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250624(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生物行业专题研究: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250624(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证券研究报告作者:行业评级:上次评级:行业报告: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2025年06月24日(评级)分析师 杨松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1020001分析师 曹文清 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23120003联系人 刘一伯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行业专题研究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见证中国医药产业变迁,买全球最好的中国创新药:见证中国医药产业变迁,在部分领域先在部分领域先拔头筹拔头筹 突破性疗法梳理:突破性疗法梳理:(1)厚积薄发:厚积薄发:创新药的发展离不开坚实的
2、产业基础、政策扶持和资本支持。以2024年全球药物销售额计算,Keytruda和司美格鲁肽以294.82亿美元和292.96亿美元分居前2位;ADC市场销售额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从主流产品来看,下一代国产免疫疗法(如PD-1/VEGF)、减重药物、及ADC已经展露其锋芒。中国创新药的工程化改造持续突破,见证了中国医药产业变迁。回溯发展历程、CXO所带来的产业基础、正确的政策扶持、大力的资本支持,为创新药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2)小有成就:小有成就:中国的创新药到底发展到了哪一阶段?距离国际领先水平还有多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认为:(1)从同靶点首款上市的创新药的时间看,中国和全球的差距
3、已经从10年以上缩短至1-5年内,双抗、ADC等项目已经完成了FIC的突破;(2)从临床数量看,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的占比已经超过30%,热门靶点更超过了60%;以首付款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BD交易看,中国分子在其中的占比已经突破25%。(3)引领潮流:引领潮流:立足当下,中国创新药已经凭借坚实产业基础,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中坚力量;License Out交易的快速增长,为创新药企带来可观现金流,对其核心管线在海外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也为国内药企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有望进一步加速中国创新药的发展。展望未来,中国创新药在新机制、新靶点的赛道中,已经在部分领
4、域拔得头筹;在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存量品种仍占国内的大部分市场,在政策支持和产品力提升的双重因素下,中国创新药有望在本土市场持续实现国产替代。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风险、药物临床研发风险、国内市场竞争风险、海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第三方数据偏差风险目 录3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一、一、厚积薄发厚积薄发二、二、小有成就小有成就三、三、引流潮流引流潮流4单抗到双抗,化疗到单抗到双抗,化疗到ADCADC,GLPGLP-1 1到多靶点减重药物,工程化改造持续突破到多靶点减重药物,工程化改造持续突破资料来源:药方舟,UmabsDB公众号,医药魔方Info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
5、所 2024年,帕博利珠单抗(PD-1)创造了新的销售记录,以18%的增长速度创收294.82亿美元,是2024年全球范围内销售额最高的药物;司美格鲁肽(GLP-1)2024年销售额为292.96亿美元,居全球第二。此外,ADC药物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2024 年全球ADC 药物合计销售额达百亿美金。展望下一代疗法展望下一代疗法,单抗到双抗的升级单抗到双抗的升级,GLPGLP-1 1单靶点到多靶点的升级单靶点到多靶点的升级,化疗到化疗到ADCADC的升级中的升级中,国产创新药已经通过工程化改造国产创新药已经通过工程化改造持续突破持续突破。以双抗为例,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
6、tibody)是一类通过基因工程或化学方法构建的人工抗体,可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与单抗相比,双抗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双重靶向”能力,能够协调多种生物机制。双抗药物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制,在结构设计和纯化工艺中面临独特挑战,需结合靶点特性、分子稳定性及生产工艺进行系统性优化。表:现有成熟分子的下一代疗法表:现有成熟分子的下一代疗法靶点(或分子类型、治疗领域)代表药物(及2024年销售额,亿美金)下一代分子国产代表性分子PD-1帕博利珠单抗(294.82)PD-1/VEGF,双抗AK112(康方生物)、SSGJ-707(三生制药)、LM-299(礼新医药)减重司美格鲁肽
7、(292.96)多靶点等LAE102(来凯医药)、玛仕度肽(信达生物)、歌礼制药(ASC47)、UBT251(联邦制药)ADCEnhertu(37.54)、Kadcyla(23.17)、Adcetris(19.11)等新靶点或新毒素芦康沙妥珠单抗(科伦博泰生物)、BL-B01D1(百利天恒)、SYS6010(石药集团)、HLX43(复宏汉霖)5CXOCXO的发展为创新药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能力的发展为创新药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能力资料来源:药明康德招股书,天风证券研究所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版图中加速崛起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全球版图中加速崛起,临床开发和制造领域的优势明显临床开发和制造领域的优
