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44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2023.5 iResearch Inc.22023.5 iResearch I摘要行业规模:2022年全年数据表现趋于保守,行业规模为100亿。到2023年,随着居民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的稳步恢复,行业景气回温,行业容量有望增至近170亿,并于2028年超过700亿规模。发展现状:移动互联网生态的迅速发展和手机耗电量的提升促进了共享充电宝行业的快速扩张。在短期内线下场景依然有待恢复,但从长期来看,一方面,餐饮、旅游等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景气回升,从而为行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另一方面,行业准则和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这也会更好地帮助行业向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的
2、路径迈进。发展趋势:随着行业迈入精细化发展阶段,品牌商也会从多维度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迭代,力求在满足用户消费诉求的同时也持续优化自身的运营模型。其中主要方向涵盖了机柜、充电宝的硬件升级,售后体系的细化完善,从上游原材料到下游商户管理等全路径的降本增效,多元化业务的开发、线上线下全渠道拓展及社会价值创造等。来源: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需求特征:80、90后为主力消费群体,男女比例均衡。在场景维度,餐饮场景下消费者对于共享充电宝的使用率超五成,其次分别为室内娱乐场所和商超,且三大主要场景下的借取便利均有较好保障。在决策因素方面,充电效率及归还便利为消费者首要考量。SMSSMS3中国共享充
3、电宝行业发展概览1中国共享充电行业消费者洞察2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竞争格局及案例3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未来趋势展望44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驱动因素移动网民规模持续增加,移动互联网生态发展迅速2017-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规模持续增加,2021年增速开始放缓,艾瑞预计,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将达到10.8亿人。2017-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高速增长,预计2022年会再次出现增长高峰,达到5千亿GB。庞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和接入流量为共享充电宝行业奠定稳定的规模基础。来源:2017-2021年数据
4、来自国家统计局,2022-2024年数据为艾瑞预测。来源:2017-2021年数据来自Choice,2012-2024年数据为艾瑞预测。7.58.28.89.910.410.811.311.59.3%7.3%12.5%5.1%3.8%4.6%1.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17-202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及增速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亿人)增速(%)245.9 709.0 1219.9 1655.7 2216.3 5074.6 7774.3 11614.8 188.3%72.1%35.7%33.9%129.0%53.2%49.4%201720
5、182019202020212022e2023e 2024e2017-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亿GB)增速(%)5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工作、娱乐等手机重度使用场景下,用户使用时长持续增加2017-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使用时长从99分钟/天增加至214分钟/天,随着移动互联网应用生态的持续迭代和丰富,预计接下来使用时长仍继续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预计将达到230分钟/天。2019-2021期间,包括即时通讯、短视频、游戏在内的手机重度使用场景,人均单机有效使用时长总体上也
6、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即时通讯类应用场景的人均单机有效使用时长基本保持不变,游戏类应用2021年出现爆发式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受疫情居家影响,其作为可以消磨时光的沉浸式体验类应用,深受用户青睐。来源:eMarketer,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UserTracker、CNNIC、小白测评,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23.9 23.8 10.5 23.8 33.1 12.0 24.1 33.1 37.4 即时通讯短视频游戏2017-2021年手机重度使用场景人均单机有效使用时长(小时)20192020202199118139171196214230 19.2%17.8%23.0%14
