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德国商会:2023、20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德国商会:2023、20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51页).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2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序言中国德国商会代表超过 2100 家在华德国会员企业的利益,几乎占在华德国企业总数的一半。在 2023 全年,我们很高兴受邀参与中国政府代表举行的近百场会议,探讨增强在华德企商业信心的方式。中国国务院于今年 8 月发布了 24 条外商投资措施,该措施解决了德国企业的主要痛点。我们高度赞赏自“24条“发布以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所有政策和举措。然而实施更为关键,外商企业界对”24 条“的落实寄予厚望。德国商会一年一度的商业信心调查报告反映了在华德国企的商业情绪、计划和挑战。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得出重要的趋势和对中国政府的建
2、议。第 16 版商业信心调查调查于 2023 年 9 月至 10 月进行,共收到 566 家会员企业的回应,是德国企业在华情绪的高度代表性样本。我们向所有参与调查的会员企业表示感谢,他们的宝贵贡献为我们的政策倡议工作提供了指导。尽管中国经济复苏速度低于预期,但中国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依然独一无二。作为德国连续七年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德经济关系维系着两国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规模、先进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及日益强大的创新能力,使中国成为许多德国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然而,2023 年对于中国经济和在华德国企业来说,并不是轻松的一年。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华经营的德国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
3、括本土企业竞争加剧、市场准入不平等、地缘政治风险和经济下行压力。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促使德国企业更加密切地审视在华业务,并采取行动加强供应链和业务运营的多样化和本地化。然而,尽管全球和市场环境更加严峻,我们的会员企业仍决心取得成功,并利用中国的创新潜力。调查显示,91%的受访企业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78%的受访企业预计其所在行业在未来五年内将保持持续增长,54%的受访企业计划增加投资,其中的 79%认为这是保持在华竞争力的必要条件。然而,当前的监管环境削弱了德国企业的竞争力。面对不断涌现的强大中国竞争对手,中国德国商会呼吁中国决策者实施促进公平竞争和增强投资者信心的措施,为外国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
4、环境。中国大多数的行业没有理由惧怕竞争。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提高所有产业的生产力以及创新能力,最终惠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我们非常期待今年能与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展更多交流,共同改善营商环境。2024 年 1月晏思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廷坤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中国德国商会上海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4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内容目录1.商业信心:隧道尽头的曙光?1.1 市场发展慢于预期1.2 主要业绩指标显示对2024年持谨慎乐观态度1.3 商业机会略有增加1.4 行业发展预期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1.5 发展希望推迟到中长期2.市
5、场吸引力:不断变化的市场2.1 绝大多数企业仍致力于中国市场2.2 企业对投资仍持谨慎态度 2.3 中国作为投资地的吸引力正面临压力2.4 保持竞争力是投资中国的主要动力2.5 中国作为创新市场最具吸引力3.风险分散:德国企业的战略3.1 降低风险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3.2 多元化:下一个目的地4.竞争力需要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外国企业真正公平竞争的方法5.关于调查781011131415161920212325273132354145475154附录联系方式我们的主张核心发现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5图表目录图 1.1 行业发展预期图 1.2 行业角度对“发展”的看法图 1.3企
6、业对 2024 年的展望图 1.4商机 图 1.52019-2024 年业务展望与实际情况图 1.6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图 1.7行业发展预期图 2.191%的受访企业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图 2.2未来两年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图 2.3不同规模的企业投资计划图 2.4各行业的投资计划 图 2.5中国吸引力比较图 2.6减少(或不在)中国投资的原因图 2.7增加在华投资的原因12111213 1415161720212222232425图 2.8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措施图 2.9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图 2.10更多中国竞争对手被视为创新领导者 图 2.11行业对中国同行创新能力的看法图 2.12中国企业
7、提供了潜在的学习机会图 3.1企业对中国业务相关风险的应对情况图 3.2采取风险缓解措施的原因图 3.3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图 3.4转移业务活动的目的地图 3.5德国企业在亚洲的足迹图 3.6进一步投资其他亚洲市场的原因图 3.7德国在亚洲的投资目的地32627282929323434353637396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图表目录图 4.1法规业务挑战图 4.2政府采购面临的挑战 图 4.3企业运营和宏观经济挑战图 5.1会员企业地区分布图 5.2按行业分列的会员企业分布情况图 5.3在中国的主要重点领域图 5.4按企业规模分列的会员企业分布情况图 5.5会员企业在中国为中国/全球开展的活
8、动442434447484949505图 A.1 贵司是如何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图 A.2您认为中国企业在哪些技术领域 处于领先地位,贵司可以在哪些 方面向他们学习?图 A.3您认为中国政府应采 取哪些措施来振兴经济?图 A.4 贵司位于哪个省/地区/城市?图 A.5请详细说明贵公司所属的主要行业A4243444748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7核心发现商业信心:隧道尽头的曙光?市场发展慢于预期 52%的受访德国企业认为 2023 年其所在行业的发展出现下滑。在华德企对 2024 年的雇员人数和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持谨慎乐观态度。行业发展预期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约 40%的受访企业预
9、计形势将逐步改善。近一半的受访者预计未来 5 年其所在行业的年增长率为 5%-20%。90%的德国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将在 5 年内复苏。1市场吸引力:不断变化的市场91%的受访德国企业继续扎根中国市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 2%。然而,德国企业对进一步投资仍持谨慎态度 只有54%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投资中国,而 2019 年这一比例为 67%。中国市场扩张的低预期(56%)和激烈的国内竞争(40%)是企业不投资或减少投资的主要原因。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主要来自其创新潜力,37%的德国企业表示,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正在增强。另一方面,保持竞争力的需求(79%)成为在华德企投资中国的主
