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行业的新革命:小分子合成技术连续性反应专题-230314(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制药行业的新革命:小分子合成技术连续性反应专题-230314(34页).pdf(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生物制药行业的新革命生物制药行业的新革命 小分子合成技术小分子合成技术连续性反应专题连续性反应专题 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023年3月 分析师:杜向阳 执业证号:S1250520030002 电话:021-68416017 邮箱: 核 心 观 点 一、什么是连续性反应?关键字:流动化学、连续性反应、连续化生产 什么是连续性反应?指通过泵输送物料并以连续流动模式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微反应器(Microreactor,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特征尺寸为10300um的微型反应器)通常作为连续流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Reactor)使用(相对于间歇式反应器即Batch Reacto
2、r)。发展历史: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连续流反应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化工、能源、环境、材料等诸多过程工程领域发展出的新型技术装备系统,具有小体积、低能耗、高收率等性能。在深化微尺度基本规律认识推动下,21世纪初的十年连续流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能源、环境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中,发展前景广阔。连续性反应是合成化学家的工具箱:用于合成反应的典型连续流装置可分为八个基本区域:流体和试剂递送、混合、反应器、淬灭、压力调节、收集、分析和纯化。流体和试剂递送:相应进料通过流体和试剂递送系统准确进入流动系统;混合过程、反应器单元:进料在进入发生化学反应的反
3、应器单元前通过专用装置进行混合;淬灭模块:该核心单元直接连接到淬灭模块,从而精确控制停留时间;压力调节、收集过程:压力调节器用于实现高压状态,该模块通常位于产品流的最终收集前;分析和纯化:可以应用多种分析工具以及连续纯化模块。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微反应器具有与大反应器完全不同的几何特性:狭窄规整的微通道、非常小的反应空间和非常大的比表面积,适用于放热剧烈、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反应物配比要求很严的快速反应、纳米材料和需要产物颗粒均匀分布的固体生成反应等。1)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更优反应窗口;2)大幅缩短批次单元操作所需时长;3)大幅提升药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4)绿色合成路线,
4、极大减少“三废”生成;5)在单抗(mAb)生产环节具备显著成本优势。二、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集成化连续化生产成为工艺发展轨迹上的重大变革,朝着高集约化、更小设备、最大产能利用率和更小加工批次方向发展。全球连续性技术市场持续扩张,微化工设备供应商多分布在欧洲。根据QY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流动化学市场规模约为1.0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2.18亿美元,2019-2025年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3,其中制药行业或将成为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1990s以来,美、德、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微化学工程与技
5、术研究,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50家微化工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其中欧洲企业占约60%。1 bU9WcWbZ8XaVbZfV7NdN9PsQmMpNoNlOpPmPlOpOmRbRnNwPvPnQrQMYqRtO 核 心 观 点 二、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加速获批上市。近年来,连续性制造技术在制药行业受到极大关注和发展,药品生产将从传统批次生产模式向前瞻性的连续化生产模式发生转变。自2015年FDA首次批准连续化生产工艺申请以来,多项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口服固体制剂获批上市,截至2021年底共有获批上市品种9个,生产工艺包括连续湿法制粒、连续干法制粒、连续直接压
