手里转移到持有 ETH 的用户手中。从既有的生态发展角度上来看,PoW 时代以太坊的发展已经证明,相当大比例的矿工与对以太坊生态建设和未来发展并不关心。这些矿工具有明显的逐利特征,他们购入显卡和矿机,寻找电费低廉、政策宽松的法域,时刻计算着成本、收益和回本周期,其经济激励与以太坊的核心开发者和生态使用者并不一致,甚至可能成为未来以太坊升级的掣肘。而转向 PoS 后,参与质押的人都是持有 ETH 的用户,通过手中加密资产的升值,他们与以太坊网络的长远利益被更强地捆绑16在了一起,将更有利于以太坊的下一步发展。对于整个加密资产领域,以太坊的对于整个加密资产领域,以太坊的“合并合并”具有里程碑意义。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太坊通过提供接近图灵完备的操作系统,为加密资产网络引入了智能合约,从而衍生出去中心化金融(DeFi)、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非同质化通证(NFT)乃至元宇宙和 Web3.0 等愿景,是加密资产领域创新最为活跃和集中的网络。以太以太坊的坊的“合并合并”一方面将为后续其他加密货币网络提供示范效应,使更多新入场一方面将为后续其他加密货币网络提供示范效应,使更多新入场者转向使用者转向使用 PoS 共识机制;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一次颇具积极意义的去中心共识机制;另一方面,它也提供了一次颇具积极意义的去中心化改革实践。化改革实践。作为头部加密资产网络,以太坊是一个市值千亿美元的大型平台,其生态运行着数百个 DeFi 项目,牵动着数以百万计用户的切身利益,调整共识机制的难度和阻力是极大的。从最初的设想、到蓝图擘画、到最终一步步升级完成“合并”,以太坊经历了数年之久。据统计,在 9 月 15 号合并当日,有 7千余个活跃节点一同写作、42 万人参与验证,最终绝大多数用户选择留在“合并”后的以太坊主网,完成了在不停机状态下、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切换共识机制的创举。“合并合并”只是以太坊升级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而远非终点站。只是以太坊升级之路上的一座里程碑,而远非终点站。此前,以太坊一直面临网络拥堵、交易费用高企和碳足迹等诸多问题。通过“合并”,能耗问题已经被解决。下一步,以太坊将着力提升其交易效率。目前,以太坊的TPS 只有 15 笔,然而其生态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交易,链上每天有百万级的交易等待成交。特别是在加密货币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用户主动交易与合约自动执行的两方面需求叠加,极易导致网络拥堵,交易费用也随之增加。网络拥堵使得很多本应及时发生的交易无法达成,在价格动荡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踩踏”风险;而交易费用高企也使许多用户“望 Gas 费而却步”,一些提升市场有效性的套利机制也将失去作用这两方面共同抬升了以太坊生态的交易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应用程序构建、实时数据处理和其他高级用例中的前景。此前,以太坊规划了三个阶段的升级,分别是部署信标链、合并和分片。信标链已于 2020 年 12 月 1 日上线,而合并也已完成。未来,以太坊计划在2023 年到 2024 年左右引入分片机制,允许节点仅存储数据子集,并与基于Rollup 技术的二层网络(Layer2)扩容方案协同,提升以太坊可扩展性。根据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发布的路线图,以太坊至少还将执行四次重大升级,17包括:起飞(The Surge),引入分片机制;边界(The Verge),降低节点大小;清除(The Purge),简化数据存储;狂欢(The Splurge),其他升级以保证网络平稳运行。近年来,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正逐步接纳加密货币并构建相应监管框架。我国虽然采取禁止态度,但对智能合约、NFT、元宇宙等技术和场景仍比较重视。我们在上一期季报中提出,加密资产的本质是记录价值转移的分布式账本,加密资产的本质是记录价值转移的分布式账本,具体而言,它通过密码学和链式结构保证账本不可篡改、通过它通过密码学和链式结构保证账本不可篡改、通过 PoW、PoS、BFT等机制促成共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挖矿奖励代币形成经济激励、通过提供接近等机制促成共识、通过各种形式的挖矿奖励代币形成经济激励、通过提供接近图灵完备的系统使其能够执行智能合约,以期在不信任的环境下,由全体验证图灵完备的系统使其能够执行智能合约,以期在不信任的环境下,由全体验证者共同维护一套安全高效运行的数字化价值转移账本。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加密者共同维护一套安全高效运行的数字化价值转移账本。包括以太坊在内的加密货币,与法币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货币,与法币并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为适应数字经济的新形态,法币必须有所转变,而加密资产网络则正为法币的数字化转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和机制创新的试验场,并极有可能改善金融中介的效率,推动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形成。(三)再谈中心化(三)再谈中心化我们在 2021 年年报中指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无论在算力层面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无论在算力层面还是治理层面,加密资产的是治理层面,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正愈发成为一个伪命题。正愈发成为一个伪命题。在随后的一季度报告中,借由分析乌克兰危机中的制裁与反制裁,我们进一步指出:网络环网络环境开放化但交易平台有准入要求、网络空间无国界但平台注册有地域属性、加境开放化但交易平台有准入要求、网络空间无国界但平台注册有地域属性、加密理念去中心但项目和机构有利益诉求。密理念去中心但项目和机构有利益诉求。三季度我们进一步观察到来自政府和商业的中心化力量正影响加密资产用户的“隐私”和“自由”。8 月 8 日,以太坊上知名的混币应用 Tornado Cash 被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列入黑名单 SDN List,这意味着与 Tornado Cash 及其相关的合约和地址的交易将触犯法律。Tornado Cash 是以太坊生态知名的去中心化混币应用。所谓“混币”是一种隐私工具。由于在以太坊上所有的交易历史都是公开且可追溯的,因此一旦某个账户与线下的个人或机构对应,那么其所有的历史交易及交易对手都可能被顺藤摸瓜地排查清楚。而“混币”则是通过建立一个“暗箱”,让数量庞大的付款方先把币发送到这个暗箱里,然后在某几个不确定的时间向收款方发送一系列的币,从而混淆付款方与收款方的对应关18系,破坏历史交易的可追溯性。但是,这种隐私工具天然地成为了洗钱的必备工具。根据美国政府的统计数据,Tornado Cash 涉及的洗钱金额超过了 70 亿美元,且与朝鲜官方黑客组织 Lazarus Group 有关。以此为由,Tornado Cash 被纳入黑名单。一同被封禁的还包括一些被认定为黑钱的 USDT 和 USDC,这意味着这两个稳定币的发行人必须要响应美国政府的要求封禁持有这些黑钱的地址,单一机构中心化决策的色彩愈发明显。10 月 7 日,加密交易所币安旗下的公链 BNB Chain 被黑客攻击,黑客利用跨链桥获取了价值 5.66 亿美元的 BNB,并盗取了其他类型的虚拟资产。当日BNB Chain 社交平台的官方账号发布信息称,平台正在维护中,暂停所有存取款。同时,其他公链配合冻结已经转移的涉案资产,被盗的 USDT 也被冻结。这无疑是对黑客攻击的一次成功应对,但这种成功却只能归功于几个中心化的平台运营机构。曾几何时,2016年以太坊被黑客攻击时,对于是否要回滚交易、找回黑钱还引发过激烈的争议,最终还发生了硬分叉,支持“Code is Law”的分叉成为以太经典(ETC),而支持回滚的形成现在的 ETH。然而近期类似的事件连分歧和讨论的声音都没有,几个“中心”迅速相互配合,就“成功地应对黑客”了,这事实上严重背叛了加密世界的初衷和精神国家的干预、商业国家的干预、商业的利益、道德舆论(而非编码)的约束都仍将进一步深刻影响数字世界的发展,的利益、道德舆论(而非编码)的约束都仍将进一步深刻影响数字世界的发展,加密世界正越来越接近权力和资本,远离自由与去中心。加密世界正越来越接近权力和资本,远离自由与去中心。版权公告版权公告:【NIFD 季报】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版权所有,未经版权所季报】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版权所有,未经版权所有人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上网和刊登,如有违有人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上网和刊登,如有违反,版权所有人保留法律追责权利。报告仅反映原文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权反,版权所有人保留法律追责权利。报告仅反映原文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版权所有人或所属机构的观点。所有人或所属机构的观点。制作单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制作单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浏览量4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2-11-25 2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2021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78页).pdf

