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2025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报告(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马威:2025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报告(13页).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创见不同 智启未来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影响2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经贸摩擦:背景2025年中美关税政策变化重点节点美国举措美国举措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10%的关税3月3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4月2日,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对中国
2、商品加征34%的关税,并对部分商品加征20%的关税5月12日,美国宣布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90天,保留10%的关税中国应对中国应对2 月 10 日,中国宣布对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包括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3月10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鸡肉、小麦、玉米、棉花加征15%关税;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水产品、水果、蔬菜、乳制品加征10%关税4月4日,中国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包括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多家美国实体或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或不可靠实
3、体清单等5月14日,中国调整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将加征关税税率由34%调整为10%,并在90天内暂停实施24%的对美加征关税税率2月3月4月5月2018年1月至2025年5月中美贸易加权平均关税过去几十年,中美贸易关系日益紧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成为双边关系中的焦点问题之一。然而,这一现象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与美国自身的经济结构、全球产业链分工以及美元国际地位密切相关。2018年至2024年期间,美国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在其总体货物贸易逆差中占比下降,从2018年的47.5%降至2024年的24.6%。2025年4月,美国商务部以保护国内产业为由,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反倾销税,
4、中国则实施反制措施,对美国进口商品采取关税回应。特朗普政府时期(2018-2021年)2018年,美国陆续对自中国进口的数千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结束时,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的平均关税税率为19.3%。拜登政府时期(2021-2025年)拜登政府延续该关税政策,并针对中国优势行业加征关税,使平均税率达到20.8%。2025年经贸关系缓和2025年5月,中美达成90天的关税协议,美国暂停部分加征关税(24%暂停90天,保留10%),中国同步调整反制措施。这一进展为双方协商提供了窗口。20162016年至年至20252025年一季度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亿美元)
5、年一季度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亿美元)20152015年至年至20242024年中国及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产值的份额(年中国及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产值的份额(%)-346.8-418.2-308.0-382.1-295.4-70.8201620182020202220241Q2025/结构性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逆差:经济分工、美元地位与保护主义博弈0.050.0100.015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中国关税美国关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拜登任期特朗普第二个任期20252025年年5 5月月1414日:日:双方商定暂停加征关税政策90天20252025年年5 5
6、月月3 3日:日:双方的平均关税税率均达到峰值美国的关税举措及中国的应对措施复合年均复合年均变动率:变动率:-2.0%2.0%0.0%10.0%20.0%30.0%4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3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
7、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影响方面和主要影响/生命科学子行业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供应链中美经贸摩擦对中国生命科学各子行业产生了差异化影响。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领域面临供应链挑战但加速了国产替代;医疗器械行业出口保持增长但成本压力增大。整体来看,危机与机遇并存,中国企业正通过多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应对挑战。价格竞争力关税政策的实施导致投入成本上升,全球市场准入受限,部分生命科学企业面临价格竞争力减弱、利润率下滑、研发投入受阻及国际市场份额受到一定影响的局面。优势降低复杂性增加经贸摩擦:对生命科学子行业的影响中国生物制药原料进口依赖度较高,2025年一季度生物技术进口81.