7、.6%9.2%7.5%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17-202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使用时长人均单机使用时长(分钟/天)增速(%)6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驱动因素手机电池容量提升,但随着手机配置增多,耗电量也随之增加2022年5G手机电池平均容量为4768毫安,相较2019年提升7.4%,但是随着人们对手机依赖程度的不断加深,手机内移动应用程序也在不断增多,同时手机配置也在不断增强,因此2022年5G手机的续航能力相较2019年反而有所下降,相同使用时间后,2019年5G手机平均剩余电
8、量为53.7%,而2022年仅为36.6%,由此可见,智能手机充电需求仍呈现上升趋势。来源:小白测评,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小白测评,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53.7%36.6%201920222019年和2022年5G手机续航能力对比201920224437.5 4768.0 201920222019年和2022年5G手机电池容量对比201920227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洞察短期影响:部分场景已经出现反弹,三线城市到店客流恢复力度最大2019年共享充电宝在不同使用场景中的点位分布排名靠前的分别为餐饮
9、场景、休闲/娱乐和酒旅/住宿场景,其中共享充电宝在餐饮场景下的点位分布为44%,在休闲/娱乐和酒旅/住宿场景下的点位分布均在15%左右,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受疫情冲击及各地疫情反复外加国家系列封控措施的影响,共享充电宝的各个线下使用场景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2022年,餐饮以及酒旅/住宿场景下共享充电宝的点位分布都出现明显下降。2022年底,随着新的防疫政策出台,各地逐步解封,共享充电宝在商超/购物和娱乐场景中的点位分布已经有所恢复,同时,不同线级城市到店客流也逐步实现恢复,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恢复力度最大。结合2023年初全国各地强劲的消费复苏态势,艾瑞预计,未来共享充电宝行业有
10、望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且随着人们移动充电需求的不断增长,共享充电宝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增长。来源:综合公开资料和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综合公开资料和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44.0%8.9%15.6%14.5%6.1%37.2%18.5%15.5%8.0%5.0%餐饮商超/购物休闲/娱乐酒旅/住宿交通枢纽2019年和2022年共享充电宝点位布局对比2019202277.0%82.0%84.0%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及以下2022年不同线级城市到店客流同比恢复情况同比恢复占比(%)8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11、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洞察长期态势:餐饮、酒旅等共享充电宝主要应用场景将迎来新一轮复苏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小程序月活相较2021年出现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受到全国多地严格的封措施影响,共享充电宝线下消费场景到店客流出现显著下滑。2023年,随着各地全面解封,居民消费动机及消费信心将得到稳步恢复,预计共享充电宝相关行业将迎来全面复苏,之前受疫情冲击最大的餐饮及酒旅/住宿行业也将实现明显增长,从而对共享充电宝形成行业利好。来源:综合公开资料和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综合公开资料和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2175 2950 4063 3913 35.6%
12、37.7%-3.7%20192020202120222019-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头部品牌小程序月活平均数及增速小程序月活数(万人)增速(%)42716.0 46721.0 39527.0 46895.0 51129.0 55646.0 60506.8 9.4%-15.4%18.6%9.0%8.8%8.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营业收入(亿元)增速(%)2018-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营收规模及增速8.4%-52.1%12.8%-22.1%2019202020212022同比(%)2019-2022年中国境内旅游人数同比情况92023.5 iRese