    2020 年2 月,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和外汇局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银发202029 号),简化疫情防控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流程,支持建立“绿色通道”,切实提高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效率。2020 年12 月,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 号),进一步完善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作用。专栏七 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2020 年12 月,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提出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一是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便利化试点,支持贸易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根据商事制度改革及时调整对业务办理及审核的要求。二是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业务重点监管名单形成机制,支持单证电子化审核、优化跨国企业集团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集中收付安排,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类优质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化试点。三是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放宽对部分资本项目人民币收入使用限制,便利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取消对外商直接投资业务相关专户管理要求,优化对境内企业境外人民币借款业务的管理,简化对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的管理。四是便利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收付:支持开展个人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便利个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接收港澳同名汇款。五是便利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接收境外资金。2020 年5 月,人民银行会同外汇局修订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中国人民银行 外汇局公告2020第 2 号),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2020 年9 月,人民银行与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管理办法(证监会 中国人民银行 外汇局令 第176号),整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关制度与配套规则,放宽准入条件,扩大投资范围,优化托管人管理等。专栏八 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跨境理财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粤港澳大湾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按照购买主体身份可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投资者通过在港澳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港澳地区银行销售的合资格投资产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区投资者通过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银行开立个人投资账户,购买内地银行销售的合资格理财产品。2020 年6 月,人民银行联合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联合公告,社会各界对此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2021 年 2 月,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香港金管局、香港证监会、澳门金管局共同签署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谅解备忘录,各方同意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行监管并相互配合。2021 年 9 月,粤港澳三地同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实施细则,标志着“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正式启动。

    浏览量16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9-23 7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亚洲开发银行(ADB):2021年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应对太平洋金融包容性挑战的潜在对策风险与机遇(英文版)(40页).pdf