6、片等。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全球监管趋于完善。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2018年起逐步推进指南制定工作,2021年7月27日签署Q13指南第2阶段文件并由ICH监管成员发布以征求公众意见,对于药品连续化生产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外,FDA、EMA、MHRA、PMDA等均出台相关监管政策以鼓励药品生产方式的持续创新。2021年,“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围绕原料药生产中应用面广的绿色生产技术,如微反应连续合成、生物转化、手性合成、贵金属催化剂替代、电化学反应、合成生物技术、低 VOCs 排放工艺设备等开展绿色生产技术应用示范项目,为连续性反应的大规模推广打开长期空间。技术壁垒:
7、由自主研发能力+解决工艺难点+难度反应场景等决定。1)自主研发能力:据凯莱英官网披露,全球目前已有60余家医药企业涉足连续反应生产,其中近80%企业将该技术运用于化学小分子领域。2019年近400项在美递交申请或被批的相关专利中,多项来自AbbVie和Eli Lilly等大型药企,我国亟需具有自主研发实力的CDMO公司开创更绿色、安全、可靠的绿色制药技术。2)工艺开发难点:连续性反应能否真正成为药物合成的通用方法仍面临巨大挑战;3)难度反应场景:连续性反应拓展了传统反应器的性能,尤其增强了传质和换热效率,即使在极端处理条件和涉及有害试剂时也可进行安全操作,能否在难度反应场景中成功应用连续性技术
8、,也是相关企业关键技术壁垒之一。三、他山之石:从美国康宁看我国连续性反应技术发展现状 相关标的:1)美国康宁:材料科学领军者,先发优势显著;2)凯莱英:连续反应体系开发、工艺优化及开发、放大生产实施、设备加工安装全流程服务商;3)合全药业:行业领先的连续化生产(流动化学)平台;4)博腾股份:拥有结晶、酶催化、连续反应等多种技术能力;5)九洲药业:连续流合成技术获省级认定,拥有一整套连续化生产体系;6)药石科技:自主研发搭建反应器,提升连续流化学应用灵活性;7)诺泰生物:连续流硝化和高温裂解技术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风险提示:专利诉讼风险、汇率风险、新签订单数量不及预期、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2 风
9、险提示 他山之石:从美国康宁看我国连续性反应技术发展现状 目 录 定义:什么是连续性反应?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1.1 什么是连续性反应?关键字:流动化学、连续性反应、连续化生产 1.2 连续性反应发展历史: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1.3 连续性反应基本模块:合成化学家的工具箱 1.4 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3 一、定义:什么是连续性反应?数据来源:Flow Chemistry,Continuous Processing,and Continuous Manufacturing:A Pharmaceutical Perspective,西南证券整理 连续性反应(C
10、ontinuous Process),又称为“流动化学”(Flow Chemistry):指通过泵输送物料并以连续流动模式进行化学反应的技术。微反应器(Microreactor,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的特征尺寸为10300um的微型反应器)通常作为连续流反应器(Continuous Flow Reactor)使用(相对于间歇式反应器即Batch Reactor)。流动化学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大宗化学品生产中已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在药物合成等精细化工行业尤其是实验室研发阶段还是相对较新的概念。将原料药+制剂(DS+DP)生产流程进行有机结合,或将真正利用连续化生产按需生产药物。MIT和Novartis
11、研究人员在阿利克仑半富马酸盐合成和配方方面取得重要进展,MIT进一步研发出小型冰箱大小的可重构系统,用于连续性合成和配制盐酸苯海拉明、盐酸利多卡因、地西泮和盐酸氟西汀等多种药物。1.1 什么是连续性反应?关键字:流动化学、连续性反应、连续化生产 冰箱大小的连续流药物生产系统 4 连续流反应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在化工、能源、环境、材料等诸多过程工程领域发展出的新型技术装备系统,具有小体积、低能耗、高收率等性能。2000年后得以快速发展,关于微尺度下基本流动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多相微流动规律的研究,是认识微化工基本原理、发展微化工技术的关键。在深化微尺度基本规律认识推动下,21世纪初的十年连
