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反无人机系统行业市场空间、产业链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反无人机系统行业市场空间、产业链及竞争格局分析报告(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2025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索引目录索引 一、反无人机:防控需求扩大,多种技术路径并存.6(一)需求基础:无人机军事重要性确立,“黑飞”危害公共安全.6(二)技术路径:多传感器协同,多种打击方式并存.7(三)发展趋势:多模态融合或成主流,AI 赋能智能化升级.11 二、市场空间:作战装备无人化催生反无需求,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12(一)市场规模:反无人机系统市场规模预计 2031 年达到 146 亿美元.12(二)军事应用:作战装备向无人化转型催生反无人机需求.14(三)低空经济:实现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17(四)安保领域:大型活动安保、关键设施保护、边境巡逻有
2、广泛运用.21 三、产业链:由探测识别和干扰反制共同构成,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23(一)成本组成:单位成本多在 50 万美元以下,后续运维成本较高.23(二)产业链:由探测识别和干扰反制共同构成,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24 四、竞争格局:海外各国装备竞赛激烈,智能化与多手段融合是趋势.25(一)国内:军工院所主导产业发展,民营反无人机企业竞争作为补充.25(二)国际:海外各国反无人机军备竞赛激烈,军工企业主导发展.26 图表索引图表索引 图 1:2006-2023 年非国家暴力行为者发动的无人机攻击次数.6 图 2:2006-2023 年非国家暴力行为者无人机攻击目标.6 图 3:反无人机系统工
3、作流程.7 图 4:反无人机技术体系.8 图 5:美国国防部统计 2024-2029 年 C-UAS 市场规模,百万美元.13 图 6:北美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2019-2032).15 图 7:2023 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份额(按技术划分).15 图 8:低空经济的基本结构.20 图 9:无人机反制为低空经济智联网的重要保障性基础设施之一.21 图 10:2022 年反无人机系统成本构成(按部件).23 图 11:反无人机系统产业链.24 图 12:民用 C-UAS 系统.26 图 13:军用 C-UAS 系统.26 图 14:全球反无人机市场集中度.27 图 15:全球反无人机市场份额.
4、27 图 16:Roadrunner-M 下一代高爆拦截器.30 图 17:Pulsar 电子战系统.30 表 1:典型利用欺骗伪装技术的反无人机系统.8 表 2:反无人机探测识别手段技术指标对比.9 表 3:无人机反制技术比较.10 表 4:非动能反无人机系统和动能反无人机系统.10 表 5:C-UAS 传感器模式对比.11 表 6:人工智能在反无人机领域的重要性.12 表 7:反无人机采用的不同探测技术及相应的算法.12 表 8:美国国防部:反无人机系统市场(2024 年至 2029 年),单位:百万美元 13 表 9:无人机战法.14 表 10:近年在战场上运用无人机的典型案例.15 表
5、 11:反无人机的 5 种主要手段.16 表 12:美国陆军反无人机系统合同进展与采购计划.17 表 13:中央层面相关低空经济政策梳理.17 表 14:地方政府相关低空经济政策梳理.19 表 15: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政策法规.20 表 16:反无人机系统在安保领域的运用.21 表 17:反无人机系统单位成本.23 表 18:国外典型反无人机装备种类数量.26 表 19:美国部分反无人机产品.27 表 20:反无人机商业产品.30 一、反无人机:防控需求扩大,多种技术路径并存一、反无人机:防控需求扩大,多种技术路径并存(一)(一)需求基础:无人机军事重要性确立,“黑飞”危害公共安全需求基础
6、:无人机军事重要性确立,“黑飞”危害公共安全 军事领域,无人机凭借体积小、机动性强、隐蔽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侦察、军事领域,无人机凭借体积小、机动性强、隐蔽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侦察、监视、攻击等任务。监视、攻击等任务。根据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和Still Aiming at the Harder Targets:An Update on Violent Non-State Actors Use of Armed UAVs(Perspectives on ter
7、rorism,2024),最近的全球冲突凸显了无人航空系统(UAS)在军事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如涉及以色列、哈马斯和真主党的冲突,胡塞武装与红海地区国际联盟的冲突,以及俄乌冲突。这些无人航空系统不仅在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中至关重要,还直接参与作战。民用领域,无人机系统在商用场景已快速普及。民用领域,无人机系统在商用场景已快速普及。根据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无人机系统越来越多地用于基础设施、物流、保险、媒体和娱乐、电信、农业、采矿、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零售等商业行业
8、。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2021年至2023年间,全球无人机交付的商业包裹数量增长了85%以上。UAS的快速普及同样带来了民用领域潜在威胁,例如未经授权的监视、隐私侵犯、的快速普及同样带来了民用领域潜在威胁,例如未经授权的监视、隐私侵犯、空域阻碍以及无人机携带破坏性载荷的潜在风险空域阻碍以及无人机携带破坏性载荷的潜在风险。据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TSA)报告,2021至2023年间,美国机场附近发生了超过2000起无人机目击事件,其中包括需要飞行员紧急避让的情况。仅2024年前四个月,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就记录了326起涉及飞机、直升机和机场的无人机事件,凸显了日益严峻的安全风险。无人机
9、反制是指为保护重要人物、重要区域、重要空域,对非法入侵的无人机进行无人机反制是指为保护重要人物、重要区域、重要空域,对非法入侵的无人机进行控制的技术。控制的技术。面对无人机带来的安全威胁,传统的防空手段显得力不从心。雷达、导弹防御系统等传统防空设备在应对小型、低空、慢速飞行的无人机时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有效应对无人机威胁,反无人机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图图1:2006-2023年非国家暴力行为者发动的无人机攻年非国家暴力行为者发动的无人机攻击次数击次数 图图2:2006-2023年非国家暴力行为者无人机攻击目标年非国家暴力行为者无人机攻击目标 数据来源:Still Aiming at the
10、 Harder Targets:An Update on Violent Non-State Actors Use of Armed UAVs(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Still Aiming at the Harder Targets:An Update on Violent Non-State Actors Use of Armed UAVs(Perspectives on terrorism,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二)技术路径技术路径:多传感器协同,多种打击方式并存:多传感器协同,多种打击方式并存
11、 反无人机系统工作流程主要分为“检测反无人机系统工作流程主要分为“检测-识别识别-压制”三步。压制”三步。根据反无人机装备发展动态(汪立萍等,航天电子对抗,2024),第一步寻找飞行物体的阶段,检测通过雷达、射频检测、声音、视频、红外等方式完成。第二步的识别步骤中,通过信号分析确认检测到的物体是鸟类还是无人机。最后,在压制阶段,如果已识别出敌方无人机,则可以通过干扰、欺骗、物理破坏或捕获等方法来达成反无人机的目的。任何一种反无人机装备至少涉及以上步骤中的一个环节。图图3:反无人机系统工作流程:反无人机系统工作流程 数据来源:反无人机装备发展动态(汪立萍等,航天电子对抗,2024),广发证券发展
12、研究中心 反无人机技术体系包括欺骗伪装、探测识别、反制等三类技术。反无人机技术体系包括欺骗伪装、探测识别、反制等三类技术。据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2024年,束哲等),为应对无人机作战,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开始关注反无人机装备建设发展和作战运用,力图争夺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装备建设领先优势。典型反无人机系统主要包括探测、跟踪与识别系统和反制系统两部分:探测、跟踪与识别系统的任务是对无人机目标进行预警探测和追踪识别,通常使用专用雷达和光电系统、无线电侦测器、声音探测器等多种传感器;反制系统的任务是通过网电等软杀伤手段和火力等硬杀伤手段攻击无人机目标,对其进行拒止、驱离、毁伤或捕获等,分为动
13、力学反制装备、电子反制装备、高能激光装备和高功率微波装备。图图4:反无人机技术体系:反无人机技术体系 数据来源: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欺骗伪装技术欺骗伪装技术 针对性地实施光学、红外、雷达伪装及假目标欺骗,可降低无人机机载光电或雷达针对性地实施光学、红外、雷达伪装及假目标欺骗,可降低无人机机载光电或雷达的侦察效率,进而降低其打击效能。的侦察效率,进而降低其打击效能。根据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欺骗伪装技术主要包括光学、声学和电磁伪装欺骗技术等,在反无人机作战过程中,对己方目标进行适当伪装能够
14、降低对方无人机的侦察监视效率和效果。伪装技术虽然是被动防御手段,但战争实践证明,有效使用烟幕、伪装网、假目标等能使无人机失去行动目标,提升军事目标存活率。表表1:典型利用欺骗伪装技术的反无人机系统:典型利用欺骗伪装技术的反无人机系统 名称名称 类型类型 所属国家所属国家“长颈鹿”“长颈鹿”AMB 系统系统 雷达探测 瑞典 ANGELAS 系统系统 雷达探测/压制 法国 HARRIER 系统系统 雷达、光学探测 美国 TCUT 系统系统 雷达、光学、红外探测 美国 DRAKE 系统系统 电子对抗 美国 Drone Tracker 光学、超声、声波探测 美国 BEAM 200 系统系统 光学探测
15、美国 Drone Shield 系统系统 声波探测 美国 D3T 系统系统 电子对抗 美国 NOAS 系统系统 光学、红外探测 美国 数据来源:低空反无人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张静,航空工程进展,2018),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探测识别技术探测识别技术 使用多种方法探测、识别、跟踪、预警敌方或未授权的无人机,为后续无人机作战使用多种方法探测、识别、跟踪、预警敌方或未授权的无人机,为后续无人机作战行动提供情报支持。行动提供情报支持。根据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按照任务的不同,探测识别技术可分为侦测发现技术和跟踪识别技术两类。前者的主要作用是对无人机目标
16、进行预警和定位,回答防护区域内“有没有无人机”和“无人机在哪里”等问题;后者主要是在侦测发现的基础上持续保持对无人机航迹的跟踪,并对无人机的身份属性和任务属性进行识别和预判,为后续处置无人机提供信息情报支援。按照技术机理的不同,探测识别技术又可分为雷达探测技术、无线电侦测技术、光电探测技术、声学探测技术等。单一探测技术存在探测率低、容易被欺骗等缺点。在实际运用中,通常综合使用多种探测技术,以获取更加有效、分层的探测能力,如使用电子传感器探测发现疑似无人机目标,再以光学传感器锁定并进行追踪,后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侦获的无人机数据与系统数据库中的特征参数进行对比,实现目标型号判定、威胁程度分析等功
17、能。表表2:反无人机探测识别手段技术指标对比:反无人机探测识别手段技术指标对比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不同探测识别手段的情况不同探测识别手段的情况 有源雷达探测有源雷达探测 无线电侦测无线电侦测 红外红外/可见光可见光/激光探测激光探测 声学探测声学探测 最大探测距离最大探测距离/km 10 10 3 1 侦测发现侦测发现 可实现 可实现 可实现 跟踪识别跟踪识别 可实现 可实现 可实现 悬停探测悬停探测 否 可实现 可实现 可实现 机型识别机型识别 否 可实现 可实现 可实现 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 电磁环境/地面物体 电磁环境 气象因素 噪声 优势优势 精度高;反应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同时
18、探测多个目标 安全性高;对环境无影响;隐蔽性强;识别能力强;获取安装成本较低 精度高;便于布控;无环境影响 无环境影响;体积小;便于布控;获取安装成本低;隐蔽性强 劣势劣势 低小慢探测能力弱;目标丢失和虚警;辐射强;自动化程度低;获取安装成本高 精度低;信噪比差、布设复杂;仅能识别已知目标 复杂空域探测困难;天气影响大;一般与雷达集成 精度差;距离近;无法跟踪识别 数据来源: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综述(邱小剑等,战术导弹技术,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反制技术反制技术 为保障重要区域的安全,当探测到具有威胁的无人机后,需