8、9亿美元,同比下降54.46%,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丹麦、爱尔兰和美国,关键设备如生物反应器关税增加60%,培养基、磁珠等耗材进口成本会显著上升。中美技术限制确实造成了短期供应链扰动,但中国通过国产替代和研发投入维持了生物技术研究的持续性。当前影响主要体现在高端设备获取难度增加,而非全面阻断研究活动。2025年5月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生物技术)累计出口额达94,858.1万美元,虽低于2021年峰值,但同比2024年同期增长34.4%。2025年3月商务部将Illumina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后,国产设备获得更多市场机会。华大智造2024年国内市场份额已达63.8%,新增装机1270台(+48.59%
9、),显示国内企业正在填补供应缺口。2025年4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若中国未能在次日(即4月8日)之前撤回对美国商品实施的34%反制关税措施,美国将额外加征50%的关税。对此,中国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起,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84%的关税,涵盖医疗器械及诊断产品等。这一政策将显著推高进口医疗器械的成本,从而推动国内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进程。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近期对生物技术相关设备(如高参数流式细胞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实施了出口管制,但并未明确对试剂、诊断试剂盒和生物制品等生物技术产品加征30.0%的关税。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美国的产品中,医院诊断与治疗类产品出口额最大,一次
10、性耗材涨幅显著。美国市场是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的重要市场之一,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出口美国的金额为117.58亿美元,占医疗器械出口总额的较大比例。受关税政策影响,部分出口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订单流失的压力,尤其是出口美国市场占比较大的企业。创新药主要通过license-out模式出海,受关税直接影响较小。4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
11、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经贸摩擦:对生命科学子行业的影响进展放缓成本上升影响方面和主要影响/生命科学子行业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研发和试验经贸摩擦显著抬升企业运营成本,压缩了获取关键工具和原材料的空间,迫使企业缩减预算,延缓创新步伐,整体运营效率下降,进而对研发进程产生实质性影响。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重要研究用品加征关税,可能会影响企业获取部分高质量仪器,导致采购成本上升。然而,这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企业的应对策略,例如加快国产替代进程、优化供应链布局或利用转口贸易渠道。此外,2023年,中国上市药企A+H股研发费用中位数为1.94亿元,美股为7.96亿元,
12、A+H股研发费用占比中位数为5.62%,美股为21.37%。尽管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但部分企业正在通过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动关键项目的进展,以提升整体研发效率。投入成本经贸摩擦推高了行业的投入成本和生产费用,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尽管企业正在通过供应链转移来缓解部分压力,但这一过程本身带来了额外成本,最终传导至终端用户,导致其支付的价格上升,基本医疗产品和疗法的可负担性因此受到负面影响。美国加强技术出口管制,影响高参数流式细胞仪等设备获取,研发成本上升,但加速了国产替代进程。高端设备如手术机器人面临国产替代加速。中美关税政策导致生物技术中使用的酶、抗体和培养基等进口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显著上升,
13、部分耗材进口成本激增60%。关税导致成本上升,但高端产品利润率可以弥补。5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经贸摩擦:缓解措施(1/4)中国政府为应对2025年新一轮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采取了多项具体举措,涵盖财政、货币、贸易和国际争端解决、加速行业创新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财政与货币政
14、策为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和配合财政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2025年5月20日,中国中央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3.0%,较2025年4月21日的3.1%有所下调。同时,2025年5月15日,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7.5%,表明央行在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贸易反制措施加征关税:2025年4月11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作为对美国4月2日“对等关税”政策的回应。此前,美国已对部分中国商品加征20%关税,累计税率已达145%。稀土出口管制:2025年4月4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15、。出口企业需向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申请审批,审批周期约45个工作日。此举旨在强化中国对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并对全球稀土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监管与国际争端更新出口管制清单:2025年5月9日,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组织多部门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专项行动,进一步强化对稀土等关键资源的出口管制执行力度。扩大针对美国企业的监管措施:中国持续加强对美国企业的监管,更新不可靠实体名单,限制其在中国市场的活动。向世贸组织提出争端申诉:中国已就美国关税措施向世贸组织提出争端申诉,表明其通过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决心。中国政府采取的缓解措施强化药品数据保护机制加强对选定药品研发数据的保护,降低企业