12、续流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学、生物、材料、能源、环境等诸多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中,发展前景广阔。1.2 连续性反应发展历史: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微通道反应与连续流工艺发展历史 数据来源:浙江大学微化工课题组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一、发展历程: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 全间歇反应釜 多釜串联 管式反应器 微通道反应技术 1990s,德国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极限微加工技术制造的微反应器初始是制造铀浓缩分离喷嘴的副产品 2002年美国世界500强企业康宁研发出更符合流体力学的新设备,并在中国市场推广 2018年辉瑞连续流化学系统,一天可以筛选1500个反应条件 1980s初,Tukem
13、an和Pease率先提出“微通道散热器”概念”1997年在微通道尺度90um深,190um宽的莱克斯反应器可进行偶氮反应 2017年国家安监局首次指出危险度为4级和5级的工艺应通过微反应、连续流完成 2019年,MIT连续流和AI融合;FDA出台制药指南鼓励采用连续流;IUPAC化学领域十大新兴技术;“连续性反应”技术发展史 5 一、连续性反应:合成化学家的工具箱 数据来源: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Flow Chemistry,西南证券整理 连续性反应作为一种模块化技术,为合成化学家提供了工具箱。用于合成反应的典型连续流装置可分为八个基本区域:流体和试剂递送、混合、反
14、应器、淬灭、压力调节、收集、分析和纯化。流体和试剂递送:相应进料通过流体和试剂递送系统准确进入流动系统;混合过程、反应器单元:进料在进入发生化学反应的反应器单元前通过专用装置进行混合;淬灭模块:该核心单元直接连接到淬灭模块,从而精确控制停留时间;压力调节、收集过程:压力调节器用于实现高压状态,该模块通常位于产品流的最终收集前;分析和纯化:可以应用多种分析工具以及连续纯化模块。重要的是,上述所有单独的模块都可以互换和重复排列,从而产生无限次的修改可能。高度复杂的多步序列可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合成或药物的按需生产。且由于反应在微通道中发生,具有良好传热和传质性能,同时反应进行时间短,可以实现快速探索一
15、系列反应条件,使流动化学具有比传统化学更多的优势。1.3 连续性反应基本模块:合成化学家的工具箱 标准双进料连续流反应过程 试剂A 试剂B 流体和试剂传送系统 混合过程 反应器 淬灭过程 压力控制 收集过程 可选可选 分析 纯化 淬灭 6 一、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数据来源:How to approach flow chemistry,浙江大学微化工课题组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微反应器具有与大反应器完全不同的几何特性:狭窄规整的微通道、非常小的反应空间和非常大的比表面积。传统混合过程依赖层流混合和湍流混合;微化工系统中,微反应器及其他微通道设备通道特征尺寸(当量直径)是微米级,雷
16、诺数2000,流动多呈层流,因此微流体混合很大程度上基于扩散混合而不借助于湍流。传输现象主要由扩散决定,对于扩散限制的反应,其反应时间与限速距离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将一个在直径10cm烧瓶中的反应改为直径100um微反应器中进行,其反应耗时可以缩短至百万分之一。微通道反应器适用于放热剧烈、反应物或产物不稳定、反应物配比要求很严的快速反应、纳米材料和需要产物颗粒均匀分布的固体生成反应等。微化工特别在危险工艺上相较传统釜式反应器优势突出,常规反应器易因散热不及时导致喷料甚至爆炸;微反应技术则会使化学反应变得温和、绿色、高效、环保和安全。1.4 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流动化学反应器模
17、块不同类型 微通道反应器相较传统釜式反应器优势突出 7 数据来源:Novel Process Windows for Enabling,Accelerating,and Uplifting Flow ChemistryTen key issues in modern flow chemistry,西南证券整理 微通道反应器具有优异的强化传送性能,可以安全达到更苛刻的反应条件,以实现高温高压下的新型反应窗口(Novel Process Windows,NPWs)。2005年NPWs的概念首次提出,Hessel等人注意到传统批次化学(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和微通道反应器技术(停留时
