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研究院:金融与地产:“良性循环”内涵与着力点(202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研究院:金融与地产:“良性循环”内涵与着力点(2023)(10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银研究产品系列经济金融展望季报中银调研宏观观察银行业观察国际金融评论国别/地区观察作者:李佩珈中国银行研究院电话:010 6659 4312签发人:陈卫东审稿:周景彤联系人:王静刘佩忠电话:010 6659 6623对外公开全辖传阅内参材料2023 年 3 月 13 日2023 年第 20 期(总第 475 期)金融与地产:“良性循环”内涵与着力点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既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涉及经济、金融、财税、土地、民生等诸多环节,其中促进房地产正常增长和保持房价基本稳定是其中重要内容。2023 年 1 月 13 日,银保监会召开“2023 年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首次提出要构建
2、金融与房地产的“正常循环”,这表明管理部门已充分认识到房地产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2023 年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但考虑到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刻变化,2023 年楼市难以明显乐观,实现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仍旧任重道远。未来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维度准确理解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内涵,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协调配合,在促进楼市“软着陆”的同时推动向新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研究院宏观观察2023 年第 20 期(总第 475 期)1金融与地产:“良性循环”内涵与着力点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既是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石,涉及经济、金融、财税、土地、民生等诸多环节,其中促进房地产正常增长和保持房价基本稳定
3、是其中重要内容。2023 年 1 月 13 日,银保监会召开“2023 年工作会议”(以下简称本次会议),首次提出要构建金融与房地产的“正常循环”,这表明管理部门已充分认识到房地产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2023 年房地产金融支持政策有望继续加码。但考虑到房地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刻变化,2023 年楼市难以明显乐观,实现房地产业良性循环仍旧任重道远。未来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维度准确理解房地产业良性循环的内涵,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协调配合,在促进楼市“软着陆”的同时推动向新发展模式的平稳过渡。一、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不仅事关稳增长,也事关稳金融2022 年,各地在坚持房住不炒的调控主基调之上因
4、城施策,通过持续放宽“限售”“限购”、“限贷”条件、“一人购房全家帮忙”、多孩家庭购房补贴、以限贷租换购、提升房企流动性、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公积金异地互认互贷等多项政策以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但受疫情冲击、周期下行、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2022 年房地产行业景气度仍然明显下行,内在运行逻辑深刻变化。一方面,房地产销售“量价齐跌”,跌幅超过历史同期。2022 年末,商品房销售面积为 13.58 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4.3%;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滑 10%,跌入两位数负增长区间;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房价已连续 16 个月环比下跌。另一方面,开发资金来源下降、房企违约事件明显增多。2022 年
5、末,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 14.8 万亿元,同比下降 25.9%,这是房地产发展历史上少有的情况。上市房企资产负债率由 2005 年的 59.98%上升至 2021 年的79.19%。不少龙头房企先后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出现较大范围的债务违约事件。房地产行业景气下行既与疫情冲击之下居民预期转弱、收入下降等有关,还与城镇化进程放缓、人口老龄化提速、监管强化等背景下房地产供需格局根本变化有关。2023 年第 20 期(总第 475 期)2房地产兼具民生、消费、投资等多重属性,具有“456”特征1。房地产市场将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产生重要影响。一是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长期以来,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
6、献度长期维持在 5%左右水平,如果考虑其上、下游企业的拉动作用,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将更大。受房地产行业下行拖累,2022 年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产生了 0.34 个百分点的负向拉动(表 1)。二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形成潜在冲击。房地产年度新增贷款(包含开发贷和个人按揭贷款在内)占银行新增信贷的比重长期接近 40%。如果考虑到以房地产作为抵押资产的相关贷款,银行相关不良资产的风险敞口就更大。三是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居民住房权益等带来连锁影响。土地出让金等房地产业相关税收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 5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60%。表 1:房地产行业增加值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房地产业GDP(万亿元
7、)GDP现价(万亿元)房地产业GDP/GDP现价(%)GDP现价增长率(%)房地产业对GDP拉动(%)20020.512.24.46.70.4020071.427.05.117.81.1020123.153.95.710.10.2020175.783.26.911.20.5020186.591.97.08.90.2020197.098.77.110.10.1920207.3101.47.22.50.1020217.7114.96.712.60.2520227.4121.06.15.8-0.34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1“456”特征指的是房地产相关的贷款占银行信贷的比重长期接近 40
8、%,房地产业相关税收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房地产占城镇居民资产的 60%。这一说法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副总理于 2023 年 1 月 17 日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致辞中提出。宏观观察2023 年第 20 期(总第 475 期)3二、2023年金融助力房地业“良性循环”的着力点针对上述问题,2022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等。本次会议提出“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等,这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进一步落实,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融资修复,为楼市“软着陆”创造适宜的金融条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金融