10、要原因。2此外,过半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的竞争对手已经成为该行业的创新领导者,或有望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创新领导者。风险分散:德国企业的战略44%的企业正在采取措施降低与中国业务相关的风险,45%的企业还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地缘政治紧张局势(83%)是引发风险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因。如果要(从中国)转移业务,其他亚洲国家是首选目的地(75%),其次是欧洲(39%)。开拓新的销售市场(60%)是多元化措施的首要目标。同样,市场规模过小(48%)也是投资其他亚洲国家的首要考虑因素。3时不我待:实现真正的公平竞争在阻碍德国企业在华发展的监管挑战中,法律不确定性(32%)高居榜首,其次是网络和数据安全法规(25%
11、)。在参与公共采购的德国公司中,仍有 53%的公司遇到歧视性措施。48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我们的主张1.落实吸引外商投资24 条2.对不平等待遇案件零容忍3.透明的公共采购程序5.简化跨境数据传输合规流程6.保证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4.提高法律确定性和透明度继续落实“24 条”相关政策并在其基础上制定更多的后续政策,以实现真正的政策落地。为德国企业创造透明的公共采购环境,并公开采购流程信息。在政策中制定明确的措辞和具体的定义,更清晰地传达实际要求,并指导企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通过降低监管障碍并提供更好的与监管机构沟通的机制,实现跨境数据的简化传输。为更好地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便利,以保障公司
12、的合法权益并刺激外国创新。通过各级政府的参与,确保对德国企业的不平等待遇案件零容忍,实现平等的公平竞争。10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商业信心:隧道尽头的曙光?随着 2022 年 12 月新冠疫情“清零政策”的取消,影响2022 年经济增长的旅行限制、大规模检测和其他疫情防范措施也随之取消,供应链恢复正常。尽管人们寄希望于中国经济将在“清零政策”后快速反弹,但中国经济仅实现了较为温和的增长,并未能给外国投资者留下深刻印象。与中国市场相关的风险继续令投资者望而却步,而消费者信心不足则是德国企业尤为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严重依赖外国直接投资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国除了面临来自国内经济结构的挑战,全球市
13、场需求的低迷和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尽管如此,对很多德国企业来说,中国仍然是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中国 2023 年的 GDP 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主要机构预测,2023 年中国的 GDP 增长率将在 4.6%至 5.1%之间。1国务院办公厅。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online Available at:https:/ 年 12 月 28 日】2世界银行。2023 年 6 月 全球经济展望。online Available at:https:/www.worldbank.org/en/publication/global-economic-prospects【获取时
14、间:2023 年 12 月 28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2023 年 10 月世界经济展望。online Available at:https:/www.imf.org/en/Publications/WEO【获取时间:2023 年 12 月 28 日】国 际 经 合 组 织。2023 年 9 月,经 济 展 望 中 期 报 告。online Available at:https:/www.oecd-ilibrary.org/sites/1f628002-en/index.html?itemId=/content/publication/1f628002-en【获取时间:2023 年 12 月
15、28 日】市场发展慢于预期主要业绩指标显示对2024年持谨慎乐观态度商业机会略有增加行业发展预期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发展希望推迟到中长期1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11市场发展慢于预期1.1艰难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反映在德国企业的经营情绪上。中国德国商会于 2023 年 5 月进行的“快速调查”结果显示,约 43%的德国企业预计 2023 年的行业发展将有所改善。然而,2023 年 9 月的商业信心调查显示,全年的预期有所下降。超过半数(52%)的受访企业预计,由于市场发展慢于预期,其所在行业的情况将会恶化,因而业务改善的希望被推迟到2024 年(图 1.1)。图 1.1 行业发展预
16、期与去年相比,您如何评价 2023 年贵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您对 2024 年有何预期?(n=509)42%21%43%35%27%22%23%52%35%2024年展望(2023年9月)2023年实际(2023年9月)2023年快速调查(2023年5月)改善不变恶化112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行业视角:2023年形势“恶化”,2024 年预期“改善”在所有主要行业中,表示 2023 年形势将比 2022 年“恶化”的受访企业数多于预测“改善”的受访企业数。具体而言,在机械/工业设备行业,65%的受访企业持悲观态度,只有 5%的受访企业预计情况会有所改善。同样,在商业服务业,76%的受访企业预
17、计经营状况将恶化,只有 9%的受访企业预计经营状况将改善(图 1.2)。不过,机械/工业设备行业的信心恢复幅度最大,39%的受访企业预计 2024 年的情况会有所改善。虽然约五分之一的电子行业受访企业对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但超过一半的受访企业(55%)对 2024年表示乐观,使其成为信心最强的行业(图 1.2)。图 1.2 行业角度对“发展”的看法与去年相比,您如何评价 2023 年贵行业在中国的发展?(n=559)您对 2024 年有何预期?(n=509)2023 年2023 年2023 年2023 年2023 年2023 年2024 年2024 年2024 年2024 年2024 年202
18、4 年塑料/金属制品消费品/服务电子商业服务汽车机械/工业设备16%38%30%44%28%55%9%41%28%45%5%39%25%37%34%37%30%25%15%41%20%41%30%39%59%26%36%18%20%76%19%52%14%65%22%43%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13主要业绩指标显示对2024年持谨慎乐观态度1.2与对 2023 年的展望相比,2024 年的经济展望更为乐观,约 50%的受访企业预计营业额将增加,表明对来年的预期是积极的。虽然雇员人数和利润的加权平均值在这两个年份之间保持了相似程度的正值,但对下一年投资增加的预期却十分明显(图 1.3
19、)。(注:红色数据为各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值,数值大于 0 表示趋势向好,小于 0 表示趋势向下。数值越大,企业对某方面越乐观)。图 1.3 企业对 2024 年的展望与 2023 年相比,您认为 2024 年贵公司在以下方面的前景如何?每行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14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商业机会略有增加1.3在对商业机会的评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更加积极的趋势。下图显示,虽然对所有市场机遇的乐观程度在 2022 年显著下降,但在 2023 年又略有回升。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消费增长出现了四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即使在 2022 年,国内消费仍被广泛视为重要商机之一。这反映了中国国内消
20、费市场的持续疲软。这可能也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商机的重要性逐渐增加。此外,由于去碳化仍是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这也为该领域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图 1.4)。图 1.4 商机针对贵司的中国业务,请就以下机遇进行评估。每行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备注:仅显示将机会评为 重要 的受访者的占比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151.4行业发展预期恢复到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与过去五年的数据相比,目前在华德企对 2024 年行业发展的预期已恢复到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超过 40%的受访企业预计形势将有所改善(图 1.5)。这与当前主要机构对经济增长的预测(从 4.6%到 5.1%)一致,表明
