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农村金融机构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报告(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资信:农村金融机构2023年信用风险展望报告(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研究报告 0 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 2023 年信用风险展望年信用风险展望 整体整体表现趋稳表现趋稳,个体个体差异仍存差异仍存 联合资信 金融评级一部|梁新新|盛世杰|刘敏哲 农村金融机构在“支农支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相对于其他类型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具有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业务较为下沉,公司治理较为薄弱等特点,且受新冠疫情等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其面临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盈利能力弱化、资本补充压力上升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公司治理监管强化,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等进程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持续提升,资产质量整体有所改善。同时
2、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化经营特点较为明显,个体在资产质量、盈利以及资本充足等方面表现均呈现较大差异。未来,随着农村金融机构重组合并、改革化险逐步开展,农村金融机构综合实力有望提升,且其在县域地区的人缘地缘优势有望保持,整体信用水平保持稳定。同时,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措施逐步落地,各地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化,前期疫情冲击影响逐步释放,叠加地区性农村金融机构合并重组进程加快,各地农村金融机构差异或将进一步加剧。 研究报告 1 一、一、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概况概况 农村金融机构诞生之初便被赋予满足农民资金需求、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使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各地区经济
3、发展水平呈现较大差异,部分头部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逐步拓宽,已不局限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定位,其业务种类丰富,个别机构资产规模已突破万亿,并先后上市,在规模、公司治理水平、经营表现等方面亦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但农村金融机构整体服务“三农”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截至 2022 年 6 月末,我国共有 3883 家农村金融机构,其中农村商业银行 1600 家,农村信用社 572 家(含省级联社 24 家),农村合作银行 23家,村镇银行 1649 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39 家,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规模较小,与头部农村金融机构差异明显。本文为对农村金融机构整体信用水平进行分析,体现农村金融机构整体特点
4、,分析范围主要涵盖中小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定位于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定位于“支农支小”,服务范围多集中于县域“支农支小”,服务范围多集中于县域,且在当地经营,且在当地经营历史较长,具有较好的客户基础,负债稳定性较好历史较长,具有较好的客户基础,负债稳定性较好;业务;业务类型类型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业务结构相对单一。七成以上农村金融机构位于县域,业务范围亦集中于县域。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扎根县域,在当地经营历史较长,积累了较好的客户基础,在县域地区往往占有较高的存贷款市场份额。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良好的个人客户基础使其负债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近年来随着金融监管
5、趋严,监管要求农村金融机构“机构不出县(区)、业务不跨县(区)”,业务范围进一步明确。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定位于“支农支小”,业务类型以传统存贷款为主,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相比,业务类型相对单一。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相对薄弱。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多集中于县域,农商行改制过程中引入的法人股东也多来自于其经营所在地,县域内企业规模小,实力较弱,且其自身公司治理不尽完善,致使农村金融机构股东呈现“散、小、弱”的特点。上述特点导致农村金融机构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不足、能力较为有限,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发生。个别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少数
6、股东通过股权代持、抽屉协议或者隐瞒关联关系等手段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控制,操纵经营,甚至套取银行资金。同时,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存在股权管理能力不足问题,股权穿透管理有限,公司治理实际执行情况较弱。为此,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监督管理。20182020 年,银保监会组织开展“农村中小银行股东股权三年排查整治行动”,夯实公司治理基础。2022 年 11 月,银保监会发布新版银行保险机构公司 研究报告 2 治理监管评估办法,进一步规范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化较为明显。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化较为明显。如前文所述,农村金融机构具有区域性
