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评级:贵州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评级:贵州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30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上搜索。
1、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 贵州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公共融资部 张玉琪 经济实力:经济实力: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 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6 万亿元,仅占全国的 1.71%,经济体量仍较小,在全国 31 个省市中降序排列第 22 位。同期经济增速为 8.10%,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较上年增长 3.60 个百分点,在全国 31 个省市中降序排列由上年的第 2 位降至今年的第 12 位,与上海并列。2022 年,国发 2 号文以及财预
2、114 号文发布,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未来贵州省或仍面临一定发展前景。产业方面,在近年来持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2021 年贵州省继续推进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新兴建材、现代化工、优质烟酒、先进装备制造业、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及健康医药等十大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当年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合计实现总产值 1.52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4.9%。但经济增长对于酒、煤、电、烟四大传统支柱行业依赖程度仍然很高,2021 年酒、煤、电、烟四大支柱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增加值合计较上年增长 18.1%,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2 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3、的贡献超八成,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10.5 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要素方面,受传统基建领域投资下滑影响,2021 年贵州省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 3.1%,较上年继续下滑 6.3 个百分点,远低于以前年度投资增速,对经济拉动作用疲软。消费方面,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2021 年贵州省推进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开展“多彩贵州暖心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当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大幅增长 13.7%,区域内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但贵州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消费缺乏财富支撑,消费增长空间预计有限。2022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8 万亿元
4、,较上年同期增长2.8%,低于全国水平(3.0%)0.2 个百分点;在基础设施及工业投资拉动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 4.5%;但受全国疫情反复影响,贵州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 2.1%。贵州省作为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省内发展较不均衡,部分地区欠发达,2021 年各州市人均 GDP 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下辖各州市经济体量看,省会贵阳和遵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2021 年经济总量依旧处于领先地位,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 毕节、黔南州和黔西南州位列第三至五位,六盘水和铜仁地区生产总值体量相当,位列第六至七位,黔东南州和安顺位列各州市降序排列末两位,其中安顺经济体量首
5、次超过千亿。从经济增速来看,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2021 年贵州省下辖各市州经济增速较上年均有所回升,同时各州市间经济增速差距拉大,遵义得益于以茅台为首的白酒产业的有效拉动,当年以 10.30%的经济增速位列各州市降序排列首位,黔东南州最低为 5.20%。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2021 年除黔南州和安顺外各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较上年呈不同程度的下滑,且部分州市固定资产投资低于上年水平。消费方面,各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实现疫后两位数增长,其中遵义以 15.1%的增速分列各州市首位,其次为黔南州、毕节、安顺及铜仁,消费增速亦高达 14%以上,相对较低的为省会贵阳和黔西南州,消费增速分别
6、为 12.9%和 11.5%。进出口方面,2021 年各州市进出口总额增速波动较大,但整体规模不大,经济外向度低,对区域内经济增长贡献度有限。财政实力:财政实力:贵州省财政收入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及债务收入构成。由于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的低基数因素影响,贵州省 2021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较大,但在全年财政收入中占比及税收比率等指标较疫情前分别下滑至 17.10%、59.77%,财政收入稳定性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均较往年变差;同时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程度虽较上年继续上升至 35.23%,但收支平衡情况仍紧张,区域内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保障仍对上