19、要对其采取有效的反制为保障重要区域的安全,当探测到具有威胁的无人机后,需要对其采取有效的反制措施。措施。根据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综述(邱小剑等,战术导弹技术,2024),根据是否对无人机造成物理损坏,无人机反制技术主要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干扰控制技术(软杀伤)和截获毁伤技术(硬杀伤)两类。无人机软杀伤技术是一种非物理性的反无人机手段,通过干扰、破坏或控制无人机的导航、通信和其他关键系统,达到迫使无人机降落、返航或失效的目的,主要包括无线电压制、无线电劫持、导航信号干扰、导航诱骗和声波干扰五种。硬杀伤技术是反无人机手段中的一种物理性攻击方式,它主要通过物理手段拦截或破坏无人机,使其丧失飞行能力,
20、主要包括激 光武器、微波武器、物理捕获以及常规火力四种。表表3:无人机反制技术比较:无人机反制技术比较 反制技术反制技术 原理原理 优点优点 缺点缺点 无线电压制无线电压制 识别并获取无人机遥控信号的特定频率,发射相同频率的干扰波,阻断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链路 成本低,操作简单,距离远 无法反制自主飞行无人机,会影响周围其他无线电信号,对人体有辐射 无线电劫持无线电劫持 截获、分析并伪造无人机与控制站之间的无线电信号,以更高功率发送伪造信号来覆盖原信号,夺取控制权 不会产生损伤 难以破解通信协议,实现难度大 导航信号干扰导航信号干扰 发送特定频率的干扰波形,与无人机接收的卫星导航信号产生叠
21、加效应,使其无法精确定位 成本低,距离远,效率高 无法反制手动飞行无人机,对搭载惯导系统的无人机影响小,会影响周围其他导航信号 导航诱骗导航诱骗 捕获无人机导航信号,进行特定的时间和多普勒效应调制,生成虚假信号,误导无人机飞往错误位置或返回起点 距离远,不会产生损伤 会影响周围其他导航信号 声波干扰声波干扰 发射与无人机内部陀螺仪相同频率的超声波引发共振,影响其正常工作 能同时打击多个目标 成本高,距离短 激光武器激光武器 发射高能激光束直接照射无人机,烧毁壳体或关键部件,使结构损坏或电子系统失效 速度快,精度高,打击效果好 成本高,易受天气影响 微波武器微波武器 发射高功率宽角度的倒锥形高强
22、度电磁脉冲,利用微波衍射和无人机内部电路的耦合作用,扰乱控制系统或烧毁部件 兼具软硬杀伤,速度快,受天气影响小,能同时打击多个目标 难以精确控制打击范围,易产生误伤 物理捕获物理捕获 使用物理手段完好无损地拦截和捕获无人机 高灵活性,不会产生损伤 距离短,操作难度大,稳定性低 常规火力常规火力 使用枪支、高射炮、防空导弹等传统防空武器来直接摧毁无人机 反制距离远,打击精度高,打击效果好 难以对抗无人机集群 数据来源: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综述(邱小剑等,战术导弹技术,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根据根据Sandia统计,射频探测、雷达探测、光电统计,射频探测、雷达探测、光电/红外探测为感
23、知能力主流技术;软杀红外探测为感知能力主流技术;软杀伤是干扰伤是干扰/拦截的主要手段。拦截的主要手段。根据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于2019年发布的报告Counter-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Market Survey,Sandia收集了来自195家制造商的316种反无人机系统,覆盖所有可能的应用平台,包括可穿戴设备、手持式、便携式、移动式、固定站点和空中平台。其中224种产品具备无人机感知能力,分技术看,射频探测、雷达探测、光电/红外探测、声学探测、人工操作分别占比52%、41%、40%、13%、3%(百分比总和超过100%,因产品
24、可能采用多种技术)。214种产品具备干扰/拦截能力,按方式看,软杀伤占比71%、硬杀伤占比11%,多手段结合占比9%,拦截无人机占比7%(百分比总和超过100%,因产品可能采用复合技术。表表4:非动能反无人机系统和动能反无人机系统:非动能反无人机系统和动能反无人机系统 反无人机系统反无人机系统 构成构成 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如雷达、光电/红外摄像机、声学传感器和射频探测器,以探测和定位特定空域内的无人机系统。识别与跟踪:识别与跟踪:一旦检测到,反无人机系统可以采用先进的算法和软件来识别和跟踪无人机系统,根据飞行行为、大小和通信信号等特征区分授权和未经授权的无人机。电子对抗措
25、施:电子对抗措施:该技术会干扰无人机系统的控制和通信系统,阻止无人机接收来自其操作员的指令,或干扰 GPS 信号,导致导航丢失 干扰:干扰:该技术涉及发射电磁信号,干扰无人机系统用于通信和导航的射频,使其导航失效。本报告来源于三个皮匠报告站(),由用户Id:879635下载,文档Id:711350,下载日期:2025-06-10 非动能系统非动能系统(软杀伤)(软杀伤)欺骗:欺骗:欺骗技术涉及生成虚假信号,欺骗无人机的导航系统,使无人机偏离其预期飞行路径或安全着陆,从而消灭其威胁。网络安全措施:网络安全措施:反无人机系统可能会纳入网络安全措施,以防范无人机系统带来的网络威胁,包括未经授权访问网
26、络、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关键基础设施。声学威慑:声学威慑:发出高频声音或声学信号,以阻止无人机进入限制区域或敏感区域,利用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回避行为,阻止无人机侵入。定向能武器:定向能武器:虽然其通常被视为动能武器,但一些定向能武器系统可以在不造成物理损坏的情况下,通过使无人机的电子设备或传感器失灵来使无人机失效。指挥与控制中断:指挥与控制中断:针对无人机与其操作员之间的通信链路,中断指挥和控制信号,阻止无人机接收指令或传输数据。网络威胁情报网络威胁情报技术技术:利用先进的分析技术和威胁情报技术,预测并应对无人机系统带来的网络威胁,包括恶意软件攻击、数据窃取和网络入侵企图。动能系统动能系统
27、(硬杀伤)(硬杀伤)拦截:拦截:使用配备网炮、捕获装置或其他物理捕获手段的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飞机,拦截无人机系统威胁,捕获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动能投射系统:部署火炮、加农炮或其他投射式杀伤性武器,以击落或使无人机系统丧失威胁,通过精确打击组件造成物理损坏。定向能武器:定向能武器:利用高能激光束或微波脉冲损坏或干扰无人机系统的电子设备、传感器或推进系统,使无人机无法运行或发生故障。爆炸性弹药:爆炸性弹药:使用爆炸物或爆炸性射弹摧毁无人机系统威胁,通过与目标近距离直接撞击或引爆来摧毁目标。撞击避免撞击避免系统:系统:为飞机或地面平台配备撞击避免系统,该系统旨在与无人机系统进行物理碰撞或扰乱其飞行路径
28、,导致其坠毁或失效。电子战:电子战:利用电子战技术,通过干扰、欺骗或其他手段破坏或削弱无人机系统的控制和通信系统。机动与撞击:机动与撞击:使用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车辆与无人机系统威胁进行物理碰撞,用撞击力使其坠毁或失效。专用动能拦截器:专用动能拦截器:部署专用动能拦截器系统,如导弹防御系统或反无人机导弹,以精确制导的射弹瞄准并摧毁无人机系统威胁。地面防空系统:地面防空系统:部署地对空导弹、高射炮或其他地面武器系统,以吸引并消除在射程内飞行的无人机系统威胁。远程武器站:远程武器站:在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平台上安装火炮、加农炮或其他动能武器,以便从远处消除无人机系统威胁,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暴露。数
29、据来源:IDGA 2024 年报告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三)(三)发展趋势:多模态融合或成主流,发展趋势:多模态融合或成主流,AI 赋能智能化升级赋能智能化升级 传感技术不同环境下各有优劣,多模态融合或成主流。传感技术不同环境下各有优劣,多模态融合或成主流。根据Counter-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Technology Guide(Homeland Security,2019),雷达作为主动探测技术,在复杂天气下仍能可靠运行且具备夜间操作
30、能力,但受限于视线(LOS)要求及识别分类能力较弱;光电与红外作为被动模态,虽依赖环境光线或热源,但光电在白天场景中表现稳定,而红外在夜间优势显著。射频技术凭借对无人机与地面控制站的双重检测能力以及非视线依赖特性,成为多场景协同防御的核心方案之一,但其易受电磁干扰的弱点需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声学传感器则在不依赖视线、全时段运行及隐蔽性方面具备独特竞争力,尤其适用于城市低空监测,但探测距离和精度受环境噪声限制。总体而言,技术迭代方向将聚焦于多模态融合以平衡探测覆盖、环境适应性与成本效率,射频与雷达的协同应用或成主流,而声学技术在小范围精准布防中潜力可期。反无人机系统传感器或将采取多模态融合,具备复
31、杂环境探测能力。表表5:C-UAS传感器模式对比传感器模式对比 模式模式 工作模式工作模式 检测能力检测能力 定位定位/跟踪跟踪 识别识别/分类分类 需视距需视距(LOS)受天气影响受天气影响 夜间操作夜间操作 UAV GCS UAV GCS 雷达雷达 主动 是 否 是 否 受限 是 否 是 光电光电(EO)被动 是 否 是 否 受限 是 是 否 红外红外(IR)被动 是 否 是 否 受限 是 否 是 射频射频(RF)被动 是 是 是 是 是 更优 否 是 声学声学 被动 是 否 是 否 受限 更优 是 是 数据来源:Counter-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Tech
32、nology Guide(Homeland Security,2019),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反无人机领域反无人机领域 AI+应用或大有可为空间。应用或大有可为空间。例如,2024年12月,Open AI与美国防技术公司Anduril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国家安全任务开发、部署先进的AI解决方案。据Anduril公司官网,公司产品包括反无人系统、情报监视、UAV 及火箭发动机等。据公司介绍,通过将OpenAI的先进模型与Anduril的高性能防御系统和Lattice软件平台结合在一起,旨在改进客户的防御系统,以保护其免受无人驾驶无人机和其他空中设备的攻击。合作产品将专注于改进反无人驾驶飞机
33、系统(CUAS),及其实时检测、评估和应对潜在致命空中威胁的能力,并将探索如何利用前沿人工智能模型来快速合成时间敏感数据,减轻操作员的负担。这些模型将在Anduril公司的CUAS威胁和行动数据库上进行训练,为客户提供支持。表表6:人工智能在反无人机领域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在反无人机领域的重要性 优势优势 高速数据处理与实时决策高速数据处理与实时决策 快速处理来自雷达、相机和其他传感器的庞大数据流,并立即做出响应决策。模式识别和异常检测模式识别和异常检测 从过去的数据中学习无人机的飞行模式,并能够识别出与众不同、异常或威胁性的行为。自适应与持续学习自适应与持续学习 通过不断学习新的无人机特征、战
34、术和干扰技术来适应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化。数据来源:反无人机技术综述: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邱宝华,技术广角,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7:反无人机采用的不同探测技术及相应的算法:反无人机采用的不同探测技术及相应的算法 探测技术探测技术 人工智能算法(包括信号处理算法)人工智能算法(包括信号处理算法)雷达雷达 LeNet、GoogleNet、PCA、KNN、RF、NB、SVM、DCNN 等 红外和可见光红外和可见光 VGG-19、GAN、Faster-RCNN、U-Net、ResNet 等 声波声波 MFCC、LPCC、SVM、GMM、CNN、RNN 等 无线无线 SVM、RF、
35、CNN 等 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 贝叶斯融合、基于信号方差的融合、最优融合等 数据来源:反无人机技术综述:通信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邱宝华,技术广角,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市场空间:二、市场空间:作战装备无人化催生反无需求,为低空作战装备无人化催生反无需求,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经济安全发展保驾护航(一)市场规模:反无人机系统市场规模预计(一)市场规模:反无人机系统市场规模预计 2031 年达到年达到 146 亿美元亿美元 全球无人机市场将从全球无人机市场将从2023年的年的280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增加到2033年近年近1500亿美元。亿美元。根据THE U.S.COU
36、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AgileIntel Research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估计,全球无人机市场将从2023年的280亿美元增加到2033年近15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8.3%。同期,美国无人机市场预计将从70亿美元增长到40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9%。此外,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估计,商用无人机机队(与商业、研究或教育目的相关的无人机)预计将从2022年底的约72.7万架增长到2027年的95.5万架。同期,美国联邦航空局预测,休闲机队(为个人兴趣和享