    如果设计和实施良好,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能为困扰太平洋地区的普惠金融和汇款问题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然而,cbdc是一个复杂的软件和复杂的数字框架能够产生整个经济的利益和冲击。任何太平洋国家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可访问的商业信贷中心,都需要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和对这种全新货币形式在此背景下产生的设计问题的深刻理解。这需要太平洋岛国的金融部门监管机构需要将稀缺资源从当前紧迫的挑战中转移出来,进行多年的预备研究,然后再进行试点项目。因此,本文总结说,现在不是该地区国家发行CBDC的时候,而是通过在该地区的央行内部建立专门知识和技能,开始为这种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奠定基础的时候。许多太平洋岛国是世界上最偏远的国家之一地理上分散的。因此,普惠金融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该地区许多人仍然缺乏金融服务。本政策简报考虑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能否促进跨太平洋岛屿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以及在其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设计选择。摘要建议,cbdc可以提供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1)高汇款成本的问题,这是目前太平洋岛民汇回国内时收入的一种税收,以及(1)该地区的金融包容性挑战。然而,实施这些数字货币是一个重大挑战。CBDC是一个复杂的软件和复杂的数字框架,能够产生经济范围的效益和冲击。任何太平洋国家建立和运营CBDC都需要相当多的专业知识,并对这种全新的货币形式在当地环境下所产生的设计和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开发一个安全、高效、可获取的cbdc可能要求太平洋岛国监管机构将稀缺资源从紧迫的挑战中转移出来,例如执行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法规,同时保持与海外商业银行的代理关系。出于这个原因,本文总结说,现在不是该地区各国发布CBDC的时候,而是开始发展专业知识和理解的时候。要理解这些问题,需要集中研究,需要有大量的时间来思考和解决所有可能的后果。如果设计良好并适当实现,cbdc可能提供这是困扰太平洋地区的普惠金融和汇款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现在是时候开始为这种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奠定基础了,方法是在该地区的央行内部建立知识。

    浏览量3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9-07 4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欧洲中央银行:金融中介与技术:传统与创新(英文版)(34页).pdf

    在数据丰富和数字分销渠道出现的推动下,金融业的技术变革正在加速。现有的金融机构面临着来自以技术为导向的金融初创企业的竞争,而数字平台正在将它们的第一笔投资投向金融领域。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COVID-19危机可以通过增加对数字服务的需求来加速这一技术变革。这一趋势提出了一些重要问题。金融服务创新的关键维度是什么?它们是真正的新发展,还是旧趋势的延续?对金融业结构有何影响?公共政策应该如何调整?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概念框架来回答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金融中介信息(数据收集和处理)和沟通(关系和分配)的两个关键要素,并描述了它们如何受到创新的影响。此外,我们区分了技术创新的既定趋势,如信用评分的上升和分支银行业务的消亡,以及最近的发展,如将非金融数据和人工智能纳入金融决策,并利用数字平台和移动设备进行金融服务的分销。现有文献表明,金融业对“硬信息”的依赖增加了竞争,降低了成本。同时,它会导致一个更具周期性的金融体系,并引发激励问题。虽然创新在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较少,但我们认为,创新对决定未来金融业结构将起着关键作用。数字分销渠道使专业的金融服务提供商能够进入,这些服务提供商可以绕过银行已建立的分销网络,并将不需要访问大型资产负债表的活动(如支付和财富管理)剥离出去。同样,数字平台可以插手银行和客户之间,收取大部分租金,并可能垄断数据访问。因此,银行失去了金融服务“第一联络点”的地位。在极端情况下,通用银行业务模式可能会瓦解,并使银行沦为没有直接客户访问权的到期转换服务的上游供应商。然而,有一些力量将限制或至少推迟向这种新环境的过渡。专业化初创企业面临财务限制,其增长受到其专注商业模式的限制。此外,数字平台通常侧重于零售客户。最后,我们讨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重点。审慎政策将需要跟上新的数字业务流程,这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同样,货币政策也需要调整,以适应在一个不以银行为中心、更具顺周期性的金融体系中运行。竞争政策将需要找到方法来解决数字平台作为通信网关的作用,以维持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而数据政策是在数据收集、交换和隐私方面取得最佳结果的关键。

    浏览量3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21 3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监测和评估与气候有关的金融稳定风险所需数据的可用性(英文版)(52页).pdf