7、级转移支付保持高依赖度。2021 年贵州省以国有土地出让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保持增长,在全省财政收入中占比上升至 20.67%;同期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较上年提升 16.59 个百分点至 88.85%,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方面的资金缺口一定程度上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得以保障。此外,上级补助收入仍为贵州省综合财力的重要构成,但 2021 年补助规模同比下滑 7.79%,且在财政收入中占比亦进一步下滑至 27.80%。2022 年前三季度,受留底退税以及土地市场萎靡等因素影响,贵州省财力实现情况不容乐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及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8、分别同比下滑 10.90%和 35.20%;同时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及卫生健康支出等刚性支出继续增长的情况下,贵州省财政自给水平进一步下滑。2021 年,贵州省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差异仍较为显著,省会贵阳以 426.68 亿元的水平遥遥领先,黔东南州、铜仁和安顺不足 70.00 亿元;毕节、六盘水和安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分别下降 6.27%、6.06%和 8.78%。从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来看,贵阳及遵义产税能力相对较强,当年税收比率分别为 75.07%和 78.14%;铜仁和六盘水为第二梯队,税收比率分别为 65.80%和61.37%;其余市州税收比率均低于 60%,一般公共
9、预算收入质量较差;且黔东南州该指标较上年降幅最大为 7.15 个百分点。从自给情况来看,2021 年,贵州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3 省下辖各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水平变动不大,自给程度普遍较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缺口部分主要依赖上级转移支付进行补足;其中,省会贵阳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最高,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62.56%,较上年提升3.86个百分点,在各州市中增幅最高;其余州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均处于 35%以下,其中黔东南州排名末位,仅为 14.92%。2021 年,受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贵州省下辖州市投资热度普遍不及往年水平,其中仅六盘水和安顺房地产投资增速情况较上年有
10、所好转,其余州市均呈下降,黔西南州、铜仁房地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分别下滑 39.20 个和20.90 个百分点。同时土地市场亦受到影响,各州市当年土地出让规模均维持两位数降幅,其中毕节、黔南州及黔西南州降幅达 50%以上,降幅最低的是铜仁,为 13.03%;土地出让均价降幅亦介于 38-60%之间。但从地方财力稳定性角度来看,各州市地方财力仍普遍表现为对区域内土地出让的较强依赖,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率均超过 100%,其中贵阳和遵义该指标最高分别为 205.62%和 226.16%;黔西南州和黔东南州依赖程度较其余州市相对较低,分别为 101.47%和 108.22%。债务状况:
11、债务状况:近年来,贵州省在民生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维持较大力度的投入,而由于自身财力有限,财政资金缺口表现为对外部融资的较强依赖,目前已积累较大规模的政府债务,截至 2021 年末政府债务余额达 11872.29 亿元。但近年来中央逐步加强对地方债务管控,贵州省执行较为严格的债务管控措施,政府债务余额严格控制在财政部下达的债务限额之内。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之比来衡量当地政府债务压力,贵州省该指标为 6.03 倍,位列全国 36 个省(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降序排列第 2 位,较上年维持不变,仅次于青海省;此外若将贵州省内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考虑在内,2021 年
12、末贵州省内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 14508.17 亿元,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增幅得到遏制,与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规模之比为 7.37 倍,该指标在全国 31 个省(区、直辖市)中降序排列第 3 位,较上年下降 2 个位次,被四川和广西超越。综合贵州省政府债务和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来看,贵州省内债务压力仍处于全国各省市前列,债务压力重。从贵州省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规模看,2021 年各州市债务规模继续扩张,期末贵阳、遵义、毕节和黔南州债务规模均超千亿,分别为 2498.62 亿元、1774.23亿元、1118.12 亿元和 1068.58 亿元;其余州市债务规模介于 564.66 亿元(安
13、顺)至 850.56 亿元(铜仁)之间。下辖各州市政府债务余额与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值达到 5.86 倍以上,除贵阳外其余州市该指标均上升,其中铜仁该指标高达12.68倍,各州市政府债务压力均很大。若考虑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情况,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4 2021 年城投企业带息债务增量得到一定遏制,其中部分州市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较上年末下滑;贵州省已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主要集中于省本级、贵阳和遵义,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 6863.98 亿元、1978.76 亿元和 2167.84 亿元,合计占比达 75.89%,其中省本级占比为 47.31%。通过发债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与一般公共预
14、算收入规模之比反映情况来看,2021 年末各州市该指标均在 3倍以上,其中六盘水、安顺和遵义最高,分别为 9.07 倍、8.88 倍和 8.02 倍。综合来看,贵州省下辖各州市均存在很重的债务压力。2021 年及 2022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为 694.24 亿元和 282.72 亿元,在全国各省市发行规模降序排列中分别位列第 17 位和第 22 位。一、一、贵州贵州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省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 (一)(一)贵州贵州省经济实力分析省经济实力分析 近年来近年来贵州省贵州省在在持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持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的背景下,2021 年年继续推进十大工继续推进