13、arch I基础场景衍生场景餐饮类正餐餐厅快餐连锁甜品店/咖啡店/茶饮店主题餐厅网红餐厅甜品站/咖啡及茶饮柜台商超/购物商场/购物中心超市品牌集合店便利店/仓储会员店酒旅/住宿星际酒店快捷旅馆青旅民宿休闲/娱乐电影院KTV、夜店景区、公园健身房、体育场馆桌游、密室逃脱、剧本杀主题乐园交通/出行公交站、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场公交车内、地铁内医疗机构医院康复中心、养老院医疗卫生服务站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洞察中国共享充电宝的应用场景正从基础场景向衍生场景扩展随着诸如餐饮、商超/购物、酒旅/住宿、休闲/娱乐、交通/出行、医疗机构等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其线下消费场景也在不断扩展,由传统的基础类消费场景向
14、衍生类场景不断扩充,由此为共享充电宝的使用带来更加多元丰富的需求场景。来源:综合公开资料和企业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中国共享充电宝消费场景10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概览共享充电宝模式渗透优势显著,满足多场景移动充电需求模式名称特征典型企业用户体验渗透率移动共享充电宝 代表模式:以怪兽、街电、美团等头部充电宝品牌为代表,通过直营或代理在全国各线级城市展开布局 场景覆盖:涵盖餐饮、娱乐、交通枢纽等,覆盖场景层面广 优势:借还便利,且对比其他模式,同等场景下订单量、营收最高移动快充充电宝 代表模式:规模不大,主要由区域性小厂家为主导 场景覆盖:铺设场
15、景有限,地域性明显 痛点:从商业逻辑上看较难获得高盈利无线共享充电服务 代表模式:以桌面充的形式存在,以代理模式为主导 场景覆盖:适合餐馆、网吧等室内娱乐社交场景 痛点:便捷性与机动性存在一定限制固定共享充电服务 代表模式:主要由资源商和运营商合作的模式来实现落地 场景覆盖:集中在交通枢纽、酒店业等行业资源较为集中的场景下 痛点:受插座限制,移动性较差-目前市面上主流共享充电模式主要分为移动共享充电宝、快充充电宝、无线充电服务及固定共享充电服务四大类。其中,快充及无线充区域性特征较为明显,暂未形成覆盖全国范围的规模型企业。同时快充、无线及固充三大模式各自的场景局限性也较为突出,反之,移动共享充
16、电宝则具有借还便捷、覆盖场景广的特性。另外,从便利性和渗透率的角度来看,移动共享充电宝模式的优势则更为突出,渗透率占到整个共享充电市场近九成的水平,这也使得移动共享充电宝的用户体验相较于其他模式来说表现较优。来源:公开资料,用户调研,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中国共享充电模式概况及比对11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概览政策逐步完善进一步推动行业规范化、可持续化发展颁布时间发布单位政策名称政策内容政策解读2022年10月国标委共享经济 指导原则与基本框架规定共享经济行业相关术语定义,从合规、诚信、公开透明、保密性及安全性等角度对共享经济从业者提供运营指导原则参
17、考,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职责划分及操作标准提供基本指导框架。有效引导共享经济规范发展、激发业态潜能。2022年7月国标委共享经济 数字平台资源供给者审核指南1.为共享经济平台运营者对资源供给者进行审核时可采取的程序、可参考的法律和监管标准、行业指南和信用报告方法提供建议和指导;2.对共享经济参与者在审核过程中的责任进行有效界定,确保平台运营者构建严谨的审核机制来评估资源供给者的身份和资质;3.为共享资源供给者提供统一的市场经济准入参考;也为平台运营者制定平台内部的入驻标准提供指导作用;4.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资源供给者、平台运营者与资源使用者之间建立互信机制,促进共享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5.
18、丰富共享经济现行标准,促进共享经济的健康运行发展。通过对参与各方职责与身份资质的确认,更好地维护共享经济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2021年12月网信办“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商务,培育数字技术、数据资源驱动的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出行、餐饮、住宿、文化、旅游、体育、物流、家政等领域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品牌消费、品质消费,培育高质量的数字生活服务市场。鼓励数字化、平台化企业的业务模式创新。2021年12月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数据、产品、内容等资源整合共享,扩大协
19、同办公、互联网医疗等在线服务覆盖面。深化共享经济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创新、生产、供应链等资源共享新空间。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智能经济,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促进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业态在服务领域的应用落地。经过近年来指导性标准的建立与数字经济支持政策的制定,共享经济业态也从早期的定义模糊、规范缺失的状况逐步走向规模化和规范化的道路,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共享充电宝等共享经济新业态将成为全面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智能化、在线化和普惠化水平的重要推动力量,不断提升服务业的供给效率和发展质量,助力提升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