37、受而运营的机队)也将从169万增加到182万。反无人机系统市场规模预计反无人机系统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达到年达到146亿美元亿美元。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2021年全球反无人机市场规模为13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146亿美元,2022年至2031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7.9%。根据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各国正在采购反无人机系统(C-UAS),如干扰、欺骗和致盲系统,以及基于激光的定向能武器(DEW)。这些采购不仅限于孤立工作的独立系
38、统,还包括编织成集成防御网络的互补检测和缓解技术,以提高效率。事实上,美国陆军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最近进行的一项作战评估发现,与部署孤立系统相比,系统体系方法更有效。在在2024-2029年的预测期内,美国国防部的年的预测期内,美国国防部的C-UAS市场的累计价值估计为市场的累计价值估计为101亿美元。亿美元。根据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关键项目包括:采购1,867套反小型无人机系统(C-SUAS),价值28亿美元;为“临时机动短程防空系统”(IM-SHORAD)
39、采购数量未定的反无人机系统,价值12亿美元;根据MSHORAD Inc 2计划为陆军开发定向能系统,价值11亿美元;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SOCOM)采购反无人机系统,价值9.676亿美元;以及为美国空军开发专有新型反无人机技术,价值9亿美元。军事用途动能反无人机系统需求相对更多,考虑弹药/拦截的消耗以及发射平台维护,实际价值量更高。图图5:美国国防部统计:美国国防部统计2024-2029年年C-UAS市场规模,百万美元市场规模,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
40、),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8:美国国防部:反无人机系统市场(美国国防部:反无人机系统市场(2024年至年至2029年),单位:百万美元年),单位:百万美元 类型类型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总计总计 动能反无人机系统动能反无人机系统 719.6 884.6 853.8 1,093.6 789.8 700.4 5041.8 非动能反无人机系统非动能反无人机系统 308.1 387.1 371.4 366.6 387.0 435.2 2255.4 混合反无人机系统混合反无人机系统 465.6 517.1 434.2 457.4 471.2 477.9 2,8
41、23.5 总计总计 1493.3 1788.8 1659.4 1917.7 1648.0 1613.5 10120.7 数据来源: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军事应用:作战装备向无人化转型催生反无人机需求(二)军事应用:作战装备向无人化转型催生反无人机需求 战争形态演变,无人作战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战争形态演变,无人作战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据中国军网2022年报告无人作战力量加速战争形态演变,无人作战装备大量涌现战场,
42、相较于有人装备,其具有减少人员伤亡、作战效费比高、隐蔽性能更好、持续作战能力强等优势。多国正积极发展无人作战装备,如美军早在2003年就组建了无人机中队。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美军无人作战力量代替作战人员承担了大量侦察、监视、通信和空中打击等任务。据悉,美军已拥有近万个空中无人系统,超过1.2万个地面无人系统,已列入研制计划的无人作战装备超过100种,计划到2030年60%的地面作战平台将实现无人化。俄军也从2015年开始列装各型无人作战装备,计划至2025年将无人作战系统在武器装备中的比例提高到30%以上。除美、俄以外,法、英、德、日、韩、印等国也相继推出各自的无人作战装备发展计划。迄
43、今为止,全球已有60多个国家的军队装备了无人作战装备,使用无人机的国家和非国家组织超过90个。表表9:无人机战法:无人机战法 战法战法 特点特点 实际运用实际运用 侦察感知侦察感知+火力引导火力引导 使用侦察无人机进行战场感知,探测对方目标并引导火力实施打击。俄陆军装备的“海鹰”“扎拉”等近程小型情侦无人机具有成本低、性能强等特点,可快速收集情报、获取目标数据,并利用“射手”系统将目标数据回传至炮兵部队,实现杀伤链闭合。在无人机系统协助下,俄军可在3至5分钟内打击、杀伤被发现的目标。巡弋待战巡弋待战+即时打击即时打击 察打一体无人机可长时间在任务区域上空巡弋,实时动态地监视战场,并对时间敏感目
44、标和快速机动目标实施跟踪打击。俄乌冲突前期,大量投入战场的俄“猎户座”、乌“TB-2”等察打一体无人机都取得了显著战果。据相关媒体披露,在2022年2月24日至3月底的一个月中,乌军“TB-2”无人机击毁了5辆坦克、8辆装甲车、9门火炮、15辆防空导弹发射车等目标。快速穿越快速穿越+自杀攻击自杀攻击 巡飞无人机武器系统具有体积小、效费比高、作战运用灵活且不易被拦截等特点,能够根据作战需要快速大量进行部署。俄乌冲突中,双方频频使用巡飞无人机打击对方的防空系统、军事设施、装甲车辆和人员等目标,在战术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乌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月,俄军发射了超过3940架“见证者”巡飞无
45、人机,对乌克兰目标进行了攻击。诱饵消耗诱饵消耗+导弹突袭导弹突袭 先行使用无人机当作诱饵,从多方向突入敌防空系统火力区,诱敌雷达开机暴露位置并消耗其防空弹药,为后续无人机、导弹突防和打击创造条件。2023年5月,俄军曾摧毁了1套美国援助乌克兰的“爱国者”系统。当时,俄军就是首先发射廉价的“见证者”无人机扰乱乌防空体系、消耗乌拦截弹药,并以巡航导弹进一步增加乌防空压力,最终以2枚“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突破拦截,命中“爱国者”导弹阵地。据报道,俄罗斯对乌克兰防空系统发动的饱和打击,基本都使用这种模式。数据来源:解放军报 2024 年报告无人机战场运用呈现新趋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无人机作为无人作
46、战装备的典型代表,其广泛应用标志着现代战争的智能化转型。无人机作为无人作战装备的典型代表,其广泛应用标志着现代战争的智能化转型。据人工智能赋能军事领域的思考与展望(郭亚楠等,2024,计算机仿真),在俄乌战场,无人机作战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标志着现代战争正不断向智能化演变,无人作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特征。随着无人作战装备的增加,涌现出“蜂群作战”等一大批新型作战理念和模式,大大加快了现代军事变革的步伐。近年来,世界各军事强国都在加紧发展无人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美军的无人作战系统始终处于领先水平,其无人机数量和实战经验也具有明显优势。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202
47、5年报告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份额及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影响分析,按产品类型(固定翼、混合翼和旋转翼)、按射程(视距、扩展视距和超视距)、按技术(远 程操作无人机、半自主无人机、自主无人机)、按系统(机身、航空电子设备、推进、有效负载、软件)、按应用(情报、监视侦察和瞄准、作战行动、战损管理)和区域预测,2024-2032,2023年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为141.4亿美元。预计该市场将从2024年的160.7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471.6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3.15%。图图6:北美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北美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2019-2032)图图7:2023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份
48、额(按技术划分)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份额(按技术划分)数据来源: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2025 年报告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份额及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影响分析,按产品类型(固定翼、混合翼和旋转翼)、按射程(视距、扩展视距和超视距)、按技术(远程操作无人机、半自主无人机、自主无人机)、按系统(机身、航空电子设备、推进、有效负载、软件)、按应用(情报、监视侦察和瞄准、作战行动、战损管理)和区域预测,2024-2032,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2025 年报告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份额及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影响分析,按
49、产品类型(固定翼、混合翼和旋转翼)、按射程(视距、扩展视距和超视距)、按技术(远程操作无人机、半自主无人机、自主无人机)、按系统(机身、航空电子设备、推进、有效负载、软件)、按应用(情报、监视侦察和瞄准、作战行动、战损管理)和区域预测,2024-2032,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低成本无人机带来了非对称成本压力下的军事技术革命。低成本无人机带来了非对称成本压力下的军事技术革命。根据2025年远望智库反无人机武器体系:技术演进与作战形态的协同发展,2020年纳卡军事冲突作为现代战争形态转型的标志性事件,首次系统验证了低成本无人机对抗传统防空体系的有效性。土耳其Bayraktar TB-2察打一体无
50、人机(单机成本约480万美元)通过持续空中压制,成功摧毁亚美尼亚价值12亿美元的S-300PMU2防空导弹系统,这一战例直接导致防空作战领域的“成本收益悖论”显性化。根据北约防务委员会2023年度报告显示,成员国反无人机系统采购预算从2019年的18.6亿美元激增至78.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2.7%。这一现象揭示出传统防空体系面临的根本性挑战:以美制爱国者-3防空导弹(单发成本300万美元)拦截商用级无人机(均价5000美元)的经济不可持续性,其边际成本比率达到600:1的临界值。表表10:近年在战场上运用无人机的典型案例:近年在战场上运用无人机的典型案例 战争战争 无人机的运用无人机
51、的运用 叙利亚战争叙利亚战争 叙利亚战争中,叙反对派武装组织曾使用13架装有简易爆炸装置的无人机,对俄军驻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补给站和赫迈米姆空军基地发起袭击。由于制作相对简陋、技术水平较低,来袭的无人机被俄军电子战和防空部队成功拦截。然而,这次行动在某种意义上开创了无人机战场规模化运用的先河,揭示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潜力。纳卡冲突纳卡冲突 2020年的纳卡冲突中,为扭转交战之初的被动局面,阿塞拜疆先是大量使用由安-2飞机改造的无人机当作诱饵,消耗亚美尼亚的防空武器,尔后使用“哈洛普”反辐射无人机和“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发起突袭,成功摧毁亚军的S-300防空系统、坦克装甲目 标和炮兵阵地等,为
52、后续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次冲突中,无人机首次成为主战装备,并得到成规模协同运用,快速打破了攻防平衡,改变了作战进程。俄乌冲突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中,双方投入无人机装备数十型,总量数以万计,用于执行持久监视侦察、定点清除、自杀式攻击等任务。此次冲突中,在人工智能和网络技术的加持下,无人机高时敏性、高效费比和高自主化的作战优势充分发挥,极大改变了双方的攻防局面和作战样式,也让人们深刻意识到智能化无人化战争正在加速到来。有鉴于此,俄军2024年计划采购140万架无人机,是2023年的10倍。巴以冲突巴以冲突 巴以冲突以哈马斯发起的无人机与火箭弹大规模袭击开场。冲突爆发当天,哈马斯从多个方向快速突破以
53、色列严密的防空系统,在短时间内向以色列发射了5000枚火箭弹和大量无人机,创造了自杀式无人机与火箭弹大规模协同混合打击的先例。数据来源:解放军报 2024 年报告无人机战场运用呈现新趋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有矛必有盾,面对无人机的“凌厉攻势”,各种反无人机手段也应运而生有矛必有盾,面对无人机的“凌厉攻势”,各种反无人机手段也应运而生。据中国军网2022年报告反无人机:防空作战新焦点,随着通信组网、智能控制、精确制导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以强大隐身力和精确杀伤力,屡屡突破作战对手防空体系,对传统防空作战提出严峻挑战:无人机小型化特征明显,使用隐形材料后,雷达反射截面积更小,且噪声和红外特征弱,