18、间,residence time)典型时间尺度之间的明显差异。实现NPWs的工艺条件与传统反应差异明显,其中包括在高温、高压、高浓度(无溶剂)、新的化学转化、爆炸条件以及工艺简化和集成下实现实验室和生产级别的合成化学。连续性反应具有改善反应时间、精确的温度控制、多步合成、提高选择性等优势。化学反应中,温度是实现反应所需活化能最重要的物理参数。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就会加倍,微通道反应器能够精确控制反应温度,从而更好控制反应进程;背压调节阀对反应混合物的流动产生阻力,从而产生高压,结合快速传热可将低沸点溶剂快速加热,避免使用难以去除且昂贵的高沸点溶剂。1.4 连续性反应优势一
19、: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更优反应窗口 连续性反应以实现高温高压条件下更优反应窗口 连续性反应与批次化学反应的关键参数对比 关键参数:关键参数:反应器体积 停留时间/流量 运行时间 决定产量 体积(釜式反应器)浓度 反应时间 决定产量 一、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8 数据来源:From CMO to CDMO:Opportunities for Specializing and Innovation,Corning公司技术手册,西南证券整理 连续性工艺将大幅缩短生物制药下游工艺时长。Howard Levine(BPTC 创始人兼总裁)指出,连续性反应将大幅缩短生物制药下游工艺(单独或与上
20、游系统耦合,如细胞灌注培养)净反应时长。在使用蛋白A柱介质对1kg单抗进行纯化操作时,连续下游工艺可将从蛋白质纯化-病毒灭活-过滤的净反应时长从批次反应的近60h缩短至约24h,提供细胞灌注培养和连续下游处理的创新型CDMO或将提供与众不同的服务。1.4 连续性反应优势二:大幅缩短批次单元操作所需时长 下游批次反应和连续性反应时间线比较 康宁Advanced-Flow连续流反应器大幅降低反应及研发时间 一、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9 数据来源: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Bioprocessing:Batch or Continuous?,西南证券整理 连续
21、性生产(CM)过程中,进料不断送入并在加工中转化,加工后的出料持续从系统中被移除,其中“系统”定义为由两个/多个单元操作组成的集成过程。传统批次生产中,原料药常与药品生产基地分开且常在另一(低税)国家进行,药品生产周期长,贮存、运输成本高;两个CM间的联结被称为端到端(End-to-end,E2E)生产,该过程可同时用于原料药和药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可在单一场地进行,药品生产周期也将大幅缩短至以天为单位。根据Roots Analysis数据,传统反应釜批次反应的综合设备效率大约是30%,而通过应用连续反应,效率可大幅提升至75%以上。与此同时,较传统批次反应而言,连续反应可节省大约70%的设备占
22、地面积及人力,并减少一半左右的生产成本及质检时长。1.4 连续性反应优势三:大幅提升药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连续化端到端(E2E)生产与传统批次生产对比 一、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10 数据来源:公司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连续反应技术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如:新的合成策略特别是无溶剂反应条件下,可减少废物产生;连续性反应可提高不稳定中间体或产物的收率;连续萃取技术:在提高萃取效率的同时,也可减少萃取溶剂和水溶液使用;连续蒸馏技术:通过溶剂原位回收系统减少新鲜溶剂的使用。以他唑巴坦为例,他唑巴坦属于-内酰胺酶抑制剂,是第三代抗菌增效剂,具有稳定性好、毒性低、抑酶活性强等
23、特点。其传统合成路线冗长复杂,关键环节存在易燃易爆安全隐患;此外,原料成本高、收率低、污染高等因素也一直限制其商业应用。凯莱英创新研发出应用于他唑巴坦前步反应重要中间体他唑巴坦二苯甲酯(红色虚线框内)合成的连续氧化新工艺,采用双氧水氧化替代传统高锰酸钾氧化,减少三废生成量,尤其避免了含锰废固产生。粗略估算每生产1吨他唑巴坦可减少约40吨固废产生,且反应副产物仅为水,他唑巴坦二苯甲酯产品以固体形式析出,反应完毕后仅经过滤即可得到产品,后处理简单,分离收率高达95.7,产品纯度可达98。1.4 连续性反应优势四:绿色合成路线,极大减少“三废”生成 一、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凯莱英连