21、中国经济前景相对乐观。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图 1.5 2019-2024 年业务展望与实际情况与去年相比,您如何评价 2023 年贵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您对 2024 年有何预期?(n=509)31%41%33%66%59%51%24%38%21%42%31%31%28%25%21%31%31%33%27%35%38%28%39%9%20%18%45%29%52%23%2019实际2020展望2020实际2021展望2021实际2022展望2022实际2023展望2023实际2024展望改善不变恶化16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发展希望推迟到中长期1.5德国企业认为中国经济放缓只是暂时的超
22、过 80%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下行轨道。然而,其中约 90%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经济将在五年内恢复强劲增长(图 1.6)。这其中,在电子、机械/工业设备、塑料/金属制品和汽车行业中,都有超过 60%的受访企业预计中国经济将在三年内恢复强劲增长势头(图 1.6)。图 1.6 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您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下行趋势吗?单选(n=566)您认为中国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单选(n=417)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是的83%不是10%我不知道7%少于一年6%1-3年64%3-5年22%超过5年8%选择“是的”的受访企业中选择“少于一年”和“1-3 年”的
23、受访者百分比52%58%63%63%64%79%消费品/服务商业服务汽车塑料/金属产品机械/工业设备电子产品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17(n n=1 10 05 5)(n n=4 46 6)(n n=3 31 1)(n n=1 17 7)(n n=1 19 9)(n n=1 15 59 9)(n n=2 20 0)(n n=1 15 5)(n n=1 17 7)71%73%75%77%79%81%83%85%94%29%27%25%23%21%19%17%15%6%医疗设备物流、运输和配送塑料/金属产品机械/工业设备消费品/服务电子产品汽车商业服务化学制品增长下降75%80%90%2
24、5%20%10%少于250人250-1000人多于1000人增加减少德国企业看好中期增长潜力德国企业对其所在行业未来五年的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近一半的受访企业预计年均增长率达5%-20%。大型企业的乐观程度更高,90%的大型企业认为未来五年的行业增长潜力巨大。然而,中小型企业的看法则较为消极,五分之一的受访企业预测行业趋势将在五年内下降。化工行业是最乐观的行业,其次是商业服务和汽车行业(图 1.7)。图 1.7 行业发展预期未来 5 年内,您认为贵公司所在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年均增长率是多少?单选(n=504)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5%48%25%10%8%4%大幅增加(超过 20%)增加(
25、5-20%)增加(最高5%)减少(不超过5%)减少(5-20%)大幅减少(超过 20%)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19过去几年,德国企业重新评估了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现在,他们所面临的环境更加难以确定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德国企业正努力保护其业务免受潜在的外部冲击。中国企业正在快速追赶,并且在创新和速度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的能力,这给德国企业带来了加快运营速度的压力。与市场本身相比,保持竞争力的需求才是德国企业在中国持续投资的主要动力。虽然只有少数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大多数已在中国建立业务的德国企业仍将继续投资。上一期(2022 年)商业信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
26、市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今年我们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作为投资地点的吸引力正在下降(54%)(图 2.3),但仍有超过 90%的企业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市场(图 2.1)。同时,中国正逐渐被视为潜在的创新领导者(图 2.10)。79%决定继续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希望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图 2.7)。市场吸引力:不断变化的市场绝大多数企业仍致力于中国市场企业对投资仍持谨慎态度中国作为投资地的吸引力正面临压力保持竞争力是投资中国的主要动力中国作为创新市场最具吸引力220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是,完全撤离0.2%是的,部分撤离(比如出售部分业务)2%目前没有具体计划,但我们正在考虑中7
27、%不,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91%10%12%17%19%23%27%38%40%44%复杂的监管数据管理框架技术脱钩趋势(如标准不同,研发功能脱钩)合规成本增加缺乏监管透明度人力资源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才短缺)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国内竞争加剧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支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绝大多数企业仍致力于中国市场2.1如第一章所述,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超过 90%的受访企业仍致力于中国市场(图 2.1),只有一小部分企业(不到 3%)计划完全或部分退出,约 7%的企业正在考虑退出,但尚未采取任何行动。企业退出或考虑退出中国市场
28、的主要原因是对中国市场前景的消极看法(44%)、对中国“自主可控”政策的担忧(40%)以及国内竞争的加剧(38%)(图 2.1)。图 2.1 91%的受访企业没有离开中国的计划贵公司计划在未来两年内离开中国吗?单选(n=566)贵公司在未来两年内离开或考虑离开中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3 项。备注:该题仅在前提“是,全部/部分撤离”或“否,目前没有具体计划,但我们正在考虑中”被选中时时显示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如中国制造 2025,支持本国产业)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21企业对投资仍持谨慎态度 2.2虽然商业信心从大幅下降中略有恢复,但数据表明企业对进一步投资仍持
29、谨慎态度。不过,计划“增加投资”和计划“减少投资”的企业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图2.2)。无论企业规模的大小,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在华投资的企业比例高于计划减少投资或不投资的企业的比例之和(图 2.2)。然而,小型企业表现得更为谨慎,其投资意向仅略有增加。相比之下,大型企业似乎对中国更有信心,7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增加投资,而2022 年这一占比仅为 58%(图 2.3)。大型企业比小型企业对投资更有信心图 2.2 未来两年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贵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有什么变化?(n=566)(n=506)(n=574)(n=576)(n=462)(n=512)(n=402)66%67