7、经营的特点,其业务发展、资产质量以及盈利等方面表现与地区经济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例如江浙地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部分地区区县经济体量较大,在 2021 年我国百强县前十中江浙地区占据八位,对其当地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撑;而东北部及西部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县域地区经济景气度不足,当地农村金融机构业务拓展、资产质量以及盈利等方面面临一定压力。二、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农村金融机构资产端分析端分析 (一)(一)农村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农村金融机构资产结构 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保持增长资产总额保持增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比例
8、呈上升呈上升态势态势,资资产增速略高于其他类型产增速略高于其他类型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从资产规模来看,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持续增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呈上升趋势。截至 2022 年 9 月末,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为 49.88 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为13.6%(见图 1)。2020 年末、2021 年末及 2022 年 9 月末较上年末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 11.60%、9.87%和 9.31%,增速有所下滑,但在各个时点均略高于行业整体以及城商行资产增速。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联合资信整理 图 1 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及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比重
9、 农村金融机构整体公开数据较为有限,为较好的对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选取样本进行统计。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体量较大,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农村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在 80%以上,占据主要地位。同时,农村金融机构整体业务结构以存贷款为主,业务同质化较为明显,农村商业银行 研究报告 3 能够反应农村金融机构整体运营特点,且考虑到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数据可得性较差,市场活跃度低,故本文通过对资产规模以及展业区域分布等维度考虑,综合选取 50 家农村商业银行1作为样本,对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等情况进行分析。在政策引导背景下,在政策引导背景下,资产端资产端贷款
10、占比持续提升,资产结构持续优化贷款占比持续提升,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就绝大数农村金融机构而言,其业务仍以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为主,并基于收益及流动性考虑,配置同业及投资资产。近年来,一方面金融监管趋严,监管引导商业银行“回归主业”,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实体经济遭受冲击,政策鼓励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尤其是小微企业、“三农”等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支农支小”的主力,其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同时,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近年来,市场利率下行,农村金融机构投资收益实现受到一定影响,在农村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弱化背景下,其资产端倾向于配置贷款的内在驱动力有所增强。受上述因素共同影响,农
11、村金融机构资产配置逐步向贷款倾斜。同业资产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占比不高,且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存在投资能力较为有限的特点,普遍存在农村金融机构将自身富余资金存放省联社,由省联社进行资产配置的情况。随着监管出台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存放省联社业务规模受到限制,同时考虑到存放省联社带来的资本消耗,农村金融机构同业资产占比出现暂时性下降。在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影响下,农村金融机构同业资产配置力度下降的同时,转而加大投资资产配置力度,投资资产占比出现暂时性上升;2020 年以来,随着市场利率下行及贷款配置增加,投资资产占比略有下降。数据来源:样本农村金融机构,联合资信整理 图 2 样本农村
12、金融机构资产结构分布及近年来变化情况 1 样本选择综合考虑区域及规模等因素。其中,除港澳台外,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当地仅有一家农商银行,且体量大,未纳入样本选择;样本覆盖其余大部分省、自治区。从规模看,样本主要选取中小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在 5000 亿以下,进行分层选取。 研究报告 4 (二二)农村金融机构资产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质量 1信贷资产质量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整体有所改善,资产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但与城商行及行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但与城商行及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区域分化较为明显;业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区
13、域分化较为明显;贷款投放行业集中度相对较贷款投放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疫情期间展期、续贷等政策安排使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表现存在一定滞后高;疫情期间展期、续贷等政策安排使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表现存在一定滞后性,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对信贷资产质量带来的影响性,需持续关注外部环境对信贷资产质量带来的影响。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 7615.40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 3.29%(见图 3),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和城商行。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联合资信整理 图 3 农村金融机构及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率情况 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