8、势明显。中国创新药的影响力在国际舞台持续提升。在这背后,以CXO为核心的中国医药产业链,正在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隐形引擎”,麦肯锡在China Biopharma Outlook 2028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在临床开发和制造领域的优势,已使其成为全球生物制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图:图:CXOCXO服务于创新药整体产业链服务于创新药整体产业链6基础科学持续发力,研发费用大力投入,带动创新药蓬勃增长基础科学持续发力,研发费用大力投入,带动创新药蓬勃增长资料来源:Pubmed,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第二篇:推动基础研究,激活创新源头,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基础研究持续发力基础研究持
9、续发力。从发表论文数量看,中国生物科学及医学相关论文产出快速提升,已经成为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生物科学及医学论文产出国:2015-2020年中国生物医学领域论文发表数量以14.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攀升,2020年发表量达近29万篇。研发费用持续增长研发费用持续增长。Wind数据显示,生物医药企业(A+H,包括传统制药及创新药企业)2016年整体研发费用为192亿元,2024年已经增长至1190.4亿元,CAGR达25.6%。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创新药提供坚实的基础。图:图:20162016-20242024年药企研发支出(亿元)年药企研发支出(亿元)0%10%20%30%40%50%60%70%
10、80%9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药企研发支出(亿元)同比(%)图:图:20152015-20202020年全球生物医药论文发表数量年全球生物医药论文发表数量7国内政策体系的优化助力创新药稳步成长国内政策体系的优化助力创新药稳步成长资料来源:智药局公众号,中国政府网,国家医保局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所 国家政策对于创新药的支持政策持续优化国家政策对于创新药的支持政策持续优化、细化细化、深化深化。2024年3月,创新药首次被纳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国家对
11、创新药研发愈发重视。随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在国常会的过会,上海等多地出台地方性全链条持续政策,标志着针对创新药的支持从顶层设计逐渐扩展至各个方面。2025年1月的发布会,医保局推出了丙类目录,为创新药提供增量资金支持。2025年2月,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文件中,“价格分层+首发价格+价格保护”的方法,对源头创新的激励效果非常显著。表:创新药支持政策梳理表:创新药支持政策梳理日期政策文件发布机构内容意义2025年6月16日关于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国家药监局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加速临床审批速度
12、2025年3月19日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国家药监局含有新型化学成份的药品以及符合条件的其他药品获批上市时,国家药监局对申请人提交的自行取得且未披露的试验数据和其他数据实施保护,给予最长不超过6年的数据保护期促进药品创新和仿制药发展,完善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2025年1月17日“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2025年年内发布第一版为创新药提供增量资金支持2024年12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药
13、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质效、以高效严格监管提升医药产业合规水平、支持医药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等全方面促进医药高质量发展2024年7月5日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后续多地出台地方性全链条支持政策2024年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2024年2月5日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国家医保局坚持药品价格由市场决定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对新上市药品价格的支持指引作用,
14、试行以自主量化评价为基础的分类办理模式,采取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集中受理支持高质量创新药品获得“与高投入、高风险相符的收益回报”2021年11月19日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从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对抗肿瘤药物的临床研发提出建议指引创新药行业向竞争格局更加优化发展2019年4月17日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国家医保局明确医保目录准入的标准医院(零售)准入体系建立,医保谈判进入常态化8资本市场支持推动创新药高速发展资本市场支持推动创新药高速发展资料来源:wind,天风证券研究所 科创板2019年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自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来