20、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中国共享充电宝相关规章标准与政策梳理12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阶段梳理行业迈向高质量、多元化布局的精细化发展阶段截止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行业首先完成了从0到1的模式探索,又迈入了从1到N的爆发阶段,此时的行业内玩家众多、资本踊跃,概念的火热也催生出大量全国或区域性品牌。伴随着2017年下半年的到来,行业逐渐进入了洗牌期,一些中小品牌渐渐退出了竞争舞台,资源更加向头部品牌集中,他们的规模化优势进一步得到凸显。在连续获得多轮融资之后,2021年4月,怪兽充电正式敲响美股上市的钟声,同期,街电与搜电也正式合并成为了竹芒科技,头部玩家的
21、资本动作进一步促进了行业的洗牌和竞争格局的奠定。在2022年,业内主要玩家均不可避免的受疫情环境影响,在收入和利润层面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研究发现,头部品牌在此时加快了模式创新和运营优化的脚步。与此同时,主流玩家们也对新领域积极地进行开发探索,例如竹芒正式布局智能终端赛道以及开发广告业务等行动。由此可见,品牌们都力争在主业持续优化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这也标志着行业正式进入了注重降本增效、精细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期。来源:公开资料,专家访谈,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阶段及代表事件2016.12-2017.4初始探索期依托智能手机及移动互联网支撑,共享充电宝赛道于
22、2016年正式诞生。同年,小电正式成立。2017.05-2017.08快速爆发期2017年5月,聚美优品斥资3亿元投资街电。2017年7月,河马充电停止运营;放电科技成立;易嘉科技成立。2017年5月,怪兽充电正式成立。2017.09-2021.12格局成型期2021年4月,怪兽充电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17年9-10月,PP充电停止运营;乐电停止运营。2018年3月,小电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2017年11月,怪兽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2020年6月,小电对外宣布拟科创板上市。2021年4月,街电与搜电合并,5月成立竹芒科技。2022.1-现在精细化发展期2022年6月,搜电开始发布推广
23、类信息,布局广告业务。2022年8月,竹芒科技正式对外公开充电桩、储物柜、口罩机等智能终端布局。2022年第三季报,怪兽充电通过持续提升的运营效率,覆盖点位和用户数创新高。13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产业链原料端用户端原料供应商外部制造商商户共享充电宝运营商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图谱注释:运营商以品牌维度做示例来源:专家访谈,公开资料整理,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生产端自有制造商渠道餐饮购物娱乐酒店机场景区医院代理商引流支付平台独立APP14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产业链及分润情况主要玩家成本控制能力优化,效率稳步提升从整体
24、产业链的角度切入,共享充电宝行业上游主要有原料和生产商,首先,从原料商角度来看,机柜与电池原料商的角色受产品本身的一体化性质影响重合度较高;其次,产品原料与生产端二者也呈现出较强协同性,往往生产商会自行负责采购电池电芯等原材料以完成产品交付;第三,当前整个上游原料的差异化并不显著,未来或有新材料或新工艺的出现来促进整个电池行业的进一步迭代提效。中游则主要是以怪兽、街电、美团为代表的充电宝运营商,也可以被称为品牌方,他们在整个链路中的利润占比较高,约等于原料与生产两者之和,其中代理模式下运营商毛利水平普遍高于直营模式。产业链下游则是商户和最终租赁产品的c端用户。对比2019年和2022年的运营模
25、式可以看出,运营商入驻商户的行为更趋于理性,此外,多数运营商也在不断推进产品和技术迭代,在满足产品的适配和安全性的同时也优化了设备成本。通过这一系列的运营优化措施,运营商在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的同时也实现了效率提升。来源:公开资料,专家访谈,由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价值链条图谱商户分成比例50-80%50-70%2019年2022年高线级城市单价3元/小时3-4元/小时2019年2022年低线级城市单价1-2元/小时2-3元/小时原料商运营商生产商毛利:20%直营模式毛利:16%商户成本 50-70%(含入场费与分成)商户消费者代理模式毛利:524%直营代理商152023
26、.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短期波动即将结束,预计未来回升空间广阔2039789011610016824734946559271192.0%100.1%14.8%29.3%-13.8%67.6%47.1%41.6%33.2%27.1%20.2%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17-2028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及增速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市场规模(亿元)同比增速(%)CAGR=37.5%测算显示2022年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规模为100亿,同比下降13.8%,主要受到宏观管控的影响。根据当前的