14、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区域集中度相对较高,贷款结构及资产质量受域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影响较大,在当地核心产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农村金融机构难以通过调节自身贷款结构的方式分散信用风险。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所在的区域内,特别是数量相对庞大的区县级农村金融机构,普遍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的特点,其贷款客户类型主要为农户,以及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客户,导致了经营区域内贷款需求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致使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可投放行业相对有限,贷款投放行业集中度高的特点。如前文所述,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范围集中于县域,业务较为下沉,客户类型以农户及县域地区小微企业为主,目标客户群体抗风险能力较弱,贷款投放过
15、程中缺乏有效的风险缓释措施。同时,与其他类型银行相比,农村金融机构公司治理较为薄弱,在风险管理能力和金融科技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劣势,风险识别以及预测能力相对较弱,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有效落实贷款三查制度等方面带来一定不利影响。在上述背景下,叠加新冠疫情及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农村金融机构 研究报告 5 风险暴露更加明显,不良贷款率较高。从资产处置方面看,由于不良贷款整体体量小,大多“小额分散”且难以评估,加之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过程中缺乏议价能力,农村金融机构较少采用“打包出售”的方式处置不良。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相对较为单一,主要通过现金清收、收息上调、核销等方面进
16、行处置。部分农村金融机构还通过债务重组、收息上调等方式上调五级分类形态,贷款客户面临的经营风险并未完全化解,相关贷款仍面临回收压力。此外,为应对省内农村金融机构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各地省联社建立了风险互助基金,对于表内信用风险压力较大的农村金融机构,通过风险救助金将其不良资产置换出表,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的时间及空间化解信用风险,但需关注出表不良资产未来的回表可能。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持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资产质量整体有所改善。从关注类和逾期贷款来看,20192021 年末,样本农村金融机构关注类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分别为 5.77%、5.01%和
17、3.95%,逾期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分别为 3.52%、3.29%和 2.86%,均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差异信贷资产质量差异较为明显,各地区五级分类划分标较为明显,各地区五级分类划分标准差异以及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行的背景下,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信贷资产准差异以及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推行的背景下,不同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信贷资产质量分化可能更大。质量分化可能更大。由于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投放在展业区域集中度相对较高,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表现与其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从公开市场可获取的 385 家农村金融机构 2021 年末
18、不良贷款情况来看,华东、华南地区经济活跃度相对较高,目标客群资质普遍好于其他区域(见图 4);而西南、西北、东北地区样本不良率相对较高,一方面系部分所在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历史包袱相对较重;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尤其县域地区经济活跃度不足、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加之宏观经济下行、外部如疫情等其他不利因素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域内下沉客户的风险暴露压力,个别地区农村金融机构在短期内或仍面临较大资产质量下迁压力。在五级分类划分方面,部分资产质量表现较好的地区为进一步夯实信贷资产质量,真实有效反应信贷资产质量水平,已开始将本息逾期 60 天及以上贷款纳入不良贷款进行
19、管理;而个别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下行压力较大,五级分类划分相对偏松,导致不同地区间的农村金融机构实际信贷资产质量差异可能更大。从逾期情况来看,通过对比发现,在样本整体逾期贷款占比下降的同时,样本内涉及山东、吉林、云南、贵州、湖南等地区的个别农村金融机构,逾期贷款规模呈现增长的态势。 研究报告 6 注:1、代表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等东北地区;代表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华北地区;代表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西北地区;代表湖北省、湖南省和河南省等华中地区;代表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和山东省等华东地区;代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20、和海南省等华南地区。2、北京、上海、重庆仅有一家农商银行,且体量大,为避免对整体数据的影响,上述三地未包含在地区统计中 数据来源:Wind,联合资信整理 图 4 2021 年末农村金融机构在不同地区的不良率情况一览 此外,2020 年以来,国家出台如对符合条件、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的中小微企业贷款,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安排等相关政策,支持金融机构通过使用展期、续贷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方式缓解实际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的还款压力,同时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未完全体现。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定位及客户结构决定了其展期、续贷等相关贷款占比相对较高。例如,部分地区的个别农村商业银行 202
