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2023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生存之道-中国企业ESG实践调研问卷分析报告(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A:2023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生存之道-中国企业ESG实践调研问卷分析报告(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生存之道中国企业 ESG 实践调研问卷分析报告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IMA 研究基金会:本报告为 2023 年 IMA 中国专项研究基金支持项目,IMA 研究基金会致力于资助最新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主题领域的前沿研究。同时为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发展,促进中国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深度加强中美双方之间学术领域的沟通与交流,IMA 中国专项研究基金于 2019 年启动,用于鼓励中国学术专家们持续开展更多具有高水准和前瞻性的管理会计相关的学术研究项目。关于 IMA 中国研究基金相关信息,请访问
2、管理会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简称 IMA)成立于 1919 年,是全球领先的国际管理会计师组织,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和财务专业人士提供最具有含金量的资格认证和高质量的服务。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受推崇的专业会计师协会之一,IMA 恪守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则,致力于通过开展研究、CMA 认证、继续教育、相关专业交流以及倡导最高职业道德标准等方式,转变传统财务领域的思维模式,服务全球财务管理行业,从而推动企业优化绩效,成就个人职业发展。IMA 在 150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规模超过 140,000 名 CMA 考生及持证者,以及 300 多
3、个分会和精英俱乐部。IMA 的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维尔市,将全球划分为四个区域,美洲、亚太、欧洲以及中东/印度,提供本地化服务。了解详情,请访问 IMA 管理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s:/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3研究团队祝箐CMA,CSCA,FSAIMA Global Board DirectorIMA Reg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Chair专注于董事会治理、战略财务、业财融合等管理会计课题的研究,担任多家企业的董事会顾问,研究成果发表于中国管理会计、战略财务等行业期刊
4、,并担任多所高校业界导师。在 ESG 趋势兴起初期与多家国际财务行业协会合作,深度参与国际 ESG 披露规则和治理架构设计,见证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的萌生。李杨CMA,PMP管理会计咨询顾问,曾就职于外资和内资 top 咨询公司,重点关注财务数据治理、企业数字化战略、企业 ESG 能力提升等领域。单雨飞CMA,CPA,CFE,CSCA,PMP IMA 管理会计师协会研究与知识总监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4目录执行总结.5一、调研问卷的基本情况.61.1.受访者的行业分布.61.2.受访者所在企业的年营
5、业收入规模.61.3.受访者所在企业的人员规模.71.4.受访者所在企业的治理结构.71.5.受访者所在企业上市情况.81.6.受访者岗位分布.8二、ESG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践基础.92.1.ESG 认知水平.92.2.ESG 实践的主要障碍.10三、ESG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践现状.123.1.ESG 组织设置.123.2.ESG 实践动机.133.3.ESG 提升措施及效果.143.4.ESG 实践影响较大的部门/环节.163.5.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173.6.ESG 实践主要难点和挑战.183.7.ESG 实践需关注的风险.19四、ESG 个人修炼.204.1.ESG 能
6、力在个人职业规划中的定位.204.2.计划投入 ESG 能力提升的精力.214.3.ESG 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22五、主要结论总结.23附:调研问卷.25第一部分 问卷填写者基本情况.25第二部分 ESG 实践基础.26第三部分 ESG 实践现状.27第四部分 ESG 个人修炼.30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5执行总结ESG,是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社会因素(Social)及治理因素(Governance)三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
7、企业评价标准。环境标准考虑公司如何保护环境,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的公司政策;社会标准考察公司如何处理与员工、供应商、客户以及公司运营所在社区的关系;治理涉及公司的领导层、高管薪酬、审计、内部控制和股东权利。ESG 评估公司实现社会目标的程度,超越了传统公司的使命。2022 年 2 月,欧洲理事会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主体扩大到欧盟所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对企业披露 ESG 信息提出具体要求。由此,欧盟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采用统一标准披露 ESG 报告的发达经济体。在我国,国务院国资委于 2022 年 5 月公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亦明确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