27、国内市场恢复情况看来,业内对于今年全年回温的预期比较具有一致性,同时艾瑞认为国内居民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经济活动的稳步恢复所带来的行业增量,对于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扩容会起到直接的助推作用。整体看来,线下餐饮、交通出行和酒店住宿场景的显著复苏有望推动共享充电宝行业在2023年增至168亿,并于2028年实现超过700亿的规模。CAGR=33.5%来源:公开资料,专家访谈,由艾瑞自主核算。16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46.8%15.4%10.5%2.0%0.5%46.6%22.3%11.3%2.8%1.0%商户成本设备成本BD人员物流仓储支付手续费20
28、19年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盈利能力分析直营模式成本高位运行,代理模式盈利优势较稳通过对2019与2022年行业盈利能力的对比可以发现,首先,在直营模式下商户的入场及佣金占比略微下降,但依旧是运营商成本支出的最大部分;其次,紧随其后的设备成本出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这主要由于疫情对收入的影响以及国际争端和局部管控带来相关成本费率地上升,二者总计蚕食了近七成盈利,这也促使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努力寻求投入与利润的平衡。反观轻资产运营的代理模式,2022年毛利水平出现略微下滑,其主因是在代理模式受到青睐的当下节点,运营商会有较大意愿通过更大力度的佣金返点政策来吸引优质代理商加盟。来源:公开资料,专家访
29、谈,过往研究积累,由艾瑞自主核算。2019年和2022年共享充电宝直营模式盈利性比对注释:使用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核算。来源:公开资料,专家访谈,过往研究积累,由艾瑞自主核算。2019年和2022年共享充电宝代理模式盈利性比对2019年毛利率24.8%2022年*毛利率16.1%佣金费率70-90%物流仓储0.05-1%毛利率10-30%佣金费率75-93%物流仓储1-2%毛利率5-24%172023.5 iResearch I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商业模式分析直代共营与纯代理成为精细化运营趋势下的主流模式直营代理直代共营资金投入较高较低适中资产布局重资产轻资产高线城市重资产(直营)、低线城市轻
30、资产(代理)业务覆盖营收规模适中适中较高成本支出商务、人员等运营成本负担较重代理商承担直代互补优化、节省成本利润水平代表品牌-优势运营商掌控性较好,经营政策落地较为统一、完善,品牌形象建设能力占优。规模扩张快、覆盖能力强,主要收取分成与机器费用,风险较低。结合直代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势,1.运营商直营业务有助于品牌建设与模型打磨;2.代理城市则通过当地渠道商优势,帮助企业覆盖更多空白市场。风险 运营成本重 低线级城市扩张能力有限 代理商粘性较弱;若管理机制设置不仔细,有影响品牌形象的风险 对品牌知名度与运营管理能力要求高在当前时间节点,对大多数共享充电宝运营商来说,优化运营杠杆成为经营的首要目标。
31、纵观三大主流运营模式,纯直营模式受制于其重资产、重成本的属性已较为罕见,头部玩家大多偏好直代共营或纯代理模式。其中,怪兽是直代共营的典型品牌,区别于纯代理,直代共营的品牌多采用高线级城市直营+低线级城市代理的综合模式,在品牌形象塑造与代理商区域资源优势之间寻求较优平衡点。而以搜电和小电为代表的纯代理模式下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轻资产和扩张快。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中国共享充电宝运营模式及代表玩家布局情况分析18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概览1中国共享充电行业消费者洞察2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竞争格局及案例3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未来趋势展望4192023.5 iResearch I20
32、23.5 iResearch I男性53.5%女性46.5%22.9%28.4%22.6%26.1%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及以下占比(%)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者洞察80、90后为共享充电宝主流消费人群根据调研显示,我国共享充电宝用户男性略多于女性,80、90后为共享充电宝的主流消费人群,主要原因是该类群体为手机的重度使用者,对手机的依赖度较高,日常手机使用场景同时包括生活和工作场景,由此催生了对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需求。此外,各线级城市充电宝用户占比相差不大,说明共享充电宝在各线级城市布局力度较为平均。样本:N=1000;于2022年12月通过iClick线上问卷调研获得。注释:60