24、续氧化新工艺用于他唑巴坦二苯甲酯合成 11 数据来源:A Comparison Between Batch and Continuous Monoclonal Antibody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西南证券整理 连续性反应在mAb生物制药中成本优势显著。Ou Yang等人指出,在基于商品成本(COG/g)对mAb生产成本进行计算时,批次补料反应所需的总COG/g为99美元/g,而连续性工艺的成本为51美元/g。与批次补料相比,由于连续性工艺所需占地面积更小、储罐更少,其设施成本降低了66%、耗材成本降低了68%;敏感性分析用于评估不同制造规模(50
25、-1200kg/yr)、上游滴度(1.5-5.5g/L)和下游产量(70%-80%)的两种反应方式,结果表明,连续性工艺在所有评估范围内均可观察到成本节约。1.4 连续性反应优势五:在单抗(mAb)生产环节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批次补料(左)、连续性工艺(右)单元操作成本构成 批次补料、连续性工艺成本对比 一、连续性反应相较于传统釜式反应优势明显 12 目 录 13 风险提示 他山之石:从美国康宁看我国连续性反应技术发展现状 定义:什么是连续性反应?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2.1 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2.2 全球连续性技术市场持续扩张,微化工设备供应商多分布在欧洲
26、2.3 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加速获批上市 2.4 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全球监管趋于完善 2.5 我国连续制造工艺迎来政策风口 2.6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能力+解决工艺难点+难度反应场景等共同决定 二、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数据来源: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Bioprocessing:Batch or Continuous?,西南证券整理 集成化连续化生产成为工艺发展轨迹上的重大变革,朝着高集约化、更小设备、最大产能利用率和更小加工批次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稳定蛋白质生产的主导设计主要基于10-20kL不锈钢生物反应器和大容量纯化柱;十年后
27、,生物技术公司开始转向更小(如2kL)的生物反应器和更高频率、更小加工批次的色谱柱。近年来,产品滴度和细胞生产力不断提高,设备和批次规模趋于减少,而加工频率不断增加,呈现出集成化连续性加工的渐进趋势;在未来,工厂的新设施设计或将围绕完全连续化生物制造展开。2.1 连续性技术:生物制品工业化生产的未来 单抗生产平台的演变 14 二、全球连续性技术市场持续扩张,微化工设备供应商多分布在欧洲 数据来源:杭州沈氏官网,西南证券整理 2.2 连续性技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超2亿美元 国内外微通道反应器主要供应商 连续性技术市场受日益增长的对可持续设备、节能设备及安全灵活的工艺需求的持续推动,根据QY
28、Research数据,2019年全球流动化学市场规模约为1.03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2.18亿美元,2019-2025年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3,其中制药行业或将成为市场规模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1990s以来,美、德、英、法、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微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根据杭州沈氏官网数据,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50家微化工技术与设备供应商,其中欧洲企业占约60%。德国Ehrfeld公司的微通道反应器模块便于拆装和清洗;美国康宁公司的Mini-lab微反应系统是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装置,包括混合、反应、换热等功能模块,所有模块均由玻璃制造;西门子公司的Siprocess微反应器系统是集
29、成的模块化系统,每个模块都安装了用于测量和控制的电子系统,使反应过程控制更加简易、精确。国内开展微反应器研究已经有十余年时间,在微反应器设计制造、微混合原理探索、气相/液相反应、纳米颗粒制备等领域成果显著,目前主要研究机构有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供应商 国籍 微反应系统 Ehrfeld Mikro Technik BTS公司 德国 模块化微反应系统 ICT-IMM 德国 SIMM微反应器 西门子 德国 Siprocess微工艺系统 康宁 美国 G1-G4、lab-reactor系统 Syrris 英国 Africa、Asia、Titan系统 Chemtr