15、,有20余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先后上市。2023年6月20日,智翔金泰成为至今为止最后一家以“第五套”标准登陆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科创板对创新药的支持中断。港股方面,2018年4月30日,联交所公布了重大修订后的主板上市规则,首次增设第18A章针对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规则,该规则允许符合特定条件但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登陆联交所主板,通过创新性豁免传统财务指标要求、重点聚焦研发价值与技术创新能力等举措,显著降低研发型生物科技企业的融资门槛,为生物医药产业注入资本动能。2025年6月18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
16、利创新企业上市。同时将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创新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有望再次畅通,行业发展有望进一步提速增效。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1-6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图:图:20182018-20252025年年6 6月科创板月科创板/创业板医药股募资情况(亿元)创业板医药股募资情况(亿元)图:图:20182018-20252025年年6 6月港股医药股募资情况(亿元)月港股医药股募资情况(亿元)0200400600800100012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
17、0242025.1-6首次招股募资上市后募资目 录9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一、一、厚积薄发厚积薄发二、二、小有成就小有成就三、三、引流潮流引流潮流靶点/类型类型上市间隔海外公司获批品种首次获批时间上市地区国内公司获批品种首次获批时间上市地区BCR-ABL(二代)小分子18年诺华伊马替尼2001年05月美国翰森制药氟马替尼2019年11月中国G-CSF(二代)大分子16年安进培非格司亭2002年01月美国恒瑞医药硫培非格司亭2018年05月中国EGFR(一代)小分子9年阿斯利康吉非替尼2002年06月日本贝达药业埃克替尼2011年06月中国/双抗13年TrionPharmaCat
18、umaxomab2009年04月欧洲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2022年06月中国JAK小分子14年Incyte/诺华芦克替尼2011年11月美国泽璟制药杰克替尼2025年05月中国BCR-ABL(三代)小分子9年AriadPharmaceuticals泊那替尼2012年12月美国亚盛医药奥雷巴替尼2021年11月中国HER2ADC8年罗氏Kadcyla2013年02月美国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2021年06月中国ALK(二代)小分子6年诺华色瑞替尼2014年04月美国贝达药业恩沙替尼2020年11月中国PD-1单抗4年BMS纳武利尤单抗2014年07月日本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2018年12月中国GL
19、P-1(减肥适应症)多肽9年诺和诺德利拉鲁肽2014年12月美国仁会生物贝那鲁肽2023年07月中国IL-17单抗9年诺华司库奇尤单抗2015年01月美国智翔金泰GR15012024年08月中国CDK4/6单抗6年辉瑞哌柏西利2015年02月美国恒瑞医药达尔西利2021年12月中国EGFR(三代)小分子5年阿斯利康奥希替尼2015年11月美国翰森制药阿美替尼2020年03月中国PD-L1单抗5年罗氏阿替利珠单抗2016年05月美国思路迪恩沃利单抗2021年11月中国IL-4单抗7年赛诺菲/再生元度普利尤单抗2017年03月美国康诺亚司普奇拜单抗2024年09月中国JAK1小分子6年艾伯维乌帕替
20、尼2019年08月美国恒瑞医药艾玛昔替尼2025年03月中国BTK(二代)小分子2年阿斯利康阿卡替尼2017年10月美国百济神州泽布替尼2019年11月美国BCMACAR-T1年BMSAbecma2021年03月美国传奇生物/强生西达基奥仑赛2022年02月美国KRASG12C小分子3年安进Sotorasib2021年05月美国信达生物/劲方生物IBI3512024年8月中国EGFR/HER3ADCFIC百利天恒BL-B01D1/中国PD-1/VEGF双抗FIC康方生物依沃西单抗2024年5月中国EGFRADCFIC乐普生物维贝柯妥塔单抗2025年3月(NDA)中国资料来源:生物谷,药渡公众号
21、,insight数据库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所表:表:全球及中国同靶点首款上市的创新药全球及中国同靶点首款上市的创新药10中国创新药的追赶大幅提升中国创新药的追赶大幅提升:中国医药产业与海外差距持续收窄:中国医药产业与海外差距持续收窄图:图:2016-2023年全球临床数量(个)中国企业占比(年全球临床数量(个)中国企业占比(%)资料来源:CellPress细胞科学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中国企业整体临床管线数量占比近中国企业整体临床管线数量占比近30%30%,肿瘤管线占比超,肿瘤管线占比超35%35%2024年发表在CELL上的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o
22、ncology drug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research in China公布了2016-2023年全球范围内的临床数量及中国企业的占比。从全部适应症看,中国企业临床占比从2016年的9.7%增长至2023年的28.2%;从肿瘤药看,中国企业临床占比从2016年的15.0%增长至2023年的35.5%。1254206033553827480645883956466012993131781403614348160291594716492165009.7%15.6%23.9%26.7%30.0%28.8%24.0%28.2%0.0%5.0%10.0%15.0%2