8、念,探索建立健全 ESG 体系,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 ESG 专项报告,力争到 2023 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但实践中,我国企业的 ESG 认知和实践受地域发展水平、行业所处阶段、组织文化氛围、组织领导风格等多种因素影响。本次研究的成果旨在理解典型行业和组织,在 ESG 理念推广和具体实践方面的实际情况;为“中国本土企业治理变革和ESG 实践”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关注 ESG 大环境下,财务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每个财务人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所需的突破方向和角色转型。IMA 管理会计师协会近年来持续开展多项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为了深入了解 ESG 在国内外理论发展与实践情况,I
9、MA中国于2023年与业内专家组成研究小组,深入研究中国企业,尤其关注制造行业对 ESG(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的理解、实施情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调研结果显示,中国的企业对 ESG 概念的理解还处在起步阶段,其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是当前中国本土 ESG实践的关键。在所有行业中,大部分企业认同 ESG 会对财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但也指出实施 ESG 的主要难点包括缺乏 ESG 专业人才、缺乏上下游的支持以及缺乏政策/经济支持。这些挑战阻碍了企业深入进行 ESG 实践。在制造业中,受访者面临的问题与其他行业相似,但由于制造业的特性,其 ESG 实践具有独特之处。例如,制造业在实践 ESG 时,将更
10、多的关注点投入到组织文化与员工工作环境的打造上。此外,由于制造业受上下游供应链影响较大,制造业企业在实施 ESG 措施时,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得到上下游企业对于 ESG 实践的支持”。因此,制造业在 ESG 实践中的关键在于“在组织内部达成各方对于 ESG 意见的统一”。此外,报告还发现,受访者普遍认为“ESG 能力”在个人职业规划中的重要性,但究竟如何提升这种能力,多数人并无清晰规划。八成以上的受访者认为 ESG 能力是他们个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愿意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 ESG 能力的学习和提升。然而,当被问及 ESG 能力提升的重点和关键路径时,大多数受访者均无法明确自身需要的提
11、升重点。这些发现表明,要推动 ESG 在中国的实践,首先需要传递准确而全面的 ESG 知识体系和价值定位,帮助更多的人对自身的ESG能力提升形成清晰的规划。同时,企业需要解决 ESG 实践中的各种挑战,包括人才、资源和支持等问题,以实现 ESG 的深度应用和推广。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6一、调研问卷的基本情况问卷自 2023 年 3 月 23 日起通过 IMA 邮件系统和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放,历时 2 个多月,共收集有效问卷 227 份。1.1.受访者的行业分布图 1:受访者的行业分布图 2:受访者所在企
12、业的年营业收入规模受访者所属行业如图1所示。所属行业最多的为制造业,共68家,占比30%;其次为房地产建筑业及商业服务业,各占比 13%。其中有 22 家(占比约 10%)受访者对其企业所属行业选择了“其他”选项,主要包括了教育行业、农林牧渔业等细分行业。由于本研究重点关注制造业企业的 ESG 实践状况,这样的企业样本分布对于本次研究是较为理想的。1.2.受访者所在企业的年营业收入规模5%6%7%8%8%10%13%13%30%能源交通业医疗业高科技零售业金融业其他商业服务房地产及建筑业制造业10%17%12%24%14%23%100亿元以上10-100亿元5-10亿元1-5亿元5000万-1
13、亿元5000万元以下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7图 3:受访者所在企业的人员规模图 4:受访者所在企业的治理结构受访者所在企业的年营业收入规模分布如图 2 所示,年营业收入 1-5 亿元的企业最多,共 54 家,占比 24%;其次是年营业收入 50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 23%;年营业收入高于 100 亿元的企业共 23 家,占比 10%。中小型企业在我们的样本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大型企业的比例相对较小。这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调研结果,因为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在 ESG 实践上可能存在差异,大企业在 ESG
14、实践方面有标杆作用。根据 KPMG 在 2022 年发布的KPMG Survey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全世界最大的 250 家企业中,96%的企业已经发布 ESG 报告,并已经开始了内部 ESG 实践。我们将在后续的分析中对特定数据结合行业及上市情况分组,以便降低样本不均所带来的影响。1.3.受访者所在企业的人员规模受访者所在企业的人员规模分布如图 3 所示。拥有 201-1000 人的企业数量最多,共 66 家,占比 29%;拥有50-200 人的企业数量次之,共 36 家,占比 28%;拥有 10000 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共 24 家,占比 11%。大型企
15、业由于员工人数众多,对于ESG中的S(社会)的关注度正在提升,因为庞大的员工数量带来了复杂的管理问题,而S(社会)倡导的理念满足了员工的很多诉求。1.4.受访者所在企业的治理结构11%3%15%29%28%14%10000人以上5001-10000人1001-5000人201-1000人50-200人50人以下4%26%23%17%30%其他民营独资或控股,职业经理人控制民营独资或控股,家族成员直接控制外商独资或控股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8受访者所在企业的治理结构如图 4 所示。民营独
16、资或控股企业数量最多,共 110 家,占比 49%,其中职业经理人控制和家族成员直接控制分别占比26%和23%;这反映了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我们也注意到,民营企业在ESG实践上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他们可能缺乏必要的资源和知识。因此,我们在后续的案例研究中,可能需要特别关注这部分企业的 ESG 实践情况。其次是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共 69 家,占比 30%;之后是外资独资或控股企业,占比 17%;剩余 4%的企业属于合伙人制或央企民营混合制。1.5.受访者所在企业上市情况受访者所在企业的上市情况如图 5 所示。共 75 家(占比 33%)企业已成功上市,其中境内上市和境外上
