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领:新材料行业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6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领:新材料行业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68页).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文库上搜索。
1、I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2022 年第八期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22 年 10 月QZkXpNpNUUiZoWYXsU8O8Q9PmOoOpNnOlOmMnMfQmNtRbRpPvMMYnNtMxNqRsQ报告图解报告图解I目 录1.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11.1 新材料产业的概念及分类.11.2 与全球发展的对比.21.3 主要省市发展的对比.61.4 国家“十四五”新材料发展目标.81.5“十四五”主要省市发展目标.92.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10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脉络.102.2
2、省市层面的政策概况.122.3 主要国家的政策出台概况.173.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要点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要点.253.1 工作要点:产业集群建设.253.2 工作要点:创新平台建设.263.3 工作要点:服务平台搭建.273.4 工作要点:优势企业引育.283.5 工作要点:产业链培育.293.6 工作要点:数字技术赋能.303.7 工作要点:绿色低碳转型.314.我国新材料产业主要政策亮点我国新材料产业主要政策亮点.334.1 成立了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334.2 建设了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334.3 将建立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344.4 建设了新材料测
3、试评价平台.354.5 开展了新材料的技术成熟等级界定.365.基于内容和文本量化分析法的政策研究基于内容和文本量化分析法的政策研究.375.1 研究方法.375.2 新材料产业政策分析框架.385.3 政策文本选择和预处理.405.4 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目标主体和作用分析研究结果.435.5 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的政策工具选择.465.6 新材料产业政策问题及完善建议.506.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与国外差距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与国外差距.516.1 新材料产业财税金融政策力度较弱.516.2 新材料产业研发体系创新性仍不够.516.3 知识产权和专利市场适应性待提高.526.4 新材料产业政策的系
4、统化不足.527.“十四五”时期新材料产业政策走向“十四五”时期新材料产业政策走向.547.1 宏观战略走向.547.2 具体政策走向.56参考资料参考资料.60知领报告2022 年第八期编编 辑:辑:武丽丽执执 笔:笔:陈春林 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卢翔宇 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审审 核:核:蔡志勇 II图目录图目录图 1 2021-2026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预测3图 2 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2010-2025 年)3图 3 2018-2020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结构4图 4 2019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竞争格局5图 5 中国各省市重点材料产业全景图7图 6“十四五”规划重点新材
5、料图谱8图 7“十四五”时期中国部分省市新材料产业规划目标9图 8 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脉络图10图 9 新材料产业政策作用维度统计分析44图 10 政策目标主体统计分析45图 11 政策作用与政策目标主体维度交叉统计图46图 12 政策工具类型统计图47图 13 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目标主体交叉统计图48图 14 政策工具类型与政策作用交叉统计图49III表目录表目录表 1 我国新材料产业分类情况1表 2 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7表 3 中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11表 4“十四五”高端新材料发展重点12表 5 省市层面出台的部分新材料产业政策13表 6 各省市第十
6、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0 三五年远景目标新材料行业相关建议 14表 7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支持新材料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18表 8 美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20表 9 欧洲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22表 10 日本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23表 11 韩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24表 12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政策工作要点25表 13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政策工作要点26表 14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服务平台搭建政策工作要点27表 15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引育优势企业政策工作要点2
7、8表 16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培育产业链政策工作要点29表 17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数字技术赋能政策工作要点30表 18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工作要点31表 19 技术成熟度等级界定36表 20 新材料产业政策分析框架表38表 21 近 10 年新材料产业政策出台概况41表 22 新材料产业政策内容分析单元编码示例42i摘摘 要要新材料产业政策是指针对新材料这一特定行业发展而制定的政策总和。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用政策,到出台针对性的专项政策措施并逐渐体系化的过程。我国逐渐形成以新材料产业政策为核心,以战略政
8、策为纲领,以创新政策、资金政策、区域政策和环境营造政策为支撑,通过法律法规、财税金融、体制机制、科技人才等多方面政策工具共同作用,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规制保障、产业引导、市场扶持等多层次的政策体系,共同推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本报告展现了新材料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梳理了全球、全国以及省市层面的政策脉络和概况。介绍了我国新材料产业的主要政策亮点,并且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政策条目进行量化分析,深入剖析产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与国外的差距,尤其是在财税金融、研发体系、知识产权和专利等方面的差距;最后深入探讨了“十四五”时期新材料产业政策的走向,
9、包括强化宏观统筹度、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强科研软实力等具体政策走向等。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1.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1.1 新材料产业的概念及分类新材料产业的概念及分类新材料是指通过新设计、新技术、新装备等的综合开发应用,制备出具有先进性能或特殊功能的关键材料。新材料产业是我国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根据我国对新材料的定义,新材料可分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先进材料。国外的新材料主要按应用领域分类,比如美国的新材料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生物和医药材料,环保材料,纳米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和电动汽车相关材料等,比如日本的新
10、材料领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信息材料、新型汽车相关材料等。表 1 我国新材料产业分类情况类型类型具体分类具体分类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性能海工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高强铝合金、高强韧钛合金、镁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高端聚烯烃、特种合成橡胶及工程塑料等先进化工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建筑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先进基础材料先进轻纺材料等耐高温及耐蚀合金、高强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反渗透膜、全氟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分离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永磁、高效发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关键战略材料新型能源材料新材料产业的现状