54、防空体系难以远距离探测发现。同时战场上,低慢小、中高空等多种型号无人机混杂,给如何准确识别目标特征、辨明作战意图,对多源情报实时融合处理,以及预警、识别、跟踪无缝衔接带来较大挑战。小型无人机因雷达反射截面积小和红外信号弱,使用制导武器跟踪和锁定困难,难以构成有效发射条件。使用高炮或航炮,又因目标中弹面积小,命中概率较低。另外,无人机成本远低于防空导弹,最便宜的只需几百美元。面对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各种反无人机手段也应运而生,主要手段包括传统火力打击、电子干扰欺骗、激光武器拦截、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智能武器平台反击等方式。未来战场,“以无人对抗无未来战场,“以无人对抗无人、以智能对抗智能”有望是应
55、对无人战争、维护空域安全的关键手段。人、以智能对抗智能”有望是应对无人战争、维护空域安全的关键手段。表表11:反无人机的:反无人机的5种主要手段种主要手段 反无人机手段反无人机手段 特点特点 传统火力打击传统火力打击 通过传统高射机枪和防空炮等武器平台构建多层密集火力网,以弹幕拦截无人机集群,但需要提高射击精度和改进弹药散射性能;或者通过现代精确制导武器设伏,精确打击无人机,但针对高度低、速度慢的小型无人机,则需要提高火控性能和杀伤效能,降低拦截成本。电子干扰欺骗电子干扰欺骗 通过光电对抗、信息干扰等技术,对无人机的控制、通信等系统进行干扰、欺骗,使其无法正常执行任务。2011年,伊朗通过对美
56、国RQ-170隐形无人机通信干扰和导航欺骗,成功将其迫降在伊朗境内。激光武器拦截激光武器拦截 利用定向激光束产生的烧蚀、激波和辐射等效应实施精确打击,可直接击毁敌无人机,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对低空慢速小型目标和突然出现的近距离目标非常有效。美国防部认为,激光武器是对付小型无人机的最佳手段。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 通过定向辐射的高功率微波束,可直接攻击无人机电子系统,使其失能或损毁,能够在一定波束面内同时毁伤多个目标,具有速度快、毁伤面积大、适用平台多、可重复使用、受环境影响小等优点,是反无人机和无人机蜂群的利器。智能武器平台反击智能武器平台反击 通
57、过以自主方式实现从探测、识别到打击的智能导弹、智能无人机群等,对敌无人机群进行毁伤或拦截。美国初创公司生产的智能反无人机空中制导交战系统,就可以发射“弹群”迎战无人机,导弹之间具备协同能力,能够准确击中空中快速移动目标,导弹部件可用3D打印,成本低,重量轻,有效射程达5千米。数据来源:中国军网反无人机:防空作战新焦点,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陆军推进反无人机技术研发,反小型无人机系统(陆军推进反无人机技术研发,反小型无人机系统(C-SUAS)采购升级。)采购升级。根据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
58、DGA,2024),在美国陆军持续推进的C-SUAS项目中,其目标是采购固定、半固定、车载、手持等多种类型的反无人机系统,不仅用于冲突场景,还为全球战略级国防设施(DoD)提供防护。这些系统具备电子战(EW)、指挥控制(C2)及动能与非动能武器等多种能力。2024 至 2029 年间,陆军将投入 7.177 亿美元用于反无人机技术的研发、测试与评估(RDT&E),重点推进新型解决方案以应对无人机威胁升级。表表12:美国陆军反无人机系统合同进展与采购计划美国陆军反无人机系统合同进展与采购计划 时间时间 内容内容 2022 年年 10 月月 美国陆军向雷神公司(现更名为雷神技术公司,简称 RTX)
59、授予首份合同,金额为 2.07 亿美元,用于采购 KuRFS 雷达和 Coyote效应器(拦截装置)。2023 年年 4 月月 追加合同 2.37 亿美元 2024 年年 1 月月 再次追加 7500 万美元,新增 KuRFS 雷达、Coyote 效应器及 600 套 Coyote 2C 无人机拦截器。2025 年年 4 月月 预计签署新合同,采购 KuRFS 雷达与 XBAEU 雷达系统的集成方案,雷达交付计划于 2027 年 3 月开始。2025 财年财年 计划拨款 1350 万美元用于手持式反无人机设备,5420 万美元用于背包式干扰机。至至 2029 年年 预计采购约 7000 套 C
60、oyote 拦截器、250 套固定站点发射系统、25 套移动发射系统及 150 套 KuRFS 雷达,总投入 28 亿美元(其中 2024-2029 年支出约 18 亿美元)。资料来源:THE U.S.COUNTER-UNMANNED AERIAL SYSTEMS MARKET REPORT 2024-2029(IDGA,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三)低空经济:(三)低空经济:实现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实现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 国家部委积极推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国家部委积极推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据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低空经
61、济发展报告(2024-2025),2024年,低空经济写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做好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促进低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国家部委都有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亮相,具体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工信部成立了低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并于2024年11月5日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2024年12月26-27日召开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要“因
62、地制宜建设低空信息基础设施”。2024年7月中国民航局成立了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统筹民航局的相关工作,研究确定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和安排。2025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将进一步释放传统通用航空和新兴无人机市场潜力。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表表13:中央层面相关低空经济政策梳理:中央层面相关低空经济政策梳理 时间时
63、间 文件内容文件内容 2021 年 2 月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推进交通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交通运输与现代农业、生产制造、商贸金融等跨行业合作,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2021 年 12 月“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持续推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和运行,支持以无人机全产业链发展为重点的低空经济集聚区建设。加强服务质量管理推动相关部委在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短途运输等领域的政策协同。积极引导省级通航发展平台建设,发挥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第三方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在设施建设、低空空域改革、低空经济发展、安全监管等方面形成合作共治局面。2023 年 6
64、 月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主要按照分类管理思路,加强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设计、生产、维修、组装等的适航管理和质量管控,明确使用单位和操控人员资质要求;严格飞行活动管理,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制空域和适飞空域;强化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健全一体化综合监管服务平台,落实应急处置责任。2023 年 10 月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 年):鼓励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成渝等优势地区,设立低空经济示范区,开展轻小型电动飞机规模化示范运营,eVTOL 商业示范运营,推动电动航空应用场景、产品规范、运营体系、客户服务方案等领域的论证试点。2023 年 12 月 2023 年中央经济
65、工作会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 年 1 月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和安全操控要求、登记、适航、空中交通、运行与经营等管理要求;确定构建以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监管支撑系统 2024 年 2 月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2024 年 3 月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
66、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4 年 3 月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航空应急救援、物流配送实现规模化应用,城市空中交通实现商业运行,形成 20 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示范,打造一批低空经济应用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品牌产品。到2030 年,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支撑和保障“短途运输+电动垂直起降”客运网络、“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满足工农作业需求的低空
67、生产作业网络安全高效运行,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2024 年 7 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2024 年 11 月 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
68、降飞行器)试点。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 600 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意味着相关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多管理责任。2025 年 3 月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新闻周刊,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重点城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划以推动低空重点城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规划以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相应政策及细则针对低空经济
69、发展的具体执行,明确了各自的发展目标和详细规划。政策主要涵盖基建、应用场景拓展、产业链培育和项目投资补助,助力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以具有代表性的南京、苏州、深圳为例:苏州:根据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2024年7月,苏州发布我国首部低空“交规”,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从服务管理、运营管理、空域管理、飞行活动管理、飞行保障等方面对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真高120米以下,除国家划设管制空域以外的空域为本市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适飞空域。深圳:根据深圳人民政府官网,2024年8月2日,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发布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2024