15、十大工业产业体系建设业产业体系建设;但但经济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对于酒、煤、电、烟四大传统支柱行业酒、煤、电、烟四大传统支柱行业依赖程度依赖程度仍然很高仍然很高。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区域内消费市场快速恢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区域内消费市场快速恢复;但;但受传受传统基建领域投资下滑影响,统基建领域投资下滑影响,2021 年年贵州省贵州省投资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对经济拉动作用持续减弱持续减弱,当年,当年经济增速较往年经济增速较往年持续位居持续位居全国前列下滑至第全国前列下滑至第 12 位位。2022 年,国发年,国发 2 号文号文以及财以及财预预 114 号文号文发布,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
16、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发布,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未来贵州省或仍面临未来贵州省或仍面临一定发展前景。一定发展前景。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内陆地区腹地,北接四川和重庆,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同时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省面积 17.62 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总面积的 1.84%;下辖贵阳、六盘水、遵义、安顺、铜仁、毕节 6 个地级市,以及黔西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西南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州”)3 个自治州;是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及土家族等 18 个民族聚居地区。截至
17、2021 年末,贵州省全省常住人口 3852 万人,较上年末减少 6 万人,城镇化率为 54.33%,低于全国 10.37 个百分点,城镇化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贵州省地貌属于中国西南部高原山地,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在 1100 米左右,境内 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交通一度是制约贵州经济发展的瓶颈。国发20122 号文件1对贵州省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提出了指导目标,从而改变了贵州交通不便的历史 1 2012 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发20122 号文件,即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贵州省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
18、地位,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省发展,是 1990 年以来首个从国家层面系统支持贵州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5 桎梏,为进一步发挥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功能及推进工业强省战略提供基础配套保障。2019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对建设交通强国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贵州省被纳入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范围内,并原则同意贵州在交通运输投融资模式创新、智慧交通建设、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山区公路建设运营安全风险管控等方面开展试点。因此,前些年在交通、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超高速投资推动下,贵州省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增速曾连续多年居
19、全国前列。2021 年,贵州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96 万亿元,仅占全国的 1.71%;经济体量较小,在全国 31 个省市中降序排列第 22 位,仍处于靠后位置。同期经济增速为 8.10%,与全国平均增速持平,较上年增长 3.60 个百分点,在全国 31 个省市中降序排列由上年的第 2 位降至第 12 位,与上海并列,经济增速排名位次下滑严重;同时,自 2011 年以来,贵州省经济增速亦呈下滑趋势。2021 年,贵州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5.08 万元,较上年增长 8.0%,但距全国水平尚有一定差距。图表图表 1.2011-2021 年年贵州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变动情况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
20、速变动情况2 资料来源:2011-2021 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 2 2018 年数据为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口径,GDP 为 1.54 万亿元,增速 9.1%。0246810121416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右轴%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6 图表图表 2.2021 年年贵州贵州省与全国其他省市省与全国其他省市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及
21、增速对比 资料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从产业结构看,贵州省总体呈现“三二一”的经济发展格局,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但贵州省为传统农业省份,近年来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同时围绕全省农业产业脱贫攻坚行动大力推进蔬菜、茶、生态家禽、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持续较高。2021 年,贵州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2730.92 亿元,同比增长 7.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6984.70 亿元,同比增长 9.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9870.80 亿元,同比增 7.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4.3:34.8:50.9 调整为 13.9:35.