21、1 年末无还本续贷余额占贷款总额比重在 25%以上。目前,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经济运行逐步恢复常态,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或将面临潜在下迁压力,个体间差异或将进一步扩大。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拨备水平亟待提升拨备水平亟待提升。拨备方面,截至 2022 年 9 月末,农村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为 139.60%,明显低于城商行以及全行业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农村金融机构由于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上升带来的拨备计提需求相对较大,叠加盈利能力弱化带来的拨备计提规模有限,共同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水平相对较低的结果,农村金融机构风险抵补能力较弱,拨备覆盖率亟待提升。 研究报告 7 数据来
22、源:中国银保监会,联合资信整理 图 5 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城市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变化趋势 2非信贷资产质量非信贷资产质量 农村金融机构整体投资能力较为有限,资产配置以低风险债券为主;但农村金融机构整体投资能力较为有限,资产配置以低风险债券为主;但部分农村部分农村金融机构金融机构配置的同业及非标投资出现风险配置的同业及非标投资出现风险,需关注,需关注其其风险资产在后续处置回收情况风险资产在后续处置回收情况。同业资产方面,同业资产作为农村金融机构调节流动性、实现富余资金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除向省联社开展约期存款外,大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同业资产配置以省内农信系统同业存放为主,风险相对可控;但部分地区农村
23、金融机构存在向非银金融机构的拆出资金,且出现部分风险,后期处置情况需关注。投资资产方面,从投资资产结构来看,农村金融机构投资资产配置以标准化债券类资产为主,另有部分非标类资产以及少量的基金和股权类资产。标准化债券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标准化债券资产配置主要以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属地的地方政府债券等利率债为主,另配置一定规模金融债券和同业存单,少数农村金融机构还会配置少量省内城投债。农村金融机构配置的非标类资产多为早期为尽可能提升富余资金盈利能力而形成的资产。基金类投资主要为具有较强投资能力的农村金融机构配置的资产,且持有的基金主要为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能够兼顾安全性以及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股权投资
24、方面,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普遍持有其属地的省联社股权投资,单笔投资规模小;另有部分优质农村金融机构出于对被投资农村金融机构的救助、或者以进一步拓展自身展业半径等因素为目的,持有一定规模的农村金融机构股权或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但股权投资规模均不大。 研究报告 8 数据来源:样本农村金融机构,联合资信整理 图 6 2021 年末样本内农村金融机构投资资产结构情况 结合资产配置策略以及其实际面临的风险来看,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投资能力有限的特点,结合自身对富余资金盈利能力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在投资资产配置以及质量表现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在上级联社的指导下,或者自身对风险厌恶程度相对较高
25、的驱使下,其投资资产配置主要为利率债或者省内高信用资质发行人发行的债券,整体资产质量良好;而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则表现为早期通过开展通道类业务或者参与非标准化资产投资,在表内沉淀了较多具有期限长、流动性差、处置难度较高的非标类投资资产,投资资产配置策略较为粗放,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以及资管新规等其他相关监管政策出台的共同影响下,相关农村金融机构一方面面临较大的投资资产结构调整压力,同时其早期的非标资产投资风险加速暴露,底层资产行业投向主要涉及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批发零售业,相关风险资产普遍具有处置难度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此外,2023 年 2 月 11 日,银保监会会同人民银行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
26、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拓展了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强调以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的分类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分类的客观指标与要求。办法明确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为不良资产,同时明确规定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 90 天、270 天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可疑类,逾期超过 360 天应归为损失类;对非零售债务人在本行的债权 10%以上被分为不良的,对该债务人在本行的所有债权均应归为不良,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 90 天的债务已经超过20%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上述办法将推动商业银行真实、准确反 研究报告 9