23、0.0%25.0%30.0%35.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中国临床试验全球临床试验数量占比(%)362551878116616001471117510862407302328852878302928823219306215.0%18.2%30.4%40.5%52.8%51.0%36.5%35.5%0.0%10.0%20.0%30.0%40.0%50.0%6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
24、0222023中国肿瘤药临床试验数量全球肿瘤药临床试验数量占比(%)图:图:2016-2023年全球肿瘤药物临床数量(个)中国企业占比(年全球肿瘤药物临床数量(个)中国企业占比(%)图:图:2016-2025年年6月全球范围内热门靶点临床数量(个)及中国企业占比(月全球范围内热门靶点临床数量(个)及中国企业占比(%)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天风证券研究所全球全球TOP10TOP10新药靶点活跃管线,中国临床数量占比突破新药靶点活跃管线,中国临床数量占比突破60%60%20252025年热门靶点管线中国占比已超过一半年热门靶点管线中国占比已超过一半,截至截至20252025年年6 6月已
25、突破月已突破6060%。Insight数据库数据显示:以EGFR、HER2、VEGF、IL-17、CD19、CLDN18.2、GLP-1等TOP10的热门靶点临床数量看,中国(以企业总部所在地)临床数量持续提升,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从2016年的15.7%提升至2024年的65%,已经超过全球一半。截至2025年6月,中国企业在热门靶点的管线数量占比已经近70%,为68.4%。144231379511679869922919140581277291596988789883173373375837615.7%20.2%28.1%36.6%43.1%51.1%55.7%55.6%65.0%68.4
26、%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1-6中国海外占比图:图:2016-2025年年6月全球范围内中国及海外月全球范围内中国及海外license-out数量数量*(个)及中国(个)及中国license-out占比(占比(%)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天风证券研究所备注:仅统计5000万美金以上首付款全球首付款全球首付款50005000万美元以上的万美元以上的BDBD,中国有关的项目数量突破,中国有
27、关的项目数量突破25%25%中国中国(以出让权益企业总部所在地统计以出让权益企业总部所在地统计,且仅考虑受让方为海外的情况且仅考虑受让方为海外的情况)licenselicense-outout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20252025年年6 6月起突破月起突破2525%。2024年全年中国企业共完成19笔首付款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BD交易,占全球比重22%。截至2025年6月,中国企业共完成13笔首付款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BD项目,占全球比重25.5%。0210477171913425254578859798268380.0%3.7%1.8%0.0%4.3%10.6%8.1%1
28、7.2%21.8%25.5%0.0%5.0%10.0%15.0%20.0%25.0%30.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1-6中国海外占比14CDECDE突破性疗法:纳入产品数量持续提升,与出海交易同步发展、高度相关突破性疗法:纳入产品数量持续提升,与出海交易同步发展、高度相关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天风证券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CDE突破性疗法从2020年起步,同时随着研发实力提升,国产分子也逐步具备了全球竞争力。由于取得突破性疗法,必须满足以下2个条件:(1)用于防治严重疾病或病症(
29、危及生命或者严重影响生存质量);(2)药品需要初步证明具有明显临床优势。这意味着纳入CDE突破性疗法的分子在商业化上有价值,在数据上有优势。海外和MNC BD部门在寻求国内分子时,同样对数据上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此刻梳理突破性疗法对指导国产创新药分子出海有现实意义。突破性疗法分子高出海成功率也证实了这一点:Insight数据库显示,纳入CDE突破性疗法的国产分子中有25%已经实现出海,同时全部国产分子仅1%实现出海。图:图:CDECDE突破性疗法与出海交易相关度更高突破性疗法与出海交易相关度更高*已出海的国产分子未出海的国产分子已出海的国产突破性疗法分子未出海的突破性疗法国产分子10212423
30、52306755698912063020406080100120140202020212022202320242025.1-6纳入突破性疗法产品数量当年出海交易数量图:图:CDECDE突破性疗法与出海交易同步发展(个)突破性疗法与出海交易同步发展(个)*纳入突破性疗法的国产分子中纳入突破性疗法的国产分子中25%25%已经实现出海,已经实现出海,同时全部国产分子仅同时全部国产分子仅1%1%实现出海实现出海15CDECDE突破性疗法出海分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突破性疗法出海分析: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百利天恒公告,翰森制药公告,医药魔方等,天风证券研究所 科伦博泰生
31、物、三生制药、百利天恒、传奇生物、荣昌生物等企业在出海方面已经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首付款及总金额体量屡创新高。可以看到,出海的分子临床一般处于临床较后期,全球进度领先or取得美国BTD认证。品种公司靶点分子类型交易方首付款总金额交易时间临床进度(达成协议时)全球临床进度排名是否取得美国BTD认证SKB264科伦博泰生物TROP2ADC默沙东1700万美元14.1亿美元2022/05/13临床/期2是依沃西单抗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SUMMIT5亿美元50亿美元2022/12/26临床期1/西达基奥仑赛传奇生物BCMACAR-T强生3.5亿美元2017/12/21临床I/II期2是HS
32、-20089豪森药业B7-H4ADCGSK8500万美元15.7亿美元2023/10/20临床期1/SSGJ-707三生制药PD-1/VEGF双抗辉瑞12.5亿美元60.5亿美元2025/05/20临床期2/HS-20093豪森药业B7-H3ADCGSK1.85亿美元17.1亿美元2023/12/20临床期2是PM8002普米斯PD-L1/VEGF双抗BioNTech5500万美元10.55亿美元2023/11/06临床II期1/BL-B01D1百利天恒EGFR/HER3ADC百时美施贵宝8亿首付款+5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84亿美元2023/12/12临床期1/DB-1303映恩生物HER2AD