22、7:50.4,第二产业占比有所提升。从具体产业来看,贵州省已形成以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煤炭、电力、烟草(简称“酒、煤、电、烟”)等四大传统支柱行业和电子信息、大健康、新型建筑和建材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格局;同时,贵州省于 2018 年末正式启动实施贵州省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3;2021 年,在持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背景下,贵州省持续推进十大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当年全省十大工业产业合计实现总产值 1.52 万亿元4,较上年增长 14.9%;其中,现代能源、基础材料、优质烟酒、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子信息、新型建材、先进装备制造、现代化工、健康医药和新能源汽车分别实现总产值 352
23、0.05 亿元、1721.40亿元、1618.51 亿元、1600.68 亿元、1597.63 亿元、1508.74 亿元、1398.74 亿元、1390.37 亿元、1168.08 亿元和 575.36 亿元。随疫情防控措施有效落实以及复工复产逐步实现,2021 年贵州省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12.9%,高于全国 3.3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四大传统支柱行业对于全省经济增长支柱作用愈加突出,酒、煤、电、烟四个支柱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增加值合计比上年增长 3 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包括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新兴建材、现代化工、优质烟酒、先进装备制造业、基础材料、生态特色食品、大数据电
24、子信息、健康医药;该方案提出到 2022 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 2 万亿元,年均增长 10%左右,基本形成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4 各产业之间存在行业交叉,在核算十大工业产业总体数据时剔除重复行业。02468101214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湖南上海安徽河北北京陕西江西重庆辽宁云南广西山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黑龙江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右轴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7 18.1%,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2 个百分点,对
2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超八成,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10.5 个百分点。其中,在酒饮料行业方面,白酒产业贡献依然突出,2021 年,规模以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40.7%,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6.9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一半;其中酒的制造增加值同比增长42.3%。煤炭行业方面,2021 年以来,煤炭市场需求较为旺盛,煤炭价格持续攀升,全年煤炭行业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 7.7%;在煤炭价格上涨带动下,全年规模以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 14.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2.3个百分点。电力行业方面,受全国煤炭供应不足、煤炭价格
26、上涨、2021 年“来水”不够、同期基数等因素综合影响,全省规模以上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 2.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0.6 个百分点。烟草行业方面,通过调整结构、争取国家计划、加快生产等方式,2021 年,全省规模以上烟草制品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 7.5%,增速较上年加快 3.4 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 0.8 个百分点。从效益角度看,2021 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1 万亿元,较上年增长 18.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 1082.47 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42.0%。其中煤、电、烟、酒四大传统产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3817.97
27、亿元,较上年增长 18.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7.2个百分点;合计实现利润总额 757.13 亿元,同比增长 42.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 0.5 个百分点,拉动利润总额增长 29.6 个百分点。图表图表 3.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四大传统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动情况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变动情况(单位:(单位:%)数据来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展大数据是贵州省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引擎,以大数据为引领的电子信息产业是贵州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西部大开发政策、国发 20122 号文件、黔党发201227 号文件关于加快信息产业跨越
28、发展的意见、国务院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为省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省内富集的能矿资源可对信息产业所需的电力供应提供支撑,铝、-20%-10%0%10%20%30%40%50%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8 钾、锰等矿产储备可为产业链前端的电子元件制造提供原材料保障;此外,贵州省地质构造稳定,生态气候优良,有利于保障数据服务器的运行安全性。自工信部批准贵州省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科技部批准贵州省建设全国首个大数据技术创新试验区
29、以来,贵州省先后陆续获批国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大数据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21 年,大数据等电子信息产业共实现总产值 1597.63 亿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20.5%;同时当年贵州省获批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启动建设,华为云全球总部落地贵州,贵阳贵安成为全球集聚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数字经济占比达 34%、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随着农业加工、城镇建设、休闲旅游等的融合发展,贵州省服务业发展较快,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近两年疫情反复亦对