11、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生物医用材料光伏材料石墨烯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形状记忆合金纳米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液态金属磁性材料新型低温超导超硬材料前沿新材料前沿新材料低成本高温超导材料等1.2 与全球发展的对比与全球发展的对比1.2.1 产值对比2020 年,我国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 5.5 万亿元,占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比重近 1/4。2010 年我国该产值仅为 0.65 万亿元,近十年的年均增速保持在 15%以上。在全球工业 4.0 的大背景下,航空航天、电气电子、医疗器械、汽车等工业发展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新材料的需求将会增长。此外,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大力度对新材料进行研究
12、与开发,未来全球新材料的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将反向推动全球各行各业对新材料的需求。据预测,未来五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将保持正增长态势,2025 年有望突破 5.6 万亿美元,届时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也将突破 10 万亿元。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3 332873801643553490305649064364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图 1 2021-2026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预测(单位:亿美元)图 2 中国新材料市场规模(2010-2025 年)(单
13、位:亿元)1.2.2 产业结构对比我国新材料研发的自身特色逐渐形成,少数细分领域已具国际竞争力。磁性材料、纺织材料等细分领域已初具全球影响力;稀土功能材料、先进储能材料、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4光伏材料、超硬材料、特种不锈钢、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能已位居世界前列。例如,稀土功能材料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80%,基本形成了以稀土功能材料和应用为龙头的稀土产业格局;半导体照明产业形成了从上游外延材料生长与芯片制造、中游器件封装到下游集成应用的比较完整的研发与产业体系。2019 年末,我国新材料产业结构为:先进基础材料产值占比为 57.4%;关键战略材料产值占比为 39
14、.1%;前沿新材料产值占比为 3.5%。同期,全球新材料产业结构为:先进基础材料产值占比为 49%;关键战略材料产值占比为43%;前沿新材料产值占比为 8%。相对而言,我国的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产值比重比全球平均水平要低,受 3D 打印材料、石墨烯、超导等新兴产业技术不断突破,未来前沿新材料比重定会继续上升。图 3 2018-2020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结构(单位:%)(数据来源:新材料在线)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52020 年,全球疫情暴发,全球众多核电、海洋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受到影响,初步估算,作为支撑和保障海洋工程、轨道交通、舰船车辆、核电、航空发动机、航天装备等领
15、域高端应用的关键核心材料的关键战略材料需求有所减少,2020 年约为 40%。1.2.3 国家梯队对比目前全球新材料产业形成了三级竞争梯队,我国仍处于第二梯队。其中:第一梯队是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实力、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第二梯队是韩国、俄罗斯、中国等国家,新材料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第三梯队则是巴西、印度等国家。图 4 2019 年全球新材料产业梯队格局根据工信部对全国 30 多家大型企业 130 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32%的关键材料在中国仍为空白,52%依赖进口。每年仅进口半导体芯片费用就达2000 亿美元,超过进口石油花费的近一倍。
16、2019 年,中国工程院组织调研的制造业26个领域中外对比分析报告显示,新材料领域与制造强国之间差距较大,属于对外依存度极高的 8 类产业之一。通过分析梳理信息显示、运载工具、能源动力、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国防军工等五大领域所需的 244 种关键材料发现,我国在先进高端材料研发和生产应用方面差距甚大,仅有 13 种材料国际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6领先,有 39 种国际先进,与国外有较大差距的有 101 种,其中与美国有巨大差距的有 23 种。据统计,在国民经济需求的百余种关键材料中,目前约有 1/3国内完全空白,约有一半稳定性能较差,部分产品受到国外严格控制。五大领域所需
17、的 244 种关键材料中,有 61 种被国外禁运(出口管制),156 种材料依赖进口。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在新材料研发上长期处于领跑地位,是新材料领域全面领先的国家。美欧日韩等国在大多数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材料产品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覆盖全球的产业链和经销链,并且通过对我国采取封锁核心技术、禁运先进新材料、垄断国内行业与市场等限制手段,阻碍我国高端新材料的自主研发及产业化。1.3 主要省市发展的对比主要省市发展的对比国内而言,新材料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从追求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型,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已经成为国内四大纳米材料研发和生产基地;京津地区、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及浙江宁波等地则成为稀
18、土钕铁硼材料的主要生产基地;武汉、长春、广州、厦门成为光电新材料的主要产业基地。主要省市的具体产业格局如下: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7图 5 中国各省市重点材料产业全景图“十三五”以来,全国各地依托优势特色资源,初步形成了若干产业集聚区,新材料产业呈现区域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在 40多个城市形成了不同规模的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东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8 年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2019 年部署了第一批 66 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新材料产业集群 14 个,分布最多的是福建省,有 3
19、个集群,其次是湖南省和山东省,均有 2 个集群,具体参见下表。表 2 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数据来源:国家发改委)省份省份城市城市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福州厦门福建莆田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娄底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湖南岳阳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淄博淄博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山东烟台烟台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8河南平顶山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安徽铜陵铜陵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浙江宁波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贵州铜仁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陕西宝鸡宝鸡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江西赣州赣州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新疆乌鲁木齐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1.4
20、国家“十四五”新材料发展目标国家“十四五”新材料发展目标2021 年 3 月 13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并对高端新材料的发展做出明确指示:推动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性能陶瓷、电子玻璃等先进金属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取得突破,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加快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树脂和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关键技术突破。图 6“十四五”规划重点新材料图谱新材料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91.