33、CBioNTech1.7亿美元16.7亿美元2023/04/03临床/期7是维迪西妥单抗荣昌生物HER2ADCSeagen/辉瑞2亿美元26亿美元2021/08/09已上市3是表:取得表:取得CDECDE突破性疗法认证的国产创新药的分子类型及临床进度突破性疗法认证的国产创新药的分子类型及临床进度16医保谈判渐成体系,国内商业化市场广阔医保谈判渐成体系,国内商业化市场广阔资料来源:械友械友公众号,Insight数据库等,天风证券研究所 在基本职能以外在基本职能以外,医保局支持行业发展的功能持续推进医保局支持行业发展的功能持续推进。医保局全称国家医疗保障局,2018年组建,基本职能包括城镇职工和城
34、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职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医疗救助职责。国家医保局成立7年来,在坚持保基本的基础上,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创新药发展,体现了基本职能以外,支持行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和不断扩容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和不断扩容,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的临床应用和销售放量显著提升了创新药的临床应用和销售放量。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2019年发布医保局成立后的首版医保目录以来,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经形成常态。截至2024年10月,医保基金对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累计支付超3500亿元,诞生了伏美替尼、阿美替尼、安罗替尼、替雷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等超过
35、20亿元的大单品。随着创新药份额提升随着创新药份额提升+丙类目录丙类目录、商保等资金赋能商保等资金赋能,国内创新药商业化水平有望继续快速提升国内创新药商业化水平有望继续快速提升。目前中国创新药所占本土药品市场份额仅23%左右,同时美国创新药占本国市场比重约80%,日本占本国市场比重占70%左右,未来国产创新药仍有较大突破空间。同时,丙类目录、商保支付体系有助于构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建设,特别是完善支付体系,可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构建良性发展的市场环境。图:国家医保局的职能图:国家医保局的职能图:部分国内销售额超过图:部分国内销售额超过2020亿的国产创新药放量情况亿的国产创新药放量情况(百万美元)(
36、百万美元)*010020030040050060070020202021202220232024伏美替尼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目 录1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一、一、厚积薄发厚积薄发二、二、小有成就小有成就三、三、引流潮流引流潮流18licenselicense-outout为企业提供现金流及全球知名度,创新药出海正循环已经启动为企业提供现金流及全球知名度,创新药出海正循环已经启动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天风证券研究所 Insight数据库显示,以首付款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license-out看,恒瑞医药出海数量最多,达8次;科伦博泰生物出海次数为5次,出海总金额最
37、高,合计126.8亿美元;三生制药12.5亿美金的首付款,是目前出海首付款合计最多的企业。License Out交易的快速增长,为创新药企带来可观现金流,对其核心管线在海外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跨国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也为国内药企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图:各企业图:各企业licenselicense-outout的交易数量(个)及交易完成时的临的交易数量(个)及交易完成时的临床进度床进度图:各企业通过图:各企业通过BDBD取得的首付款及潜在的交易总额(亿美元)取得的首付款及潜在的交易总额(亿美元)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科伦博泰生物
38、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百利天恒豪森药业三生制药礼新映恩生物信达生物和铂康诺亚复宏汉霖传奇生物诺诚健华百奥泰首付款交易总额0123456789恒瑞医药复宏汉霖科伦博泰生物康诺亚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和铂医药豪森药业百奥泰石药集团映恩生物百济神州礼新医药宜联生物和誉济煜医药联拓生物劲方医药诺诚健华传奇生物交易数量19新靶点、新机制的探索仍有提升空间新靶点、新机制的探索仍有提升空间资料来源:百奥信康公众号,医药魔方公众号,天风证券研究所 中国创新药物研发现状与发展建议中分析了全球FIC管线的情况。美国是全球FIC药物研发管线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共有4,511种FIC管线,占全球份额的48%,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在医
39、药创新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FIC药物管线有1775个,占全球份额的19%。尽管与美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也显示了中国在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从自身情况看,美国TOP1的FIC管线(以靶点+分子类型计算)占全部管线的46%,同时中国占比为25%。(1)新靶点:在自免领域,中国的IL-25分子已经在进度和数据上展示出全球最新、全球最优的潜质。中国抗体的SM17在特应性皮炎中初步突破了皮损改善、瘙痒缓解和安全性的“不可能三角”;(2)新机制:由于对T细胞的激活作用,细胞因子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效果,但其毒性导致的安全窗口低的特点让海外MNC屡屡折戟;信达生物的PD-1/IL-2-通