9、管理部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靶向发力。(一)房地产融资多措并举,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房地产行业资金紧张、流动性风险加大是造成当前楼市难以“正常循环”的重要原因。这与疫情冲击之下房地产销售全面下行,个人按揭贷款萎缩、定金及预售资金下降等有关,也与房地产贷款集中度、“三道红线”、预售资金严监管等环境之下,房地产企业债务链条难以持续有关。2020 年 8 月,监管层设置“三道红线”监管指标,对房企进行分档管理,限制其有息负债扩张速度;2021 年 1 月,央行、银保监会建立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对房企销售资金回笼带来不利影响;2021 年 7 月,住建部等八部委联合出台文件,对预售资金进行监管,进一
10、步加大了预售资金的回笼压力。2022 年,房企到位资金明显收缩,房地产开发贷、债券、信托、预售资金等各类融资规模大幅下降。2022 年,房地产贷款同比下降 25.4%,降幅相比 2021 进一步扩大(-12.7%),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同比下降 27.3%。信用债和信托融资方面,截至2022 年末,房企境内债券净融资额已经连续 5 个月为负,海外债券净融资额已连续14 个月为负。房地产信托余额从 2019 年 6 月的 2.93 万亿高点下滑至 2022 年 9 月的 1.28 万亿,较 2021 年规模下降 27.3%。预售资金方面,2022 年,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下降 3
11、3.3%和 26.5%(表 2)。因此,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事实上,2022 年 11 月以来,相关部委就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通过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发布金融支持“金融十六条”等政策以支持房地产市场发展,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在内的多维度、全方位融资支持政策体系。本次会议提出,“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这标志2023 年第 20 期(总第 475 期)4着管理层更加重视房地产市场融资功能的修复,以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的开启,未来涵盖房地产信贷、债券和股市在内的融资支持政策将进一步发力。表 2: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情况(%)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其中:国内贷款其中:自筹资金其
12、中:其他资金其中:定金及预收款其中:个人按揭贷款200945.949.417.275.366.2135.22014-0.18.06.3-8.8-12.4-2.620186.4-4.99.78.314.5-1.120197.65.14.210.010.115.420208.15.79.08.28.59.920214.2-12.73.29.211.18.02022-25.9-25.4-19.1-30.0-33.3-26.5资料来源:Wind,中国银行研究院信贷融资方面,预计 2023 年优质房企信贷支持力度有望增强,“内保外贷”等房企海外融资规模也有望扩容。自“金融十六条”发布实施以来,已经有 6
13、0 家银行向 120 多家房地产企业提供银行授信,累计获得近 5 万亿元授信额度。2022 年 11 月,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将通过“内保外贷”业务跨境增信支持房企海外融资。债券融资方面,2022 年 11 月交易商协会提出,将委托专业机构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降低增信费用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扩大。初步预计 2023 年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有望扩大至 2500 亿元以上。截至 2023 年 1 月底,已有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等三家企业获得信用增进函。股权融资方面,2022 年 11 月,证监会决定通过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完善房地产企业境外市场上
14、市政策等五项措施以支持房企增加股权融资规模,这是 2016 年以来的再次放开。预计,2023 年房企股权融资进程将明显加快。自 2022年 11 月以来,已经有碧桂园、建发国际、华夏幸福等 29 家房地产企业披露再融资计划。宏观观察2023 年第 20 期(总第 475 期)5(二)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房地产企业资金紧张影响,2022 年以来不少地方的楼盘出现停工、烂尾等新情况,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2022 年 7 月 28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要“保交楼、稳民生”,此后各地政府和相关部委都积极行动。一些城市通过推出“一楼一策”“一对一帮扶”以及成立专项基金以
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手册:对流动性与资产配置的影响-221120(26页).pdf
阿里云&中国信通院:2022边缘云技术演进与发展白皮书(43页).pdf
阿里云:2022阿里云生命科学与智能计算峰会演讲合集(68页).pdf
八点健闻&复旦大学:2022年第三季度居民健康消费指数报告(16页).pdf
Meta&凯度:解锁印尼、巴西和墨西哥市场机遇-掀开网文网漫新篇章白皮书(2022)(59页).pdf
IBM:发展服务化业务模式:工业机械明星企业指引前进方向(22页).pdf
阿里云:Java应用提速(速度与激情)(2022)(55页).pdf
艾昆纬(IQVIA):破茧成蝶:互联网+医疗健康白皮书(上篇)(2020)(14页).pdf
OMG宏盟:2022年11.11购物节营销洞察报告(32页).pdf
联合国贸发会议:2022年世界海运评述报告(概要)(28页).pdf
艾昆纬(IQVIA):2020年全球药品市场回顾与趋势展望报告(2021)(16页).pdf
千际投行:2022年产业地产研究报告(22页).pdf
智能水表行业深度报告:迎接智慧水务拥抱智能水表升级3.0(12页).pdf
整装卫浴行业深度报告:整装卫浴元年开启重走定制家具之路(35页).pdf
整装卫浴行业:家装工业化新蓝海(16页).pdf
体检行业深度:透过《年鉴》看我国医疗机构体检人次变化(19页).pdf
体检行业案例分析:美年健康—引领体检产业发展、创造健康管理全方位需求的开拓者(46页).pdf
水利债投资价值分析(21页).pdf
汽车维修保养:山雨欲来变革在即(25页).pdf
牛奶产业链全景图(22页).pdf
2021智慧水务行业深度报告:千亿市场!战略性看好智慧水务行业(20页).pdf
2020政府性债务和城投专题研究之七:水利与水利城投债投资分析(20页).pdf
2020抗洪日记·系列三:当天幕撕裂:从水利体系再评洪水现状与影响(17页).pdf
2018医疗服务深度解读系列之一:体检渠道下沉把握蓝海市场红利(45页).pdf
中国银行:从中西比较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与主要着力点(2023)(15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特点、金融支持短板与应对策略(10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对美出口大幅下降的原因与未来趋势(2023)(14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我国养老理财发展最新探索、问题与展望(2023)(13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社融增速缘何与M2增速持续背离?(2023)(14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我国制造业结构变迁、发展趋势与政策思考(2023)(18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上半年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回顾与下半年展望(12页).pdf
中国银行研究院:碳中和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与应对(12页).pdf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工业互联网无线技术与频谱资源研究(2023年)(10页).pdf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以改革开放深化构建内外循环良性互动局面(30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