30、%72%71%51%54%18%26%21%24%38%35%0%20%40%60%8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增加投资减少投资/不投资22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与其他行业相比,汽车行业的投资意愿最为强烈,63%的企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增加在华投资(图 2.4)。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在电动汽车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地位,其大量的电动汽车专利和新汽车注册量就证明了这一点。巨大的市场规模和创新外溢的潜力肯定是该行业投资比例巨大的原因。汽车行业引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计划3德国经济研究所.2023,汽车工业的转型:德国创新绩效的国际比较。Online Available at:【获取时间
31、:2023 年 12 月 15 日】图 2.3 不同规模的企业投资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贵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有什么变化?(n=566)增加投资减少投资不投资我不知道图 2.4 各行业的投资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贵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有什么变化?(n=566)35%50%50%52%53%59%63%54%25%17%8%16%15%15%20%19%30%22%27%19%20%12%10%20%10%11%15%13%13%15%7%11%塑料/金属产品化学制品消费品/服务机械/工业设备商业服务电子产品汽车所有行业增加投资减少投资不投资我不知道202320232023202220222022超过
32、1000250-1000低于 25073%60%50%58%57%48%20%28%23%18%16%19%21%21%13%13%9%10%11%6%14%7%5%3%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23中国作为投资地的吸引力正面临压力2.3与 2022 年相比,中国的整体吸引力以及在投资地点、供应商市场和销售市场方面的吸引力都略有上升。然而,仍有近一半的受访企业表示中国的总体吸引力在下降。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资地点方面,54%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的吸引力在下降,这也是中国整体吸引力中最不乐观的方面(图 2.5)。总体而言,增长预期有限是企业在投资方面的主要顾虑。在决定减少投资或不投资的企业中
33、,大多数(56%)表示是因为中国市场扩张缓慢,其次是 40%的企业提到的国内竞争加剧。此外,30%的企业认为中国旨在实现自主可控的经济政策阻碍了进一步投资(图 2.6)。市场增长预期有限抑制投资图 2.5 中国吸引力比较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在以下领域的吸引力是否发生了变化?每行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增加不变减少总体情况投资地点供应商市场销售市场2023202220232022202320222023202212%9%8%5%17%12%24%19%59%23%55%22%44%42%38%37%46%46%43%37%58%54%49%44%24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
34、8%8%9%12%15%19%22%24%30%40%56%其他合规成本增加复杂的监管数据管理框架缺乏监管透明度人力资源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才短缺)技术脱钩趋势(如标准不同,研发功能脱钩)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过去做过大量投资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如中国制造2025,支持本国产业)国内竞争加剧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图 2.6 减少(或不在)中国投资的原因贵公司在中国不投资或减少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3 项(n=52)备注:该题仅在前提“大幅下降”、“略有下降”或“不投资”被选中时时显示贵公司在中国不投资或减少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35、 3 项(n=198)减少投资或不投资的 5 大理由(按按行业划分)备注:各主要行业中选择特定原因的企业占“大幅增加”和“有所赠长”总数的比例机械/工业设备汽车商业服务电子消费品/服务塑料/金属制品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65%国内竞争加剧50%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53%国内竞争加剧56%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56%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73%国内竞争加剧46%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47%国内竞争加剧42%过去做过大量投资44%过去做过大量投资44%国内竞争加剧45%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
36、标的经济政策38%过去做过大量投资35%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26%对市场扩张的低预期/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预期33%人力资源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才短缺)44%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36%过去做过大量投资29%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24%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26%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33%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22%过去做过大量投资36%技术脱钩趋势19%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24%人力资源问题(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才短缺)16%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33%国内竞争加剧11%对商业决策施加政治影响18%3%9%10%14%17%17%37%47
37、%79%其他,请注明技术脱钩趋势(如标准不同,研发功能脱钩)去年被搁置的投资计划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如中国制降低风险(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原因)与中国合作方共同创新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54%20%14%11%增加投资减少投资不投资我不知道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25保持竞争力是投资中国的主要动力2.4另一方面,保持竞争力(近80%的有投资意愿的企业勾选)是在华德企愿意进一步投资中国的主要动机。这比第二大原因(满足中国客户/合作伙伴的本地化需求,48%)高出 31%。此外,这些企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17%)计划增
38、加投资是为了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创新(图 2.7)。图 2.7 增加在华投资的原因在未来两年内,贵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计划有什么变化?(n=566)贵公司在中国增加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3 项(n=308)增加投资的 5 大理由(按按行业划分)备注:各主要行业中选择特定原因的企业占“大幅增加”和“有所赠长”总数的比例机械/工业设备汽车商业服务电子消费品/服务塑料/金属制品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90%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84%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86%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85%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79%保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62%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50%