16、研发风险,提高投资回报预期。推动医保大数据与商业保险产品的结合,探索数据共享平台,促进研发效率提升。加速行业创新推动药物和医疗器械的本地化生产支持境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北京等地开展跨境分段生产试点。鼓励跨国企业通过委托生产方式在国内上市,提升国内制造能力。加强产业链布局,推动关键原材料和高端设备的本地化生产。加快尖端医疗技术的监管审批针对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放射性治疗设备和先进成像系统等前沿技术,设立快速审批通道。利用AI技术优化监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确保技术合规性。北京等地已将临床试验项目启动时间压缩至20周以内,多中心试验伦理审查互认率达90%以上。简化生物制品生产监管法规推行分级监
17、管模式,降低低风险产品的审批门槛。推动医药制造数智化转型,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合规成本,促进生物制品的大规模商业化。6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经贸摩擦:缓解措施(2/4)中国政府采取的缓解措施拓展生物技术基础设施,减少对美国
18、进口的依赖加大对大湾区生命科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国家级实验室、生物样本库和AI算力中心。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间的协同创新,形成全国联动的生命科学创新网络。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国内企业在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正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北京市鼓励企业在京设立人工智能研发中心,支持不少于10个AI+医疗健康场景的模型开发与应用,包括AI+病理、AI+医学影像、AI+辅助诊断、AI+手术规划、AI+制药等。跨境交易与供应链优化为了促进生命科学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政策也在推动跨境交易便利化:国务院办公厅于2
19、024年11月发布政策,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并优化入境政策,便利了国际人才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北京市支持重点企业开展全球同步药物和疫苗临床试验,并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落地发展,融入本地创新体系。医药产业全链条支持与创新环境优化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都在推动医药产业的全链条创新: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1月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完善审评审批机制、支持重大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山东省于2024年12月发布关于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布局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拓展。医药企业上市与融资支持为支持医药
20、企业融资发展,政策也在推动企业上市进程:北京市提出2025年重点储备和服务不少于10家拟上市医药企业,推动其在北交所等市场的上市进程。国家医保局与人社部联合发布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实施意见,为医药行业人才储备和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7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经贸摩擦
21、:缓解措施(3/4)中国生命科学企业始终密切关注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动态,并积极研究应对策略,将重点从美国市场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以缓解供应链压力,具体采取以下措施:中国企业应对2025年美国关税调整的多维策略市场多元化与东南亚战略升级中国生命科学企业正在将重点从美国市场逐步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以缓解因关税调整带来的供应链压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对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出口总金额约达2,645.9亿美元,同比增长12.2%。中国已成为印尼、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重要的原料药供应方,2025年1-5月中国对东南亚部分国家(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药品的出
22、口额约达38,707.1万美元,同比增长1.3%,彰显出稳定的增长态势。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中国投资者不仅关注贸易合作,还通过技术转移和本地化生产,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协同。例如,某大型中国生命科学企业将启动东南亚市场本土化生产,实现海外首次“供应链协同+本土化生产+深度分销”的出海体系化布局。此外,中国生命科学企业通过对外授权、合资开发、成立新公司(NewCo)等方式,将创新药推向东南亚市场。如甘李药业与马来西亚知名制药企业合作,其胰岛素产品已获当地注册批件,标志着技术输出与本地化生产的成功落地。政策支持与区域合作东盟国家的贸易网络资源、亲商政策以及数字健康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生命科学企业
23、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环境。2025年4月,中国领导访问了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经济联系。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稳定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也为中国生命科学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市场准入便利。供应链韧性与成本优势中国生命科学企业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对东南亚市场的依赖度,以对冲美国市场波动。例如,药明康德表示,公司过去几年不断优化采购供应链体系。目前,药明康德在中国持续推进泰兴多肽产能建设,在新加坡则建设研发和生产基地,一期预计2027年投产。此外,中国生命科学企业在原料药生产领域具备显著的成本优势,如国邦医药的阿奇霉素、氟苯尼考等原料药已出口至全球11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东南亚和非