17、市分别占比 20%和 13%;27 家企业(占比 12%)目前处于上市筹备阶段;其余 125 家(占比 55%)企业处于未上市状态。根据目前各大证券交易所对于 ESG 合规的要求来看,很少有强制 ESG 合规,但是投资者们对于 ESG 的关注促使上市公司纷纷披露 ESG 信息,并且寻找提升 ESG 的方案。总的来说,企业和资本市场结合的越紧(比如上市公司或有发行债权需求的公司),ESG 实践就越积极,相反就越保守。1.6.受访者岗位分布图 5:被调研企业上市情况图 6:受访者岗位分布13%20%12%55%境外上市境内上市上市筹备阶段未上市受访者岗位分布情况如图 6 所示。人数最多的岗位类型为
18、财务偏管理会计,共计 115 人,占比 51%;其次是财务偏账务处理岗位,人数 48 人,占比 21%;之后是审计岗位,共 15 人,占比 7%。其他问卷填写者主要来自税务筹划岗、销售岗、供应链运营岗等。这样的样本分布源自问卷投放的渠道。需要注意的是,管理会计岗位人员大多处于公司管理的中层和中基层,他们对于公司 ESG 实践的信息掌握和个人体会决定了他们在填写问卷时的回答,其中认知偏差和信息偏差在所难免,需要在解读报告时考虑纠偏。17%0.40%7%4%51%21%其他人力资源审计财务,偏税务筹划财务,偏管理会计财务,偏账务处理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19、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9图 7:受访者所在企业的 ESG 认知二、ESG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践基础由于本研究报告主要针对制造业企业,我们分别针对参与调研的所有企业以及参与调研企业中的制造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中国企业(包括制造业企业)对 ESG 的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且影响ESG 进一步深化实践的原因以内生为主。提升 ESG 实践水平,需要提升认识,并将资源分配向 ESG 倾斜。2.1.ESG 认知水平受访者所在企业的 ESG 认知水平如图 7 所示。(注:上图中上市企业包含境外上市、境内上市及上市筹备阶段企业)所有行业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有
20、32%的企业已有内部 ESG 实践,其中 12%的企业“充分理解 ESG 概念,已建立 ESG 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果”;在非上市公司中,有 ESG 实践的企业比例仅为 23%,其中 11%的企业停留在“初步 ESG 探索”阶段,仅 6%的企业“充分理解 ESG 概念,已建立 ESG 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果”。12%3%17%34%34%6%9%18%29%38%6%6%11%35%42%9%9%9%26%47%充分理解ESG概念,已建立ESG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果充分理解ESG概念,已建立ESG目标和实施路径,还没有实施了解ESG概念,并有初步
21、的ESG实践探索初步了解ESG概念,但没有ESG实践不了解ESG概念,也没有ESG实践未上市制造业未上市所有行业上市制造业上市所有行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0制造业企业:在上市公司中,有33%的企业已有内部ESG实践,但其中18%停留在“初步ESG探索”阶段,仅6%的企业“充分理解 ESG 概念,已建立 ESG 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果”;在非上市公司中,有 ESG 实践的企业比例仅为 27%,其中 9%的企业“充分理解 ESG 概念,已建立 ESG 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
22、果”。对比可见,上市或拟上市公司的内部 ESG 实践比例明显高于未上市公司,这也侧面印证了企业的融资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与其内部 ESG 实践水平呈正相关关系;且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企业,目前已实施的 ESG 实践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ESG 实践在中国的发展有待深化。2.2.ESG 实践的主要障碍图 8:ESG 实践的主要障碍1%61%69%49%66%061%87%61%74%064%63%56%63%040%56%60%68%其他没有明确的外部压力要求企业执行ESG实践对ESG缺乏认识或认为ESG对企业没有价值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未上市制造业未上市所有行业上市制造业上市所有
23、行业在上一题中选择“完全没有 ESG 实践”的 166 家受访者,总结企业内部实践 ESG 的主要障碍如图 8 所示。所有行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ESG 实践最主要的障碍是“对 ESG 缺乏认识或认为 ESG 对企业没有价值”,其次是“缺乏相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1关知识和技能”,然后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和“没有明确的外部压力要求企业执行 ESG 实践”。在非上市企业中,ESG 实践最主要的障碍是“没有明确的外部压力要求企业执行 ESG 实践”,其次是“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和”对 ESG 缺乏认识
24、或认为 ESG 对企业没有价值”,最后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制造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ESG 实践最主要的障碍是“对 ESG 缺乏认识或认为 ESG 对企业没有价值“;其次是”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然后是“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和“没有明确的外部压力要求企业执行 ESG 实践”。在非上市企业中,ESG 实践最主要的障碍是“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是“没有足够资源支持”,然后是“对 ESG 缺乏认识或认为 ESG 对企业没有价值”,最后是“没有明确的外部压力要求企业执行 ESG 实践”。由此调研结果可见,阻碍中国企业 ESG 实践的原因主要还是“内因”,包括“认知不足”、“知识能力的缺乏”和
25、“内部资源支持不足”,ESG 实践在中国企业的推广仍需着眼于“修炼内功”。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2三、ESG 在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践现状对于在“2.1.ESG 认知水平”中反馈“目前内部已有 ESG 实践”的 61 家受访者,我们针对这些受访者的 ESG内部实践的组织、动机、进度、措施效果、涉及部门、实践影响和面临的挑战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样,为了区别并重点关注制造业,我们对所有行业受访者和制造业受访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3.1.ESG 组织设置图 9:ESG 组织设置情况6