39、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56%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43%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51%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52%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54%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30%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42%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29%对市场扩张抱有很高期望27%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48%中国客户或合作方需要更多本土化改进31%降低风险20%降低风险25%与中国合作方共同创新29%与中国合作方共同创新20%与中国合作方共同创新21%与中国合作方共同创新8%去年被搁置的投资计划20%与中国合作方共同创新16%技术脱钩趋势29%降低风险13%降低风险7%降低风
40、险0%中国以自主可控为目标的经济政策(如中国制造 2025,支持本国产业)26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德国企业致力于提高在中国的竞争力。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客户合作(46%)是德国企业保持竞争力的主要策略,其次是增加研发投资(42%)和增加制造能力投资(36%)(图 2.8,完整列表见附录,图 A.1)。德国企业着手利用本地创新能力图 2.8 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措施贵司是如何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请选择最多 3 项(n=566)备注:完整列表见附录,图 A.18%9%28%29%36%42%46%没有具体的行动来保持竞争力建立合资企业决策环节更加独立于总部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加大对制造能力的投资
41、加大对研发的投资与中国合作方/客户合作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2737%48%15%作为创新市场增加不变中国作为创新市场最具吸引力2.5鉴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今年的信心调查增加了一个新问题,即德国企业对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37%的企业表示中国的吸引力有所增强,只有 15%的企业选择了“减弱”,这与中国的整体吸引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图 2.9)。我们的调查显示,过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竞争对手已经成为各自行业的创新领导者,或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领导者。对这一数据的长期分析表明,这一趋势正在显著加速增长(图 2.10)。这些调查结果凸显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42、也为德国企业与中国同行的合作提供了潜在机会。中国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为德国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挑战着德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超过 50%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竞争对手将在未来 5 年引领创新图 2.9 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与其他市场相比,中国在以下领域的吸引力是否发生了变化?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12%44%44%总体情况28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2023 结果中国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本公司所在行业的创新领导者5%非常可能16%可能30%一般17%不太可能24%非常不可能7%从具体行业来看,认为中国竞争对手是当前或未来行业领导者的受访企业中,汽车行业的比例最高(69%),其次是消费品/服务(6
43、4%)和塑料/金属产品(55%)(图 2.11)。在电动汽车(40%)、人工智能(34%)、电子商务(31%)和 5G/6G 技术(30%)等领域,德国企业认为中国是领先的创新者。然而,机械(12%)和可再生能源(12%)被认为是德国企业向中国同行学习较少的领域(图 2.11,完整列表见附录,图 A.2)。汽车行业将中国竞争对手视为潜在行业领导者的比例最高图 2.10 更多中国竞争对手被视为创新领导者您认为中国的竞争对手能够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您所在行业的创新领导者吗?单选(n=549)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2023 结果年与年的比较0%10%20%30%40%50%60%70%80%90%
44、100%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3非常不可能不太可能一般可能很可能中国的竞争对手已经是我所在行业的创新领导者2016-2023年结果2016-2023年结果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29图 2.11 行业对中国同行创新能力的看法您认为中国的竞争对手能够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您所在行业的创新领导者吗?单选(n=549)认为中国的竞争对手能够在未来五年内成为行业的创新领导者的受访者/行业的受访者总数。图 2.12 中国企业提供了潜在的学习机会您认为中国公司在哪些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贵司或许可以向他们学习?请选择最多 3 项(n=566)备注:完整列表见
45、附录,图 A.269%64%55%53%45%38%汽车消费品/服务塑料/金属制品电子机械/工业设备商业服务12%12%16%18%18%30%31%34%40%可再生能源机械制造交通基础设施物联网电子/机器人/自动化5G/6G 技术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31在全球新冠大流行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分散风险变得越来越重要。德国政府在 2023 年 7 月发布的中国战略中强调了“去风险”的必要性,这一概念对很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德国企业来说并不陌生。近年来,他们已经通过评估风险和加强在华业务抗风险能力的方式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我们在 2022
46、/2023 年的商业信心调查中发现,德国企业已经采取了措施,通过在中国以外的地区进行多元化经营和在中国境内进行本地化经营来降低风险。2023 年,“去风险”在德国和欧盟的议程中被提到了更高的位置。因此,我们首次调查了成员国是否正在实施降低风险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的内容。风险分散:德国企业的战略降低风险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多元化:下一个目的地332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54%50%47%46%37%35%消费品/服务塑料/金属制品电子机械/工业设备汽车商业服务是44%否45%我不知道11%39%49%62%少于250250-1,000超过1,000降低风险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3.1德国企业正在采
47、取措施降低与在华业务相关的风险,实施风险缓解措施的企业(44%)和未实施的企业(45%)几乎各占一半,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企业不确定(11%)(图 3.1)。大型企业更加积极地采取缓解风险的措施,62%的大型企业实施了相关措施,而小型企业的这一比例仅为 39%。消费品/服务行业采取风险缓解措施的比例最高(54%),而商业服务行业最低(35%)(图 3.1)。大型企业最有可能降低与中国业务相关的风险图 3.1 企业对中国业务相关风险的应对情况贵公司总部是否正在采取措施降低与中国业务相关的风险?单选(n=566)每个行业内对上一个问题回答“是”的公司比例。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33地缘政