70、-2025),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同时开放无人机适飞空域占比突破75%,并就低空运行管理服务体系,应用场景开拓,及法规体系政策作出相关规划。会上还发布了低空智能融合系统SILAS(Smart Integrated Lower Airspace System)先锋版。南京:根据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南京将打造高水平产业承载区,进一步发挥南 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成效,打造低空经济发展示范区。根据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南京低空经济2024-2026年主要需要完成“有效保障低空飞行活动”、“提升低空产业集聚水平”、“拓展
71、培育低空应用场景”、“打造低空科创策源中心”、“完善低空经济配套措施”等五大任务。同时根据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其中规划了如“持续扩大低空产业规模”、“建设低空飞行保障体系”、“拓展丰富低空应用场景”、“优化低空产业发展生态”等相关措施。表表14:地方政府相关低空经济政策梳理:地方政府相关低空经济政策梳理 时间时间 地区地区 文件文件 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 2024 年年 4 月月 重庆 梁平区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激励措施(试行)2024 年年 4 月月 成都 成都市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实施细则 2024 年年 4 月月 长沙 长沙县长沙经
72、开区低空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2024 年年 6 月月 四川 关于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4 年年 6 月月 西藏 西藏自治区支持低空经济 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2024 年年 6 月月 湖南 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 2024 年年 5 月月 广东 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 年)2024 年年 5 月月 漳州 漳州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2024 年年 6 月月 珠海 珠海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4 年年 8 月月 深圳 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
73、方案(2024-2025)华北地区华北地区 2024 年年 4 月月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2024 年年 4 月月 山东 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2024 年年 5 月月 北京 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 年(征求意见稿)2024 年年 6 月月 沈阳 沈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 年)2024 年年 7 月月 青岛 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2024 年年 7 月月 河南 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
74、区 2024 年年 2 月月 苏州 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年)2024 年年 7 月月 苏州 苏州市低空空中交通规则(试行)2024 年年 4 月月 安徽 安徽省加快培育发展低空经济实施方案(20242027 年)及若干措施 2024 年年 4 月月 无锡 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2024 年年 5 月月 南京 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年)2024 年年 7 月月 南京 建设“鼓楼区低空经济长江场景应用示范区”2024 年年 5 月月 浙江 关于支持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要素保障
75、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2024 年年 5 月月 台州 台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8 年)2024 年年 7 月月 杭州 杭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 年)数据来源: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官网,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官网,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网,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官网,珠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深圳市人民政府官网,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官网,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官网,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沈阳市人民政府官网,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苏州市人民政
76、府官网,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无锡市人民政府官网,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官网,浙江省人民政府官网,台州市人民政府官网,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各地出台适配低空经济的法律法规,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各地出台适配低空经济的法律法规,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在有关政策的助推下发展迅猛。但是我国的低空经济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据国家信息中心2024年报告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政策建议,我国低空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主要问题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关键核心技术仍较薄弱、低空经济市场体系发展滞后、低空经济管理体
77、系建设亟待完善。其中低空经济管理体系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点:全国低空经济全域协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低空经济发展“多头管理”与“管理空白”并存。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央及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地出台了适配低空经济的法律法规。图图8:低空经济的基本结构低空经济的基本结构 数据来源:再论低空经济:概念定义与构成解析(覃睿,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23),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15: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政策法规:保障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政策法规 发文机构发文机构 文件文件 内容内容 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务院、中央军委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 对无人驾驶航空器进行了系统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别规定了相应的生产、进口
78、、飞行和维修活动的适航许可要求等,结束了我国无人机产业此前监管相对模糊的局面,使无人机的研发、生产、运营等各环节有法可依,保障了低空飞行安全,促进了无人机产业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健康有序发展,也为其他低空飞行器管理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范例。民航局民航局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适航审定管理程序 规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设计批准、生产批准和适航批准有关活动,确保无人机在设计、生产环节符合安全标准和适航要求,从源头上保障无人机飞行安全,提高我国无人机产品的质量可靠性,促进无人机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推动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制造与运营环节的规范化发展 湖南省政府湖南省政府 湖南省低空空域划设方案
79、、湖南省低空空域协同运行办法 将低空空域划分为管制、监视、报告三类,并建立灵活转换机制,简化飞行审批流程(如监视空域仅需提前2小时报备),提升空域使用效率 广东省政府广东省政府 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计划在广州、深圳等城市试点低空交通管理组织模式,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走廊建设,同时完善反制技术以应对“黑飞”等安全隐患 山东省政府山东省政府 山东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推动低空空域灵活转换、动态使用,实现全省低空空域无缝衔接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民用航空局官网,湖南机场官网,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广发证券发展研
80、究中心 反无人机反无人机是实现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是实现低空经济安全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据中国国防报2025年报告反无人机作战:全球攻防新战场,面对无人机带来的安全威胁,传统的防空手段显得力不从心。雷达、导弹防御系统等传统防空设备在应对小型、低空、慢速飞行的无人机时存在诸多局限性。为了有效应对无人机威胁,实现低空经济安全发展,需大力推进反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民用机场是无人机威胁的重点防范区域,无人机一旦闯入机场空域,可能与民航客机发生碰撞,引发航空事故。因此机场需要采取有效的反无人机措施,确保飞行安全。另外,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演唱会等活动时,无人机可能被用于实施恐怖袭击、非法拍摄等。
81、为保障活动顺利进行,需要使用反无人机技术对活动现场和周边空域进行管控。此外,核电站、水电站、石油化工设施等重 要基础设施进行反无人机防护至关重要。通过部署反无人机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周边空域,及时发现和拦截可疑无人机,确保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图图9:无人机反制为低空经济智联网的重要保障性基础设施之一无人机反制为低空经济智联网的重要保障性基础设施之一 数据来源:低空产业联盟 2024 年 11 月发布的低空智能网联体系参考架构,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四)(四)安保领域:大型活动安保、关键设施保护、边境巡逻有广泛运用安保领域:大型活动安保、关键设施保护、边境巡逻有广泛运用 反无人机系统具有诸多商业用
82、途,在安保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反无人机系统具有诸多商业用途,在安保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无人机迅速改变了许多行业,从摄影、农业到物流和安保领域均受其影响。但随着无人机使用量的增加,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尤其是在隐私、安全和安保方面。据Drone Helpline的LinkedIn发布内容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Anti-Drone Systems,随着无人机变得越来越常见且技术日益先进,有效的反无人机系统正变得愈发重要。反无人机系统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确保公共活动的安全,到维护隐私以及防范企业间谍活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反无人机系统将变得更加精密复杂