27、 映资产质量情况,受此影响,早期金融市场业务较为激进的农村金融机构非信贷资产质量问题将逐步显现;而对金融市场业务起步较晚、投资业务审慎农村金融机构影响较为有限,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在非信贷资产质量表现方面差异或将加剧。三三、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负债及流动性分析负债及流动性分析 (一)农村金融机构负债分析(一)农村金融机构负债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负债规模保持增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比重呈上升趋势,负债规模保持增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比重呈上升趋势,负债增速高于其他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增速高于其他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负债总额保持增长,占银行业金融机构
28、负债总额的比重呈提升态势。截至 2022 年 9 月末,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负债总额为 46.36 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为 13.8%。2020年末、2021 年末及 2022 年 9 月末较上年末负债规模增速分别为 12.10%、9.83%和9.94%,整体增速有所下滑,但在各个时点均略高于行业整体以及城商行负债总额增速。数据来源:中国银保监会,联合资信整理 图 7 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及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 负债结构以存款为主,负债稳定性优势较为明显;市场融入资金占负债总额的比负债结构以存款为主,负债稳定性优势较为明显;市场融入资金占负债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且处于较低水平,
29、负债结构有所优化重呈下降趋势,且处于较低水平,负债结构有所优化。从负债结构来看,农村金融机构负债端结构以客户存款为主,市场融入资金占比呈下降趋势,且占比处于较低水平。对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农村金融机构客户存款能够较好的满足其资产端业务发展需要,市场融入资金需求较弱,融入能力亦较为有限。对于大中型农村金融机构来说,近年来,随着监管对于金融机构去杠杆要求的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主动负债力度收缩,加之资产端信贷需求受外部环境影响有所减弱,市场融入资金占比逐步下降。其他负债主要为央行再贷款,近年来,央行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的形式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支持,以实现央行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县域和“三农”领域扩大
30、贷款投放的 研究报告 10 引导作用。数据来源:样本农村金融机构,联合资信整理 图 8 样本农村金融机构负债结构及近年来变化情况 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客户存款增速有所下降,但储蓄业务优势明显,存款结构客户存款增速有所下降,但储蓄业务优势明显,存款结构以储蓄存以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为主款和定期存款为主,存款,存款稳定性良好稳定性良好;但大型银行及城商行业务下沉,同业竞争加剧,;但大型银行及城商行业务下沉,同业竞争加剧,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竞争压力加大农村金融机构存款竞争压力加大。按客户类型划分的存款结构来看,农村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在存款总额中占比过半,且占比呈上升趋势,反映了农村金融机构在长期本地化
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招股说明书(392页).PDF
巨量算数:2022年趋势雷达-趋势种草季-12月趋势种草指南(22页).pdf
汽车之家研究院:2022中国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指数(54页).pdf
赛迪顾问:2022中国虚拟化市场研究报告(21页).pdf
奇点云StartDT: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2022)(34页).pdf
果集:2022年Q1-Q3衣物清洁行业社媒电商分析报告(43页).pdf
巨量引擎:2022美好城市指数白皮书(82页).pdf
普华永道:在变革中实现交易价值–亚太区及中国的价值创造之道(2022)(18页).pdf
IT桔子:2022中国上市企业一级市场融资历程分析报告(93页).pdf
果集:2022年1-10月社媒平台精华直播趋势分析报告(31页).pdf
国际排放贸易协会(IETA):2022碳市场建立培训指南(59页).pdf
艾瑞咨询:2022年中国数据库研究报告(42页).pdf
2020年全球电动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产业竞争格局市场研究行业报告(35页).docx
2020我国半导体硅片行业终端应用市场发展需求分析产业研究报告(27页).docx
2020中国半导体行业晶圆代工发展现状市场投资分析产业研究报告(30页).docx
2020中国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竞争格局优势产业研究报告(47页).docx
2020中国半导体先进封装设备行业市场产业国产边际需求研究报告(20页).docx
2020年我国光伏行业HJT异质结电池工艺设备市场产业投资研究报告(41页).docx
2020-2023年全球锂电设备动力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产业研究报告(22页).docx
2020年我国锂电设备电池产能供需国产替代行业市场产业研究报告(50页).docx
2020年手机摄像头CIS市场屏下指纹识别行业竞争格局产业研究报告(18页).pptx
2020年全球欧洲动力电池产业供应链分析市场格局布局研究行业报告(51页).docx
2020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上中下游产业链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41页).docx
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电芯成本解析市场降本驱动产业研究报告(33页).docx
联合资信-蜕变: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新历程(20页).pdf
联合资信:2023年中国金融担保行业信用风险展望报告(21页).pdf
联合资信:2023年全球信用风险八大展望(上篇)(14页).pdf
联合资信:2023年全球信用风险八大展望(下篇)(12页).pdf
联合资信:汽车制造行业2022年信用风险展望(17页).pdf
联合资信:2022年水泥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报告(15页).pdf
联合资信:2022年钢铁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报告(12页).pdf
联合资信:2022年旅游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报告(16页).pdf
联合资信: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行业信用风险展望(10页).pdf
联合资信:2022年清洁能源发电行业信用风险总结与展望(10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小红书:2023年度生活趋势报告(34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