26、1 家已有 ESG 内部实践的企业,总结内部 ESG 组织情况如图 9 所示。所有行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91%的企业已设置 ESG 组织,其中 13%的企业“已聘请外部 ESG 顾问”,47%的企业“已成立兼职 ESG 跨职能工作组”,31%的企业“已设立专职 ESG 部门/岗位”,;但仍有 9%的企业并未设置 ESG组织。在非上市企业中,66%的企业已设置 ESG 组织,其中 14%的企业“已聘请外部 ESG 顾问”,41%的企业“已成立兼职 ESG 跨职能工作组”,10%的企业“已设立专职 ESG 部门/岗位”,;但仍有 34%的企业并未设置 ESG组织。9%13%47%31%9%9%6
27、4%18%34%14%41%10%33%33%33%0%无组织已聘请外部ESG顾问已成立兼职ESG跨职能工作组已设立专职ESG部门/岗位未上市制造业未上市所有行业上市制造业上市所有行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3图 10:ESG 实践动机制造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91%的企业已设置 ESG 组织,其中 9%的企业“已聘请外部 ESG 顾问”,64%的企业“已成立兼职 ESG 跨职能工作组”,18%的企业“已设立专职 ESG 部门/岗位”,;但仍有 9%的企业并未设置 ESG 组织。在非上市企业中,67%的
28、企业已设置 ESG 组织,其中 33%的企业“已聘请外部 ESG 顾问”,33%的企业“已成立兼职ESG跨职能工作组”,0%的企业“已设立专职ESG部门/岗位”,;但仍有33%的企业并未设置ESG组织。由此可见,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上市公司 ESG 组织水平明显高于非上市公司;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未上市公司在 ESG 组织设置方面,更多依赖外部顾问形式,或内部兼职组织形式,鲜少设置内部专职部门或岗位服务 ESG 实践。3.2.ESG 实践动机0%45%85%50%65%5%48%77%56%51%其他ESG产生直接经济价值ESG产生社会价值监管要求客户要求所有行业制造业61 家已有 E
29、SG 内部实践的企业,总结企业 ESG 实践动机情况如图 10 所示。所有行业企业:ESG 实践最普遍的动机为“ESG 产生社会价值”;其次是“监管要求”,然后是“客户要求”和“ESG 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其他 ESG 动机还包含“响应国家政策”、“企业内部其他发展需要”等。制造业企业:ESG 实践第一大动机为“ESG 产生社会价值”,其次是“客户要求”,然后是“监管要求”,最后是“ESG 产生直接经济价值。可以看出,制造业受访者对于 ESG 的实践动机更多是主动的、自发的,比如认为 ESG 能够产生社会价值,也有被动的、外部的动机,比如被客户需求倒逼采取 ESG 措施。和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受
30、访者因为监管要求而被迫采取 ESG 措施的比例较低。根据麦肯锡 ESG 研究报告,一般因非监管原因(如客户要求、增长机会等)而采取ESG 措施的企业,其 ESG 实践效果较因监管要求而采取 ESG 措施的企业要好很多。有理由推断,在已经采取 ESG实践措施的中国企业中,制造业企业的实践效果可能好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43.3.ESG 提升措施及效果ESG 具体提升措施及效果如图 11 所示,图 11 采用 5 分量表,评分标准为:1 分-未采用,也无计划采用;2 分-未采用,但有计
31、划采用;3 分-已采用,但效果一般;4 分-已采用,目前效果一般,但未来预期很好;5 分-已采用,且效果很好图 11:ESG 提升措施及效果3.63.63.74.03.74.03.73.74.03.93.54.23.74.03.94.03.83.93.94.14.04.13.43.9总的来说,您所在公司的ESG措施效果如何公平、开放、多元、包容的组织文化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办公环境打造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管理提效可持续理念的产品设计运营过程中的低碳节能未上市制造业未上市所有行业上市制造业上市所有行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32、分 析 报 告15所有行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受访者认为目前公司ESG措施总体效果在3.6/5.0的水平,其中“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管理提效(如能源耗用的实时监测、远程办公支持等)”和“运营过程中的低碳节能(如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使用等)”效果较好,“公平、开放、多元、包容的组织文化(如减少等级/区隔的办公空间、更多社交互动规划等)”。在非上市企业中,受访者认为目前公司 ESG 措施总体效果在 3.7/5.0 的水平,其中“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管理提效(如能源耗用的实时监测、远程办公支持等)”和“公平、开放、多元、包容的组织文化(如减少等级/区隔的办公空间、更多社交互动规划等)”实施效果较好,“可持
33、续理念的产品设计(如更多可再生、可复用的产品与构造等)”。制造业企业:在上市企业中,受访者认为目前公司 ESG 措施总体效果在 3.7/5.0 的水平,其中“运营过程中的低碳节能(如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使用等)”和“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办公环境打造(如绿色室内办公环境、灵活的办公模式等)”措施效果最好,“可持续理念的产品设计(如更多可再生、可复用的产品与构造等)”。在非上市企业中,受访者认为目前公司 ESG 措施总体效果在 3.9/5.0 的水平,其中“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管理提效(如能源耗用的实时监测、远程办公支持等)”和“公平、开放、多元、包容的组织文化(如减少等级/区隔的办公空间、更多社交互动