83、,能够为抵御未经授权的无人机所带来的众多威胁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解决反无人机系统的相关挑战和落实相应法律法规是充分发挥反无人机系统潜力,确保为所有人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环境的关键所在。表表16:反无人机系统在安保领域的运用:反无人机系统在安保领域的运用 应用情景应用情景 作用作用 示例示例 机场与航空机场与航空安保安保 机场是极其敏感的区域,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可能会造成重大干扰和严重的安全风险。机场附近的无人机可能会干扰飞行操作,导致航班延误、改道,甚至可能引发事故。反无人机系统有助于保障机场运营的安全与高效 2018年12月,英国盖特威克机场出现未经授权的无人机活动,导致航班暂停,影响了超过14万
84、名乘客。这一事件凸显了采取强有力的反无人机措施的紧迫性。自那以后,世界各地的机场都采用了先进的反无人机技术,以防止类似的干扰情况发生 活动安保活动安保 大型公共活动,如音乐会、体育赛事和政治集会,会吸引大量人群和媒体关注。在这类活动中出现的无人机可能会构成安全威胁,包括未经授权的监视、走私违禁品以及潜在的攻击行为。反无人机系统通过检测和阻止违规无人机,保障活动参与者的安全 2019年在亚特兰大举办的超级碗赛事使用了先进的反无人机技术,以防范未经授权的无人机活动对赛事造成影响。该系统具备雷达、射频检测和干扰能力,为所有相关人员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关键基础设施保护 关键基础设施,
85、如发电厂、炼油厂和水处理设施,是破坏和间谍活动的主要目标。无人机可以对这些设施进行情报收集或发动攻击。反无人机系统对于保护这些重要资产至关重要 一家发电厂采用了反无人机系统,通过雷达和光电/红外摄像机进行持续监控。如果检测到无人机,该系统可以自动部署干扰或动能手段来消除威胁,确保设施的不间断运行 监狱及惩教机构监狱及惩教机构 监狱越来越成为无人机走私毒品、武器和手机等违禁品的目标。这些未经授权的物品运送可能会在监狱内引发暴力事件和其他安全漏洞。反无人机系统通过防止基于无人机的走私活动,维护监狱的秩序和安全 美国一家惩教机构安装了使用射频传感器的反无人机系统,用于检测和追踪无人机。当检测到无人机
86、时,系统会向安保人员发出警报,安保人员随后可以采取行动拦截无人机并没收其携带的物品 防范企业间谍活动防范企业间谍活动 在企业领域,无人机可被用于间谍活动,获取敏感信息和专有技术。拥有宝贵知识产权和商业机密的公司需要保护自身免受空中监视和数据盗窃的威胁。反无人机系统为防范此类威胁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家专注于先进电子技术的科技公司安装了反无人机系统,以保护其研发设施的安全。该系统使用雷达和光电/红外摄像机来检测和识别无人机,并结合干扰技术来阻止任何未经授权的空中监视 海上安全海上安全 港口、海港和海上船只容易受到与无人机相关的威胁,包括走私、海盗行为和恐怖袭击。反无人机系统通过检测和应对这些区域内未
87、经授权的无人机活动,加强了海上安全保障 一个主要的国际港口使用了配备雷达和射频传感器的反无人机系统,对港口周边空域进行监控。该系统可以同时追踪多架无人机,并部署干扰技术,防止无人机接近敏感区域 农业与畜牧保护农业与畜牧保护 虽然无人机为农业行业带来了诸多益处,如作物监测和病虫害防治,但它们也可能带来风险。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可能会在牲畜间传播疾病或损害农作物。反无人机系统有助于保护农业资产免受这些威胁 一家大型农业企业使用反无人机系统来保护其牲畜和农作物。该系统包括声学传感器,用于检测低空飞行的无人机,以及干扰技术,以防止无人机进入限制区域 私人财产与个人安全私人财产与个人安全 随着无人机活动的增
88、加,个人和私人财产所有者也对隐私和安全问题表示担忧。反无人机系统为保护个人空间和防止未经授权的监视提供了解决方案 一位高净值人士安装了反无人机系统来保护其私人庄园的安全。该系统使用射频检测和干扰技术,检测并阻止试图拍摄庄园图像或视频的无人机 数据来源:Drone Helpline LinkedInCommercial Applications Of Anti-Drone System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部分省市公共安全部门于近期启动相关反无人机设备、系统等招标。部分省市公共安全部门于近期启动相关反无人机设备、系统等招标。例如,据wind,2024年12月,黑龙江省公安厅无人机启动反制设备
89、(二次)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名称为无人机反制设备,并包括无线电测向类型(AOA)无人机探测设备、单兵便携式无人机干扰盾等,合计预算金额为120万;2024年12月,西藏林芝市公安局开展无人机反制设备采购项目磋商,采购标的物为无人机反制设备,预算金额为70.85万元;2024年12月,云南省公安厅民用机场公安局保山分局启动无人机反制设备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标的物为便携式无人机察打一体设备、无人机反制设备采购、手持式无人机探测定位系统,预算金额为31.94万元;2025年1月,广州市公安局发布无人机反制设备采购标,预算金额为360万元;2025年1月,某部启动反无人机设备招标公告(2024-JJ2
90、1-W1005),采购项目名称为反无人机设备采购,标的物包括光电探测设备、雷达探测设备、无人机防御系统管控平台、反无人机设备采购、全频段压制设备、导航欺骗设备、全频段侦测设备等,预算金额为225万元。部分重点公共设施主体启动相关反无人机装备招标。部分重点公共设施主体启动相关反无人机装备招标。例如,据 wind,2025年1月,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反无人机设施物资专项公开中标公告,采购标的物为反无人机设施物资,采购单位为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20252404 的物为无人机反制盾。三、产业链:由探测识别和干扰反制共同构成,中下游三、产业链:由探测识别和干扰反制共同构成,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
91、需求逐渐显现(一)(一)成本组成:单位成本多在成本组成:单位成本多在 50 万美元以下,后续运维成本较高万美元以下,后续运维成本较高 反无人机系统技术成本高昂,运维产生额外开支。反无人机系统技术成本高昂,运维产生额外开支。根据 Counter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Market Survey(Scott Brooks,USDOE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2019)和 COUNTER-DRONE SYSTEMS(HOLLAND MICHEL,2019),该市场调查通过查阅和对比市场调研报告、学术及商业汇编、反
92、无人机系统演示活动报告等资料,统计出300多种反无人机系统产品。在可获取报价的123款反无人机系统中,77款售价超过10万美元,占比达62.6%。以2018年盖特威克机场无人机入侵事件为例,该机场在事件发生两周后即宣布斥资超600万美元紧急部署反无人机系统。德国航空安全公司(Deutsche Flugsicherung)的研究更指出,为全国16个最繁忙机场配备无人机探测系统需耗费超5亿欧元,单个机场平均成本高达3125万欧元。除初始采购成本外,后续维护、人员培训及系统运行所需工时均产生显著额外开支。表表17:反无人机系统单位成本:反无人机系统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万美元)单位成本(万美元)种类数
93、量种类数量 占比占比 500 1 0.81%250-500 7 5.69%100-250 9 7.32%50-100 13 10.57%10-50 47 38.21%5-10 11 8.94%0-5 35 28.46%合计合计 123 100.00%数据来源:Counter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s Market Survey(Scott Brooks 等,USDOE National Nuclear Security Administration,2019),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硬件成本约占反无人机系统成本的硬件成本约占反无人机系统成本的69%。根据智研咨询202
94、3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研发力度加大,竞争不断加剧,市场发展将迎来新突破,从产品软硬件成本结构来看,2022年反无人机系统硬件部分占据了约69%的市场份额,主要包括雷达、声学传感器、干扰阻断器、射频探测器等硬件。图图10:2022年反无人机系统成本构成(按部件)年反无人机系统成本构成(按部件)数据来源:智研咨询2023 年中国反无人机行业研发力度加大,竞争不断加剧,市场发展将迎来新突破,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二)产业链:由探测识别和干扰反制共同构成,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二)产业链:由探测识别和干扰反制共同构成,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 反无人机系统产业链上游已有技术成熟,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处于快速发展
95、阶段。反无人机系统产业链上游已有技术成熟,中下游需求逐渐显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反无人机系统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薛猛等,飞航导弹,2021)反无人机系统属于新概念、新产品,但其涉及的核心关键技术本身并不是新兴技术,而是集成已有产品和技术的新型应用。反无人机系统产业链上游包括材料、组件、欺骗伪装技术和探测系统。中游包括软杀伤系统集成和硬杀伤系统集成。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民用和军用两大市场。上游已有技术较为成熟,具备可迁移性,多种探测技术需求吸引大量企业参与。上游已有技术较为成熟,具备可迁移性,多种探测技术需求吸引大量企业参与。根据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研究(马雯等,航空兵器,2020),采用单一来
96、源的探测方式,如雷达、可见光或红外等,适用范围较为有限,对“低、慢、小”无人飞行器的识别效果欠佳,因此,将雷达、光电、声学等多种探测技术相结合的无人机探测系统将成为主流。在多种技术路线需求之下,反无人机系统上游技术路线种类多样,大量企业依公司已有成熟技术选择对应赛道。探测类产品中,根据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综述(邱小剑等,战术导弹技术,2024),“雷达+光电”探测为典型探测组合,其中光电探测主要分为可见光探测和红外探测两种方式,声学探测应用较少。央国企具备资质及技术壁垒率先聚焦硬杀伤,民企积极开拓软杀伤系统集成。央国企具备资质及技术壁垒率先聚焦硬杀伤,民企积极开拓软杀伤系统集成。央国企在硬杀
97、伤系统集成业务上具备资质优势及技术壁垒,叠加截获毁伤技术成熟,其产品多用于军事领域。民企积极布局软杀伤系统集成赛道,根据国内外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综述(邱小剑等,战术导弹技术,2024),无线电压制技术是目前市面上应用最广泛的反制手段之一,无线电压制设备通常采用动态频率干扰技术和宽频带干扰方法两种方法来进行干扰。下游各场景应用需求逐渐显现,低空经济为民品重要应用场景。下游各场景应用需求逐渐显现,低空经济为民品重要应用场景。军品领域,反无人机系统是无人化作战中对抗无人机系统的重要装备,主要应用于航空领域,空军、海军、陆军和火箭军均有配备;民品领域,反无人机系统广泛应用于多种场景的安全保障工作,低空经
98、济为重要应用场景,其他应用场景包括政府机构、基础设施、公共安防、民航交通等。图图11:反无人机系统产业链:反无人机系统产业链 软件部分,31%硬件部分,69%数据来源: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反无人机技术发展研究(马雯等,航空兵器,2020),智研咨询中国反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四、竞争格局:海外各国装备竞赛激烈,智能化与多手四、竞争格局:海外各国装备竞赛激烈,智能化与多手段融合是趋势段融合是趋势(一)国内:(一)国内:军工院所军工院所主导产业发展,民营反无人机企业竞争作为补充主导产业发展,民营反无人机企业竞争作为补充
99、 军军工院所工院所凭其技术占据主导,不同技术领域全面发展。凭其技术占据主导,不同技术领域全面发展。根据公众号 兵工科技快讯、公众号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 关注|坚决维护国土安全!无人机你敢飞,我就敢打!中国电科 14 所蜘蛛网 AUDS 系统严阵以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十四所等凭借其雷达和电子干扰设备的技术优势,将其运用到反无人机系统中,在软杀伤领域占据一定优势地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上海航天八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凭借其在传统导弹系统领域的深耕,投身反无人机产业,导弹反无人机领域也因此产生众多产品,竞争激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方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基于其完善的激光武器研