40、过工程化改造,最大化的发挥了细胞因子(激活T细胞)免疫长尾效应,实现了中国创新药在细胞因子领域的突破;此外,奥赛康的细胞因子前药技术平台,旨在通过“掩蔽”技术解决细胞因子类药物成药性问题,目前PD-1/IL-15的FIC分子处于临床期。图:全球图:全球FICFIC管线分布管线分布图:中国图:中国/美国美国FICFIC管线占比管线占比20国内市场中外资专利到期品种占比较高,仍有较大突破空间国内市场中外资专利到期品种占比较高,仍有较大突破空间资料来源:药品通,赛柏蓝公众号等,天风证券研究所表:表:20242024年中国市场药企排行年中国市场药企排行TOP10TOP10 中国医药市场仍以外资品种为主
41、中国医药市场仍以外资品种为主,且多个品种已经或即将经历集采且多个品种已经或即将经历集采。米内网数据显示,阿斯利康的安达唐(达格列净片)于2019年国谈成功纳入医保后,销售一路攀升2024年在国内实现销售额68亿元(yoy+30.8%),成为2024年中国销售额最高的药物。此外,销售额前10的品种中7个为外资企业的品种。安达唐、立普妥、安博美、诺欣妥等品种已经在中国深耕多年,已经或即将面临集采,但仍占据市场主流份额。考虑到国产创新药水平持续提升,对外资企业存量品种的替代有望加速实现。排名商品名通用名企业企业属性销售额(亿元)及同比增速(%)是否集采01安达唐达格列净AZ外资企业68(yoy+31
42、%)十一批(预计)02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晖致外资企业65(yoy+1%)4+703诺和泰司美格鲁肽诺和诺德外资企业62(yoy+14%)04泰瑞沙奥希替尼AZ外资企业58(yoy+8%)05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三生制药55(yoy+13%)06安博美人血白蛋白杰特贝林外资企业53(yoy-3%)省份采购07舒普深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外资企业52(yoy-18%)08恩必普丁苯酞石药集团50(yoy+2%)09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百济神州48(yoy+12%)10诺欣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诺华外资企业48(yoy+21%)十一批(预计)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全国性、全
43、球性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产品销售以及海外业务产生不确定性影响。药物临床研发风险药物临床研发风险创新药研发不确定性较大,海外临床成本较高,可能由于患者没有明显获益或者安全性较差等原因研发失败。国内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市场竞争风险国内药品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国内市场竞争风险。海外市场海外市场销售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审批流程、市场环境、文化及人种与国内存在较大的差异。缺乏海外本地化管理和服务的经验、与海外客户沟通的经验可能对在地化销售产生负面影响。第三方数据偏差风险第三方数据偏差风险报告数据主要来源于Insight数据,可能存在第三方数据偏差风险。
44、2122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股票投资评级自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行业投资评级自报告日后的6个月内,相对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涨跌幅买入预期股价相对收益20%以上增持预期股价相对收益10%-20%持有预期股价相对收益-10%-10%卖出预期股价相对收益-10%以下强于大市预期行业指数涨幅5%以上中性预期行业指数涨幅-5%-5%弱于大市预期行业指数涨幅-5%以下投资评级声明投资评级声明类别类别说明说明评级评级体系体系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
45、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一般声明一般声明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天风证券”)。未经天风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天风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天风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天风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天风
46、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天风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
47、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天风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天风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天风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天风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特别声明特别声明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天风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天风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THANKS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