    与气候相关的风险不同于其他金融稳定风险。它们的性质是全球性的,但它们的影响在不同实体、部门和经济体之间有很大差异,这取决于它们的地点和活动。与气候有关的风险可能是高度非线性的,它们对金融系统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尾部风险。气候相关风险的广度包括它们可能在多个司法管辖区和部门同时具体化也对金融体系的弹性产生影响。它们的具体化可能导致不同资产的风险溢价相关性急剧增加,并可能通过不同金融部门的相互作用或通过与实体经济的反馈回路而放大。因此,监测和评估与气候有关的全球金融稳定风险的数据应:捕捉金融公司对气候相关风险的敞口,特别是那些规模或集中度可能威胁金融稳定的风险。这需要有关金融公司以及他们所接触的非金融公司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足够精细,以便在单个公司和部门的层面上捕捉实体位置和活动之间的差异,以及其更广泛的运营环境和供应链。支持对金融公司的气候相关风险敞口进行全球比较和汇总。数据必须是可靠的,并且在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公司和部门之间具有可比性。还需要共同衡量气候相关风险对金融公司的更广泛潜在影响,包括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所产生的影响。支持对金融稳定的气候相关风险进行前瞻性评估。有关气候相关风险敞口的历史数据,以及它们在哪些方面产生的影响,可能对未来风险的性质和规模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前瞻性指标(如气候风险价值)有助于捕捉气候变化对非金融和金融公司影响的不确定性和潜在尾部风险。捕捉与气候相关的风险转移和缓解。与气候有关的风险可通过提供保险或通过金融市场转移。有关这类金融工具的持有人、保险的普及率及其提供的保护方面的差距以及政府担保和补贴的提供的数据,可以支持对这类风险转移和缓解的未来可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评估。

    浏览量4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12 5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跨境数字货币的宏观金融意义(英文版)(49页).pdf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国内和国际交易采用新形式的数字货币增加了前景。其中包括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和大型科技公司或平台提出的所谓全球稳定货币(GSC)。本文探讨了跨国采用和使用CBDCs和GSCs的动机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并讨论了潜在的宏观金融效应。国际货币的使用反映了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和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因素。此外,货币的三大功能(记账单位、支付手段和价值储存)之间的强大网络效应和协同效应也起到了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一旦一种货币占主导地位,它就往往保持主导地位。此外,国内交易使用外币(“货币替代”)取决于货币稳定程度和其他国家情况,包括法律框架和条例。然而,数字化可能以不同于传统动态的方式推动货币的国际使用。CBDC和GSC可能通过增加竞争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移动设备扩大获得服务和促进金融包容性,并为在全球规模的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上提供补充服务提供可能性。经济后果和政策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用的程度。由于后者很难预测,本文提出了不同的程式化采用方案,以检查潜在的后果。从小型跨境支付的利基应用,到一部分国家的普遍采用,再到全球采用单一的全球供应链,或几个主要的中央商务区和全球供应链之间激烈竞争的多极世界。呈现情景的目的是说明和探讨采用的可能影响。这不是预测具体结果或判断其可取性的努力。这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使最终用户受益,特别是小型交易。或许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前景,即利用单个交易产生的大数据,可以访问范围广泛的其他跨订单金融服务。在全球一级,由于采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全球供应链公约而产生的货币竞争,从长期来看可能导致风险分担的改善。跨境采用数字货币也带来了风险和政策挑战。外国CBDC和GSC可能增加货币替代的压力,并加剧货币错配带来的脆弱性。它们可能会降低地方政府执行货币政策的能力。如果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它们可能会助长非法流动,使监管当局更难实施外汇限制和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就GSC而言,它们的治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除了国内优势外,跨境使用生物多样性公约可以帮助发行国的公司和家庭更好地管理风险(例如,通过发行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债务)。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发行国有意义地增加了金融一体化,那么发行国可能会增加受到全球冲击的风险。

    浏览量6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07 4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CGAP:数字银行:如何深化普惠金融(英文版)(53页).pdf

    世界正在迅速变化。新技术和商业模式正在颠覆几乎所有主要行业早已建立的市场。金融服务也不例外,因为越来越多的数字合作伙伴和其他竞争对手加入了传统零售银行的行列。对现任者、监管者和投资者有何影响?对于金融包容性和众多致力于实现普及的利益相关者来说,这种不断演变的格局意味着什么?2018年年中,CGAP开展了一项工作,以了解这一变化以及它可能如何改变银行业的性质和结构。本演示展示了我们关于数字银行模型的早期发现。我们专注于由不同参与者定义的三大创新空间。数字银行从简单的初创竞争对手到全新的商业模式,如银行即服务。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和融资 创新生态系统,使他们。美国和中国的大型科技巨头等平台以及新兴市场的本地商品或服务平台。近年来,随着12亿人获得了正规账户,金融渠道大大扩大。然而,这些账户并没有导致广泛吸收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包容性的进步是广泛的,但很肤浅。这种情况可能即将改变。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浪潮正在改变银行业,使其能够深化金融包容性,这得益于以下几项重大发展。数字银行是采用新技术提供更有效银行服务的公司。它们具有为新的细分市场提供服务的灵活性,并创造促进市场效率的市场动态。这里介绍的三种新兴商业模式是新颖的、独特的,并且在促进金融包容性方面具有潜在的破坏性。本报告阐述了银行业的数字化,描述了三种新的商业模式,并假设了它们对金融包容性的潜在影响。

    浏览量226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06 5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如果美联储政策调整中国央行怎么应对?-210702(28页).pdf