30、is 荷兰 Lab trix、Kilo flow、Plan trix系统 豪迈 中国 微反应器系统 凯莱英 中国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反应器、连续光化学反应器 微井科技 中国 固态连续化反应器系统、微反应器 杭州沈氏 中国 军工级别微反应器系统 15 二、药品连续化生产:品种加速获批上市 数据来源:国外已上市连续制造药品的注册审评情况及其启示,注:该产品为批制造变更为连续制造;部分信息无法获取;西南证券整理 2.3 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加速获批上市 连续化生产工艺已上市口服固体制剂药品 FDA定义的新兴制药技术包含原料药(活性成分)、药物制剂的连续性制造,基于模型的连续性制造控制策略、连
31、续无菌喷雾干燥、生物制品小型连续性制造平台等多项技术。近年来,连续性制造技术在制药行业受到极大关注和发展,药品生产将从传统批次生产模式向前瞻性的连续化生产模式发生转变。随着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在制药研发和生产中深入应用,以及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sis Technique,PAT)的进步,药品连续化生产具备了实现的基础。自2015年FDA首次批准连续化生产工艺申请以来,其在制药行业实施频率一直稳步上升,尤其口服固体制剂产品,已有多项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品种获批上市。截至2021年底,共有获批上市品种9个,涉及4家集团公司,包括Vertex的3个品种、Janssen(J&
32、J)的2个品种、Eli Lilly的1个品种、Pfizer的3个品种;生产工艺包括连续湿法制粒、连续干法制粒、连续直接压片等。药品(商品名)适应症 生产企业 连续性生产工艺 首次获批年份 注册方式 批准机构 Orkambi 囊性纤维化 Vertex 连续湿法制粒 2015.7 新药申报 FDA、EMA Prezista 艾滋病 Janssen(J&J)连续直接压片 2016.9 补充申请 FDA、EMA Verzenio 乳腺癌 Eli Lilly 连续直接压片 2017.9 新药申报 FDA、EMA、PMDA Lorbrena ALK+非小细胞肺癌 Pfizer 连续直接压片 2018.11
33、 新药申报 FDA Daurismo 髓样白血病 Pfizer 连续直接压片 2018.11 新药申报 FDA、EMA Symdeko/Symkevi 囊性纤维化 Vertex 连续干法制粒 2018.2 新药申报 FDA、EMA Tramacet 疼痛 J&J NA 新药申报 PMDA Trikafta/Kaftrio 囊性纤维化 Vertex 连续干法制粒 2019.1 新药申报 FDA、EMA Cibinqo 特应性皮炎 Pfizer 连续直接压片 2021.9 新药申报 MHRA、MHLW、EMA、FDA、NMPA 16 二、药品连续化生产:全球监管趋于完善 数据来源:药品连续制造全球
34、监管发展现状与思考,西南证券整理 2.4 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全球监管趋于完善 ICH连续化生产相关指南 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ICH较早前即倡导秉持QbD原则的连续化生产技术,已发布的系列指南如Q8、Q9、Q10、Q11及Quality-IWG均为制药行业QbD的范围和定义提出了要求。连续化生产工艺的开发过程基于对产品和工艺过程更深入的理解,且需要更先进的生产控制手段以提升药品质量,因此ICH认为,连续化生产是QbD理念的完整体现。2018年,ICH开始逐步推进指南制定工作,目前已有11家监管机构和行业组织加入该工作组。2021年7月27日,ICH签署Q13指南第2阶段文
35、件,并由ICH监管成员发布以征求公众意见,对于药品连续化生产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ICH预期Q13指南通过协调连续化生产原料药和制剂的监管期望,以增加相关活动在全球实施的可行性。2021年10月18日,我国药监局药审中心官网也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ICH指导原则Q13:原料药和制剂的连续制造意见的通知。指南名称 年份 与连续制造相关内容 Q8(R2):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2009 控制策略,连续工艺验证 Q9:Quality Risk Management 2005 风险评估与控制 Q10: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 2008 连续