34、规划等)”措施效果最好,“可持续理念的产品设计(如更多可再生、可复用的产品与构造等)”。从总体评分结果来看,制造业受访者对于自身 ESG 措施效果的评价略高于同类型其他行业企业;目前几乎所有受访企业,内部实施效果评分较高的 ESG 实践措施都主要在“智能化/数字化”、“节能减排”、和“公平多元的组织文化”;而“可持续理念的产品设计”措施评分较低;且制造业企业的“可持续产品设计”措施效果普遍低于其他行业,究其原因,可能是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较长,且供应链调整需要成本。一般来说,较“重”的产品,设计调整的惯性越大,需要的反应时间越长。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35、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6图 12:受 ESG 实践影响较大的部门/环节0%30%25%15%45%25%80%65%20%2%30%18%20%31%30%59%41%36%其他行政物流销售采购质量生产/制造研发投融资所有行业制造业3.4.ESG 实践影响较大的部门/环节所有行业企业:ESG 实践对于生产/制造环节的重大影响,被调研企业存在普遍共识;其他被认为受 ESG 实践影响较大的环节是研发、投融资、采购、质量、行政;低于 1/3 的企业认为,销售、物流环节同样受 ESG 实践影响较大。制造业企业:80%制造业企业认为,生产/制造环节受 ESG 实践影响大;然后
36、是研发、采购、行政环节;其他受影响较大的环节还包括质量、投融资、物流和销售。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制造业受访者在其主要价值链上(研发-采购-制造-物流)均采用了显著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的 ESG 措施。这反映了制造业的运营逻辑。在其他方面,制造业受访者的 ESG 措施效果落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尤其是投融资方面。可以看出,在中国制造业企业中,ESG 实践主要是以内部运营提升为主要抓手,而外部资本运作还在探索中,并没有成为主要方向。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7图 13: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60%15%15
37、%10%69%18%8%5%ESG涉及企业运营、治理、评价各环节,该变化将重新定义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职能和定位ESG涉及报表披露规则,故对于财务职能中核算和对外报表工作会产生影响二者属于不同领域,关联性有限,影响很小不清楚会有怎样的影响所有行业制造业3.5.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所有行业企业:87%的企业认为 ESG 对于财务工作有重要影响,其中 69%的企业认为 ESG“将重新定义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职能和定位“,18%的企业认为 ESG 对”财务职能中核算和对外报表工作会产生影响“;8%的企业认为“ESG 与财务工作关联性有限,影响很小”;其余 5%的企业认为目前影响还不明确。制造业企业
38、:75%的企业认为 ESG 对于财务工作有重要影响,其中 60%的企业认为 ESG“将重新定义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职能和定位“,15%的企业认为 ESG 对”财务职能中核算和对外报表工作会产生影响“;15%的企业认为“ESG 与财务工作关联性有限,影响很小”;其余 10%的企业认为目前影响还不明确。总体而言,大部分受访者都认同 ESG 将对财务职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比可知,制造业受访者对于“ESG对财务的影响”的认知相对保守,认为 ESG 和财务关联性很小的比例较其他行业平均水平高。这也侧面印证了制造业企业对于 ESG 理念宣贯的投入不足的结论。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39、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83.6.ESG 实践主要难点和挑战所有行业企业:超一半的企业认为“ESG 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上下游对于 ESG 实践的支持和协同“、”中国本土ESG实践的政策/经济支持“是ESG实践的主要难点;近一半的企业认为”ESG实践效果难以衡量“和”ESG概念的普及“也是 ESG 实践中不小的挑战;其他的挑战还包含组织内部对于 ESG 的意见统一难、企业高层对于ESG 的认同难、不同国家/地域 ESG 认识和实践水平不一,影响跨国组织 ESG 的整体规划和实施等。制造业企业:对于制造业企业,“企业上下游对于ESG实践的支持和协
40、同“难是企业ESG实践中面临的最大难题;然后是”ESG 专业人才的培养“难、”组织内部对于 ESG 的意见统一“难、”ESG 实践效果衡量“难和”ESG 概念的普及“难;其次是”中国本土 ESG 实践的政策/经济支持“难、”企业高层对于 ESG 的认同“难和”不同国家/地域 ESG 认识和实践水平不一,跨国组织 ESG 的整体规划和实施“难。对于“企业上下游对于ESG实践的支持和协同”这一选项,制造业受访者的反馈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一部分原因是制造业运营模式对于上下游协同的依赖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另外,其他行业受访者在“中国本土 ESG实践的政策/经济支持”这一选项的反馈明显高于制造业
41、受访者,可能原因有二:其一,制造业企业大多较为成熟,对于政策支持的依赖性相对较小;其二,国家政策已经向制造业倾斜。图 14:ESG 实践主要难点和挑战0%45%35%40%70%50%40%60%45%0%49%38%51%54%46%43%69%49%其他ESG实践效果难以衡量不同国家/地域ESG认识和实践水平不一,影响跨国组织ESG的整体规划和实施中国本土ESG实践的政策/经济支持企业上下游对于ESG实践的支持和协同组织内部对于ESG的意见统一企业高层对于ESG的认同ESG专业人才的培养ESG概念的普及所有行业制造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42、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19图 15:ESG 实践需关注的风险3.7.ESG 实践需关注的风险所有行业企业:79%的企业认为需警惕“ESG 在环境方面的治理原则和要求,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本土企业,还需结合实际分步推进“;超半数的企业担心”“舶来品”在本土实践中可能遇到“水土不服”,需警惕教条主义和照抄照搬“、”过多的报表披露规则和评价指标,给企业尤其是财务部增加额外工作负担“;49%的企业认为”需警惕部分企业滥用 ESG 的“漂绿”行为,破坏公平竞争和市场持续“;还有企业提到需警惕”形式主义“等风险。制造业企业:超六成以上企业认为需警惕“舶来品”在本土实践中可能遇到“水土不服”
43、,需警惕教条主义和照抄照搬、“ESG 在环境方面的治理原则和要求,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本土企业,还需结合实际分步推进“、”过多的报表披露规则和评价指标,给企业尤其是财务部增加额外工作负担“三大风险;40%制造业企业提到“需警惕部分企业滥用 ESG 的漂绿行为,破坏公平竞争和市场持续”风险。通过对比可知,制造业受访者对于 ESG 实践风险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其落地性,包括其在中国土壤的适用性和推行的成本收益性价比。而其他行业受访者更多关注环境方面在中国的实践难度和“漂绿”行为对行业的危害。5%40%65%65%60%2%49%79%59%54%其他需警惕部分企业滥用ESG的“漂绿”行为,破坏公平竞争和