24、洲市场增长尤为突出。创新药与国际化布局中国生命科学企业的创新药研发能力显著提升,为出海提供了核心竞争力。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新药领域的授权合作事件超过50起,其中国际授权合作“license-out”事件近20起。例如,康方生物和复宏汉霖已将PD-1产品推向东南亚市场,而礼新医药与默沙东的合作也加速了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LM-299产品的国际化进程。这些创新药的出口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也为东南亚市场提供了高性价比的治疗方案。数字化转型与跨境集采中国生命科学企业正借助数字化手段优化跨境采购流程。中国东盟医药区域集采平台的启动,为中国生命科学企业提供了进入东盟市场的“快车道
25、”。该平台通过集成基础数据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等功能,缩短了采购周期,降低了交易成本。广西医保云平台的建设,也实现了对东盟跨境就医群体的实时购药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医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20252025年年1 1月月-5 5月中国对美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药品出口总额(万美元)月中国对美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药品出口总额(万美元)1月2月3月4月5月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中国对东南亚部分国家药品出口总额中国对美国药品出口总额8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
26、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本地化在中国建立业务多元化将物流和运营转移至低关税地区回流迁回本国生产将生产迁回本土由于担心进口药品被加征关税,另外受掌控供应链(重点是制造、研发和技术)的愿望等因素驱动,美国企业正在纷纷将生产迁回美国2025年4月,美国强生制药公司预计将产生4亿美元的关税相关成本(主要与中国有关)。鉴于此,该公司计划在2029年前投资550多亿美元,在美国本土生产
27、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先进药物。多元化经营美国和中国企业正在实施多元化策略,将业务和物流迁移至东南亚、墨西哥、非洲或东欧等低关税地区。2025年4月,美国生物技术公司Thermo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与NSG BIO(新加坡共享办公空间提供商)合作,为新加坡生物技术初创企业提供先进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科学专业知识,以提高新加坡企业的研发能力。中国制药公司复星医药通过在非洲投资建立抗疟药物和抗生素生产基地,助力抗击疟疾,成功扩大全球业务。-复星的业务体系将横跨17个法语国家,包括塞内加尔、喀麦隆和马里。本地化制造美国企业正在进行大量研发投资,着手在中国建立业务,这表明他
28、们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也表明了中国作为创新和生产中心的潜力。2024年10月,美国制药公司礼来宣布加码苏州,投资15亿元人民币升级产品产能,引进重磅2型糖尿病和肥胖创新药物的生产,兼顾供应中国药物及出口欧洲市场的双重需求。-同时,该公司宣布在北京经开区成立中国医学创新中心,以促进临床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经贸摩擦:缓解措施(4/4)美国企业的去风险措施9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
29、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中美于2025年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经贸高层会谈后,双方达成阶段性协议,决定暂停加征部分关税,为期90天。根据协议内容,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调整为:20.0%的芬太尼关税(芬太尼是一种强效合成阿片类药物)和10.0%的基准对等关税。尽管如此,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仍处于历史高位,且政策走向存在不确定性,对全球经济和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表示将继续实施双轨关税战略,一方面聚焦中国,另一方面也关注其他贸易伙伴。美国对中关税预测(根据彭博社2025年5月调查)*说明:1.彭博社的上述
30、调查于2025年5月进行,22名受访者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基金管理公司、银行和研究公司。2.数据显示受访者预计特朗普总统第二任期内征收的关税;3.最终水平是指达成贸易协议后的水平分析师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的信心“大多数全球化生物制药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强大的供应链,或通过合作的合同生产机构来服务本地市场。此外,创新药物的利润率高达80.0-90.0%+,制造企业应该能够承受或转嫁部分成本压力。因此,我们不认为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会推动大面积的国产替代。”摩根士丹利,2025年5月“在专家看来,由于转移产地的成本高昂,关税几乎不会直接影响医疗设备的产地,但可能影响医疗设备制造商从中国采购零部