100、发体系,在激光反无人机领域发展态势良好;此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牵头多家军工集团骨干院所,打造“天穹”反无人机综合对抗系统,进一步推动综合反无人机系统的发展。民营企业聚焦民用反无人机领域,多采用“软杀伤技术”。民营企业聚焦民用反无人机领域,多采用“软杀伤技术”。根据公众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矛”与“盾”的较量反无人机产业增势强劲,民用反无人机领域技术要求较低,导致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集中度低。其中,部分产业链细分龙头企业,凭借其已有技术优势,在反无人机市场细分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如根据公众号联创光电联创光电激光反制系统出海首单花落中东,联创光电凭借其光刃系列激光反无人机产品,结合已开发完成的
101、“低空防卫系统指挥控制平台应用软件”,在 2024 年已完成首笔反无人机产品海外出口,且正在与多个海外客户接洽中,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二)国际:海外各国反无人机军备竞赛激烈,军工企业主导发展(二)国际:海外各国反无人机军备竞赛激烈,军工企业主导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无人机领域均有建树,美俄两国居首。世界各国在反无人机领域均有建树,美俄两国居首。根据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从世界格局来看,传统的军事强国较早就开始了对反无人机系统装备的研发和列装,且对其予以持续关注和发展。美国与俄罗斯反无人机发展起步早,在各种技术路线中均有成熟的反无人机系统,涵盖大、中、小
102、全谱系反无人机型号装备,两国研发企业和研究院所众多、实力雄厚,技术供应链和产品供应链完整,装备研发生产能力强,处于技术发展和装备建设首屈一指的地位。英、德、意、澳等国在反无人机领域均有建树,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反无人机装备。近年来,以色列军工产业异军突起,其反无人机产品无论是型号数量还是作战效能,均仅逊色于美俄。图图12:民用民用C-UAS系统系统 图图13:军用军用C-UAS系统系统 数据来源:Counter Drone Technology:A Review(Gonzalez-Jorge et al.,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Counter Drone Technolo
103、gy:A Review(Gonzalez-Jorge et al.,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18:国外典型反无人机装备种类数量:国外典型反无人机装备种类数量 研发时间段研发时间段 美国美国 俄罗斯俄罗斯 欧洲地区国家欧洲地区国家 其他地区国家其他地区国家 时间维时间维度总和度总和 英国 德国 意大利 荷兰 瑞典 土耳其 以色列 澳大利亚 加拿大 2010 年前年前 2 2 0 0 0 0 0 0 1 0 0 5 2010-2014 年年 1 3 0 0 0 0 0 0 1 0 0 5 2015-2019 年年 11 7 2 1 3 1 1 1 5 3 1 36 2020-2023
104、 年年 1 0 2 1 0 0 0 0 1 0 0 5 地区维度总和地区维度总和 15 12 12 12 51 数据来源: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美国官方牵头反无人机发展美国官方牵头反无人机发展,领军企业主导技术竞争,领军企业主导技术竞争占据大量市场。占据大量市场。根据国外军用反无人机发展研究(杨近文,军事文摘,2022),美国是最早制定反无人机战略的国家,建立了反无人机统一领导机构陆军联合反小型无人机系统办公室(JCO)。根据国外反无人机装备发展态势及启示(束哲等,国防科技,2024),美国反无人机发展主要由国防部等相关机构牵头,带
105、领实力雄厚的军事供应商和防务公司 开展反无人机系统的研制。根据 Business wire,凭借官方的计划与政策助推,美国数家在反无人机领域发展迅速,控制着大量市场份额,如洛克希德马丁、雷神、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DroneShield 和 Dedrone 等公司,均与美国国防部门或军方建立合作,利用其自身技术参与或研制反无人机产品。图图14:全球反无人机市场集中度:全球反无人机市场集中度 图图15:全球反无人机市场份额:全球反无人机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Mordor Intelligence,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Cognitive Market Research,广发证券发展研究
106、中心 美国反无人机软、硬杀伤领域竞争激烈,军队公司齐头并进。美国反无人机软、硬杀伤领域竞争激烈,军队公司齐头并进。根据反无人机装备动态发展(汪立萍,航天电子对抗,2024)、国外军用反无人机发展研究(杨近文,军事文摘,2022),在软杀伤领域的高功率微波武器方面,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了“墨菲斯”反无人机系统,集成在由美国AreaI公司研发的“阿尔提乌斯600”小型无人机上;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开发的战术大功率作战响应器(THOR),于 2019年首次演示,目前也已在非洲进行实验部署;雷神公司和Epirus公也于 2021 年在此领域分别推出PHASER系统和Leonidas固态微波武器,参与到高功
107、率微波武器反无人机的市场竞争中。在硬杀伤领域的高能激光武器方面,美军“海军光学致眩拦截”系统“奥丁”(ODIN)以及“高能激光与综合光学致眩与监视”系统(HELIOS)正在开发完善中,雷神公司生产的 50kW激光模块被应用到美国陆军构建防空体系中的第二层多任务高能激光(MMHEL);而在第五层间接火力高能激光(IFPC-HEL),Dynetics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合作击败雷神公司,主导 300kW激光模块的研发;美空军支持的雷声公司高能激光武器系统(HELWS)已完成 3 套样机开发,部署在美国海外基地。表表19:美国部分反无人机产品:美国部分反无人机产品 杀伤方式杀伤方式 企业名称企业名称
108、反无人机产品反无人机产品 产品配置产品配置/性能性能 硬杀伤硬杀伤 BlueHalo5“自由鹰-1”地对空导弹 兼具高速响应、多场景适应性(复杂电磁环境/多目标拦截)及成本优势,能有效填补现有防空系统在应对中大型无人机时的能力缺口。硬杀伤硬杀伤 雷神公司 M-LIDS防空系统 基于 M-ATV 装甲车的移动反无人机解决方案,武器站中配备“郊狼”防空巡飞弹发射装置,具有四联装固定式托盘发射系统和M-ATV车载发射系统两种部署方式。硬杀伤硬杀伤 L3 哈里斯技术公司“吸血鬼”ISR模块化精确火箭弹系统 包括一套WESCAM MX-10-RSTA独立稳定瞄准系统,以及一套 4 联装 70 毫米“九头
109、蛇”精确制导火箭弹系统(APKWS),只需单人在驾驶舱内使用平板电脑就能操作。18%15%12%55%洛克希德 马丁雷神Leonardo SPA其他 硬杀伤硬杀伤 Hover 物理反无人机系统(Kinetic Counter-Drone System)结合了图像辨识、光学雷达(LiDAR)及雷达技术,能精准侦测、锁定并摧毁目标,包括有效对付无人机集群攻击。这套系统可安装于固定或移动平台,并与现有的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框架无缝整合。硬杀伤硬杀伤 洛克希德马丁 雅典娜反无人机系统 通过高能激光击毁无人机,未来计划将该系统的规模扩大到 120千瓦。硬杀伤硬杀伤 波音公司 高能激光移动示范者(H
110、ELMD)可以使用Xbox控制器进行控制,利用高能激光,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击落无人机。软杀伤软杀伤 DroneShield Drone Gun Tactical反无人机电磁干扰枪 原理是通过定向发射电磁信号,干扰目标无人机和飞手之间的通信,迫使其在目标地点降落或者返航。软杀伤软杀伤 安杜里尔工业公司“栅格”和“哨塔”系统(Lattice System and Sentry Tower)基于人工智能驱动的传感器融合系统,该系统可集成第三方传感器,形成单一的网络平台,对具有威胁的物体进行分类、识别和跟踪。软杀伤软杀伤 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雷神之锤”微波反无人机系统 利用强大的微波能量来摧毁小型无人机
111、。软杀伤软杀伤 SRC公司“沉默弓箭手”(Silent Archer)全系统包括一套L波段的A/TPQ-50 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一套X波段的GryphonR1410A三坐标目标指示雷达,还有一套S波段多任务雷达,能够在载车移动时跟踪“低慢小”目标。软杀伤软杀伤 BlueHalo“泰坦”(Titan)单兵反无人机系统 像一个背负式电台,但采用了人工智能和自主学习技术,并采用射频干扰技术。软杀伤软杀伤 洛克希德马丁“墨菲斯”(MORFIUS)高功率微波无人机 可能采用的是超宽谱高功率微波方案,结合小型化共形天线,实现微波系统的轻小型化和高效率,有远距离多次交战和集群交战能力。数据来源:公众号国防
112、科技要闻美军下一代新型低成本反无人机导弹首次试射成功、公众号神州明达【俄乌反无战】盘点装备的10 种无人机反制武器设备、公众号陕西省国生商会【外军眺望】|美军使用的 10 种反无人机武器(上)、公众号外军防务研究前沿Hover 推出全自动反无人机炮塔硬杀成另一种选择、公众号迈纳防务科技美国反无人机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最新发展,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各国反无人机多技术路线并行竞争、实战化并重。各国反无人机多技术路线并行竞争、实战化并重。根据反无人机装备动态发展(汪立萍,航天电子对抗,2024),反无人机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刘文学等,2022年无人系统高峰论坛(USS2022)论文集,2022),在
113、硬杀伤领域,2023 年日本川崎重工(KHI)和三菱重工(MHI)首次公开展示了各自用于反无人机的激光系统,功率分别为 10kW 和 20kW,三菱重工 100kW 功率级的反无人机系统尚在测试中;加拿大 Aerial 公司于 2019 年推出 DroneBullet 系统,其为微型导弹和四旋翼飞行器的结合体,计算打击目标路径,进行锁定追踪,再依靠动能撞击目标。在软杀伤领域,俄罗斯“镰刀VS”系列反无人机系统可抑制无人机的控制信道,中断与操作员的通信,使无人机的导航设备失效,扰乱无人机的飞行;法国赛峰电子与防务公司最新推出了“劫机”反无人机系统,可修改的信号取代敌方无人机的卫星导航信号;乌克兰
114、 Anti drone Ukraine 于 2024 年 7 月推出了一种新型便携式电子战系统,可使无人机偏离原轨道或使无人机“降落”。全球反无人机在设备智能化、多手段融合与装备轻量化等各个领域展开竞争。全球反无人机在设备智能化、多手段融合与装备轻量化等各个领域展开竞争。根据反无人机装备动态发展(汪立萍,航天电子对抗,2024)和国外反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王书恒,军事文摘,2022),在其他应用领域,以色列 D-Fend 公司对 En-forceAir2 反无人机系统开展了全面升级,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压制 引擎的新版本,为每架无人机推荐合适的无人机压制选项,以实时简化操作员的关键任
115、务决策过程。2023 年,俄罗斯 NPP“脉冲星”(Pulsar)公司,开发了一款能够识别敌方无人机的紧凑型雷达敌我识别应答器。英国 Open Works Engineering 公司首次展示了 Sky Wall100 系统,该装备利用压缩气体发射网状捕捉器,实现对非法入侵无人机的捕获。美国专注定向能业务的伊庇鲁斯(Epirus)公司和专注于软件与自主技术的安杜里尔(Anduril)工业公司完成了一项先进的反无人机系统集成Lattice,其结合了 Anduril 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探测、跟踪操作员附近的每个目标并对其进行分类,这一技术被应用到“列奥尼达斯”(Leoni-das)
116、系统中。以色列初创公司 SKYLOCK 生产出一款可穿戴式的反无人机系统,该系统仅重 1.5 千克,可以像背心一样穿戴在身上,能够压制 1 千米范围内的所有无人机。Anduril Lattice与与Epirus Leonidas成功整合以支持美国海军陆战队防空现代化。成功整合以支持美国海军陆战队防空现代化。根据Anduril官网,2023年Anduril和Epirus完成了一项先进的反无人机系统软件集成,以支持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防空现代化。其集成了Epirus的Leonidas系统、高功率微波(HPM)反群体击败能力以及Anduril的Lattice Command and Control(C2
117、)系统来实现。Leonidas是一种软件定义的HPM武器,具有较强的击败UAS蜂群能力。Lattice结合了Anduril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以检测、跟踪和分类作员附近的每个目标物体,该系统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击败单个无人机系统,亦可在广阔的地形上对抗无人机集群。自主监视、分类、跟踪到威胁指示,自主监视、分类、跟踪到威胁指示,Anduril的的cUAS系统可支持全杀伤链条。系统可支持全杀伤链条。根据Anduril官网,Anduril的端到端cUAS 系统在一个易于使用的界面中支持整个杀伤链,具有精确、准确和可靠性。非合作无人机在任何环境中都会被识别、跟踪和禁用,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在识