36、工艺性能以及产品质量改进 Qualit-IWG:ICH Quality Implementation Working Group Points to consider(R2)2011 QbD 模型,连续工艺验证 Q11: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Drug Substances(Chemical Entities and Biotechnological/Biological Entities)2012 原料药连续工艺开发,关键质量属性及其控制策略 Q12:Technical and Regulatory Considerations for Pharmace
37、utical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2017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Q13:Continuous Manufacturing of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 2021 原料药和制剂连续制造概念、科学方法和监管考量 17 二、药品连续化生产:全球监管趋于完善 数据来源:药品连续制造全球监管发展现状与思考,西南证券整理 2.4 使用连续化生产工艺的药品全球监管趋于完善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自2002年21世纪药品cGMP发布以来一直鼓励行业对药品生产进行持续改进,促进供应链现代化、增强制造过程稳健性,创建敏捷、
长虹能源-碱电业务稳增长锂电业务高增前景可期-221121(31页).pdf
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海外视角疫情放开对医疗服务行业影响几何?-221121(29页).pdf
招商南油-中国出口提振市场“东油西运”趋势不变-221115(22页).pdf
银行业:深度银行角度看债市调整原因剖析、持续性以及对银行收入影响-20221121(23页).pdf
振华新材深度研究:单晶三元龙头钠电再添增长极-20221118(29页).pdf
远东宏信:“金融+产业”综合服务提供商-20221118(30页).pdf
佐力药业-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深耕乌灵系列创新中药渠道拓展持久续航-221120(33页).pdf
英伟达:营收下滑盈利能力改善数据中心、汽车稳中有进-20221119(15页).pdf
智能物流仓储行业:乘中国制造之风智能仓储物流可期万里-221121(39页).pdf
上声电子-汽车声学再“上”新阶各项业务高“声”猛进-221204(28页).pdf
顺丰控股-深度研究1:如何看顺丰的长、中、短期成长空间-221204(36页).pdf
皖能电力-背靠长三角区位优势明显火绿大储多轮驱动-221202(40页).pdf
青岛银行-首次覆盖报告:立足青岛稳健发展-220705(20页).pdf
顺丰同城-首次覆盖报告:守正出奇打造专业开放的新消费基础设施-220705(21页).pdf
通信行业深度研究:卫星导航进入应用关键期关注高景气领域-220705(76页).pdf
物流行业快递成长性研究:突破万亿空间成长属性不变-220705(48页).pdf
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专题报告:一张图看懂捷氢科技-220705(16页).pdf
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从美中嘉和拟IPO看民营肿瘤医院差异化发展之路定位高端精准放疗、覆盖基层治疗需求-220705(24页).pdf
中信银行-存量风险持续缓解零售财富加速发展-220705(35页).pdf
ResearchInChina:2015-2019年中国电子收费系统行业报告(英文版)(12页).pdf
中颖电子-本土MCU小而美BMIC接力成长-220705(37页).pdf
ICAP:全球碳市场进展2021 年度报告(24页).pdf
2016年全球对冲基金及投资者调查报告(55页).pdf
国家信息中心:2018欧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环境中物联网安全建议(下)(31页).pdf
丁香园:2023肥胖症治疗药物研究报告(50页).pdf
艾昆纬:聚焦慢性疾病的管理与保障(35页).pdf
医药行业口腔产业链系列报告之一:种植牙集采口腔CBCT迎来拐点-230320(27页).pdf
医药生物行业:中药板块业绩趋势向好估值从修复到扩张-230319(30页).pdf
全国信标委:2020年静脉识别行业研究报告(51页).pdf
医药行业创新药系列深度报告(四):脱敏治疗兼具空间与格局的优质赛道-230316(30页).pdf
医药行业研究·创新药产业链系列:CRO淡化短期波动关注需求与供给-230318(34页).pdf
医药行业深度研究:小核酸药物历经低谷迎来快速发展-230317(59页).pdf
赛迪智库:中国中医药发展指数(彭州指数)-2022年第四季度解读(13页).pdf
魔镜市场情报:2023NMN市场洞察报告(26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