30、当地服务业产生较大冲击。2021 年,贵州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9870.80 亿元,较上年增长 7.3%,随疫情恢复增速较上年提升 3.2 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 0.9 个百分点;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为 50.4%。其中,旅游业方面,年末全省 5A 级旅游景区 8 个,与上年持平,4A 级旅游景区 134 个,较上年末增加 8 个;旅游市场主体达 12 万家,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突破 1000 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 1000 元;全年全省接待游客 6.44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 6642.16 亿元,同比增长 15%以上。金融业方面,贵州省深入实施“引金入黔”“险资入黔”专项行动,渤海银
31、行贵阳分行、北部湾保险贵州分公司开业,金融科技公司加快组建,2021 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30048.12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3%;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 35829.38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1.1%。此外,在旅游产业引领下,全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深入实施,2021 年 1-11 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大幅增长 165.00%和 19.0%。投资方面,受传统基建领域投资下滑影响,2021 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 3.1%,较上年继续下滑 6.3 个百分点,远低于以前年度投资增速。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2021
32、 年贵州省虽继续深入实施“六网会战”,优化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时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8000 公里,贵阳龙洞堡机场三期工程建成,乌江水运全线复航,开工建设观音水库等 25 座骨干水源工程,夹岩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天然气管道联通 68 个县;但投资力度较往年大幅下滑,全省基础设施投资较上年下降 15.5%,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30.3%,比重较上年下降 4.5 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类投资分别较上年大幅下滑 25.0%和 17.3%;同时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5G 基站达 5.3 万个,新建充电桩 4000 个以上。工业投资方面
33、,2021 年全省工业投资占比为 22.2%;工业投资较上年增长 19.7%,同比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9 提高 7.9 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较上年增长 90.3%,医药制造业投资较上年增长 65.4%,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投资较上年增长 56.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投资较上年增长 39.7%。此外,部分新兴行业投资增长较快,2021 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 78.5%,其中,锂离子电池制造业投资增长 179.8%,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 7.5%。在房地产业方面,全年全省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 3383.1 亿元,同比下降 1.0%;其中,住宅完成投资 262
34、4.9 亿元,同比增长 2.0%;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585.99万平方米,较上年小幅增长0.6。消费方面,贵州省人均收入和支出水平持续提高,2021 年贵州省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40 万元,较上年增长 10.1%;全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80万元,较上年增长 20.7%;但上述两项指标绝对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1 万元,2.41 万元),全省居民消费缺乏财富基础支撑。近年来受传统消费增长乏力影响,贵州省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年下滑,2019 年增速仅为 5.1%,2020 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发导致基数较低,且 2021 年贵州省推进城乡商业体系建设,开展“多彩
35、贵州暖心消费季”等促消费活动,当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大幅增长 1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8.6%;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12.6%,餐饮收入额同比增长 25.2%。对外贸易方面,贵州省为内陆省份,经济外向度较低,整体对外经济规模对省内经济拉动作用有限。但近年来,贵州省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抢抓 RCEP 生效机遇,开拓东盟等海外市场;实施外贸、外资、跨境电商倍增行动计划,支持在境外主要市场布局贵州产品海外仓,推动“贵州制造”出口。2021 年,全省实现贸易进出口总额为 654.16 亿
36、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19.7%;其中出口总额为 487.11 亿元,同比增长 13.0%;进口总额 167.05 亿元,同比增长 44.6%。当年全省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144 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2.38亿美元。2021 年贵州省对外贸易依存度由上年 3.07%上升至 3.34%,但整体经济外向度仍很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金融环境方面,根据贵州省金融运行报告(2022),截至 2021 年末,贵州省金融机构本外币、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3.59 万亿元和 3.58 万亿元,较上年末分别增长 11.1%和 11.2%,全省社会融资规模累计新增 4583.50 亿元,