    2020 年 8 月鲍威尔公布货币政 策新框架,框架转变的原因有:(1)长期低通胀和低利率环境,提高了 通胀容忍度;(2)菲利普斯曲线逐渐失灵;(3)疫情爆发,经济受挫,美联储侧重稳定就业。随着美国就业继续修复,失业率进一步降低,美 联储将不可避免地开始收紧。2009-2011 年:中国相对美国货币政策年:中国相对美国货币政策表现出较强独立性表现出较强独立性,尽管美联储尽管美联储 持续宽松,但在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背景下果断收紧持续宽松,但在国内经济过热和通胀高企背景下果断收紧。2009 年底,国内较高的通货膨胀显现,投资需求旺盛,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开始上 行。2010 年 10 月,在美联储持续宽松背景下,中国央行开始上调存贷 款基准利率,受此影响,市场利率也加快了上行的步伐。该时期,我国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行业投资高位回落,经济过热势头 得到遏制。2017-2018 年:美联储加息,年:美联储加息,国内核心国内核心 CPI 和和 PPI 共同突破共同突破 2%,中国中国 央行政策利率央行政策利率“随行就市”上行。“随行就市”上行。在美国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后,尽管通 胀保持温和,并未出现通胀高企现象,美联储仍然坚定推进货币政策正 常化进程。同期,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稳中略缓,基建投资和房地产 下滑,但该时期政策重心是去杠杆和防风险,而非稳增长。未来美联储未来美联储缩减购债缩减购债,中国,中国PPI向核心向核心CPI逐渐逐渐传导传导,核心核心CPI水位逐渐水位逐渐 抬升抬升,央行的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预计易紧难松预计易紧难松。但考虑到全球疫情演变不确定性 仍大,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的问题仍然存在,预计货币政策总 体仍然以稳为主。

    浏览量46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05 2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气候政策倡议组织(CPI):2021年城市气候金融状况报告:第一部分(英文版)(82页).pdf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无疑需要为城市气候行动提供资金。城市是产生排放和承受气候变化后果的主要角色,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严重社会经济影响日益影响快速城市化的人口(CDP,2018;联合国经社部,2019年)。然而,城市的预期增长是一个机会,可以利用地方一级的决策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建设一个更清洁、更有弹性的生活环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1,其目标是使城市和人类住区具有包容性、安全性、弹性和可持续性,还将要求城市加快并增加其可持续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提供,同时降低与气候灾害和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到2050年,每年将需要数万亿美元来应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气候风险。据估计,从2015-2030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为每年4.5-5.4万亿美元,其中一部分(10-25%)与额外投资成本或增量成本有关,以确保基础设施具有低排放和气候弹性(Alliance,2015)。特别是在适应方面,城市需要大量资本,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50年,解决城市基础设施的气候风险每年需要110-200亿美元。由城市气候金融领导联盟(Cities Climate Finance Leadership Alliance)编制的2021年城市气候金融状况报告(State of Cities Climate Finance report)提供了城市一级全球金融准备现状的快照,通知联盟到2030年为城市气候行动筹集资金的目标。该报告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于估计和描述当前城市气候资金量;第2部分致力于分析在城市一级为气候智能基础设施融资的有利框架(见执行摘要)。这两部分都试图回顾城市气候融资的现状,并强调需要填补的知识或投资方面的关键空白。城市气候融资概况为城市气候融资流量的综合跟踪估计提供了一个框架,可用于未来监测和基准进度,并为改善融资绩效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份报告中,我们估计了为解决城市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问题投入了多少资金,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多少投资缺口。作为对城市气候融资格局的第一次全面审查,我们制定了城市气候融资的工作定义,并提出了跟踪相关投资流动的方法,本报告也概述了这一点。

    浏览量13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05 8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LifeWorks:2021年春季加拿大金融健康指数报告(英文版)(26页).pdf

    在COVID-19大流行一年多之后,根据心理健康指数,储蓄有所增加。尽管情况有所改善,但超过一半的就业者要么没有紧急储蓄(28%),要么储蓄有限,足以支付不到两个月的基本开支(26%)。不管收入如何,紧急储蓄都是心理健康最有力的驱动力之一。就居住地点而言,海洋地区的经济状况最低,其次是萨斯喀彻温省、马尼托巴省和艾伯塔省。虽然所有省份的表现都低于基准,但艾伯塔省、纽芬兰省和拉布拉多省、安大略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4月份的表现都有所改善。女性的财务状况、财务知识、财务行为和财务认知得分低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金融知识、金融行为和金融认知的得分也会提高。年轻人的经济状况对工作场所生产率的影响也更为显著。全日制专上学生的经济幸福感得分最低。此外,全日制专上学生心理健康得分连续第11个月最低,心理压力增加最为显著。近三分之一(30%)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的经济状况正在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年轻人在经济福利的各个领域都在苦苦挣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受到了负面影响。父母的生产率得分(-8.6)比没有孩子的人低近10个百分点。40%的人依赖财务顾问作为他们财务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一群体的财务状况得分最高。其他财务信息来源包括家庭(37%)、传统媒体(35%)、朋友(22%)和社交媒体(11%)。报告其主要财务信息来源是社交媒体的人的财务幸福感得分最低,其次是那些依赖朋友作为主要财务信息来源的人。

    浏览量3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2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剑桥替代金融中心:2021年第三次全球加密资产基准研究报告(英文版)(71页).pdf