21、5“十四五”主要省市发展目标“十四五”主要省市发展目标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逐渐形成集群式发展模式,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东北、中部、西部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作为目前国内三大综合性新材料产业聚集区,企业分布密集,产业集中度高,拥有高校及科研院所、资金、市场等优势,新材料产业的高端要素向这些区域聚集。“十四五”时期,不仅中央制定了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国内浙江、福建、江苏、山东、广东及江西等多个省市也相继出台发展规划和专项政策,鼓励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省市的具体产业发展目标如下:图 7“十四五”时期中国部分省市新材料产业规划目标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
22、程科技知识中心102.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脉络国家层面的政策脉络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先后将其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 2025十大重点领域,并制定了多个规划和政策大力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20 年 2021 年图 8 我国新材料产业政策脉络图从当前国家新材料产业政策的主要脉络来看,中国制造 2025是未来一段时期内引领我国制造业转型提升的总纲领性文件,新材料产业则是制造业转型中国制造中国制造 2025中国制造 2025 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1.“十三
23、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3.稀土行业发展规划4.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1.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2.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4.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5.“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6.“十三五”技术标准科技创新规划7.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8.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建设方案1.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2.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
24、目标纲要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1提升的核心领域和重要支撑之一。为深化落实中国制造 2025,2017 年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它是我国历史上首个针对材料产业发布的产业发展指南,也是“十三五”期间指导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核心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制定的新材料领域的“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中国制造 2025及新材料中长期发展愿景、“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任务和目标。工信部还编制实施了 2018 年新材料产业折子工程,设立中国制造 2025 产业发展基金,制定了支持新材料产业推广应用相关政策,启动实施了“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重大工程等。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
25、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高端新材料,例如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表 3 中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时间时间政策/规划/项目政策/规划/项目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02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未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将重点发展高端新材料,例如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2020.03加强“从 0 到 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出重点支持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
26、核心技术突破2019.12重点新材料首批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9版)列入“指导目录”的重点新材料涵盖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国家重点关注的材料2018.03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十项主要行动,以指导各行业、个地方、各技术委员会、各相关社会团体和企业,开展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用标准引领新材料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2017.04“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发挥材料的先导性特征,重点发展战略性电子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新型功能与智能材料,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发展前瞻性材料技术,突破纳米材料技术、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形成新的技术和经济增
27、长点;加强材料基地与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2017.01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到 2020 年,新材料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突破金属材料、复合材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2料、先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技术装备制约,在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品质特殊钢、先进轻合金材料等领域实现 70 种以上重点新材料产业化及应用,建成与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工艺装备保障体系。建成较为完善的新材料标准体系,形成具有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2016.12“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力争到 2020年,高
28、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产值规模超过12 万亿元;同时,提高新材料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以应用为牵引构建新材料标准体系、促进特色资源新材料可持续发展以及前瞻布局前沿新材料研发我国在新材料产业发展目标上提出三大重点方向: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同时,进入“十三五”后,为促进新材料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我国新材料产业相关政策频频加码。从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加快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到成立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从发布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到为中国制造 2025 增添百亿专项基金,不断在政策上为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持。表 4“十四五”高端新材料发展重点
29、先进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高纯稀有金属材料、高性能陶光、电子玻璃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医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医用碳纤维、芳纶、生物基杜仲胶、生物基增塑剂高性能树脂、电子高纯材料高性能树脂、电子高纯材料茂金属聚乙烯、集成电路用光刻胶2.2 省市层面的政策概况省市层面的政策概况各地方政府对新材料产业也十分关注,制定了一批地方性新材料产业政策。如浙江、湖南、安徽、江西、广东等多个省市均先后出台了新材料产业指导意见、发展规划、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突出的地方特色,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在各地政策方案中既有大的综合性规划,也
30、有地方特色的专题规划。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3长三角地区,2022 年 4 月,浙江省印发2022 年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促进新材料产业平稳较快增长、聚力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新材料核心产业链、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一批新材料高能级创新平台、促进新材料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营造产业发展氛围。珠三角地区,2020 年 12 月,深圳市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指出将大力发展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重点突破一批“卡脖子”材料,重点布局一批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和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重点培育一批专精特新