44、市场持续ESG在环境方面的治理原则和要求,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本土企业,还需结合实际,分步推进“舶来品”在本土实践中可能遇到“水土不服”,需警惕教条主义和照抄照搬过多的报表披露规则和评价指标,给企业尤其是财务部增加额外工作负担所有行业制造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0四、ESG 个人修炼4.1.ESG 能力在个人职业规划中的定位所有行业企业:80%的被调研者将 ESG 能力列入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竞争力”其中:62%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补充”,18%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45、 能力是“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14%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一项普通的简历加分项”;6%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可有可无的能力”。制造业企业:78%的被调研者将 ESG 能力列入个人职业规划的“关键竞争力”其中:59%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补充”,19%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19%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一项普通的简历加分项”;3%的被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可有可无的能力”。总的来说,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绝大部分受访者把 ESG 能力定位成“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有力补充”(60%),
46、但是很少有受访者把 ESG 能力定位成“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20%)。也就是说,大部分受访者将在坚守原先主业的同时,积极提升 ESG 知识和技能,但是很少有人会完全转型到 ESG 方向。这也和前面调研的结果,即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全职的 ESG 岗位和部门,相吻合。只有企业将 ESG 专业化、定岗化,才会有更多的从业者思考全面转型。图 16:ESG 能力在个人职业规划中的定位3%19%59%19%6%14%62%18%可有可无的能力一项普通的简历加分项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补充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所有行业制造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47、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1图 17:计划投入 ESG 能力提升的精力4.2.计划投入 ESG 能力提升的精力所有行业企业:97%的被调研者计划为 ESG 能力提升投入精力和时间,其中 14%的被调研者计划将 ESG 能力提升“作为未来一年的主要个人提升方向,投入大部分业余时间”;51%的被调研者将 ESG 能力提升“作为个人提升方向之一,投入一部分业余时间”;32%的被调研者计划“不投入过多精力,如有合适的培训或其他机会则考虑参与”;仅 3%的被调研者不打算在 ESG 能力提升方面投入精力。制造业企业:95%的被调研者计划为 ESG 能力提升投入精力和时间,其中 13%的被调研者计
48、划将 ESG 能力提升“作为未来一年的主要个人提升方向,投入大部分业余时间”;47%的被调研者将 ESG 能力提升“作为个人提升方向之一,投入一部分业余时间”;35%的被调研者计划“不投入过多精力,如有合适的培训或其他机会则考虑参与”;完全不打算投入精力的被调研者比例为 5%,略高于其他行业水平(3%)。总而言之,大部分受访者,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其他行业,都选择在未来投入一部分精力进行ESG方面的能力提升。很少有受访者选择将大部分业余精力押宝在 ESG 上,完全不投入精力在 ESG 的受访者更少。对于职场人士而言,精力和时间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的分配对于个人而言是战略决策。作为财务的新趋势之一,
49、ESG 将成为财务技能培训的新方向。5%35%47%13%3%32%51%14%完全不投入时间精力不投入过多精力,如有合适的培训或其他机会则考虑参与作为个人提升方向之一,投入一部分业余时间作为未来一年的主要个人提升方向,投入大部分业余时间所有行业制造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24.3.ESG 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所有行业企业:被调研者认为,ESG 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皆是 ESG 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其中“ESG 理念和基本内容的学习”和“ESG 体系课程学习及资格认证”的被重视程度略高于“国内外企业 E
50、SG 优秀实践的借鉴”和“深度参与公司的 ESG 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制造业企业:制造业企业同样认为 ESG 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积累皆是 ESG 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但“ESG 体系课程学习及资格认证”和“深度参与公司的 ESG 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重要程度略高于“ESG 理念和基本内容的学习”和“国内外企业 ESG 优秀实践的借鉴”。和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制造业受访者更愿意在企业的 ESG 实践中深度参与,“行中修”。在实践中提升是学习的最佳路径之一,而制造业企业为员工提供了相对较丰富的 ESG 实践场景,从而有利于快速提升财务岗位管理人员的 ESG 理念和技能。另外,ESG 认证学习已
51、经成为所有财务人士的共识。图 18:ESG 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0%69%63%69%68%0%63%63%67%69%其他深度参与公司的ESG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国内外企业ESG优秀实践的借鉴ESG体系课程学习及资格认证ESG理念和基本内容的学习所有行业制造业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3五、主要结论总结1.ESG 在中国的发展,尤其是制造业,仍处于起步阶段;ESG 知识及技能的提升是现阶段中国本土 ESG 实践的关键。调研结果显示,已经有 ESG 实践的受访者不足三成,且接近四成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ESG