    加密资产行业的快速创新和投资增加,增加了对分析这些发展的信息需求。随着三年前全球加密资产基准研究第一版的出版,CCAF开始通过透明地收集、分析和传播有关加密资产的知识,逐步跟踪和把握这一新兴行业的脉搏。同样,第三次全球加密资产基准研究旨在阐明自2018年末以来加密资产行业的市场动态。该报告整理了在该行业四个主要部门(交易所、支付、托管和采矿)运营的实体的数据。来自各区域50多个国家的280个实体对调查作出了答复。此基准测试报告是使用加密资产行业目前最全面、最强大的数据库之一的数据编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自2018年以来加密资产市场遇到了显著的不利因素,但该行业已进入增长阶段。此外,监管机构在该行业的合作对话和监管干预似乎通过提供加密资产和相关活动处理方面的监管清晰性和协调性来支持其增长。这是一个重要的事态发展,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于2019年6月发布了最新的AML和CFT标准,鼓励了行业参与者的合规性,接受调查的服务提供商对其客户进行KYC和AML检查的比例增加。尽管如此,我们的分析已经发现了一些障碍,从法规遵从性、IT安全和保险等方面来看,这些障碍需要解决,才能使行业扩大规模。我们希望这项研究中的发现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洞察,并为行业利益相关者在空间成熟时面临的决策提供信息。

    浏览量5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03 7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KKR:测试再膨胀极限(英文版)(28页).pdf

    虽然作者汤姆沃尔夫(Tom Wolfe)的名言纽约市如何轻松地向来访者施展魅力在COVID-19流感大流行中似乎有些过时,但我们越来越相信“高谭”以及亚洲、欧洲的许多其他全球城市中心,而拉丁美洲正准备再次宣称自己是互联互通和经济产出的重要枢纽。我们相信,现代化、工业化、协作以及艺术和文化仍然是人类社会的有效概念,即使在流感大流行后的世界,这些概念也将再次吸引个人回到大城市。然而,我们所设想的重新开放将不是一条直线,而这场流行病暴露出了多重低效更重要的是,不平等需要立即解决。想想今天,美国近44%的失业者已经失业27周或更长时间了。从统计学上讲,这部分美国人成功获得永久职位的几率通常只有五分之一。不幸的是,这种社会经济不平等不仅仅局限于美国。例如,在欧洲,我的同事艾丹科尔科兰(Aidan Corco ran)的估计表明,科维德冲击可能已经彻底摧毁了五年来在收入不平等问题上取得的进展。在发达经济体之外,我们对印度、巴西和土耳其等几个国家的人身安全和福祉的担忧现在更加明显。然而,也有理由感到乐观。大多数主要经济区的当局都在大力推动旨在改善这些不平等状况并在金融条件相当宽松之际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冲动。此外,许多地方的疫苗接种率正在上升,我们相信,全球储蓄现在已经高到足以鼓励小城镇和大城市持续增加支出。事实上,我们的工作表明,复苏可能比我们在全球金融危机(GFC)后看到的情况更为紧迫。

    浏览量26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01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华利安(Houlihan Lokey):2021年欧洲超级高级新货币研究报告(英文版)(21页).pdf

    Houlihan Lokey正在积极追踪这一空间,因为更多的超高级工具需要向董事会发布独立估值或公平意见。Houlihan Lokey在提供估值和公平意见方面经验丰富,有助于谈判和实施公司可能注入的新资金。1.Houlihan Lokey及其相关证书-我们每年进行1000多次估值,我们是全球领先的公平意见提供商。-作为一家拥有大规模重组业务的投资银行的唯一主要估值提供商,我们的好处是能够从现实世界中洞悉非流动性证券的转手价格。最近发行的大多数超高级新货币工具涉及Houlihan Lokey通过其财务和估值咨询以及财务重组业务和资本市场集团扮演不同的角色。2.Houlihan Lokey的独立评估和意见实践-作为一家纯粹的咨询公司,Houlihan Lokey为其独立性感到自豪,并且不存在与发行或交易债务、股权或任何证券和商品相关的利益冲突。Houlihan Lokey的估值实践独立于其他Houlihan Lokey投资银行集团。-Houlihan Lokey专注于提供公正客观的财务建议,是公认的提供估值和公平意见服务的市场领导者。公司董事会根据Houlihan Lokey的公平意见履行其信托职责,并按照行业最佳实践执行交易。3.Houlihan Lokey的专门团队-专门负责新货币证券估值的团队将由Milko Pavlov领导,他是我们全球估值业务的EMEA负责人。他将得到由估值从业者、行业和产品专家组成的跨部门团队的支持。-我们在编制估值报告方面的信誉和经验将支持交易过程,因为我们的品牌得到了另类投资行业的广泛认可。第三方估价有助于管理不同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冲突。Houlihan Lokey在新货币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提供确定新工具公允价值所需的估值和基准分析。

    浏览量4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5-19 2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央银行机构绿色金融系统网络(NGFS):扩大绿色金融的仪表盘(英文版)(26页).pdf