31、“小巨人”企业。中西部地区,2021 年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 年),以培育产业链龙头企业为引领,推进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引导化工新材料企业向园区集聚发展,打造国内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江西省出台了江西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全省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服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2021 年,宁夏在 自治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提出,到 2025 年,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培育一批领军型科技企业,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转化
32、应用一批科技成果,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为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推动我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打造西部有一定影响力的新型材料生产研发基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甘肃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提出加快建设有色金属新材料、石化新材料、碳基新材料、高性能精品钢、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性能稳定性,不断促进产业集聚和资源整合,培育和发展一批新材料骨干企业,力争形成上下游关联、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新材料产业链。表 5 省市层面出台的部分新材料产业政策年份年份发布地区发布地区部分政策部分政策2022浙江2022 年省新
33、材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42022山西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 2022 年行动计划2022安徽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22云南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 年)2021湖南湖南省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2021宁夏自治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2021甘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的通知2020江西江西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动方案2020深圳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2020上海上海市首批次新材料专项支持办法2020广东广东省培育
34、前沿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2020河北河北省炼化一体化及新材料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到要加快壮大新材料等产业。全国各地积极促进新材料行业发展,以下整理了全国各省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中有关新材料行业发展相关内容。表 6 各省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新材料行业相关建议省市省市内容内容全国全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材料等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
35、长引擎,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广东广东加快培育前沿新材料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在新材料等领域补齐短板,着力在第五代移动通信、超高清显示等领域锻造长板,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科技、空天科技、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加强研发布局,抢占战略制高点浙江浙江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等产业,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谋划布局前沿领域新材料,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超前布局发展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5山西山西(1)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研发制造基地。加快布局新基建、突破新技术、发展新材料、打造新装
36、备、研发新产品、培育新业态,积极发展蓝色经济,成为信创产业、碳基新材料、特种金属材料、合成生物产业国家级研发制造基地;(2)实施产业能力提升、延链补链招商、产品应用保障三大工程,把新材料产业打造或为转型发展支柱产业。培育一批高端材料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置东南、青中、晋北碳基新材料集聚区。开展合成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基高分子新型材料、仿生材料等应用技术开发,打造国内重要的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多元化特殊钢等特种金属新材料生产及精深加工。到“十四五”末,建成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3)实施培育壮大新动能专项行动计划,加快构建 14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做大碳基新材料等支柱型新兴产
37、业,加快发展特种金属材料等支撑型新兴产业,全力培育生物基新材料等潜力型新兴产业,打造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辽宁辽宁(1)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聚焦新材料等产业部署一批创新链,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开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完善投入机制,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2)围绕提高石化产业丰厚度,深度开发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引育一批产业链上“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形成联系紧密、协同发展的企业集群;(3)推进冶金产业精深加工,提高钢铁和有色金属产品制造水平,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铜、新型轻合金
38、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等高端金属新材料及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推进奏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产品技术、质量和品牌升级,促进冶金产业迈向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打造世界级冶金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海洋渔业,壮大高技术船舶与液工装备等优势产业,发展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和海洋服务业。探索打造“现代海洋牧场”山东山东(1)以核电、氢能、智能电网及储能等为支撑的新能源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前沿新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先进基础材料等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2)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以“雁阵形”产业集群为依托,重点培育新能源新
39、材料等产业,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福建福建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海洋高新五大新兴产业,打造“六四五”产业新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强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河南河南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打造尼龙新材料等十个战略新兴产业链,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6内蒙古内蒙古建设特色创新平台载体,高标准打造乳业、稀土新材料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重点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国家重点
40、实验室。强化“稀土+”协同创新,打造稀土等新材料产业集群甘肃甘肃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发展新材料等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在精耕细作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千亿级产业基础上,推动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集群青海青海(1)组织攻克一批制造业核心技术,推动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推进盐湖化工向锂电、特种合金、储热、耐火阻燃等新材料领域拓展;(2)推动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延伸,发展先进有色金属、新型金属合金、电子信息、高强度碳纤维、下游高端合金及航空航天结构等新材料。打造特色轻工、新能源。新材料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