33、后(1960-1969年生)、70后(1970-1979年生)、80后(1980-1989年生)、90后(1990-1999年生)、00后(2000年后生)。样本:N=1000;于2022年12月通过iClick线上问卷调研获得,艾瑞咨询研究院自主研究及绘制。3.7%11.4%30.9%37.7%16.3%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占比(%)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性别分布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年龄分布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所在城市线级20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3.0%20.4%42.5%17.6%7.9%4.9%3.7%2
34、022年中国用户手机满电续航时间占比(%)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者洞察正常使用状态下手机一般可续航5-8小时,多数用户倾向手机电量为10-20%时充电调研显示,42.5%的手机用户表示,手机充满电后的续航时间一般为5-8小时,另有20.4%的受调用户则续航时间更短,仅有3-5小时,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消费者普遍感受手机耗电量较大这一情况。从充电临界点的角度出发,超7成以上的手机用户倾向在手机电量还剩10-30%的时候进行充电,仅有不到一成的用户会在低于10%的电量下才考虑充电,可见大多数用户还是会存在“充电焦虑”的情况。样本:N=1000;于2022年12月通过iClick线上问卷调研获得。样本:
35、N=1000;于2022年12月通过iClick线上问卷调研获得。8.3%38.4%33.7%15.2%3.9%0.5%2022年中国手机用户充电临界点占比(%)212023.5 iResearch I2023.5 iResearch I1-2次63.8%3-4次32.5%5-6次3.1%7次及以上0.6%2022年中国手机用户每日充电次数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者洞察60%以上用户充电次数为1-2次/日,社交及短视频类软件使用时间最长调研显示,绝大多数的手机用户单日充电频次集中在1-2次的范围内。从使用时长角度看,微信、微博等社交类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类应用软件使用时间最长,分别为73.6%和
36、71%其次为购物类软件,而这些均为耗电速度较快的应用软件,随着这类应用的广泛普及,也会提升用户的充电频次。样本:N=1000;于2022年12月通过iClick线上问卷调研获得。样本:N=1000;于2022年12月通过iClick线上问卷调研获得。19.7%22.6%25.6%32.1%58.8%71.0%73.6%本地生活类(美团/饿了么)通讯类(电话/短信)中视频类(哔哩哔哩)长视频类(爱奇艺/腾讯)购物类(淘宝/京东/拼多多)短视频类(抖音/快手)社交类(微信/微博/小红书)2022年中国手机用户使用时间最长软件类型占比(%)222023.5 iResearch I12.0%14.7%
37、18.4%15.9%19.9%14.5%4.6%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消费者洞察消费端对共享充电宝偏好性明显,使用频率稳固且略有上升调研显示我国消费者对出门在外的充电方式具有明显选择侧重,64.3%的受调者会优先选择怪兽、街电等共享充电宝品牌商来满足自己的移动充电需求。而从频率角度来看,大多数消费者主要会在半个月至三个月之间至少使用一次;另外从使用变化的维度切入,可以发现有超八成的消费者对于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频率基本处于稳定不变或增长的状态。2022年中国共享充电宝消费者充电频率分布2022年中国消费者充电方式选择偏好移动共享充电宝64.3%移动快充充电宝15.2%无线共享充电服务10.6%固定共享
trustdata:2019年中国共享充电行业发展分析简报(14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行业研究报告(44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数字孪生城市行业研究报告(44页).pdf
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数据中台行业研究报告(44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增强现实(AR)行业研究报告(66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家用智能照明行业研究报告(52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敏捷开发行业研究报告(32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63页).pdf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市场发展研究报告(46页).pdf
智研咨询:2021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全景研究及预测分析报告(108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工业4.0俱乐部:ChatGPT认知白皮书(151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哈尔滨工业大学:ChatGPT调研报告(9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