48、治紧张局势驱使在华企业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德国企业已采取措施,降低多种因素带来的风险。除了中国的经济发展(45%)抑制投资信心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是企业采取风险缓解措施的主要原因,83%的受访企业将其视为主要担忧。其他的担忧还包括过度依赖中国供应商(20%),以及来自西方客户或投资者的压力(17%)。此外,中国市场更加注重经济自主可控(24%),这是风险管理的另一个驱动因素(图 3.2)。中小型企业采取降低风险措施的原因大致相同,而大型企业则显著较少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视为风险缓解的原因,但更倾向于避免过度依赖中国供应商或消费者(图 3.2)。图 3.2 采取风险缓解措施的原因贵公司总部在中国业
49、务上采取降低风险措施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3 项(n=248)备注:该题仅在前提“是”被选中时时显示0%10%20%30%40%50%60%70%80%90%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局面中国市场更加注重经济自立能力过度依赖中国供应商来自西方消费者及投资者的压力响应德国联邦政府颁布的“中国战略”过度依赖中国客户整体少于 250250-1,000超过 1,00034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2%5%6%13%14%15%25%34%40%45%其他销售部分在中国的业务将研发转移出中国没有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风险管理通过向供应商提供近岸支持采取“轻资产”模式(即出售自己在中国的资产,并重新从将
50、部分在中国的业务转移至国外增加公司在中国本土的研发在其他国家设立额外的业务分支(“中国+1”策略)建立服务于不同市场的独立供应链德国企业正在采取各种措施以应对中国市场吸引力的下降和管理风险的需要。在这些采取风险管理措施的企业中,有 45%的企业正在建立独立于中国的供应链,40%的企业正在中国以外建立新的运营机构,25%的企业正在将部分运营机构迁移出中国。有趣的是,降低风险或“去风险化”也意味着增加企业在中国的研发活动。更多受访企业(34%)倾向于增加在中国本地的研发活动,而只有一小部分受访企业(6%)会将研发活动迁出中国(图 3.3)。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管理风险图 3.3 不同的风险管理措施贵公
51、司总部是如何应对日益加剧的经济、技术脱钩趋势的?可多选(n=248)备注:该题仅在前提“是”被选中时时显示,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采取“轻资产”模式(即出售自己在中国的资产,并重新从买方租赁该资产)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35多元化:下一个目的地3.2在调查中,我们进一步询问了企业总部将向何处转移业务活动,结果发现,其他亚洲国家是最受青睐的未来业务目的地(75%),其次是欧洲(39%)(图 3.4)。德国企业已经在亚洲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业务活动。超过70%的受访企业已在印度开展业务活动,而日本和韩国的情况类似,约有三分之二的企业表示其总部在这两个国家开展业务活动。在其他亚洲国家,代表处
52、/销售办事处是最普遍的业务活动,71%的受访企业提到了这一点。其次是生产设施(38%)和与当地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市场(34%)(图 3.5)。亚洲国家因德国企业将业务迁出中国而受益德国企业已在亚洲开展广泛业务图 3.4 转移业务活动的目的地贵司总部将部分业务转移至哪些地区?可多选(n=57)备注:该题仅在前提“将部分在中国的业务转移至国外”被选中时时显示,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4%7%9%39%75%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其他亚洲国家36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7%29%37%47%50%54%56%61%62%73%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印度图 3.5 德国企业在亚洲
53、的足迹贵司总部在以下哪些亚洲国家(除中国外)有业务?可多选(n=472)贵司总部在其他亚洲国家有哪些业务?可多选(n=543)3%14%28%34%38%71%服务研发机构采购与当地合作伙伴及进行市场开发生产工厂代表处/销售办公室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37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是多元化的首要目标。此外,风险缓解战略也是在亚洲国家投资的驱动力,许多受访企业认为供应链多元化(36%)、减少对中国客户的依赖(15%)和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10%)是多元化的原因(图 3.6)。当涉及到不在亚洲进行更多投资的原因时,市场规模(48%)同样排在首位。德国企业面临的其他挑战包括缺乏现有客户(30%
54、)和市场知识(27%)(图 3.6)。开拓新的销售市场是多元化措施的首要目标图 3.6 进一步投资其他亚洲市场的原因贵司总部有在亚洲增加投资的计划吗?单选(n=409)有计划58%没有计划42%备注:不包括“不清楚”的答案38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3%11%15%28%36%45%60%享受先进的融资条件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减少对中国消费者的依赖减少生产成本供应链多元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开发新的销售市场贵司决定在这些市场进行投资/分散投资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3 项(n=238)备注:该题仅在前提“有计划”被选中时时显示您认为贵司总部在这些市场(进一步)投资的挑战或障碍是什么?请选择最多
55、 3 项(n=171)备注:该题仅在前提“有计划”被选中时时显示16%19%21%25%27%30%48%缺少当地人才监管/法律的不确定性成本太高当地的产业生态系统尚未完善对目标市场缺乏了解没有现成的客户基础市场规模较小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392%6%9%12%13%18%20%23%30%38%58%缅甸以上皆不是菲律宾韩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印度目前被认为是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近60%的受访企业看好印度。越南和泰国也名列前茅,分别有 38%和 30%的受访企业认为这两个国家有利于投资(图 3.7)。印度在现有业务和潜在投资方面都表现突出(图 3.7
56、)。印度最有可能吸引德国企业进一步投资 图 3.7 德国在亚洲的投资目的地如果贵司总部有在亚洲增加投资的计划,打算在哪些地区增加投资?可多选(n=219)备注:该题仅在前提“有计划”被选中时时显示除中国外,贵司总部还在哪些亚洲国家已有业务?贵司总部计划在哪些国家进一步投资?缅甸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印度0%10%20%30%40%50%60%70%0%10%20%30%40%50%60%70%80%计划投资已有业务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41对于外国企业而言,不平等或不公平待遇以及地方保护主义是过去几十年来的主要问题。随着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见第 2 章
57、),为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此外,由于外国企业仍面临许多挑战,如法律不确定性和官僚主义障碍,因此进一步改善商业环境也势在必行。竞争力需要真正公平的竞争环境实现外国企业真正公平竞争的方法42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图 4.1)。因此,德国企业也表示其在跨境传输数据和与 2022 年的结果类似,2023 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法律不确定性仍然是在华德企面临的首要商业挑战,32%的受访企业在调查中强调了这一点。这些企业面临的第二大监管挑战是网络和数据安全监管的收紧保护所处理数据方面受到了影响。虽然 37%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跨境数据传输合规要求方面没有困难,但其他受