41、基地江苏江苏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力争更多平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部署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加快壮大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居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知名品牌重庆重庆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北京北京聚焦新材料等短板,完善部市合作、央地协同机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打通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绿色通道。大力发展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
42、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吉林吉林把握技术革命发展趋势,超前谋划由前沿技术带动的新兴产业,突破新材料等领域关键技术,培育壮大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针对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采取产业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河北河北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材料等 12 大主导产业,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规上工业中的比重湖南湖南施战暗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重点发展新材料等产业,壮大发展新动能,形成竞争新优势云南云南(1)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有色金属及稀贵金属新材料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在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天然药物、高原山地生
43、态与环境、天文、面向南亚东南亚自然语言处理等优势特色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2)聚焦新材料等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大对稀贵金属新材料、液态金属等关键新材料进口替代优势产业的创新支持力度。培育壮大高端钛合金、铝合金、稀贵金属等一批战略性新材料,打造新材料等千亿级产业,加快发展稀贵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7江西江西(1)加快建设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重要基地,打造全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高地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高地。推广运用“揭榜挂帅”、择优委托等方式,力争在稀有金属新材料等领域取得突破。聚焦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实施“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行
44、动;(2)在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标准“领跑者”,推动更多标准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广西广西培育壮大先进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做大做强千亿元产业,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绿色新材料等万亿元产业集群黑龙江黑龙江加速发展壮大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新培增长点。在新材料等重点领域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贵州贵州推进基础材料向新材料领域提升转化,持续优化钢、合金等产业结构,推进铝、镁、钛、锰、黄金等产业链延伸陕西陕西(1)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新材料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创
45、新链工程,在煤油气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制备加工、动植物育种等方面实现关键环节技术突破;(2)布局建设铝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打造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基地、卫星应用产业集群和优势明显的稀有金属深加工基地。推动等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新材料等领域实施重点产业创新链工程,在新材料制备加工等方面实现关键环节技术突破安徽安徽加强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的扶持。持续提升建成设施性能,在陶铝新材料等领域建设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加快发展新材料等十大新兴产业,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大力支持淮北陶铝新材
46、料、生物基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湖北湖北提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能级,推动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接续有力、相互支撑、融合互动的产业梯队上海上海大力推动金山产业转型升级,在新材料等领域打造形成产业集群,成为上海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承载区天津天津着力壮大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构建“1+3+4”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南港工业区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和国家级石化产业聚集区2.3 主要国家的政策出台概况主要国家的政策出台概况新材料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和高端制造及国防工业发展等的关键保障,是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
47、产业革命兴起的大背景下,欧美韩日俄等全球 20 多个主要国家纷纷制定了与新材料有关的产业发展战略,启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8动了 100 多项专项计划,大力促进本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表 7 全球主要国家/地区支持新材料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国家国家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发展重点发展重点美国美国21 世纪国家纳米纲要、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未来工业材料计划、光电子计划、光伏计划、下一代照明光源计划、先进汽车材料计划、化石能材料计划、建筑材料计划、NSF 先进材料与工艺过程计划、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重整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纳米技
48、术签名倡议、国家生物经济蓝图、电动汽车国家创新计划、“智慧地球”计划、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低成本宽禁带半导体晶体发展战略计划等1)保持全球新材料的全球领导地位;2)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生物与医药材料、环保材料、信息材料、纳米材料、极端环境材料及材料计算科学、电动汽车相关材料、材料基因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欧盟欧盟尤里卡计划、欧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能源 2020 战略、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欧洲 2020 战略、可持续增长创新、欧洲生物经济、地平线 2020 计划、彩虹计划、旗舰计划等(1)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资源利用和促进大众健康等(2)着力推动催化剂、光学材料及光电材料、有机电子、磁性材
49、料、仿生学、纳米生物技术、超导体、复合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及智能纺织材料等十大领域的发展英国英国低碳转型计划、英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技术与创新中心计划、海洋产业增长战略、合成生物学路线图、英国工业 2050等低碳产业相关材料、高附加值制造业相关材料、生物材料、海洋材料等德国德国纳米技术征服市场计划、工业和社会材料创新计划能源战略 2050清洁可靠和经济的能源系统、高科技战略行动计划、2020高科技战略、生物经济 2030 国家研究战略、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规划、工业 4.0等激光、纳米、电子、生物、信息通讯等技术领域;可再生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电动汽车相关材料等法国法国改革路线图、十年投资计划、
50、互联网展望 2030 年等可再生能源材料、环保材料、信息材料、环保汽车相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19俄罗斯俄罗斯2030 年前科学技术发展优先方向、2030 年前能源战略、2020 年前科技发展、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生物技术发展综合计划、2025年前国家电子及无线电电子工业发展专项计划等(1)力求持续保持某些材料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如航空和航天材料、能源材料、化工材料等;(2)大力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防实力有重要影响力的材料韩国韩国韩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2025 年构想、新产业发展战略、纳米科技推广计划、NT(纳米技术)综合发展计划、G7 计划(先导技
51、术开发计划)、生物工程科学发展计划、重点国家研究开发计划、原子能开发计划、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核能振兴综合计划、IT韩国未来战略、国家融合技术发展基本计划、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等重点发展高密度存储、生态、生物、纳米材料、碳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日本日本纳米材料规划、21世纪之光计划、超级钢铁材料、新增长战略、信息技术发展计划新国家能源战略、能源基本计划、创建最尖端 IT 国家宣言、下一代汽车计划、海洋基本计划等注重实用性,考虑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重点开发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材料、信息材料、新型汽车相关材料、纳米玻璃、纳米金属、纳米涂层、纳米数据库等巴西巴西低碳战略计划、科技创新行动计