    关于扩大绿色金融的仪表盘是基于一套理想的指标,使人们能够跟踪和了解国家金融系统的绿色化。这是第一次尝试编目理想的系列,使演变,变化和趋势的现象(而不是其绝对水平)进行分析。此外,虽然仪表板是在聚合级别上显示的,但它是用于辖区级别的。为此,仪表板左侧包含聚合区域的图表,右侧包含基本元数据,用于描述国家覆盖范围,并提供可以找到这些数据和进一步细分的来源,即指向主要交互式网站的链接。至少部分地确定了21个指标的可能数据来源。此外,仪表盘还附有一份说明,介绍仪表盘并特别强调数据差距,尚未确定来源的“必备”指标。另外9个指标就是这样。仪表板包括元数据和图表作为单独的图形文件,以及结构化Excel文件和图表的源数据,这些都是自包含的。

    浏览量16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5-11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美国存托凭证与结算公司(DTCC):2021年加速金融业结算报告(英文版)(14页).pdf

    45多年来,美国存托凭证与结算公司(DTCC)一直是美国证券市场的中坚力量。金融业的清算和结算系统。几乎每一笔股权交易的集中净额结算、清算和结算都有助于使美国市场成为世界上最深、最广的市场。作为中央对手方(CCP),我们将参与者之间的交易和付款净额化,将需要交换的付款价值平均每天减少98%。这大大提高了美国市场的效率,降低了资本要求和整体风险。例如,2020年3月3日是DTCC股票结算子公司国家证券结算公司(NSCC)有记录以来交易额最大的一天。当日,通过该系统流通的股票价值超过3.51万亿美元;然而,需要最终货币结算的实际美元价值减少了98%以上,仅为803亿美元。DTCC为市场和金融体系提供稳定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确保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有能力通过我们的中央对手方清算机构无缝处理每日交易量。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推动了创纪录的波动性和成交量。3月12日,星期四,DTCC创造了新的单日记录,处理了超过3.63亿笔股票交易。这一新的峰值比2008年10月金融危机最严重时的3.15亿笔交易的上一个峰值高出15%以上,比NSCC一天处理的1.06亿笔交易的平均量高出240%以上。尽管在2020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和波动,现在也出现在2021年初,但金融市场从未动摇过:每天都有大量的交易通过DTCC进行清算和结算,确保买家收到他们的证券,卖家按时得到支付。如果没有集中的清算和结算,投资者就无法像今天这样在无障碍、透明和高效的证券市场进行交易。

    浏览量7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5-08 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央银行机构绿色金融系统网络(NGFS):2021年可持续金融市场动态报告(英文版)(26页).pdf

    本简要报告概述了调动可持续资金的市场动态。报告确定了三个主要渠道,通过这些渠道,金融市场可以帮助引导实体经济向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进行必要的转变风险管理和资本动员。报告还举例说明了针对这三个主题向市场参与者提供的政策、法规和指导。最后,它包含了一系列关键要点,供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进一步考虑。披露:金融和非金融机构适当的可持续性披露有助于确定气候、环境和社会风险敞口。市场参与者越来越意识到可持续性风险和机遇如何影响资产的长期价值,因此要求更好地披露可持续性。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可持续财务报告框架、标准和原则。然而,一方面仍然需要提高可持续性披露和报告的质量、可比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还需要降低成本。因此,全球主要准则制定者已开始合作,以期建立一个统一、连贯的全球可持续性披露标准,与技合部的建议保持一致。2除此之外,可持续性风险还需要纳入全球会计框架。有鉴于此,由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受托人提出的一套全球可持续性报告标准的制定是令人鼓舞的。风险管理: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将气候和可持续性因素纳入其风险评估方法和决策过程。对气候和可持续性风险的识别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这些风险是金融风险的一个来源,有助于资产的适当定价。这激励了企业战略方向的长期变化和更有效的资源配置。例如,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认同,实质性的可持续性风险是他们受托责任的一部分。反过来,金融机构正在将气候和可持续性因素纳入其决策过程。他们正在建设内部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呼吁第三方提供可持续发展评级和得分。此外,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已开始利用气候情景分析来评估实际风险和过渡风险。在这些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并成为金融机构的主流之前,污染资产的风险将无法得到充分理解或纳入风险和估值过程。

    浏览量8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5-07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EIT Climate-KIC:2021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英文版)(57页).pdf

    巴黎协议签署五年后,随着IPCC呼吁在未来十年采取紧急行动防止气候变化灾难,2020年被称为气候行动的关键一年。今年伴随而来的COVID19危机标志着经济和社会的一个转变点:它已经证明了系统变化是多么显著和迅速。全球大流行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机会,为更好地重建和建立新的准则铺平道路,也为我们如何面对有增无减的气候危机和未来的气候冲击提供了经验教训。如果我们要朝着有限或无超调的气候前进,就需要一个范式转变。金融市场、资本和投资的利益相关者是重要的变革杠杆,因为他们在社会中具有关键的配置作用,能够使投资进入净零能耗的未来。金融中介机构可以有效地支持并使社会能够调动制度变革所需的投资,使经济和社会过渡到符合净零路径。在过去十年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促进系统性变革,并支持创新的发展和吸收,以帮助金融市场扩大对绿色技术和变革性调整的投资。行动必须超越披露与气候有关的金融风险,转向积极主动的干预措施,从让世界排放者参与到制定雄心勃勃、可信和科学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再到投资于:,金融-将金融与零碳经济结合起来:来自领先思想家的新想法系列介绍。支持并帮助实现未来突破性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此外,关注监管机构的作用、信托责任和其他财政激励措施,对于理解我们如何重新制定规则,以发展更具再生能力和弹性的经济至关重要。