52、概念。制约中国企业 ESG 实践的因素复杂多样,包含内外部资源支持、EGS 专业知识普及、ESG 价值体现和认同等;绝大部分企业的 ESG 实践受制于“缺少 ESG 专业知识及技能”。对于制造业而言,强化 ESG 理念宣贯将是破局的核心,否则和西方制造业标杆企业的差距将越来越大。很多财务人士已经将 ESG 作为个人提升的主要方向之一,并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关键是,企业愿意在 ESG 领域投入多少资源进行宣贯和提升?除了一部分有出口业务的制造业企业,整体投入水平是较低的。2.对于已有 ESG 实践的企业,各类措施效果已初步显现;而受鲜明的行业特点影响,制造业的 ESG 实践独具特色。已有 ESG
53、 实践的受访者中,反馈其内部实施的 ESG 措施已初现成效的占大多数,且内部员工对于这些措施的未来预期都保持乐观;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的 ESG 措施实施程度略高于其他行业,且呈现一些明显特点:a.在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高素质产业工人供不应求的大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在实践 ESG 时,将更多的关注点投入在组织文化与员工工作环境的打造上;b.受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所处环节的制约,相较于其他行业,制造业在产品设计当中贯彻 ESG 理念的能力稍显薄弱;c.由于制造业受上下游供应链影响较大,制造业企业在实施 ESG 措施时,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得到上下游企业对于 ESG 实践的支持”;另外受到“制造
54、业企业规模一般大于同产值的其他行业企业”这个特点影响,在制造业内部进行 ESG 实践的关键在于“在组织内部达成各方对于 ESG 意见的统一”。3.制造业由于存在复杂的产业协同和上下游合作,为 ESG 实践在中国的落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场景。根据调研,制造业企业在“研发-采购-生产-物流”这条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更加容易受到ESG措施的影响。一旦配套了合理、有效的 ESG 方案,将会产生高出平均水平的效果。同时,制造业也更加依赖上下游环节的协同,而非单一环节的提升。在国际主流的 ESG 战略中,大部分都在制造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包括可循环产品设计、可持续原材料的代替、使用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等。
55、所以,深化探索 ESG 在制造业的落地,将对其他行业和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意义。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44.受访者普遍认同“ESG 能力”在个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地位,但究竟如何提升该能力,多数人并无清晰规划。八成以上的受调研者认为 ESG 能力是其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也愿意投入一定的个人时间进行 ESG 能力的学习和提升;但当被问及 ESG 能力提升的重点和关键时,绝大多数受访者均无法判断自身需要的提升重点,对于ESG 理念学习、资格认证考试、国内外企业优秀实践学习和本土企业实践参与,皆保持了
56、同等程度的“好奇”。故我们认为,建立 ESG 本土实践的人才基础,关键在于:向大众传递准确而全面的 ESG 知识体系及价值定位,让更多对 ESG 抱有“好奇心”的职场人们,对于自身 ESG 能力提升形成更加清晰的路线规划。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5附:调研问卷第一部分 问卷填写者基本情况1.行业背景(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属于 a)制造业:汽车、化工、电子等 b)零售业:实体商业、电子商务、贸易等 c)金融业:银行、保险、投资等 d)高科技:信息、电信、生物科技等 e)房地产及建筑业 f)能源交通业
57、 g)商业服务:广告、财务、法律、咨询等 h)医疗业:医药、医疗器械、医药流通、医疗终端等 i)其他(请填写 _)2.公司规模(营业收入)(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的营业收入规模为(以您所任职的最小财务核算单元的营业收入为准,如子公司、SBU、区域分公司等,而非整个集团的营业收入)a)5000 万以下 b)5000 万-1 亿 c)1 亿-5 亿 d)5 亿-10 亿 e)10 亿-100 亿 f)100 亿以上3.人员规模(公司人数)(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的人员数量规模为:a)50 人以下 b)50-200 人 c)201-1000 人 d)1001-5000 人 e)5001-10
58、000 人 f)10000 人以上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64.治理结构(控制权)(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采用以下哪种治理结构?a)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 b)外商独资或控股 c)民资独资或控股,家族成员直接控制 d)民营独资或控股,职业经理人控制 e)其他(请填写所在行业 _)5.公司类型(上市情况)(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是否上市?a)未上市 b)上市筹备阶段 c)境内上市 d)境外上市6.问卷填写者岗位(单选题)您目前所在的岗位是 a)财务,偏账务处理(如总账、应收、应付等)b)财务,偏管理会
59、计(如预算、FP&A、财务分析、财务 BP 等)c)财务,偏税务筹划 d)审计(如外审、内审、内控等)e)人力资源 f)其他(请填写 _)第二部分 ESG 实践基础7.ESG 认知 (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现阶段对于 ESG 的认知层面处于:a)完全没有听说过 ESG 不了解 ESG 概念,也没有 ESG 实践 b)听说过 ESG,但具体内容不太清楚初步了解 ESG 概念,但没有 ESG 实践 c)ESG 是由国外兴起的一种全新角度的企业评价标准,有对应的披露规则和报表要求了解 ESG 概念,并有初步的 ESG 实践探索 d)ESG 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产生的全新的企业治理理念和