37、同比减少 1983.70 亿元。信贷结构上,贵州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用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增 3000 亿元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全省累计办理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合计 553.0 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限额使用率达 95.7%;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施贷款延期还本付息 382.80亿元,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 362.70 亿元,推动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价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0 降、面扩”;年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20.4%,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6.13%,较上年下降 98 个基点,支持普惠小微经营主体 82.7 万户,
38、同比增长 16.1%。2022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8 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8%,低于全国水平(3.0%)0.2 个百分点。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85.02 亿元、5307.79 亿元和 7363.1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7%、4.8%和 1.1%。同期,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5%,较上年同期增长 6.2 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煤、电、烟、酒四大行业增加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5.6%、3.5%、9.2%和 43.9%。投资方面,2022 年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长 4.5%;按投资领域细分情况看,基础设施投资、
39、工业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分别为 33.3%、24.5%和 21.3%,同期分别同比增长 15.6%、21.3%和-26.5%。消费方面,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2.1%;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实现 1735.91 亿元,同比下降 0.1%;其中汽车类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分别为 530.85 亿元和 507.3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8%和 9.6%;同期,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零售额分别为 273.62 亿元和 132.64 亿元,增速分别为-23.7%和 7.8%。2022 年 1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
40、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 号),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同时,贵州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将贵州省定位为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力争到 2025 年,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数字经济增速保持领先;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丰富,绿色转
41、型成效明显;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到 2035 年,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22 年 9 月,财政部印发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实施方案(财预2022114 号),又从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支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体系,积极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等五个方面,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以上文件的出台
42、为贵州省明确了新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并从政策、资金投入等各方面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1 未来贵州省或仍面临一定发展前景。(二)(二)贵州贵州省财政实力分析省财政实力分析 由于由于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的低基数因素影响,贵州省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导致的低基数因素影响,贵州省 2021 年一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较大,但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较大,但在全年财政收入中占比及税收比率等指标均下滑,在全年财政收入中占比及税收比率等指标均下滑,财政收入稳定性以及财政收入稳定性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均较往年变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均较往年变差;同时一般公
43、共预算同时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程度虽自给程度虽较上年继续上升至较上年继续上升至 35.23%,但,但收支平衡情况仍紧张,收支平衡情况仍紧张,区域内民生等区域内民生等重点重点领域支出保障仍对上级转移支付保持高依赖领域支出保障仍对上级转移支付保持高依赖度度。2021 年贵州省年贵州省以国有土地以国有土地出让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出让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仍保持增长仍保持增长,但但用于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地开发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方面的方面的资金缺口一定程度上资金缺口一定程度上还需还需通过发行政府债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得以保障。券得以保障。此外,此外
44、,上级补助收入仍为贵州省综合财力的重要构成,上级补助收入仍为贵州省综合财力的重要构成,但但 2021 年年补助补助规模同比下滑规模同比下滑 7.79%。2022 年前三季度,受留年前三季度,受留抵抵退税以及土地市场萎靡等退税以及土地市场萎靡等因素影响,贵州省财力实现情况不容乐观,因素影响,贵州省财力实现情况不容乐观,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及以国有土地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及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均大幅下滑。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均大幅下滑。贵州省财政收入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包含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债务收