52、划等新能源材料,环保汽车、民用航空、现代生物农业相关材料;印度印度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国家太阳能计划、科学技术与创新政策等;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南非南非国家战略规划绿皮书、新工业政策行动计划、2030 发展规划、综合资源规划等新能源材料、生物制药材料、航空航天相关材料等中国中国中国制造 2025、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等(1)发展方向分为三大类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2)包括先进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特种合金材料、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
53、料、稀土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0功能材料、炒到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2.3.1 美国:提出保持新材料的全球领导地位长期以来,美国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早在克林顿时期,美国便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ATP)、先进技术与工艺技术计划(AMPP)、光伏建筑物计划、先进汽车材料计划 等政策支持当地新材料的发展。整体来看,美国主要围绕“保持新材料的全球领导地位”的目标去制定相应的政策。表 8 美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时期时期年份年份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涉及新材料产业领域涉及新材料产业领域1990先进技术计划(ATP)推动高技术成果商品化的官产共网投入的合作
54、计划复合材料、重型制造业中的材料加工技术1992先进技术与工艺技术计划(APP)合成方法及工艺过程,理论研究、建立模型和模拟,材料品质鉴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能源、国家安全、医疗卫生、信息和通信、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材料研究与开发。1996光伏建筑物计划设立基金以支持新能源和新能源材料的发展。新能源材料1997先进汽车材料计划包括 8 个领域 15 个子计划,重点开发汽车用轻型材料运输材料(推进系统材料、汽车轻型材料)2000未来工业材料计划(IMF)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和测试新型与改良材料,积极探索对现有材料更为有效地利用,提升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的能源效率,满足铝、玻璃、钢铁等美国未来九
55、大工业的需求抗衰退材料;热物理学数据率与模型;分离材料;工程应用材料克林顿时期克林顿时期2001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长期基础性纳术科学研究根据人为设计来合成和加工纳米材料结构单元及系统组件对纳米器件的概念和系统的结构进行研究;纳米结构材料和系统在制造,电力系统、能源、环境,国家安全和保健纳米材料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1等方面的应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并研究纳米技术对社会的影响2002国家半导体照明研究计划降低 LED 成本和提升 LED 转换效率,GaN 材料的图体物理学问题,相关 MOCVD 工艺,低缺陷密度衬底,优化器件结构等发光材料200321 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
56、发法案支持对纳米技术的研究纳米材料小布什时期小布什时期2003氢燃料电池研究计划(HFI)研发生产、储存和配送氢的损木,及几乎无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汽车燃料电池技术储氢材料2011先进制造伙伴关系计划(AMP)投入超过 5 亿美元,分为 4 个子计刻:提高美国国家安全相关行我的制造业水平,缩短先进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周期,投资下一代机器人技术,开发能源高效利用的制造工艺材料基因组计划(MGI)2012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优化联邦政府对先进制造的研发投入;增加公共和私营部门对先进制造的研发投入;加强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所有涉及先进制造的机构的伙伴关系先进材料2012国家纳米计划8 大主要领域基本现象
57、及过程、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及系统,设备研究、测量技术和标准、纳米制造,主要研发设施,环境,健康与安全,教育和社会维度纳米材料奥巴马时期奥巴马时期2013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完善3D 印刷技术相关标准、材料和设备创造智能制造的框架和方法、允许生产运营者实时掌握来自全数字化工厂的“大数据流”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轻质材料2019纳米技术研究计划(2018-2025)提出推动纳米技术在相关病理学和工程纳米材料对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相关研究,以及在工程纳米材料相关产品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开展风险管理实践纳米材料2020出口管制改革法案限制美国先进技术向国外的转移,尤其是新兴和基
58、础科技、关键基础设施以及网络安全/特朗普时期特朗普时期2020出口管制条例列出了 14 个考虑进行管制的领域,涉及先进材料技术以及与新材料制备相关的设备、检测仪器等/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22.3.2 欧洲:制定三大目标,签署超亿元资助协议与美国不同,欧盟在先进材料技术研发与创新政策确定了三大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资源利用和促进大众健康等。2020 年 3 月,欧盟委员会签署一项价值 1.5 亿欧元的资助协议,将继续资助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致力于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欧洲启动“欧洲空间技术用合格碳纤维和预浸料”项目,旨在应对欧洲卫星子系统所需的高模量/超高模量
59、碳纤维均为非欧洲公司生产的现状,同时提升欧洲本土公司相关技术水平。表 9 欧洲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时间时间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984-1990欧盟第一研发框架计划(FP1)欧盟研发框架计划是欧盟最主要的科研资助计划,第一研发框架计划(FP1)经费 32.7 亿欧元,重点支持包括材料领域在内的新技术研发创新2009.09发展欧洲关键使能技术总策略将纳米科技、微(纳)米电子与半导体、光电、生物科技及先进材料等 5 项科技认定为关键使能技术(KETs),同时提升通信技术、钢铁、医疗器材、汽车及航天等领域的发展2007-2013 年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对先进
60、材料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强度连年递增,年平均投入达到 1.2 亿欧元。重点领域包括七大方面1.卫生与生物先进材料 18 项;2.信息通讯先进材料 34 项;3.能源及新能源先进材料 26 项;4.智能交通先进材料 20 项;5.环境、空间及安全先进材料 24 项;6.化学工业先进材料项目 21 项;7.制造业及其他先进材料和技术研发 15 项2011.11“地平线2020”(Horizon2020)规划耗资 800 亿欧元,重点关注三个主要目标 1.基础研究;2.应用研发;3.引领趋势,提出专项支持信息通信技术、先进材料、纳米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及交叉研究2011.0
61、7加速冶金学(ACCMET)以高性能合金材料需求为牵引,启动了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下的冶金项目2012.102012-2022年欧洲冶金复兴计划总投资超过20亿欧元,对合金成分进行自动化筛选、优化和数据积累,以加速发现与应用高性能合金及新一代先进材料2013.06新材料发现项目建设 NoMaD 数据库,以托管、组织和共享材料数据,加速新材料研发创新2014.09石墨烯旗舰计划投资 10 亿欧元支持石墨烯制备应用等 13 个方向,推出“纳米科学、纳米技术/材料与新制造技术”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3(NMP)项目以及“研究网络计划”,加速高性能合金及新一代材料的研发2020.03资助
62、石墨烯旗舰计划欧盟委员会签署一项价值 1.5 亿欧元的资助协议,将继续资助欧洲石墨烯旗舰计划,致力于石墨烯及其相关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欧洲启动“欧洲空间技术用合格碳纤维和预浸料”项目,旨在应对欧洲卫星子系统所需的高模量/超高模量碳纤维均为非欧洲公司生产的现状同时提升欧洲本土公司相关技术水平2.3.3 日本:制定新材料实用性及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目标日本如今能够成为新材料创新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主要得益于国家早期对新材料的政策支持。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政府便开始采取一系列的支持措施来推动新材料的发展。不过,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在新材料产业上的发展提出“要注重新材料的实用性,考虑环境和资源
63、协调发展”的发展目标。表 10 日本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时间时间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997-2007 年超级钢材料开发计划使在日本利用最广泛的低碳素钢铁 SM490 的强度提升 2 倍,并保证其可以焊接使用。将用于制造火电设备的钢铁材料耐热温度由 600 度提升到 650 度,并延长材料使用寿命2001-2008 年纳米材料工程计划推动政产学联合发展纳米材料技术,建立纳米材料数据库,开发纳米玻璃、纳米金属、纳米涂导等新材料2010 年日本产业结构展望 2010以新成长战略为指导,将包括高温超导、纳米、功能化学、碳纤维、IT 等新材料技术在内的十大尖端技术产业确