60、目标,但目前还处于初级推广阶段,对我所处企业的影响微乎其微充分理解 ESG 概念,已建立 ESG 目标和实施路径,还没有实施 e)ESG 理念在本企业深入人心,其多元的内容,已在我所处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和运营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分理解 ESG 概念,已建立 ESG 目标和实施路径,并已经取得一定实践成果如果本题选择 a 和 b,则回答第 8 题;否则跳至第 9 题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78.ESG 实践障碍(单选题)如果您的企业还没有进行 ESG 实践,您认为主要的障碍是什么:a)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 b
61、)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持 c)对 ESG 缺乏认识或认为 ESG 对企业没有价值 d)没有明确的外部压力要求企业执行 ESG 实践 e)其他 _本题回答结束,跳至第 18 题8.1.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单选题)关于 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以下哪一项描述最符合您的理解:a)不清楚会有怎样的影响 b)二者属于不同领域,关联性有限,影响很小 c)ESG 涉及报表披露规则,故对于财务职能中核算和对外报表工作会产生影响 d)ESG 涉及企业运营、治理、评价各环节,该变化将重新定义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职能和定位9.ESG 内部组织(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ESG 组织基础情况为:a)已成立设立
62、专职 ESG 部门/岗位 b)已成立兼职 ESG 跨职能工作组 c)已聘请外部 ESG 顾问 d)其他 _ e)无第三部分 ESG 实践现状10.ESG 目的(多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为何采用 ESG 提升措施,如绿电、节能减排、平等用工等 开放多元的治理模式、平等包容的企业文化、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等 a)客户要求 b)监管要求 c)ESG 产生社会价值 d)ESG 产生直接经济价值 e)其他 _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8ESG 措施未采用,也无计划采用(1分)未采用,但有计划采用(2 分)已采用,但
63、效果一般(3 分)已采用,目前效果一般,但未来预期很好(4 分)已采用,且效果很好(5 分)运营过程中的低碳节能(如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使用等)可持续理念的产品设计(如更多可再生、可复用的产品与构造等)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管理提效(如能源耗用的实时监测、远程办公支持等)有益员工身心健康的办公环境打造(如绿色室内办公环境、灵活的办公模式等)公平、开放、多元、包容的组织文化(如减少等级/区隔的办公空间、更多社交互动规划等)总的来说,您所在公司的ESG 措施效果如何11.ESG 实践进度(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是否已采用 ESG 提升措施,如绿电、节能减排、平等用工等开放多元的治理模式、平等包容的企
64、业文化、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a)目前已采用 b)在短期内准备采用 c)长期内有规划 d)暂时没有规划12.ESG 实践类型(多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已采用的 ESG 具体提升措施包含哪些且效果如何:13.ESG 实践效果(单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采取的 ESG 提升措施效果如何(5 分为最高,1 分为最低)?a)5 分 b)4 分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29 c)3 分 d)2 分 e)1 分(包括未采用 ESG 措施)14.ESG 涉及哪些部门(多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内,哪个部门/环节受 ES
65、G 影响较大 a)投融资 b)研发 c)生产/制造 d)质量 e)采购 f)销售 g)物流 h)行政 i)其他 _15.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单选题)关于 ESG 对于财务工作的影响,以下哪一项描述最符合您的理解:a)不清楚会有怎样的影响 b)二者属于不同领域,关联性有限,影响很小 c)ESG 涉及报表披露规则,故对于财务职能中核算和对外报表工作会产生影响 d)ESG 涉及企业运营、治理、评价各环节,该变化将重新定义财务工作在企业中的职能和定位16.ESG 面临挑战(多选题)您所在的企业或组织,实践 ESG 的主要难点/挑战在于:a)ESG 概念的普及 b)ESG 专业人才的培养 c)企
66、业高层对于 ESG 的认同 d)组织内部对于 ESG 的意见统一 e)企业上下游对于 ESG 实践的支持和协同 f)中国本土 ESG 实践的政策/经济支持 g)不同国家/地域 ESG 认识和实践水平不一,影响跨国组织 ESG 的整体规划和实施 h)ESG 实践效果难以衡量 i)其他 _中 国 制 造 业 的 可 持 续 生 存 之 道 中 国 企 业 ESG 实 践 调 研 问 卷 分 析 报 告3017.ESG 实施风险(多选题)关于 ESG 实践可能出现的风险,您认为最需警惕哪些方面?a)过多的报表披露规则和评价指标,给企业尤其是财务部增加额外工作负担 b)“舶来品”在本土实践中可能遇到“
67、水土不服”,需警惕教条主义和照抄照搬 c)ESG 在环境方面的治理原则和要求,可能无法适用于所有本土企业,还需结合实际,分步推进 d)需警惕部分企业滥用 ESG 的“漂绿”行为,破坏公平竞争和市场持续 e)其他 _第四部分 ESG 个人修炼18.ESG 能力的定位(单选题)ESG 能力在您个人的职业规划中如何定位:a)未来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b)对于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有力补充 c)一项普通的简历加分项 d)可有可无的能力19.提升 ESG 能力的精力投入(单选题)您计划在未来一年内投入多少精力用于提升个人 ESG 能力?a)作为未来一年的主要个人提升方向,投入大部分业余时间 b)作为个人提升方向之一,投入一部分业余时间 c)不投入过多精力,如有合适的培训或其他机会则考虑参与 d)完全不投入时间精力20.提升 ESG 能力的路径(多选题)您认为自身提升 ESG 能力的关键路径在于:a)ESG 理念和基本内容的学习 b)ESG 体系课程学习及资格认证 c)国内外企业 ESG 优秀实践的借鉴 d)深度参与公司的 ESG 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e)其他 _21.管理会计和 ESG 的结合(问答题,非必答题)您认为管理会计和 ESG 有哪些关联领域?如何彼此产生协同效应?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