58、访企业提到了各种挑战。例如,对跨境数据传输规定所涉及的额外的工作量(25%)以及个人数据标准合同和审查要求方面的法规不明确(22%)。受访企业还提到,IT 基础设施的技术要求法规不明确(21%)以及在中国实现大量关键和/或个人数据本地化的要求(20%)也是额外的挑战。法律不确定性居监管业务挑战之首 图 4.1 法规业务挑战请选择三个最具挑战性的监管业务(n=566)在跨境数据传输方面,贵公司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可多选(n=566)4%8%9%11%12%15%15%17%17%21%22%22%25%25%32%中国出口管制条例技术转让要求公共采购渠道不平等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难度大获取相关执
59、照海关法规和程序市场准入壁垒和投资限制与其他市场相比,赋税较高资本转移和跨境支付“中国制造2025,支持本国产业”的要求知识产权执法对当地企业的优惠待遇/保护主义互联网接入限制网络和数据安全法规法律不确定性4%6%8%16%18%20%21%22%25%37%其他对企业在中国的收入和/或管理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反间谍法的可能后果数据整理工作量大(“重要数据”还未明确定义)地方网信部门要求不明确要求在中国实现大量关键和/或个人信息(特别是人力资源相关)数据的本土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技术要求法规不明确个人数据标准合同和审计要求不明确从中国到总部和全球其他地点的数据传输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开展大量额外
60、工作以符合要求没有挑战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43半数以上企业在公共采购方面仍面临挑战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德国企业正日益面临与中国市场保护主义和缺乏开放性相关的挑战,22%受访企业将其视为监管方面的首要业务挑战(图 4.1)。比如公共采购,超过一半的受访德企遇到了各种障碍。这些障碍包括获取采购信息的渠道有限(37%)、“中国制造 2025”和“购买中国货”等政策措施(35%)以及国有企业的优惠待遇(34%),均限制了外国企业参与公共采购。这些挑战凸显了德国企业无法与中国本土企业公平竞争,阻碍了其有效开展业务(图 4.2)。图 4.2 政府采购面临的挑战在过去的一年中,贵公司在公共采购方面
61、面临了哪些障碍或歧视?可多选(n=566)存在不同挑战53%没有挑战47%7%30%34%35%37%要求与当地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政府采购规则将某些项目排除在外国企优惠待遇(国家补贴)大额投标当地项目的要求(“中国制造2025,支持本国产业”政策)缺乏透明度(例如:没有发布公告,只有关于采购程序的碎片信息)挑战包含(n=347)38.7%的公司(n=219)选择“我们没有公开招标”44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观经济挑战,59%的受访企业将其视为主要担忧。这一风险已经超过了之前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力市场成本上升的挑战,目前以 53%的占比位居第二。“寻找和留住合格员工”是在华德国企业的第三大担忧(图
62、4.3)。全球需求疲软是在华德企最关注的问题图 4.3 企业运营和宏观经济挑战请选择您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有关运营和宏观经济对业务的挑战。(n=566)“中国和全球需求减弱”是在华德企目前面临的最大宏2%9%12%16%16%30%33%44%53%59%电力供应腐败问题侵犯知识产权运输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际制裁的影响运营成本上升(房地产、租金、公用事业成本)与不合规的竞争对手竞争寻找并留住合格的员工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及全球需求转弱实现外国企业真正公平竞争的方法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45“24 条“政策的实施对不平等待遇零容忍 2023 年经济形势严峻,企业密切关注中国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
63、。当被问及中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振兴经济时,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强调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近 50%的受访企业建议通过消费激励或需求侧政策等促进国内消费。此外,38%的受访企业认为加强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完整列表见附录,图 A.3)。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对于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至关重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中国政府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采取实际行动,切实解决不公平问题。中国德国商会希望同中国政府共同发力,提高在华德国企业的商业信心。以下是我们的主张:中国德国商会对国务院于 2023 年 8 月发布的吸引外商投资 24 条政策表示赞赏,这表明政策制定者更加关注德国企业面临的主
64、要痛点。然而,政策中涉及的问题还需要更详细的阐释,例如“中国制造”的标准,或有关跨境数据传输的绿色通道的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出台更多的后续政策,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切实可行的落地执行。对中国竞争对手的优惠待遇仍然是在华德国企业的一大担忧。例如,“购买中国货”政策极大地影响了德国企业的市场准入,因为客户会转向国内供应商。此外,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向德国企业发放审批许可。最后,简化和优化德国产品的注册和审批程序将促使德国企业能够将其最具创新性的产品引入中国。为了在地方层面实现平等待遇,我们建议实施 KPI 指标,以衡量地方政府在为中外企业提供同等待遇方面的表现。46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确保更
65、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法律确定性和透明度简化跨境数据传输 法律不确定性问题由来已久。反制裁法 或 反间谍法等法规增加了德国企业的不确定性。此外,各种法律中的包罗万象条款,如 外商投资法 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条款,也增加了不确定性。政策中的模糊措辞仍然是一个挑战。我们鼓励中国政府以更加透明的方式执行法规,并更清晰地传达实际要求以及企业如何满足这些要求。企业需要能够将数据传输到其总部,而无需承担大量合规相关的负担。安全的数据传输也是促进企业在中国开展研发活动的先决条件。减少监管障碍,提供更好地与监管机构沟通的形式,帮助解释新的数据法规,将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在此,我们特别鼓励中国政府在未来对“重要数据”
66、等措辞进行更准确、更清晰的定义。我们也期待着跨境数据管理法规草案的最终定稿,并欢迎最终草案保留迄今为止的豁免规定,并对其进行进一步解释。我们主张更好地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并激励外国创新。因此,我们鼓励各国政府积极与外国企业合作,共同应对任何潜在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我们建议,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应包括本地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各级政府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向知识产权侵权受害者提供赔偿。提高公开招标的透明度德国企业在以透明方式参与公共招标方面面临挑战。我们主张方便获取公共采购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具体内容必须易于获取和公开,如通过财政部网站。此外,明确界定何为“本地产品”也至关重要。这些
67、定义应尽可能统一,并明确传达,以确保公共采购过程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47关于调查55662023年9月5日 至10月6日中国德国商会于 2023 年 9 月 5日至 10 月 6 日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566 家会员企业参与了此次调查。自 2007年以来,该报告一直是衡量在华德国企业商业情绪的重要工具。会员企业开展在线调查48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图 5.1 会员企业地区分布贵公司位于哪个省/地区/城市?可多选(n=566)备注:完整列表见附录,图 A.4德国在华企业主要集中在机械和工业设备(33%)、汽车(21%)和商业服务(10%)等行业,占所有受访企业的