64、定为未来产业发展主要战略领域,就相关领域的现状和问题、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行动计划2016 年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6-2020年)日本政府未来 5 年将确保研发投资规模占 GDP比例的 4 以上,促进新材料综合实力2020 年2020 年日本工业技术展望报告提出 2050 年前重要技术研发方向,并指出应将一定资源集中于作为所有领域基础的材料技术新材料产业政策回顾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42.3.4 韩国:投资三千亿用于材料等多领域研发韩国方面,韩国政府早就认识到本国工业资源的现状,以及对前沿新材料大力发展的必要性。因此,韩国长期大力支持国内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纳米融合
65、 2020 项目、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韩国未来增长动力计划等政策及规划,推动国内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发展。2020 年 1 月,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旨在应对日本限贸的“百大核心货品研发”扶持项目,将投资逾 3000亿韩元用于材料、零部件、设备领域研发。表 11 韩国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规划及政策汇总时间时间政策/规划政策/规划主要内容主要内容2012.06纳米融合 2020项目到 2020 年将投入 5130 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2 亿元)推动纳米材料产业发展2013.07第三次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将在 5 个领域推进 120 项国家战略技术(含 30 项重点技术)的开发,其中 30
66、项重点技术包括先进技术材料等2014.06韩国未来增长动力计划集中支持新一代半导体、纳米弹性元件、生态材料、生物材料等发展2014.013D 打印技术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 3D 打印材料等技术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法律制度完善等基本产业环境的建设2016.12韩国 3D 打印产业振兴计划(2017-2019年)支持 3D 打印材料、技术发展,目标是在 2019年使韩国成为 3D 打印技术的全球领先国家2016.12第四次材料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支持计划包括 100 种新材料的研发,对新材料研发和制造人才的系统培训,并支持企业进行海外投资2020.01百大核心货品研发扶持项目韩国产业通商资
67、源部发布旨在应对日本限贸的“百大核心货品研发”扶持项目,将投资逾3000亿韩元用于材料、零部件、设备领域研发,预计将有 1000 多家企业参与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工作要点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53.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要点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要点3.1 工作要点:产业集群建设工作要点:产业集群建设产业集群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能够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从而形成竞争优势。2022 年浙江、安徽、山西等省市先后出台政策建设新材料产业集群,助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见下表。表 12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集群建设政策工作要
68、点时间时间地区地区政策名称政策名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2022.04浙江2022 年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1)制定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指南。明确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建设主体、建设标准、重点领域、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构建工作机制、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指导推进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2)实施千亿级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千亿级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 年),明确目标任务和建设举措,按年度组织实施;(3)培育新材料领域“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及百亿级新星产业群。瞄准重点新材料领域,积极培育新一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
69、台及百亿级新星产业群2022.02安徽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1)按照“一个产业集群、一个市领导挂帅、一个专家团队支撑、一个支持政策保障、一个工作专班推进”工作模式,找准强链、补链、延链、固链环节,以园聚链、以链集群;(2)支持有条件的市围绕“龙头+配套”推动生物基新材料链式发展,打造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引领示范作用显著、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的产业集群;(3)鼓励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互补与协同合作,推动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对符合条件的集群,及时认定为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积极推荐争取国家级产业集群2022.02山西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 2022年
70、行动计划(1)结合本省新材料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按照“打造基地、建设园区、集聚产业”的发展模式,实施差异化、特色化产业集群突破行动,着力推动“一群两区三圈”区域发展新布局;(2)城市群为中心,整合区域资源,发展一体化经济区、综改示范区、区域协同发展区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工作要点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63.2 工作要点:创新平台建设工作要点: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支撑产业发展的引擎载体,具有加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与产业扩张等驱动功能。2022年浙江、安徽、河南等省市先后出台政策建设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见下表
71、。表 13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政策工作要点时间时间地区地区政策名称政策名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2022.02安徽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1)新材料研究院。整合全省“多点多源”创新资源,组建省级新材料研究院,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前沿交叉平台之一,积极争创国家级新材料研究院,聚焦新材料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攻关,形成全省新材料产业重要支撑;(2)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市场化运作为核心,以网络化协作为纽带,以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开发、转移扩散和商业应用为主要任务,重点围绕硅基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积极争创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3)省级创新平台。
72、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集成电路材料、高性能合金、电子化学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省级创新平台2022.07河南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 年)(1)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基地等;(2)推动现有创新平台加快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重点产业链新布局一批重点实验室、产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推动创新平台增量提质;(3)支持产业链下游大企业与产业链上游中小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等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承接重大
73、科技项目,推动共性技术研发2022.04浙江2022 年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1)引育一批高水平新材料创新平台。力争新增新材料领域新型研发机构 2 家以上、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各 1 家以上,新认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 40 家以上。在石墨烯、磁性材料等优势领域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2)高水平建设实验室。启动材料与微纳器件加工平台、材料检测平台、材料数字化平台、绿色化工平台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布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工作要点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7局建设第三代半导体先进封装创新中心和 3D 数
74、字制造创新中心等平台,新组建 10 个国际一流的研究团队,新增 200 位优秀科研人才3.3 工作要点:服务平台搭建工作要点:服务平台搭建新材料产业具有品种门类众多、生产和用户企业数量大、产业上下游供需关系复杂等特点,存在信息封闭不对称、资源闲置浪费、交易流通困难、资源共享不畅等问题。资源共享平台、服务平台有助于加快新材料产业资源交流互通。2022 年安徽、云南等省市出台政策,探索建立各类新材料产业服务平台,旨在提升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具体见下表。表 14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服务平台搭建政策工作要点时间时间地区地区政策名称政策名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2022.