    浏览量2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30 5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组(TCFD):前瞻性金融指标咨询总结报告(英文版)(14页).pdf

    工作组在2017年发布的建议和补充指南鼓励资产管理人和资产所有者向其客户和受益人披露他们用于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的指标,以及他们认为对决策有用的其他指标。披露实践和使用自2017年以来,通过开发新的研究、工具和资源,以及应对日益频繁的自然气候相关影响,金融市场参与者披露的信息数量不断变化。此外,120个国家加上欧盟已宣布,它们正在努力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这表明金融部门试图了解的商业模式和资本流动的潜在变化。在这方面,与气候有关的金融披露工作队(工作队或TCFD)于2020年10月29日至2021年1月28日进行了一次公众咨询,以收集有关金融公司潜在前瞻性指标的反馈。该工作组就金融机构将披露的决策有用的前瞻性指标征求了意见,要求就近年来引起金融部门兴趣的一组具体指标和更广泛的前瞻性金融指标的有用性提供反馈向技合论坛的支持者、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和商业协会伙伴发出回应调查的邀请,并通过TCFD的社交媒体页面。截至1月28日,共有209名受访者完成了咨询调查。这些幻灯片总结了咨询调查的主要结果。调查结果侧重于每个问题的相关受访者子集此外,一些公司/组织提交了回复函,在起草补充指南时将予以考虑。

    浏览量4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20 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绿色金融科技网络:2021年绿色金融科技行动计划:针对瑞士金融中心的16项建议(英文版)(47页).pdf

    气候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由此带来的社会挑战正在定义我们时代的危机。它们的规模要求将全球经济的所有领域作为重点,尤其是金融市场。利用数据和技术的力量,瑞士绿色数字金融解决方案加速了全球金融市场向可持续发展的过渡,从而为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扭转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以及应对与之相关的社会挑战做出了巨大贡献。解决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给世界各地的公司带来了重大机遇。这样做是可取的,因为它可以争夺最高荣誉,从而增强对这些全球危机的反应。瑞士绿色数字金融解决方案使全球公司能够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竞争力,并带来整体经济增长。来自实体经济的全球金融机构和公司与瑞士绿色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成为技术和金融解决方案的重要合作伙伴。全面拥抱绿色数字金融,并与瑞士绿色金融科技紧密合作,使瑞士金融机构成为可持续金融的全球领导者,充分利用其作为拥有2.4万亿美元客户资产的最重要的跨境财富管理中心的地位。瑞士绿色数字金融生态系统具有创建和扩展绿色金融科技的理想框架条件。例如,可以方便地访问最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数据,专用的加速器,获得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基金,世界一流的研究,促进创新和数据安全的监管环境,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现有金融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实现 共同的可持续金融雄心。瑞士拥有众多绿色金融科技公司,它们成功地扩大规模,成为了全球技术领导者,为企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以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它们还可以推动整个瑞士金融业的创新和数字化。

    浏览量14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20 4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Visa:2021年签证重返商业研究展望:全球小企业和消费者洞察(英文版)(25页).pdf

    中小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的90%以上,占全球GDP的一半以上,是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但Covid-19的影响使许多小企业容易受到严峻挑战,包括永久性关闭,这可能会产生真正、持久的影响。然而,事实证明,小型和微型企业(smb)社区的恢复力是强大的,因为许多人因此很快适应了新的经营方式。在许多方面,Covid-19加速了安全、快速和无缝支付方式的紧迫性。虽然在流感大流行之前,网上购物和使用数字支付在世界许多地区很普遍,但它们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更加重要,以限制疾病的传播。我们预计,在大流行结束很久之后,这一趋势将对我们的支付方式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中小企业继续做出重大改变,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扩大其电子商务业务到接受新形式的店内非接触式支付。在全球范围内,82%的中小企业主已对其运营进行了更新,以满足这些新的需求,而在2020年夏季,第一份重返商业研究签证(Visa Back to Business Study)发布时,这一比例为67%。自从这项研究的第一版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以来,数字化第一思维的整体转向才加速了。在2020年夏天,由于流感大流行,只有27%的中小企业第一次开始在线销售。目前,43%的人积极参与网上销售产品,其中87%的人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继续销售。同样,在过去三个月里,超过一半(56%)的消费者尽可能使用非接触式支付,这使其成为购物习惯的最大转变。这些发现和其他发现揭示了2021年及以后各种规模企业的一个确定性:商业的未来是数字化的。签证重返商业研究2021年展望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全球研究系列的第三版,旨在帮助中小企业作为数字企业转型和发展,同时教育消费者了解小型和本地购物对其社区的积极影响。

    浏览量3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1-04-19 2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前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