45、入(包含一般债务和专项债务)构成,2019-2021 年全省财政收入分别为 9507.92 亿元、11442.22 亿元和 11516.10 亿元,其中 2020 年较上年大幅增长主要系当年疫情爆发背景下,为稳定经济增长政府发行较大规模的债券所致;2021 年贵州省财政收入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具体来看,近年来,受地方财税增收乏力、减税降费及疫情等因素影响,贵州省以税收收入为主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有限,2019-2021年分别为 1767.47 亿元、1786.80 亿元和 1969.39 亿元,其中 2021 年增幅相对较大主要系 2020 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所致;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年财
46、政收入中占比分别为 18.59%、15.62%和 17.10%,占比较低且存在下降趋势,财力稳定性有所减弱。近三年,贵州省政府土地出让进度加快,以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为主的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情况较好,2019-2021 年分别为 1710.95 亿元、2047.23亿元和 2380.70 亿元;同期,贵州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比分别为 18.00%、17.89%和 20.67%,占比有加大趋势,2020 年以来超过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财力对土地出让的依赖程度加大。上级补助收入(包含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补助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上级补助)为贵州省综合财力的重要构成,2019-2021 年两
47、者合计分别为 3070.34 亿元、3471.73 亿元和 3201.21 亿元,规模呈波动;同期在贵州省财政收入中占比分别为 32.29%、30.34%和 27.80%,呈逐年下降趋势。贵州省自 2015 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来,较大规模的债务融资也对当地财政收入形成较强支撑,但近三年贵州省债务收入规模波动较明显,分别为1350.54 亿元、2526.16 亿元和 2275.78 亿元,其中 2020 年贵州省发行一般债规模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2 较上年基本持平,债务收入增量主要来自专项债发行,2020 年贵州省发行专项债券共计 1535.29 亿元,同比大幅增加 1156.69 亿
48、元;2021 年主要受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同比下滑影响,债务收入较 2020 年减少 250.38 亿元。此外,2021 年贵州省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共计 197.40 亿元,同比减收 143.29 亿元,主要系 2020年存在贵州茅台收购贵州高速股权收入等一次性影响因素所致;同时当年收入来自纺织轻工企业的利润收入占比达 54.26%。图表图表 4.2019-2021 年贵州年贵州省省财政收支财政收支情况情况(单位:亿元)(单位:亿元)指标指标 2019 年年 2020 年年 2021 年年 财政收入合计财政收入合计 9507.92 11442.22 11516.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一般
49、公共预算收入总计 7091.58 7106.91 7335.40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767.47 1786.80 1969.39 上级补助收入 3036.82 3259.01 3176.02 债务收入5 971.94 990.87 1045.04 政府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基金预算收入总计 2308.19 3992.02 3972.35 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 1710.95 2047.23 2380.70 上级补助收入 33.52 212.72 25.19 债务收入6 378.60 1535.29 1230.74 国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收入总计 108.15 3
50、43.29 208.35 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97.95 340.69 197.40 注:财政收入合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总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贵州省政府债券评级报告 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国处于中下游,2021 年降序排列为第 22位,较上年持平;当年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969.39 亿元,较上年增长10.22%,增幅较上年上升 9.13 个百分点。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但近年来税收比率逐年下滑,2021 年税收比率7为 59.77%,较上年继续下降 1.01 个百分点;税收收入规模较上年增长 8.3
51、9%至 1177.15 亿元,主要系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的低基数效应所致。分税种看,全省税收收入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等税种为主,2021 年上述五项税种合计实现税收收入 949.43 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 80.65%,税种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贵州省非税收入近三年保持增长,分别为 563.45 亿元、700.78 亿元和 792.24 亿元,主要由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构成,2021 年上述五项合计实现收入 745.62 亿元,占全部非税收入的比重为 94.12%;此外,20
52、21 年 5 2020 年及 2021 年为贵州省财政决算报告及相关表格中披露的贵州省全省新增一般债券发行额及再融资一般债券发行额之和。6 2020 年及 2021 年为贵州省财政决算报告及相关表格中披露的贵州省全省新增专项债券发行额及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额之和。7 税收比率=税收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3 贵州省非税收入较上年增长 13.05%,增量主要来自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图表图表 5.2020-2021 年年贵州省贵州省与全国其他省与全国其他省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占比情况税收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Wind,新世纪评级整理 贵州省一
53、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涉及教育、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一般公共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2021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5590.01 亿元,同比下降 2.60%。同期,全省九项民生类重点支出8为 3829.33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 68.50%,重点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相较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而言,贵州省支出压力较大,同期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9虽较上年继续上升4.10个百分点至35.23%,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对中央转移支付依赖仍较强。贵州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主要由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构成,收入来源主要集中于市县级政府,易受区域内房地产市场行情及土