118、别出威胁后,其会利用Lattice进行明确决策,以最小的附带损害来消除威胁。Anduril当前的反无人机(cUAS)装备主要有Roadrunner和Pulsar两种。(1)Roadrunner-M:Roadrunner-M是Roadrunner的一种高爆拦截器变体,专为地面防空而打造,可以快速发射、识别、拦截和摧毁各种空中威胁,或者以接近零的成本安全地回收和重新发射。其利用AI和自主性的尖端技术,使得单个人员可以同时监督多个Roadrunner,其可以在危险出现的第一时间起飞、跟踪和拦截远处的目标。其垂直起降(VTOL)功能使Roadrunner能够灵活地从任何位置快速起飞和返回,以近乎零的成
119、本进行恢复和再利用。(2)Pulsar:Pulsar为软件定义的电子战系统,其利用边缘AI快速适应新的威胁,其模块化外形尺寸可以适应固定站点、车辆、有效载荷和机载配置,以支持跨平台和域的任务。Pulsar将板载GPU计算、机器学习算法和软件定义无线电(SDR)集成到一个紧凑而强大的结构中,以在边缘快速部署新的功能。图图16:Roadrunner-M 下一代高爆拦截器下一代高爆拦截器 图图17:Pulsar电子战系统电子战系统 数据来源:Anduril 官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Anduril 官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表表20:反无人机商业产品:反无人机商业产品 公司公司/产品产
120、品 国家国家 技术内容技术内容 Lockheed Martin Morfius(洛克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墨菲斯”系统)德马丁公司的“墨菲斯”系统)美国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御性反无人机系统。能够在比地面系统更远的距离上实现多目标打击和集群防御。干扰措施被归类为硬杀伤。Raytheon Coyote(雷神公司的“郊(雷神公司的“郊狼”系统)狼”系统)美国 一种用于短期反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的无人机。它配备了先进的寻的器和战斗部。可操作时长可达一小时,并设计为可更换有效载荷。干扰措施被归类为硬杀伤。Northrop Grumman M-ACE(诺斯诺斯罗普罗普格鲁曼公司格鲁曼公司的的移动移动-采集
121、、提示采集、提示和效应器和效应器(M-ACE)系统系统)美国 M-ACE 是一种模块化的地面反无人机系统解决方案。它采用三维雷达、射频传感器、光电/红外摄像机、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安全无线电,通过指挥与控制网络传输信息。通过动能/非动能打击手段(例如配备先进弹药的布什马斯特火炮、定向能解决方案)来实施干扰措施(硬杀伤)。General Dynamics Dedrone(通用(通用动力公司的反无人机系统)动力公司的反无人机系统)美国 该套件被命名为“远征装备包”,是为满足一项任务需求而开发的,即需要一种可移动的地面反无人机系统能力。它可在不到一小时内完成部署。该系统包含射频传感器,其探测范围可达 1
122、.5 公里(理想条件下)。它采用分类引擎,能够识别和分类商用、消费级和业余无人机。其依据是无人机的射频特征。通过干扰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和遥控信号来实施软杀伤式干扰措施。High point Aerotechnologies Liteye 美国 这是一种便携式周界防御系统,用于抵御自主、无人和多领域威胁。该解决方案可集装箱化,实现快速部署。它包含用于威胁分类的人工智能和分析功能。可通过软杀伤(高精度定向射频干扰)或硬杀伤(猎杀无人机或动能武器)来应对无人机威胁。Blighter Surveillance Systems AUDS(布莱特监控系统公司的反无(布莱特监控系统公司的反无人机系
123、统)人机系统)英国 AUDS 是一种战略性的反无人机系统,旨在干扰和消除无人机威胁。它具备探测、跟踪和打击能力。该系统采用一款空中安全雷达(Ku 波段),探测范围达 10 千米,最小目标尺寸为 0.01 平方米;还配备了一台数字摄像机跟踪器(230 万像素彩色高清摄像机,光学变焦 30 倍,以及 640512 像素的热成像摄像机)。通过一款智能软件定义的射频抑制器和高增益四频段天线系统(包括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频率)来实施干扰措施。MSI-Defence Systems Terrahawk Paladin(MSI 防务系统公司的“战防务系统公司的“战鹰骑士”系统)鹰骑士”系统)英国 这是一种容器化
124、、模块化、远程控制且可重新部署的反无人机系统。它包含符合北约标准安装的传感器(光电)和效应器。无人机追踪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完成。利用 MSI-DS Terrahawk LW 系列枪架(硬杀伤)进行打击。Thales Group EagleShield(泰雷(泰雷兹集团的“鹰盾”系统)兹集团的“鹰盾”系统)法国 这是一款集成的纳米、微型、小型和小型无人机反制解决方案,用于保护和保障民用及军事场所的安全。它结合了不同的传感器,如雷达和摄像头,以及作战技术,以探测、监控和消除空域中的无人机。Elistair Orion 2.2 TW(埃利斯泰尔埃利斯泰尔法国 这是一种系留式无人机站,能够为敏感场所提供
125、持续的监视和安保,对未经授权的无人机 公司的“猎户座”系统)公司的“猎户座”系统)形成被动防御。尽管它没有干扰系统,主要基于一个高架观察平台,与大多数现有的反无人机系统不同。Elbit Systems ReDrone(埃尔比特(埃尔比特公司的反无人机系统)公司的反无人机系统)以色列 ReDrone 是一种多层无人机威胁防御系统。它提供多种部署选项,包括移动和固定配置。该系统采用多种传感技术进行探测和跟踪,例如:3D 雷达、光电/红外昼夜摄像机、信号情报和声学传感器。其干扰措施基于软杀伤(通过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通信信道进行干扰)。Israel Aerospace Industries Drone
126、 Guard DG(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的“无人机卫士”)司的“无人机卫士”)以色列 这是一款多层、多传感器、灵活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旨在保护地面站点和移动车队。它采用开放式架构,能够集成雷达、被动通信情报(COMINT)和光电传感器。无人机卫士DG5 集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分类决策工具,从而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它提供软杀伤和硬杀伤两种干扰措施。软杀伤是通过干扰无人机的通信和/或导航协议来实现的。硬杀伤则是通过无人机杀伤武器系统和高精度稳定射击来完成的。Rafael Advanced Defense Systems Drone Dome(拉斐尔先进(拉斐尔先进防御
127、系统公司的反无人机“穹顶”系防御系统公司的反无人机“穹顶”系统)统)以色列“无人机穹顶”是一种模块化系统,可作为移动或固定式 C-UAS 单元部署。该解决方案集成了雷达、信号情报/射频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干扰措施基于干扰器(软杀伤),可阻断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和指令。它还能干扰无人机向操作员传输的视频以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信号,从而扰乱无人机的导航和控制,它还可以具备硬杀伤能力。CONTROP Precision Technologies TORNADO-ER(康(康特罗普精密技术公司“旋风特罗普精密技术公司“旋风-ER”系”系统)统)以色列 该系统能够从远达 12 公里的距离探测和追踪无人机。该系
128、统是为各种陆地环境条件而开发的。探测系统基于陀螺稳定型光电和热成像传感器,并结合实时视频算法。应对措施可以包括动能或非动能反制手段。MCTECH RF Technologies MC Horizon 以色列 该系统包含一部三维脉冲多普勒雷达、射频探测单元以及光电/红外跟踪器。其探测范围为3 千米至 15 千米,具备 360 度覆盖能力,识别范围在 1.5 千米至 10 千米之间。其对抗措施基于高功率户外干扰系统(软杀伤),有效干扰距离为 3 千米。INDRA Crow(英德拉公司的“乌(英德拉公司的“乌鸦”系统)鸦”系统)西班牙 系统旨在探测并消除从微型无人机(例如大疆精灵)到大型无人机的威胁
129、。该系统集成了探测雷达、射频分析和光电传感器。通过射频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干扰(软杀伤)来实施干扰措施。SDLE Antidrone 西班牙 一种便携式手持解决方案,可安装在车辆和移动平台上。其干扰措施是通过干扰遥控、遥测、视频链路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导航来实现的。Leonardo FalconShield(莱昂纳多(莱昂纳多公司的“猎鹰盾牌”反无人机系统)公司的“猎鹰盾牌”反无人机系统)意大利 这是一个面向慢速和小型无人机的可扩展模块化系统。它利用雷达和电子监视措施(ESM),结合光电(EO)传感器和先进的射频(RF)效应器技术。威胁检测和跟踪具备自动功能,以最大程度减轻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干扰措
130、施包括电子攻击(能够拒绝、干扰或击败无人机的指挥、控制、导航)和无人机数据下行链路。它能够集成一系列传感器用于无人机定位、分类和识别。这些传感器整合了射频协议检测、微多普勒雷达、无源雷达和光电/红外技术,以支持检测能力。SAAB AB 9LV 瑞典 萨博分类法能够基于尺寸、推进方式和自主性对无人机进行分层的子分类。它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将简单的或复杂的规则、有机传感器分类(包括图像识别、特征分析和协议检测)、基于运动模型的分类以及运动模式分析相结合。威胁识别功能利用与相关信任指标相关的无人机正向识别。它采用非合作运动学威胁意图评估,并结合异常检测和时空运动模式分析。干扰措施支持多种效应器的集成
131、,以实现无人机能力,包括射频干扰器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拒止系统(软杀伤)以及高能激光系统、物理捕获、缠绕无人机和小到中口径的高射速炮弹及空爆弹药。HENSOLDT Xpeller 德国 这是一个模块化系统,包含用于空域监测的雷达和数字摄像机,与无线电探测器、射频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抗措施(软杀伤)相结合。该系统可部署为固定式、移动式和可穿戴式。Rheinmetall AG Drone Defence Toolbox(莱茵金属公司的无人及防(莱茵金属公司的无人及防德国 莱茵金属公司部署了多种不同频段的雷达(X 波段和 S 波段模式)、被动发射器定位器、商用识别技术(ADS-B)、配备激光测距仪的
132、360 度摄像头以及各种光谱的红外和飞行时 御工具箱)御工具箱)间摄像头。生成的信号在指挥控制系统中进行处理、融合和分类。通过 C-UAS 干扰机(软杀伤)来实现抑制。在不久的将来,他们还将提供自主捕获无人机和高能激光。Department13 Map13 澳大利亚 他们提供了一种 C-UAS 解决方案,旨在利用基于射频的技术来探测、识别和减轻无人机威胁。EOS Slinger(“电光系统电光系统”(EOS)航航空航天和国防科技公司空航天和国防科技公司的“投石手”的“投石手”反无人机遥控武器站)反无人机遥控武器站)澳大利亚 该系统将四轴光电传感器单元与回波雷达相结合,用于无人机的探测和追踪。通
133、过 M230LF 火炮发射近炸引信弹药来实施打击行动。Zala Aero Group Aerorex(扎拉航扎拉航空集团空集团的反无人机系统)的反无人机系统)俄罗斯 它主要是一个干扰系统(软杀伤),配备有三个信号抑制模块,分别针对 2.4GHz 和5.8GHz 频段,以及卫星导航信号抑制。Roselektronika Zaschita 俄罗斯 它由一组不发射任何辐射的被动传感器组成。为了探测目标,它们利用外部信号,比如来自数字电视的信号,这些信号从无人机上反射回来。使用无线电频率无需获得许可,这便于民用。然而,被动传感器的探测能力较低。光电/红外传感器可能未集成在该系统中。无人机通过无线电波干
134、扰来进行干扰。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YLC-48(中国(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电子科技集团 YLC-48 便携式多功能便携式多功能侦查雷达)侦查雷达)中国 YLC-48 系统将 3D S-波段低空监视雷达与干扰技术相结合,用于探测和对抗未经授权的无人机(软杀伤)。DJI Aeroscope(大疆“云哨”)(大疆“云哨”)中国 云哨系统旨在识别和监控限制区域内的无人机,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以管理和控制无人机操作。其覆盖范围可达 50 公里。该系统分析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电子信号。ASELSAN iHTAR(土耳其国防和电(土耳其国防和
135、电子公司“警告”反无人机系统)子公司“警告”反无人机系统)土耳其 系统用于消除城市和农村环境中微型和小型无人机的威胁。该系统用于保护关键设施、防止非法越境以及保障人员密集型活动的安全。该系统包括 Ku 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具备脉冲压缩功能,可进行 360 度连续或扇区扫描,旋转速度为 30 转/分钟,瞬时仰角覆盖范围为 40 度)、专为远距离监视开发的热成像系统以及高清日间摄像机。通过可编程射频干扰系统(软杀伤)来实施干扰措施。Kongsberg CORTEX Typhon(康(康斯博格公司“斯博格公司“CORTEX Typhon”反”反无人机系统)无人机系统)挪威 该系统集成了雷达、光电和泰利迪恩 FLIR 热成像摄像机,用于无人机探测。该系统与康斯博格遥控武器站配合使用,以降低威胁(硬杀伤)。数据来源:Counter Drone Technology:A Review(H Gonzalez-Jorge 等,2024),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