68、 60%以上。其余的受访企业来自各行各业,其中电子产品(6%)、消费品和服务(5%)以及塑料和金属产品(4%)分别占 15%(图 5.2)。图 5.2 按行业分列的会员企业分布情况请详细说明贵公司所属的主要行业?单选(n=566)备注:完整列表见附录,图 A.5参与调查的会员企业信息 大多数在华德企位于沿海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集群(上海:32%,江苏:17%,浙江:4%),其次是北部的环渤海经济圈(北京:17%,天津:5%,辽宁:5%)和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广东:11%)(图 5.1)。32%17%11%9%5%5%4%3%2%2%1%上海江苏广东北京天津辽宁浙江山东吉林香港重庆
69、3%3%3%4%5%6%10%21%33%化学工业物流、运输和配送医疗器械塑料/金属制品消费品/服务电子商业服务汽车机械/工业设备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49图 5.3:在中国的主要重点领域贵公司在中国的重点业务范围是?可多选(n=566)销售/营销(68%)、生产(63%)和服务(58%)是德国企业在中国最常见的业务活动。小型企业(雇员少于 250 人)占所有受访企业的 68%;中型企业占 20%;雇员超过 1,000 人的大型企业占其余受访企业的 12%(图 4.4)。图 5.4:按企业规模分列的会员企业分布情况请说明贵公司本地业务部门的员工数量.单选(n=56)1%23%28%
70、33%41%58%63%68%其他,请注明生产有关的工程贸易研发采购服务生产销售/市场31%37%20%7%5%少于50人50-250250-1,0001,000-3,000超过3000人50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15%9%4%22%30%18%31%41%33%32%20%46%生产采购销售0%少于 50%超过 50%100%德国企业的本地化程度各不相同:近一半(46%)的受访企业只在中国销售产品和服务,54%的受访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但也在其他市场销售。20%的德国企业只在中国市场采购,而 80%的企业在中国采购,但也面向其他市场。在生产方面,三分之一(32%)的德国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
71、完全面向中国市场,而三分之二(68%)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既面向中国市场,也面向其他市场。这表明,在华德国企业与全球供应链深度融合(图 4.5)。图 5.5:会员企业在中国为中国/全球开展的活动面向中国市场,贵公司在中国的活跃程度如何?每行只能选择一个答案(n=566)1%2%4%5%6%8%12%12%16%18%18%30%31%34%40%生物科技健康解决方案半导体新材料绿色技术金融数字化可再生能源机械制造交通基础设施物联网电子/机器人/自动化5G/6G 技术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及自动驾驶1%4%4%5%5%8%9%28%29%36%42%46%增加在现有合资企业中的份额寻求中国公
72、司的投资在合作关系中引入更多知识产权并购当地公司与中国竞争对手合作没有具体的行动来保持竞争力增加在现有合资企业中的份额决策环节更加独立于总部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投资加大对制造能力的投资加大对研发的投资与中国合作方/客户合作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51附录图 A.1 贵司是如何在中国保持竞争力的?选择最多 3 项(n=566)图 A.2 您认为中国企业在哪些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贵司可以在哪些方面向他们学习?选择最多 3 项(n=566)图 A.3 您认为中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振兴经济?选择最多 3 项(n=566)图 A.4 贵司位于哪个省/地区/城市?可多选(n=566)3%10%
73、13%13%20%23%26%28%38%49%60%其他国有企业改革货币刺激(如降息)社会保障支付/福利改革财政刺激(如颁布一揽子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等)稳定房地产行业税收改革加强私营部门加强外商投资刺激需求/鼓励消费继续开放改革地点百分比上海32.1%江苏17.1%广东11.3%北京9.3%天津4.8%辽宁4.5%浙江4.1%山东2.9%吉林2.3%香港2.2%重庆1.4%台湾1.4%湖南1.1%福建1.0%河北1.0%安徽0.6%广西0.5%湖北0.4%云南0.4%甘肃0.2%海南0.2%河南0.2%江西0.2%陕西0.2%山西0.2%黑龙江0.1%澳门0.1%52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图
74、 A.5 请详细说明贵公司所属的主要行业单选(n=566)0.2%0.7%0.7%0.7%0.9%0.9%1.1%2.0%2.0%2.4%3.3%3.3%3.5%3.7%4.8%6.2%10.1%20.7%32.9%媒体与出版航空/航天食品与饮料公用事业、一次能源与其他商品金融服务(如银行、保险)零售和酒店业时装与纺织品信息技术/通讯(服务、基础设施)制药建筑和土木工程化学工业物流、运输和配送医疗器械塑料/金属制品消费品/服务电子商业服务汽车机械/工业设备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 5354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 刘晨曦经济分析师 电话:+86 21 5081 22
75、66liu.aurorachina.ahk.de政府事务垂询联系方式Dr.Constanze Wang中国区政府事务高级总监电话:+86 21 3858 5010 wang.constanzechina.ahk.de媒体垂询联系方式Carina Mingle媒体公关部高级总监电话:+86 10 6539 6670mingle.carinachina.ahk.de中国德国商会|华南及西南地区广州市天河区珠江东路 32 号 利通广场19 层 03A 号单元 电话:+86 20 8755 2353 chamber-sswchina.ahk.de中国德国商会|上海上海市黄浦区蒙自路 757 号 平安滨
76、江金融中心29 层 200023 电话:+86 21 5081 2266 chamber-eastchina.ahk.de中国德国商会中国德国商会是在华德国企业的官方会员组织,拥有 2,100 多家会员。凭借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以及最实用的经济导向帮助旗下会员企业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中国德国商会作为中德商界的交流平台,面对政府、公众及其他相关方,代表会员企业的利益。联系方式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北京市朝阳区东方东路 19 号 DRC 亮马桥外交办公大楼D1座 0601B 室 电话:+86 10 6539 6688 chamber-northchina.ahk.de 商业信心调查 2023|
77、2024 55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 www.china.ahk.de 经济数据与调查板块,在线浏览德国商会商业信心调查 2023|2024全文以及以往年度版本。有关德国商界、德国商会活动和活动的最新信息、政策和经济变化的最新消息以及更多信息,请关注中国德国商会官方微信账号:ChamberNorth ChinaChamber East ChinaChamber South&SouthwestAHK Greater China(Chinese)AHK Greater China56 各就位,预备.比赛开始中国德国商会出版www.china.ahk.de 2024 中国德国商会(GCC)/德中工商
78、技术咨询服务(太仓)有限公司(GIC)及分支机构/德国工商大会三个代表处(代表处)。本活动以及活动素材、信息发布、视频等,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如有疑问,请与联络人联系。我们已尽责核对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但对此等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担保。涉及信息、产品和服务(或第三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所有材料均“如实”提供,不作背书,不提供任何担保,不保证质量满意、适合特定用途或不侵权,亦不保证其兼容性、安全性以及准确性。发言者、提供者的相关内容由发言者、提供者自行负责。发表观点不代表中国德国商会、德国工商大会北京代表处、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德国工商大会广州代表处或德中工商技术咨询服务(太仓)有限公司及其在华分支机构。因内容或活动素材侵权或版权缺陷遭致损失的,上述机构概不负责。该信息含有链接指向其他网址。此等链接旨在方便您了解更多信息。但不表示我们认可该等网址。对于链接网址的内容,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注册活动时,您个人资料的搜集、处理和使用将按照相关数据保护规定办理。我们的所有活动均按照查塔姆宫守则执行。演示材料的发布由发言者和提供者自行掌握。我们保留使用活动照片和视频的权利。领英微博微信 ChinaEast ChinaSouth&Southw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