75、06云南云南省新材料产业发展三年行动(20222024 年)(1)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依托新材料骨干企业,建设贵金属材料、锡铟材料、钛材料、锗材料等工程应用示范平台,加快建设石化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新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基地,推动新材料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实现新材料在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更多应用;(2)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构建新材料测试评价体系;(3)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工业机器人等开展新材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立统一标准数据库,运用智能技术建
76、立垂直化、专业化新材料资源共享平台,加快产业资源交流互通,开展材料生产企业与设计、应用单位供需对接,建立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配套材料应用公共服务平台。2022.02安徽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1)打造高水平应用平台。支持新材料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建立新材料产品应用平台,深度探索行业需求和应用场景,促进新材料研发、终端产品设计、系统验证、量产应用等多环节协同,打造特色应用场景;(2)探索培育大宗交易市场。围绕新材料产业发展需要,结合我省资源禀赋和企业特征,探索建立立足安徽、辐射全国的大宗交易市场,合理设计品种结构,数量规模和区域分布,促进要素交易市场规范有序发展;(3)智慧政务服务
77、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工作要点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8等技术,提高政务服务在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报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注销、行政审批等方面智能化水平,打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政务服务平台3.4 工作要点:优势企业引育工作要点:优势企业引育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主体,引育优势企业有助于发挥龙头企业强大的带动能力和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引领和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发展,增强产业链韧性。2022 年河南、安徽、山西等省市出台政策引育优势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新材料产业提升。具体见下表。表 15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引育优势企业政策工作要
78、点时间时间地区地区政策名称政策名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2022.07河南加快材料产业优势再造换道领跑行动计划(20222025 年)(1)加快培育材料领军企业。深入实施“头雁”企业培育行动,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领军企业。推动基础材料领域重点企业兼并重组或联合,加快纵向延伸、横向联合、跨越发展;(2)大力发展材料“专精特新”企业。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围绕材料细分行业打造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和“独角兽”企业;(3)加快推进材料企业“小升规”。完善中小微企业孵化体系,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加大材料重点领域“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推进力度2022.02安
79、徽安徽省“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1)围绕我省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领域,建立新材料企业培育库,加强分类指导,针对性开展企业培育工作,着力培育一批新材料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挂牌上市,加强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建设;(2)企业招引计划。围绕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掌握核心技术创新性企业,制定详细招引工作方案,采用顶格推进模式招引具有较强牵引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链主企业,采用专业招商模式招引专精特新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3)企业培育计划。重点培育硅基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先进化工材料等领域“独角兽”企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
80、新材料企业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政策工作要点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292022.02山西山西省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2022 年行动计划(1)壮大头部企业。通过与高校院所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新建技改项目、增资扩产等方式壮大企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2)培育“小巨人”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突破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积极申报国家级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 工作要点:产业链培育工作要点:产业链培育我国新材料产品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水平,一些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仍受制于人。提升产业链水平,有助于破解结构性供需矛盾,提升产业总体水平,推动产业向
81、中高端迈进。2022 年浙江、安徽、山西等省市先后出台政策加强产业链培育。具体见下表。表 16 2022 年主要省市新材料产业培育产业链政策工作要点时间时间地区地区政策名称政策名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2022.04浙江2022 年省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作要点(1)深入实施重点领域新材料产业链提升工程。继续实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链提升方案,编制产业链图谱。(2)持续开展断链断供风险清单梳理,推动上下游开展协同创新,组织实施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招引一批国际一流项目,护航标志性产业链安全;(3)完善产业链“链长”制,实行“链长+链主”协同机制,推进重点领域新材料产业链迭代升级2022.02安徽安徽省“十
嘉友国际-深度研究报告:大物流时代系列研究(15)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关键物流资产复制跨境多式联运核心能力-221123(40页).pdf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深度:驱动因素、竞争环境、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221123(25页).pdf
贵州茅台-公司深度报告(下篇):白酒巨擘架海擎天-221121(65页).pdf
互联网券商行业深度报告:赛道空间和单客价值向好市占率向龙头集中-221123(40页).pdf
建筑工程行业:基建央国企估值确立底部国改带路稳增长三大变化-221123(17页).pdf
纽威数控-中高端数控机床排头兵积极扩产打开业绩空间-221123(31页).pdf
阿里巴巴-业绩提质增效盈利拐点已现-221122(17页).pdf
思科(Cisco):可视化网络指数(VNI)预测和方法报告(2016-2021)(17页).pdf
腾讯广告:2022微信搜索营销手册(奢美行业)(33页).pdf
清科研究中心: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90页).pdf
楷林:城市服务——物管行业新趋势报告(2021)(25页).pdf
火币研究院:2022-2023全球区块链产业全景与趋势报告(138页).pdf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ESCAP):2022-2023年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趋势报告(英文版)(33页).pdf
毕马威(KPMG):2030年展望:金融服务重塑(英文版)(88页).pdf
麦肯锡(McKinsey):2022年人工智能现状及五年回顾报告(英文版)(21页).pdf
香港金融发展局:2022提高市场流动性的观察报告(英文版)(34页).pdf
益普索(Ipsos):从认识到行动-可持续发展在参与度、挑战和机遇方面的分裂格局(2022)(英文版)(21页).pdf
香港金融发展局:2022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报告–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税务建议(英文版)(36页).pdf
英敏特(Mintel):2023年全球家居护理趋势报告(英文版)(16页).pdf
Dealroom:2022年里斯本创业生态系统现状报告(英文版)(40页).pdf
贝恩公司&Altagamma:2022年全球奢侈品市场监测报告(英文版)(35页).pdf
德勤(Deloitte):2022年全球奢侈品力量(英文版)(65页).pdf
香港金融发展局&清华五道口:2022年中国家族办公室报告(英文版)(106页).pdf
亚太经合组织(APEC):2022年APEC区域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创新模式研究报告(英文版)(183页).pdf
知领:新材料产业政策解析与展望(2022)(68页).pdf
知领:中医药产业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2022)(87页).pdf
知领:智能装备产业政策比较研究(2022)(101页).pdf
知领:人工智能政策分析与展望2022(62页).pdf
知领:数字经济政策环境回顾、分析与展望(2022)(237页).pdf
展望篇:“十四五”时期的产业政策建议与思考(38页).pdf
知领:2022稀土永磁材料产业技术情报分析报告(115页).pdf
新材料行业2022年中报总结:坚守新材料核心资产聚焦技术迭代和产业格局-220913(33页).pdf
【研报】金属非金属新材料行业5G新材料系列报告之五:政策与需求双助力加速靶材国产替代进程-20200122[33页].pdf
金属行业:2022年金属及金属新材料市场展望(策略会版) -211209(39页).pdf
线上健身第一股-keep招股说明书(463页).pdf
蜜雪冰城招股说明书-连锁茶饮第一股(724页).pdf
QuestMobile:2022年中国短视频直播电商发展洞察报告(30页).pdf
QuestMobile:2022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7页).pdf
麦肯锡:2023中国消费者报告:韧性时代(33页).pdf
町芒:2022现制茶饮行业研究报告(47页).pdf
罗振宇2023“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完整PDF.pdf
QuestMobile:2021新中产人群洞察报告(30页).pdf
锐仕方达&薪智:2022年薪酬白皮书(105页).pdf
美团: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74页).pdf