54、地出让进度等因素影响。2021 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 2380.70 亿元,按绝对数计算同比增长16.29%,主要系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大幅增长所致,当年全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 2107.41 亿元,按绝对数计算同比增长 31.20%。和收入结构相对应,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主要集中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主要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和城市建设支出等,2021 年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为 2679.40 亿元,按绝对数计算同比下降 5.4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规模为 1812.73 亿元,占比为 67.65%。总体看,贵州省
55、政府性基金预算的收支受房地产和土地市场影响较大,同时近两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相关支出规模大幅增加,贵州省地方政府自身产生的基金收入对支出覆盖程度较往年降低,2019-2021 年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10分别为 8 包括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支出。9 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0%。10 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0%。40%45%50%55%60%65%70%75%80%85%90%02,0004,0006,0008,00010,0001
56、2,00014,00016,000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北京四川河南河北安徽福建湖北湖南山西江西陕西辽宁内蒙古重庆云南天津贵州广西新疆黑龙江吉林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2020年税收占比-右轴2021年税收占比-右轴区域区域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14 127.03%、72.26%和 88.85%;贵州省通过发行较大规模的政府专项债券用于覆盖相关支出资金缺口。2022 年前三季度,贵州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 1246.98 亿元,按照绝对规模口径计算同比下降 10.90%,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增长 4.20%;当期税收比率为 58.37%,
房地产行业观点:行业复苏经济的新引擎-221206(46页).pdf
汽车行业海外汽车消费复苏专题报告:复盘海外防疫政策对汽车销量的影响-22120(15页).pdf
银行业:消费金融资产质量可控断直连影响几何?-221206(27页).pdf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光伏系列报告(六十三):三季度主产业链收入与业绩双增辅材环节盈利有待改善-221206(32页).pdf
电子行业模拟芯片系列深度报告之(一):隔离芯片是高品质安规器件新能源驱动成长-221206(22页).pdf
汽车行业电动重卡行业专题:特斯拉Semi量产交付电动重卡方兴未艾-221206(19页).pdf
通信行业深度:管窥跨链桥:跨链与跨行转账有何不同?-20221206(16页).pdf
电气设备行业专题报告:武汉-南昌、川渝等特高压陆续开工通用自动化相关行业有复苏迹象-20221206(23页).pdf
汽车传感器行业深度:市场展望、种类细分、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21206(33页).pdf
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电池涂覆材料专题(二):芳纶涂覆隔膜的0~1拐点到了么?-221206(17页).pdf
国家广电总局:5G频道技术白皮书(2022)(64页).pdf
中国联通:智慧医疗白皮书(27页).pdf
【公司研究】露笑科技-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国碳化硅产业的国之重器-20200826(32页).pdf
【公司研究】国际视角下的眼科行业投资策略:黄金赛道中国崛起-20200824(60页).pdf
【公司研究】物产中大-三大变化显著价值有望重估-20200825(17页).pdf
【研报】通信行业深度报告:“5G+云”助云游戏爆发充分必要条件相互促进-20200824(28页).pdf
【公司研究】上海建工-国企改革不断深化优质资产分拆上市稳步推进-20200826(30页).pdf
【研报】证券行业:论并购是否券商做大做强的关键如何打造中国的航母级券商-20200826(16页).pdf
【研报】LED行业深度追踪系列第17期(2020年7月):需求回温Mini LED产品量产在即-20200826(21页).pdf
【公司研究】赛特新材-行业供需紧张产能爬坡助推公司长期发展-20200826(29页).pdf
【公司研究】信维通信-无线充电和5G天线快速增长射频前端打开广阔空间-20200826(35页).pdf
【研报】电影行业专题报告之二:政策持续发力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20200825(22页).pdf
【研报】汽车行业造车新势力研究系列:车电分离点燃星星之火-20200826(15页).pdf
【研报】通信行业:5G发牌一周年运营商表现如何?-20200825(16页).pdf
新世纪评级:2019贵州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6页).pdf
新世纪评级:青海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27页).pdf
新世纪评级:甘肃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25页).pdf
新世纪评级:云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28页).pdf
新世纪评级:2019湖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5页).pdf
新世纪评级:2022吉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22页).pdf
新世纪评级:2022湖北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报告(31页).pdf
新世纪评级:四川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2)(27页).pdf
新世纪评级:2019四川省及下辖各州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4页).pdf
新世纪评级:2019河南省及下辖各市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30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
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7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