31、件和材料。”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2025年5月“低附加值产品的成本低,即使美国征收关税,企业仍然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但关税可能削弱出口到美国的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的竞争力,除非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非常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即将宣布对进口药品征收高额关税,此举可能结束数十年来全球药品贸易的低成本格局”英国广播公司,2025年4月有优势分两方面分两方面不确定预测范围三个月后六个月后最终水平最高中值最低54.0%65.0%60.0%30.0%30.0%20.0%10.0%10.0%3.0%经贸摩擦:洞察分析师谈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前景10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32、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目前的关税对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成本增加、供应链中断和研发瓶颈。虽然中国政府采取了缓解措施(如加强区域伙伴关系;促进国内创新),但考虑到关税目前仍处于高位,且未来不可预测,企业在未来几年可能需要持续进行战略调整。2025年5月,中美同意暂停加征关税90天,虽然短期内缓
33、解了局势,并提供了谈判窗口,但长期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不断演变的贸易形势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迫使中国生命科学行业调整战略。采购成本上升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第58号公告,自2025年4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84%关税。这一政策直接影响生命科学行业对高端科研设备和关键原材料的进口成本,尤其是依赖美国先进仪器的企业面临更高的资金压力。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强中美经贸摩擦的持续升级可能导致国际供应链的不稳定,影响生命科学行业的研发进度和生产效率。研发投入压力尽管2024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为1,210.07亿元,但2025年的研发费用数据尚
34、未公布。高关税可能促使企业重新评估研发投入的分配策略,以应对成本上升的现实。推动国产替代加速高关税促使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更加重视本土高端仪器的研发与制造,从而加快技术自主化进程。提升产业链韧性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有望加强国内供应链建设,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经贸摩擦:结论当前关税形势给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带来的挑战当前关税形势给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带来的机遇11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
35、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章节小节/主题来源来源日期源URL经贸摩擦:背景结构性视角下的中美贸易逆差人民日报2025年4月链接2016年至2025年一季度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美国人口普查局2025年3月链接2015年至2024年中国及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产值的份额Statista,Wind2025年4月链接美国的关税举措及中国的应对措施环球时报2025年4月链接中国贸促会原产地工作组专家2025年6月链接央视新闻2025年5月链接2025年中美关税政策变化重点节点中国日报2025年2月链接新华社
36、2025年3月链接环球时报2025年4月链接中美贸易加权平均关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2025年5月链接经贸摩擦:对生命科学子行业的影响-海关总署2025年3月链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2025年1月链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25年3月链接上市药企研发销售费用分析报告2024年9月链接北京医药行业协会2025年5月链接经贸摩擦:缓解措施中国政府采取的缓解措施中国人民银行2025年5月链接人大重阳网2025年4月链接商务部2025年4月链接商务部2025年5月链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2025年4月链接外交部2024年11月链接国务院2025年1月链接山东省人民政府2024月12月链接国家医保
37、局2024月11月链接中国企业应对2025年美国关税调整的多维策略海关总署2025年6月链接海关总署2025年6月链接上海证券报2025年5月链接国际商报2025年3月链接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2025年4月链接证券时报2025年4月链接上海股权投资协会行业资讯2025年3月链接第一财经2023年4月链接附录(1/2)12文档分类:毕马威公开 2025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
38、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章节小节/主题来源来源日期源URL经贸摩擦:缓解措施(续)中国企业应对2025年美国关税调整的多维策略(续)澎湃新闻2025年6月链接央广网2025年1月链接新华网2025年1月链接美国企业的去风险措施上海证券报2024年10月链接亦城时报2024年10月链接亿欧网2025年4月链接中国日报网2025年4月链接极目新闻2025年4月链接医药经济报2025年5月链接经贸摩擦:洞察美国对中关税预测(根据彭博社2025年5月调查)经济时报2025年5月链接彭博社2025年5月链接分析师评论新浪财经2025年4月链接英国广播公司2025
39、年4月链接摩根士丹利(由路孚特提供)2025年5月-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由路孚特提供)2025年5月-经贸摩擦:结论挑战与机遇海关总署2025年4月链接每日经济新闻2025年6月链接附录(2/2)所载资料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情况而提供。虽然本所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本所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资料行事。2025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澳门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 香港特别行政区合伙制事务所,均是与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为毕马威全球组织中的独立成员所经许可后使用的商标。 3588邮箱:肖鑫生命科学行业税务主管合伙人毕马威中国电话:+86(21)2212 3273邮箱:张浩炜供应链与国际贸易主管合伙人毕马威中国电话:+86(21)2212 2789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